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第一章民俗概述

一、民俗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民俗?它包括哪些内容?这是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外民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从民俗与人类的关系上看,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ld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w.J.Thorns)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它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或扩展着。但是,民俗亦有它自身独特的类型和构架。按民俗的内容划分,我们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这是通常民俗学的分类方法。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等。

社会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等。

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等。由宗教信仰派生出来的信仰民俗已经融人日常生活的迷信与俗信,民俗研究则有兼顾的使命,加上宗教旅游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故本书把道教和世界三大宗教内容列人。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等。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广大民众生活服务的民俗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经济民俗、信仰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四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小思考:

按民俗的内容划分,将民俗划分为哪几类?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不论是中国的民俗,还是外国的民俗,都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首先,民俗是集体创造的。也有的民俗是先由集体中的个别人创造,经集体的认可或加工而形成的。其次,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是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的。有了集体的创造,同时有了集体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完善,才有可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集体性体现了民俗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的生命力所在。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这种模式性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因为民俗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少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这是极自然的。

(二)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民俗一旦产生,得到社会的承认,就有很强的稳固性,约束着人们的行动和意识,并经久不衰地为人们所承袭。

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播布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播,它体现了民俗前后左右的空间伸展。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其一,民族迁徙。桂林市每年接待几十万的入境旅游者,这些旅游者虽然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多年的大批量的旅游人口流人桂林,使人境旅游者的本国民俗文化,也随着迁徙到桂林,并和桂林的民俗文化混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民俗,为大家所接受,这在阳朔西街最为典型;其二,由于采借方式而造成某一民俗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使人口大量流动,使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西方民俗文化被借用到中国,如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饮食文化传人中国后,迅速被中国的大中城市市民所接受,并加入了中餐文化的内容。

民俗是在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播布结合中发展的,因而形成多元民俗文化的相互间的碰撞和吸收、涵化和发展。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民俗的相对稳定性。稳定性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中国经过无数次的社会变革和改朝换代,其中有些民俗随着经济基础的消失、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自然消亡;有些民俗则经过某些完善和补充,一直传承到现在。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如春节的贴对联、元宵节的吃元宵、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吃粽子、中元节的放河灯、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求寿、腊八节的吃腊八粥等,在先秦两汉就已经定型,一直传承至今。这正说明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稳定特征。

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由于民俗是靠集体创造,靠语言和行为传承和播布的,这就决定了民俗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之中。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的自身调整,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民俗事象,大都是古代民俗变异传承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讲,变异是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俗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使各类民俗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例如,饮食上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致反映了饮食上的地方特色。标志着我国饮食特色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各有特点,都是从地方特色饮食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使祖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正是由于民俗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使得中国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经过多年的开发,形成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补充阅读资料

民俗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联系和区别

民俗民族性和地域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定的民族居住在一定的地区,他们

在特定的地域条件下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性,带有地域色彩。但民俗文化心理已经形成,就有强烈的传承性,即使脱离了特定的地域空间,他们还会继续保持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因此,地域性不能替代民族性。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许多民俗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民俗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虽然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变异,但依然有原始民俗的存在,形成了民俗的原始性特点。与此相联系,由于民俗的原始性,使得有些民俗表现出一种神秘的象征。人们进行某些民俗活动时,常带着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民俗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民俗具有神秘性的特点。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主要表现在信仰、崇拜、祭祀、祈禳、禁忌、占卜、巫术等方面,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正是民俗原始性和神秘性的反映。如旅游者在民俗村寨中所观赏到的(“上刀山,下火海”、“吞筷条”、“上刀梯”以及面具舞的表演,都表现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上刀山,下火海”、“吞筷条”原是广西瑶族“祭盘王”的巫术活动。“上刀梯”原是湘西苗族巫师为死者解罪的仪式。面具舞原是傩祭的一种活动)。

【小思考】

民俗的基本特征是( )。

A.集体性与模式性 B.传承性:与播布性 C.稳定性与变异性

D.民族性与地方性E.原始性与神秘性

答案:ABCDE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二章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它又是人们政治、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观念的结晶。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一)服饰及构成‘

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见表2-1:

表2-1 服饰的种类

类型内容

衣着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头发的装饰物如夹、簪子、叉、梳;耳部装饰物如耳环、耳坠;颈部装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装饰物如胸针、腰佩;手臂装饰物如

臂钏、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如脚铃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牙、束胸、缠足、文身等

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各种佩刀、腰刀、弩弓;各种背兜、挎

武器和日常用品包、手提袋、荷包、香囊袋;各种扇、

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背兜等

(二)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服饰民俗产生的解释,最早比较流行的是“遮羞布”的理论。它以现存原始部落的人们,无论男女都用树叶或草或条带物遮蔽自身性器官为证。这在民俗学中是没有根据的立论,因为古老民俗对性的崇拜,是对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原始信仰,只有加强保护的动机,没有引起羞耻的可能。因此,服饰的保护作用才是第一的。

服饰由最初的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这时期服饰的特点是: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

第二阶段,服饰除用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如游牧民族多穿宽大长袍,以便于骑马放牧,并保护腰腿不受风寒。水乡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

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而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黄色衣服是皇家的标志,紫色衣服是达官贵人的标志,灰色、蓝色衣服成了贫民百姓的标志。

第四阶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在社会观念、政治观念复杂化之后,服饰的功能也随之产生了某些变化,遮体蔽身的实用性依然保持,但服饰的样式、图案、花纹则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领域越来越扩大。但服饰的演变却走着相反的道路,即愈来愈简单,愈来愈大方。在现代服饰上的等级身份界线和行业界限也在逐渐削弱或消失。许多民族只在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装。

【小思考】

服饰习俗产生的第一要因是( )o

A.遮羞 B.装饰 c.保护 D.炫耀

答案:C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服饰在世世代代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品目,它们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影响这些服饰民俗风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见表2—2:

表2—2 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影响

要点

因素

性别自古以来,男女性别在民俗上就有重要区别,不仅在信仰习俗中认为:男为天,属阳;女为地,属阴,就是在服饰上也有重要差别。以周代

王室衣服为例,按阴阳之别,男女祭仪之差.把天子之服定为九种,

祭服六,常服三:王后之服定为六种,祭服三,常服三

年龄消费生活总是有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或晚年的差别,于是服饰也形成不同年龄的类型。如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要改服装,

戴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

职业人们穿着衣物都要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便利为要求,同时,衣

物的构成原料也往往与自己的职业有—定关系。比如,猎户的猎装,

既要方便狩猎。又常常是用猎物毛皮制成

地位人的服装本来不具备这种标志,但是,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变化和阶级等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促成了服饰习俗的

变化,形成了不同地位、等级的人穿戴也对应不同的特点

用途穿着打扮经常受到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从个人生活需要出发就有内、外衣等区分;从个人活动需要出发又有便服、常服与劳作服、礼

服之分;从社会仪礼的需要出发,还有冠、婚、寿、丧及各种节日的

专用礼服

民族由民族传统及各民族差别形成的装束上的特色,是服饰的最鲜明的标志。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样

式、花色都按本民族惯例形成

季节不同地带气温产生不同的服饰,同时,春、夏、秋、冬四季所分成的单、夹、棉、皮四季衣服、也各有类型、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质料这是和经济生产、自然地理条件有关的因素。由原料的经济价值和质量派生出了服装质料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色彩色彩的服饰民俗有两种性质:—种是色彩所标志的装饰美的性质:另一种是色彩所标志的信仰方面的性质。两者在民俗发展中,往往是结

合的

样式在发展中根据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便利及特点形成规格,又不断创新,发展至今。衣服样式的关键部位在领、袖、襟、带上;衣服的规格在

长短、宽窄、肥瘦上

工艺由编制、印染、绣嵌、裁缝等工艺技巧的传承所构成的服饰习俗

以上各要素融会在一起,在多少世纪中才形成了整个服饰的民俗,因此,服饰民俗是综合的,不能从某一项单一要素去考察它的特点。

(四)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服饰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即质、形、饰、色、画。在人类社会早期,服饰的变化主零来自构成要素的变化。而人类跨人文明时代之后,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念的变化,服饰成为观念变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中国服饰为例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儒家思想在我国各民族中占居重要地位。儒家重礼仪伦常,重视孝行。中国的宗教信仰最突出的特点是祖先崇拜。这种社会意识在服饰民俗中有很突出的表现: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

2.求吉心理

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最重要方面。比如,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来源于雄鸡呜叫吓走恶魔的传说,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避邪,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服饰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同一种服饰

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和认同一心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服饰还十分敏感地反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历史上实行明治维新的日本人和推行洋务运动的我国清朝官吏之间关于服饰问题的一场争论,就很能说明问题。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仅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同时改穿西装。对此,推行洋务运动的李鸿章很不以为然,他坚持穿清代朝服,其理论根据是“易其器而不易其道”。这场争论,实际表明了对于按受西方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比较彻底的革新;一种是在维持旧体制J日观念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此外,服饰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历史上,某些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也常常会引起服饰的相应变化。服饰中所包含的各种观念,往往交叉组合,多向延伸。总括来说,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民族房屋十分简陋,服饰却十分讲究,甚至不惜花费重金,用很长时间制作各种服饰了。现代人崇尚个性发展服饰的个性化是其主要的表现之一,服饰风格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体现。

中国汉族服饰流变轨迹是:

A.袍一胡服一上衣下裳

B.上衣下裳一胡服一袍

C.胡服一上衣下裳一袍

D.上衣下裳一袍一胡服

答案:B

【案例】

女子穿旗袍须注意什么

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是中华民族中最具魅力的精华所在。做工考究、面料高档的旗袍成为正式场合最隆重的选择。旗袍紧扣的高领,给人以含蓄、雅致的感觉,紧贴的腰身特别是两边或一边的开衩,行走时下角轻微飘动,若闭若开,令人有轻盈俏丽之感。再加上近年来的中西合璧,旗袍之美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遗憾的是生活中一些女性着旗袍,不但没有为自己增色反而糟踏了高贵典雅的旗袍之美:上穿旗袍下穿旅游鞋;旗袍开衩处穿半截短袜;旗袍里面还穿着踏脚裤外罩丝袜;上穿旗袍,下面着布鞋;穿旗袍却骑着自行车;穿着旗袍高跟鞋在风景区游玩;穿着旗袍翘着二郎腿而且还来回乱晃;穿着旗袍站着迎宾但含胸凸肚……诸如此类都是了解着旗袍的礼仪知识

的表现。请回答女子穿旗袍须注意什么?

