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危害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危害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危害

导语: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孩子,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儿童肥胖最突出的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合理,很多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经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据调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1.8%。

生活习惯:不爱运动,经常看电视,吃完饭后喜欢静卧,这些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据调查,平均看电视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症的概率增加1.5%。

内分泌紊乱:虽然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见生长激素缺乏、甲

状腺激素缺乏和皮质醇过多,但是这些疾病以能量消耗下降和生长减少同时存在为特征,引起缓慢生长的矮身高儿童出现显著的中心性肥胖。

药物: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特殊形式的向心性体重增长。

儿童最易发生肥胖的时期

一是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二是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的危害

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

正常儿童。

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

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

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玻

儿童肥胖怎么办

1、增加体力活动,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幼童也不要关在室内,有条件就到户外活动,可带稍大孩子一起晨练,放手让孩子去参加小朋友的群体游戏,从小培养劳动习惯,鼓励做家务活,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培养多种娱乐活动兴趣,帮助孩子养成乐观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孩子,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3、儿童减肥最忌急于求成:儿童减肥应该称为体重控制,即肥胖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保持身高的正常增长,体重不增加或缓慢增加,逐渐使体重与身高相适应,而不是盲目地减去体重,否则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4、拒绝滋补保健品,有些父母以为滋补保健品肯定可以帮助孩子生长发育,然而反受其害,不仅发生了肥胖,还出现了性早熟。

小儿肥胖

编辑本段简介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本节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Simple obesity )。 编辑本段病因 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一) 营养过度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二)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三) 缺乏活动儿童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肥胖症。(四) 遗传因素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五) 中枢调节因素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节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编辑本段原因 (1)遗传: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2)饮食习惯: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3)心理代偿作用: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4)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5)生理因素:可能源自于患者本身的新陈代谢较亢进,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大脑控制饱食饥饿中枢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l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腹部偶可见白色或紫色纹。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而被误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严重肥胖者可因胸壁肥厚、横膈抬高、换气困难,造成CO2潴留、缺氧,以致气促、紫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Pickwickian syndrome )。 编辑本段治疗

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足殷实,家长惟恐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在饮食方面不遗余力地为他们补充营养,致使我们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儿童肥胖不是健康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是指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儿童肥胖也不是福,可能是祸,即“一胖生百病”,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威胁健康,甚至造成早亡。肥胖主要的危害是可诱发、并发和加重多种严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骨质疏松和性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等。对于儿童来说:肥胖不仅造成身理上的体态笨重,活动不便;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肥胖儿童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态,从而直接影响他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处于退缩状态,不好动,相对锻炼机会少。因此,幼儿肥胖应该引起我们广大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幼儿肥胖分析及肥胖干预措施 那么,衡量儿童标准体重的依据是什么呢?它就是儿童标准体重公式:即1~12岁儿童:标准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8;如果幼儿体重超过10%~20%为超重,超过20%~30%为轻肥,超过30%~50%就算是重肥了。 校学生肥胖分析及肥胖干预措施 资料证明,儿童期最易变胖,儿童期肥胖不同于成人的肥胖,儿童期肥胖主要是长脂肪细胞个数,一旦长成,这个数量将终身不变,所以,我们的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养得太胖,在注意营养同时还应避免和防止过度肥胖,否则,他将终身肥胖。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一是家长营养科学知识不足和传统的错误观念。72%的家长认为可以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粉等营养素;46.7%的家长

