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诗歌意象阐释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诗歌意象阐释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诗歌意象阐释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诗歌意象阐释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诗歌意象阐释趣味素材新人教版

植物类:梧桐、芳草、梅花、松柏、菊花、牡丹、

梧桐:表示凄苦。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芳草:在古典诗歌中常比喻离恨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梅花:寄托一种高洁刚强的品格,具有清逸幽独的气质。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菊花象征高洁菊:隐逸高洁脱俗。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

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花诗如:唐代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爱竹如命的郑板桥在潍县衙门的屋舍中,听到萧萧的竹声,即刻想到的是民间的疾苦,推己及人,“为生民请命”的儒家积极用世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白居易《题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中描摹的高雅的竹子,赞美的自然中凌雪不凋,顽强不屈的品格无疑是君子的品德清代郑板桥的《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这些诗句就是儒家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体现,就算频遭打击亦难以改变:“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杜甫现在客居成都,穷困潦倒,现实严酷,但他还在赞美“翠筿”,诗人的倔强、不被生活的磨难所压倒的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强。

柳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之情。到隋唐两宋更盛。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北宋欧阳醉翁的《阮郎归》词:“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得活泼。把沐浴春光的少女赏春时的欢快心情写得十分诱人,显得欣喜。他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透露恋人的期待。有为被送客者所折的柳条而惋惜、抱怨的。唐敦煌曲子词中《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偏心,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去那人抛,恩爱一时间。”

落花与红叶“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著名诗句,表现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吟咏落花的诗句逐渐增多,但多以客观描写为主,落花甚至成为欢乐的背景,“团扇承落花,复持掩余笑”(何逊《苑中见美人》),美丽女子用团扇承接花瓣以为游戏,表现出一种纤秾柔美的姿态;这一时期的诗中即使有“浴鸟沉还戏,飘花度不归”(江总《春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萧子范《罗敷行》)的伤感,也是极为淡薄的。甚至直到初唐,诗人们仍把落花作为表现春天美景的因素之一:“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张说《侍宴武三思》)。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是初唐时期吟咏落花的名篇,也可以称得上正式以落花吟咏人生悲哀的开始: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莲荷,是中国古代文人如醉如痴苦苦吟味的一个最重要的诗的意象之一,无论是"清水出芙蓉"的莲花,还是"绿云自动"、"青盖亭亭"的荷叶,都使诗人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于是莲荷在嫣然摇动中"冷香飞上诗句",留下了无数色明香莹、冰壶凝露的莲荷意象。

莲在众多的吟咏莲荷之诗中,唐诗,郭震的《莲花》,诗云:"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宋词中,张炎的《水龙吟·白莲》:"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消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香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三)动物类: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鸿鹄,秦末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而起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人有远大志向。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魏曹植《鰕篇》“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南宋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同样表现了居无定所的情形。

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乌鸦",作为一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并不少见,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乌鸦"的意象在古诗词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叫声象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思乡愁”。又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大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大雁又有游子思乡之情。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景: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四)自然类:明月、白云、斜阳、流水、风、烟、霜、雪等。

云之聚散无定,恰如人之离合无常;而云之漂泊无依,又酷似人之流离失所。这是云所以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原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西风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

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霜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霜色形容月光,在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而在这里,却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境中所表达出的特殊的情感:长年孤身飘零在外的诗人,在这月光如霜的寒夜,心情是多么的凄凉啊!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欣赏此诗,“霜”和“愁”是两个关键意象。由清冷遍洒的月光到浸骨的寒霜给人一种逼迫的感觉,已经预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和凄凉。“霜”的意象是此诗的重点,一个“霜”字奠定了诗的基调。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寥廓江天万里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万类霜天竞自由”等诗句,均表现了诗人的胸怀,领袖的气度!

雪意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不难想象出严冬时节大雪纷飞的场面。这是对雪意的客观描写。类似的还有很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整夜的大雪使得千树万树变成了玉树琼枝,像是经过了和煦春风的吹拂,枝头好似挂满了洁白的梨花。诗人的惊喜跃然纸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雪衬托独钓的老翁,孤寂辽远,意境苍凉。岑参有诗:“山路回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诗人送友人渐渐远去,见茫茫雪地上只留下清晰的马蹄印记,怎能不平添几分惆怅!

