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模电)
- 格式:doc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96
项目一 稳压电源一、实训目的1、了解新元器件的作用并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万用表、调压器及交流毫伏表的正确使用。
3、掌握稳压电源测试电路的组建及相关点数据的测试。
二、实训仪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调压器和白色水泥电阻(10Ω和15Ω)。
三、实训内容(一)原理图1、降压电路2、桥式整流电路3、滤波电路4、调整电路5、基准电路6、比较放大电路7、取样电路 (二)线路板图(三)接线示意图(四)实训要求1、调试空载输出电压为12V±0.2V(输入220VAC)。
2、测试电压调整率,在输出1A时输入电压198V及242V时,测输出电压,并记录、计算调整率。
3、测试电流调整率,在输入AC 220V时,输出电流在空载和1A时测输出电压,并记录,计算。
4、测试输出纹波电压(在输入为220V、负载电流为1A的额定工作状态下)。
四、调试步骤1、按接线示意图连接电路(空载和加载两种情况)。
2、在空载时(输出端不加白色水泥电阻),调压器接220V电压,调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为220V(万用表700V/AC挡测量),记入数据(此数据为基准)。
3、测变压器输出电压(万用表20V/AC挡测量),记录。
4、取下保险丝,测整流后电压、即A点与GND之间(万用表20V或200V/DC挡测量),记录用。
5、装上保险丝,测输出端电压,调节RP1使输出电压为12V(万用表20V/DC挡测量),记录数据(此数据为基准)。
6、接入负载,测输出电压(万用表20V/DC挡测量,电源输入为220V),记录。
7、调节调压器使电源输入分别为198V、242V,测输出电压,记录。
8、计算电压调整率 S V =220220)242( 198U UU-×100% (取较大值)。
9、求在电源输入电压为220V时,空载时输出电压与加负载时输出电压,即输出电流为1A时的电流调整率 S I =空空A 1 U UU-×10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7年1月制实验一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等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了解以上各仪器的工作范围及性能。
二、实验设备1、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2、毫伏表1台3、示波器1台4、万用表1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等,如图所示1、实验电路测量2、仪器仪表的工作范围3、低频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4、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5、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6、万用表(指针式):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四、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仪器的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
2、实验箱右侧有电压为12V、-12V、5V~27V等值。
并用万用表合适的直流电压量程测量校对以上各电压值。
测量并记录。
3、调节XD22A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旋钮,使f=1KHz。
调节“输出衰减”“输出调节”旋钮,使低频信号发生器指示电压为3V(有效值),并用毫伏表中合适的量程测量在不同“输出衰减”对应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际输出电压值。
XD22A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量程以“dB”量表示。
旋钮置于“0”dB时,输出电压为表头指示值,无衰减。
换算过程如下:dB=20|lgA|,A为衰减倍数,如,“输出衰减”旋钮置于0dB时,A=100=1,此时表头的任何指示值都乘以1,表示输出没有衰减,输出电压为表头指示值;又如:“输出衰减”旋钮置于10dB时A=100..5=0.333倍,此时表头的任何指示值都乘以0.33,便是输出电压有效值。
练习“输出衰减”旋钮,表头指示电压5V 测量并记录:五、调节示波器的有关旋钮,使荧光屏出现一条扫描线,即可把被测信号加入到示波器Y 轴输入端,便可观察到信号波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1 概述1.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的设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达到下述要求:1)看懂基本电子线路图,具有分析电路的能力;具有合理选用元器件并构成小系统电路的能力。
2)掌握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具有分析和排除基本电子线路一般故障的能力。
3)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选择、仪器说明书的使用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电信号的基本测试方法。
4)能够根据实验任务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的、实事求是的、文字通顺和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5)具有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6)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质。
7)掌握实验室的安全用电知识。
1.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基本程序实验的基本程序一般有如下几个环节:1)实验准备。
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因此每次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讲义,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与任务,掌握必要的实验理论和方法,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地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2)实验操作。
正确的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
3)实验总结。
写出实验报告,对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加以总结。
1.3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对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加以总结,对实验数据加以处理,对所观察的现象、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加以分析、总结的过程。
实验报告要求文句通顺、简明扼要、字迹端正、图表清晰、结论正确、分析合理。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撰写实验报告是一种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写实验报告,能够深化对技术基础理论的认识,提高技术基础理论的应用能力;提高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等。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以及单管放大器的静态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的布局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信号并读取波形的有关参数。
3 学习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二、实验设备1 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2 数字示波器。
3 数字信号发生器。
4 单管放大器单元电路。