【分析提示】

旗袍是集温柔、典雅、高贵、端庄于一身的服饰,不了解着旗袍的礼仪和不具备一定的气质风度,就不如不穿旗袍。首先,穿旗袍者要有良好的站、坐、走姿,行为端庄,动作优雅,腰身挺拔;其次,旗袍应与场合相符,一般是室内的宴会、晚会、祝贺聚会等。着旗袍应下配肉色连裤袜、中或高跟皮鞋,手拿无带式小坤包,化淡妆、必要时还应配上首饰。旗袍外应有大

衣、风衣、斗篷之类的外套相匹配,不直接穿在马路上招摇。最后,不宜穿旗袍上班、上下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若是赴晚会穿上了旗袍,最好是让男士到门口叫一部车直接上车。旗袍是服饰中的贵族,对气质、风韵有很苛刻的条件要求,酒店员工在穿着时一定要慎重。

【小思考2—3】

旗袍作为中餐厅的“国服”,请分析利与弊。

答案:利是体现中国特色。弊端是行动不便,而服务员的工作要求手脚麻利、动作快捷。

【小思考2-4】

西装的扣子的系法是什么?

答案:男式单排扣的西装:坐着时全解开;站着时,两个扣的只系上面一个,三个扣的只系中间一个。双排扣的男士西装和女士西装均要全系上。

口典型案例

欧洲的秋季街头时装引起的思考

当我们漫步在新千年初秋的欧洲街头,会发现这样的情景:男人们可以穿着款式经典的轻质西装,为方便起见三粒扣被悄悄地换成了拉链;可以身穿T恤,脚蹬运动鞋,头戴休闲帽,却套上条挽起了裤脚边的正统西裤;年轻的女士可以穿着高衩长裙与高跟鞋,挽着恋人的手悠闲地在街头漫步;也可以毛衫短裙配搭海盗头巾,多余的外套在腰间轻轻一系,手提精致的皮包在街头健步如风,同样不失女性优雅本色;更离奇的是穿着纯羊绒的修长大衣,居然拎着个黄色塑胶方便袋作手袋四处闲逛。这种穿着方式打乱了欧洲服饰的传统层次,把以往互不相干的服饰细节混淆搭配。是一本正经的欧洲人不会穿衣了?还是正装一旦降落街头就变了味道?你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又是如何看待职业装?

(资料来源中国民俗网)

【分析提示】

其实这正是服饰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今的欧洲街头时装正反映了一种新的趋势:它既不脱离惟美的传统审美思想,大方得体且具备高级品质;又接受了年轻化思潮的内涵,尊重个体随和与惬意的选择。正装的界限已开始模糊,更符合崇尚自由,回归自然的风尚。

但是,办公室的准白领自是不能在上班时间展示都市中正在流行的过于前卫的闪光面料和夸张新奇的颜色款式的。质地上乘、简洁大方的套装还应该是职业人的首选,如再加上点睛的配饰,优雅干练的风度便在自信和聪慧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口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服饰民俗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与文化内涵。介绍了中外各国的服饰民俗。影响服饰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用途、民族、季节、质料、色彩、工艺、样式等。它包含的社会文化观念有: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中国汉族服饰的流变体现了古往今来中外服饰文化的融合,是本章的重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及各国的服饰民俗,在旅游交往中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1影响服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服饰民俗有哪些文化内涵?

3汉族服饰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饮食民俗

一、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生存和改造自身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饮食及其民俗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在本章中介绍一些国内外的饮食民俗就很有必要。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

我国饮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如果探寻其成因,我国饮食民俗源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饮食民俗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孕育和变异无疑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而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又为各地饮食民俗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农副产品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耕作制度、农副产品种类等都有很大差异。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牧业经济为主;北方农区以面粉、杂粮为主食,南方农区以稻米为主食,茶和酒为主要饮料。

二是自然条件的原因。自然地理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饮食民俗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各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都有较大的差别。地域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食性和食趣也不一样。如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口味嗜好分野,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均与“就地取食”的生存习性相一致。这种饮食民俗的地域差异,正是各种民间风味和各种菜系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是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经过世代的传承和变异,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己所特有的传统饮食民俗。

四是宗教信仰的原因。人们常说,“民俗是退化的宗教”,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不少饮食民俗就是从原始信仰崇拜和某些人为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兴起、传播和流行,对我国的饮食民俗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教义和戒律对教徒的约束力很大,因此,这类约束民俗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生食、熟食和烹饪三个阶段。

生食。指原始人采集到任何果实以及捕到任何动物及鱼类等,均不用火烤,稍加处理就直接食用。如今,在许多地方还有古老的生食习俗的“遗留”,如“吃生鱼”。另外,有些地方还有腌制生鱼、生肉的习俗,这显然也是古老食俗的一种变异传承。

熟食。分烤食和煮食(炒食)两类。当火发明之后,首先出现的是烤制食品,逐渐地生食习俗也就被取而代之了。但生食习俗并没完全消失,它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来。如至今有些地方煮鸡蛋时,并不把鸡蛋完全煮熟就吃了。烤是古老的食俗,方法很多。如用烧红的石片、石块烤肉吃。还有的地方是这样烧烤鸡块的:先杀鸡,掏干内脏,后用泥封好埋入地下,再在地面上烧烤起来,到时挖出,呈现在面前的就是喷香的烤鸡了。还有傣族的香竹饭,其制作方法是:砍断香竹,从有节的地方断开,盛人米和水,封口,放在火里烧,隔一段时间后破竹取食。

烹调。是在熟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食物来源扩大了,也丰富了,从而也就有了主食和副食的划分。稻米、小麦、玉米、高粱、小米等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食物;蔬菜、禽蛋、肉类成了副食。各种主食与副食的不同配制,形成了不同的风味和民族特色食品。

饮料在饮食习俗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饮料一般有茶、酒和奶。其中以茶和酒为主。

茶,是受群众欢迎的一种饮料。我国的饮茶习俗很早就有。如有以茶饮聚会的习俗;有以茶作彩礼的习俗。例如,云南的拉祜族婚俗中仍行茶礼,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在婚礼上,更少不了要请亲友喝茶。

酒,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最初作酒的原料是植物的块茎和

果实。农业兴起后,就用谷物酿酒。在酿酒的方法中,发酵工艺是最基本的。而有关饮酒的习俗比比皆是。饮酒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的习俗,不仅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在一些宴会上更是待客的上等饮料。

总之,饮食民俗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在生活民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它对于了解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饮食民俗及特征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事物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它是民俗中最富有特色的事项之一。

饮食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由自然环境、文化交流、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所决定。

从自然环境看,不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不同的饮食习俗。气候和地域不同,农副产品的种类、品性不同,食性和食趣自然也不同。首先,从气候看,在我国,南方气温较高,雨水较多,适于种植水稻,因此南方人主要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气温较低,日照期短,也较为干燥,适于小麦的生长。北方人就以面食为主。这样以来,我国南方与北方就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俗。其次,从地域来看,我国内蒙古地区有着天然的大草原,宜于放牧。因此蒙古族人民的饮食就主要以牛羊肉和各类奶制品为主要食物,形成了富有草原特色的食俗。再比如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短,适于青稞的栽种。因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也就创制了独特的食品——糌粑。这样以来,吃糌粑,喝酥油茶也就成了藏族特有的食俗。

从文化交流看,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大大丰富和影响了我国的饮食习俗。如东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黄瓜、葡萄酒、胡萝卜以及蚕豆、核桃传入中原,为内地人所享用。南方人民食用的苹果、面食等食品也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从宗教信仰看,不少的饮食习俗都是从信仰、教义内容及祖先崇拜而流传下来的。例如,蒙古族崇尚白色,以奶制品为高贵;佛教徒只吃素食;穆斯林禁食猪肉;而满族珍爱狗这种动物。这些均出于信仰的缘故。

当然,饮食习俗的形成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等。

总之,饮食民俗与上述各种因素有着相伴共生的关系,从而我们也可得出饮食民俗具有区域性、差异性、丰富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三)饮食结构和类型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饮食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其饮食结构往往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有关。从这一点来说,饮食结构是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

