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条件编译

C条件编译

C条件编译
C条件编译

预处理过程扫描源代码,对其进行初步的转换,产生新的源代码提供给编译器。可见预处理过程先于编译器对源代码进行处理。

在C 语言中,并没有任何内在的机制来完成如下一些功能:在编译时包含其他源文件、定义宏、根据条件决定编译时是否包含某些代码。要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使用预处理程序。尽管在目前绝大多数编译器都包含了预处理程序,但通常认为它们是独立于编译器的。预处理过程读入源代码,检查包含预处理指令的语句和宏定义,并对源代码进行响应的转换。预处理过程还会删除程序中的注释和多余的空白字符。

预处理指令是以#号开头的代码行。#号必须是该行除了任何空白字符外的第一个字符。#后是指令关键字,在关键字和#号之间允许存在任意个数的空白字符。整行语句构成了一条预处理指令,该指令将在编译器进行编译之前对源代码做某些转换。下面是部分预处理指令:

指令用途

# 空指令,无任何效果

#include 包含一个源代码文件

#define 定义宏

#undef 取消已定义的宏

#if 如果给定条件为真,则编译下面代码

#ifdef 如果宏已经定义,则编译下面代码

#ifndef 如果宏没有定义,则编译下面代码

#elif 如果前面的#if给定条件不为真,当前条件为真,则编译下面代码

#endif 结束一个#if……#else条件编译块

#error 停止编译并显示错误信息

一、文件包含

#include预处理指令的作用是在指令处展开被包含的文件。包含可以是多重的,也就是说一个被包含的文件中还可以包含其他文件。标准C编译器至少支持八重嵌套包含。

预处理过程不检查在转换单元中是否已经包含了某个文件并阻止对它的多次包含。这样就可以在多次包含同一个头文件时,通过给定编译时的条件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

#define AAA

#include "t.c"

#undef AAA

#include "t.c"

为了避免那些只能包含一次的头文件被多次包含,可以在头文件中用编译时条件来进行控制。例如:

/*my.h*/

#ifndef MY_H

#define MY_H

……

#endif

在程序中包含头文件有两种格式:

#include

#include "my.h"

第一种方法是用尖括号把头文件括起来。这种格式告诉预处理程序在编译器自带的或外部库的头文件中搜索被包含的头文件。第二种方法是用双引号把头文件括起来。这种格式告诉预处理程序在当前被编译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文件中搜索被包含的头文件,如果找不到,再搜索编译器自带的头文件。

采用两种不同包含格式的理由在于,编译器是安装在公共子目录下的,而被编译的应用程序是在它们自己的私有子目录下的。一个应用程序既包含编译器提供的公共头文件,也包含自定义的私有头文件。采用两种不同的包含格式使得编译器能够在很多头文件中区别出一组公共的头文件。

二、宏

宏定义了一个代表特定内容的标识符。预处理过程会把源代码中出现的宏标识符替换成宏定义时的值。宏最常见的用法是定义代表某个值的全局符号。宏的第二种用法是定义带参数的宏,这样的宏可以象函数一样被调用,但它是在调用语句处展开宏,并用调用时的实际参数来代替定义中的形式参数。

1.#define指令

#define预处理指令是用来定义宏的。该指令最简单的格式是:首先神明一个标识符,然后给出这个标识符代表的代码。在后面的源代码中,就用这些代码来替代该标识符。这种宏把程序中要用到的一些全局值提取出来,赋给一些记忆标识符。

#define MAX_NUM 10

int array[MAX_NUM];

for(i=0;i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阅读该程序的人来说,符号MAX_NUM就有特定的含义,它代表的值给出了数组所能容纳的最大元素数目。程序中可以多次使用这个值。作为一种约定,习惯上总是全部用大写字母来定义宏,这样易于把程序红的宏标识符和一般变量标识符区别开来。如果想要改变数组的大小,只需要更改宏定义并重新编译程序即可。

宏表示的值可以是一个常量表达式,其中允许包括前面已经定义的宏标识符。例如:

#define ONE 1

#define TWO 2

#define TH REE (ONE+TWO)

注意上面的宏定义使用了括号。尽管它们并不是必须的。但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应该加上括号的。例如:

six=THREE*TWO;

预处理过程把上面的一行代码转换成:

six=(ONE+TWO)*TWO;

如果没有那个括号,就转换成six=ONE+TWO*TWO;了。

宏还可以代表一个字符串常量,例如:

#define VERSION "Version 1.0 Copyright(c) 2003"

2.带参数的#define指令

带参数的宏和函数调用看起来有些相似。看一个例子:

#define Cube(x) (x)*(x)*(x)

