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整理资料1

华东师大《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整理资料1

一、概论与法规
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已由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进而成为积极的 接纳与协助 。
2、我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C瞽叟通文馆(1874年)即现在的北京盲人学校
启音学校(1887年)即现在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聋校。
上海市盲童学校始建于(C、1912年)
3、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C 《残疾人教育条例》
4、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职责是:
(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2)特殊儿童的鉴定;(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4)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5、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 A、“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
6、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随班就读对象为(C 八类)p53
7、贯彻“正常化”原则中的“正常化”的涵义是 (B 教育环境正常化)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造成儿童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是 A、生理条件
9、下列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A、《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10、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A、全纳性教育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是(B、1966)
12、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3、简述我国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
答:我国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这就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的公立教育机构以及集体和个人开办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教育部主管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工作。
14、如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教育的可能性?
答:《世界人权宣言》(1984年)
15、何谓生态学观点?
答: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在残疾或特殊性的归因上强调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认识,还应从儿童生长和学习的环境中去找原因,如:不良的教学方式、经验剥夺、经济条件差等。
16、全纳性学校:是指学校必须接纳服务区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17、教师的培训如何适应新的要求?p22
18、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

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
1. 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的定义。P2-P4
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8-11
3. 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17
4.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怎样?P18-P23
5. 何为零拒绝?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目标的?P8
1. 你了解上海市有关随班就读的法规、文件吗?P50-53
2. 当你面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你知道应当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去进行教育诊断吗?P61-63
3. 对特殊教育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P47-49
4. 教育诊断中应注意哪些问题?P66-68
5. 什么是资源教师方案?它有哪些性质和功能?P73-76

二、随班就读
1、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强调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必须坚持 普特渗透 和相互合作的原则。
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 “一体化教育” 教学原则基础上的。
3、具体指导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机构是D、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4、随班就读: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队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
5、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需要应作哪些考虑?
答: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3、残余能力。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5、交往能力。6、社会成熟性。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况等。
6、我国目前实施特殊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
7、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D、1994年
8、形体式随班就读:p35
溶入式随班就读
9、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又称倒三角形体系)的特点:(1)相匹配问题(2)弹性问题。具体为:学校分层次,从学习环境受限制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与儿童的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
10、随班就读的安置原则:(1) 就近入学。(2) 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3) 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4) 撤除随班就读的资格。(5) 改选合适的安置。
11、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 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1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非分类原则基础上的一种 跨类教学 模式。

1. 什么叫随班就读?P24
2. 随班就读有哪些性质和作用?.P26-29
3. 随班就读学生有哪些安置原则?P33
4.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责是什么?P43

四、有效学校管理与教学
1、“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是 A 提示目标—分组活动—全班交流—总结评价
2、“儿童通过成人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会表现出更强的发展水平”,这是(C、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是维

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三是“集体动力”理论。P107
3、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 理论,认为儿童与高水平的伙伴合作,能表现潜在的发展水平。
4、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D、2-6名
5、伙伴教学的形式为(A、班内学生教学生 B、跨班学生教学生 C、跨年级学生教学生 )
6、以下不是伙伴教学的形式是( D 跨校学生教学生 )
7、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C、体验性学习)
8、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种做法是(D 体验学习)
9、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层教学,这句话体现了课堂教学的(D、个别化原则)
10、资源教室教学辅导的重点是 (A、基本学科 B、语言沟通机能 C、社会与情绪发展)
11、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
11、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个别化原则。P86
12、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功能。
答:主要是四大功能——评量、教学、咨询、与在职培训。P75
13、资源教室所提供的教学与服务应符合哪些性质?
答:资源教室所提供的教学与服务应符合以下性质:
(1)支持性:即特殊学生在资源教室方案中所学的应有助于其回到普通班级的学习与适应。
(2)个别性:即强调资源教师的辅导以个别需要为主,每位特殊学生都要逐个接受完整的教育诊断。
(3)统合性:指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同时在为他们提供服务、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时,需要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关专业人员、甚至校长、家长共同商量决定。
(4)暂时性: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学生都是暂时性,他们的班籍在普通班。
14、“当特殊学生学习能力或适应能力改善到可以适应普通班教学时,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个别辅导的时间可以减少,甚至不再需要”。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D、暂时性 )
15、“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C、统合性)
1. 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成功性原则及应用。P87
2. 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个别性原则及应用。P88
3. 什么是合作教学?并说明其理论依据。P106-107
4. 什么是伙伴教学?并说明具体做法。P111-112
5. 什么是个别化教学?一