在我国,粮食作物是作为主食的重要原料的。不过,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粮食作物差别较大。南方和部分北方种植稻米的地区,以米饭为主食;而秦岭一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及部分南方山地是种植小麦的地区,则以面食为主食;还有些地方种植青稞、玉米、高粱、谷物等作物,日常生活就以杂粮为主食。总之,不同地方的饮食结构取决于当地的生产方式。

菜肴,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煮熟的鱼肉。菜肴即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素菜是平常吃米饭或面食时的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能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荤菜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已是常见之食品了。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四类。这四类原料不同的搭配和烹制,产生了我国风格各异的烹调艺术,形成了不同的菜系。每种菜系都有非常有名的菜肴。

饮料,常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在生活中也不可或缺。饮料有酒、茶、奶等,

其中又以酒和茶为主。饮酒,是我国各民族普遍盛行的习俗。它主要分果酒和粮食酒两大类。由于采用原料、配制方法和饮酒习俗不同,酒在各民族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也不同。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烈性白酒,南方地区的人们喜饮低度米酒和果酒。另外,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制的酒类饮料和饮酒习俗,如马奶酒在哈萨克族中必不可少。至于茶,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茶的种类很多,各地饮茶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如广东人喝“功夫茶”是十分讲究的。藏族人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有白族的“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它不仅叙述了一种“茶道”,还把生活的哲理融人进去了,这个哲理即指人在年青时应吃苦,中年时享受生活的甜蜜,到年老时再回味一生走过的路。当然其他民族也都有各自的饮茶习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总之,饮食结构和类型的形成,受到客观生活水平的制约。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也因地、因民族而不尽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

(四)饮食的惯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相当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的累积下,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民俗形成了一定的惯制,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以汉族为例,南方多一日三餐,早餐多喝粥,外加包子、馒头、油条等。午餐、晚餐吃大米饭,副食主要为蔬菜、荤菜和饮料等。北方有些地方在农闲季节有一日两餐之习俗。而在农忙季节则一日四餐,在早、中、晚三餐之外,下午加一次点心。这些习俗还是有着科学性的,一来有利于生产,二来有利于生活。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在中国众多的节日中,饮食方面也是有所区别的,并且还带有浓厚的地方性与民族特色。如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汤圆)、粽子、月饼、重阳糕、糌粑、馕、手把肉、抓饭、酥油茶、乌饭等。这些食品主要供应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民族食用。

3.礼仪饮食惯制。在人生的种种礼仪中,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相应的饮食习俗惯制。如过生日,少不了生日蛋糕;老年人庆寿,离不开长寿面;婚礼上新婚夫妇要饮交杯酒,要吃同心莲;葬礼上,有的地方要吃“豆腐饭”,不可吃荤菜等等。

4.信仰上的饮食惯制。大多表现在供奉祭祀后为活人所享用的食品上。据说吃了不瞌睡,眼睛更有精神。如初一、十五满盛一碗白米饭,供奉以后再倒进饭盆里由家人享用;节日中油炸食品先供奉一番,然后家人再食用;还有过端午节时饮用雄黄酒;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二上坟,作为祭牲的鸡在上完坟后.把它与萝卜混煮食用等等。

除上述几点外,中国饮食民俗还有出于医食疗法的健身风味饮食,如酒酿蛋、红枣枸子酒、莲子粥等。

另外,在中国的宴席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习俗惯制。它除了品尝风味,解决肚饥以外,还有社交、联络感情的目的和意义。其中的私宴——结婚、儿女满月、接风、饯行、拜师、谢师等等都有各民族的饮食民俗惯制。

二、中国汉族饮食民俗

(一)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浙菜、苏菜、徽菜、粤菜、湘菜、闽菜的总称。

1.鲁菜

鲁菜是山东菜的总称。主要由济南和胶东地方菜组成。济南菜擅长爆、烧、炒、炸。以清、鲜、脆、嫩著称。特别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剂。胶东菜擅长爆、炸、扒、蒸,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名菜有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德州扒鸡、油焖鱼、清汆赤鳞鱼、煎白条鱼饼、韭青炒海肠子、福山烧小鸡、烤小雏鸡等。春秋战国时,鲁地就以治馔著名,历经汉唐,成为“北菜”主角。宋代所谓“北食”,主要即指鲁菜。元明清均为御

膳支柱。现代仿膳仍保留鲁菜特色。

2.川菜

川菜是四川菜的总称。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见长,又以味多、味广、味厚著称。且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誉。调味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故味重麻、辣、酸、香。以成都风味为正宗,包含重庆菜、东山菜、江津菜、自贡菜、合川菜等。名菜有回锅肉、鱼香肉丝、灯影牛肉、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清蒸江团、干煸鱿鱼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怪味鸡块等。相传在汉魏六朝川菜即具特色,有一千多年历史。

3.浙菜

浙菜是浙江菜的总称。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杭州菜以爆、炒、烩、炸为主,工艺精细,清鲜爽脆;宁波菜以“鲜咸合一”,蒸、烤、炖制海鲜见长,讲究嫩、软、滑;绍兴菜擅长烹饪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汤味浓重,富有乡村风味。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赛蟹羹、香酥焖肉、清汤越鸡、浓香嫩鸡、花生肚、湖式剪羊肉、丝瓜卤蒸黄鱼、三丝拌蛏、西湖莼菜汤、油焖春笋等。浙菜有两千年历史,南宋时在“南食”中居主要地位,明、清时,大为发展。

4.苏菜

苏菜是江苏菜的总称。擅长炖、焖、蒸、烧、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味。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三种地方菜组成。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名菜有烤方、水晶肴蹄、清炖蟹粉狮子头、金陵丸子、白汁鲞菜、黄泥煨鸡、清炖鸡孚、盐水鸭、金香饼、鸡汤煮千丝、肉酿生麸、凤尾虾、三套鸭等。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唐宋时,苏菜与浙菜同为“南食”两大台柱。

5.徽菜

徽菜是安徽菜的总称。以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风味构成。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特点是重油、重酱色、重火工。多用砂锅木炭煨炖,故有“吃徽菜,要能等”之说。皖南菜擅长烧、炖,芡大油重,朴素实惠。沿江菜以芜湖、安庆为代表,善烹活鲜、家禽,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尤以烟熏技术见长。沿淮菜由蚌埠、宿县等地方风味构成,咸中带酸,汤汁浓重。相传徽菜起于汉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今流传南方各地,为安徽传统风味。名菜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清蒸鹰龟、奶汁肥王鱼、蜂窝豆腐等。

6.粤菜

粤菜是广东菜的总称。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组成。广州菜善变,配料多,讲究鲜、嫩、爽、滑。擅长爆、炒。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更以汤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清纯。东江菜下油重,味偏重,朴实大方,有乡土味。煎、炸、烧、烩,均属精湛。名菜有豹狸烩三蛇、片皮乳猪、冻肉、东江盐鸡、满坛香、鼎湖上素、大良炒牛奶等。粤菜源于西汉,西汉刘安等所著《淮南子》载:“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岭外代答》载越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宋末王朝南逃,众多御厨聚集羊城,促成粤菜发展。明清市井繁华,随后西餐涌入,越发推动粤菜发展。今名播中外,有“吃在广州”之说。

8.湘菜

湘菜是湖南菜的总称。以湘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手法以熏、蒸、干炒为主。重辣、酸。辣味菜和烟熏腊肉是湘菜独特风味。湘江流域菜油重色浓,讲究实惠,注重香鲜、酸辣、软嫩。以煨、炖、腊、蒸、炒见称、腊味包括烟熏、卤制、叉烧等。洞庭湖区菜以烹制河鲜、家禽、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等法。芡大油厚,

咸辣香软。湘西菜擅长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烹制,有浓厚乡土味。名菜有腊味合蒸、吉首酸肉、荷包肚、宝塔香腰、麻辣子鸡、炒腊野鸭条、红烧全狗、东安鸡等。

8.闽菜

闽菜是福建菜的总称。以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方菜为主组成。烹调方法以清汤、干炸、爆炒为主,调味常用红糟,味口偏重甜酸。名菜有佛跳墙、闽生果、七星丸、桔烧巴、太极明虾、烧生糟鸭、高丽海蚌、梅开二度、白炒鲜竹蛏、菊花鲈鱼球、干炸三肝花卷、淡糟炒鲜竹、桔汁加吉鱼、雪花鸡等。

(二)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饮茶习俗,即茶俗。

1.客人来时的茶俗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由此看出,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平时,人们都习惯泡上一壶茶,饭前饭后喝上一碗;农忙干渴时,更是离不开茶水。当客人来到时,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献客。一杯清茶,一份真诚。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俗多种多样。江南人沏茶,水斟至七分上下,主人须不断为客人斟茶,忌杯中茶水见底,否则即为失礼。哈尼族家中来客,主人先敬一碗“闷锅酒”,然后,再从火塘中取出茶罐,向客人敬浓茶。闽西客家人多备有嫩、粗两种茶。粗茶是为自己准备的,嫩茶为待客之用;客来以小茗壶冲泡嫩茶,用小杯敬茶品茗。而宁夏的回族奉客佳品是“盖碗茶”和炸馓子。“盖碗茶”有一套特别的茶具,由茶碗、掌盘和盖子组成。客人一到家,主人便会在炕桌上先摆上炸馓子,然后奉上“三香茶”——由冰糖、桂圆和茶叶沏成。假使客人是贵客或恋爱对象,主人便会奉上“八宝茶”——用茶叶、桂圆、荔枝、葡萄干、杏干等沏成。

