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忆读书》同步试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忆读书》同步试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忆读书》同步试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忆读书》同步试语文版

《忆读书》同步练习

助跑·基础巩固

1.【汉语拼音坊】给加点的字注音。

(1)勉强.()(2)笸.箩()(3)堆砌.()(4)天罡.()2.【汉字改错堂】下面四个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句后括号内。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玄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2)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繁。()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奋填胸!()

(4)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固。()

3.【词语理解屋】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

..”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2)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

..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4.【名著阅览室】名著知识填空。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2)卫哲用四大名著概括了一个成功企业要走的四个阶段:人生的第一阶段首先从《》开始,“脱颖而出,打破常规”。也就是说,人要想成功,第一阶段是你首先要走出来;第二阶段已然形成《》之势,企业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了强劲的对手;第三阶段就像《》,有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需要管理;第四阶段就是《》,凡间已无事可做,企业和企业家都进入了一个取经、传经的阶段。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同,狰狞好似狻猊天恶煞下云梯。

【乙】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①【甲】【乙】两段描写的人物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他们分别是和。

②试各写一个与【甲】【乙】段所描写的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③试比较【甲】【乙】两段所描写人物形象异同。

相同:

不同:

5.【漫画展示厅】仔细阅读右面漫画,回答问题。

(1)试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5个字。

(2)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的这幅漫画的内容,不少于30个字。

6.【口语争鸣台】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为此班级组织了一场辩论赛,甲方认为,网络阅读优于纸质阅读,要大力推广;乙方认为,网络内容繁杂纷乱,不宜于学生阅读,还是读书更好。你同意哪方观点?为什么?

7.【综合实践营】2010年是冰心诞辰100周年,全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与快乐的文学巨人。为此,石家庄市某中学七年级(8)班同学拟开展以“走近冰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探究内涵】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涵。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冰心94岁书写的题词。

(2)【示例仿写】阅读下面冰心的一首诗,请仿照这种写法写一段小诗献给母亲。

示例:母亲呵! 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3)【拟写讲稿】请就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拟写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词,80字左右。

起跳·课内深化

我自一九八六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8.通读选文,用波浪线标出表明作者读书收获的句子。

9.怎样才能读到令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的好书?请用文中两个词语作答。

10.作者认为好书和不是好书的标准各是什么?

11.联系上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2.选文最后一段中“读书好”和“读好书”意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飞跃·课外提升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读书

冰心

①我常想,假如我不识得字,这病中一百八十天的光阴,如何消磨得下去?

②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到了我七岁的时候,独游无伴的环境,迫着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

③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我一跨进这个门槛,我就出不来了!

④我的文字工具,并不锐利,而我所看到的书,又多半是很难攻破的。但即使我读到的对我是些不熟习的东西,而“熟能生巧”,一个字形的反复呈现,这个字的意义,也会让我猜到一半。

⑤我记得我首先得到手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里我只谈《聊斋志异》。

⑥《聊斋志异》真是一本好书,每一段故事,多的几千字,少的只有几百字。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来了!看得我有时欢笑,有时流泪,母亲说我看书看得疯了。不幸的《聊斋志异》,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里偷看,把洗澡水都凉透了,她气得把书抢过去,撕去了一角,从此后我就反复看着这残缺不完的故事,直到十几年后我自己买到一部新书时,才把故事的情节拼全了。

⑦此后是无论是什么书,我得到就翻开看。即或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纸,哪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我就都要看看。我记得当我八岁或九岁的时候,我要求我的老师教给我做诗。他说做诗要先学对对子,我说我要试试看。他笑着给我写了三个字,是“鸡唱晓”,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上个“鸟鸣春”,他大为喜悦诧异,以为我自己已经看过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实“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四句话,我是在一张香烟画的后面看到的!

⑧再大一点,我又看了两部“传奇”,如《再生缘》、《天雨花》等,都是女作家写的,七字一句的有韵的故事,中间也夹些说白,书中的主要角色,又都是很有才干的女孩子。如《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天雨花》中的左仪贞。故事都很曲折,最后还是大团圆。以后我还看一些类似的书,如《凤双飞》,看过就没有印象了。

⑨与此同时,我还看了许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也就是《大卫·考伯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译者林琴南老先生,也说他译书的时候,被原作的情文所感动,而“笑啼间作”。我记得当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我当点心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有时被母亲看见了,就说,“你这孩子真奇怪,有书看,有东西吃,你还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一段奇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选自《冰心自传》)13.文章为了表现“我”酷爱读书,详写了哪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4.联系语境,理解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15.第②段说是母亲“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可是第⑥段母亲为什么又把冰心喜爱的《聊斋志异》撕去一角?