可以时任何数字表达式甚至函数调用来代替参数x。这里再次提醒大家注意括号的使用。宏展开后完全包含在一对括号中,而且参数也包含在括号中,这样就保证了宏和参数的完整性。看一个用法:

int num=8+2;

volume=Cube(num);

展开后为(8+2)*(8+2)*(8+2);

如果没有那些括号就变为8+2*8+2*8+2了。

下面的用法是不安全的:

volume=Cube(num++);

如果Cube是一个函数,上面的写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因为Cub e是一个宏,所以会产生副作用。这里的擦书不是简单的表达式,它们将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们展开后是这样的:

volume=(num++)*(num++)*(num++);

很显然,结果是10*11*12,而不是10*10*10;

那么怎样安全的使用Cube宏呢?必须把可能产生副作用的操作移到宏调用的外面进行:

int num=8+2;

volume=Cube(num);

num++;

3.#运算符

出现在宏定义中的#运算符把跟在其后的参数转换成一个字符串。有时把这种用法的#称为字符串化运算符。例如:

#define PASTE(n) "adhfkj"#n

main()

{

printf("%s\n",PASTE(15));

}

宏定义中的#运算符告诉预处理程序,把源代码中任何传递给该宏的参数转换成一个字符串。所以输出应该是adhfkj15。

4.##运算符

##运算符用于把参数连接到一起。预处理程序把出现在##两侧的参数合并成一个符号。看下面的例子:

#define NUM(a,b,c) a##b##c

#define STR(a,b,c) a##b##c

main()

{

printf("%d\n",NUM(1,2,3));

printf("%s\n",STR("aa","bb","cc"));

}

最后程序的输出为:

123

aabbcc

千万别担心,除非需要或者宏的用法恰好和手头的工作相关,否则很少有程序员会知道##运算符。绝大多数程序员从来没用过它。

三、条件编译指令

条件编译指令将决定那些代码被编译,而哪些是不被编译的。可以根据表达式的值或者某个特定的宏是否被定义来确定编译条件。

1.#if指令

#if指令检测跟在制造另关键字后的常量表达式。如果表达式为真,则编译后面的代码,知道出现#else、#elif或#endif为止;否则就不编译。

2.#endif指令

#endif用于终止#if预处理指令。

#define DEBUG 0

main()

{

#if DEBUG

printf("Debugging\n");

#endif

printf("Running\n");

}

由于程序定义DEBUG宏代表0,所以#if条件为假,不编译后面的代码直到#endif,所以程序直接输出Running。

如果去掉#define语句,效果是一样的。

3.#ifdef和#ifndef

#define DEBUG

main()

{

#ifdef DEBUG

printf("yes\n");

#endif

#ifndef DEBUG

printf("no\n");

#endif

}

#if defined等价于#ifdef; #if !defined等价于#ifndef

4.#else指令

#else指令用于某个#if指令之后,当前面的#if指令的条件不为真时,就编译#else后面的代码。#endif指令将中指上面的条件块。 #define DEBUG

main()

{

#ifdef DEBUG

printf("Debugging\n");

#else

printf("Not debugging\n");

#endif

printf("Running\n");

}

5.#elif指令

#elif预处理指令综合了#else和#if指令的作用。

#define TWO

main()

{

#ifdef ONE

printf("1\n");

#elif defined TWO

printf("2\n");

#else

printf("3\n");

#endif

}

程序很好理解,最后输出结果是2。

6.其他一些标准指令

#error指令将使编译器显示一条错误信息,然后停止编译。

#line指令可以改变编译器用来指出警告和错误信息的文件号和行号。

#pragma指令没有正式的定义。编译器可以自定义其用途。典型的用法是禁止或允许某些烦人的警告信息。

C、C++程序编译过程

C/C++程序编译过程 学习各种外挂制作技术,马上去百度搜索"魔鬼作坊"点击第一个站进入、快速成为做挂达人。 当我们进行编译的时候,要使用一系列的工具,我们称之为工具链。 其中包括: 预处理器CPP 编译器gcc/g++ 汇编器as 连接器ld 一个C/C++程序编译过程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1.预处理预处理器cpp将对源文件中的宏进行展开。 2.编译gcc将c文件编译成汇编文件。 3.汇编汇编器as将汇编文件编译成机器码。 4.连接链接器ld将目标文件和外部符号进行连接,得到一个可执行二进制文件。 下面以一个很简单的hello.c来探讨这个过程。 #include #define BUFSIZE1024 int main(int argc,char*argv[]) { char hello[BUFSIZE]="Hello my friend!"; printf("%s\n",hello); return0; }