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等地区流行喝“功夫茶”之风俗。茶具小巧玲珑,茶壶用绯绛色的陶土特制。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为佳。一般用一种半发酵后即烘炒类型的茶,泡制时先将水烧开,然后烫壶烫杯,再把茶叶装入壶中约七成满。还要配上一些茶末,水烧开后冲茶,冲时要掌握“高冲”、“低洒”、“括沫”、“淋盖”、“烧杯热罐”、“澄清”等要领。泡好后,开始饮用。一般冲茶不先喝,而是先敬客人、尊长,在坐若是3人以上,其他人则待下一轮才喝,如是泡上3~4轮,再加茶叶,或者完全更换,重新再泡。循环往复,可以吃上半天,今城乡盛行。

2.喜庆茶礼

茶的礼俗在婚礼、寿礼等重大喜庆典礼中也有表现。在江浙一带,家里来客或有喜事,主人都应给来客或帮忙的沏茶,并双手奉上,否则便被认为是失礼。茶本身也有一些讲究,如果来客是至亲或稀客,应泡糖茶;一般客人,是沏红茶或绿茶;未婚青年男女彼此作客,有的还泡鸳鸯茶——茶叶加糖泡成的茶。如第一杯给甜茶,第二杯应是茶叶茶。

饭前糖茶,酒饭后应给茶叶茶。过年过节时,给客人第一杯都是糖茶。按照江浙人的习惯,主人斟过茶之后,等到吃点心的时间(一般是上午九十点钟,下午两三点钟),主人应给客人或帮忙的吃点心。点心,最普遍的是团子和粽子。中秋节时,是月饼。建房时,是馒头。生日时,是面条。如果来客是女婿,丈母娘家须煮蛋当点心,或四只或六只,成双以图吉利。同样,在浙江一带,男家向女家正聘时,纳百金若干,不拘数,谓“送茶”或日“受茶”。结婚时有“交杯酒”、“闹茶”及“新娘奉茶”等俗。另外,江南之江苏、江西、安徽,北方之山东、河北一带,婚嫁行聘礼日“下茶”;土家族迎亲时,带一只羊、两块茶砖,表示吉祥富贵。婚礼中喜用茶,一为普遍的习俗外,二是

还在于“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它象征着孝顺、子孙繁盛。

3.祭祀茶礼

茶礼在祭祀过程中也有表现。例如,在江西某些地区,每当中元节、大年初二时都有用茶祭祀祖宗的风俗。届时,用篮子装着一些祭品,包括鱼、猪肉、鸡、茶、酒、白米饭等。到了坟地后,燃起香烛、纸钱,倒酒、茶于地上,口中默念,祝愿祖宗保佑来年有个好收成,最后燃放鞭炮。

总而言之,茶饮作为我国的国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国各族人民的不同饮茶习俗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因而了解一些有关茶礼的知识是很有意义的。

补充阅读资料3—1

根据茶的制作来分有:1.不发酵者为绿茶。绿茶中的珍品有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浙江杭州西湖的龙井,安徽黄山的毛峰,湖南洞庭湖君山的银针,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四川蒙山的蒙项茶,安徽太平县猴坑的猴魁等。2.发酵的是红茶。红茶名品有安徽祁门红茶、云南凤庆红茶等。3.半发酵的是乌龙茶。乌龙荼的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武夷水仙、佛手等。

资料来源巴兆详:《中国民俗旅游》,l版。70~71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三)酒俗

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美酒飘香的历史。

酒的起源是什么?酒是谁发明的?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从历史上的争论中,我们可以断定,酒不是由哪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从祭祀开始逐步演化而来的。酒是民间礼俗的产物。

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人在欢度节日,天天都有人在宴飨宾客,天天都有人在举行婚丧嫁娶仪式,这些活动都离不开酒。俗话说“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这些不同的民俗活动,由于内容不同,饮酒的礼仪形式也不同。因此,酒礼酒俗,在民间饮食文化中,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古代饮酒的礼仪与习俗,是在酒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完善和嬗变的。在以人为本体,以家庭、宗族为基础的农耕社会,对生命的繁衍、家庭的亲和十分重视。每当妇女“有喜”,一朝分娩,就大事庆贺,喝报生酒,以后又有三朝酒,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相亲结婚时,也离不开酒。订婚要喝“订婚酒”,婚宴上要办“结婚酒”。新婚夫妇洞房里须喝“交杯酒”。为老人祝寿时更要喝寿酒。当人生走到尽头时,也应置办酒席,一来是答谢前来吊唁者的辛劳,二来是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酒礼也更加名目繁多,主要有现代官方的酒宴礼俗,我国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俗以及少数民族的各类酒俗。

1.现代官方的宴会

一般在举办一周或半个月之前,确定费用规格、制定菜谱、发出邀请或通知。被邀请者接到邀请或通知后,决定出席可以不回复,若遇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则必须事先申明婉谢。在宴席上,桌位和座位会事先安排好的。酒宴的开始通常是由主办领导先致祝酒词,再举杯向主宾一一碰杯祝酒。接着,由主宾致谢。如此以后,饮食才正式开始。宴会的结束,一般是以主宾席上的主办领导和主宾起身退席为标志。

2.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仪

举办婚宴的日子由男方的长辈根据历书中的黄道吉日来择定。此后,请人写好大红的“日子帖”,由媒人送交女方。同时,亲自写信或带口信给亲友们。远的亲友在婚宴的前一天到达;近的就在当天的早餐前到达。婚宴,一般女方是中餐,男方是晚餐,其余都是便饭。婚宴的用桌、桌位及座次都有一定的规矩,不管在女方的婚宴上,还是

在男方的婚宴上都是如此。至于饮食的时间,却不像官方宴会,主办者和主宾退席了,其余的人必须退席,而是可由各位自由决定,且主人家总是鼓励客人多喝几杯的。

3.节日酒俗

节日饮酒便成了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自古流传的经久不衰的淳朴风俗。除夕,以酒祭祖,家人饮酒联欢;端午节饮雄黄酒,菖蒲酒;中秋节喝“团圆酒”;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总之,我国汉族节日繁多,风俗各异,但无论什么节日,一般总与酒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节日祭祀庆典活动中是不能没有酒的。

我国的酒俗丰富多彩,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光辉灿烂的酒文化。

口典型案例

大理“感通”以茶艺促旅游

在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上,由大理苍山感通旅游索道有限公司组织的三道茶茶艺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该公司针对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这一趋势而选择了茶文化。把大理的茶叶、水和旅游结合起来,做足做好这方面的文章,能够增加游客在大理的停留时间,能够吸引他们在大理住下来,来品茶、品水、品景、品情,如果在感通景区建立一个茶艺博物馆的话,对整个大理旅游会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资料来源《大理“感通”以茶艺促旅游》,载《中国旅游报》,2001—05—23) 【分析提示】

大理感通以茶艺促旅游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1.利用有悠久历史且名气较大的资源从事有益的活动来发展旅游;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3.把文化活动内容与生活哲理结合起来,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给人以回味。

口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介绍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饮食民俗的一般概括。它包括饮食民俗的形成过程、饮食民俗的特征、饮食民俗的结构与类型以及饮食的惯制。第二,着重叙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饮食民俗。它主要分两个框架来勾画,一个为汉族,另一个为少数民族。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各民族的饮食民俗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第三,阐述了外国的饮食民俗。基于同样的原因,不同的国家、民族,其饮食民俗也表现出极大的区别。从这三个部分可以看出饮食民俗的特征为:区域性、民族性、差异性以及丰富性。希望本章的介绍对于旅游部门把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有所帮助,从而对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第四章居住民俗

一、居住民俗概述

居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广义上包括一切供人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狭义上则是指普通百姓休息活动的场所,它是与皇家官府等建筑相区别的“下层建筑”,主要包括民居院落和风土建筑两种。这类下层建筑,土生土长,不拘一格,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带有醉人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它又是传统物质文化的最基本方面,是民间文化观念的立体产品,又对这些观念发生着重要而持续的影响。其楼层和高度、体积、光线和视野、建筑材料及装修、质量功能以及许多其他因素,都构成或体现了特定人群的价值观。因此反映于这种居住上的民俗即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耷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

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由于当时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居住方式这个物质基础的演进而演进的。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

1. 居住民俗的创始期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其次是生死的分居,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中,上层洞穴是活人居所,而下层则作为死者的葬地。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

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风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枝、茅草之类,用来遮风挡雨。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住之所。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梭人的风篱。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是古老的帐篷,它与风篱一样具有建造和移动的特点。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仙人柱”、“撮罗子”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幕”等。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体现的居住民俗也就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一是住所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二是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构建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居已经被家庭单居所代替,而火塘则是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既有土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既有窑洞,也有平房;既有有顶有壁的,也有无顶无壁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对应于五彩缤纷的居住建筑,体现在居住方式上民俗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第一,这一时期的民居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的出现,既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证。第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中西并存,古今并存,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中都有各种不同的居住习俗。

居住民俗的形成

分期居住方式特点

创始期穴居巢居原始群居、生死分居

┃不稳定

过渡期风篱原始帐篷住所固定化趋势出现

火塘

形成期帐篷、窑洞栏式、庭院式等

等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居住民俗的多样化

(四)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

1.实用性

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像一切社会文化事物一样,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由于各地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因此,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

2.艺术性

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某些美学的法则。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