5 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说明1 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包含电源部分,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频率计,晶体管测试仪,数字式仪表,直流稳压电源,模拟电路面包板,数字电路面包板,六位十六位进制七段译码显示器及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分。
2 常用电子仪表与被测实验电路的连接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友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以及测量仪表仪表,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及作用如下:图1-11)数字信号发生器:它是用来产生信号源的仪器,它为被测实验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本实验为大家提供的是F80型数字信号发生器,它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输出,输出电压和频率均可以调节,它的频率范围在100μHz到80MHz之间,幅度范围20mV到20Vrp。
2)直流稳压电源:它被测实验电路提供电源。
它有0-30V可调电源及固定的正负5V 和正负12V电源。
3)数字示波器:用来测量试验电路的输出信号。
本实验室为提供的是DS1062CA数字示波器。
通过它可观察输出信号的周期,有效值,峰峰值等有关参数,详细使用方法请参考目录。
4)被测量实验电路:这里主要是指测量实验电路的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常用仪表,如数字式交流毫安表,数字式万用表及电流表等。
5)被测实验电路:只是我们要测试的某一单元电路。
无论哪一被测电路摸门都要通过上述相关仪器仪表。
准确的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进而真正掌握该某一单元的作用。
3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测量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微弱的信号在不失真的情况下尽量的放大,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如图1-1所示。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示波器各按键的作用,掌握波形的测量方法。
2. 了解交流毫伏表的功能,掌握交流小信号的测量方法。
3.了解万用表各档位的作用,掌握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本实验采用的是固纬公司生产的GDS-1104B数字示波器。
探针钩接信号源,夹子接地。
常用的按键有:Autoset:自动捕捉波形,并以最合适的形状(幅值、频率)显示在屏幕上。
Measure:自动读取波形的峰峰值、平均值、频率、占空比、上升时间等参数,并显示在屏幕右边。
Run/Stop:按此键,可使读数固定,便于记录;再按此键,读数又开始跳动。
注意:示波器使用前要先调零,否则会测不准。
方法是:将探针钩上的开关打到“ 1”,然后接示波器上的2V基准方波信号。
因为探针夹子与示波器电源共地,所以夹子不需要接地。
按Autoset键,再按Measure键,观察是否幅值为2V,频率为1KHz,若是则说明示波器已经调好了。
在箱子的“信号源与逻辑笔模块”中,先将频率档位打到100KHz档,再将示波器的探针钩接正弦波,探针夹子接“电源接口”的GND。
箱子通电,将频率调节旋钮调到MIN,幅度调节旋钮调到MAX,记下示波器显示的峰-峰值、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填入表1-1。
再把频率调到MAX,记下此时的频率最大值,填入表1-1。
之后,再把频率档位分别切换到10KHz、1KHz和100Hz档,进行类似的测量,并完成表1-1。
表1-1 波形测量结果档位峰-峰值(V) 最大值(V) 频率最小值(Hz) 频率最大值(Hz) 100KHz10KHz1KHz100Hz2. 万用表的使用本实验采用的是VICTOR CV890D型数字式万用表。
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
首先,将挡位调到直流电压20V,然后将红表笔接实验箱“电源接口”模块的+5V,黑表笔接电源地,将读数填入表1-3中。
同样,测量+12V和-12V,将测量值填入表1-2中。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方向)总学时:36学时(上课)实验学时:12(上机)实验次数:6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等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测量方法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研究。
1.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如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万用电表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技术。
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频率特性、脉冲波形参数的测量等。
3.初步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能力。
4.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5.根据技术要求能选用合适的元器件,初步具有设计电子小系统并进行组装和调试的能力。
6.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实验前要具备一定的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在实验中学会正确地使用电气测量仪表及电气设备,能独立完成实验接线、测试、正确选择测量仪器,能准确地读取、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1.实验须知1)实验前必须认真地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及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做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等一切准备工作。
教师要对实验预习情况抽查提问,抽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2)从准备接线到送电前要做好下列工作:(1)注意设备容量、参数是否合适,工作电源电压不能超过额定值。
(2)合理布线。
布线原则是:安全、方便、整齐、防止相互影响。
3)正确接线应遵守的原则:(1)根据实验电路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一般是“先串后并”,“先分后合”或“先主后辅”。
(2)接线前先搞清楚电路图上的节点与实验电路中各元件的接头的对应关系。
电子测试技术(一)***学院*****工程学院2009年7月目录前言 (1)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3)实验二基本放大电路的测量 (9)实验三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研究 (18)实验四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23)实验五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28)实验六运算放大电路基本应用 (34)实验七二阶滤波电路的分析 (40)实验八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及调试 (46)实验九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及分析 (50)实验十集成运放的应用(一)电压比较器 (54)实验十一集成运放的应用(二)波形发生器 (59)实验十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64)实验十三精密整流电路分析 (68)实验十四万用电表的设计与调试 (71)附录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75)附录2 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83)附录3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 (86)附录4 放大电路干扰、噪声抑制和自激振荡的消除 (92)前言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除了可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可开拓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对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总体要求(一)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1、预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搞懂实验原理,从而理解实验的目的,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步骤。