1.预处理(预处理器cpp): gcc会首先调用CPP进行预处理: [butbueatiful@xt myhello]$cpp hello.c>hello.i 或 [butbueatiful@xt myhello]$gcc-E hello.c>hello.i 我们用vi hello.i查看hello.i的内容如下: …… int main(int argc,char*argv[]) { char hello[1024]="Hello my friend!"; printf("%s\n",hello); return0; } 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中宏定义BUFSIZE出现的位置被1024替换掉了,其它的内容保持不变。 2.gcc将c文件编译成汇编文件(编译器gcc): 接下来gcc会执行 [butbueatiful@xt myhello]$gcc-S hello.i#得到汇编文件hello.s 3.as将汇编文件编译成机器码(汇编器as): [butbueatiful@xt myhello]$as hello.s-o hello.o 得到输出文件为hello.o hello.o中为目标机器上的二进制文件

linux下编写c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姓名:雨田河南大学rjxy 班级:XXXX 实验二Linux基本操作 实验二Linux基本操作 编写c源程序并用编译运行 【需求】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新文件t.c,用vi编辑器一段简单代码,代码要求在屏幕上输出 文字“Hello Linux!”; ◆用gcc编译t.c文件,并运行,查看输出结果,若结果错误,请根据提示修改;【系统及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Virtualbox,Fedora 13 【实验配置文件及命令】 1.配置文件: 2.命令:touch、rpm、gcc、./等

进入Linux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系统工具-> 终端,输入命令:su 输入密码切换到root超级用户。 1.在当前目录建立一个新的目录test:$ mkdir test 在test目录下建立文件t.c :$touch t.c 3编辑程序源代码:vi t.c 首先按下键盘的“i”键,字符界面下方出现“insert”提示字符,此时输入以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Linux!\n"); return 0; } 4 保存退出:先按下“Esc”键,然后按下“shift”和“:”键,界面上出现冒号,然后输入“xq!”或者“x”对代码保存退出。 5 由于系统默认没有安装C语言编译程序,下面进行安装gcc 程序; 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引用实验指导书: 1.gcc的安装 (1)查看gcc是否安装 rpm –q gcc (2)指定安装源 在“系统-分配光驱”里选择“Fedora-13-i386-DVD.iso” (3)查看安装源挂载位置 df命令,可查看到虚拟光驱挂载点 返回结果为:/media/Fedora 13 i386 DVD (4)使用安装源 安装的文件为RPM安装包,所在位置为安装光盘中的“Packages”目录下,可用“cd”命令进入此目录 cd /media/ Fedora 13 i386 DVD/Packages ★由于“Fedora 13 i386 DVD”名字中有空格,若直接输入,则会提示找不到此目录,可用“tab”键自动补全 【方法】cd /media/F)/P() 则可返回如下结果: cd /media/Fedora\ 13\ i386 \DVD\ /Packages (5)查看当前目录下是否有gcc安装包

C语言程序设计慕课下编译答案(完美)

1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5分) #include int fun1( int m, int n) //辗转相除法求m/n的公约数 { int r; while (n) { r=m % n; m=n; n=r; } return m; } int fun2(int m,int n) //最小公倍数 { return m*n/fun1(m,n); } int main() { int a,b; scanf("%d,%d",&a,&b); //输入 printf("最大公约数:%d\n最小公倍数:%d\n",fun1(a,b),fun2(a,b)); return 0; } 2排序并插入(15分) #include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 插入排序 { int *last = 0, *next = 0, key = 0, i = 0; for (i = 1; i < n; ++i) { next = arr + i, key = *next; if (key < *arr) // 将待插的数据比第一个数据小,直接插到最前面。 { for (last = next; next != arr; next = last) *next = *--last; *arr = key; }

else // 否则从后往前遍历,找到第一个小于关键字的位置插入。 { for (last = next; key < *--last; next = last) *next = *last; *next = key; } } } void OutPutArray(const int* arr, int n) // 打印一个数组 { int i;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arr[i]); if(i

C语言编译全过程

编译的概念: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编译的完整过程:C源程序-->预编译处理(.c)-->编译、优化程序(.s、.asm)-->汇编程序(.obj、.o、.a、.ko)-->链接程序(.exe、.elf、.axf等) 1. 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define Name TokenString,#undef等。 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等。 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3)头文件包含指令,如#include "FileName"或者#include 等。 在头文件中一般用伪指令#define定义了大量的宏(最常见的是字符常量),同时包含有各种外部符号的声明。 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头文件可以是系统提供的,这些头文件一般被放在/usr/include目录下。在程序中#include它们要使用尖括号(< >)。另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头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与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此时在#include中要用双引号("")。 (4)特殊符号,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 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现的LINE标识将被解释为当前行号(十进制数),FILE则被解释为当前被编译的C源程序的名称。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内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输出文件将作为编译程序的输出而被翻译成为机器指令。 2. 编译、优化阶段 经过预编译得到的输出文件中,只有常量;如数字、字符串、变量的定义,以及C语

