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朱熹幼儿教育思想

浅谈朱熹幼儿教育思想

浅谈朱熹幼儿教育思想
浅谈朱熹幼儿教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536618.html,

浅谈朱熹幼儿教育思想

作者:周翠兰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1期

摘要: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事讲学活

动五十多年,编著了大量书籍,将宋明理学的理论和儒家的道德规范推行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根据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状况,以德、律、乐为立足点,倡导“习与智长”的幼儿教育思想。

关键词:蒙学德育“小学”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跨时代的哲学家;作为实际教育的推行者,他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童蒙须知》《小学》《朱子家训》《训子从学帖》《训蒙绝句》这些留给后人的经典中,而他的教育实践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展开的。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儒家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这在学界已经得到普遍共识。而中国古代的幼儿概念与现代的幼儿概念是有区别的。现代所称的“幼儿教育”是引入西方概念而来,一般指的是儿童成长到 3岁以后,进入小学之前所接受的正规机构的教育。我们通常也称之为“学前教育”。我国古代的幼儿概念则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礼记》:“人生十年曰幼。”朱熹则在《大学章句序》中说道:“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朱熹将人的学习划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岁之前为“小学”阶段,十五岁以后为“大学”阶段。朱熹的“小学”是包含在古人所说的蒙学教育理念之中的。同时,身兼大儒和大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朱熹,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不但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断句教学,更从深层意义上结合了传统儒学和宋明理学的教育理论,注重道德体系的建构和行为规范的引导。

首先,德为先。以传统儒家理论为依托,加上宋明理学本身对道德规范的强调,朱熹的幼儿教育理论是以德行教育为前提的。《周易.蒙》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和“君子以果行育德”,这都是对教育中道德情操培养的要求。朱熹继承并发扬了这种优良德育传统,强调幼儿教育时期道德教育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童蒙须知》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可以看出,朱熹强调从幼儿刚开始就对其施行道德教育,以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他还认为:“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也就是说,只要幼儿时期打好良好品质的基础,就如同为将来成为圣贤做了一个坯模,日后只要稍稍加以修饰,圣贤之功自成。同时,朱熹还认为应该将道德教育贯穿到具体的细节教育之中,应该“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而达到幼儿“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的初步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式的培养,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是非观,为他们以后穷万物之理,修身、治国、平天下打下良好的道德根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朱熹生活的南宋初期,国内各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对外有北方金贵族集团的入侵,对内有南宋政权的腐败与无能和不断爆发各种形式的农民起义。针对当时内外患忧的时局,从维护封建王朝的最大利益出发,他从理学上提出和阐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思想。 一、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学宇宙观。 首先,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出发,将“理”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产生万物的本源,它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它是客观实际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主宰,它是人类社会最高精神的本体;“理”必须靠“气”来体现,“气”的千差万变就构成“理”具体的多样化的宇宙万物。自然界的人自然是“理”与“气”的混合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称作“天地之性”。“气”在人性上则表现为“气质之性”,它含有为恶的危险性,即“人欲”。“圣人君师”是“无人欲之私”的,所以才具有主宰人类社会的神圣资格,封建皇帝便成了“理”在人间的杰出代表者。他们的职责是“代天而理物”,谁违背了他们的意志,就是违背“天理”。他认为人间的忠孝仁义、三纲五常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是千古不变的,是上天规定下来的,是天理的组成部分,那么人间的立法和司法当然必须以“天理”作为指导。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间的一切措施、方法,如德、礼、政、刑,其目的无非就是根除人们的“人欲”,恢复“天理”或曰“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因为人们的“气质之性”不同,因而“人欲”的多少也不同,所以要针对性运用德、礼、政、刑四项措施,逐渐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针对屡教不改者只能以刑罚严惩之,决不能心慈手软。但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尽绝“为恶之心”,因此,根本的措施还是教化。促使人们改恶从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最高准则和标准,是先天地而生的,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是千古永恒的真理,它是理学的最高范畴。 第二,因事致宜进行变法和改革主张 针对南宋当时政权腐败、外族入侵及民不聊生的局面,朱熹从历史的观点来裁判“天理、人欲”。他认为尧舜禹三代是“天理流行”“无不尽善”的时期,而三代以下则是“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的“利欲之私”泛滥的时代,他深感南宋“法弊、时弊”(即材木之心已皆腐朽,腐烂而不可复支持),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要求效法三代,改革时弊,要起死回生,只有改弦更张,重建“天理流行”的盛世,不能死守祖宗法度。“必须别有规模,不用前人硬本子”。在朱熹看来,变法不过是改变人心的一个条件,改革时弊的改变方法是改变人心。要尽除人们的私欲,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一准于“天理”,光靠法律制度,哪怕是良好的法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君主“心术”的优劣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有无不正”,为了改变君主的“心术”,他主张限制君主的独断专横。他确信,只靠良好的政体,还不能改变君主的“心术”。