露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运用较多的原型意象,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有三:一是遮蔽阻挡,如“浮云蔽日”;二是飘流无定,如“浮云游子”;三是变化无常,如“浮云苍狗”。

先说“浮云蔽日”。

由于“日”这个喻体的不同变化,“浮云”这个本体也就指代了不同的对象。当然,有时“日”在语言上并不显现,其意义是隐含着的。 1、“日”是君主或贤臣,“浮云”是奸臣:“日”是公平正义,“浮云”是谗邪奸佞。

陆贾《新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楚辞?九辩》:“何泛滥之浮云兮,猋(音标,像犬狂奔)雍蔽此明月!……愿皓日之显行兮,云濛濛而蔽之”。“日月”、“明月”、“皓日”在诗句里比喻君主或贤臣。李白《灞陵行送别》:“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原因。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同此。《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这句诗里“白日”是“公正”,浮云

则是“谗邪”了。

2、以“浮云”喻天下战乱的局面。《庄子·杂篇·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上决浮云,下决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句诗即化用庄子语,“浮云”象征当时天下阴暗混乱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天下一统。如果说和平安定的时局是丽日中天,那么,战乱不断的环境当然是乱云飞渡了。所以这“浮云”还是“浮云蔽日”之“浮云”。

3、“白日”是夫君,“浮云”则是诱惑夫君的另一个女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里的“白日”是指远游未归的丈夫,遮挡“白日”的是思妇想像中的远方的另外一个女子。在我国古代,夫妇关系和君臣关系在观念上是一样的,所以这一文化内涵还是来自于“邪臣之蔽贤”。

4、“浮云”是遮蔽实质或事实的那种表象。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大家纷纷说:“赶快准备吧。”人来人往,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接连不断。)作者为什么要用浮云来比喻“人来人往,接连不断”呢?如果只取其“连续”之义,“浮云”并不十分恰当,或者说可以找到比浮云更恰当的词语。问题在于,“浮云”有遮蔽作用。刘兰芝答应成婚是假,准备自杀殉情才是真。而了解这真相的只有她自己,其他人都蒙在鼓里,所以才“络绎如浮云”般地忙着准备婚事。

1、送别友人,抒发离情别绪。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那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动,就像远行的游子(友人)从今而后将行踪不定,任意东西。更兼有“孤蓬万里”、“班马萧萧”的意象配合,还有落日昏黄的情意渲染,离情别意,撕心裂肺,关尽千古送别诗人之口。

2、怀念友人或情人,表达思念之情。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睹浮云而念游子。在思念友人这样的诗意中,浮云多与流水相映成趣,浮云即游子,而流水则是分别久远之意,来源于“逝者如斯”。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李陵、苏武河梁送别诗中多有浮云之喻。苏武《诗四首》之一:“俯视江汉流,仰视浮云翔。”李陵《与苏武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是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和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即浮云,是托物寓意。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3、游子自况,感叹身世飘零。《楚辞?悲回风》:“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徜徉。”苏颋《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白云即浮云。苏颋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白云,被北风吹到万里之外。这是即景自况。当时他站在汾河边上,被北风一吹,惊觉到秋天的来临,而当时正是他政治上失意阶段,出京放任外省,所以他感到自己恰如一朵飘浮的白云被北风吹得老远。诗中不仅表达浮云游子的情怀,更多的是失意的愁绪。

酒 1.借酒助兴,寄托了词人的生活激情“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是词人早年生活的写照。这一时期的“酒”意象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彰显了她生命的活力。“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花香、酒气以及美丽的大明湖夏季风光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便荡漾在这波光艳影中了。“坐上客来,尊中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殢人娇》),欢乐之情溢于字面,词人的兴致也达到了极点。“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值梅花盛开之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如梦如幻,空灵优美,浪漫无比……词人的生活激情就在这浓浓的花香酒意中得以完美的表现。

2.借酒寄意,抒发了词人的伤春情怀韶光易逝、韶华难再。大量“酒”意象的运用使得这种伤春的情意浓得化不开。“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善饮的女主人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这种惜春、伤春情怀的深沉、凝重可感可知。“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好事近》)词人由景生情,为落花而慨叹、而感伤。白日惜花伤时,夜晚则借酒浇愁愁更愁,想在梦中得到一丝慰藉,空的酒杯以及忽明忽暗的油灯使整个画面幽暗、凄清、空冷,伤春之意尽在不言之中了。