16.联系语境,说说第⑨段加点词语“流泪”“掰”和“塞”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17.本文表达的情感与下面两首诗歌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繁星·一○二》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二》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少读宋词

肖复兴

①那时,五元钱买三本书,还能剩下钱。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上初中二年级,偷了家里的五元钱,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三本书。回到家里挨了爸爸的一顿打。那大概是我平生第一次挨打,我牢牢地记住了那滋味。三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书在岁月的迁徙中丢失了,这三本书却一直保存着。书的封面和里面的书页已经卷角或破损,那是青春和时光留下的纪念。

②这三本书中,有一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宋词选》,胡云翼先生选注。因为在买书之前,我刚刚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胡先生在三十年代写过的散文,一看他不仅写散文,还选注宋词,便买下了这本书。小孩子买书,总是凭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

③我很喜欢这本《宋词选》,即使三十多年过去了,以后我还见过宋词的一些其他的选本,我依然认为这个选本最有特点。那时,我每天晚上读这本书上的一首宋词,然后抄在一张纸条上。第二天上学时带在衣袋里,在路上背诵。我好长时间上学是走路,要走半小时到学校,这半个小时足够把这首宋词背下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西北望,射天狼。”“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多少美妙无比的词,都是在这上学的路上背诵下来的。有这些宋词相伴,那些个日子真是惬意得很。一张张抄满宋词的小纸条揣在我的衣袋里,沉醉在悠悠宋朝的春风秋雨落花流水之中,身旁闪过车水马龙喧嚣的街景,便都熟视无睹,或都幻作宋代的勾栏瓦舍。半个小时的路,便显得短了许多,也轻快了许多。

④少年不识愁滋味,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也可能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作怪,偏偏不喜欢胡云翼先生在前言里推崇的柳永、周邦彦。胡先生高度评价“北宋词到柳永而一变”,又极其赞美说周邦彦是“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我不以为然,以为柳永的词有些啰嗦直白,周邦彦的词又太文绉绉,有些雕啄。那时,我就是这样自以为是。我喜欢辛弃疾,喜欢秦观;喜欢辛弃疾的阳刚之气,喜欢秦观的阴柔之美。

⑤辛弃疾的许多词句令我心怦然而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不用说,辛弃疾这些词,染上了我这初中二年级学生心中向往和想象的色彩。和辛弃疾一起登上建康赏心亭、赣州造口壁、京口北固楼,以及带湖旁他那轩窗临水、小舟行钓、春可观梅、秋可餐菊的稼轩新居,那种词句和心境合二为一的情景,大概只有在初中二年级读书时才会拥有,那种妙不可言的词句才刻在青春的轨迹上,到现在也难以磨灭。

《中学生感动阅读文本·99篇感动心灵美文》18.“三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书在岁月的迁徙中丢失了,这三本书却一直保存着。”你知道作者一直保存这三本书的原因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9.请根据平时积累,将第③、⑤段横线处名句补填完整。

20.说说“我”当年读宋词采用怎样的方法?这给你有着怎样的启示?

21.“我”当年为什么不喜欢柳永、周邦彦而喜欢辛弃疾、秦观的的词?

22.作者在第③、⑤段引用多句宋词,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说说作者引用这些宋词名句的目的是什么?

《忆读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qiǎnɡpǒqìɡānɡ

2.(1)玄——悬(2)繁——烦(3)奋——愤(4)固——故

3.(1)修身课,旧时的品德教育课。(2)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4.(1)《红楼梦》(2)《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3)①李逵鲁智深②示例:李逵沂岭杀四虎(李逵元宵闹东京)、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③相同: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不同:李逵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意思正确即可)

5.(1)示例:断球(2)一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踢着足球,不料他的父亲一脚断开了他的球,还一边大声呵斥:“看书去。”

6.示例:我认为还是读纸质图书更好,因为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而纸质读书经过严格审核,尤其是正版图书,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益于我们健康成长。

7.(1)示例: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涵是爱和同情。(2)示例:母亲呵,我的脸庞,贴在你的胸前,这就是你给予我的无限温暖。(3)示例:同学们,在冰心奶奶美丽的儿童文学作品里,我们拥抱自然,领悟母爱,感受童真,让我们走进冰心,理解冰心儿童文学作品的精

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8.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9.挑选、比较。

10.好书标准:带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人物如生、情节精彩的书;不是好标准: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烦琐、索然无味的书。

11.因为说明只有多读书,阅读理解力和欣赏水平才会有所提高;会阅读,就会挑选和比较,就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作者这样说,是强调了挑选、比较的意义。

12.不相同“读书好”是指读书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能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等。“读好书”指读书时要选择思想内容好、健康的来读。

13.(1)“我”洗澡时看《聊斋志异》被母亲撕书角。(2)“我”看《大卫·考伯菲尔》边哭边吃面包。

14.《聊斋志异》里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作者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15.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这样用工,而且洗澡的时候,水冷了会伤到身体。这样写体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16.表现了“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动,并联系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而产生的幸福感,小孩子没法用语言表达,只好用“流泪”“掰”“塞”面包来表达幸福感的天真幼稚的心理。17.表达了作者对母爱与童心的歌颂。

18.因为那三本书是“我”偷家里的五元钱买的,为此挨过父亲的打;这三本书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的少年生活,那是“我”青春和时光的纪念。

1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会挽雕弓如满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0.每天晚上读这本书上的一首宋词,然后抄在一张纸条上。第二天上学时带在衣袋里,在路上背诵。启示: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加强对古典文学中诗词的诵读是重要方法之一,而背诵则是学好古典诗词的重要途径,背诵亦须摒弃死记硬背,作者提供的背诵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21.柳永的词有些啰嗦直白,周邦彦的词又太文绉绉,有些雕啄;而辛弃疾的词则充满阳刚之气,秦观的词充满阴柔之美。

22.示例:作者引用的这些词句都是宋词中的精华,是值得人们反复诵读、欣赏和咀嚼的精典名句,作者引用这些词句切合文章“少读宋词”的主旨,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亦能展示作者“少读宋词”的成果,从而引导读者认真诵读宋词,点明本文的写作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