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说课材料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说课材料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说课材料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说课材料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007-01-16 05:37:38| 分类: | 标

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个是我前一段时间想的一个课题的,查找了将近

一周的资料,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总结写出这点东西的.与大

家分享,下一个课题是关于想像力和创造力文章.

有句话说的好,数据资料不加以整理,就不能成为信息;信息不加以分析,就不能成为知识;知识不用智慧加以应用,就不能成为能力。说实话这个课题实在是不好写的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切入较好的.有一天看了一篇文章给我灵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中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1)知识(识记):能事实性地回忆。(2)领会:理解的最低水平,提供理解的证据和运用信息的能力。(3)运用:能将习得的材料运用于新具体环境,运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4)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5)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6)评价: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作价值的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结果。原来大家把问题都想复杂了,知识到一

般运用中间只是有个领会.举个例子比如说语文吧,上学的

时候一直都是学怎么样去分析文章的,但是实际上大家真的就会写文章了吗?直接跳过运用就分析文章了!不过也不是

不用去分析、综合、评价,我们要注意的是它们的排列顺序就行了。

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实践的磨炼、经验的积累,生活经历越曲折,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能力来源于生活。因为经常去做、去尝试,结果能力就越来越强。人的能力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那么知识、领会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怎么样呢?

知识,自己认为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见多识广。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结论。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理解、消化。

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可以促进理解,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运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积累。

运用,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灵活运用(领会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变更问题的提法)的。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理论知识,来提高运用的能力。

分析和综合,不只使学生从事物中看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要培养其把握各种事物特征的能力。不只使学生懂得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且要培养其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不只使学生能按既定方案操作,而且要培养其不断提出新的合理方案的能力。个案分析,可以锻炼的综合运用能力。

能力增长的途径,处理问题时多去思考,而且尽量要打破常规,多接触事务!要多思考、多比较,用心体会,多尝试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认真及时地总结经验和心得,尤其是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分析、多请教,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努力克服,不断提高。平时多注意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流,多读书看报,多动手做事,并注意培养自己的修养水平。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获得的途径上是一致的,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的练习。靠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习者自身反复的练习,而且必须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吸收新知不只是记忆与背咏,纳入知识库之中也不是简单地拿来与放入,这是需要一

专业知识能力证明材料

教师专业知识能力证明材料 兹有我单位王卫锋,男。该同志自2007年在我校任教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具备语文学科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的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能够顺利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能够独立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学生测试等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灵活;课堂语言准确,重点突出;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所教学科能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授课,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注重学生的课外的实践,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张凯楼小学 2014年12月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证明材料 兹有我校王卫锋同志,男。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完成过1--6年级循环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周均课时17节以上,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480节以上;每学期讲公开课或示范课2次,每学年评课听课评课60节以上;能够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特此证明 张凯楼小学 2014年12月

教师学生管理证明材料 兹有我校王卫锋同志,男。自2007年来我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完成过1-6年级循环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工作7年。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掌握较好;注重培养低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培养高年级学生情操;关注留守儿童,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所教班级班风较好,学风较浓,积极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经常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2009年被评为沈丘县优秀班主任。特此证明 范营乡张凯楼小学 2014-12-22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5281441.html,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作者:杨静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6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为了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贯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现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将课堂教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前言 现今一直提倡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理念是高校发展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理应贯彻落实这一点。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发展教学办法,注重于专业特色建设,通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水平与素质。 2.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通常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灌输,知识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讲、记笔记以及背诵知识要点,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压力,该种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为了弥补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欠缺,培养该专业学生具备发掘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将所学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加以利用和展现。尤其是在谈判、写作、策划等实践环节中,能够具备充分发挥本专业水平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在广告推广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除了上述的不足之外,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该专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具备一定的地位。其次该专业发展较为成熟,综合竞争力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研究人才较多。再次,该专业学生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面临广阔的就业前景。如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校积极的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新加了新闻、影视艺术等课程,因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还比较关注毕业论文的写作,主动减少一些落后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较好的提升。 3.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具体思路及方法 3.1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积极调整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重点将传统的知识点型教学方式转换为能力型教学模式,重点致力于学生的审美、语言沟通以及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培训和提升。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势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点教授方面的优势,结合其悠久的发展实力和沉淀的专业价值,对现有的一些对学生能力与水平有所帮助的课程进行保留和发扬。安排高效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关于某某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

