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5原子物理含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5原子物理含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5原子物理含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5原子物理含解析

专题15 原子物理

第一部分名师综述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

2、知道两种原子结构模型,会用玻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掌握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能结合能级图求解原子的跃迁问题。

3、掌握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等知识;会书写核反应方程,并能根据质能方程求解核能问题.

命题规律

1、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光电效应方程可能会以填空题或计算题形式出现。

2、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公式、原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加,可能单独命题,也可能与其它知识联合出题.

3、半衰期、质能方程的应用、计算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试题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较简单.

第二部分知识背一背

(1)光电效应

①光电效应规律

(a)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b)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c)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d)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①光电效应方程: E k=hν-W0.

②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c.

③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

④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

(3)光的波粒二象性

①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②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③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4)物质波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p h =

λ (5)原子的核式结构

①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②原子核的尺度: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

-15 m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 m. (6)玻尔理论

①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②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 m -E n .(h 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③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7) 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

①氢原子的能级图

②氢原子的能级公式:21n

E E n = (n =1,2,3,…),其中E 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 1=-13.6 eV 。 ③氢原子的半径公式:12r n r n = (n =1,2,3,…),其中r 1为基态半径,其数值为r 1=0.53×10-10 m 。

(8)原子核的组成

①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②原子核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

③X 元素原子核的符号为X A Z ,其中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核电荷数。

(9)原子核的衰变

①α衰变:He Y X A Z A Z 4242+→--

②β衰变:e Y X A Z A Z 011-++→

③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

(10)核反应类型及核反应方程

①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②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第三部分技能+方法

一、由Ek -ν图象可以得到的信息: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

②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E =W 0.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 .

二、光电效应中两条线索

线索一: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线索二: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三、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考查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 ①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②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

③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④由光子的能量E =h ν,光子的动量λh

p =表达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

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 =λν还可以得出:E =pc 。

四、解答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四点技巧

①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②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级能量的绝对值。 ③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不同,它们的核外电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射光子的种类

2

)1(2-==n n C N n ④计算时应注意:因一般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面,故各能级的能量值均为负值;

(2)原子跃迁的两种类型

①若是在光子的激发下引起原子跃迁,则要求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当一个光子的能量满足h ν=E 末-E 初时,才能被某一个原子吸收,使原子从低能级E 初向高能级E 末跃迁,而当光子能量h ν大于或小于(E 末-E 初)时都不能被原子吸收.

②若是在电子的碰撞下引起的跃迁,则要求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

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 =E m -E n ),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③注意: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 时,也可以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 ,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五、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①设放射性元素X A Z 经过n 次α衰变和m 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Y A Z '

',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

e m He n Y X A Z A

Z 0142-''++→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A =A ′+4n ,Z =Z ′+2n -m

②确定衰变次数,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

七、核能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核能:利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核能,关键是求出质量亏损,而求质量亏损主要是利用其核反应方程式,再利用质量与能量相当的关系求出核能。 ②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核能:求宏观物体原子核发生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核能,一般利用核反应方程及其比例关系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③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算核能: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来求。

④说明:

(a )根据ΔE =Δmc 2

计算,计算时Δm 的单位是“kg ”,c 的单位是“m/s ”,ΔE 的单位是“J ”. (b )根据ΔE =Δm ×931.5 MeV 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 的单位是“u ”,ΔE 的单位是“MeV ”.

(c )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时,不能用质量数代替质量进行计算.

【例1】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将减小

B .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

C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 .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答案】 BCE

【例2】

(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A .入射光强度较弱

B .入射光波长太长

C .光照射时间太短

D .电源正负极接反

【答案】 BD

【例3】某同学在研究某金属的光电效应现象时,发现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图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和—b ,由图线可以得到普朗克常数的数值为;单位为。若入射光的频率为该金属截止频率的2倍,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J 。

【答案】h=b/a ;J.s ;b

【解析】在光电效应中,据照射光光子能量与逸出功之差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h γ-w=E k0,则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就是等于普朗克常数,即h=b/a ;单位为J.s 。若入射光的频率为该金属截止频率的2倍据h γ-w=E k0可得h γ=2w ,经计算得最大初动能为E K0=w ,由图可知逸出功w=b ,所以最大初动能为b 。

【例4】研究光电效应时,已经知道金属钠的逸出功为2.29eV ,现有一系列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用它在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跃迁过程中将释放5种频率的光子