认为孩子爱吃什么说明体内缺什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给孩子过高的营养压力,造成营养学上的种种“伤害”。二是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家庭的膳食方式不合理,对肉、蛋、鱼等喜欢采用煎、炒、炸的方式,清蒸、水煮等采用较少。三是不良的进食行为。儿童喜食大鱼大肉及过甜、过咸、油炸食物,加之进食过快、过多等因素,从而导致儿童肥胖。四是个别幼儿教师不当的引导方式。有的老师总是希望孩子多吃、快长,或者通过表扬吃得快、吃得多的孩子,暗示其他孩子也要如此。在老师良好的动机下,孩子不经意间摄入了大量的热量。专家认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并不是“节食”,而是要从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入手,构建健康的行为方式。 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 杏园小学 肥胖儿童的干预措施 专家指出,对儿童期单纯性肥胖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行为矫正和运动训练。儿童肥胖分析及肥胖干预措施 对儿童肥胖,饮食控制包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食物、减少食物摄入量等。一日三餐中,早餐吃全天食物总量的35%、中餐为45%、晚餐为20%。晚饭后尽早让孩子刷牙,可以避免晚上过量进食。 在食物选择方面应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淀粉类食品,在烹调方法上多用清蒸、凉拌,少用煎、炸等方法。尽量避免让孩子吃薯条、冰淇淋、奶酪等高热量食品。对于主食量大的孩子,则应限制主食摄入量,每餐先减少1/3,逐渐减到1/2。换小碗吃饭、细嚼慢咽、饭前喝汤,都是避免孩子过量进食的方法。 行为矫正需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如偏食,厌食或以进食排解自己的苦闷、孤独和不满,不喜欢运动等。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危害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危害 导语: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孩子,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儿童肥胖最突出的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合理,很多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经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据调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1.8%。 生活习惯:不爱运动,经常看电视,吃完饭后喜欢静卧,这些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据调查,平均看电视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症的概率增加1.5%。 内分泌紊乱:虽然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见生长激素缺乏、甲

状腺激素缺乏和皮质醇过多,但是这些疾病以能量消耗下降和生长减少同时存在为特征,引起缓慢生长的矮身高儿童出现显著的中心性肥胖。 药物: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特殊形式的向心性体重增长。 儿童最易发生肥胖的时期 一是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二是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的危害 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成因及对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成因及对健康的影 响 【关键词】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行为干预 肥胖症是青少年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它极大程度地危害着青少年健康成长。首都儿科研究院负责的“儿童成人慢性病科研课题”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过去成人的慢性病,如今已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被称为“儿童成人慢性病”。造成这些疾病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肥胖。过去20年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了5至7倍,0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10人中就有2人为超重或肥胖,肥胖率居全国之首。臂力论文网 以下就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成因及对心血管、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1 诊断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除外由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度所造成全身脂肪过度积累。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20%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1]。目前肥胖儿诊断标准有数种,提倡使用体重指数(BMI),即体重/身高 2 ,为儿童肥胖症诊断指标[2]。正常体重BMI为18.5~24.9;超重BMI25~29.9;肥胖BMI30~39.9。肥胖进一步分为Ⅰ级肥胖BMI30~34.9;Ⅱ级肥胖BMI35.0~39.9;Ⅲ级肥胖BMI>40[3]。 2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2.1遗传: 青少年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肥胖儿童常有家族史。据有关资料报道[4],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尤其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为肥胖者;双亲均为非肥胖者,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双生子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无论是在同一家庭长大,或分开抚养,他们在体重方面的差异很小;二卵双生子成年后体重差异很大,有1/3二卵双生子成年后其体重相差多达 6 kg。另有报道,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5312名中小学生调查中发现:单纯肥胖率为8.1%,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父母亲肥胖与青少年肥胖有显著关联(P=0.003),即父母亲肥胖是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以母亲肥胖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最大。但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和姑妈肥胖与青少年肥胖均无显著关联[5]。 2.2出生时体重: 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出生体重与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呈“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与高出生体重可能均是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6]。目前,国内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梁凤英[7]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并无相关关系;徐秀[8]等研究认为,早产低体重儿肥胖发生率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有报道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与追踪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193名健康学龄儿童(7~11岁)与9年后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兴起,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儿童肥胖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孩子们的心理、社交和学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儿童肥胖问题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1.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骼和关节问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此外,儿童肥胖还与脑部发育不良、情绪障碍、沮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且会对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肥胖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关系。许多肥胖的孩子们由于长期忍受其他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导致孤独和缺乏自信心。这些负面情绪会使孩子们更容易受到欺负,并造成后来的情感和社交问题。肥胖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许多研究表明,肥胖的孩子表现出更低的学业成就和更差的学习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缺乏活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的。 2.儿童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孩子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不健康。高脂肪、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在孩子们的饮食中占 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食物会导致孩子过多的热量摄入,从而增加孩子肥胖的几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往往因为照顾孩子的生活而忽略了孩子的饮食,导致孩子吃得不够营养而又过量。此外,孩子们也会受到同龄人和广告对不健康食物的诱惑,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除了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过多地消耗时间在电子设备上,如电视、电脑和游戏机等,导致他们不再参与体育运动和其他体育活动,从而缺少运动量。缺乏运动会降低孩子们的基础代谢率,这意味着他们燃烧更少的卡路里,而更容易积累体脂肪。 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父母中的肥胖基因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孩子,这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变得肥胖。这种情况不仅是孩子的肥胖问题,也是一个家庭的肥胖问题。如果父母肥胖,孩子们更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3.预防儿童肥胖的方法

