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87种)

注意:以上配方均是厂家加工经验和民间土方,仅供专业人士、医学研究者参考,个人及小工厂不作为主要依据参考。

浅谈膏药制作工艺

中医外治法其中膏剂贴敷治疗学,是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贴敷疗法由来已久,疗效显著。然病多从外入,医有外治,法以应之,故先取其外。外贴膏药具有携带方便,便于使用,疗效肯定,患者多乐于接受的多种优势。早期市场出现的软膏剂是以橡胶及配合剂组成的,(如氧化锌,凡士林,油剂,羊毛脂等)组成基质,在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炼膏制成的,现以巴布剂为住的制作模式是对中医传统贴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广传成。

膏药其实是两个部分,一是膏,二是药。膏就是基质,药就复杂了,个人有个人的用药经典,用药方法和配伍。膏和药结合达到最合理,最优化才是最佳的结合。膏药的制作方法繁多,各式各样,也不断推新,不断反复实验,并结合现代工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剂型,各有各的可取之处,而不足之处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现今膏药可分为硬膏剂和软膏剂:

1:传统黑膏药:以麻油铅丹炸制收膏,用丹区别有可分(黑膏药,白膏药,之分)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滩涂。优势:传统黑膏药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认可度高。缺点:工艺烦琐,技术复杂,环境污染,制作不规范,成像不投影,重金属含量高,季节性制作,不宜操控。

2:传统油蜡膏:以麻油煎熬取药油后下白,黄,石蜡等收膏。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蜡——收膏——滩涂。优势:不含重金属,操控方便,宜学宜用,塑形性好。缺点:高温炼药,污染环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稳定宜脱落。

3:现代橡胶膏:以氧化锌,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制作可分为药物乙醇提留——基质收膏——滩涂——裁切。

优势:工艺现代,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缺点:载药量小,不可反复使用,致敏率高,制作设备复杂。

4:软膏剂:以药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调制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下油性物质——收膏——使用。优势: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灵活使用。缺点:不宜固定,持粘性剥离强度根本没有,依靠粘剂敷料固定。

5:粉装剂:以药粉置于粉袋内加工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装袋。优势:制作简单,不宜污染,皮肤无残留,外观美观,运用灵活,使用方便,(有方再使用前将渗透剂撒在药

粉上使用,效果更佳)缺点:粉袋不宜直接接触皮肤,生药量大,影响药性发挥,粘剂敷料固定。

6:松香膏:以松香,樟脑熬制后下药粉收膏。制作可分为下料——融化——下药——收膏——滩涂。优势:制作简单,操控自如,低温熬制,揭贴自如,成像不投影,塑形性好,无铅。缺点:松香等级过多,高温易燃,季节性制作。

7:巴布剂膏:以热溶胶,水溶胶融化加入原料药滩涂而成。制作可分为下料——融化——下药——滩涂——裁切。优势:制作方便,剥离强度优,持粘性好,塑型快,不流淌滑落。缺点:吸收性差,渗透性低,至敏率高,性能稳定性差(热溶胶现在用于膏药基质与粘性敷料的配伍是不同的,但置敏率还是没控制好,水溶胶性能稳定,但制作成本较高)。

8:糯木纤维膏:以木性纤维为基质原料药混合成膏。制作可分为木性纤维下料——下药——调和——收膏。优势:常温制作,工艺简单,载药量最大,制作污染,无刺激,成像投影不污染衣物,无季节性制作。缺点:剥离强度低,持粘性过低,应配合粘性敷料使用。

【一】五虎痹症膏

1.药物组成

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

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

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4.注意事项

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二】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1.药物组成

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

2.制作方法

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3.主治范围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4.新法修改

生川草乌各50g、全虫30g、蜈蚣30g、乳香、没药各45g,红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质1200g。

制法: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三】骨灵膏

1.药物组成

细辛10g,徐长卿20g,生川乌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红花15g,乳香10g,土元10g,栀子10g,灵仙10g,生大黄5g,赤芍15g,红藤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2.制作方法