3.借酒惜别,表达了词人的姊妹亲情人生难免有分别。临行之前的一杯醇酒,更能催化感情,酿出浓浓的手足情意。《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这首写姊妹离别悲情的词表达了作者对女伴们的留恋的感情,极其真挚。真切而又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难别的心境,笔触细腻,语意深沉,真实地写出了离人的内心的动态,手足情之深,溢于言外。

4.酒诉相思,寓含了词人的伉俪情深“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酒到醉时情更浓。“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因为词人饱受离别相思之苦的折磨,只好借酒浇愁,而杯深酒腻,饮酒未酣,人却已醉,难以自持。“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这位闺中少妇越来越闲得发慌喝两杯闷酒,让头脑暂时麻木一下。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人间最难是寂寞。此时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浪淘沙》)愁如一江春浪,流无尽时,醉中醒中俱在心头。表达了明诚卒后作者悲痛欲绝,此中愁情,酒醉难消。

5.酒醉情苦,借酒抒发思乡情怀词人南渡之后,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失去了至亲的人,成了一个“孤舟嫠妇”,那深沉的、无限痛楚的思乡的心音在醉酒中越发的强烈了。“故乡何处是?忘了除

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故乡虽在,而河山易主,欲归不能,多么深刻沉痛。不直接说愁而说酒,这是借酒浇愁。词人还宿酒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昨夜喝得过多,今晨醒来,便思饮浓酽的团茶;醒来梦断,闻到瑞脑的香味,感到很是惬意。其间蕴含了多少无法排遣的乡愁与怀人的愁苦。作者把自己深深的愁绪与痛苦,附着于酒上,颇耐人咀嚼。

6.酒淡情愁,借酒抒发亡国恨“愁”字是李易安晚年生活的一个核心,支配着她的思想、生活。她的一切遭遇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酒已经无力消除深深的国恨家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想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只是作者的处境变了,愁太重太浓了,直让人承载不起。举杯浇愁愁更愁,满心满腹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自然就觉得酒味薄了淡了。反观作者前期的作品《浣溪沙》、《如梦令》等,也曾写到过消愁饮酒之事,然而却是“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浓睡不消残酒”。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杜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水”的意象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五)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吹箫,捣衣(捣练)等。

古人登高临远往往产生家国之悲。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五、传统意象的多维解读

意象的寓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为一景一物,在不同的诗人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是千差万别的。诗人们富有个性的复杂情感,使诗中的意象精彩纷呈,充满艺术的活力。

(一)“月”的意象(残月、明月、新月、孤月)

古代对月思人,望月怀人的诗句很多。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的故乡明。

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抒写物是人非之感。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明月表达高洁的志向。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流水”的意象

诗家常将流逝的时间、消逝的美好事物比喻成东去的流水,引人萌发生命无常、今昔兴衰的感嗟。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水的纤柔、悠长,象征着友情的深长、愁思的缠绵不绝,诗家又常以水喻离情别愁。

李白十分擅长以水来写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金陵酒肆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三)简要梳理梧桐的多维内涵

梧桐除了比喻悲愁,还象征:

象征吉祥。众所周知,梧桐系高大乔木。古代传说,种植于东方的梧桐树常能引来凤凰栖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象征爱情。古人用梧桐比喻夫妻相随。《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

总结:有关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远不止以上涉及到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并在具体的诗作中加以领会,以此培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进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中表示别离的众多意象,感悟别离情感。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古今励志对联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古今励志对联趣味素材新人教版 1.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2.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 3.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4.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5.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 6.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 7.心平气和千佳骈集;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8.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9.气忌躁言忌浮才忌满学忌浅;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10.宴宾时多省点油盐米菜;报告里少吹些德绩能才。 11.献身国事汗青自是载功绩;致力民生百姓定当传口碑 12.从闾里来应记乡村尤窘迫;掌政权后当思华夏待繁昌。 13.大贪勿赦小贪勿宥不信官场生腐败;正气皆彰邪气皆除定然社会愈繁荣。 14.官路不通钱作马;权城欲破色为军。 15.诗书济世;诚信兴邦。 16.神剑高悬除腐败;浩歌齐唱倡廉风。 17.疾风知劲草;大雪见青松 18.高瞻远瞩公仆志;作假弄虚政客风 19.官正廉为本;民强德奠基 20.公仆凭一颗丹心报国;政客靠两支黑手捞钱。 21.蛀虫枯大树;蝼蚁毁长堤 22.两袖清风,耿耿丹心报国;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为民。 23.官廉政善江河丽;国泰民安岁月新。 24.克己奉公,焦裕禄、孔繁森、流芳百世;贪脏枉法,胡长清、陈克杰、遗臭万年。 25.琢完白璞方成玉;吹净黄沙始见金。 26.悟空手上千钧棒棒打妖男魔女;包拯堂前三口铡铡收污吏贪官。 27.至善和谐弦歌不辍;亲民廉政众口皆碑。 28.国盛民强党风进步;天青日丽正气恢弘。