关于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 ,男,汉族,现年37岁,初级中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教龄18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07年12月,被评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他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知识。从教以来,一直不停的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求、探索。先后参加班主任培训、初中级计算机培训、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培训,国培等。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同志和同科同级老师一道,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大纲,探讨在语文课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找到适合学生实际,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学法,记录编写成导学案,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变解疑为生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发挥最大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他开展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当小老师、评选班级明星、给家长发短信祝贺、奖品奖励,真正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课堂,爱上语文课。他还特别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总结,每上完一节课,都会对本节课的得与失及时进行总结,写出教后反思,为以后教学提供素材和积累经验。 由于该同志积极探索教改新路,钻研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实践中反复锤炼,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优质课大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

文,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13年9月讲授的《地毯下的尘土》一课,在西华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5月讲授的《背影》一课,在西华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8月讲授的《乡愁》一课,在周口市教育局举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总之,该同志具备语文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完全能够胜任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 初级中学 2016年10 月10日

从知识到能力——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粗浅认识

从知识到能力——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粗浅认识 ??小凡叔_ 2017-12-03??一、什么是知识?【知识的静态和动态】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结果的总和,通过参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主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认识。所谓的知识一般有两种形态,即静态和动态。静态的知识是指那些已经被加被整理、分类、量化后的知识,可以拿来学习,甚至直接应用。例如书籍、光碟、讲座,文字及语言的任何形式。另一种是动态的知识,存在于在人们的大脑里,并反复不断的被实践所证实、所完善。【知识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知识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介于认识和真理之间,在于不断的总结和淬炼,越是经过反复的被实践证实,越是脱离普通认识的知识,越是更加接近真理。知识一定是被验证过,正确的、普遍被人认可的。没有被验证过的,只能算主观粗浅的认知,只有被验证过的知识,才有正确性可言,才可能被认可。【知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知识是有相对性和局限性可言的,相对性是不同个性之间,例如在同一个行业里,你所具备的知识可能比其他人多,工作中脱颖而出,别人会夸你够专业,你得益于你的专业知识;局限性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在不同行业里,你所掌握的行业知识却可能不足以让你崭头露角,因此你的社交受知识所限。【知识的外化感知和抽象感知】知识是通过外化的

感知系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获取,并通过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抽象感知,进行筛选、排列、组合、跨界等一系列的创作过程,加以完成。这个过程可以是直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是从实践中去探索提炼获取,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说,去感知知识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迭代】其实每个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只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知识所要求的层次越来越高,标准也越来越高。60/70的人们还在研究怎么使用手机,而00/10的孩子抱着手机出生,都开始用手机赚钱了,对他们来说这是基本常识。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迭代,使得人类越来越智慧。你的知识系统,决定了你的思维认知、你的基本生活状况、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应用知识,和不断创造知识的过程,这也是人身价值的自我实现。知识等于财富,你创造了多少知识对社会有益,就意味着你创造了多少价值的财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不断探索中,成长、绽放、千古流芳。2、你有哪些知识?【基本常识性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必须具有的知识,虽然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但我还是要把它们笼统的归为一类。不看文凭、不看阅历,只要你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和亲人朋友相处、如何去工作、