2、借助Multisim2001或Proteus 7 Professional仿真软件对给定的实验线路或自行设计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测试数据或波形,从理论上确认实验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3、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在本次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4、能回答预习思考问题。
5、写出预习报告,即实验报告的初稿。
(1)对实验的理解,包括①对实验目的的理解;②对实验原理的理解;③对实验步骤的理解;④对实验结果的预计,通过理论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估算。
(2)拟出实验步骤,设计出实验数据表格。
(3)预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6、实验前,指导教师要检查预习报告,检查仿真分析,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无预习报告、预习不合格者,不准进行实验。
(二)实验过程中的基本常识1、进入实验室要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
2、检查实验台上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是否正常。
3、合理布置你的实验现场。
(1)仪器设备,实验装置的安放位置要紧凑、合理,方便于测试(注意:习惯上使输入端在左侧,输出端在右侧)。
(2)在理解实验电路的基础上,认真正确接线,接线要牢靠,避免虚接;走线应尽可能短,避免长线。
(3)接入测示仪表时,要注意“共地”。
4、认真检查接线无误时,才可接通电源,进行测试。
5、实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气味或其它危险现象时,应先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然后报告指导教师,分析、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实验。
6、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要如实记录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和波形,并思考、分析判断其正确性,如感觉测试结果有异常时,应能独立思考,分析原因,耐心排除(自己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可找指导教师帮助解决)。
最后应记录故障及如何解决的方法。
7、实验做完后先不拆线路,应该将你的实验记录送交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同意后再拆除线路,清理现场,将全部仪器设备恢复原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后必须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锻炼学生撰写技术文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习报告的补充与完善。
1、实验报告的内容(1)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你的整个实验过程。
①实验目的是什么?②什么时间?与何人共同完成?③使用了什么仪器、仪表、器件?④所用的测试原理线路是什么?(2)整理测试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及波形。
①对于实验原始数据,以三线表格方式表达;②对于实验波形,以直角坐标图方式绘制曲线表达。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①将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值、仿真分析结果比较;②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③提出减少误差的措施。
(4)记录本次实验过程中所经历的问题与现象以及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5)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心得体会?(6)围绕本次实验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2、实验报告书写简洁工整、文理通顺,图表齐全工整,讨论深入,结论简明。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 必开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各仪器的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万用电表等,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形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方便,观察与读数直观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参考点)应连接在一起,俗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1)寻找扫描光迹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1~2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
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三、实验条件1、双踪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5、电阻10kΩ、电容0.01μF四、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正确使用;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确使用,并利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3、用示波器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五、实验步骤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扫描基线调节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表1.1 “校正信号”参数的测量标准值实测值幅度Up-p(V)频率f (kHz)上升沿时间(μS)下降沿时间(μS)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①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中。
②校准“校正信号”频率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中。
③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
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中。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相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2)改变示波器“扫描”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2中。
表1.2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V时的测量值信号电压频率示波器测量值信号电压毫伏表读数(V)示波器测量值周期(ms)频率(Hz)峰峰值(V)有效值(V)100Hz1kHz10kHz100kHz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1)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图1.2 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