29.璧玉留洁因瑕去;稻花生香缘稗除。 30.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31.剑悬青天,看硕鼠谁敢掠利刃;情系桑梓,为人民无悔献青春。 32.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33.学不自满可言博;修而无我能达道 34.学当自发不为名;善应心甘非图报 35.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36.学问多自虚心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37.言以思忠归浑厚;气因善养得和平 38.言语中尽可积德;妻子间也是修身 39.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 40.眼于局外看自我;人在心中求真如 41.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42.以诚换得天下怨;用心感知世上音 43.意淡名利喜风雨;心怀山川忘红尘 44.意闲闲意意自在;心静静心心自观 45.淫逸能废卧龙才;娇奢可夺帝王心 46.英雄不与剑上论;丈夫只在智中取 47.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48.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49.用权且须留三分;与人最宜宽一丈 50.用心计较般般易;退步思量事事难 51.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52.有守有为识进退;无物无我生妙相 53.渔樵以外清景少;松竹之间风骨多 54.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 5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56.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57.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 58.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且卧薪

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关于王传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的证实材料

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 关于王传权同志先进事迹的证实材料 中共万州区教委德育科: 王传权,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人,1973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一级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万州区区级骨干教师。先后担任万州龙驹中学团委副书记、书记、政教处副主任、主任等职务,现任职龙驹中学德育处主任、第一支部宣传委员。先后担任多届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和分管领导。 该同志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甘于奉献,乐于教研,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工作生活中,始终坚持以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职工,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遵循教育规律,既教书又育人,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用自身言行影响、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热爱、关心学生,循循善诱,不歧视、讽刺品行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格尽职守,