份完整的个别教育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P102-105
五、早期干预
1、大多数学者认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年龄 0-6、7 岁比较合适。
2、家庭早期干预中常用的训练计划是 波特奇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
3、教育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测验法 、观察法、访谈法。
4、大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干预合适的年龄为( A 0~6、7岁)
5、早期干预的对象是A可能产生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 B心理或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C其他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6、美国1975年通过的PL94-142规定所有国民学校必须对3-21岁所有障碍儿童制定(C 个别化教育方案IEP)
7、在进行教育诊断时,对于拘谨、或过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或动机薄弱的儿童应仔细观察,仔细记录,这是为了保证(D、将正式测量与非正式测量相结合 )
8、让儿童逐渐去接触会引起敏感反应的东西、环境或情况,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叫(D、脱敏法)
9、撤除总是在某种不良行为后出现的强化措施,从而减少该不良行为的发生,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D消退法 )
10、波太奇计划由于训练安排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 连贯性 和可操作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应用。
11、什么是早期干预?
答: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12、何谓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内容有哪些?
答: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早期干预的内容包括:
1)运动领域:运动领域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部分。其中粗大动作指人体的姿势和全身的活动,如俯卧、抬头、挺胸、爬、站、走、跑、跳跃等;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语言领域:语言领域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两部分,具体是指面部表情、发音、听懂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话等。
3)认知领域:认知能力是指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判断及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能力。但对婴幼儿来讲主要是指适应性行为,是儿童对外界刺激的综合反应能力,具体包括感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摆弄物体手眼协调、使用简单工具解决简单问题等能力。
4)社会行为领域:婴幼儿的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与人交往的能力。
5)生活理解领域:指儿童在基本的生活方面的自我料理,包括自己会吃饭、喝水、穿衣、脱衣、戴帽、脱帽、穿鞋、脱鞋、洗手、洗脸、上厕所等。
6)入学准备:必须重视

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做好幼儿园的入学准备。
7)其它发展缺陷领域:对于其它有特殊发展缺陷的婴幼儿则有特殊的干预内容。如视觉障碍儿童的定向行走训练、言语训练等。
13、试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举例)。
答: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包括:
1.器官用进废退说和功能补偿代替说
生物体任何器官频繁地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使之发达;反之则逐渐衰弱,直至最后功能消失。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或功能的损伤或丧失所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器官或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可以通过早期干预进行训练,以建立或保持相应的能力,否则将逐渐丧失。生物体还有一种功能补偿或代替的现象。当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可通过建立新的条件联系,调动器官残存的能力或其他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行补偿或代替。
2.遗传与环境变互作用论
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的先天禀赋能力与外在环境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一方面要承认有机体的遗传或先天的限制,另一方面要看到潜在的发展可以被不同的环境所加强或阻碍。
3.关键期理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伦兹的研究发现,小鹅在出壳后24小时内有追随某一固定的、走动着的“东西”的行为,过了这个时刻,这种追随行为就难以形成。所以出生以后24小时内,是小鹅形成追随行为的关键期。个体某些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大多是在学龄前时期。所以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过最佳时期,效果往往较差。
4.婴儿潜力的研究
婴儿潜力的研究婴儿传统上被认为是“无能”的,但许多儿童心理学家近30年的研究发现:婴儿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先天禀赋能力和反应能力,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愈早进行愈好。
14、什么是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制定该计划包括哪些内容?p145-146
15、简述个别教育计划的内容。
答: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包括下列6项:1)该生受教育的现状;2)该生应达到的短期阶段性目标(1~6个月),与年终目标(长期);3)为该生提供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设施;4)该生可参与普通教育的程度说明;5)实施本计划的预定日期和期限;6)衡量本计划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和评估手段。
14、简述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并举例)。P131
15、如何理解功能补偿代替说? 答:p130
1. 什么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何作用?P125-130
2. 常用的婴幼儿评估工具有哪些?评估中应注意些什么?P132-136
3. 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如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P136-139
4. 早期教育

有哪几种模式?各有哪些优缺点?P144-147
5. 如何对智力落后幼儿进行早期干预?P148-152
6. 如何对听觉障碍幼儿进行早期干预?P152-156
1. 学习困难的定义。P160
2. 学习困难的鉴别标准。P161,P163
3. 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哪些?P166-170
4. 训练学习困难学生可用哪些方法?P175-177
5. 鉴别学习困难有哪些方法?P164-165
六、学习困难学生
1、吴增强等人将学习困难学生分为暂时性学习困难、能力型学习困难、 动力型学习困难 和整体型学习困难。
2、由于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而造成的是(C 动力型学习困难 )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而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属于(D 能力型学习困难)
3、行为矫正是一种遵循学习的原则来矫正 异常情绪和行为问题 的心理治疗技术。
4、指导学生对记忆进行组块、联想、配对,提高记忆水平,这种方法称为(B、学习策略指导法)
5、鉴别学习困难学生的标准之一是(A、IQ下限为70-75)
6、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流行率为(C、8%左右)
7、鉴别学习困难学生的标准之一是 ( C、心理过程异常 )
附:学习困难的鉴别标准
1. 智力标准。标准化智力测验(个别施测)成绩智商下限为70~75。
2. 学业不良标准。采用绝对学业不良与相对学业不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学习困难学生,即以代表性较好的样本学科统测平均分为参照标准。学科统测是根据大纲命题的绝对评价,而以低于平均分25个百分等级为划分学习困难学生的标准是相对评价。两者相结合也是一种确定学业不良标准的方法。
3. 学习过程异常。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觉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学习困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偏离常态的行为。
在鉴别时,三条标准的意义是不同的,在具体鉴别某个学生时,这三条标准要综合考虑。原则上第一、第二条标准是鉴别的必要条件,第三条标准是重要的补充条件。
学习困难的鉴别方法:1.教师的日常观察。学习困难学生各种心理特征和学习行为常常可以通过日常观察来评价。2.标准化测验:智力测验(主要确定学生的智力水平,排除因智力缺陷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成绩测验(既可全面评价学习成绩,又可评价单科学习成绩。)、心理过程测验(就是对受试者推测中的一个或多个学习问题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语言、记忆等)进行评价。)3.非正式测验。为了提供鉴别学习困难的有关线索,教师可制定一系列非正式测验,如非正式阅读测验、效标参照测验等。4.医学检查。由医生对

