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杜绝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此项制度。一、成立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二、具体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1、学生上下楼梯,严禁强调快速、整齐。

2、住校生上下楼梯,由各自的班主任老师负责疏导。

3、学生做课间操上下楼梯,由值周教师、年级部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疏导。

4、学生放学时上下楼梯,由最后一节课的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年级部长、值周教师负责疏导,在本班学生未走完之前,上课教师不能下楼梯。

5、楼道、楼梯的照明等设备由电工等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6、在各楼梯醒目处张贴“请勿拥挤,靠右行,严禁追逐打闹”等警示标识。

7、班主任必须利用讲班务工作的时间经常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时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并作好教育记录。 8、一旦发现学生违反上述规定,除进行教育之外,还要纳入班级考核;一旦发现相关教师未履行其职责,除批评教育之外,还要纳入期末教师考核。

学校防踩踏应急预案

北董庄完小防踩踏应急预案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林建勋 副组长:高志方 成员:各班主任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全国各地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掌握在遇到危险情况下能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总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文明礼让的教育。 政教处结合集会对学生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到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对值周、值日老师的工作加强督查落实。 值日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出校门。

防拥挤防踩踏主题班会

防拥挤防踩踏主题班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珍爱生命,防止拥挤和踩踏》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菜园集中心小学五二班王爱敏 一.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一些在公共场所发现危险,避免危险的方法和知识。 3.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1. “踩踏事故”资料。 2.安全知识竞赛题目。 3.提前拟订好一份安全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主题导入 老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讲述有关于安全的实际案例

1. 2015年10月下旬,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一所小学晚上八时许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45人受伤; 2. 2016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沉浸在悲痛中。18日晚8时30分许,土塘镇中学发生集体踩踏事件,6名学生在下楼时被挤倒后踩死,39人受伤,其中11名重伤者至今仍在医院抢救。据多名目击学生称,当晚8时30分左右,该校初一年级6个班学生下晚自习,有学生下至二楼与一楼拐弯处被后面学生挤倒,后面下楼的学生见状惊恐万状、蜂拥下楼欲逃,导致学生挤在狭窄的楼梯拐弯处,互相挤踏,致有5男1女6名学生死亡,另有11名重伤。 3.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拥挤事件: (三)抢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常见安全知识试题竞赛抢答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主持人提问,小组抢答,答对加100分,答错不得分。小组一个同学答得如果不全面,本组内其他同学可继续补充。 ①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时间 ②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地 ③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学生群体 ④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设备设施因素 ⑤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管理因素

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预防制度

编号:SY-AQ-0540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预防 制度 Prevention system of stampede accident in school stairs and corridors

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预防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了杜绝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此项制度。 一、成立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苟明勇(校长) 副组长:潘玉军(副校长) 组员:校务会全体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二、具体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1.学生上下楼梯,严禁强调快速、整齐。 2.住校生上下楼梯,由各自的班主任老师负责疏导。 3.学生做课间操上下楼梯,由值周行政和第二节课的下课教师负责疏 导。 4.学生放学时上下楼梯,由最后一节课的教师和班主任负责疏导,在 本班学生未走完之前,上课教师不能下楼梯。 5.楼道、楼梯的照明等设备由电工等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

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6.在各楼梯醒目处张贴“请勿拥挤,靠右行,严禁追逐打闹”等警示标识。 7.班主任必须利用讲班务工作的时间经常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时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并作好教育记录。 8.一旦发现学生违反上述规定,除进行教育之外,还要纳入班级考核;一旦发现相关教师未履行其职责,除批评教育之外,还要纳入期末教师考核。 岚头镇中心完小 2015年3月1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如何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如何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