幼儿肥胖原因及预防

幼儿肥胖原因及预防 胖宝宝的成因 胖宝宝越来越多,减重班也因此大大流行起来。其实,胖宝宝于体型大、发育较好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胖宝宝是指体内脂肪积存过多而言。而且它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并成为长大成人后心脏及脑部血管疾病的前驱基础。 体重与肥胖关系测订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100% 若超过标准体重的10%~20%为超重。超过20%则为肥胖症。标准体重可在卫生局或各大医院所取得资料。 为什么宝宝会变胖? 宝宝是否会胖,与有无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 一.单纯性肥胖原因: 1.遗传: 父母皆胖者,子女肥胖的比率会比较高。 2.观念: 自古以来总认为孩子白白胖胖才健康,父母也才有面子。为人父母者,总是唯恐孩子吃得太少,不停鼓励孩子多吃。 3.饮食习惯: 胖宝宝的成因,一半来自饮食习惯错误,甚至很多是开始于怀孕期。中国人总认为生了胖一点的宝宝,身体会比较好,就会比较好养。孕妇过了孕吐期,就会不停的吃、不停的调补,所以过重的新生儿出生率就越来越多。这些娃娃就变成胖宝宝!富裕的生活,相对带来了

许多高热量的食品,像是:冰淇淋、牛油、巧克力、汉堡、油炸物…等,都是有着高脂肪和高热量。最糟糕的是,现在含糖饮料如燎原般的盛行,就连矿泉水都有甜味!父母在喂了一次,宝宝就会不断的在一次要求,这样下去不胖都难! 4.生活习惯: 现在的宝宝室外活动少,守着电视吃零食的时间乐来越长,消耗少、而储存多,常常在国小低年级的孩子中见到好多游泳圈。 二.继发性肥胖原因: 继发性肥胖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引起。如糖尿病早期(第一型)、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脂肪代谢紊乱、或其他药物所引起。 小儿肥胖的预防 任何疾病接贵在预防,尤其是肥胖。由前已知生病的三大原因在于遗传、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所以,可以说除了遗传是无法改变之外,其余都可以有预防措施的。 一.妊娠期的措施 肥胖的预防应当始于怀孕期。人类脂肪细胞增值最危险期始于妊娠7-9个月时,若是哺育母乳,在生产后第一年母亲饮食的成分便要特别留意。 二.婴儿期 婴儿期的营养状况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足够的影养,会使人长的好又聪明;过多的营养,则会导致终生的肥胖。 三.儿童期