C程序编译过程详解

C程序编译过程详解 概述: C语言编译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里面涉及到的编译器知识、硬件知识、工具链知识都是非常多的,深入了解整个编译过程对工程师理解应用程序的编写是有很大帮助的,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在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实践。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知道分成编译和连接两个阶段,编译阶段将源程序(*.c)转换成为目标代码(,一般是obj文件,至于具体过程就是上面说的那些阶段),连接阶段是把源程序转换成的目标代码(obj文件)与你程序里面调用的库函数对应的代码连接起来形成对应的可执行文件(exe文件)就可以了,其他的都需要在实践中多多体会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一. 简单解释: 程序的编译过程如上图所示,分为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等几个阶段。 预处理:预处理相当于根据预处理命令组装成新的C程序,不过常以i为扩展名。 编译:将得到的i文件翻译成汇编代码。s文件。 汇编:将汇编文件翻译成机器指令,并打包成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O文件。该文件是二进制文件,字节编码是机器指令。 链接:将引用的其他O文件并入到我们程序所在的o文件中,处理得到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二.详细解释 编译的概念: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编译的完整过程:C源程序-->预编译处理(.c)-->编译、优化程序(.s、.asm)-->汇编程序(.obj、.o、.a、.ko)-->链接程序(.exe、.elf、.axf等) 编译,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C源程序头文件-->预编译处理(cpp)-->编译程序本身-->优化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可执行文件 1.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Linux下用gcc编译c程序

Linux下用gcc编译c程序 GCC 支持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包括C、C++、Ada、Fortran、Objective C,Perl、Python 和Ruby,甚至还有Java。 Linux 内核和许多其他自由软件以及开放源码应用程序都是用C 语言编写并使用GCC 编译的。 编译C++程序: -c 只编译不连接 g++ file1 -c -o file1.o g++ file2 -c -o file2.o g++ file1.o file.o -o exec g++ -c a.cpp 编译 g++ -o a a.o 生成可执行文件 也可以g++ -o a a.cpp直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1. 编译单个源文件 为了进行测试,你可以创建“Hello World”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exit(0); }

使用如下命令编译并测试这个代码: # gcc -o hello hello.c # ./hello Hello wordl! 在默认情况下产生的可执行程序名为a.out,但你通常可以通过gcc 的“-o”选项来指定自己的可执行程序名称。 2. 编译多个源文件 源文件message.c包含一个简单的消息打印函数: #include void goodbye_world(void) { p rintf(“Goodbye, world!\n”); } 使用gcc的“-c”标记来编译支持库代码: # gcc -c message.c 这一过程的输出结果是一个名为message.o的文件,它包含适合连接到一个较大程序的已编译目标代码。 创建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它包含一个调用goodbye_world的main函数 #include void goodbye_world(voi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goodbye_world();

C程序的编译链接过程

C程序的编译链接过程 编译,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C源程序头文件-->预编译处理(cpp)-->编译程序本身-->优化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可执行文件 1.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析] 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define Name TokenString,#undef等。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 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等等。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3)头文件包含指令,如#include "FileName"或者#include 等。在头文件中一般用伪指令#define定义了大量的宏(最常见的是字符常量),同时包含有各种外部符号的声明。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头文件可以是系统提供的,这些头文件一般被放在/usr/include目录下。在程序中#include它们要使用尖括号(<>)。另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头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与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此时在#include中要用双引号("")。 (4)特殊符号,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现的LINE标识将被解释为当前行号(十进制数),FILE则被解释为当前被编译的C源程序的名称。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内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输出文件将作为编译程序的输出而被翻译成为机器指令。 2.编译阶段 经过预编译得到的输出文件中,将只有常量。如数字、字符串、变量的定义,以及C语言的关键字,如main,if,else,for,while,{,}, +,-,*,\,等等。预编译程序所要作

C程序的编译过程

C程序的编译过程 编译,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C源程序头文件-->预编译处理(cpp)-->编译程序本身-->优化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可执行文件elf 1.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析] 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define Name TokenString,#undef等。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等等。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3)头文件包含指令,如#include "FileName"或者#include 等。在头文件中一般用伪指令#define定义了大量的宏(最常见的是字符常量),同时包含有各种外部符号的声明。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头文件可以是系统提供的,这些头文件一般被放在/usr/include目录下。在程序中#include它们要使用尖括号(<>)。另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头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与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此时在#include中要用双引号("")。 (4)特殊符号,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现的LINE标识将被解释为当前行号(十进制数),FILE则被解释为当前被编译的C源程序的名称。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

c语言编译过程详解

C语言编译过程总结详解 C语言的编译链接过程要把我们编写的一个c程序(源代码)转换成可以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可执行代码),需要进行编译和链接。编译就是把文本形式源代码翻译为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文件的过程。链接是把目标文件、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和用到的库文件进行组织形成最终生成可执行代码的过程。过程图解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到,整个代码的编译过程分为编译和链接两个过程,编译对应图中的大括号括起的部分,其余则为链接过程。 编译过程 编译过程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编译和会汇编。