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

预防拥挤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拥挤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明确拥挤踩踏的危害 为学生阅读: 有多少错误可以不再重来 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当晚8时30分左右,该校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造成人员伤亡,此时,带班老师集中在办公室批改期中考试试卷。有6人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39名学生因受惊吓及轻度受伤在医院进行治疗观察,其中一名重伤学生正在救治中。 有一首歌,叫做《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今天,我只能用“有多少错误可以重来”作为读罢这篇新闻后痛苦与无奈的写照,我也姑且把它作为这篇评论的题目。 每年,中国总有数目巨大的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当学生一次次用生命拷问教育体制与教育漏洞时,教育却依然保持一贯麻木,以短暂的反思来告慰已经长眠的幼小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伤痛“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鲁迅改自陶潜名句的绝唱,今天,我听着,心里依然感到悲凉! 要是学生因为拥挤踩踏而造成伤亡事件始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中学,我想还情有可原,可是中国中小学每年发生这样类似的事故还少吗为什么相同的错误总在重复着,相同的事后处理也总在重复着“事故发生后,正在召开会议的九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停止会议,市委书记陈安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萍以及叶国兵、陈和民等市领导立即率公安、卫生、教育、政法等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一到出事了,领导不能不出现在事故的第一线,因为这是责任!可是我们很多媒体却因为领导来了,而对他们的出现大加称赞,殊不知,这只是他们做到了最起码要做的事情,值得这样称赞领导吗要是领导时时关注学生的安危,将学生的安危当作自己的政绩,同样的错误会一直重来吗如果学校能够认真吸取教训,从其它学校的同类事故中明确自己要怎样才能避免同样错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中学会发生惨重的拥挤踩踏伤亡事件吗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件及其现场应急处理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件 一、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一)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二)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三)落实措施 1、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2、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二、开展安全教育 (一)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

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二)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三)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三、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一)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二)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防踩踏措施Word 文档

预防踩踏事件发生的 措施 为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严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防控我校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预防踩踏事件发生要采取哪些措施 措施1:非寄宿学校不能强迫晚自习 对走读中小学不许强迫晚自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发文明确规定,如果不是寄宿制的学校,不能强迫学生参加晚自修。初中学校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在晚自习下课时,一定要有老师在场疏导交通,引导学生有秩序走下楼道。 措施2:加强应急疏散演习 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平时加强演练。学校要利用广播体操的机会,经常性开展紧急疏散演习,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使应急疏散演习要制度化,常态化,做好防范。但是,演习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 措施3: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 学校要利用班会课等机会,开展“湖南校园踩踏事件”主题教育,让老师和学生明白互相踩踏有什么后果,让学生明白如何应急疏散,如何珍爱生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的后果就会出现踩踏事故、注意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学生防范意识。 措施4:建立各项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要尽快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

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一是要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二是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个别学校楼道不符合消防标准的情况,要请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指导,根据学校规模,进行整改。 三是要制订教师值班制度。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二、对学生进行哪些防踩踏教育 (一)学生如何预防踩踏事件发生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3、在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应顺着拥挤的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

学校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柳树镇第三中心小学校 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覃俊 副组长:胡东升徐辉 组员:杨春桃何光全林应国楼道值班人员及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安全办公室,由胡东升具体负责。 (3)监督检查组:由学校德育团队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 (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受伤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2、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一是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是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三是定期组织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2)办公室职责: 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校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各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 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的宣传预防演练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行政值周报告,再由行政向上级部门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

小学《上下楼梯、防踩踏、防拥挤等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集会纪律及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集会时应遵守哪些纪律。 2、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3、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4、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集会纪律 1、集会前,各班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列队进场。 2、进场时,要秩序井然,按指定地点和队列要求入场,做到快、静、齐。 3、集会时,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讲,做到不讲话,不吃东西,不打磕睡,不看书报,不中途离场。 4、讲文明,讲礼貌,尊重演讲者的劳动,不喝倒彩,不起哄怪叫。演讲完毕要热烈鼓掌。 5、散会时,不在会场留下纸屑杂物,要有秩序依次退场,不得拥挤。 6、散会时,各班级要进行会风总结评比。 二、在网上收集的近年部分校园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第一楼的楼梯间内,数名学生因为拥挤倒在人群中,6名小学生在事故中受伤。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挤压事故,5名学生当场死亡,15名学生受伤。 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学生挤压事故,造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 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许多安全隐患就隐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xx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班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安全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导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务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制定江口学校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鲜于文俊副组长:付东华 组员:校委会成员各班主任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分时段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时段分走楼梯制度。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值日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晚自习,安排晚自习老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老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4、学生集中进出教学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 5、在学生集中进出宿舍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值周领导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政教处主任协助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危机发生时,各班老师分工各负其责学生紧急疏散 2、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专人迅速打开教学楼所有大门。