浅谈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浅谈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作为专业教师,要具备四种技能,其中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地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这一条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全局的把握,准确地知道每一部分在全局中的地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我们接触的大量课程,许多老师并不能准确地把握所教的内容,该讲解的内容不讲解,或者绕了很大一个圈子,却讲不到重点,该引导学生深入的问题点拨不到。这不是方法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缺乏准确的把握。如何成功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对所教的内容有正确地把握? 一、梳理高校课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1.正确地梳理中学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重合处,有利于教师对知识进行合理的转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一书在第三个十年中设置一个小节,从艾青的历史地位、诗歌所特有的意象和主题、忧郁的情绪和诗歌艺术形式四个方面对艾青进行解读。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范围对知识进行转化。 2.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杜威说:“为什么教师要熟悉心理学,教育史和各种教学法?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理由是,他能凭借这类知识观察学生的反应,迅速

而准确地解释学生言行,否则学生的反应,可能觉察不出来;另一个理由是,这些知识是别人用过而又有成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他能凭借这些知识给儿童以适当的指导。”因此,熟练掌握条件知识可以更科学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二、筛选与实践相关的知识 由于高校和中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之前要正确区分知识的真伪,把握要强化和弱化的知识点。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单元为例,本科生接触的是中国诗歌的成长变化历程,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背景、特点、代表人物、诗歌主张。对于中学教学来说,新课标明确要求,诗歌阅读单元的教学,学生能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并能通过意象把握人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掌握创作现代新诗的能力。那么,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对于中国诗歌的形式内容主张等变化就应该进行弱化,相对应地加重朗读和节奏、意象、情感方面的比重。 2.根据课程的内容 从《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景看,诗人因为“克父母”的恶咒,小时候寄居在大堰河家。艾青本身是一个无辜的孩子,因为身不由己的出身而丧失了父母之爱,成为父母的“弃儿”……正是因为他弃儿的遭遇,使得诗人在诉说大堰河的不幸的同时也

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007-03-30 化学论文 知识不等于能力,有了知识不等于有了能力。知识是能力的源泉,丰富了知识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提高了能力又能促进知识的掌握。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 二、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能力的培养。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 这里用自己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作法作为上述结论的论据。 1.在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知觉过程。观察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最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它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促使学生离校后继续学习或

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在讲新课中培养学生分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 如果学生只会在课堂上听、记教师所讲的内容,则这位学生就象一部录音机和录像机,不仅学的知识死,而且容易忘掉。因此必须干方百计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分析教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要跟上去。我在上每一节新课时,都给他们拟出这样的问题:本节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讲,前后有什么联系?开始有些学生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在预习新课内容时主动考虑这些问题了。 三、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要想将知识顺利地转化为能力,那就绝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毛病。 凡是正确的知识都必须转化为能力,能力必须用正确的知识来丰富和指导。 用一句话来说,正确的知识通过能力的训练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以丰富正确的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将正确的知识变为真正的有用的可靠知识。再用这个被能力丰富了的知识去再一次指导实践(再次能力训练)又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使知识变为更可靠更有用的创新知识。这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的。

关于某某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

关于 _____ 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______ ,男,汉族,现年37岁,_________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教龄18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07年12月,被评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他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知识。从教以来,一直不停的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求、探索。先后参加班主任培训、初中级计算机培训、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培训,国培等。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_____ 同志和同科同级老师一道,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探讨在语文课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找到适合学生实际,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学法,记录编写成导学案,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变解疑为生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发挥最大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他开展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当小老师、评选班级明星、给家长发短信祝贺、奖品奖励,真正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课堂,爱上语文课。他还特别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总结,每上完一节课,都会对本节课的得与失及时进行总结,写出教后反思,为以后教学提供素材和积累经验。 由于该同志积极探索教改新路,钻研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实践中反复锤炼,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优质课大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

文,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13年9月讲授的《地毯下的尘土》一课,在西华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1 年 5 月讲授的《背影》一课,在西华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3 年8 月讲授的《乡愁》一课,在周口市教育局举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总之,该同志具备语文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完全能够胜任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 初级中学 2016年10 月10 日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