将麻油加温至40-80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70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40度时加冰片。

3.主治范围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4.新法修改

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四】骨刺膏

1.药物组成

皂荚300g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1000g,收膏备用。

3.主治范围

治疗颈椎、胸椎、腰椎、足跟、膝关节、手指等处骨质增生,

4.注意事项

此膏敷用2次后,局部疼痛可基本消除,但仍需多敷1次,以巩固疗效。

【五】颈椎病膏药(活血镇痛膏)

1.药物组成

A、生川乌60g,生草乌60g,细辛40g,白芥子40g,花椒40g,炮山甲40g,沉香40g,乳香50g,没药50g,磁石50g。

B、红花60g,蓁艽60g,独活60g,川芎60g,当归60g,伸筋草60g,公英60g,透骨草60g,灵仙120g,羌活20g。麻油1000g,铅粉500g。(基质)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

颈椎病。

【六】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药物组成

乳香120g,没药120g, 麻黄100 g,马钱子60g, 生川乌、生草乌各60g, 骨碎补200g, 自然铜100g,生杜仲120g, 地龙300g, 血竭120g, 黄连120g, 广丹1500, 香油3Kg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

眼椎间盘突出

【七】复骨膏

1.药物组成

A、生南星100g, 土鳖虫50g, 生半夏100g, 生马钱子50g, 制乳没、阿魏、肉桂、炮辛各30g。

B、当归、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制白附子、千年见、川牛膝各50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加黑膏药(基质)3500g,烊化后摊膏(15 ×15cm),7天换药一次。

3.治疗范围

股骨头坏死

【八】松樟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川乌75g、生草乌60g、生南星60g、生半夏60g、古月30g、净全虫30g、肉桂3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洋金花45g、甘遂30g、土虫50g、血蝎30g、生乳香45g、生没药45g、三七粉30g、炮山甲30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45g、冰片15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共计875g,(扑尔敏、炎痛喜康不计量)

B.蟾酥25g、乌蛇60g、桂枝90g、桑枝90g、生麻黄60g、防乙30g、秦艽45g、生桃仁60g (捣碎)、红花45g、防风45g、苍术30g、鸡血藤90g、当归60g、白芷60g、羌独活各45g、急性子60g(捣碎)、苏木50g、广龙45g、威灵仙60g、片姜黄50g、牛夕50g、木瓜45g、生香附60g、川芎45g、灵脂60g、透骨草75g、三棱60g、文术60g、穿山龙90g、姜60g、鹿含草60g、寻骨风60,计1879g(稠膏干燥后约50g)。

C.松香540g、樟脑338g(夏天);462g(冬天)、仙石粉308g、凡士林92.4g、丁香油385毫升(冬天)、氮酮6毫升、薄荷46g。

2.制作方法

(1)、A组药中生马钱子至炎痛喜康分别压细粉过80-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2)、B组药乌蛇至寻骨风水煎二次,二次药液混合入蟾酥(捣碎)浓缩成6:1左右稠膏。稠膏低温干燥压成细粉加入1组药粉中,反复过筛,使其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3)、松香压粗粉入桶内,文火加热(或水浴加热)至完全熔化,入凡士林溶化后药粉搅拌均匀,入仙石粉搅拌均匀,加入樟脑搅拌使其完全熔化,最后加入丁香油和氮酮搅拌均匀。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40g的松樟灵仙膏100贴。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急性扭挫伤。

4.使用方法

松樟灵仙膏是以松香、仙石粉为基质原料的白膏药。贴前先剪去膏药的四个角,揭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贴于患处,贴敷后要用手按片刻。

5.注意事项

1、贴后如皮肤发痒或出现小红疹,乃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所致。发痒严重者,可将膏药暂时揭去,用热毛巾轻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痒止疹消后再贴。

2、皮肤有开放创口或各种皮肤病者,请勿贴用。

3、孕妇忌贴腰腹部。

4、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九】消肿2号膏

1.药物组成

生栀子90g,白芷30g,生半夏、生草乌、细辛、制乳没、红花、当归尾各9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3主治范围

