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靶向治疗作用靶点

常用靶向治疗作用靶点

常用靶向治疗作用靶点
常用靶向治疗作用靶点

常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规格】 25mg*20片/盒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现象。 2.因脂溶性及较易透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该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疲乏和眩晕占 10%,抑郁占5%,其他有头痛、多梦、失眠等。偶见幻觉。 3.消化系统:恶心、胃痛、便秘<1%、腹泻占5%,但不严重,很少影响用药。 4. 其他:气急、关节痛、瘙痒、腹膜后腔纤维变性、耳聋、眼痛等。 【禁忌】低血压、显著心动过缓(心率<45/分钟)、心源性休克、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末梢循环灌注不良、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各种胎儿问题,包括胎儿发育迟缓。β-受体阻滞剂对胎

儿和新生儿可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心动过缓,因此在妊娠或分娩期间不宜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本品的经验有限。 【老年用药】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与年轻人相比无明显改变,因而老年患者用量无需调整。 【注意事项】 1. 普萘洛尔能延缓使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但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的这一不良反应较小。须注意用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在加用β-阻滞剂时,其β-受体阻滞作用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悸等,从而延误低血糖的及时发现。但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干扰糖代谢或掩盖低血糖的危险性要小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2.长期使用本品时如欲中断治疗,须逐渐减少剂量,一般于7~10天内撤除,至少也要经过3天。尤其是冠心病患者骤然停药可致病情恶化,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室性心动过速。 3. 大手术之前是否停用β-阻滞剂意见尚不一致,β-受体阻滞后心脏对反射性交感兴奋的反应降低使全麻和手术的危险性增加,但可用多巴酚丁胺或异丙基肾上腺素逆转。尽管如此,对于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最好停止使用本药,如有可能应在麻醉前48小时停用。 4. 用于嗜铬细胞瘤时应先行使用α-受体阻断药。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糖尿病至今有一定的历史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的时候应该要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副作用等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相应的药物。那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一、口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