同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 同志自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依法治教,工作责任心强,在教学上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为提高自身能力,该同志2008年至2011年送完一届毕业生之后,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继续在河南大学深造。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也使得该同志教科研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后期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同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教改活动,主动参与新课程的各种培训,不时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积极进行教改钻研,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得省市级优秀论文。2013年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得好评,被评为协作区优质课二等奖。2014年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观摩示范课效果良好。该同志还认真辅导学生参加学科活动,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该同志也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该同志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的同时,连续多年坚持做课题研究。

他所主持的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探索与实践》获得郑州市优秀课题一等奖,在学校各学科引起很大反响,为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注入一股新风气,深受师生欢迎。参与的课题《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探究教学模式》、《教学反思的途径探究》、《信息技术下高中数学实验的设计与研究》获得郑州市优秀课题一等奖。 总之,该同志教学功底扎实,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 2015年10月20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论如何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论如何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知识是种子,能力是果实! 摘要: 知道不等于能力,有了知识也不等于有了能力,这也是现在又越来越多的高分低能的学生的原因了,知识是能力的源泉,丰富了知识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提高了能力又促进知识的掌握。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就好比知识是种子,能力就是果实,我们只有拥有了种子才能结出果实,而且我们要好好的运用好了种子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将知识转化为果实。 关键词:知识,能力,转化 正文: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可是我们却不不知道如何的运用这些知识了,我们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病起来了,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所以我认为正确的知识都必须转化为能力,能力必须用正确的知识来丰富和指导。 西哲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是从“知识”到“力量”,中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号,还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转化过程。联系到我们的读书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能力则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威力。出成果。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联系实际运用的途径,使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提高的能力不能满足于学到了多少书本的知识,获得了什么文凭,而要看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如何;不能满足于背多少条文,而要看“五种能力”是否提高了。 知识只能来自于间接与直接,而且往往间接的比直接的多。从感性升化为理性知识,说明了知识质的变化。能力的高低与强弱,不仅只看知识量的多少,而且要看知识运用率。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拥有知识未必有能力;有了能力,可以判断他有一定知识。但能力不能离开基础知识而独立存在。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提高能力。实践是检验能力的准尺,又是能力训练与提高的最好途径。在实践上学习,学习又实践,一面学习,一面实践,知识与能力就能同步发展,它们的互转作用就越来越来明显。 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运用的过程,这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标志。学不能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呆子”,俗话说:“知识满脑子,用时方恨少”,说的是知识重要性在于懂得运用。评价一个人知识的多少,重要的一条是看他能否学以致用,用得活不活。纵使拥有深厚的知识,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本本主义,或者教条照搬书本,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不看本国现状,死板硬套,结果必落个“对牛弹琴”被人耻笑的地步。

教师晋级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材料

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 同志自 年 月参加工作, 年如一日,对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学习大纲,努力钻研业务,教学基本功扎实,对所教学科又牢固,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运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能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大胆创新。 该同志具备语文学科较扎实那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具有该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技能。能顺利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能圆满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讲、辅、批、考、评、补等教学任务。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正确完整地传授教学内容,教法灵活,语言准确、精炼,重点突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具备该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教学中正确应用。 该同志在任教期间认真备课、讲课,精心编写教案,巧妙设计教法,作业全收全改,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她所书写的教案和批改的作业在学校的检查评比中总是优。教学内容正确恰当,语言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有趣,板书合理规范。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能围绕目标精讲精炼,因材施教。课堂上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采取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周课时数 节,能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所教学科优秀率达 %