3、各班由任课教师、班长指挥按照制定路线、制定楼梯迅速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宿舍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发生危机时,由晚间值班教师负责全面指挥学生紧急疏散,由管理员协助值班老师组织紧急疏散。 2、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宿舍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宿舍楼全部大门。 3、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的疏散楼梯有秩序的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6、在疏散过程中:由各楼值班人员分别负责指挥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1、开学初,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预防拥挤踩踏安全演练方案

武平县第二实小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以及在突发情况下,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有序、迅速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通过这次紧急疏散练习,达到如下目的: 1.让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教学楼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学到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对象 1.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2.时间:2017年9月29日(星期五)上午8:55 3.地点:各班教室紧急疏散至学校操场 4.对象:第二实小全体师生 三、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林占盛 副总指挥:陈永添、王才福 组织、协调:谢炳康 操场协助指挥:兰政仁、危生荣、廖玉红、周龙祥、各年段长 四、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五、工作小组 1.各班演练小组: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1)班主任认真阅读“第二实小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演练方案” 做好布置、培训工作。 (2)利用早读课时间,班主任老师向学生作演练动员,讲解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以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能做到:①遇事不惊,头脑冷静;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⑤杜绝:恐慌混乱、相互踩踏(要求每个学生记住以上5句话)。 (3)演练时分别到各班级,带领学生撤出,班主任在前,科任殿后。 ①演习前清点学生人数,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学生系好鞋带。 ②组织学生进行应急疏散过程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③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2.宣传小组:李通光(横幅)、李钦(广播)胡卫平(照相) 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撤离现场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等。 3.救护小组:兰金连、王才玉 职责:具体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 4.应急疏散小组:谢炳康(组织与协调),林华堂、曾繁才、吴明新(将撤出来的学生安置到安全位置),职责:将撤出的师生安排到安全的地方;并具体负责疏散安全管理调度和人员统计汇报工作。 5.警报:李钦 职责:接到突发事件需撤离时,立即报告总指挥并发出警报。 6.计时:刘益明负责整个活动的计时。 六、演练内容、过程及要求 1.内容:举行故防拥挤、防踩踏事应急演练,全体师生参加。 2.过程及要求: ①全体师生在学校正常上班、上课。 ②接到发生突发事故的报告,指挥办公室人员立即到广播室通知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撤离信号:警报声、吹哨) ③听到广播后,全体教职工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立即组织上课班级的学生疏散,没上课的班主任(科任)马上赶到本班;楼梯转角值守教师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值守,相应代班班级快速到达指定班级做好学生疏散工作;班主任在前带队,科任教师殿后按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疏散。 ④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下楼梯,不抢不拖,各班学生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同学跌倒时,后面的同学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同学,随后一名同学要向后大声呼叫“前面有人跌倒,后面的同学停止前进!”后面同学听到呼叫后立即停止前进,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以免造成踩踏事故,为此,每名同学在下楼时,既要做到快、齐、静,又要注视前方,不得大声吵闹,严禁推、挤、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工作汇报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工作汇报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工作汇报 近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的重大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给我们的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加强学生上下楼道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根据区教育局170号文,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多项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一、提高重视,加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在第一时间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及全体教师会, 各教学班及时召开“防踩踏,保安全”主题班会。并通过广播、宣传栏、安全教育课等多渠道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教育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遵守秩序,不嘈杂、不打闹、不搞恶作剧。注意安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规则、靠右行走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健全制度、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我校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已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学及上、下操楼梯间安全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继续安全护导制度,护导教师天天挂牌上岗,人人有指定的护导区域,加强学生上、放学及课间安全保护和疏导。少先大队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全方位检查,将安全文明纳入班级量化考评。每班还选出了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值勤班长”,负责下课和课外活动教师不在场时的纪律,及时制止或杜绝学生打闹和疯狂、拥挤。 三、排查隐患,加强对楼道楼梯设备和设施的专项隐患排查 我校以检查教学楼楼梯、通道等拥挤踩踏事故多发地点为重点,认真开展了校园隐患全面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细致检查。确保应急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灯正常运行,并将楼道照明灯新更换为声控。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防治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防治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我们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发生在我校的楼道拥挤、踩踏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对师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 (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教学过程: 导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谁也不能预料会突然碰到什么样的意外或突发的事情。这些意外和突发事情,一部分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一部分是人们行为的结果。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是指这些突如其来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事故。 一.明确拥挤踩踏的危害 为学生阅读: 有多少错误可以不再重来 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当晚8时30分左右,该校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造成人员伤亡,此时,带班老师集中在办公室批改