肾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390-392.[23]王小梅,甄卓丽,陈小芳,等.丹参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肾 病患者血液IL -6、 IL -8和TNF -α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5,11(9):769-772.[24]杨志云,马琼英.丹参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 生IL -6、IV 型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2(7):420-421.[25]尹莲芳,俞济荣,弓玉祥,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尿IV 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临床荟萃,1999,14(22):1011-1012.[26]林艳红,金可可.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 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289-291.[27]尹友生,李小励,向清,等.地龙类药物对大鼠阳离子化牛 血清白蛋白肾炎模型的影响[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74-197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7)2011年11月2日收稿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探讨 沈建军 * 摘要: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整体及骨组织水平的研究认为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多个靶腺轴的功能,促进肠钙吸收,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改善骨的内部结构等机理防治骨质疏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成骨细胞、细胞因子、跨膜信息传递等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键词:中药;骨质疏松;成骨细胞;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77-021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碱性磷酸酶(ALP )是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之一。骨形成时成骨细胞可分泌大量的碱性磷酸酶参与骨的矿化,因此ALP 活性可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跃状况,补肾中药抗骨松提 取液在5mg /L 时, 可明显提高ALP 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抗骨松冲剂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刺激骨形成而达 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1] 。本方剂中所含三七为骨伤科常用药物,三七总甙是三七的主要成分,有研究表明三七总甙可以 降低TNF -amRNA 的表达[2] ,能降低烫伤小鼠NO 、 TNF [3],TNF 可刺激破骨细胞形成和促进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ALP 生成并减少细胞内钙含量,抑制骨形成和钙化,而高浓度的NO 对成骨细胞系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三七总甙能提高骨保护素(OPG )的表达,一方面可能通过抑制TNF 的分泌作用于成骨细胞;另一方面也可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起作用。2促性激素作用 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及目前对“肾虚”的研究表明, 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下降至机体骨功能下降,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是OP 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中药能提升或维持 机体性激素水平后发挥类性激素样作用。程化奇[4] 等用中药复方更年平冲剂治疗OP 发现更年平冲剂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与乙烯雌酚相似,且长期服用对子宫内膜无增长的副作 用。邵敏等[5] 探讨了补肾中药骨康对去势造成的OP 模型大鼠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及性激素水平在OP 发病中的作用,发 现骨康不同剂量对OP 大鼠血睾酮(T )、 E2均有升高作用。本试验也表明所用方剂可使去卵巢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这些作用可能是补肾中药整体调节的结果,其使机体激素失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维持钙、磷及骨代谢的正常,纠正骨钙负平衡,使骨密度升高。3影响细胞因子分泌 对细胞因子的作用近几年国内学者对骨代谢中细胞因子 的研究较为突出,中药似乎对细胞因子有作用。程志安[6] 用健骨二仙丸观察对去势大鼠血清IC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 影响, 结果显示中药组血清ICF -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雌激素组。IL -6(白介素—6)能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雌激素 下降,成骨细胞分泌IL -6增多。沈霖[7] 以密骨片治疗去势大鼠,用斑点杂交技术观察骨组织IL -6的表达,结果表明密骨片能抑制IL -6在骨组织的表达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同样在另一个实验中,当密骨片于浓度5O0ug.ml 1使成骨细胞TCF -mRNA 的表达增强,其作用相当于5ng.ml 1的bFCF 。4调节微量元素平衡 雷艳霞等[8] 用原子吸收法对比测定了维甲酸所致的骨质 疏松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骨质疏松大鼠在骨丢失的同时,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微量元素硼和铜与骨代谢密切相关。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铜的含量显著 增高,而血清硼含量降低。黄红兴等[9] 用中药骨康(补骨脂、淫 羊藿、 肉苁蓉、当归、黄氏、丹参等组成)和雌激素尼尔雌醇分别治疗大鼠骨质疏松,并观察骨质疏松大鼠骨股及脑、肝组织中Cu 、Gn 、Zn 、Sr 、B 、V 等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骨康在防治骨质疏松症发生的过程中,对内脏中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改变骨质的代谢情 况,促使矿物质在骨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洪加源等[10] 给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股骨头骨 细胞坏死模型, 每隔2周分别进行股骨头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以及组织学和放射学的观察。结果发现模型组中Cu 、Sr 、Fe 、Me 元素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复元散(由无名异、牛膝、三棱、泻泽等组成)治疗组,认为复元散是通过影响股骨头骨内微量 元素的变化, 改善骨的生化代谢,促进骨病的修复。5存在问题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的作用特点,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研究手段,使骨质疏松症在发病和治疗机理探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尽管如此,目前关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目前的实验研究多以骨静力学、动力学参数、抗弯力等为主要指标而针对反映骨代谢及机体平衡调节的细胞水平和分子生物水平的研究不多。二是中药复方尚欠精简,作用机理的解方分析也不够明确。此外,受动物模型与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之间差距的局限,使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与中医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不够紧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入。参考文献[1]李芳芳,李恩,宋士军,等.补肾方剂及不同分离组分对成骨 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3):71.[2]王勇,黄文华,彭代智,等.三七总苷对烫伤后核因子-kB 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J ].医学导报,2001,20:279-281.[3]罗中华,蔡绍丽.三七总苷对烫伤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 和TNF 的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664-666.[4]程化奇,夏振信.更年平调冲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理试验 和临床初步研究[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71-72.[5]邵敏,刘庆思,庄洪,等.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影 响的试验研究[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4):23-26.[6]程志安,萧劲夫.健骨二仙丸对去势大鼠骨结构和血清IG1F -I 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6):9.[7]沈霖,杜靖远.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mRN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2,15(4):211. 7 72012年第3期

骨质疏松的机制及预防

骨质疏松的机制及预防 作者:楼红侃成羿黄良夫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楼红侃)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骨科(成羿)310003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黄良夫) 【关键词】骨质疏松的 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对骨密度的影响(3%~10%)[1]。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减少摔跤的危险性,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疗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和疗效持久等特点,能为人们所认同并接受,因此,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方法。现就有关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和机制作一综述。 1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1.1 运动对不同年龄人骨量的影响