三步教你如何阅读,并且把阅读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三步教你如何阅读,并且把阅读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在竞争压力增加的现在,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学习,读书,音频,视频,各种学习手段都有,都期望以此来达到提高能力的效果,其中,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是阅读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苦恼,要不然就是没有时间读书,要不然就是读的书记不住,最重要的是即使了读了很多书,最后好像对于能力提高也没有什么效果,长此以往,就对阅读失去了兴趣,甚至对“读书无用论”也越来越确 信了。其实啊,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不能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样的话即使一年你读的书再多,也只限于你读过,记住书本上的内容,仅此而已,有的人甚至连书上的内容都记不住。这样读的书,不能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即使读的书再多也没有用,反而是对自己金钱和时间的浪费。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书中的获得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那么怎么才能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呢?这个问题,日本每年阅读300本以上的知名讲师大岩俊之在他的《实用性阅读指南》里给出了答案。大岩俊之也曾经有过上面的苦恼,读不进去书,读了也记不住,读了也没有用,因为无法转化成能力。但是经过他的学习和钻研,终于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阅读的方法,都总结在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里。

实用性阅读指南在这本书里,大岩俊之介绍了如何阅读,并且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实现有效率的阅读。1 确定读书目的读书的目的就是明确自己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再去阅读,这样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比如商务类书籍,明白你读这本书的目的,完全不用从头读到尾,只要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就行。2 专注于你需要的内容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就可以深入思考,想好关于这个读书目的的“问题,”在书中 直接找出相应的答案就可以了。不过要做好这些除了明确读书目的外,要做思考,还要先阅读序,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书的主要内容。3 断舍离,找出4%的精髓大岩俊之认为,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而在这20%中,最重要的只占4%。所以要敢于舍弃,先根据前面 的步骤,总结出书中重要的20%,舍弃书中非必要的部分,后面再尝试去提炼那4%的精华。集中火力找出书中最核心 的4%精髓,阅读的效果要比全部都读完的效果好的多,阅 读效率也快,而且也能够记住书中的内容。不过,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就如前面所说的,阅读到了知识,就需要去实践,运用到行动上,这一点就可以多在阅读中运用。第二步:制作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阅读完一本书,为了能够记住这本书的内容,做读书笔记是很好的方法。大岩俊之推荐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最好是将一本书的内容整理成一

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发表时间:2013-02-06T17:06:57.73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12月供稿作者:左昌福[导读] 要想将知识顺利地转化为能力,那就绝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湖北省仙桃市剅河一中(433006)左昌福 1 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能力的培养。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这里用自己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作法作为上述结论的论据。 1.1 在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知觉过程。观察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最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它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促使学生离校后继续学习或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 在讲新课中培养学生分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如果学生只会在课堂上听、记教师所讲的内容,则这位学生就像一部录音机和录像机,不仅学的知识死,而且容易忘掉。因此必须干方百计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分析教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要跟上去。我在上每一节新课时,都给他们拟出这样的问题:本节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讲,前后有什么联系?开始有些学生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在预习新课内容时主动考虑这些问题了。 2 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要想将知识顺利地转化为能力,那就绝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病。凡是正确的知识都必须转化为能力,能力必须用正确的知识来丰富和指导。用一句话来说,正确的知识通过能力的训练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以丰富正确的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将正确的知识变为真正的有用的可靠知识。再用这个被能力丰富了的知识去再一次指导实践(再次能力训练)又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使知识变为更可靠更有用的创新知识。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材料

××县××中学关于××同志 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 ××,男,汉族,××年10月出生,××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1994年7月毕业于××,2009年6月取得河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2005年11月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2006年8月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任现职以来任初中××课,并一直担任班主任。 该同志具备××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具有该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技能。能顺利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能圆满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讲、辅、批、考、评、补等教学任务。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正确完整地传授教学内容,教法灵活,语言准确、精炼,重点突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都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案例或论文,在学校或上级部门举行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好评,并多次获奖。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具备该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并在教学中正确应用。该同志善于自学,刻苦钻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该同志在多年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业绩

显著,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该同志经过多年努力,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09年12月讲授的××市基础教研室评审为市级优质课二等奖;2013年6月讲授的××被县基础教研室评审为县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列举其它各项荣誉)。 ××县××中学 2015年10月15日