学生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不全、脑损伤、视听觉障碍或其他生理方面的缺陷。医学检查主要排除因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导致的学习困难。
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一) 生理因素:有些多动症儿童可能在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中曾经遇到过障碍。营养不良及疾病会给正在生长发育的学生的身体以很大的损害。(二) 心理因素:注意力缺陷、视听知觉分辨差、语言发展迟缓、思维能力不足,记忆缺陷等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三) 学生自身原因: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适应学校生活能力比较差,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情绪波动、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一直没有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缺少内驱力,所谓缺少内驱力即指学生缺少责任心和使命感,缺少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不良的认知风格,有的学习困难学生智力正常,但思维不足,学习不得法,长期以来形成了不良的认知风格。不良的学习习惯。(四) 环境因素1.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庭文化氛围2.学校教育因素:教育思想不够端正。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学工作抓得不紧、管理不善、质量不高。忽视学段衔接中小学互相脱节。不良的师生关系。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除了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外部原因以外,不正的社会风气和不良的社会文化也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新的读书无用论、脑体倒挂、弃学挣钱实惠等现象导致知识贬值,使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8、学习困难学生
在国内,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上述定义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学习困难学生智力是正常的,即使有些学生智力偏低,仍属于正常范围,另外,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正常的。二是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而且一般学习方面的困难不容易被克服。
以上概念表明,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属于学习困难,至少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个体的智力接近正常、正常和正常以上,其潜能和成就之间有严重的差异,而形成低成就现象。
2.学习困难不是由于智力落后、感官障碍、情绪困扰或缺乏学习能力等因素所造成的。
3.学习困难学生无法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服务,才能学习成功。
七、弱智学生
1、孕期饮酒过量,酒精穿过胎盘停留在在胎儿血液里,抑制其 中枢神经系统 的活动,造成

智力落后。
2、先天愚型的出现与 母亲 的年龄有关。
3、大部分轻度弱智儿童的致病原因是(C 社会文化因素)
4、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弱智儿童的出现率约为(B 2.27% )
5、让弱智学生当升旗手,这是一种(B 荣誉奖励 )
6、弱智儿童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经不住别人反问,不论自己回答正确与否,只要别人反问一句马上就改口,这说明他们的思维 ( D 缺乏独立性)
7、编制出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的学者是 ( 韦克斯勒 )
8、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能( C、筛查出有问题的婴幼儿 )
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由专业人员实施 (A 能把发育上可能有问题者筛选出来 B目前和将来的能力和智力高低无预言作用 C不能提示诊断名称 )
9、在教育诊断中,下列可作为筛查工具使用的是 (B、50项提问智能测验法 )
在教育诊断中,可作为筛选工具使用的是(A、画人测验)
筛查工具: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丹佛智能筛查法(DDST-R)、画人测验、ppvt(p135)
诊断工具:格赛尔发育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中国比纳智力量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社会适应能力简易评定表
10、儿童王某4岁时已能大量阅读,但字写得歪歪扭扭,这说明 (A 运动发展与智力发展不同步)
1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 由氨基酸代谢 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12、苯丙酮尿症p190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由氨基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分解苯丙氨酸的酶,以致大量的苯丙氨酸累积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对正在迅速发育的婴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此以往就会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智力落后。苯丙酮尿症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一。
13、简述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
答:1. 缺乏主动性。弱智学生在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过程中主动性一般较差,他们不善于支配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不会主动克服哪怕是最小的困难,常常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鼓励下才能做完某件事。另外他们不会按照比较长远的目标去行动,而近期目标则对他们能起激励作用。2. 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由于弱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有时对外部环境的某一影响常常以冲动的、瞬时产生的行动来回答,并没有去考虑是否应该这样做。3. 易受暗示,脾气固执。弱智儿童对待周围人们的影响方面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况,他们常常不加思考的接受周围人们的驱使和建议,无理智的盲目服从。4. 失败期待高于成功期待。由于生活和学习上长期遭受挫折,许多弱智