未成年人对骨组织的作用力(重力和肌张力)负荷的反应是通过塑型和改建来共同完成[2],骨的代谢在人生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骨密度会持续增加直至最高峰值,达到骨密度峰值的年龄大约是30岁上下。骨峰值是决定进入老年阶段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对峰值骨密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2]。Rubin等[3]对299例6~18岁的健康儿童桡骨和脊柱骨骨密度进行测量,显示运动可使骨量提高。吴久玲等[4]对60名10~12岁少女运动员和90名普通学生身体多部位骨密度进行观察,一年中,骨密度增长值运动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运动负荷对处于发育阶段的人骨骼作用是增加其骨量使之取得更高的骨密度峰值,对日后骨质疏松的预防有很大作用。骨的塑型到成年期基本完成,而骨的吸收和重建过程则持续终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骨细胞的数量逐渐凋亡,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达到峰值后会随增龄而骨密度逐渐减少,特别是女性到绝经后期急速下降,而运动和劳动对缓解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有明显预防作用。绝经后的妇女参加舞蹈、长跑、网球等运动,其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5]。因此,可以认为,运动负荷对成年人骨骼的作用可能主要是保存骨量,当然不排除其少量增加骨量的可能。 1.2 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量的影响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核准日期:2007年03月28日 修订日期:2007年04月23日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商品名称】倍他乐克 ZOK Betaloc ZOK 【英文名称】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汉语拼音】 Hu Po Suan Mei Tuo Luo Er Huan Shi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琥珀酸美托洛尔。 化学名称:1-异丙氨基-3-[对-(2-甲氧乙基)苯氧基]-2-丙醇L(+)-琥珀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5H25NO3)2·C4H6O4 分子量:652.82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循环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 β受体阻断药 化药及生物制品>> 循环系统药物>>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β受体阻断药 化药及生物制品>> 循环系统药物>> 抗高血压药>> 交感神经抑制药 化药及生物制品>> 循环系统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化药及生物制品>> 神经系统药物>> 抗偏头痛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 高血压。心绞痛。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症状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 规格: 以琥珀酸美托洛尔计: (1)47.5mg(相当于酒石酸美托洛尔50 mg ) (2)95 mg(相当于酒石酸美托洛尔100 mg) 用法用量: 口服,一天一次,最好在早晨服用,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时应该用至少半杯液体送服。同时摄入食物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剂量应个体化,以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 下列是有效的用药指导: 高血压 47.5-95 mg,一日一次。服用95 mg无效的患者可合用其它抗高血压药,最好是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或者增加剂量。 心绞痛 95-190 mg,一日一次。需要时可合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增加剂量。 在症状稳定的心力衰竭中,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也许还有洋地黄类药物联合治疗。 患者患有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至少在最近6周未发生过急性心力衰竭,且至少在近2周未改变基本的治疗。 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有时会引起暂时的症状恶化。在某些病例,可以继续治疗或减少用量,而在另一些病例,可能需要停止治疗。对于严重心力衰竭(NYHA IV)患者,只能由那些对心力衰竭治疗特别训练有素的医生决定是否开始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 心功能II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量 治疗起始的二周内,推荐的起始用量为23.75 mg,一日一次。二周后,剂量可增至47.5 mg,一日一次。此后,每二周剂量可加倍。长期治疗的目标用量为190 mg,一日一次。 心功能III-IV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量 推荐的起始用量为11.875 mg(23.75 mg片的半片),一日一次。剂量应个体化,在增加剂量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因为某些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可能会加重。1-2周后,剂量可加至23.75 mg,一日一次。再过2周后,剂量可增至47.5 mg,一日一次。对于那些能耐受更高剂量的患者,每2周可将剂量加倍,最大可至190 mg,一日一次。 对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所合用药物量或减少本品的剂量。开始的低血压不一定意味着在长期治疗中患者不能耐受本品的用量,但必须在病情稳定后才能增加剂量。其他注意事项包括可能需要增加对肾功能的监测。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对清除率无明显影响,因此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或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 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糖尿病。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糖尿病药物的作用靶点