教学中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教学中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王钦英 一、调整教材的编排体系突出知识专题的讲练 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元素组成的。其中,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蓝本,它限定了知识的范围,控制了教学的标高,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脱离教材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但教师完全照本宣科,即使学生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适应培育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吃透教材的知识结构,合理地组编知识专题进行教学。 1.按知识的有序性调整章节顺序。 2.按知识的网络性组编知识专题。 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们获得理性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化学能力结构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材料,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形成感觉、知觉和观念,进而通过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定律和学说,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如何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能力的培养。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 1.在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知觉过程。观察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最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它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促使学生离校后继续学习或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在讲新课中培养学生分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

能力经历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能力经历要求的专业知 识和能力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柴雅玲老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情况的证明: 柴雅玲老师,女,1986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2012年评聘为中学二级教师;会生活、会思考、会做人的学生是她追求的目标;毕业以来,一直不停的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求、探索;积极参加,计算机、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培训等;省级公开课大赛二等奖,学校课改积极分子;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形成了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于柴雅玲老师教学经历的证明: 柴雅玲老师,2010年1月参加工作,中小学学二级教师。该同志教学经历如下: 2010-2011学年,山阴一中任教,担任高一年级1009班和1013班的数学老师。2011-2012学年,山阴一中任教,担任高二年级100 9班和1013班和高一年级1102班的数学老师。 2013-2014学年,山阴一中任教,担任高一年级1301班和1312班的数学老师。2014-2015学年,朔州市第九小学任教,担任一年级三班的数学老师。 2015-2016学年,朔州市第九小学任教,担任二年级三班的数学老师。 2016-2017学年,朔州市第九小学任教,担任三年级三班的数学老师,同时兼任数学三组组长 关于柴雅玲老师教学效果情况的证明

柴雅玲同志,数学教师,2010年1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该同志能够很好地履行本岗位职责要求,完成了规定的教学、教研工作。有着系统的数学专业学科知识,有一定深度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熟练的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教法灵活,胜任了小学1-3年级段的循环教学,多次讲授全校范围的观摩课, 2011年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2001 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等次,2016年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经学校评估:2014-2015、2015-2016、 2016-201 7学年教学效果均为优秀,符合标准,符合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条件。 关于柴雅玲老师开展教研情况的评价意见 柴雅玲教师,任教数学学科。该同志能够积极组织参加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固定为数学学科教研会,全组数学教师集体教研,每次教研会议提前分工,责任到人,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充分的研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集体备课有声有色,效果显着。不仅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上有大的突破,学科教研质量也位居学校各学科之首。该同志作为教研组长,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认真履行了岗位职责,极大的推动了学科组的师资建设、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听课评课。 关于柴雅玲老师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的证明 柴雅玲同志能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已任,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

1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 (5)

关于徐培华同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徐培华,男,现年42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信阳市骨干教师。在淮滨县马集镇中心学校任教,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够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师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2015年9月被淮滨县教育体育局评为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 该同志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价值观,具有语文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能够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育教学方法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该同志教学工作量充足,担任小学语文课教学兼班主任,年均授课时数在560节左右。认真参加并指导教研活动,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听课、评课数量充足。 该同志胜任本学科各级段的教学工作,并能够对所教学科进行循环教学。课堂教学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同行评价普遍较高,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每学期至少讲授校级示范课1次,所教学生课业负担