儿童对任何事物失败期待比成功期待更高。5. 动机不足,求知欲差。许多弱智儿童求知欲极不旺盛,很少表现出从事新活动的愿望,很难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变成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14、简述弱智学生的记忆特点?
答:1)识记过程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不精确。2) 短时记忆有困难。3)不善于用记忆策略。4)记忆材料缺乏目的性。
弱智儿童的注意力特点:1)注意力难以集中, 难以实现需要较长时间专注的活动。2)弱智儿童注意的范围比一般人狭窄。3)弱智学生注意分配差,复杂的注意分配几乎是不可能的。
15、 语言障碍 是弱智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16、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B、智力水平)
17、先天愚型最普遍的情形是 ( A、第21对染色体异常)
18、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 C、重度 )
19、智力残疾定义中所说的“智力发育期”指的是(D、18岁以前)
20、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原因是( A、基因突变)
22、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 C、长时记忆)
1. 试述弱智的定义。P184-185
2. 分析造成弱智的原因。P189-192
3. 弱智儿童有哪些认知特点?P192-195
4. 弱智儿童有哪些个性特征?P195
5. 什么是适应行为?P203
八、言语与语言障碍
1、失语症是由 器质性脑病变 引起的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内容的异常。
2、患者能听懂话,看懂文字,但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些单词,这是 运动性 失语症。
3、器质性构音障碍往往存在 生理 方面的异常,如裂腭、神经功能缺陷等。
4、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 口吃 。
5、声音嘶哑尖锐、鼻音过重等是属于(D 音质问题)
说话声音太轻是属于 ( C 音量问题 ) 说话有呼吸音是属于(D、音质问题)
7、把“一”(yi)读成“鸡”(ji)这是属于构音障碍中的 ( D 添加)
将“勺”(shao)读成“袄”(ao),是构音障碍中的(B、省略 )
将“五(wu)”读成“胡(hu)”,是构音障碍中的( A、替代现象)
8、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A、语言发展迟缓 )
9、下列造成器质性构音障碍的是(C、裂腭)
10、音量太高或太低这是属于 声音 障碍。
使用假声说话是属于B、音调问题
11、语流障碍
语流障碍是言语障碍中的一种类型,其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音节、词或词组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
12、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个人的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儿童相比较,有显著的偏离

和异常现象,而造成交往困难。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和失语症。
13、言语或说话障碍:
是指个体的言语或说话异于常人,使说话内容受损害,既妨碍个体间的交流又造成自己的不良适应,通常包括构音、发声和语流方面的障碍。
14、附:言语障碍、语言障碍的分类及原因
(一) 言语障碍
1. 构音障碍。
这类儿童常表现出四种类型的构音错误:(1)替代(2)省略(3)扭曲(4)添加。构音障碍可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两类。器质性构音障碍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异常,如裂腭、神经功能缺陷(脑瘫)等,使得舌头、嘴唇、牙齿、颌和腭相互协调发生问题无法发出正确的语音。功能性构音障碍则往往没有明显的结构异常,说话常常口齿不清,其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者认为儿童语音辨别能力不足、感觉运动发展缺陷、环境条件差、交替使用两种语言、情绪障碍或成熟缓慢都可能与此有关。
2. 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又称发音障碍、声音异常、嗓音障碍,即声音发生异常,通常可表现为:1)不恰当的音调(太高、太低或单调、缺乏变化)2)音量太高或太低。3)音质问题
3. 语流障碍
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音节、词或词组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口吃者通常还伴随有不随意的挣扎和逃避说话行为,如挤眉弄眼、张口伸舌、甩头、耸肩、拍腿等。但口吃者也可能在朗读范文和唱歌时,相当流利。
(二)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和失语症。
1.发展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又称迟滞性语言。这类儿童往往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语言技能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2.失语症
失语症可分为获得性失语症和发育性(先天性)失语症,是由器质性脑病变引起的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内容的异常。最常见的失语症有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
1. 言语障碍、语言障碍的概念及分类。P218-222
2. 对于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普通班教师可以做什么?P234-237
九、听觉障碍
1、耳病及损伤一般只导致 轻度的传音 性听力障碍。
2、听觉能力训练对于有一定听觉经验的儿童来说,主要是听觉的 唤醒和重建 。
3、手势语是聋人利用 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 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
4、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 C、500-3000HZ )
5、日常交流最常用的声音强度为(C 30~40分贝)
6、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是指语言频率为(A 500、1000和2000赫兹的平均数)
7、