友善待人。自觉抵制不健康思想入侵校园,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拒绝参与“六害”行为,该同志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为创建“万州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为创建平安校园和人文校园,为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和贡献,其德育工作和个人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和表彰。 该同志长期担任高中语文教学,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实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虚心好学,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参加重庆市首届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运用科学的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长期担任学校高初三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工作踏实认真,所任教、分管高2002级、高2003级、高2006级、高2009级为我校高中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所教学科平均分高于重庆市平均分,高2009级获万州区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为山区高中语文教学的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该同志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深钻教材、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准教学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欣赏水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接受知识心境畅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循循善诱,尊重、热爱、关心学生。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习题解答 2.1 假设原子是一个球体,原子半径为100pm ,原子核的半径为10–3pm ,试计算原子核和原 子体积的比值。 解:设原子核的半径为r ,原子的半径为R ,则 原子核的体积34π 3r V =核,原子的体积34π 3 R V =原 39331563334π 10pm 310410pm π 3 r V r R V R --=====核原原子的体原子核的体积积 2.2 试计算波长为401.4nm (相当于钾的紫光)光子的质量。已知光速c =2.998×108m·s –1,h =6.626×10–34 J· s 。(提示:光子的动量p =光子质量m ×光速c = h λ) 解:已知λ=401.4 nm =4.014×10–7 m c =2.998×108m·s –1,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 由p =m ×c =h λ可计算得到光子的质量: 3421 368176.62610kg m s 5.50610kg 2.99810m s 4.01410m h m c λ-----???===????? 2.3 假若电子在10 000V 加速电压下的运动速度v 为5.9×107 m·s –1,试求此电子的波长。(提示:利用德布罗意关系式h mv λ=) 解:已知电子质量m =9.11×10–31 kg v =5.9×107 m·s –1 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 根据德布洛依关系式: 3421 1131716.62610kg m s 1.210m 0.012nm 9.1110kg 5.910m s h mv λ-----???===?=???? 可见电子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400~750nm)短得多。 2.5 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的要求,并说明n ,l 和m 之间的关系。 答:(1)主量子数n 是表示原子的电子层数的。用它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 区域离原子核的远近。n 的取值范围是n =1,2,3…(正整数); (2)角量子数l 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的,对于给定的n 值,l 只能取小于n 的整数值,l 的取值范围是l =0,1,2,3… (n –1); (3)磁量子数m 是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不同伸展方向的,m 的取值与角量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发表时间:2016-09-14T13:46:35.663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作者:孙晓英 [导读] “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26270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国人的骄傲,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 “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首要目标。换言之,就是要摒弃教学实践中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法,修正较纯粹的架空分析的教学模式,努力挖掘作品的审美符号功能,注重诗歌自身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逐渐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从中获得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审美思想和语文能力,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整健全的人生修养。 明确了高中诗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那么,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则是诗歌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要防止僵化的、片面的解读,鼓励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审美价值。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呢?这就需要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比较、联想和鉴别,使学生思维呈现新颖、独特、有意义的趋向。对于一些有关联的作品,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认真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对作品的掌握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从而锻炼出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诗歌欣赏”题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语言概括、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的看法。目前的高考全国卷、上海卷等均要求考生用文字来表述,对诗歌欣赏的表达已不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了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察。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合,不可言传”,要能把“壶里的汤圆儿”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读懂了,弄清楚了,还得写通顺了,且表达准确了,才可能得高分、得满分。与过去的客观试题相比较,这种主观试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赏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必要的有关诗歌性质、特点、种类等方面的知识,没有必要的鉴赏诗歌的知识,对诗歌根本不理解,或者了解得不深入,就谈不上鉴赏;学习了有关诗歌赏析的一些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也是答不对问题、得不到高分的。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所给的诗歌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上的特色予以正确的判断,或提出自己独特而合理的理解,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地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概括性强,讲求炼字、炼句。要鉴赏诗,就要读诗,要由浅入深地读,要细心地读、反复地读,还要带着激情去读。要鉴赏,就要深入地体味诗歌深邃的意境,要由表及里分析诗歌间意象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在的、深刻的涵义。阅读是鉴赏的基础,没有深入的、研究性的阅读就根本谈不上鉴赏,没有鉴赏就谈不上答题、答好题。这个认真细致阅读鉴赏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地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的过程。 五、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 人的是非观念并非生而有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谁是,谁非,什么是应该褒扬的,什么是应该抨击、摈弃的,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未必都清楚、明白。他们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下,金钱论、“读书无用论”常泛滥成灾。让学生多读诗、多鉴赏诗,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其效果很显著、很神奇。 常言道“知书达理”,一个通情达理、心胸豁达的人,一般没少读哲学方面的书籍,没少读富有哲理的诗歌。“怀古诗”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充满了人情味;“战争诗”和“思乡诗”,大多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诗多表现作者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诗歌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尤其是大气磅礴的豪放派诗歌,能让人胸襟开阔,气量大增,热爱生活,珍分惜秒,有利于身心健康。 “读诗使人明智”,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理想、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归根结底,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接受诗歌并参与诗歌意境的诠释,才能实现诗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

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初中地理结业考试试题

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初中地理结业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2分)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A.琼、黑B.黑、新C.新、京D.辽、藏2.(2分)我国国土面积宽广,首都位于() A.重庆B.武汉C.北京D.上海3.(2分)亚洲幅员辽阔,国家众多,下面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B.恒河、长江等大河均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中国、印度是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D.日本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 4.(2分)如图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图中甲、乙、丙、丁中代表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2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旅游越来越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小强决定利用周末和父母在万州近郊一日游,下列地区最不可能选择的是()