急性挫伤、扭伤。

【十】骨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虫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没药各45g,血竭30g,肉桂30g,细辛45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0g(可不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郁金60g,扑尔敏片100片,炎痛喜康片150片。

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乌蛇60g,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腾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壳40g,牛夕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申姜60g,山奈60g,干姜120g,苏木60g,桑枝60g,川山龙60g。

2.制作工艺

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骨仙膏120贴。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十一】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

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藤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

2.制作方法

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灵仙膏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十二】颈腰椎骨质增生膏药

1.药物组成

伸筋草、威灵仙、独活、海桐皮、鸡血藤、骨碎补、海风藤、木瓜、牛膝、杜仲、当归、乳香、没药、羌活各50克,血竭50克。

2.制作方法

放入芝麻油3000克内浸泡7天后炸枯滤去渣,再熬致滴水成珠时将樟丹1300克(严格掌握樟丹用量记住量大容易变硬量小很稀粘不住)慢慢倒入,不断搅匀成膏,再将血竭50克碾为细末,加入膏中掺匀备用。治疗时将膏药花开,均匀摊于膏布上,贴与增生与突出部位,6天换药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用两个疗程。

3.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有效率在百分之95以上,舒经活络,散寒通痹,活血通络。

4.主治范围

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颈腰及肢体麻木疼痛,每于劳累及受寒加重。本方中伸筋草威灵仙独活海桐皮木瓜海风藤鸡血藤舒筋活络散寒止痛;骨碎补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牛膝当归乳香没药血竭活血通络并能直达病所。此方为大众草药。经济实惠效果好。

【十三】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宋氏膏药

1.药物组成

当归、赤芍、陈皮、麻黄、白介子、山莓、姜半夏炙乳香、炙没药、生甲片各12克、川断9克、苏木、白芷、肉桂、姜蚕、广木香、透骨草各7克、生南星、朴硝、商陆根各21克、生大黄27克、麻油1000克、樟丹400克。

2.制作方法

用传统膏药制作方法制成膏药外贴。

3.治疗效果

贴敷后30分钟即可止痛见效,疗效显著。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十四】专治颈肩腰腿痛的外用药方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当归、红花、杜仲、续断、桑寄生、威灵仙、伸筋草、桂枝、秦艽、独活、苍术、鸡血藤各30克、细辛、生马钱子各20克。

2.制作方法

碾为粉用醋浸湿敷,或浸酒外搽。

3.治疗效果

这是河南中医学院周教授的一个外用药方,效果特别好。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十五】专治颈肩腰腿痛的神奇外敷药方

1.药物组成

威灵仙、透骨草、南星、川乌、草乌、细辛、马钱子、洋金花、蛇床子各200克、乳香、没药各150克、白芥子800克、共为细粉。

2.制作方法

每次取适量用凉水拌成糊状外敷一小时,有热感正常。3天用一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属风寒湿的均可治疗,一次见效。

【十六】展筋定痛散

1.药物组成

生川草乌10g生半夏10g没药12g乳香10g儿茶12g炙马钱子15g透骨草15g 伸筋草15g三七6g麻黄15g

2.制作方法

用法共为末陈米醋调缚外加红外线照射。

3.主治范围

腰椎增生,颈椎增生,骨刺,跌打损伤,风寒湿痛引起的疼痛不止。

【十七】腰椎间盘突出膏

1.药物组成

生乳香60 生没药60 麻黄50 生马钱子30 生川乌生草乌各30 骨碎补100 自然铜50 生杜仲60 地龙150 威灵仙30 熟地30血竭60 黄连60艾叶15 番泻叶40 樟脑冰片各20 2.制作方法

上药总量3倍的麻油浸泡7天,下划线者加工成120目细粉后下,油炸提取,下丹成膏,加入药粉即成!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4.治疗效果

此方是我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验方,专门用于腰椎间盘突症,疗效绝佳!