轻,教学效果显著,任现职以来,年年教学效果评估获优秀等次,学生评价满意度很高。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考核学生成绩等任务。该同志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内容传授准确完整,教学语言凝练生动,教法灵活,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课堂。教书育人,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之中。2014年12月所授课《彩票》在淮滨县示范课获得会者的一致好评;2014年9月所执教的语文课《祖国属于我们》被信阳市市教研室评为优质课二等奖;2015年11月所执教的语文课《观潮》被县教研室评为优质课一等奖。 该同志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倡导“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促膝谈心——以情动人,以理感人,把学生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在班内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民主自我管理,每个学生既是班级事务的参与者、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通过实行自我管理,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并开展了各项有益活动。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定期举办的书画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在班内相应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书法比赛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对于“后进生”,首先献上老师的一片真诚去感染他们,用成功的教育去帮助他们,对他们实行种种政策,多方引导,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迁移贯穿在人一生中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中,因此“为迁移而教”已成为今天教育心理学家的共识。要想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就要先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迁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信息大量涌现,而且翻新很快,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但迁移的发生不是自动的,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学习对象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如学生学了“going”的“ing”会拼“morning”、“playing”,因为最后一音节(或字尾)总是拼作“ing”.再次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和机械学习不同,它强调理解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的作用。一般来说,真正理解了的东西,不论它如何改变,人们总能认识它。因此,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在有意义学习中,同化论的核心也是解决理解问题。通过对知识之间上下位关系的认识,学生在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其位置,从而达到理解。同化论的这种观点可

以用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这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广泛迁移。最后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教育实际中我们十分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学习,这些原理、概念抽象程度高,适应范围广泛,迁移效果明显,学生掌握之后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问题。学生对觉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因而,对具体事物、问题的联系就越普遍。概括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要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就阳要加强学习中理解的作用,只有理解才能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理解的的越深入,概括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运用。同时老师的指导和教学对学生概括的水平和概括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从教育与发展的角度看,既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活学活用已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说课材料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007-01-16 05:37:38| 分类: | 标 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个是我前一段时间想的一个课题的,查找了将近 一周的资料,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总结写出这点东西的.与大 家分享,下一个课题是关于想像力和创造力文章. 有句话说的好,数据资料不加以整理,就不能成为信息;信息不加以分析,就不能成为知识;知识不用智慧加以应用,就不能成为能力。说实话这个课题实在是不好写的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切入较好的.有一天看了一篇文章给我灵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中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1)知识(识记):能事实性地回忆。(2)领会:理解的最低水平,提供理解的证据和运用信息的能力。(3)运用:能将习得的材料运用于新具体环境,运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4)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5)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6)评价: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作价值的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结果。原来大家把问题都想复杂了,知识到一

般运用中间只是有个领会.举个例子比如说语文吧,上学的 时候一直都是学怎么样去分析文章的,但是实际上大家真的就会写文章了吗?直接跳过运用就分析文章了!不过也不是 不用去分析、综合、评价,我们要注意的是它们的排列顺序就行了。 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实践的磨炼、经验的积累,生活经历越曲折,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能力来源于生活。因为经常去做、去尝试,结果能力就越来越强。人的能力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那么知识、领会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怎么样呢? 知识,自己认为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见多识广。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结论。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理解、消化。 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可以促进理解,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运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积累。 运用,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灵活运用(领会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变更问题的提法)的。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为了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贯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现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将课堂教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前言 现今一直提倡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理念是高校发展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理应贯彻落实这一点。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发展教学办法,注重于专业特色建设,通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水平与素质。 2.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通常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灌输,知识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讲、记笔记以及背诵知识要点,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压力,该种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为了弥补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欠缺,培养该专业学生具备发掘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将所学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加以利用和展现。尤其是在谈判、写作、策划等实践环节中,能够具备充分发挥本专业水平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在广告推广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除了上述的不足之外,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该专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具备一定的地位。其次该专业发展较为成熟,综合竞争力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研究人才较多。再次,该专业学生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面临广阔的就业前景。如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校积极的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新加了新闻、影视艺术等课程,因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还比较关注毕业论文的写作,主动减少一些落后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较好的提升。 3.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具体思路及方法 3.1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积极调整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重点将传统的知识点型教学方式转换为能力型教学模式,重点致力于学生的审美、语言沟通以及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培训和提升。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势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点教授方面的优势,结合其悠久的发展实力和沉淀的专业价值,对现有的一些对学生能力与水平有所帮助的课程进行保留和发扬。安排高效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现有的资源展开多元化教学。传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