浅谈儿童肥胖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儿童肥胖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念涛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 一、儿童肥胖的全球流行及危害 儿童肥胖已經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都迅速增长。肥胖流行具有全球性和地区性。在全球5~17岁的儿童中,有10%的儿童肥胖。全球60个国家的儿童肥胖有长期发展趋势。据调查除了俄罗斯和波兰以外,所有国家的肥胖率都在增加。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超重肥胖儿童少年已经达到1200万人,占到世界“胖孩儿”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北京儿童肥胖率10年来上升了5至7倍,上世纪末局部调查资料显示,0至6岁、6至8岁和11至12岁肥胖率分别是3.4%、15.4%和20.8%。 肥胖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儿童肥胖与包括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在内的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一直认为只有在成人期才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已经在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中出现,并且比例也越来越高,慢性病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超重肥胖儿童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儿童少年的3~4倍,且他们的血脂已经出现异常,成年后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正常成长,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减肥是儿童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线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肥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症一般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两类。现在,儿童肥胖一般都归因于能量储存效率方面的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室内久坐体力活动减少及热能摄入过多的共同结果。 1.遗传因素 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据研究,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40%~80%,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10%;而父母中1人为肥胖者(特别是母亲),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父母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增至70%~80%。 2.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 在发达国家,家庭越是贫困、家长的文化水平越低,儿童肥胖的发生机会越多,而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我国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太多,现在条件好了,尽量别让孩子吃苦,所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家长的饮食结构有误区,认为大鱼大肉、精米白面和营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23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23 引言 儿童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焦点。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儿童肥胖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报告将对中国儿童肥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背景信息 儿童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儿童平均体重的20%以上。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已经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最高记录。据相 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已经达到20%以上。儿 童肥胖问题不仅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原因分析 1. 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儿童们越来越少参与户外活动,而更多时间都花在电子产品上,如电视、手机和电脑等。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使得儿童消耗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2. 饮食结构的改变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以主食、蔬菜和少量的肉类为主。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消费量逐渐增加,如快餐、零食和碳酸饮料等。这样的饮食结构改变导致了儿童肥胖率的上升。 3. 家庭教育和意识的缺失 家庭教育和意识在儿童肥胖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家长缺乏对儿童饮食和 生活习惯的关注,导致孩子们在家中没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此外,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给予过多的零食奖励,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影响分析 1. 健康问题 儿童肥胖不仅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 高血压等,还会影响其成长和发育。肥胖的儿童在长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生长迟缓,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 2. 心理问题 肥胖的儿童常常遭受同龄人的歧视和嘲笑,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 伤害。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长期的心理障碍。 3. 社会经济问题 儿童肥胖问题不仅对个体有害,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肥胖儿童未来可 能需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资源和费用来治疗相关疾病,增加健康保险的负担。此外,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从而也给社会经济带来负担。 解决方案 1. 教育宣传 加强儿童肥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孩子们对饮食和运动的认识。通过 各种渠道,如学校、医疗机构和媒体等,传达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信息。 2. 健康饮食指导 加强对家庭的饮食指导,推广健康的饮食结构。通过提供膳食平衡的指导,引 导家庭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的摄入。 3. 加强体育锻炼 推动学校加强体育项目的开展,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鼓励家长和 孩子们一起参与户外活动,增加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量。 4. 家庭健康教育 加强家庭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视。鼓励家长提供健 康的饮食环境,减少孩子们的零食摄入,并给予正确的奖励方式。

肥胖儿童常见原因有

肥胖儿童常见原因有 肥胖儿童常见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是肥胖儿童常见的原因之一。现代社会中,快餐、高糖食品和高热量食品的普及使得孩子们的摄入热量增加,而营养不均衡、食物种类单一也容易导致肥胖。 2. 运动因素 缺乏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更喜欢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而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导致热量消耗不足,从而易于发胖。 3.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儿童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都有肥胖史,那么儿童患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遗传因素会直接影响儿童体内脂肪的积累和代谢。 4.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肥胖风险。比如家庭中长辈对孩子的喂养方式、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而社会环境中,比如学校的食品供应、体育活动的开展等也会对儿童的肥胖风险产生影响。

5.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儿童因为家庭问题、学业压力等造成的心理问题,往往用过食或者暴饮暴食来逃避问题,从而导致肥胖。 6. 生活习惯 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比如熬夜、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过多的体重。 综上所述,肥胖儿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因素、运动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因此,预防及治疗肥胖儿童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鼓励孩子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提倡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呵护儿童心理健康等。同时,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儿肥胖发生状况分析

小儿肥胖发生状况分析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孩子的肥胖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肥胖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提高患病风险的同时,还会对身心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将针对小儿肥胖的发生状况进行分析。 一、小儿肥胖发病率高 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然而,孩子的肥胖状况更令人担忧。据统计,全球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8%,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高达57%。具体到我国,过去20年来,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居民健康问题之一。 二、原因多样化 小儿肥胖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习惯:大多数小孩子喜欢高脂、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并且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也会使孩子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此外,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很多家长出于方便和快捷,就倾向于给孩子吃如快餐、糖果等这类高卡路里的食品,导致孩子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2、缺乏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更为便捷和舒适,很多孩子对于饱受污染的室外空气和缺少绿地的城市环境逐渐失去了户外活动的兴趣,加上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参加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最终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3、家庭遗传:遗传因素在小儿肥胖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如果从家族中继承了肥胖基因,父母才需要更加注意孩子体重,以避免孩子发生肥胖。 三、预防和治疗 针对小儿肥胖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不断增长的肥胖患病率,预防和治疗小儿肥胖的工作变得日益重要。以下是几个有效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方法: 1、合理控制饮食:家长可为孩子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合理分配孩子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尽量选择富含营养但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蛋白质丰富的食品等。 2、进行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消耗孩子身体中的多余热量,促进基础代谢率的增加,同时还能加强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肥胖儿童常见原因有那些