【十八】椎间膏

1.药物组成

A、制马钱子25-35g 全蝎20-30g 穿山甲20-30g 人参20-30g 三七20-30g 天麻20-30g 杜仲20-30g生川乌20-30g 生草乌20-30g 鹿角胶15-25g 威灵仙15-25g 白芷15-25g 海桐皮15-25g白芥子15-25g乳香15-25g 没药15-25g 地龙15-25g 蕲蛇15-25g 活血龙15-25g 川芎15-25g 当归15-25g蜈蚣10-25g葛根5-15g 雪上一枝蒿5-15g;,研粉。

B、松香1000g樟脑220-280g;

C、薄荷脑20-30g 麝香2-3g(或氮酮20-30ml)。

2.制作方法

先取B组药物捣碎混匀,放入瓷杯或瓷碗内,置于热水中加热溶化,即成膏基,然后加入A 组药粉充分搅匀,冷却至65-75℃时,最后加入C组药物,搅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膏药外敷。

3.主治范围

能有效迅速地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并减少了复发机会。

【十九】腰椎间盘突出散剂

1.药物组成

蔓荆子、刘寄奴、红花、防风、木香、透骨草、生甘草、独活、白芷、没药、牛蒡子、川断、姜活、生盐各60克。

2.制作方法

将以上药打成细碎粉,加上生盐掺匀放在碗里蒸热,趁热用布包住烫患处,凉了贴在患处,每天早晚一次,一剂分2-4贴,等干了就可以拿下来。可反复蒸用,三四天一剂药,用两三剂就能痊愈了。生盐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盐,那种腌制咸菜的。

3.治疗效果

我几年前得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得很难受,行走约十多分钟就要蹲下来,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根治,后来以前的同事给我这个药方,说用了就好,我用两剂腰就不痛也能正常行走。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外用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各10、马前子12、三七20、甲珠6、海马10、木香10。

研为细末,醋调敷患处,2天1换。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使用本外用方。

3.治疗效果

本秘方是中医世家杨氏(当代传人杨恩梅)家传15代的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今献出,望能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造福。

【二一】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1.药物组成

海马10克、川山甲、地龙、鳖甲、人参、三七、细辛、龙骨各6克、血竭、樟脑、没药、朱砂、牛膝、熟地、莪术、全蝎、蜈蚣、马钱子、麦冬各2克。

2.制作方法

按比例配药粉碎,过100目筛,搅匀。每次取60g为一付药,用蜂蜜调成糊状,贴于腰部病变患处。每付药贴3天,八付为一疗程。一般不需配合服用其它药物。

3.治疗效果

滋肝补肾、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收敛固涩。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二】治疗腰突外敷方(一名老中医临床应用过三十年的验方)

1.药物组成

四生散(生草乌生川乌各9克生南星生半夏各15克,研未)30 克、小驳骨(接骨木)、骨碎补,乌梅、玄参、红花、细辛,全蝎各10克、樟脑15克、当归20克、水蛭提取液200克(药店有售)。

2.制作方法

将药研粉,每天取30克,用10毫升水蛭提取液和山西陈醋调匀外敷,每天一次。10天一疗程。治疗腰突效果显著,特别是腰突引起下肢麻痹,更加有效。外敷方法直达病灶,副作用小,如有有过敏的,可增加扑尔敏,减少过敏现象。

【二三】椎间盘突出的绝妙方

1.药物组成

生马钱子,乳香,没药,麻黄,干红辣椒各等量。

2.制作方法

粉成细末,用酒调和,外敷患处,用保鲜膜包住,每次1小时即可,也可做成膏药,或者配合蜡疗,泥疗等使用。

3.治疗效果

这是岳家草堂的常用方,是在传统九分散里加上辣椒,是我们诊所用过多年的常用效方,效果非常好。不要觉得配方简单就忽视它。对症状明显的,一次基本上就见效。

【二四】活血膏治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

1.药物组成

血竭、川芎各30克、乳香、没药、地鳖虫、急性子、玄胡、地龙、儿茶、天花粉、白芨、明矾、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各20克、肉桂、公丁香各15克、川椒10克、樟脑、冰片各5克。