A.万州大瀑布B.大垭口铁峰山森林公园 C.太白岩公园D.湖南省张家界森林公园6.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6~7题。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大洋洲板块7.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6~7题。图中震中所在地为地震多发地区,下列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暴雨成灾,诱发地震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D.位于海边,海水运动造成地震 8.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项羽之死》优秀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无名,名早已漶灭在历史断裂的黑洞里了,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第Ⅰ卷(共100分) 一、听力测试(30分) 第一节:情景反应。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每小题1.5分,共9分) ( ) 1. A. I’d love to. B. Yes,please. C. Yes,you can. ( ) 2. A. Once a week. B. In the morning. C. At 6 o’clock. ( ) 3. A. She usually studies for the test. B. She usually gets to work by subway. C. She can come to the party on Sunday. ( )4. A. My best friend. B. Saturday. C. In the river ( ) 5. A. Chinese food. B. Basketball. C. P.E. ( ) 6. A. She is better now. B. She likes dancing. C. She is tall and thin. 第二节:对话理解(每小题1.5分,共9分)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 )7. A. Go to the park. B. Go to school. C. Finish her homework. ( )8. A. 120 dollars. B. 150 dollars. C. 115 dollars. ( )9. A. His parents. B. His friends. C. His classmates ( )10. A. She spent time with her family. B. She visited her uncle. C. She watched a movie. ( )11. A. Playing soccer. B. Playing basketball. C. Playing ping-pong. ( )12.. A. Yes, she can. B. No, she can’t. C. We don’t know. 第三节:短文理解。(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A ( )13. Katrina _______________ to school every day. A. takes a bus B. drives a car C. rides a bike ( )14. Ben runs every morning 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6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 发展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 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 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民族资产阶级看来,发展工商业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 涌现。1911-1913年,全国共成立实业团体72个,几乎遍及所有省区,海外华侨也大规模投资国内产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年平均增长率为11%。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面粉业蓬勃发展。1911年全国有面粉厂大约40家,资本600多万元;1919年增至120多家,资本约4500万元。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中国布机总数的59%,日本资本控制了中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资料卡片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数学 4.1.1 圆的标准方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2.doc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数学 4.1.1 圆的标准方程学案新人教A 版必修2 预习目标 回忆圆的定义,初步了解用方程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一.预习内容 1:圆的定义是怎样的? 2:圆的特点是什么? 二.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能根据所给有关圆心、半径的具体条件准确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正确地求出其圆心和半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利用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如圆拱桥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可以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2)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学习难点: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如何建立圆的标准方程呢? 1.建系设点

2.写点集 3.列方程 4.化简方程 探究二: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例1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请四位同学演板)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变式训练1: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学生回答) (1)(x-3) +(y-2) =5; (2)(x+4) +(y+3) =7; (3)(x+2) + y=4 例2 (1)已知两点P (4,9)和P (6,3),求以PP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试判断点M(6,9)、N(3,3)、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重庆、四川及全国重点中学排名(前260名)

重庆、四川及全国前260名中学 北京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八十中景山学校汇文中学 甘肃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甘肃兰州新亚中学兰州铁路局第五中学西峰三中 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雅礼中学岳阳一中长郡中学浏阳一中株洲二中衡阳八中湘潭一中 湖北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荆州中学武汉二中武钢三中孝感高中襄樊四中襄樊五中沙市中学宜昌一中 江西师大附中南昌二中九江一中鹰潭一中高安中学临川一中白鹭洲中学玉山一中上高二中金溪一中 陕西西工大附中交大附中西安中学长安一中西安铁一中西安市第一中学 四川成都七中石室中学树德中学棠湖中学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雅安中学绵阳中学南充高中彭州中学 安徽合肥一中安庆一中芜湖一中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蚌埠二中淮北一中黄山屯溪一中涡阳四中 广西南宁二中桂林中学柳州高中南宁三中桂林十八中柳州铁一中河池地区高中 吉林师大附中省实验吉林一中延边二中长春十一中长春市实验中学松原市油田高中长春外国语学校 江苏南师大附中苏州中学常州高中徐州一中盐城中学启东中学海门高中扬州中学如东高中丹阳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山师大附中烟台二中莱阳一中潍坊二中济南外国语学校济南一中潍坊一中日照一中 天津南开中学耀华中学一中实验中学新华中学 浙江杭二中镇海中学效实中学诸暨中学学军中学台州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绍兴一中嘉兴一中杭州十四中 上海上海中学华师二附中复旦附中格致中学交大附中延安中学广东华师大附中深圳中学中山一中佛山一中深圳高中惠州一中中山纪念中学湛江一中执信中学广州六中 河北石家庄二中衡水中学唐山一中正定中学保定一中石家庄一中邢台市一中辛集中学冀州中学 海南海南中学加积中学海南国兴中学海师附中海南二中海南侨中海口一中海口实验中学 内蒙古呼市二中师大附中包头北重三中包钢一中包头市第一中学包头市第33中学 新疆乌市一中新疆实验克拉玛依四中兵团二中 山西太原五中省实验中学康杰中学山大附中忻州一中成成中学平遥中学大同1中 云南昆明一中昆明三中师大附中昆明八中昆钢集团公司第四中学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复习 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例(1)讲义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 例(1)讲义新人教版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7.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 例如: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8.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9.约束今义:限制;古义:①盟约。②法令制度。 例如: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例如: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治平篇》) 11.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1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勾结。②互想通连。 例如: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3.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可恨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15.怠慢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16.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②长辈。 例如:①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例(2) 1.风流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亦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 2、.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3.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流传至今,扬名中外。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所以作为高中生推开语文大门的敲门砖的诗歌,她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曾言:“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学习诗歌最