编译 编译是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源文件的编译过程包含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预处理阶段,在正式的编译阶段之前进行。预处理阶段将根据已放置在文件中的预处理指令来修改源文件的内容。如 #include指令就是一个预处理指令,它把头文件的内容添加到.cpp文件中。这个在编译之前修改源文件的方式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环境的限制。一个环境需要的代码跟另一个环境所需的代码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可用的硬件或操作系统是不同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把用于不同环境的代码放在同一个文件中,再在预处理阶段修改代码,使之适应当前的环境。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处理: (1)宏定义指令,如 #define a b 对于这种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a用b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 a则不被替换。还有 #undef,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 等。 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C语言编译全过程介绍

C语言的编译链接过程要把我们编写的一个c程序(源代码)转换成可以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可执行代码),需要进行编译和链接。编译就是把文本形式源代码翻译为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文件的过程。链接是把目标文件、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和用到的库文件进行组织,形成最终生成可执行代码的过程。过程图解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到,整个代码的编译过程分为编译和链接两个过程,编译对应图中的大括号括起的部分,其余则为链接过程。 1.编译过程 编译过程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编译和汇编。 编译 编译是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源文件的编译过程包含两个主要阶段: 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 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 define Name TokenString,# undef等。 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 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 ifdef,# ifndef,# else,# elif,# endif等。 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3)头文件包含指令,如# include "FileName" 或者# include < FileName> 等。 在头文件中一般用伪指令# define定义了大量的宏(最常见的是字符常量),同时包含有各种外部符号的声明。 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 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头文件可以是系统提供的,这些头文件一般被放在/ usr/ include目录下。在程序中# include它们要使用尖括号(< >)。另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头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与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此时在# include中要用双引号("")。 4)特殊符号,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 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现的LINE标识将被解释为当前行号(十进制数),FILE则被解释为当前被编译的C源程序的名称。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内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输出文件将作为编译程序的输入而被翻译成为机器指令。 编译、优化阶段 经过预编译得到的输出文件中,只有常量;如数字、字符串、变量的定义,以及C语言的关键字,如main, if , else , for , while , { , } , + , - , * , \ 等等。 编译程序所要作得工作就是通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在确认所有的指令都符合语法规则之后,将其翻译成等价的中间代码表示或汇编代码。 优化处理是编译系统中一项比较艰深的技术。它涉及到的问题不仅同编译技术本身有关,而且同机器的硬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优化一部分是对中间代码的优化。这种优化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另一种优化则主要针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而进行的。 对于前一种优化,主要的工作是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代码外提、强度削弱、变换循环控制条件、已知量的合并等)、复写传播,以及无用赋值的删除,等等。 后一种类型的优化同机器的硬件结构密切相关,最主要的是考虑是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各个硬件寄存器存放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对于内存的访问次数。另外,如何根据机器硬件执行指令的特点(如流水线、RISC、CISC、VLIW等)而对指令进行一些调整使目标代码比较短,执行的效率比较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经过优化得到的汇编代码必须经过汇编程序的汇编转换成相应的机器指令,方可能被机器执行。