期中考试试卷。有6人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39名学生因受惊吓及轻度受伤在医院进行治疗观察,其中一名重伤学生正在救治中。(11月19日江西网) 有一首歌,叫做《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今天,我只能用“有多少错误可以重来”作为读罢这篇新闻后痛苦与无奈的写照,我也姑且把它作为这篇评论的题目。 每年,中国总有数目巨大的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当学生一次次用生命拷问教育体制与教育漏洞时,教育却依然保持一贯麻木,以短暂的反思来告慰已经长眠的幼小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伤痛?“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鲁迅改自陶潜名句的绝唱,今天,我听着,心里依然感到悲凉! 有多少错误可以不再重来,只有到这时,学生的小命才有安全保障! 二.先期预防和应急措施。 1、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根据我校的客观情况,南楼楼道较为拥挤,校在两操和两放学时,在南楼主楼道安排两名教师值周,南楼副楼道安排一名教师值周,负责指挥和疏散学生下楼,学校值周领导和政教处也将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严防楼梯拥挤、踩踏实事故的发生。 2、突发事故发生后,学校将迅速组织人员救助受伤学生,同时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把学生送到最好的医院进行救治,并

校园踩踏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水径小学校园踩踏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庄慷慨校长) 副组长:张叶平詹彩红 成员:林海平主任、罗晓明主任、李北洋主任、舒翠萍主任、张艳珍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 二、防范踩踏事故管理措施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领导要认真宣传预防范踩踏事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切实将学生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木鱼中心学校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防范踩踏事故安全处置预案》,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二)安全办和班主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班主任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和班会时间对学生开展防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三)管理措施 1.课堂教学 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凡是不再本班教室上课时(如体育课、信息课、实验课等),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排队,将学生安全带到上课地点。特别要注意楼梯上的安全,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下课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返回教室。 2.集会、升旗、课间操

学生到操场集会、升旗时,当日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当日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小学教学楼楼梯道;)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带到操场指定的位置。集会、升旗完毕后,值日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将学生带回教室。 3.后勤保障 学校后勤服务处每周对教学楼走廊、楼梯转角处的路灯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灯泡。特别对楼梯通道、走廊护栏、消防设施、照明设施、应急标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进行逐一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完善安全设备设施。坚决防止因照明故障、楼道不畅等引发的拥堵踩踏事故。 4.应急演练 学校没学年至少组织一次防楼梯踩踏事故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梯,临危不乱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一旦发生踩踏安全事故,发现者立即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报告。事故现场的教师立即施救、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 2.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转告其他成员,立即赶到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1)总指挥、协调:庄慷慨校长 (2)由行政办组织成员及青壮年教师赶赴现场施救。 (3)由安全办、班主任、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到各自的值日岗位)及相关人员(民警)负责稳定师生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控制局面。立即组织参会人员疏散。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4)由德育处负责广播讲话。稳定其他人员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