B .跃迁过程中释放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89eV

C .跃迁过程中释放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3.6eV

D .跃迁过程中释放的光子有4种能引起光电效应

【答案】

D

【例5】

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 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

【答案】A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波长最长的跃迁对应着频率最小的跃迁,根据氢原子能级图,频率最小的跃迁对应的是从5到4的跃迁,选项A 正确。

【例6】根据玻尔理论,原子的电子由n =2轨道跃迁到n =1轨道()

A.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C.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13.60 -3.40

-1.51 -0.85 -0.54 0 E/eV n

∞ 1 2 3

4

5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答案】 A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 =2轨道跃迁到n =1轨道时,是氢原子由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跃迁,同时要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所以原子的能量减少,由于引力做正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大,所以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由

21h E E γ=-可知原子要放出一种

频率的光子,所以C 、D 选项错误。

【例7】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 ,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l 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D .用能量为10.3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E.用能量为14.0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答案】BCE

【例8】

(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还具有复杂结构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有一定的结构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E .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

F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

【答案】ACF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中有粒子从原子核里面释放出来,表明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可变的,选项A 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选项B 错误。中子就是查德威克用人工转变的办法发现的,选项C 正确。γ射线可用于金属探伤,但不能用于人体透视,选项D 错误。半衰期与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选项E 错误。半衰期不适用与个别原子核,而是一种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选项F 正确。

【例9】(多选)对于下述四个核反应方程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n C He Be 10126429

4+→+ ②+→+He H H 421131能量

③n x Xe S r n U 10136

5490381023592++→+ ④He O Y F 42168199+→+

A .①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B .②是链式反应方程

C .○3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

D .④是α衰变方程,其中Y 是质子

【答案】

AC

【例10】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

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

C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

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

【答案】C

【解析】从三束射线的偏转方向,可以断定射线1是β射线、射线2是γ射线、射线3是α 射线。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选项A 错误。γ射线贯穿本领最强,用一张白纸可以挡住的是α 射线,选项B 错误。每发生一次α衰变,原子核里面的2个中子和2个质子凝结

图7

成一个氦核而释放出来,选项C正确。每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里面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因此核电荷增加1,选项D错误。

【例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果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

B.铀核238

92U衰变为铅核206

82

Pb的过程,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光的强度太小

E.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14

6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14

6

C的1/4,已知14

6

C的半衰期为

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越11460年

【答案】 BCE

第四部

分基础练+测

1.【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玻尔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密里根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C

【解析】

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

【名师点睛】此题是物理学史的考查;对课本上涉及到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及在物理学中的贡献要熟练掌握;不仅如此还要学习物理学家为科学发展献身的伟大精神;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历来是考试的热点问题.

2.【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比较α、β、γ三种射线的电离作用和穿透能力

A .β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

B .γ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

C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答案】D

【解析】

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选D.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放射性元素的三种射线的作用;要知道α射线是氦核,它的电离本领是最强的,穿透本领最弱;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是光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最强,但是电离本领最弱.

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物理试题】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147.7310Hz ?和145.4410H ?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答案】A

【名师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光电效应方程,明确光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关系、物质波的波长与动量的关系h P λ=

4.【北京市丰台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理综物理试题】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进行深入研究。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1221

11()2E hc n

λ=-,n = 3、4、5…,E 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锂离子Li +的光谱中某个线系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公式:

/1221

11()6E hc m λ=-,m = 9、12、15…,/1E 为锂离子Li +基态能量,经研究发现这个线系光谱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推算出锂离子Li +

基态能量与氢原子基态能量的比值为

A. 3

B. 6

C. 9

D. 12

【答案】C

【解析】

因为锂离子Li+线系光谱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则可知对应的各个波长都是相同

的,由数学知识可知

'

11

22

62

E E

=,可得'

11

9

E E

=,故选C。

5.【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测验物理学科物理试卷】在下列核反应方程式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有(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

在方程①中,X的质量数是1,荷电核数是-1,故它不是质子,选项AD错误;在方程②中,X的质量数是1,荷电核数是1,故它是质子;在方程③中,X的质量数是1,荷电核数是1,故它也是质子;在方程④中,X的质量数是3,荷电核数是1,故它不是质子;故选项C正确。【名师点晴】该题通过四个核反应方程,考查方程两边的质量数与荷电核数要相等的规律,再者考查了质子的特点,它的质量数与荷电核数各是什么等知识,难度一般。

6.【2016?衡水中学高三上四调】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用波长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玻尔理论的考查;要知道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级差,同样,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级差.