TurboC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如何编译、调试和运行源程序

Turbo C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如何编译、调试和运行源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Turbo C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如何编译、调试和运行源程序。并给出Turbo C的常用编辑命令。最后介绍Turbo C编译、连接和运行时的常见错误。 一、Turbo C程序设计基本步骤 程序设计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 分析问题。 第二步: 画出程序的基本轮廓。 第三步: 实现该程序。 3a. 编写程序 3b. 测试和调试程序 3c. 提供数据打印结果 下面, 我们来说明每一步的具体细节。 第一步: 分析问题 在这一步, 你必须: a. 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确定要产生的数据(输出)。作为这一子步的一部分, 你应定义表示输出的变量。 b. 确定需产生输出的数据(称为输入), 作为这一子步的一部分, 你应定义表示输入的变量。 c. 研制一种算法, 从有限步的输入中获取输出。这种算法定义为结构化的顺序操作, 以便在有限步内解决问题。就数字问题而言, 这种算法包括获取输出的计算, 但对非数字问题来说, 这种算法包括许多文本和图象处理操作。 第二步: 画出程序的基本轮廓 在这一步, 你要用一些句子(伪代码)来画出程序的基本轮廓。每个句子对应一个简单的程序操作。对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说, 通过列出程序顺序执行的动作, 便可直接产生伪代码。然而, 对复杂一些的程序来说, 则需要将大致过程有条理地进行组织。对此, 应使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当使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时, 你要把程序分割成几段来完成。列出每段要实现的任务, 程序的轮廓也就有了, 这称之为主模块。当一项任务列在主模块时, 仅用其名加以标识, 并未指出该任务将如何完成。这方面的内容留给程序设计的下一阶段来讨论。将程序分为几项任务只是对程序的初步设计。整个程序设计归结为下图所示的流程图1.。 ┏━━━━━━━━━━━━━━━┓ ┃主模块┃ ┏━━━━━━━┓┃输入数据┃ ┃主模块┃┃计算购房所需的金额┃ ┃┃┃计算装修所需的金额┃ ┃任务1 ┃┃计算总金额┃ ┃任务2 ┃┃输出计算结果┃

VC++6.0中如何编译运行及调试C语言程序

VC++6.0中如何编译运行调试C语言程序1.启动VC++6.0 (如下图) 2.单个源文件的编译运行 例如下面的源代码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sum=0; for(i=1;i<=10;i++) { sum=sum+i; } printf("sum=%d\n",sum); }

打开VC++6.0,如图1所示 (图1)选择“文件”→“新建”,打开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文件”项,如图3所示 (图3) 选择“C++ Source File”项,并在“文件名”项目下输入“sum.c”如图4所示 (图4)

单击“确定”,打开如图5所示 (图5) 输入如上源代码,如图6所示 (图6) 选择按编译按钮调试程序,看看有没有错误,有的话改正,没有的话就可以再按连接按钮 检查连接(多文件工程时常用,检查文件间是否正常连接)。

(图7) 在下端的输出窗口会有错误和警告的提示,如果没有错误选择“执行”(或按Ctrl+F5 组合键)即可出现运行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3.多个源文件的编译运行 以上是运行单个源文件的情况,但是在程序设计时,往往是由几个人各自独立编写不同的程序,显然这些程序是不能写在一起进行编译的,这时就需要建立项目工作区来完成几个独立程序的编译,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两个文本文件,分别命名为“file1.c”和“file.c”,分别在两个文件中输入如下两个源代码,然后保存。 源代码1: #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um(); sum(); } 源代码2: #include void sum() { int i,sum=0; for(i=1;i<=10;i++) { sum=sum+i; } printf("sum=%d\n",sum); } 打开VC++6.0,选择“文件”→“新建”打开如图9所示

c程序编译连接的原理与过程

从C/C++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要经历两个阶段:(1)编译器将源文件编译成汇编代码,然后由汇编器(assembler)翻译成机器代码(再加上其它相关信息)后输出到一个个目标文件(objectfile,VC的编译器编译出的目标文件默认的后缀名是.obj)中;(2)链接器(linker)将一个个的目标文件(或许还会有若干系统库)链接在一起生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 C语言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目标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的机制,这就是静态链接库(staticlibrary)。开发者在链接时只需指定程序库的文件名,链接器就会自动到程序库中寻找那些应用程序确实用到的目标模块,并把(且只把)它们从库中拷贝出来参与构建可执行文件。 链接器按照所有目标文件和库文件出现在命令行中的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扫描它们,在此期间它要维护若干个集合:(1)集合E是将被合并到一起组成可执行文件的所有目标文件集合;(2)集合U是未解析符号(unresolvedsymbols,比如已经被引用但是还未被定义的符号)的集合;(3)集合D是所有之前已被加入到E的目标文件定义的符号集合。一开始,E、U、D都是空的 (1):对命令行中的每一个输入文件f,链接器确定它是目标文件还是库文件,如果它是目标文件,就把f加入到E,并把f中未解析的符号和已定义的符号分别加入到U、D集合中,然后处理下一个输入文件。 (2):如果f是一个库文件,链接器会尝试把U中的所有未解析符号与f中各目标模块定义的符号进行匹配。如果某个目标模块m定义了一个U中的未解析符号,那么就把m加入到E中,并把m中未解析的符号和已定义的符号分别加入到U、D集合中。不断地对f中的所有目标模块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到达一个不动点(fixed point),此时U和D不再变化。而那些未加入到E中的f里的目标模块就被简单地丢弃,链接器继续处理下一输入文件。 (3):如果处理过程中往D加入一个已存在的符号,或者当扫描完所有输入文件时U非空,链接器报错并停止动作。否则,它把E中的所有目标文件合并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 VC带的编译器名字叫cl.exe,它有这么几个与系统库有关的选项: /ML、 /MLd、/MT、/MTd、/MD、/MDd。