朱熹德育思想方法与启示

2009/10 162  朱熹德育思想方法与启示 金 乐 邓和秋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借鉴朱熹的德育思想,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防患于未然,以达到“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之目的。关键词:素质教育;朱熹;德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10-162-02 作 者:金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邓和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员;湖南,娄底,417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1001A ) 学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早在封建时期,德育就已经被社会所重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他一生热爱教育,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到了晚年,“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 之去休;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① 。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他的《四书集注》成了钦定的教科书和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学校德育是有借鉴的。 一 积极的教导与防治并重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好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 悦其主,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 县谕诸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 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蒙童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 二 循序渐进和积善成德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 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至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子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所谓“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这些对我们今天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的。 三 致知和践行结合 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② 。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入手。“穷理”即穷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书本上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仅仅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做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工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白鹿洞书院教条》)。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相合而不可分离。他说:“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礼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 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签曹无可书》 ),所以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辑 略》)。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视知与行的结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今天学校德育中也应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 轩,”③ 这就是知与行的问题。程灏说:“未读《论语》是这样一个人,既读《论语》又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就算不中用了。”今天我们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

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教育思想 作者:佚名点击数:510 更新日期:2006-10-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在此感谢本文作者。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一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

朱熹德育思想浅论

朱熹德育思想浅论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一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朱熹道德教育原则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536618.html, 朱熹道德教育原则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施凌岚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3期 摘要: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思想,其中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阶段、道德教育原则、道德修养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共同组成了朱熹的道德教育体系。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原则可以为解决中学德育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朱熹;道德教育原则;中学德育 一、朱熹的道德教育原则 朱熹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围绕注重德育与整全教育原则、知行结合原则、引导与防禁结合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等道德教育原则进行。 (一)注重德育与整全教育原则 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各类教育中最为重要,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各种教育内容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彻底改变学生为功名利禄学习的状况,朱熹提出学校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立学教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他们学习到的道德知识才能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人。所谓圣人,必须个性全面发展,人格完备,也就是“全人”。与此相对应,学校只有具备整全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圣人。 (二)知行结合原则 知是指道德认识,行是指道德行为。朱熹特别强调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道德认识,同时又要在实践过程中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缺一不可。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提出“知性相须”的观点。朱熹认为知与行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在知行先后问题上,朱熹主张先知之,后行之;在知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行比知重要。 (三)循序渐进原则 朱熹认为想要实现儿童“明五伦”的德育目标,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有两层具体含义: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一、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虽然“人伦”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但朱熹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严厉抨击了当时功利主义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追逐名利,导致“风俗日蔽、人才日衰”。因此,尽快改变教育、学习风气,以正本革弊。 朱熹的这些批评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功利主义”教育占相当大的市场,为争名逐利而接受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如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审视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不让高考成为现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桥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育方法 为了达到“明人伦”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举其要点,主要有二: (一)循序渐进法 朱熹认为,学校德育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道德教育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可见,每个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割裂的或孤立的。恰恰相反,朱熹认为不同阶段之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各阶段要互相衔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可中断。童蒙阶段和小学阶段是基础,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扩充和深入。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每个阶段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坚持各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 朱熹的这一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过急过高地要求受教育者,幻想一蹴而就。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存在着“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也存在着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重视朱熹倡导的循序渐进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实施不同的德育内容,即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循序渐进,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固然离不开外界的引导,但更依赖于自身的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过程,通过他们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和思想转化,以提高其道德水准,从而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愿地选择和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即做到“迁善改过”。 