7.【2015·上海·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答案】C

【解析】铀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铀核的衰变是能自发发生,而铀核的裂变是人工实现的,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实现的,所以铀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发生,故A、B、D错误,C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衰变和裂变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重要物理概念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求解本题,知道衰变和裂变的区别,前者是天然的,是自发发生的,后者本质上还是一种人工实现的,不能自发发生;衰变和裂变是两种不同的核反应过程。

8.【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四)】如图所示氢原子能级图,如果有大量处在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则能辐射出几种频率不同的光及发出波长最短的光的能级跃迁是

A.3种,从n=3到n=2

B.3种,从n=3到n=1

C.2种,从n=3到n=2

D.2种,从n=3到n=1

【答案】B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

C求出氢原子可能辐射光子频率的种数.能级间跃迁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数学组合公式2

n

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频率越高

9.(多选)【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测验物理学科物理试卷】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量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他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 )

A.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要增大

B.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

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

D.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4条

【答案】AD

【名师点晴】该题通过氢原子的能级图考查了氢原子跃迁时的一些规律,其中发射光谱的不连续性,跃迁时发出光子的频率的大小等都与能级差有关,最后的光谱线的能量是通过能级差的计算得出,再确定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10.【2016?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期中】(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重核裂变反应要释放能量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232

90Th 衰变为23882Pb 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 .把放射性元素同其他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将变短

E .氢原子核外处于低能级的电子向高能级跃迁可以不吸收光子

【答案】AC

【解析】

A 、根据质能方程2E mc ?=?,结合质量亏损,可知重核裂变反应要释放能量,故A 正确;

B 、根据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知正电荷分布在原子核内,故B 错误;

C 、232

90Th 衰变成

238

82Pb 时,质量数减小24,而质子数减小8,对于β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在增加1,因此经过6次α衰变,而α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所以要经过4次β衰变,故C 正确;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化学状态无关,故D 错误;E 、原子核外电子吸收一定的光子,使得处于低能级的电子向高能级跃迁,故E 错误;故选AC .

【名师点睛】考查质量亏损与能量关系,掌握原子核式结构内容,知道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律,理解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因素,注意电子跃迁的条件.

11.(多选)【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物理试题】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 、用波长为325nm 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C 、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 、用波长为633nm 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答案】CD

【名师点睛】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以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跃迁释放能量满足m n E E E ?=-.既不能多于能级差,也不能少于此值,同时根据c λγ=,即可求解

12.(多选)【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16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5分)已知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最小频率为ν0。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且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跃迁到量子数n =2的能量状态时向外辐射频率为ν0的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氢原子向外辐射的光子频率有6种

B .当照射光的频率ν 大于ν

0 时,若ν 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C .当用频率为2ν0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ν0

D .当照射光的频率ν 大于ν0 时,若光强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E .这些氢原子向外辐射的所有频率的光子中,只有一种不能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CE

【名师点

睛】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为W=hv 0,每种金属都有自己固定的极限频率,即每种金属的光电子的逸出功是固定的;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以判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变化情况.

13.【2016?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12月月考】(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E.γ射线是原子核内部发生核反应而释放出的多余的能量

【答案】AC E

【解析】

试题分析: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A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B错误;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新核的电荷数增1,即原子序数增加.故C正确;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故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选项D错误;γ射线是伴随着α或β衰变,而释放出的多余的能量,故E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衰变的实质、能级的跃迁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只有对教材熟悉,就能轻松解决.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并根据α或β衰变,来认识γ射线.

1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E.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大

【答案】ADE

【名师

点睛】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弱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电子的衍射说明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德布罗意波理论告诉我们,一切运动的微粒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即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有波动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

15.【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 .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C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逊在a 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D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E .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答案】BDE

16.【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理科综合试题】(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方程式238

234

492902U Th He →+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B.铯原子核(133

55Cs )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208

82Pb )的结合能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D.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

E.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等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答案】BCD

【解析】

试题分析:A 、方程式238

234

492902U Th He →+的反应物只有一个,生成物有42He ,属于α衰变,

选项A 错误;B 、由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的曲线可知,铯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与铅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差不多,而铯原子核的核子数少的多,所以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B 正确;

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不是来源于原子核外面的电子,而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110

011n H e -→+),选项C 正确;D 、相邻的质子与质子、中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既不会紧密排列(斥力),又相距一定距离组成原子核(引力),选项D 正确;E 、由于质量亏损,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故E 错误.故选BCD.