3.伦理性

一般民居,除了体现了它的有用和美观性质外,还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就我国汉族的情形来说吧,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旁,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定的房室。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相似情形。谁住正房,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住居房室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的伦理观念和准则。

4.宗教性

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贡。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如灶神、财神,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家居中,这种被认为神灵所在的地方是神圣的,是不容许家人和外人亵渎的。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大都在主要房间设有“火塘”。它不仅是取暖、煮物的处所,或会客、留客的房室,同时也是一个神灵所在的地方,严禁人们对它有触犯行为。总之,民居是人的住所,同时又是人们所信奉的神灵的住所。如果用现代有些宗教学者的术语和概念来形容,那么,我们传统的住居,是兼有两种相反的(其实也是瑁成)性质,那就是:它既是“世俗的”,又是“神圣的”。

(二)居住类型

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于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之间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房屋建筑式样,其中既有固定式的,也有移动式的;有圆顶的,也有平顶的;有长方形的,也有围院形的,丰富多彩,异质纷呈。这里根据民居

景观的式样分类如下:

1.洞穴居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居住方式,今天在许多地方仍有较多的遗存。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普埃布洛人,用石板在大峡谷峻峭的山崖上砌成…种被称为“白屋”的崖屋,这些崖屋互相连接,层层重叠,形成阶梯状的村落群体。在西班牙的吉普赛人居于平地掘建而成的现代化的穴屋中,而在非洲沙漠中由于气候的炎热,则干脆建成了“井中旅馆”。洞穴居的最典型例子还要算我国北方的窑洞。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又分别建有靠崖窑和地坑窑、锢窑等几种亚类型。在这里我们要明确的…点是,洞穴居与原始的穴居是有巨大的差别的:一是纯利用和全改造的差别;二是内部设备上的差异;三是群体居住和家庭居住的不同。

2.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我国中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以及东南和大洋洲一带。这种建筑样式的出现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建筑材料有着直接关系。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虫蛇众多,使居室脱离地面,人居其上,畜养其下,十分安全。干栏有全竹、全木、竹木结合以及土木结合四种形式。全竹结构以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最为典型。全木结构则以侗族为代表。竹木结合的代表如泰国克木人的高脚屋,这种屋以硬木作柱子,而墙壁和地板则用竹编或以竹子铺排。土木结合的如贵州册享一带布依族的住所就是依靠自然山势,把山坡削成一块“厂”形土台,土台以下用木柱支撑,铺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面圈养牲畜,然后起房架屋,使台上台下连成整体,屋顶呈“人”字形,屋墙用木板装修,有的用土块砌墙,室内宽敞明亮。

3.帐篷

帐篷既是我国和世界许多民族的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也是现在仍在习用的一种居住形式。这种住室的特点是无论长期性居住,还是临时性居住,一般都容易拆迁。由于这一特点,因此非常适合于牧区的游牧生活,它仍是当今牧区的最主要的居住方式。世界各地的帐篷也是丰富多彩,类型繁杂的。根据其几何形体,就可以划分出圆锥形、圆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数种。例如阿尔及利亚牧民住的就是长方形的帐篷。帐篷的篷布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以及季节的变化,都有相应的变化,有桦皮的、鹿皮的、布匹的或者是山羊毛和骆驼毛编成的等等。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蒙古人的蒙古包,蒙古包为圆柱形,包顶呈馒头状,外观不大,但实用面积却很宽。

4.长屋

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聚族而居的习俗,为适应聚居的需要,就有必要建造规模庞大而又互相衔接的建筑,于是这就形成了“长屋”和“大房子”两种古典民居。这种居住的特点是:聚族而居,家庭单住,但又同处一条屋檐下。长屋按其建筑形状,可分为直线型和环型两种。直线型是每间房屋的首尾相接,排成一条线,往往百余间房屋共有一个屋檐、屋顶和屋背。长屋一般长数十米,甚至于上百米,老挝卡人的房屋竟达500

米!环型为首尾相接,合围成一个大圆周,在地基中心圈出一块宽敞的圆形空地,这块空地也就是全族人议事集会的场所。这方面的代表有雅奈马人的环形屋以及我国福建客家人的围楼等。

5.庭院住宅,

庭院住宅是分布最广、应用最基本的居住形式,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欧美,都可见到它的踪影。这种居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宅”与“院”的分离与整合,“宅”与“院”既相互区别,又一同构成了整个住所的空间,“宅”是基础,“院”是“宅”的空间拓展。但是由于地域及文化的差异,各地又有不同类型的庭院式样。在中国汉民族中,北方有四合院、三合院、东北大院;南方则有天井院、“一颗印”以及少数民族的

“三房一照壁”、“阿以旺”等。在国外,除日、朝、越等民族由于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呈现出中华特色的庭院外,在西欧则主要是别墅式的庭院住宅,在小楼或平房的前部有自己独立的院子、花园和汽车库,与邻居相距较远,环境幽雅、舒适、方便。

二、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泛,虽然共属同-民族,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是受各自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的限制,因此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居住民俗式样。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为最主要的代表,在黄土高原上则有错落有致的各具特色的窑洞,南方由于潮湿多雨彐而以天井式瓦房占多数,在闽赣粤二角地带居住的客家人则以大围楼而称罕世界建筑史眯。汉民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因此体现着深厚独特文化内涵的居住习俗也就更加繁复与绚丽。

(一)风水与民居

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如何建造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冠各族之首。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人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四)居住类型

1.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以硬山式居多,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多位于住宅东南角。分内、外院。内园北面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周围以走廊联系。正房左右,附有耳房和小跨院,设厨房、杂屋和厕所等。住宅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所封闭,一般不对外开窗,院内则栽植或置放盆景。室内设有炕床取暖,内外地面铺方砖。除贵族府第外,不得使用琉璃瓦、朱红门墙和金色装饰;一般住宅色彩,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大门、二门、走廊、影壁、墀头、屋脊等处略施色彩或加若干雕饰。

2.客家围楼

围楼是当地人的俗称,为土木、砖木、石木结构建筑。从其形式看,是模仿古代城堡建筑演变而来的。主要标志是,四面建有高大厚实的围墙环绕,四角建角楼,又称箭楼、炮楼。墙壁上下布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各嘹望孔和射击孔。用于监视围楼内外动态和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敢于围攻者。客家人起屋形式不拘一格,“枕头屋”、“二字屋”、“单堂屋”、“锁头屋”、“三堂二井”、“十堂九井”、“两堂两横一围”、“三堂两横一围”……,这里提到的“两堂两横一围”、“三堂两横一围”就是大家所说的“围屋”。围屋由门厅、天井、正堂、走廊、侧厅等组成,围屋的后部由一二排或三排半圆形围屋环绕,俗称“围龙屋”。围屋的“心脏”是供有列祖列宗的正堂,也叫祖堂。这里是族人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场所,各种祭祀、红白喜事均在此地进行。一般的围屋前常有一半圆形的池塘,供族人洗刷、养鱼。客家人造屋的传统建筑材料是木、瓦、三合土(石灰、黄泥、沙土),使用土坯或古老的板筑式造墙。虽为现代的钢筋、水泥,客家工匠建造的不少房屋已历四五百年的沧桑,迄今仍坚固整齐。一般围屋有二三十间房,可住七八十人,多则七八十间房,可住二百多人,甚至还有四五百间房,可住四五

百人的大围屋。

3.窑洞

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的黄土高原上,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豫西、晋中、陕北和陇东。窑洞有靠崖窑和地坑院、锢窑之分。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向纵深发展,深可达20米,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的窑洞,靠崖窑还可以向上发展形成层叠的窑洞,在上的窑洞称为“天窑”。层与层之间,由木梯上下。在靠崖窑前面加地面建筑和围墙,形成庭院,是最普遍的窑居形式。地坑院,又称“天井窑”、“地阴坑”、“地窑”,是在平坦的岗地上所凿的窑洞。在没有垂直崖面的地区,选取黄土高岗向下挖掘深坑,坑平面为方形、长方形、丁字形等多种。坑的大小和形状都根据地形和需要而定。挖下去的坑即形成低于岗地的庭院。在庭院四周的人工崖面上开挖崖面窑洞,和靠崖窑相似。地坑一般深5米,在坑的周围筑上矮墙作为标志。锢窑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筑的拱顶房屋,锢窑的室内房顶为拱形,与窑洞相似。锢窑是平地上完全由人工建造的窑洞式房屋,它的布局像其他房屋一样展开。锢窑有一层、二层的,也可以构成四合院。

4.“一颗印”

“一颗印”是汉族传统居民之一,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尤其以云南最为盛行。“一颗印”也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北面正房大都为三间,东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厅房,也是大门所在的地方。“一颗印”的东、南、西、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合,既防风又避日晒。由于它的外观犹如印鉴,所以俗称“一颗印”。

1居住民俗是怎样形成的?

2风水与民居的关系如何?风水真的在民居中起决定作用吗?