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教育者要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改正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失,积极促进自己的道德品质由恶向善、由低到高的转化和发展。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忽视了自我教育,放松了自我要求,有些未成年人抱着“只要不犯法,犯点小错没关系”的生活态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免疫力”低下,由逃课、旷课、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进而发展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此,当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广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西安工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 课程代号: 0 9 2 0 2 0 任课教师:王星 论文题目: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 1309240543 姓名:李婷 成绩: 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摘要:朱熹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对朱熹“小学”“大学”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朱熹“小学”教育“大学”教育 Abstract: Zhu Xi is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and educator, he thought since the Qi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systematically summed up a complete "Science" educational theory system, the center of its Science education is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wo stag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Zhu Xi "primary school" we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modern value of Zhu Xi's Educational Thought.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也是围绕德育构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教育思想,他的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从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朱熹是中国古代一位“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况世大儒,同时也是毕生致力于讲学授道、卓有贡献的着名教育家。朱熹从事教育活动约五十年,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形成他独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朱熹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纲领性作用。朱熹反对当时以科举入仕为直接目的的学校教育,认为这是诱人“干禄蹈利”、“忘本逐末”、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的教育。他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朱熹认为,只有把“明五伦”作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教育目的,才能使“天下国家所以治日常多,而乱日常少也”。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今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认为教人为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明义理、会做人,而并非只是为学得杂博知识,做些华丽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还从修身、处事、接物三方面对如何做人进行了阐述: “修身之要”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显然,朱熹的上述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对当今教育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朱熹的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内容。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划分,是以年龄和智力发展为准的。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平武中学赵勤财 最近学习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朱子读书法》。下面谈的就是《朱子读书法》给我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秩序渐进与“博”“精”结合 朱熹说:“群书先后缓急失其序,则迂回艰苦而不切于其身;每书诵读考索失其序,则匆遽急迫而无得于其心,皆非读书之法也。”“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平天下事。”“先《论》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紊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进焉,则志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疾。” 这些话强调了读书要有次序,即群书先后缓急之序和每书诵读考索之序,并且进行了分析,要求根据个人能力所及,订出计划,严格遵守。由此看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接受心理,灵活处理教材的顺序,尤其是选修课的顺序。必修课是基础,而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就需要在必修上花费主要精力和时间;选修课是提高,而大部分学校都是由应试而选,学生无自主权,所以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就少得多。其实,我们的教学应该先把必修课上完再上选修课,因为选修课的编写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但是,我们四川省却统一要求每学期一本必修一本选修,而学生学选修相当吃力,这显然不是循序渐进。另外,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讲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具体:第一,新旧知识之间的比例应当在10—15%比100%之间最恰当;第二,要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时间规划;第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住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第四,检查学习新学科所应具备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五,及时弥补欠缺的旧知识并复习遗忘了的知识;第六,选取适合自己学习的书。 在谈到“博”与“精”时朱熹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大率学者喜博,而尝病不精,泛滥诸书,不若精熟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他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特别突出了“精”的重要性,指出先读“精”,然后才能举一反三,才容易“博”。而现在的学风与朱熹所处时代相同,很多人只知以博来炫耀自己,却在细节上经常出错,其根本原因就是读书不精。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当然要知识广博,但是,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或骨干教师,就必须把“精”与“博”结合起来,否则,就容易出知识性错误而不自知,贻害学生。要做到“博”与“精”结合,这样做可能效果比较好:第一,从读一本收入手,逐步扩大到一套书,再由一套书进而跨入一类书,然后从这一大类书跨入其他门类的书;第二,在求博的同时精修一门;第三,把精读、略读、浏览结合起来。因为列宁曾以自己的经验劝告他的弟弟说:“最后有系统地研究点东西,不然这样一般地‘读’没有多大好处。”鲁迅也认为“务为泛览,略得影响”。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主张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要求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教育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1]。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是事物的成分和比例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是整齐、对称和平衡。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为成。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和谐”与“中道”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民主的政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的培养又离不开和谐的教育[2]。因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社会民众道德教养的优劣,以及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成功构建的重要指标”,而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全局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应重在和谐教育的依托与支持”[3]。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4]。 二、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1.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应当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君子是孔子实施教育的目的。那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呢?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表明孔子所要求的君子有两个条件:其一,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二,君子要使老百姓能得到安乐,即君子是治邦安民之才。可见孔子要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然后将他们选拔到统治岗位,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孔子的教育目的。这—观点与当时的世袭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权为贵族所把持,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