鼓膜外伤会导致(A 传导性(传音性)听觉障碍)
8、药物中毒会导致(B 神经性(感音性)听觉障碍)
附:传统上,把外耳、中耳到椭圆窗这一部分听觉机制叫做传导通路。这一部分出了问题造成的障碍,叫做传导性或传音性听觉障碍。
耳蜗、听神经到大脑中枢这一段听觉机制叫做感觉神经通路。这一部分出了问题造成的障碍叫做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也称神经性(或感音性)听觉障碍。
疾病可能同时累及外耳、中耳、内耳或听神经及听觉中枢,从而造成混合性听觉障碍。
9、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是指语言频率为A 500、1000和2000赫兹的平均数
10、手势语: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手势表情语。
11、手指语: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手指语式语言的特殊形式,专为聋人而设计。
12、哪些举止行为可能预示学生有听力障碍?
答:以下任一种举止特点都可能预示学生有听力障碍:1)注意力不集中2)侧耳细听3)语言能力差4)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5)在小集团内做事较好6)喜欢跟着别人做事情7)表现出一定的行为问题8)常使用手势及其他动作9)不爱参加需要说话的活动10)实际成绩低于能力水平

1. 听障儿童的定义及分类.。P299,P242-243
2. 听障儿童有哪些心理特点?P244-249
3. 分析听障学生的特殊交往手段。P264-266
4. 预示学生可能有听力问题的举止特点主要有哪些?P250-251
5. 教学过程中,普通学校应注意采取哪些主要措施?P261-263
十、视觉障碍
1、视障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往往缺少 表象基础 ,因此很难把握词汇所表达的概念。
2、根据我国几个盲校的调查,在盲生中 先天致盲 者占大多数。
3、当视觉发生严重障碍时,盲人可以做到 以手代目 ,这是因为触觉和视觉是平行的感觉。
4、定向指的是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 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 及和其他物体间关系的活动。
5、盲相主要表现在:1)、行走时的异常状态;2)、重复性呆板动作。
6、视觉障碍儿童感性认识活动的特点是 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功能 。
7、下列造成盲生视力障碍的原因中,所占比例较高的是(B 遗传)
8、一个因视觉困难而有阅读问题的学生应在阅读前接受视觉训练这种方法称为(B 认知过程训练法)
9、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 (B、障碍感觉)
10、盲相
盲相或叫盲态,是指视障患者因早期干预不当而造成的一种外部状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

是行走时的异常状态。二是重复性的呆板动作。
11、如何解释盲人所具有的障碍感觉?p282
答:大多数盲人在独自走路时,能发现离自己尚有一定距离的物体,即使它们没有任何声音或气味。依靠这种能力,盲人可以及时避开障碍,以保证行走的安全。研究者把盲人及时察觉障碍物的能力叫做“障碍感觉”。
12、行走:指的是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活动。
13、定向:是指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活动。

1. 视障学生的感性认识活动有何特点?P225
2. 什么是障碍感觉和盲相?P282-284
3. 视障学生有哪些举止特征?P285-286
4. 普通学校如何为视障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P289-292
十一、情绪与行为障碍
1、心理分析学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问题是动态的心理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 病理性失衡 的结果。
2、认为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是学会了不适应的反应和未能学会适当的反应,这是( D 行为学观点 )
A 心理分析观点 B 人本主义观点 C 生态学观点
3、“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是由于儿童与环境之间不良的相互影响的结果。”这是 (C 生态学的观点)
4、认为情绪行为问题是儿童与环境之间不良影响的结果,这是(C、生态学观点)
5、认为情绪行为问题是儿童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病理失衡的结果,这是 心理分析学 的观点。
附:1)心理分析学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问题是动态的心理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病理性失衡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应用心理分析的原则和技术去帮助学生揭示潜在的心理疾病,努力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功能,行为和学业。
2、心理教育的观点:关心儿童的精神性障碍和明显可见的行为不当以及成绩不良。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关心无意识动机、潜在的心理冲突、学业成就和良好的行为。
3、人本主义的观点:此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不能与自己的情感保持联系和不能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才能。教育的目的强调要加强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在非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动真情地参与学习。
4、生态学的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是由儿童与环境之间不良的相互影响的结果。
5、行为学的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是学会了不适当的反应和未能学会适当的反应。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处理儿童目前的环境即课堂和儿童行为结果,来实现行为矫正。
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3-15岁儿童中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流行率为( C、5%-15% )
6、谁是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答: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

上与一般学生应有行为有明显偏离,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明显而持续行为特点的学生:(1)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身体的原因加以解释。(2)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关系。(3)对正常环境缺乏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4)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5)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症状或恐惧反应。这一组学生的障碍表现相当广泛,包括有各种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7、分析造成情绪行为障碍的环境因素。P312
8、严重攻击性行为,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违反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称为 违法行为 。p315
9、18岁以下有违法行为者称为 少年违法者 。
1. 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定义。P308
2. 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原因。P312-313
3. 理解、接纳和引导辅导策略的要点。P324-326
4. 什么叫行为矫正技术?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有哪些?P327-329
5. 简述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教育的理论观点。P322-324
6. 品行障碍、违法行为、少年违法者、工读学校的定义。P315,P321
十二、肢体与健康障碍
1、肢体残疾指的是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 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
2、“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意味着癫痫的 (C 大发作)
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秒-30秒的是 ( A、小发作)
3、社会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影响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的最大因素是 (B 环境 )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对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C、通过医疗清除儿童内部不利条件)
5、以下运动项目中,较易引起哮喘发作的是(A 体操 )
6、肢体残疾儿童
美国研究者D.P.哈拉汉和S.M.考夫曼把肢体障碍儿童定义为:“由于非感官性生理限制或健康问题的影响,而需要特殊的服务、训练、设备、材料或设施才能上学或学习的儿童。”
7、肢体残疾
《残疾标准》中对“肢体残疾”下的定义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1. 安排肢体和健康障碍学生进行普通班就读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P336-337
2. 脑瘫学生教育中所需特殊教育措施主要有哪些?P340-342
3. 哮喘学生教育中所需特殊教育措施主要有哪些?P348-349
4. 癫痫学生教育中所需特殊教育措施主要有哪些?P351-354
5. 在教育肢体和健康障碍学生中,教师应掌握的行为要求是什么?P357-358
十三、超常
1、超常儿童最一般的分类是把其分为智力超常儿童和 有特殊才能 的儿童两大类。
2、智力水平很高,但没有在学业上取得相应的优异成绩,这是属于 低成