3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人生礼仪民俗

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主要包括诞等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

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人、社会的重视就是

毫不

奇怪的,。

4.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也极其复杂。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二)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

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让那个获得在社会上的地位,被社会成人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

有的民族是单独为男孩(女孩)举行成年礼。在这些民族中,只有经过成年礼的承认,人才具有社会成熟的意义。有些民族是在一定的年龄团体中为男孩(女孩)举行成年礼的,以这种方式举行会谈的成年礼,它意味着这个年龄团体有承担生产、战斗等社会责任.年龄团体有时可以抗衡亲族群体,以保护自己伙伴的利益。有的民族在举行会谈成年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使青春期的孩子接受对性别社会价值规范的认识,通过这些手段来强化青年人对性别角度的认识,使他们从生理成熟进人到社会价值观上的成熟。还有些民族在为年轻人举行成年礼时,有种种磨练和考验的活动。只有经受住考验的年轻人才能被认为已成年。进行这些考验比较明显的意义是,使那些将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得到身心磨练,从而具有迎接未来艰苦生活的能力。

总之,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婚姻礼仪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婚姻形态和婚姻礼仪两个方面。本节着重阐述后一个方面即婚姻礼仪的功能。其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序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婚

后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4.丧葬礼仪

人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离开世界,即“死”。有“死”便有“葬”,有“葬”,就自然有“丧葬礼仪”。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丧葬礼仪。之所以如此,除了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外,儒家孝道和先人荫庇后代的思想也起了作用。丧礼是否办得隆重,既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标志,又对能否得到祖先荫庇使家道昌隆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种种丧葬礼仪中,也表达了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既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第九章岁时节日民俗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成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在中国,粮食,既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

中外民俗名词解释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民间:指民众中间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相对于官方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 风俗: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时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经济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社会民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族,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所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民俗的历史发展。 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体现了民俗的空间伸展

民俗的稳定性: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稳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的变异性:在民俗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剂作用。 民俗的审美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其构成主要包括四类:衣着;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包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胡服是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常年在马上生活,为适于骑马,多穿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皮靴。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民俗课程代码:00199 I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从民俗学和旅游学交叉的的角度论述民俗的定义与种类,民俗与旅游关系,民俗的旅游价值;阐释民俗诸方面的特性,以及应注意事项;探索民俗旅游区的划分,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理论思考。对民俗、服饰民俗旅游、饮食民俗旅游、居住民俗旅游、交通民俗旅游、节日民俗旅游、游艺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民俗资源、民俗开发、民俗旅游区划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国民俗旅游这一主题,致力于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给学生提出更多、更新、更系统、更富于指导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自考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中国民俗的基本知识。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什么事民俗旅游,在对民俗了解基础之上,对民俗、民俗旅游类型进行分类 1、重点: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 2、难点: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3、学习应注意:本章是基础环节的学习章节,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民俗旅游特点、民俗旅游框架和民俗、风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对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民俗 二、风俗 三、习俗与礼俗 四、民俗、风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民俗的类型划分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意识民俗 第三节民俗旅游的诠释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 二、民俗旅游的类型 三、民俗旅游特点 第四节民俗旅游框架 一、民俗旅游的构成 二、民俗旅游系统 第五节民俗与旅游关系 一、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二、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 三、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 五、民俗能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考核知识点 1、民俗具体内容 2、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 3、民俗旅游的架构 4、民俗旅游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民俗、风俗、习俗、礼俗、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2、领会:民俗、民俗旅游的类型划分 3、简单应用:。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4、综合应用:民俗旅游分类及其对发展旅游的意义 第二章服饰民俗旅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服饰的构成。 2. 掌握形成服饰民俗差异的因素。 3. 熟悉各朝代代表民俗服饰。 4. 学会从旅游地理的角度论述某些民族服饰特色以及服饰民俗的旅游价值。 二、课程内容

中外民俗风情论文

中外民俗风情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安全1001 1028XXXXXXXX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研究 —以凉山彝族为例 中英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文化面临淡化、消失的危险,保护、利用彝族文化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保护传承彝族文化,对推进凉山彝族旅游和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凉山彝族文化开发利用保护 凉山彝族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独具特色的彝族服饰、饮食、婚俗、葬俗、节庆、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极具彝族特色的漆器、银器、彝族“达体舞”、民歌、毕摩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物质上:主要包括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手工制品等。这是彝族民俗文化的一般物化表现,具有普遍存在性。 (2)精神上:包括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等。这是彝族民俗文化的本质和源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其他:有彝族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等。 一、凉山彝族文化保护利用现状 凉山彝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1.举办中国凉山彝族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艺展演;在大型活动中推介彝族民 俗风情。 2.收集原生态的民间歌舞节目,并使之商业化,如成立多个彝人演唱组合、教群众跳“达体舞”等。 3.在电视节目中详细介绍了凉山的自然风光和彝族民俗风情。 4.开发具有浓郁彝族特色的服饰、漆器、银器等,并推向市场。 二.彝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自然消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现代传媒、信息的快捷传播和渗透,凉山彝民族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接受了新的思想意识、新的文化观念,个别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因此废弃了彝民族自有的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民俗 授课时数:72学时(课内理论教学64学时,课内实训8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外民俗》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民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课程主要从民族与宗教两个角度对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进行介绍,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民俗和禁忌民俗,了解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民风。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渗透职业素质与社交礼仪的重要性。运用一些案例和资料中有教育意义与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与教育,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社会大的方向以及健康向上的社会现象,展现社会的阳光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学生是旅游专业,是导游的预备军,在教学当中随时渗透导游职业的道德取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一个旅客的角度思考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导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从旅游行业自身性质与特点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理论以够用为主,知识以适用为度,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实训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图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突出应用性特点,力求精讲博收,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论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民俗的分类分类,同时理解民俗,在旅游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旅游对民俗的影响。教学的重点是民俗的概念、民俗的特征、民俗的分类、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具体的民俗事象进行分析,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第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形成历史与基本情况,熟悉汉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主要社会成就,掌握汉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及禁忌民俗等。 第二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与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重点把握蒙古族的民居、饮食、服饰和岁时节日等民俗事象,并能理解其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掌握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和旅游价值,同时培养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文化情趣,提高旅游的品味。 第三章了解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和满族的民俗常识。了解朝鲜族、满族的概况,掌握朝鲜族与满族的居住、饮食、服饰、人生礼仪等民俗。 第四章了解我国华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重点把握畲族和高山族服饰文化的特征,并能理解民族服饰中所寄予的图腾崇拜

民俗与旅游论文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课程名称 院部名称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路线:昆明—大理—丽江—石林—西双版纳—昆明 行程大致安排: 第一日:乘机飞往昆明,入住酒店。 第二日:乘车前往大理(398公里,车程约4小时),游览【大理古城-洋人街】,游览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崇圣寺三塔】,乘车赴丽江(200公里,车程约3.5小时),游览【丽江古城】;入住酒店。 第三日:乘车前往游览【玉龙雪山风景区】(酒店至风景区车程约45分钟);乘坐【云杉坪索道】;游览【甘海子高原牧场】【白水河】【蓝月谷】;欣赏【大型原生态表演《印象?丽江》(雪山篇)】(欣赏时间90分钟左右);游览【东巴谷】;入住古城酒店。 第四日:乘车返回昆明(308公里,车程约4.5小时),入住酒店,可自由活动。 第五日:赴石林(80公里,车程约1.5小时),游览天下第一奇观【石林】风景区;参观3A 景点【七彩云南】;晚乘飞机赴西双版纳;入住酒店。 第六日:上午:早餐后沿中国第一条绿色高速生态公路前往【野象谷】,游览野象谷景区;乘【雨林索道】;步行路经观象台、树上旅馆、大象博物馆后观看训象表演;下午:景区内自由活动,返回市区,入住酒店,可自由活动。 第七日:上午:早餐后,参观【傣家村寨】,游览景洪城区【原始森林公园】景区内电瓶车40元/人)。下午:中餐后返回市区自由活动;晚餐后乘机返昆明。 第八日:乘机返回,行程结束。 景区费用: 第二日:【大理古城-洋人街】:电瓶车双程35元/人次,单程20元/人次。 【崇圣寺三塔】:门票120元/人次,三塔电瓶车25元/人次。 第三日:【玉龙雪山风景区】:门票45元/人次 【云杉坪索道】:索道费用57元/人次,环保车20元/人次。 【甘海子高原牧场】【白水河】【蓝月谷】:电瓶车双程60元/人。 【印象?丽江(雪山篇)】:门票190元/人次。 【东巴谷】:景区电瓶车50元/人次。 第五日:【石林】:风景区全票175元/人次,电瓶车25元/人次。

2020春季期《中外民俗》考核方案

2020春季期《中外民俗》考核方案 任课教师:肖敏 一、考核对象 2019级会计班、计电1—4班、银行1—4班 二、考核内容 1、掌握民俗、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类民俗事象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3、能够发现各类民俗事象的发展变化,并能找出其原因 4、运用所学民俗事象,描述地区民俗旅游价值 5、学生态度 三、考核方式 (一)平时表现(无满分限制,占总成绩60%) 1、考勤(满分100分,占平时成绩的40%) 学生是否有上课迟到、早退、缺课(请假)、旷课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进行相应扣分。

2、课堂表现(无满分限制,占平时成绩的20%) 学生在课堂上如出现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进行相应扣分、师生就某一个民俗话题在课堂上共同分析、讨论,学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展现自我优势进行相应加分。 3、平时作业(满分100分,占平时成绩的40%) 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每一章节的内容提炼作业 (二)期末考核(满分100分,占总成绩40%) 1、现场考核所学民俗章节知识点,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各章节提出的相关知识问题。(满分100分,每题10分,评分标准:是否与课本内容契合,占期末考核成绩的40%)题目如下: (1)民俗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2)古代汉族服饰主要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汉族八大菜系是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4)中国五大特色民居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5)汉族特色交通民俗有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6)人生礼仪民俗的意义是什么? (7)傣族的“泼水”和“拴线”都有什么含义? (8)岁时民俗和节日民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9)汉族特色游艺民俗有哪些? (10)什么是语言民俗? 2、研究性小论文(满分100分,占期末考核成绩的60%)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民俗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不同民俗的角度,系统分析某一个地区开发民俗旅游的优势。800字以上。