【名师点睛】裂变是质量较重的核裂变为质量中等的核,聚变是质量较轻的核转化为质量较大的核;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核力随核子间距离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引力也可以表现为斥力;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产生质量亏损.

17.【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5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B 、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C 、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

D 、卢瑟福通过a 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

E、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答案】BD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原子物理部分的多个知识点;关键是多看课本,熟记课本知识即可,都是基本概念,高考中考查的知识都是直接来自课本上的,包括物理学史,几个重要的发现性实验以及几种重要的核反应等.

18.【2014·河南商丘高三三模】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能级状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氢原子可能发射种频率的光子;氢原子由量子数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eV;用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照射下表几种金属,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几种金属的逸出功:

【答案】 6 ;2.55;铯

【解析】从n=4到基态的跃迁中,可能辐射的光子数为441

6

2

()

?

=种;氢原子由量子数

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0.85-(-3.4)=2.55eV,此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铯的逸出功,所以能使铯发生光电效应。

19.【2014?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铝的逸出功W0=6.72×10-19 J,现用波长λ=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②若射出的一个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正对一个距离足够远且静止的电子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两电子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除两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外的力均不计)。

【答案】(1)3.23×10-19J;(2)1.62×10-19J

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 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 v a C. a b>a c>a a,v b>v c> 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 25 B. 12 C. 35 D.23 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 .3 B ω B .2B ω C .B ω D .2B ω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 、Q 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6机械能(含解析)

专题06 机械能 第一部分 机械能特点描述 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是动力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其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因此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 一。题目类型以计算题为主,选择题为辅,大部分试题都与牛顿定律、圆周运动、及电磁学等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出题。许多试题思路隐蔽、过程复杂、灵活性强、难度较大。从高考试题来看,功和机械能守恒依然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机械能守恒和功能关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本单元的重点。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是典型的变力做功,应予以特别地关注。 第二部分 知识背一背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αcos Fl W =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二、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1)t W P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αcos Fv P =(α为F 与v 的夹角)。 3.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4.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机车的启动 1.机车的输出功率Fv P =。其中F 为机车的牵引力,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2.两种常见的启动方式 (1)以恒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 (2)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机车的功率_逐渐增大_,达到额定功率后,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 四、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6·全国卷Ⅱ(物理) 14.[2016·全国卷Ⅱ]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1-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 [2016·全国卷Ⅱ] 如图1-所示,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图1- 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 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C5、D6、E2[2016·全国卷Ⅱ]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1-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1-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17.I3J1[2016·全国卷Ⅱ]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含详细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 、11 B 、12 C 、121 D 、144 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 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 B 、3 C 、4 D 、5 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h B 、4h C 、8h D 、16h 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1电磁感应(含解析)

专题11 电磁感应 第一部分 特点描述 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两种形式出现,若是选择题一般考查对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安培力和洛仑兹力这些概念的理解,以及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的运用;若是计算题主要考查安培力大小的计算,以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分析判断和计算,尤其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仍是本考点的重点内容,有可能成为试卷的压轴题。由于本考点知识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在近代物理实验中有重大意义,因此考题还可能以科学技术的具体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建模能力。预测高考基础试题仍是重点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和电路等效问题.综合试题还是涉及到力和运动、能量守恒、电路分析、安培力等力学和电学知识.主要的类型有滑轨类问题、线圈穿越有界磁场的问题、电磁感应图象的问题等。此外日光灯原理、磁悬浮原理、电磁阻尼、超导技术这些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第二部分 知识背一背 一、磁通量 1.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 积S 和B 的乘积. 2.公式:BS =φ 3.单位:韦伯符号:Wb 4.磁通量是标量(填“标量”或“矢量”). 二、电磁感应现象 1.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表述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表述2: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3.能量转化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三、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1.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情况: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 2.右手定则 (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让有艺术提问使语文课堂艺术起来