肥胖儿童常见原因有那些 肥胖儿童的常见原因可以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下面是对这些因素的具体解释: 1. 遗传因素:肥胖往往与家族中肥胖的个体有关,家庭中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存在肥胖时,子女患肥胖的风险也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代谢率、脂肪分布和饭量控制等方面,使肥胖的倾向在家族中传递。 2. 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食物过量、高热量的饮食以及高糖、高脂肪、高盐和高能量的食物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超过需求,从而使体重逐渐增加。此外,儿童频繁食用快餐、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等不健康的食物也会增加发生肥胖的风险。 3. 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引起肥胖儿童增多的原因之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进程导致了儿童活动水平的下降。大量时间用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以及使用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使得儿童运动量减少。此外,长时间坐着、缺乏户外活动和参加体育活动等也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进一步促进了肥胖的发生。 4. 心理因素:压力、情绪问题和精神障碍也可能与肥胖儿童的高发有关。有些儿童通过过食来应对压力或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肥胖可能是一种心理做法,从而导致肥胖问题加剧。此外,一些儿童可能因为肥胖而受到欺凌或嘲笑,导致

他们进一步沉溺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5. 环境因素:儿童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对肥胖的发生起到影响。例如,儿童暴露在高糖、高脂肪的环境中,食物选择受限于周围环境,容易选择不健康的食物。此外,缺乏饮食教育和缺乏健康的饮食模式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也会加剧儿童肥胖的问题。 综上所述,肥胖儿童常见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肥胖儿童的发生率。

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严 重的公共健康挑战。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们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 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以及 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 1.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现代社会中,高糖、高脂肪、高盐的加工食品广泛存在,儿童易受 到这些不健康食物的诱惑。缺乏营养均衡的饮食导致能量摄入过多, 从而导致肥胖。 2. 缺乏体育锻炼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儿童们更倾向于室内活动,如电子游戏、电视等,而缺乏户外运动。长期久坐不动不仅使儿童的能量消耗减少,还使肌 肉发育不良,进一步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3. 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 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家长在儿童成 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家庭成员有肥胖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孩子们很容易受到影响。 4. 心理因素

一些儿童肥胖问题也与情绪和心理因素相关。例如,情绪压力、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往往会导致儿童食欲过剩,从而增加肥胖风险。 二、儿童肥胖问题的解决方案 1. 健康饮食教育 通过向儿童和家长提供健康饮食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均衡饮食的认识和理解。饮食教育应注重鼓励多种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并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2. 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 为了减少儿童长时间久坐不动的情况,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并鼓励儿童参与俱乐部运动活动。 3. 家庭支持与参与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对于儿童肥胖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家长应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提供健康的饮食和环境。 4. 心理健康支持 针对儿童可能出现的情绪压力、抑郁和焦虑等问题,家长和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支持。这可以包括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以帮助儿童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减少过度进食的倾向。 结论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 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正进入高发期。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引起生活环境的改变,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肥胖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原因错综复杂。遗传因素决定个体肥胖发生的易感性,而各种环境因素则促进肥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保证了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对成人饮食行为的建立和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危害深远,不仅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可发展为成人肥胖,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从而导致长期病态和早期死亡。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早期死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作用Abstract Obesity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rate. Obesity whose reasons are complex is 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ial, long-term effects. Genetic factors determine the obesity susceptibility for individual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obesity. Sound dietary behaviors developed early in life not only promote good nutri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be likely to help form good dietary habits in adult and affect health condition in later life.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prevalence of obesity also showed a clear increasing trend. The damages are far-reaching for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ot only leading to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and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obstacle, affecting the ability to learn. It is more serious that the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an

儿童过于肥胖的危害及原因

儿童过于肥胖的危害及原因 1.肥胖儿童血脂高 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膈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3.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 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5.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6.肥胖儿童有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1、遗传因素 科学研究证明,遗传在孩子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不仅影响着骨骼系统的发育,而且遗传基因控制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决定从脂肪中运用多少热量。因此,身材胖的父母,子女胖的可能性也很大。 2、营养失衡 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优质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儿童营养调查资料也证实,营养丰富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生长发育,但是,长期的营养失衡,也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 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吃的多,主要是由于吃的东西决定的,一般来讲,偏好吃多脂肪食品和甜食的孩子,发胖的机率比较高。由于儿童的天性大多爱吃甜食,因此许多肥胖儿童喜欢吃奶油、汉堡包、炸薯条、可乐等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缺乏营养,以吃这