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积极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保证学生在校的身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组长:贺青山 副组长:张学金韩生泽 组员:全体教师 下设五个处理解救小组; 指挥组:贺青山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各职能小组迅速开展抢救、维护工作,力争将伤亡情况降到最低。 警界组:王子成 职责:在发生拥挤踩踏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值日教师维持学生秩序,组织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救护组:张学金徐文昌张国庆 职责:及时救护受伤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协助送治伤员。

宣传组:庄晓春杨霞 职责:负责向学生宣传讲解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及发生被踩踏的后果。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善后处理组:殷世荣赵晓丽 职责:负责调查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分析学校在设施和管理中的漏洞,协调善后伤亡处理工作,上报处理情况。 三、拥挤踩踏事件多发地段和时间预测 1、广播操、大型集会和大课间时段,教室门口等部位。 2、下课时段,教室门口部位。 3、放学时段,教室门口和校门口。 4、下雨天或恶劣天气,易造成人流瓶颈的校门口。 四、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 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教室门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2、广播操进出场,体育老师提前进入指定地点候场,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经过指定的教室门通道进入操场,级部护导老师在教室

门处护导。 3、大型集会时由大会主持人统一调度,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按班级顺序进入、撤离会场。 4、教育学生不在楼道上追逐、跑跳、打闹,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过教室门和走廊轻声慢行、靠右侧行走的良好习惯。下课时,护导老师及时到达教室门口,提醒学生上下教室门互相礼让靠右行,一步一台阶,杜绝打闹、滑行、跳跃等不良现象。 5、大课间活动,老师带领学生有序进入操场活动,活动完毕,有秩序地回教室。 6、体育课和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接送学生。 7、低中高年级实行错时放学,护导老师及时到场。如遇雾、雪恶劣天气,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同时带领学生整队出校门到接送地点,直到学生放清为止;如遇下雨天,绝大部分家长到校园里来接孩子,护导老师务必提前在教室门口值守,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到班级,少数学生自行回家的,由配班老师带队到接送地点,班主任留在教室等候家长。 8、疏通楼道,当日值日老师若发现楼道、走廊有积水和杂物,须及时带领学生清理,并上报后勤服务部,保证梯道畅通。 9、及时更换楼道坏损电器,保证楼道灯光明亮。 10、教育学生不要在在校门口及周边的摊点、商店购买零食,防止通道堵塞造成拥挤或踩踏事故。

预防学生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学生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背景: 2013年2月28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襄阳小学学生下楼时,由于前面铁门没开造成 踩踏事故,致使15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死亡4人 2011年3月18日下午,我班召开了主题班会,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着重强调 预防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件。主题班会上要求学生上、下楼梯时自觉遵守秩序,任课教 师要维护好秩序,特别是恶劣天气时,下晚自习期间,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教学目标: 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 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 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 护能力。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案例: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北京时间),距乌鲁木齐千余公里的新疆阿克 苏市五校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病危1人。 1.平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1)上下楼梯时,不按顺序行走。 (2)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 (3)玩上下楼梯游戏。 (4)许多同学挤成一团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学校防踩踏安全方案

xx小学防踩踏应急预案 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发生在校园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对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严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针对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措施1:利用班会课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 学校要利用班会等机会,让老师和学生明白互相踩踏有什么后果,让学生明白如何应急疏散,如何珍爱生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的后果就会出现踩踏事故、注意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学生防范意识。 措施2:加强应急疏散演习 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平时加强演练。学校要利用广播体操的机会,经常性开展紧急疏散演习,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走出教室,并安排教职工在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使应急疏散演习要制度化,常态化,做好防范。但是,演习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 措施3: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一是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进出教室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走出教室,并安排教师在教室外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二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制订教师值班制度。学生上操、放学时,必须有教师值班,同时一名校级领导带班。学生上下午大课间时,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一起活动,全体体育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