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期中测试卷 一、 选择题(下列1至6小题为单项选择题,7至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小强今年八岁了,三岁时妈妈因病去世,他和爸爸相依为命。后来,爸爸认识了小陈,还和她结了婚。现在小强又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又有了一个疼爱他的妈妈。小强和父亲、继母组成的家庭是( )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单亲家庭 2.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从8岁开始为生计而操劳,12年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侍奉养母的重任。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③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女从小就要履行的法律义务 ④孝敬父母就要爱父母,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①生活经验上 ②人生经历上 ③价值观念上 ④行为方式上 ⑤社会地位上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阅读右图,你给小强的最好建议是( ) A.只要成绩优秀,就能受欢迎 B.追求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别人保持一致 D.努力做到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 5.“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间,用柔弱的身体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轮下。那一瞬间爆发的勇敢与忘我让世人震撼。张丽莉的行为( ) ①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②表现了她大爱无私的品质 ③印证了师德的高尚④说明她具有自强的品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6.我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是( ) ①珍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②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③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④外国的文化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排斥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7.亲人和亲情是家庭最主要的特点,那么组成家庭的亲属生活组织包括( ) A.婚姻关系 B.朋友关系 C.血缘关系 D.收养关系 8.据调查,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作为孩我怎么才能受欢迎呢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语文《骑桶者》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语文《骑桶者》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 小说欣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卡夫卡及其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2、了解卡夫卡和现代派文学的关系。 3、理解小说题旨的多义性,透视“周围人”的冷漠,学会与人沟通。 4、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以及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二、预习导引 ⒈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20世纪德语小说家。代表作有:《城堡》《审判》《美国》《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 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2.字词积累 一、字音 煤屑不啻门槛费劲与劲旅平趴地窖穹顶蔑视 二、字形、字义 奔驰与松弛倒毙与惩前毖后、枪毙遭殃与怏怏不乐、泱泱大国 三、合作探究 问题1: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问题2:第一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写“我”?刻画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3:“我”为什么要骑桶飞着去买煤? 问题4:试就文中“老板娘”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问题5.文章结尾“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一句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

问题6.意大利著名作家安贝托·艾柯说:“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请结合这篇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2、3题见《学海导航》111页 4.参考答案:文中老板娘是一个生活富足,拥有一定资产的极端自私、势利、冷酷的私营主形象;她自私,一心惦记自己的生意,家人的健康与幸福;她势利,对不能“马上”支付煤款的老顾客视而不见;她冷酷,对行将冻死的乞者毫不同情,非但不予施舍,还试图用围裙将他扇走,得逞后又现出轻蔑与满足的神情。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5.参考答案:这里的“冰山区域”是一种冷酷的象征,揭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无数穷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以此深化了主题。 解析:理解句子含意应首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揣摩其在文中的意思。“冰山”是冷的代名词,“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是“我”生活在社会冷酷的一角,这也就深化了作品主题。 6.参考答案: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表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所以,如安贝托·艾柯所言:“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qióng)顶前。 B.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chì)是天空中的太阳。 C.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供.(gòng)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 声! D.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kǎn)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 惨剩的咖啡倒给我。 答案:B 解析:A项,漂浮—飘浮;C项,“供”应读“gōng”;D项,惨剩—残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描写的是人被异化为甲壳虫,最终被人们抛弃的故事,作品在______和夸张中显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2)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______于现实的虚构世界。 (3)随着现代小说家们文体意识的______增强,他们让读者认识到,小说是有别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那个现实世界的。 A.荒谬独力逐渐B.荒诞独立逐渐 C.荒诞独立逐步 D.荒谬独力逐步 答案:B 解析:“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独立”,有不依靠他人的意思;“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渐”,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强调步骤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是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 ....,不肯听从劝告。 B.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养成了麻木不仁 ....的恶习。

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上海中学召开

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上海中学召开 2009年3月11日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万州上海中学进行。全区高完中及民办学校的高三物理教师、云阳风鸣中学高三物理教师计66人参加了本次教研会。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课堂教学研讨。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万州上海中学高三物理教师田杰提供复习研究课一节。 2、解读考纲。区教科所教研员对2009年考纲进行了解读。 3、经验交流。上海中学、万州二中、新田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就如何抓好后期复习教学进行了经验交流。 4、专题讲座。学科教研员就复习进度、专题设置、实验复习、综合训练、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得到上海中学的大力支持,校长陈联国亲自到会指导,学校物理教研组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附:万州二中高三物理备课组经验交流材料