糖尿病药物的作用靶点 摘要: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目前传统的降糖药物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如:磺脲类和胰岛素能增加体重,并增加低血糖风险,二甲双胍和α糖苷酶抑制剂有消化道反应,噻唑烷二酮类可引起水肿、体重增加并有可能增加心衰和骨折风险。糖尿病治疗需要新作用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几年已经上市和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新作用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文中就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基肽酶-4抑制剂、2型钠葡萄糖转运子抑制剂和葡萄糖激酶激动剂分别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三方面进行阐述。 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相关、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在全球围己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据预测,全球糖尿病患者将从2006年的2.46亿例增至2025年的3.8亿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可能占全球的76%。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性和严重性,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性疾病。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β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1]。 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1 磺酰脲类 磺脲类药物是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是不依赖血糖浓度的胰岛素促泌剂。第一类磺酰脲类降糖药在体代部位主要是磺酰基芳环上对位取代基R,由于蛋白质结合率和代速度的不同造成了它们作用时间的差异。如甲苯磺丁脲的分子中R为甲基,在体易发生氧化生成对羟甲基苯磺丁脲。对位如引入体积较大的取代基如β-芳酰胺乙基时,活性更强,此即第二代口服降血糖药。其特点是吸入迅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作用强且长效、低毒。其体主要经脂环的羟基化而失活。 磺酰脲类化合物和其他弱酸性药物一样能与蛋白质牢固结合。因此,该类化合物会和其它弱酸性药物一起竞争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使

倍他洛克即美托洛尔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发布时间: 2007-04-18访问计数: 274 【商品名】倍他乐克 【英文名】Metoprolol Tartrate Tablets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1、药理:本药属于2A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无部分激动活性,无膜 稳定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本品能显著降低血压,但并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对心绞痛患者,本品可减少发作次数并提高运动耐量,长期服用 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用作心肌梗死后治疗可减少再梗死的发生率,降 低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 本品由于阻滞心脏异位起搏点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而可用于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儿茶酚胺增多所致的 快速性心律失常更有效。本品能拮抗儿茶酚胺效应,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引起的心律失常。 在治疗剂量时,本品对收缩支气管和周围血管的作用不明显。个别病例用药后气道阻力可增高,但加用β2受体激动剂可纠正。 2、毒理:本品无致突变作用;对胎儿无影响。大鼠服用本品2年,一日800mg 未发现良性及恶性新生物。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完全(>95%),生物利用度约为50%。吸收后迅速进入细胞外组织,并能通过血-脑脊屏障及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低,约10%。口服 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最大作用时间为1~2小时。血压的降低与血药浓 度不平行,而心率的降低则与血药浓度呈直线关系。t1/2为3~5小时,肾功能 不全时无明显改变。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尿内以代谢物为主,仅少量(3%~

10%)为原形物。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法用量】口服。治疗高血压100~200mg/次,一日2次。 急性心肌梗死:主张在早期,即最初的几小时内使用,因为即刻使用在未能 溶栓的患者中可减小梗死范围、降低短期(15天)死亡率(此作用在用药后 24小时即出现)。在已经溶栓的患者中可降低再梗死率与再缺血率,若在2 小时内用药还可以降低死亡率。一般用法:可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2.5~5mg/ 次(2分钟内),每5分钟一次,共3次总剂量10~15mg。之后15分钟开 始口服25~50mg,每6~12小时一次,共24~48小时,然后口服50~100mg, 一日2次。 不稳定性心绞痛:也主张早期使用,用法与用量可参照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房颤动时若无禁忌证可静脉使用美托洛尔,其方法同上。 心肌梗死后若无禁忌应长期使用,因为已经证明这样做可以降低心性死亡率, 包括猝死。一般50~100mg,一日2次。 在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症时一般25~ 50mg,一日2~3次,或一次100mg,一日2次。 心力衰竭:应在使用洋地黄和/或利尿剂等抗心力衰竭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本 药。起初6.25mg/次,一日2~3次,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一周一次增加 6.25~12.5mg,一日2~3次,最大剂量可用至50~100mg/次,一日2次。 最大剂量一日不应超过300~400mg。 【不良反应】1.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力衰竭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症。 2.因脂溶性及较易透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该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疲乏和眩 晕占10%,抑郁占5%,其他有头痛、多梦、失眠等。偶见幻觉。 3.消化系统:恶心、胃痛、便秘<1%、腹泻占5%,但不严重,很少影响用