世界旅游文化论文

我所体验过的旅游文化 —记上海东方明珠之行 因为父母亲的关系,每年我都可以在上海呆上一段日子。于是就有了更多游上海的机会。记得去的最多的一个景点之一就是东方明珠塔了,而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的时候,那一年的我15岁光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徐汇区的宜山路,离浦东新区的路程并不算太远。一大清早,我和弟弟两个便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叫嚷着爸妈快点出发,前晚的兴奋劲到第二天都还一直保持着。 大概离我们起床不到一个小时后,我们坐在了去往东方明珠塔的的士上。夏天的清晨。窗外空气清新,天空透出一丝蔚蓝色,太阳的光线照在我的脸上,柔柔的,一股股的凉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深深的呼吸着这个城市的气息。 汽车一路奔跑着,穿过卢湾区,我们驶上了著名的南浦大桥。它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建成于1991年11月,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大桥造型刚劲挺拔、简洁轻盈,凌空飞架于浦江之上,景色壮丽。入夜大桥采用中杆照明,主桥用泛光照明,在钢索的根部有投光灯,将光射到桥塔上,光彩夺目。南浦大桥的顺利通车,为以后建造杨浦大桥和徐浦大桥、奉浦大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短短几年中先后有五座大桥横跨浦江,还有几座在设计中和制造中。上海浦东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商将资金投向这片热土,便利的交通环境使浦东的腾飞添上翅膀。望向江面,大小各异的船只发着启迪声,有客船也有货船,忙忙碌碌的,来来往往的行驶着。 爸爸突然指着我左手边的方向,我们尖叫起来,哇,东方明珠塔,好漂亮。我和弟弟两个于是一直望着我们慕名已久的电视塔,忘记了路边另外的景色。当我们来到世纪大道上的时候,爸爸把我们的注意力拉了回来。给我们介绍起世纪大道起来。 世纪大道,从东方明珠至浦东世纪公园全长约5.5公里,宽100米。西起东方明珠,东至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道路为不对称设计,绿化带和人行道比车行道宽,使人、交通、建筑三者的关系更加合理。北侧人行道旁,建有8个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使道路具有园林景致效果。世纪大道也是第一条绿化和人行道比车行道宽的城市景观大道。在设计上较好的解决了人、交通、建筑三位一体的综合关系。为凸现园林景观效果,绿化景观人行道占69米,北侧44.5米宽的人行道布臵了4 排行道树,常绿的香樟在外侧,沿街的内侧则是冬季落叶乔木银杏,起到了夏遮冬透的树种效果。道路沿途还设臵了以时间为主题的雕塑和艺术作品,景致独特,文化韵味深厚。 行驶了不久之后,我们经过了88层楼高的金茂大厦。它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已成为当今沪上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曾为上海第一高楼,大陆第一高楼,2008年8月29日被比邻的环球金融中心超越。说起环球金融中心,最近一次去外滩的时候,突然发现,竟然多了一座高楼耸立在黄浦江畔,比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更高。前几年去的时候也没有发现它在建的踪迹,这次却突然多了,城市的变化真的是很迅速!该大楼还有世界第一高楼之争的历程,不过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终它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三高楼,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形成上海的新地标。 东方明珠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终,我们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这时的天空已经是很明亮了,风没有了,太阳晒得还有点热,但是也完全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抬头仰望塔尖,好高,一个,两个,三个……我们在数电视塔的球,我说9个,弟弟说10个,于是老爸说,你们都不对啊,是11个,接着他一个一个的数给我们看,果然是11个。 东方明珠塔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电梯,以及悬空于立柱

高中地理小博士论文

全球理解,和谐共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作为一个整体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的相互理解显得非常重要。“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相互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需要平等和民主与理解和信任。” 一、事件 由于种种原因,各民族在相处时摩擦不断。近来中国大妈在纽约大跳广场舞被拷的事件就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这是民族歧视,也有人说这是大妈咎由自取。事实上,两方都有过失。美国《侨报》后评论称各方都应通过文明方式冷静解决,不必到法庭上“兵戎相见”。这是典型的由于不能够相互理解而产生的民族矛盾。 二、分析 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利益冲突、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等等。利益冲突,在这件事上大致就是中国 大妈的广场舞声音大,让美国人觉 得自己的安宁没有得到尊重,个人 权利受到侵害;而国大妈由于警方 阻挠无法练习广场舞。从社会生活 的环境来讲,中国人爱看热闹,有事情出于怕麻烦等缘故,大多私下沟通解决;而美国人讲究个人主义,处理事情直接果断,报警就是他们通常采取的措施。两种不同社会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规范,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矛盾的升级,最终

会如滚雪球一般,从一件小事,上升到民族甚至国家之间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其实这些冲突本可避免。利益冲突,只要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把事情明明白白讲透彻了,此后各自为约,彼此退让一步,不就皆大欢喜了么。处事的行为规范不同,那就需要双方对彼此体谅,既然共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就需要对彼此深层社会背景有起码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发生摩擦时由于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而是冲突激化。 除了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导致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差异广泛的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一场争执的导火索。在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的一次会议中,一位议员提出中国每年要杀死猫狗200万只,并用它们的皮制奢侈品,他要求对华关系代表团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尊重动物权利,同时督促欧洲停止进口这类商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番发言立刻引起激烈的讨论。各议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名叫克拉斯的女士表示,不要轻易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加以指责。在别的文化传统里,确实有一些东西令欧洲人感到震惊,但在欧洲文化和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里,也有很多做法让别的国家的人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如果简单地加以指责,只会引起冲突和对抗。 这一番话着实说出了全球共处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民族,抑或一个国家,他所承载的文化习俗是经由历史的沉淀一日日积累变化而成,其地位等同于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我们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随意地批判,就是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不尊重。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很多,一味地捧高本民族的文化,对其他文化习俗不屑一顾,将本民族文化强加于他人,只会引发冲突,于人于己,没有半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中外民俗文化 ——走进舞阳 学号:20097610311 撰稿人:段世栋 日期:2012年5月31日

题记: 自1980年以来,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共计清理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濠沟、柱洞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数千件。出土物中以七音阶鹤骨笛、成组随葬并装有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最为引人注目。此外,还发现了具有原始形态的粟及稻栽培遗迹是世界上发现最早发现的稻种遗迹,----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贾湖文化。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2001年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经专家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作为9000年前人类文明文化的象征,贾湖文化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目前共进行过7次研究性发掘,发掘面积仅2700平方米。先后出土了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

窑13座以及灰坑、莫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其中出土的石磨盘、骨笛、陶器、契刻符号以及碳化的稻粒、陶器中的残留物等,对我国及至人类文学史、音乐史、酿造史和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状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还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骨笛,多数有7个音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1)

广西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系别:外语系 专业:应用英语 年级班级:11F应用英语班 学号:110338F01018 学生姓名:杨慧 指导教师:冯卡梨职称:讲师

广西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系别外语系 专业应用英语 班级应用英语班 学号110338F01018 姓名杨慧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 年月日 年月日

论文任务书

目录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4) 中文摘要 (4) 关键词 (4) Abstract (5) Key words (5)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形成的差异 (6)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习俗的差异 (7) 2、1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 (8) 2、2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 (9)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相互交融 (10)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摘要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产物,无论是在有着五千多年悠长历史的中国还是在新生的美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都显示出相通之处,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源自于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对丰收的期盼、对天地神灵和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祭奠等等。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中,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传统节日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同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而中西节日文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各国的节日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本文从两国传统节日中有着相似文化内涵的节日出发,探讨这些传统节日在起源、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折射出两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另外本文也探讨了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根源传统节日中西文化差异相互融合

中外民俗试卷,附答案

2006年10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民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 1、朝鲜族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是 () A打糕B冷面C五谷饭D松饼 2、维吾儿族人的标志是 () A绣花长袍B绣花帽C巴珠D则羔利 3、有“金孔雀”之称的民族妇女是 () A壮家女B畬家女C白族女D傣家女 4、下列属于布依族主要传统节日的是 ( A牛王节B赶年节C春节D火把节 5、下列哪种帽子是哈萨克族少女出嫁时戴的 () A吐麻克B沙吾克烈C克依米赛克D麦克尔 6、维吾尔人民最喜爱的主食是 () A拉面B包子C面筋D抓饭 7、回族的“斋月”是指回历 () 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 8、在藏族服饰中,“邦单”属于 () A围裙B帽子C藏靴D藏袍 9、在迷信方面,英语民族普遍认为主凶的动物是 () A黑猫B白猫C兔子D狗 10、“冰雪王国”是指 () A丹麦B卢森堡C挪威D芬兰 1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英语民族国家的是 () A意大利B美国C英国D加拿大 12、下列国家中,以东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是 () A波兰B捷克C乌克兰D芬兰