就超常 儿童。
3、超常儿童是智力和才能高度发展,优异智力、创造力及 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4、在同一级水平上,加大拓宽超常学生学习范围,而并未加深学习内容的难度,这是 横向拓宽 充实法。
5、布置家庭作业时,给超常学生一些额外精选的“难度题”,这是属于 纵向加深 充实法。
6、一般智力优异,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儿童指的是(C 一般智能超常儿童 )
7、根据常态分布曲线,估计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 ( C 1-3% )
8、一般智力优异或高智商并在学习能力上特别优秀的儿童指的是( D 学业性超常儿童 )
9、低成就超常儿童P367
10、简述超常婴幼儿心理和行为特点。P393
11、如何理解“不同步综合征”?p380
1. 什么叫超常儿童?P365
2. 超常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P369-370
3. 超常教育的原则是什么?P389-391
4. 超常婴幼儿的一般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什么?P393
补充:
a、该儿童所属类别?
b、从特殊教育评定考虑需要做哪些补充检查或测验?
c、提出安置和特殊教育计划的建议。
案例1:
张某,男,6岁。主要表现及基本情况:对周围事物反应冷淡,兴趣狭窄,不与别人玩耍,不喜欢玩玩具;对家庭装修用的电动工具却很精通,能自己装、拆儿童的三轮车;对成人的问话不能理解,只能简单重复,记忆力好,对电话号码、电视广告语等能熟练记忆;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用咬人、踢人等方式来伤害他人,不能适应正常的集体生活;老师反映他行为刻板,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问题,动作发展不协调;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不一样,看旋转的东西发呆,要求家人坐固定的位子,穿固定的拖鞋,拒绝环境变化及一切新东西,表现出强烈的恋旧情怀;母亲怀孕除环境不熟悉、营养欠佳、被动吸烟外一切正常;个案系足月顺产,发育基本正常,一岁半走路,两岁开始说话,语言发育欠清晰;一到两岁期间几乎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缺乏母爱,身体素质差,经常感冒、发烧。
弱智。
案例2:
林某,男,5岁,身体状况一般,独生子女。父亲中学教师,母亲高中毕业,家庭教育环境良好,母孕期正常,过月顺产。家族中未发现精神疾患病史。该生出生后六个月因缺钙而有抽搐发作,经治疗控制。两岁六个月会走,但动作协调性差。三岁会说话,但语句简单,不能把话说完整,也不会主动与人交流。不会分辨大小、颜色、长短、粗细、多少等,数数亦很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吃饭常常需要大人喂,独立穿脱衣服有困难,不会系鞋带。做事常有头无尾,易激动和任性。
弱智
案例3:
小明, 男