2.制作方法

研粉,与蜂蜜调成糊状,置纱布上敷患处,绷带固定,3—5日换一次。

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证,效果极好。

【二五】治疗肩周炎的外敷良方

1.药物组成

三七15克、红花、桂枝、川乌、草乌、牛膝,马钱子,当归、鸡血藤、透骨草各10 克,盐750克。

2.制作方法

将诸药研末,和盐一起炒热后装入布袋,选择肩髑、肩贞、曲池、外关等穴位或部位外敷,温度以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敷20~30分钟,5日为1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3.主治范围

有通络活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作用,对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二六】狗皮膏(药典)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生草乌4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五加皮30克青风藤30克

防风30克威灵仙30克苍术20克蛇床子20克麻黄30克小茴20克肉桂10

当归20克赤芍30克木瓜30克苏木30克川芎30克白芷30克乳没60克

丁香15克高良姜10克冰片.15克樟脑30克

细料:乳没60克丁香15克肉桂10克高良姜10克冰片15克樟脑3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用麻油175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哭去渣,加入黄丹,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脘腹冷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二七】附桂紫金膏

1.药物组成

生地31克全当归31克桂枝31克麻黄31克白芷31克甘草31克苍术31克

枳壳10克五加皮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山柰1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

乌药10克制首乌10克三棱10克细辛10克柴胡10克防风10克牙皂10克

川芎10克刘寄奴10克灵仙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小茴10克香附10克

荆芥10克青风藤10克藁本10克续断10克独活10克连翘10克天雄250克

血竭1团。

细料:肉桂31克麝香1克广木香10克冰片12克樟脑10克乳没20克

2.制作方法

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1000 克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将上药研极细末,搅入膏内,用时先将膏药在火上烘溶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劳伤瘫痪积聚痞块流注瘰疬寒湿脚气鹤膝酸痛疝气遗精等。

4.使用注意

孕妇,皮损,非寒湿者禁用。

【二八】追风膏

1.药物组成

当归31克川芎31克千年健31克桑白皮31克五加皮31克苍术31克川乌31

川乌31克杜仲31克血藤31克高良姜31克白芨31克天麻31克生姜166克

桑寄生31克刘寄奴31克狗脊31克僵蚕31克附片31克续断31克艾叶31克

地枫皮31克麻黄41克独活31克桂皮41克马钱子41克乌药31克

苍耳子62克大葱166克血竭5克

细料:生半夏31克肉桂31克白胡椒20克血竭20克儿茶20克乳没82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

丹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四肢麻木肢体疼痛

4.使用注意

孕妇,皮损及非寒湿症禁用。

【二九】跌打损伤膏

1.药物组成

当归50克川芎20克白芨30克赤芍30克大黄40克苍术30克血藤30克

郁金20克高良姜30克刘寄奴30克五加皮30克青木香30克羌活30克

黄柏30克血竭30克血竭30克姜黄30克寄生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

红花20克桃仁20克川牛膝30克玄胡30克秦艽30克防风30克白鲜皮30克

大葱白160克

细料:制自然铜30克乳没80克血竭20克儿茶20克冰片10克樟脑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皮损流血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三十】活血止痛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生草乌80克细辛80克白芷80克威灵仙80克栀子80克

红花80克独活80克麻油2000克黄丹1000克

细料:辣椒20克干姜10克甘松10克丁香20克肉桂20克樟脑40克冰片5克

乳没4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入黄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扭伤挫伤风湿骨痛腰酸背痛。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三一】宝珍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地20克苍术20克枳壳20克莪术20克桃仁20克山柰20克五加皮20克

当归20克川乌20克陈皮20克乌药20克三棱20克大黄20克制首乌20克

草乌20克柴胡20克南星20克香附20克荆芥20克白芷20克海风藤20克

藁本20克续断20克独活20克麻黄20克甘松20克连翘20克高良姜20克

川芎20克附子20克小茴20克细辛20克肉桂15克木香15克血余炭20克

乳没40克冰片20克樟脑20克

细料:丁香15克肉桂15克樟脑20克冰片20克高良姜20克乳没40克细辛20克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