13、西斯拉夫三民族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 A天主教B东正教C新教D穆斯林 14、世界上阿拉伯人最多的国家是() A沙特B伊朗C埃及D阿联酋 15、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巴基斯坦D孟加拉 16、在伊斯兰教的众多派系中,信众最多的是() A逊尼派B什叶派C哈瓦立及派D苏非派 17、素有“黄袍佛国”、“千佛之国”称誉的国家是() A泰国B印度C缅甸D斯里兰卡 18、下列国家中没有少数民族的国家是() A巴基斯坦B韩国C泰国D印度 19、在一天的饮食中,德国人比较看重的是() A早餐B午餐C晚餐D夜宵 20、“稻作民族”是指() A韩国B日本C泰国D印度尼西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下列方言属于汉藏语系的有() A北方方言B吴方言C湘方言D客家方言E闽方言 2、下列宗教信仰中属于满族宗教信仰的有() A萨满教B祖先崇拜C檀君D大宗教E佛教 3、下列食品中属于藏族农区主要食物的有() A糍粑B卓花包子C奶品D酥油E蕨麻米饭4、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包括() A猪肉B驴肉C骆驼肉D骡子肉E羊肉 5、下列节目中属于傣族传统节目的有() A关门节B开门节C浴佛节D十月节E祭母节

中外民俗论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

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的差异性则较大。在中国,粮食,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文化可以说是快餐文化,他们对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卫生,与中国人讲究的色香味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旅游与文化论文

旅游与文化论文 旅城 游市 规化 划趋 的势 姓名张乐 学号0908224061 年级09 级 专业通信工程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0-6-10

关注旅游规划中的城市划趋势 对商业利益的过多追求使得中国众多风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错位的风景区规划人为加重风景区城市化的现象也不鲜见。早在9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指出不少地区存在城市化的旅游规划现象,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等同于城市建设规划。而今,十多年过去了,这股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势头在某些地方依旧蔓延滋长。 背景 为了充分说明问题,首先举两个著名风景区规划的例子进行实证分析。电影《少林寺》放映后,少林寺名扬天下,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部分当地村民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现象严重,从景区入口处到少林寺山门前不到2 公里的街道旁,搭建的商店、饭店多达数百家。为解决愈来愈突出的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问题,2003年3月,登封市聘请规划专家编制《嵩山少林寺景区规划》,按此规划,少林寺景区进行拆迁和新建的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涉及到200多家商业网点、10多家武术学校及400多家农户的搬迁。然而如果该规划实施后却会使景区形成典型的城市格局,淹没原有景观意境,造成一种新的人为化的建设性破坏。 “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少林寺这一意境的载体是由进山的东西向山路、两侧的山峰、寺前的溪流、树林、村庄和寺庙等组成的。而该《规划》恰恰从外到内对五层意境载体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进山的东西向道路被修成宽阔的公路;弯曲的溪流被改造成人工化规整的水道和垂直石砌驳岸;寺前及周围的村庄被拆掉;寺前的空地上正在建设一座现代城市广场……该规划将城市格局完全搬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区之中,虽然拆建的决心很大,摒弃了商气,但实质上是对景区原有格局产生根本性的机理式改变。

中外民俗之割礼

中外民俗之割礼46 12704 马玉超1207534065 这学期,选择了中外民俗作为选修课,因为对于古今中外的民俗很感兴趣,借这篇论文很想谈谈关于割礼的一些想法。 可能大部分中国人对割礼没有一点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有割礼这么一回事,是因为在中国只有极少的少数民族还存在割礼这种特殊民俗,基本上不为世人所知,然而由于割礼和性器官相联系,所以大部分人一旦接触到这个话题往往会刻意回避。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民俗,在某些地区甚至是神圣的仪式,所以我觉得大可不必回避,应坦然看待。 割礼分为男性割礼和女性割礼。 割礼是什么呢?男性割礼一般为切除全部或部分包皮,这种割礼不论是对男性本身还是以后的妻子都是有利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来代替割礼,往往割礼在春秋季节进行,此时伤口不易发炎,愈合的快;而女性割礼则很残忍,将女性的的全部生殖器一点不剩的切割下来,再用铁丝、植物刺把血淋淋的伤口缝合起来,,只留一个细如火柴棍的小孔,这种残忍的民俗在非洲地区被看做是少女的成年仪式,但割礼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说通俗点其实就是少女生殖器的毁坏。女性割礼历来都是私下进行,都由民间巫医、助产妇或亲友操持。传统的切割工具是铁道或小刀片,缝合一般使用普通的针线,有些落后地区甚至使用荆棘。使用没有消毒的不卫生的原始器具切割身体敏感部位,又往往不适用麻醉剂,对于女性肉体和心灵上的摧残是难以言说的。 割礼的起源是怎样的呢?男性割礼存在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点就是都信仰伊斯兰教。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记载埃及人是当时(至少2500年之前)仅有的进行割礼的国家,而犹太人等民族都是纷纷效仿埃及人的。在埃及,割礼是为了洁净,在犹太人之间则是履行与上帝之约、确立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割礼是重大的人生礼仪,属于“圣行”,由此可见男性割礼在伊斯兰教国家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在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还存在着割礼这种特殊民俗,当地人民称其为“逊奈提”或“海提那”,在进行割礼这天,人们吹起唢呐,像过节一样热闹,亲朋好友、乡邻带着礼物前来祝贺,男孩的父母还会给他准备新衣服、新被褥和新衣服等。 由此可见,男性割礼与女性割礼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男性割礼对于男性是有利的,而

中外民俗A试卷

第 1 页 共 9 页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 科目:16酒店管理、商务英语【旅游中外民族】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俗称的“口袋房”“曼子炕”是形容( )的住房特征 A 、朝鲜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纳西族 2、“一颗印”是哪个名族的居住民族( ) A 、汉族 B 、藏族 C 、回族 D 、满族 3、“花儿”是哪个民族喜爱的民歌( ) A 、维吾尔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D 、傣族 4、回甲节(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是( )特有的家庭节日 A 白族 B 、纳西族 C 、朝鲜族 D 、蒙古族 5、回族的服饰是哪三种颜色( ) A 、黑白绿 B 、黑红白 C 、紫白黑 D 、红白绿 6、维吾儿族人的标志是 ( ) A 绣花长袍 B 绣花帽 C 巴珠 D 则羔利 7、喜欢冷面、打糕、松饼、,喜欢以汤、酱、泡菜为副食的民族是( ) A 、郝哲族 B 、朝鲜族 C 、白族 D 、满族 8、有“金孔雀”之称的民族妇女是 ( ) A 壮家女 B 畬家女 C 白族女 D 傣家女 9、下列属于傣族主要传统节日的是 ( ) A 牛王节 B 赶年节 C 春节 D 泼水节 10、“萨其马”是( )的传统点心 A 、苗族 B 、维吾尔族 C 、满族 D 、藏族 11、维吾尔人民最喜爱的主食是 ( ) A 拉面 B 包子 C 面筋 D 抓饭 12、农历四月初八过“嫁毛虫”节,又称“敬婆婆神”的是那个民族。( ) A 土家族 B 黎族 C 瑶族 D 汉族 13、花王节是哪个名族的岁时节日民俗( ) A 、 汉族 B 、壮族 C 、 瑶族 D 、蒙古族 14、在藏族服饰中,“帮典”属于 ( ) A 围裙 B 帽子 C 藏靴 D 藏袍 15、旗袍是( )的传统服饰 A 、满族 B 、蒙古族 C 、满族 D 、藏族 16、“那达慕大会”是( )的主要节日 A 满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回族 17、“洗三”是我国古代传统的( )礼仪。 班级 姓名 学号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 土家族 姓名:XX 班级:0904 专业:物流管理 学号:20804090405

得这么大,是块石头也摸玉哒,儿在给你讲礼性,明天姑娘要出嫁”;父母哭女儿“别家忙的金满斗,爹妈忙的一场空,脸哭肿来眼哭红”;哥嫂哭妹子“妹妹去,哥也伤心嫂也伤心”…… 这种以歌代哭的场面,既热闹又悲沉,但与“陪十姊妹”相比,让人觉得似乎少了些真情实意,多了些应酬表演。哭嫁完毕,要叙述的,要交待的通过哭嫁都说了,这时全场气氛转和,谈笑风生,满堂春色,喜气盈门。 和其它地方一样,土家婚俗中“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园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谓之“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坐定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土家族服饰文化最为突出,特别是结婚时新娘子的衣服、首饰。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女式服饰的图案是土家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土家族传统文化心态与其他民族一样,崇尚吉祥、喜庆、圆满、幸福和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服饰图案上,则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通过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民俗文化理念的深层底蕴和生命情感。如喜欢在作为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 色彩是土家族服饰视觉情感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土家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人文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土家族服饰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穿着尚简朴,喜宽松、重喜色。女子服装色彩丰富,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双凤朝阳”、“蜻蜓点水”等喜庆的图案,在使用面积、色彩冷暖和肌理纹饰等方面,既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又协调统一,体现出承载实用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审美品格。土家族的新娘装更是与众不同,叫做“露水装”,包括一套露水衣、一双露水鞋、一方露水帕、一把露水伞。婚礼服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其中尤以红色为甚,视其为吉祥色。 红色的喜服是最为突出的表达,通过蓝色布料为底色,来衬托红色的艳丽,冷暖对比强烈,使喜庆的气氛更为突出。新娘的服饰,采用的是红色加暗色的花来表达喜服的

中外民俗论文

中外民俗论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

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的差异性则较大。在中国,粮食,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文化可以说是快餐文化,他们对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卫生,与中国人讲究的色香味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