,4岁,患儿至今不会与人交谈。仅能讲很少的几个词和短句,经常自语,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常重复别人的话。至今不会用“你、我、他”,不爱和小朋友玩,即使把他放在一群小朋友里,一会他就跑出来,常常躲开其他小朋友,别人叫他,他不理,父母以为他聋,但五官科检查未发现他有听力问题。活动多,喜欢重复地蹦跳或单调的拍手,经常重复做一些手部奇特的动作,一刻也不安静。但从不爱玩什么玩具和游戏,如给他球,他拿过来便扔到一边。近几个月以来,爱咬东西,拿到什么东西就咬,也经常拉过母亲贴脸但并无亲昵的表情。
会自己进食,能到指定地方大小便,至今不会分辨大小、颜色、长短,更不会数数。会穿简单的衣服,睡眠可。
母亲孕龄28岁,体健,足月顺产,出生体重7斤,15个月会走,开始说话似乎晚一些,到2岁时才会说几个单词,2岁多时出现自言自语。
母乳喂养达16个月,哺乳时与母亲有对视、抚摸、满足的微笑,但一直不懂得“藏猫猫”的角色。
自闭症、精神障碍。情绪障碍。
1.简述早期干预的家庭模式。
家庭式早期干预模式,一般是以家长在家中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孩子为主。家庭访问教师或巡回指导教师定期到各个家庭,指导家长怎样训练特殊幼儿。家访教师不但要指导家长有效地训练儿童,也可直接帮助接受训练的儿童。在采用家庭干预模式时,需要在每个社区设立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早期干预指导与咨询中心。
2.听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需要哪些条件?
1)听力损失在重听范围内,戴上助听器能主要依靠听觉,必要时辅以视觉,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2)有较好的言语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以及适当的看话能力。
3)实际年龄接近于班内耳聪学生。
4)有较好的意志品格,如活泼开朗、善待挫折、自尊自信、敢于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及能适应大社会环境等。
3.简述美国心理学教授特曼的研究(超常学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特曼在1920年开始了一项包括1528名超常学生的研究,这项研究持续了几十年,追踪他们到成年和老年。他和他的合作者们调查了被试的生理特点、人格、心理和婚姻适应、教育成就、平均年龄20岁和35岁时的职业成就等情况。他们的工作对超常学生的系统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第一个超常学生的纵向研究,不但在研究方法上给后人以启示,其研究发现也消除了许多流行的错误说法,如早慧会早衰等。
4.脑瘫儿童教育中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措施?
尽可能让脑瘫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教室的改装应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而定。在脑瘫学生的护理和

治疗方面,很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对于有些学生,可由理疗师、作业疗师、言语矫正师或其他人员结合起来,按一定程序连续为他们提供服务。对于进入普通班的脑瘫学生,不需要有特殊的课程,但应对教学材料及设备做适当调整,以使他们充分地参与班级活动。
5.简述个别化原则。
它渊源于古代的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个别化教学不同于于一对一的教学,它是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成教学。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
结合工作实际谈本人的体会,突出以下几个观点:1)残疾儿童学习有困难,能力有限,但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2)所有特殊儿童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有持续的适当的教育都会有进步,只是进步的大小不同而已。3)教育训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符合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4)特殊教育在实现有教无类、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具有教育可能性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2.案例分析
小明今年6岁,男,在普通幼儿园大班就读。具体症状为语言理解上有困难,听不懂对方讲话,也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与班级内任何儿童交往,不参加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总是独自玩耍。笔者对全班其余32名儿童进行调查,问他们:“愿意与***一起玩吗?”有4名回答愿意,6名不回答,22名回答不愿意。
请从特殊教育观点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 a、 该生可属于哪一类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b、 b、为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诊断或评估?
c、 c、 特殊教育措施建议。
2. 1)该儿童属于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2)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或韦氏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对其进行智力评定。了解该儿童是否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碍。另外,可用ppvt量表对其进行测试,了解该儿童的语言能力。
3)建议该儿童到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教师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进行语言训练。
4)答题者可结合实际,提出两至三条其他的建议。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教育诊断中,可作为筛选工具使用的是 ( )
A、画人测验 B、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
C、中国比内智力量表 D、韦氏量表
2.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 )
A、1986年 B、

1988年 C、1992年 D、1994年
3.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 ( )
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 B、大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
C、时间相等 D、由资源教师确定
4.“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 ( )
A、支持性 B、个别性 C、统合性 D、暂时性
5.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 ( )
A、2-3名 B、2-4名 C、2-5名 D、2-6名
6.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 ( )
A、合作学习 B、伙伴教学 C、体验性学习 D、个别化教学
7.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 ( )
A、年龄 B、智力水平 C、体力 D、个性特点
8.先天愚型最普遍的情形是 ( )
A、第21对染色体异常 B、第22对染色体异常
C、第23对染色体异常 D、第20对染色体异常
9.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 ( )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10.智力残疾定义中所说的“智力发育期”指的是 ( )
A、3岁以前 B、6岁以前 C、12岁前 D、18岁以前
11.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原因是 ( )
A、基因突变 B、缺氧 C、德国风疹 D、有害物质的影响
12.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 (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以上都是
13.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 ( )
A、500-1000Hz B、500-2000Hz
C、500-3000Hz D、500-4000Hz
14.将“五(wu)”读成“胡(hu)”,是构音障碍中的 ( )
A、替代现象 B、省略现象 C、扭曲现象 D、添加现象
15.使用假声说话是属于 ( )
A、构音问题 B、音调问题
C、音量问题 D、音质问题
16.“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意味着癫痫的 ( )
A、小发作 B、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以上都不对
17.在下列各种运动项目中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的运动是 ( )
A、长跑 B、短跑 C、体操 D、体操
18.癫痫发作