让有艺术提问使语文课堂艺术起来 发表时间:2010-11-25T16:28:49.890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连香[导读] 对象单一化。就是在提问中把问题总是交给某几个学生来回答,尤其是公开课,其现象就更为突出。 在语文教学中,艺术的课堂往往以精彩的提问作为底子。有价值的提问能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与否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的确是抓住"问题"不放。课堂上总是问题满天飞,整个课堂都在老师的所设"问题"的控制之中。在这样的教师眼里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教学的任务就是一个个问题,学生答完了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就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答完了老师的问题,也就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长此以往,老师变成提问的机器,学生也就变成木头式的"答题器"。这种有形无实、无艺术地提问让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也让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的。 不懂提问的艺术的教师往往有以下的做法: 1、问题简单化。从教学实践来看,是我们教师害怕课堂"寂寞",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的产物,殊不知在此简单的"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的牵引下,我们的学生思维受到禁固,能力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就会抹杀了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鲜活的个体感受,更谈不上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享受了。 2、问题空泛化、难度大。这样的提问常常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下手,从而不知所措、一筹莫展。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果树瀑布》的第一课时,刚读完一遍课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问题形式化。教学提问只是为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而特意设计的一个环节,所以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问题陈式化。就是每一堂课所提的问题都是雷同。如有的教师在新的课文开篇教学时,总爱这样来问自己学生:"对这一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习生字词时,总爱这样来训练学生:"你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字词来说一句话吗?"这些提问在第一次时,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有吸引力的,但时间一长,学生对问题就失去了兴趣,达不到训练的效果。 5、对象单一化。就是在提问中把问题总是交给某几个学生来回答,尤其是公开课,其现象就更为突出。目的是追求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畅性。结果忽略差生,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点睛式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的兴趣的,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调动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提问时注重艺术。因此,教者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悬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探究欲望"。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天游峰扫路人》一课时,我一上来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读课文:你觉得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吗?如果你认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到时候我们进行辩论一下,看谁能说服谁?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辩论中理解了天游峰扫路老人普通是外表和生活上的普通,天游峰扫路老人不普通是他精神追求一不普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牵引式 课堂的提问启发性不强,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渐入佳境式提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如我在教学冰心的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我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我首先问:"你们已经读了这篇文章,那你告诉我,冰心奶奶爱不爱孩子?" 学生答得非常响亮:"爱!"那在她的眼里,儿童像什么呢?"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春天",我问:"是孩子的那些特点让冰心奶奶有这样的比喻的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如果教者仅到此步,那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当然也就不够艺术。我紧接问:"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孩子除了像春天以外还像什么呢?你再用心去读课文,用心去发现,相信你们能找到。"学生在这一个问题的牵引下,探究心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快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了收获。有的说像天使、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像海棠花……、我趋热打铁地问学生"冰心奶奶为什么要这样来比喻呢,那你还能像冰心奶奶一样也来说一个吗?"学生在我用几个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深刻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起伏有度,因而充满艺术性。 三、螺旋式 我们说一节好的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我在上《半截蜡烛》一文时,采用曲径通幽式提问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你看过有关二战时期的影片吗?"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如果让你来演德国鬼子、伯诺德夫人一家,你能演得像吗?"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能!"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要想演好?那我们先要做好那些工作。学生都说:"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及展开合理的想象。"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让学生熟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了被调动起来。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和老师一起交流、一同研究、一同策划。这种螺旋式提问,自然而然地让教学变成一种艺术。 我们坚信: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艺术提问风格,从而使语文课堂艺术起来。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辛农场中心小学

2016高考全国卷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及详解)

2016年高考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11 B.12 C.121 D.144 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2 B.3 C.4 D.5 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 B.4h C.8h D.16h 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6.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艺术生高考数学复习学案

§1集合(1) 【考点及要求】了解集合含义,体会“属于”和“包含于”的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基础知识】 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文字描述为 和 符号表示为 和 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1 2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相等关系:_________A B B A ???且 2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_或 B A ? 3 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或____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基本训练】 1.下列各种对象的全体,可以构成集合的是 (1) 某班身高超过1.8m 的女学生;(2)某班比较聪明的学生;(3)本书中的难题 (4)使232x x -+最小的 x 的值 2.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___;Q π {}3.14____Q ; *___;N N {}{}21,____21,x x k k Z x x k k z =+∈=-∈ 3.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由直线1y x =+上所有点的坐标组成的集合; 4.若A B B ?=,则____A B ;若A B B ?=则_____;_____A B A B A B ?? 5.集合{}{} 35,A x x B x x a =-<=<,且A B ?,则a 的范围是 【典型例题讲练】 例1 设集合11,,,2442k k M x x k Z N x x k Z ? ??? ==+∈==+∈???????? ,则_______M N