C语言编译过程 简介和详解

C编译的整个过程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主要完成对源代码的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宏定义指令,头文件包含指令,预定义指令和特殊字符的处理,如对宏定义的替换以及文件头中所包含的文件中预定义代码的替换等,总之这步主要完成一些替换工作,输出是同源文件含义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文件。 2)编译、优化阶段编译就是将第一阶段处理得到的文件通过词法语法分析等转换为汇编语言。优化包括对中间代码的优化,如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等;和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进行的优化,如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寄存器存放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3)汇编阶段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指令 4)链接阶段链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有关的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即将在一个文件中引用的符号同该符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的定义连接起来,使得所有的目标文件成为一个能够被操作系统装入执行的统一整体。 C语言编译编译,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C源程序头文件-->预编译处理(cpp)-->编译程序本身-->优化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可执行文件 1.编译预处理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define Name TokenString,#undef等。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linux下编写c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实验二Linux基本操作 编写c源程序并用编译运行 【需求】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新文件t.c,用vi编辑器一段简单代码,代码要求在屏幕上输出 文字“Hello Linux!”; ◆用gcc编译t.c文件,并运行,查看输出结果,若结果错误,请根据提示修改;【系统及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Virtualbox,Fedora 13 【实验配置文件及命令】 1.配置文件: 2.命令:touch、rpm、gcc、./等

ls |grep gcc 可返回四个结果: gcc-4.4.4-2.fc13.i686.rpm gcc-c++-4.4.4-2.fc13.i686.rpm gcc-gfortran-4.4.4-2.fc13.i686.rpm libgcc-4.4.4-2.fc13.i686.rpm 其中“gcc-4.4.4-2.fc13.i686.rpm”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安装包 (6)安装RPM包 【语法】rpm –ivh RPM包文件名称 即:rpm –ivh gcc-4.4.4-2.fc13.i686.rpm(此处可用tab键自动补全,即rpm –ivh gcc-4) ★此时提示错误 cloog-ppl >=0.15 is needed by gcc-4.4.4-2.fc13.i686.rpm cpp = 4.4.4-2.fc13 is needed by gcc-4.4.4-2.fc13.i686.rpm glibc-devel >= 2.2.90-12 is needed by gcc-4.4.4-2.fc13.i686.rpm 【原因】RPM安装包相互之间有依赖关系,需要安装依赖软件包,一共需要6个安装包,分别是kernel-headers、glibc-headers、glibc-devel、cpp、cloog-ppl 和gcc 则实际安装顺序为: i)rpm –ivh kernel-headers-2.6.33.3-85.fc13.i686.rpm ii)rpm –ivh glibc-headers-2.12-1.i686.rpm iii)rpm –ivh glibc-devel-2.12-1.i686.rpm iv)rpm –ivh cpp-4.4.4-2.fc13.i686.rpm v)rpm –ivh --nodeps cloog-ppl-0.15.7-1.fc12.i686.rpm vi)rpm –ivh gcc-4.4.4-2.fc13.i686.rpm 【注意】 ①安装过程中“RPM包文件名称”注意用“tab”键减少输入 ②第“v”步安装cloog-ppl时,需带上参数“--nodeps”,因为安装此文 件时所需要的关联文件不必安装,所以用参数“--nodeps”可跳过关联检测,强制安装。 6 安装完成后,返回创建t.c 文件的test目录。 使用gcc t.c 命令来对文件进行编译。编译完成后利用ls -l 命令查看生成的文件a.out 或者通过参数“gcc t.c -o a”指定编译后的文件名称为a 7 执行程序:./a.out 即可看到程序执行结果。 8 此时屏幕上会显示:Hello Linux!的字样。至此,软件的安装,程序的编写,执行已经结束。