持续时间为3秒-30秒的是 ( )
A、小发作 B、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以上都不是
19.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必须经由 ( )
A、由班主任老师决定 B、由学校决定
C、须经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 D、由学生本人决定
20.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 ( )
A、0-1人,最多不超过2个 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C、2-3人,最多不超过4个 D、3-4人,最多不超过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 。
2.我国最早的聋校现名为 。
3.美国学者迪诺提出了 体系。
4. 口吃是 的典型表现。
5.认为情绪行为问题是儿童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病理失衡的结果,
这是 的观点。
6.某儿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在地上打滚,父母不忍心便满足他的要求,对该儿童进行行为矫正,采用 法最为合适。
7.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非分类原则基础上的一种 模式。
8.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经常有违反社会,损害别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这属于 。
9.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是 。
10.在一种适当的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励)来增强这种行为的发生,建立符合需要的行为,这是 。
三、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迈秀效应
2.语言障碍
3.特殊需要儿童
4.行为矫正
5.少年违法者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早期干预的家庭模式。
2.听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需要哪些条件?
3.简述美国心理学教授特曼的研究(超常学生)。
4.脑瘫儿童教育中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措施?
5.简述个别化原则。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
2.案例分析
小明今年6岁,男,在普通幼儿园大班就读。具体症状为语言理解上有困难,听不懂对方讲话,也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与班级内任何儿童交往,不参加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总是独自玩耍。笔者对全班其余32名儿童进行调查,问他们:“愿意与***一起玩吗?”有4名回答愿意,6名不回答,22名回答不愿意。
请从特殊教育观点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d、 a、 该生可属于哪一类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e、 b、为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诊断或评估?
f、 c、 特殊教育措施建议。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ADACD 6-10 CBACD
11-15 ACCAB 16-20 BAACB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2.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3. 倒三角形
4. 语流障碍
5. 心理分析学
6. 消退
7. 跨类教学
8. 品行障碍
9. 工读学校
10. 正强化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迈秀效应:简单的降低教学要求,削减课程内容和难度,教师给特教生的反馈少,较少提问他们,等待回答的时间短等。
语言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而都难以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3.特殊需要儿童:指因残疾、学习困难和其他特殊性(如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而产生特殊教育需要的以及处境不利的儿童。
4.行为矫正: 是一种遵循学习的原则来矫正异常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心理治疗技术。
5少年违法者:指18岁以下有违法行为者。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早期干预的家庭模式。
家庭式早期干预模式,一般是以家长在家中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孩子为主。家庭访问教师或巡回指导教师定期到各个家庭,指导家长怎样训练特殊幼儿。家访教师不但要指导家长有效地训练儿童,也可直接帮助接受训练的儿童。在采用家庭干预模式时,需要在每个社区设立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早期干预指导与咨询中心。
2.听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需要哪些条件?
1)听力损失在重听范围内,戴上助听器能主要依靠听觉,必要时辅以视觉,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2)有较好的言语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以及适当的看话能力。
3)实际年龄接近于班内耳聪学生。
4)有较好的意志品格,如活泼开朗、善待挫折、自尊自信、敢于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及能适应大社会环境等。
3.简述美国心理学教授特曼的研究(超常学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特曼在1920年开始了一项包括1528名超常学生的研究,这项研究持续了几十年,追踪他们到成年和老年。他和他的合作者们调查了被试的生理特点、人格、心理和婚姻适应、教育成就、平均年龄20岁和35岁时的职业成就等情况。他们的工作对超常学生的系统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第一个超常学生的纵向研究,不但在研究方法上给后人以启示,其研究发现也消除了许多流行的错误说法,如早慧会早衰等。
4.脑瘫儿童教育中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措施?
尽可能让脑瘫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教室的改装应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而定。在脑瘫学生的护理和治疗方面,很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对于有些学生,可由理疗师、作业疗师、言语矫正师或其他人员结

合起来,按一定程序连续为他们提供服务。对于进入普通班的脑瘫学生,不需要有特殊的课程,但应对教学材料及设备做适当调整,以使他们充分地参与班级活动。
5.简述个别化原则
它渊源于古代的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个别化教学不同于于一对一的教学,它是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成教学。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1. 结合工作实际谈本人的体会,突出以下几个观点:1)残疾儿童学习有困难,能力有限,但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2)所有特殊儿童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有持续的适当的教育都会有进步,只是进步的大小不同而已。3)教育训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符合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4)特殊教育在实现有教无类、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具有教育可能性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2. 1)该儿童属于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2)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或韦氏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对其进行智力评定。了解该儿童是否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碍。另外,可用ppvt量表对其进行测试,了解该儿童的语言能力。
3)建议该儿童到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教师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进行语言训练。
4)答题者可结合实际,提出两至三条其他的建议。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社会文化 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在智障人群中的比例最高,大约占 70%—80%左右 。
2、布置家庭作业时,给超常学生一些额外精选的“难度题”,这是属于 纵向加深 充实法。
3、教师的作用是对于 异质 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层教学,这句话体现了课堂教学的 个别化原则 原则。
4、严重攻击性行为,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违反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称为 违法行为 。
5、在脑瘫学生的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 多学科 的合作。
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方法,其中 自我指导 和 自我监督 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
7、资源教室方案的四大功能是指评量、教学、咨询、与在职培训。
8、家庭早期干预中常用的训练计划是 波特奇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
9、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强度为 30~40 分贝。
10、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 2-6名 。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