协作创新高效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做法 万州二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协作,创新,高效是搞好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必须要求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创新是高考的永恒主题,也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习教学任务,必须高效地准备复习材料,高效地上课,高效地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一.明确各教学主体的工作任务 备课组:①制定计划②分配任务③组织教研④制定细则⑤搜集信息⑥反思纠偏。 由于时间短,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其实不能叫做计划了,准确地讲应该叫行事历,要把工作分解到每一天去,要把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人去。我们拟建两份行事历,一是教研行事历,二是教学行事历。教研行事历规定某一个时段教师做什么,拿出什么样的教研成果来;教学行事历细化到每一天教什么,练什么。教研成果的出炉时间要比实际教学需要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星期。 教师:①搞好课堂教学②按时交出教研成果③做好学生学业和心理辅导 后期复习阶段,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高考的日益临近,学生心理会出现许多问题,再加上理综试题中物理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大,学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孙江涛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孙江涛 发表时间:2014-03-25T14:51:15.48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作者:孙江涛[导读]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有涉及诗歌方面的题目。孙江涛河北宁晋职教中心摘要:诗歌艺术是中国文化经典中一支灿烂的奇葩。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西周时代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她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知中国古代先民的意识情趣,感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时期,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 一个歌唱的时代,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引导现代的高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有涉及诗歌方面的题目。阅读欣赏诗歌,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影响他们的人生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提升语文水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水平呢?我想以下几点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用精炼的形象语言拓展读者的形象思维,从而有效集中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优化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在反思中前进,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梦幻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体验,真正用心体会和感受诗的思想艺术魅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时,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还是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呢?是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还是“不求甚解”地读呢?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例如:在教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理解再诵读,因为只有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曹操对人生苦短功业未就的惆怅,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曹操统一天下、求贤若渴的迫切愿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充满感情、溢满慷慨悲凉地读出诗歌的情调。又如在教《锦瑟》时,没有必要为了纠缠不清的理解而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所以比较适用“不求甚解”的诵读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确保“其义自见”。教师在教诗歌鉴赏时,一定要有效把握和全面提升学生对高考考纲内容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确保诗歌教学的有的放矢。 二、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 诗歌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如教《归园田居》时,我在解答《归园田居》中“从何而归”这一问题时,就专门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尘网、樊笼”来作答,之后再从中分析它的比喻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随口告诉学生是“从官场归”,借用“尘网、樊笼”向学生作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比较贴切。因为官场就像网、就似笼,在官场的作者就如笼中之羁鸟,网中之池鱼,真正入木三分、具体可感地形容出官场之不自由、不自在,这比直接回答“官场”两字,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达到迂回启发的效果。教师在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引申之义,例如:在讲清陶渊明“归去如何?”的问题时,就可以告知学生,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歌颂田园之美,怒斥官场之厌,其实正是作者在不断追求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着人生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教授了语文知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一举两得。 三、鼓励写作,不断深化学习 诗歌在伟大祖国的文化长河中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就近现代来说,许多极富创新精神、极具卓越成就的诗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被民众广泛手抄、大量传诵。在动乱的年代,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社会迷茫的时候,诗人们高呼:“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却已经不愿聆听诗歌所发出的独特魅力,不想见识诗歌显现的梦幻之美,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诗歌的妙。但如何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诗歌之美妙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客观而言,在创作中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远远比只做几道复习题对学生的帮助要大得多。当然若能将诗歌创作有机地融合到期中、期终考试和考核中,效果会更加理想。要想帮助学生写好诗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在学生作品写出来以后,可以评选出优秀作品,之后再举办一次优秀作品展览,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不错方式。 四、着力类比,不断优化教学 在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诗歌教学中类比教法,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首,然后让学生从诗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之处,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气魄美、色彩美、情感美、动词美、结构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析和剖析一下各自对诗词美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大练兵”“大检阅”。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知道如何切入,如何深化,如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可以写。 总之,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法比较多,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法,都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近教材,不断提升对诗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将诗歌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期盼更多的同仁加入高中诗歌教学的探讨行列,共同携手寻找诗歌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