c程序编译连接的原理与过程

从C/C++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要经历两个阶段:(1)编译器将源文件编译成汇编代码,然后由汇编器(assembler翻译成机器代码(再加上其它相关信息)后输出到一个个目标文件(objectfile,VC的编译器编译出的目标文件默认的后缀名是.obj) 中;(2)链接器(linker)将一个个的目标文件(或许还会有若干系统库)链接在一起生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 C 语言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目标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的机制,这就是静态链接库(staticlibrary)。开发者在链接时只需指定程序库的文件名,链接器就会自动到程序库中寻找那些应用程序确实用到的目标模块,并把(且只把)它们从库中拷贝 出来参与构建可执行文件。 链接器按照所有目标文件和库文件出现在命令行中的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扫描它们,在此期间它要维护若干个集合:(1)集合E是将被合并到一起组成可执行文件的所有目标文件集合;⑵集合U是未解析符号(unresolvedsymbols,比如已 经被引用但是还未被定义的符号)的集合;(3)集合D是所有之前已被加入到E的目标文件定义的符号集合。一开始,E、U、D都是空的 (1) :对命令行中的每一个输入文件f,链接器确定它是目标文件还是库文 件,如果它是目标文件,就把f加入到E,并把f中未解析的符号和已定义的符号分别加入到U、D 集合中,然后处理下一个输入文件。 (2) :如果f是一个库文件,链接器会尝试把U中的所有未解析符号与f中各 目标模块定义的符号进行匹配。如果某个目标模块m定义了一个U中的未解析 符号,那么就把m加入到E中,并把m中未解析的符号和已定义的符号分别加入到U、D 集合中。不断地对f 中的所有目标模块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到达一个不动点(fixed point),此时U和D不再变化。而那些未加入到E中的f里的目标模块就被简单地丢弃,链接器继续处理下一输入文件。 (3) :如果处理过程中往D加入一个已存在的符号,或者当扫描完所有输入文件时U非空,链接器报错并停止动作。否则,它把E中的所有目标文件合并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 VC带的编译器名字叫cl.exe,它有这么几个与系统库有关的选项:/ML、 /MLd、/MT、/MTd、/MD、/MDd。

C语言编译全过程

C语言编译全过程 编译的概念:编译程序读取源程序(字符流),对之进行词法和语法的分析,将高级语言指令转换为功能等效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并且按照操作系统对可执行文件格式的要求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编译的完整过程:C源程序-->预编译处理(.c)-->编译、优化程序(.s、.asm)-->汇编程序 (.obj、.o、.a、.ko)-->链接程序(.exe、.elf、.axf等) 1.编译预处理 读取c源程序,对其中的伪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和特殊符号进行处理 伪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宏定义指令,如#define Name TokenString,#undef等。 对于前一个伪指令,预编译所要做的是将程序中的所有Name用TokenString替换,但作为字符串常量的Name则不被替换。对于后者,则将取消对某个宏的定义,使以后该串的出现不再被替换。 (2)条件编译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等。 这些伪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预编译程序将根据有关的文件,将那些不必要的代码过滤掉 (3)头文件包含指令,如#include"FileName"或者#include等。 在头文件中一般用伪指令#define定义了大量的宏(最常见的是字符常量),同时包含有各种外部符号的声明。 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 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头文件可以是系统提供的,这些头文件一般被放在/usr/include目录下。在程序中#include它们要使用尖括号(< >)。另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头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与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此时在#include中要用双引号("")。 (4)特殊符号,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 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现的LINE标识将被解释为当前行号(十进制数),FILE则被解释为当前被编译的C源程序的名称。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经过此种替代,生成一个没有宏定义、没有条件编译指令、没有特殊符号的输出文件。这个文件的含义同没有经过预处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内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输出文件将作为编译程序的输出而被翻译成为机器指令。 2.编译、优化阶段 经过预编译得到的输出文件中,只有常量;如数字、字符串、变量的定义,以及C语言的关键字,如main,if,else,for,while,{,},+,-,*,\等等。 编译程序所要作得工作就是通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在确认所有的指令都符合语法规则之后,将其翻译成等价的中间代码表示或汇编代码。 优化处理是编译系统中一项比较艰深的技术。它涉及到的问题不仅同编译技术本身有关,而且同机器的硬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优化一部分是对中间代码的优化。这种优化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另一种优化则主要针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而进行的。 对于前一种优化,主要的工作是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代码外提、强度削弱、变换循环控制条件、已知量的合并等)、复写传播,以及无用赋值的删除,等等。 后一种类型的优化同机器的硬件结构密切相关,最主要的是考虑是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各个硬件寄存器存放的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对于内存的访问次数。另外,如何根据机器硬件执行指令的特点(如流水线、RISC、CISC、VLIW等)而对指令进行一些调整使目标代码比较短,执行的效率比较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经过优化得到的汇编代码必须经过汇编程序的汇编转换成相应的机器指令,方可能被机器执行。 3.汇编过程 汇编过程实际上指把汇编语言代码翻译成目标机器指令的过程。对于被翻译系统处理的每一个C语言源程序,都将最终经过这一处理而得到相应的目标文件。目标文件中所存放的也就是与源程序等效的目标的机器语言代码。 目标文件由段组成。通常一个目标文件中至少有两个段: 代码段:该段中所包含的主要是程序的指令。该段一般是可读和可执行的,但一般却不可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