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儿童肥胖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肥胖的概念、影响因素、肥胖对儿童行为心理的问题研究以及控制儿童肥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儿童肥胖;因素;行为;心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儿童肥胖率也不断攀升,相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上升10倍[1],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本身作为一种疾病,同时又会对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从长远来看,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正确认识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儿童肥胖问题 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肥胖问题特别是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因素.1990-2010年,全球儿童肥胖患病率由4.2%增至6.7%,《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肥胖研究协作组分析了2015年6850万成人和儿童的数据。全球肥胖儿童约有1.077亿。1985-2014年间,我国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肥胖率从0.5%增长至7.3%,到2020年时,这一肥胖率已经超过10%。如不进行干预,预计到2030年底将会增加至28%,相关研究还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肥胖检出率也在不断攀升,且其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市。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因此,儿童肥胖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造成儿童肥胖 问题的原因 从医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讲,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现实的儿童肥胖研究可能,主要因素集中在饮食、运动、遗传几个方面,而饮食和运动是最主要的因素

育儿知识-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队伍越来越壮大并逐渐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肥胖儿童正以每年8%的惊人速度递增。 不仅给宝宝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对宝宝的 也带来了危害。什么是儿童肥胖的原因呢? 儿童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相应年龄及身高正常体重的20%。导致儿童肥胖除了宝宝暴饮暴食,还有其他因素。 传统观念认为肥胖的原因就是饮食过量而导致的。很多女孩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身材,而控制孩子的食量,这是严重的误区。肥胖的原因除了吃得多还跟吃什么有关。喜爱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的孩子,发胖的几率更大。 另外,宝宝的饮食直接影响到身体 ,家长们往往只会重视宝宝食物的营养够不够,是否符合宝宝的口味,却忽视了宝宝膳食结构中的营养平衡。营养过剩,长期营养失衡,挑食都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导致儿童肥胖。 如今孩子的活动空间基本都在室内,活动量越来越少,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活动时间越来越短,这样就限制了人体能量的消耗。而家长不断的 ,能量消耗小于补充,导致营养过剩,使得脂肪在身上沉积,形成了儿童肥胖。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运动除了增强体质外,还能有效的锻炼骨骼和肌肉。它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能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运动系统功能,并控制体重。 儿童肥胖除了上述后天环境中的因素,父母的先天遗传也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证明,父母身材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比一般儿童要大。因为遗传基因决定身体发育,控制身体能量在运动中的消耗。 儿童肥胖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因素外,还与生活习惯和疾病有关。不规律胡生活习惯,会破坏儿童体内正常的生物钟,导致身体机能紊乱,食宿时间不定,增加肥胖的条件。因此,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结构,增强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儿童,家长应更加注意。'

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脂肪过度堆积以至于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状态称为肥胖(obesity)。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很多,现代人的饮食特点是导致成人和儿童普遍肥胖的原因之一。另外经常外出饮食和零食过多、夜间随便加餐、偏食、不爱运动、压力过重、放纵和父母过分关心、父母肥胖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肥胖。 减肥与儿童健康 在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这些儿童长期处在心理压力之下,由于肥胖带来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肥胖的同时,人的血管也在变细,血压也就不断升高。当大压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通时,又容易损坏血管,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现象。 专家认为,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此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脂肪肝等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儿童高血压患者常见于肥胖儿童中,因此肥胖儿童患各种

成人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正常儿童。中风(脑溢血、脑血栓)与心脏病并列位于成人病榜首,直接表现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死亡率极高。这种疾病虽然到成年后才发病,但早期形成原因却与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有着密 切的关系。另外,一些如乳腺癌、结肠癌等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虽然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很多健康隐患,但儿童在减肥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不能盲目。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上严格把关。儿童少年肥胖类型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很多家庭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独生子女的成长发展成为家庭的关注热点,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一环。长辈总怕孩子营养不够,从膳食到营养品应有尽有,独生子女受到宠爱,吃什么有什么,儿童形成一定程度偏食、多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由于受升学等压力影响孩子又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如此就形成了吃的多,消耗少,过多的能量就转变为脂肪存留在体内而渐成肥胖。儿童少年肥胖应该认为是脂肪细胞增大和脂肪细胞增多的结果,脂肪细胞的增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