糖尿病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副作用 1.胰岛素: 包括短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等。该类制剂主要适用于需要采用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患者的治疗2、格列奈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相降低餐后血糖,其特点为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常见不良反应也是低血糖,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磺脲类药物轻。 2.磺尿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等。磺尿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适宜不太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3.双胍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此外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是肥胖糖尿病病人的一线药。此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4.复方制剂: 格列本脲与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奇特与盐酸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等。这两种

降糖药作用互补,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格列本脲通过促进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释放来降低血糖,盐酸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性,同时减少肝糖生成,但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PPARγ激动剂。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此类药物包括盐酸曲格列酮、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等。 6.磺酰脲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此类药物包括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常用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1、磺脲类: 如优降糖、美吡达、瑞易宁、达美康、糖适平、安多美等。 主要副作用是引起低血糖,少数病人会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水肿,有一定的肝肾损害。 2、格列奈类: 如诺和龙,较少发生严重低血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昏、头痛、乏力、食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 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 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 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 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 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 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 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降糖作用较笨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 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 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 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的治疗。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胰岛素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应如何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613794.html,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应如何应对 作者:沈文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7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癌症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放射性治疗来缓解癌症患者的病情。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大多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在副作用出现时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1.1恶心呕吐以及厌食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恶心呕吐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放射治疗会导致多数患者的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在放射治疗的初期,较早出现的症状为厌食。患者可以通过食用山楂等开胃食品、开胃药、以及助消化的药等缓解由于放射治疗导致食欲不振的情况。 1.2发热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发热的现象,主要由于放疗导致患者出现的组织损伤;细菌感染或者免疫功能的减退同样会引起发热情况的出現;服用免疫加强药或者进行的联合化疗会导致患者发热情况的加重。 1.3外周血的情况降低 放射治疗产生的放射线对患者的造血功能会产生严重影响,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外周血的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骨髓内各种的造血细胞的繁殖以及分裂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受到抑制,显著降低了向周围血中释放的血小板、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的数量,由于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的寿命较短,因此外周血下降的情况出现较早,而红细胞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因此出现贫血的状况较晚。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全腹、全骨盆以及全肺的等的放疗,对患者的脾、骨髓以及扁骨等的照射范围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造血功能,从而致使患者的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的数量显著降低。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的降低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等的状况,更为严重者会出现败血症。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的抽血检查。血象降低受放射治疗影响的同时还受照射部位以及大小等原因的制约。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营养,多食含有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等加速造血功能恢复的食物。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采用粒

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及危害

鼻咽癌是我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癌生长部位隐蔽,早期基本无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到了晚期,给治疗增加难度。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放疗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担心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一直对治疗犹豫不决,下面就一起了解下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及危害吧。 1、全身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胀满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局部反应: a、皮肤:干性皮肤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能产生永久浅褐色斑。湿性皮肤表现为照射部位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如破溃局部可涂美宝湿润烧伤膏,并暂停放疗。 a、口腔粘膜反应:口腔及咽部的粘膜如果位于放疗区内,多数会出现急性的口腔及咽喉粘膜反应,通常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红肿、溃疡、味觉改变、疼痛、咽下困难等病症。 鼻咽癌放疗副作用较大,对于身体较差的患者多半不能承受,如果放疗的时候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增强放疗敏感性,减少放疗毒副作用,并且还具有抵抗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保证化疗的效果。具有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恢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力,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在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显著的疗效,受到很多患者和家