练习: 设集合11,,,3663k k P x x k Z Q x x k Z ? ??? ==+∈==+∈???????? ,则______P Q 例2已知集合{} 2210,,A x ax x x R a =++=∈为实数。 (1) 若A 是空集,求a 的取值范围; (2) 若A 是单元素集,求a 的取值范围; (3) 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数集1,,a P b b ?? =???? ,数集{} 20,,Q a b b =+,且P Q =,求,a b 的值 【【课堂小结】集合的概念及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 【课堂检测】 1. 设全集,U R =集合{} 1M x x =>,{} 21P x x =>,则______M P 2. 集合{}{} 2320,10,P x x x Q x mx =-+==-=若P Q ?,则实数m 的值是 3.已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个 4.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3,2 m }.若B A ?,则实数m = . 5.已知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2{,,1}{,,0},b a a a b a =+求20042005a b +的值.

高中生必读!2018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大全

高中生必读!2018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大全 “自主招生”是高考“特殊招生”政策中的一种。除了自主招生之外,其他“特殊招生”途径还有:高校专项计划(针对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专业(就是艺考)、体育类专业、空军招飞等等。 从09年艺考新政开始,普通高校艺术生的录取不再简单地以一定比例的“文化分+专业分”的综合由高到底录取学生,而是设了一个文化分的分数线,这就告诉我们,你的专业分再高,而文化分没过本科线,你就上不了本科。 普通的艺术院校也许300分左右的文化分就可以上,但重点院校如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还是需要450分以上、500多分的文化课成绩的。 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 1.艺术类专业范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2.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择优选拔录取。 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含同一专业下设各招考方向)应采用同一种录取办法。 3.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为本行政区域内考生组织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省级统考,有条件的省份还应组织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等其他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 4.艺术类专业校考 高校应在招生办法中明确告知考生参加所在地省级统考的类别。省级统考科类对应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依据,若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应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在本校组织校考。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专业校考。鼓励组织校考的高校,采取省级统考成绩与校考成绩综合计分的办法确定专业成绩。 5.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因地制宜、分类划定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适当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6.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单独考试招生工作要求 经教育部批准的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和15所高校的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2017年可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可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跨省组织专业校考,可自主划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上海市、浙江省,以及高考考试科目、成绩呈现方式与其他多数省不同的省份,高校要单独明确相关要求;录取时应在本校网站公布高考文化课成绩自划线,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7.艺术类专业投档模式 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安排在各省(区、市)相应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集中录取。试点开展艺术类专业一档多投模式的省份,应统筹安排,适当提前投档工作时间。

2016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1卷)——打印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2.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12 C. 121 D.144 3.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 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 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 2 B.3 C. 4 D.5 4.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h B. 4h C. 8h D.16h