属的好评,该疗法是我国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真实案例】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现状 患者:张仁斌,男,62岁,江苏南京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多发淋巴结转移 2011年11月,张仁斌老人确诊为鼻咽癌。确诊后,老人做了37次放疗和4个疗程的化疗。2015年1月,因突然晕厥,张仁斌老人检查后发现鼻咽癌复发,而且已经出现多发淋巴结转移。复发后,老人又按照医嘱做了31次放疗。2017年7月,张仁斌老人复查显示右侧颈部血管鞘周围数枚肿大淋巴结,较以前增大、增多,双侧下数枚小淋巴结。被医生告知老人随时有生命危险后,一家人一边为老人准备后事,一边又继续打听其他治疗方法。 2017年10月4日,张仁斌老人的外甥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此时,老人身体非常虚弱,精神差,体重在2、3个月内下降20多斤,而且疼痛剧烈,一天需要打5、6支吗啡才能止痛,睡眠、饮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详细了解病情后,袁希福院长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为老人开具药方,治疗以减缓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期为主。原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老人服用中药,但仅用了3天中药,老人头不疼了,5天后可以吃喝了,14天后老人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1-18 16:1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禁忌症不良反 应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内科应用广泛,以下是丁香园网友对这类药物的应用、作用机理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的讨论和分析。 网友[lfhy]: β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而我们常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的具有预防猝死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没有,故常选脂溶性的,如倍他乐克、心得安、卡维地洛等,主要是倍他乐克,而少用水溶性的阿替洛尔。所以说如果无禁忌症,对于冠心病者,倍他乐克是少不了的,其应用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心率、血压逐渐加量。常见的副作用是乏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减轻,再就是性功能下降;该药的注意事项事项是不能突然停药。 网友[dabao778901]: 至于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教科书上均有明确记载,本人仅就在冠心病中的不良反应作一介绍。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由以下几个方面: 1、体位性低血压; 2、支气管痉挛: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3、加重外周循环性疾病: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4、心力衰竭加重; 5、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为药物对β1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6、脂质代谢异常; 7、掩盖低血糖症状; 8、抑郁; 9、乏力、阳萎,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发生。 网友[cc67834941]: 禁忌症: 1、心源性休克; 2、病窦; 3、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4、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低血压或低灌注); 5、有症状的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最新英国高血压指南,取消β受体阻断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现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原因在于用于分析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均用的阿替洛尔并非美托洛尔,同时阿替洛尔为水溶性而美托洛尔是脂溶性的,他们的药理作用并非完全相同,故阿替洛尔并不能代表美托洛尔等其他β受体阻断剂。在指南中也有明确说明。现在使用美托洛尔进行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几乎没有,

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消渴丸。主要成分: 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 每次5~20粒,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所以严禁与优降糖同时服用,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严重的肝肾疾病慎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降糖舒。主要成分: 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组成。由吉林省辉南参鹿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对改善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重并发症者。 服法及注意事项: 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3)玉泉丸。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现市场出售的玉泉丸是在第一代玉泉丸的基础上加上葛根、花粉、生地、五味子等中药研制而成。 功用及主治:

益气生津、清热除烦、滋肾养阴。药理研究,本方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轻、中型患者及老年糖尿病。 服法及副作用: 每次5g,每日4次。长期服用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应。 (4)降糖甲片。主要成分: 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花粉。由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降糖甲片治疗成年型糖尿病405例,总有效率为81.4%。 服法及副作用: 每次6片,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5)甘露消渴胶囊。主要成分: 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元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等。制成胶囊。 功用及主治: 滋阴补肾、益气生津。药理试验;本品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症小白鼠及大白鼠肾上腺素性高血糖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应用甘露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102例,总有效率为85.3%。 服法及副作用: 每次1.8g,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6)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肝肾阴虚者。金匮肾气丸功用补肾温阳,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肾阳虚者。药理试验表明:

般常见的放射治疗副作用

1.放疗期间我需要做什么? 放疗期间你需要特别关爱自己的身体,你的医生或护士将为你提供有关治疗和副作用的建议。小提示: 1)充分休息:放疗期间你可能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疲倦。乏 力是指没有力气完成平时能够或想要完成的事情,它可能持续 很久并且影响你的日常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乏力通常是短暂 的,经过休息后缓解,而肿瘤相关性乏力更为严重和更令人苦 恼,通过休息并不总能使乏力减轻,大多数人在放疗开始后几 周就开始感觉乏力,随着放疗进行而加重,因为对疾病、治疗 和副作用的担忧也可能加重乏力。肿瘤相关性乏力的原因目前 还不清楚,但是如果你知道原因,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如 果知道乏力是由于贫血引起,就可以针对贫血进行治疗,某些 病人的乏力治疗可能包括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的失调,增加体力 活动、改进睡眠质量、充足的营养都有可能减轻乏力症状,教 育和咨询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病人了解怎样储备体 力、减少焦虑和分散注意力。乏力常在放疗结束后数周消失。 2)保持营养和膳食平衡: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你的医生和 护士会给你相应的建议。 3)保护照射区域内的皮肤:如果你接受外照射治疗,你的皮 肤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看起来像太阳晒黑的一样。在使用任 何肥皂、洗剂、除臭剂、药物、香水、化妆品、滑石粉或其它 物品时,请向你的医生咨询。

4)避免穿紧身衣服:包括紧身腰带、连裤袜、或窄领衣服, 而要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不要浆衣服。 5)不要在照射区皮肤上刮、擦或使用粘带:如果皮肤需要包 裹或扎上绷带,那么使用纸质或其它材料的带子,尽量把带子 扎在照射区域以外,不要每次把带子扎咋同一部位。 6)不要让照射区域接触冷热物品(如热垫、热灯、或冰袋):向你的医生咨询,即使热水也可能损伤你的皮肤,因此只用温 热水洗照射部位。 7)避免太阳照射:你的皮肤可能对太阳光特别敏感,如果需 要,外出时用深色衣服盖住皮肤,如果需要使用防晒剂,告诉 你的医生,如果确实需要,请使用太阳保护因子至少在15以 上的防晒剂,即使在皮肤愈合后也经常涂抹防晒剂。放疗后继 续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照射至少1年。 8)治疗前告诉你的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果你正在使用 药物,即使是维生素、阿司匹林或草药,也需要告诉你的医生。 2.不同放疗部位副作用的处理 1)头颈部:一些接受头颈部放疗的病人可能出现口腔充血和疼痛、口干、吞咽困难、味觉改变或恶心,其它可能的副作 用包括味觉丧失、耳痛和肿胀,你也可能出现皮肤改变、脱发、或开口困难。 你需要对牙齿、口腔和牙龈、喉部特别关注一下,一些小提示可能帮助你处理: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zz)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大约为50.1%,即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因此在未来数年内,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但是,中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到40%。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双胍类(二甲双胍)、拜糖平类、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和近几年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最新一代降糖药SGLT2抑制剂等,其中前两类降糖药是最传统的药物,二甲双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降糖疗效确切。不同种类的降糖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二甲双胍更适合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格列酮类可用于治疗合并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而拜糖平更适合降低餐后高血糖。降糖药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糖的程度及空腹高还是餐后高或者两者都高、年龄和体质状态、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等。 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BMI水平加以调整。通常,对于BMI<28 kg/m2的患者,可用2.0 g/d 剂量;BMI在28-32kg/m2时,采用2.5 g/d;而BMI>32 kg/m2时,剂量可升至3.0 g/d.二甲双胍可与多种降糖药联合,抵消这些药物带来的体重副作用,从而也成为了多种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GLP-1受体激动剂:提高葡萄糖诱导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分泌,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持续30周后,HbA1c降低达0.8%-1.0%.在一项长期随访的研究中,可降低体重达5.8 kg.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SGLT-2抑制剂是继DPP-IV抑制剂之后的又一新星。通过阻断肾脏葡萄糖的重吸收而增加尿液中血糖的排泄,进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同时可减轻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的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 Farxiga, Forxiga)是SGLT2类药物中全球首个获批的药物。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降糖药物卡格列净(通用名:Canagliflozin, 商品名:Invokana)于2013年3月29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治疗,也是在美国获批的首个SGLT2类型糖尿病药物。2014年1月22日欧洲药品监管机构批准阿斯利康旗下药物Xigduo用于2型糖尿病,这是欧洲首次批准一款由一种SGLT2抑制剂和二甲双胍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药物。 对体重影响中性的降糖药?DPP-4抑制剂:作为肠促胰岛素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虽然不象GLP-1受体激动剂一样可以减轻体重,但却可以在不增加体重的前提下改善血糖控制。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 ?ɑ-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进而影响空腹血糖的效果。其在降糖同时,不影响体重,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和联合治疗的选择之一。阿卡波糖300mg/日有减轻体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