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是教学艺术的呈现

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是教学艺术的呈现 发表时间:2019-12-10T15:53:06.2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作者:程雪[导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讷小学138000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 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 一、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的设计在每节课的开头,它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导语设计要精而巧,要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们说,“开场白”要叫得响,小语教学中的导语相当于“开场白”。有一些老师上课,往往先板书课题,接着解释题意,然后讲读课文,长此以往,未免程式化了,自然平板乏味。导语旨在激发学生审美主体意识,激趣、感受、探求、鉴赏,如此导入新课,自会增强教学效应。导语的样式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因文制宜,不断地发掘、创造。 二、引导学生参与 1.运用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1)情感共鸣,诱导兴趣。 如教学《赤壁之战》,让学生以桌面当江面,以铅笔作战船,共同来找“火攻”的十大妙处,并说明理由,这就活跃了气氛,激发了情趣。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教学《鲸》,可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辅助手段,为学生描述鲸的生活画面。学生被深深吸引,产生了“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的感受。 (3)练中增趣,巩固兴趣。 如教学《海上日出》,可设计按太阳升起的过程画出顺序图,让学生根据图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使学生既充满兴趣,又受到训练。 2.多方启发,提高参与能力。 (1)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如《蛇与庄稼》,有学生提出:课文介绍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间的联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和“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儿做好”这一难点一致,于是教者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学生十分高兴。 (2)让学生参与学法的选择与创造。 如教学《蛇与庄稼》,提供画关系图、讲故事、复述、抓重点词句等“参考学习方式”,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内容和方法来学习,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学法,效果非常理想。 (3)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总结与评价。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人们从()得到启发,发明了(),使()能够()。学生说出了许多种填法,并发现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因为许多发明还不了解,新的发明还会出现。如此总结,学生收获很大。 3.发挥情感因素。 首先,以教师情激学生情。 如教学《长城》,不管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是介绍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教者自己首先要充满对长城的赞叹,对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自豪感、赞美情溢于言表,学生自会受到情绪感染,沉浸于热烈的共鸣之中,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 其次,激学生情,悟课文情。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情感性,学生情动于中才能发于外。怎样激发学生情悟课文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意境,铺垫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教学《第一场雪》,可先制作幻灯画面,播放悦耳乐曲,动情地向学生描绘雪后美景,让学生自觉地走进画面,走进课文,在迷人的意境中铺垫起浓情,由此导向对课文情的体验,使学生具体感受到雪后景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那么可爱,进而在心中升起一股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教者情、学生情、课文情于是交融渗透了。 最后,循课文情析词赏意。 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凭借字、词、句来表达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字词句表达感情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进而体会并赏析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例如课文《林海》抓住岭、林、花等物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由此展开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时便可依循这一线索,带领学生去探索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一感情的,哪些字、词、句表达出这一情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到作者是将大兴安岭当做一位美丽的小姑娘来看、来写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释放思维的火花;教师是主导,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要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新颖多样、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 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 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 3.(6分)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4.(6分)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B.C.D. 5.(6分)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B.C.D. 6.(6分)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2019-2020年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1 直线运动

2019-2020年高考物理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题1 直线运动 【高频考点聚焦】 【基础知识梳理】 1.位移时间图象 (1)图象的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①随②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图象 ①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③状态。 ②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处于④状态。 2.速度时间图象 (1)图象的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⑤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图象 ①若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⑥。 ②若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⑦。 【参考答案】①位置坐标②时间③静止④匀速直线运动⑤速度⑥匀速直线运动⑦匀变速直线运动

【核心考点讲练】 相同的图线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图象中含义截然不同,下面我们做一全面比较(见下表)。 图象图象图象图象 图象实例 图线含义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速 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v)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 加速度a)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加 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 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静止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速 直线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 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 点相遇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 点有相同的速度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 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 点⑤表示时刻质点位移 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没有意义) 点⑤表示时刻质点速度 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表示质点在0~时间内 的位移) 点⑤表示时刻质点加 速度为(图中阴影部 分面积表示质点在 0~时间内的速度变 化量) 【典例1】 (xx·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很多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共识:在众多的语文教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密切相关。在?提问──回答──反馈?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我翻阅过一些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教案,并听过他们的示范课,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他们都是课前在教案上先行设计好问题,教学时一个个提出来,学生呢?只是等待着教师的提问。我们成天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积习甚深,课堂提问步入误区,甚至?病入膏肓?,主要表现在: 一、?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已把问题想得很细,一个一个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又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已由教师包办了。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 二、?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中轻车熟路,很多教师甚至玩得炉火纯青。 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成定势:问题和标准答案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给我们讲明白的,毋需再多费心思。 三、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都是在一种预设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 课堂教学中,教师亦步亦趋,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冒然提出一个问题,生怕节外生枝、打乱步骤、耽误时间,开明一点的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其实不作任何?纠缠?;有的教师却满心厌烦,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学生心惊胆颤,以后谁还敢再?胡扯?? 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有的教师没抓准提问契机,或者不懂提问艺术,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提问内容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教师的提问,学生几乎不必思考就能立即回答,整个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质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不能训练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的益处。 二是只求答案正确,排斥求异思维。

专题10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2016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解析版)

第一部分名师综述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更加注重: (1)建立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对应关系,如分子动能与温度相对应,分子势能与体积相对应,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相对应等; (2)强化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3)建立统计的观点; (1)考纲要求 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知道内能的概念.3.会分析分子力、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2)命题规律 高考热学命题的重点内容有:(1)分子动理论要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目估算;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多数选择题只要求定性分析,极少数填空题要求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 第一部分知识背一背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①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 ②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 kg.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两个实例 ①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②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4)温度和内能 ①当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 ②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反之亦然.注意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所以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尽相同。 ③决定物体内能的是物体中所含分子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