丹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上药研细末后加入膏药内。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三二】镇痛祛寒膏

1.药物组成

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细辛25克高良姜15克老姜25克

细料:肉桂25克丁香15克白胡椒10克樟脑1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1000克浸泡,春秋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500 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小腹两侧,腰部冷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三三】祛湿除痹膏

1.药物组成

白芷50克生川乌100克生草乌100克生南星100克法夏100克大黄50克

甘松50克血余炭100克

细料:山柰30克乳没50克樟脑50克冰片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一切扭伤疼痛风湿关节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三四】腰痛膏

1.药物组成

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生南星20克

细料:樟脑50克丁香2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痹劳伤型腰腿疼痛。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滞镇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三五】定痛膏

[/B]1.药物组成

马钱子100克麻黄300克自然铜30克枣皮30克防风30克桂枝30克

木瓜30克牛膝30克甘草30克羌活30克独活20克千年健30克

杜仲30克血余炭50克

细料:生乳没200克血竭50克田七10克樟脑5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风寒湿痹筋脉不舒四肢麻木腰疼腿疼跌打损伤瘀血着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三六】腰痛膏

1.药物组成

杜仲15克牛膝15克狗脊50克寄生50克土鳖15克鸡血藤50克苁蓉15克

川乌50克草乌50克续断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玄胡30克

威灵仙30克枸杞15克南星50克赤芍30克马钱子50克血余炭150克

细料:干姜10克白芷15克细辛15克丁香15克肉桂15克樟脑50克乳没5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4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腰肌劳损,腰部酸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各类腰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三七】张氏颈椎病膏药贴

1.药物组成

干姜30蜈蚣25穿山甲25白僵蚕25威灵仙25肉苁蓉25熟地黄25青风藤25丹参20蟾酥20黄芪3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颈椎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三八】张氏蜂毒风湿膏

1.药物组成

蜂毒20干姜25肉桂20附子30骨碎补25五灵脂20急性子15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风湿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三九】秦氏滑膜炎膏

1.药物组成

地骨皮15无名异15乳香20没药20生附子15生南星15生半夏15防风15生川乌15

生草乌15冰片6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均有特效。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四十】杨氏股骨头坏死膏

1.药物组成

A马钱子40木鳖子40槐枝60桑枝60透骨草40藤黄40苏木40白附子30骨碎补40姜黄40独活40川牛膝30

B生川乌30生草乌30生南星30水蛭60细辛30阿魏30肉桂30白芥子30制乳香30

制没药30

C血竭30麝香20冰片30樟脑30

2.制作方法

A组药材在油中炸枯,加入黄丹熬成膏药,再把B组细粉加入膏药,最后摊膏药时再加入C 组药粉。

3.主治范围

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四一】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

1.药物组成

羌活25克独活25克鸡血藤60克川芎35克赤芍35克

灵仙40克当归30克牛膝35克葛根30克苍术20克

防风20克防已20克秦艽30克骨碎补35克狗脊35克

萆薢20克干姜30克黄芪40克生首乌40克川断35克

龟板20克桃仁30克木瓜30克米壳25克伸筋草35克

透骨草40克红花30克麻黄40克杜仲30克五加皮20克

桂枝60克苏叶20克白芍35克川乌35克草乌35克

半夏35克马钱子4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 *蜈蚣20克

全虫20克炮山甲30克乌蛇40克地龙20克血竭20克

木香20克丁香20克白芥子20克元胡30克阿魏40克

细辛30克肉桂20克三七20克儿茶20克薄荷冰60克

冰片20克樟脑13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四二】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龙方)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5克甘遂20克苍术20克姜黄30克干姜25克

骨碎补20克元胡20克威灵仙35克防风20克鸡血藤35克

蓖麻子20克伸筋草20克胡椒20克菖蒲30克鹿含草20克

川芎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大黄30克桃仁20克

红花25克透骨草20克半夏25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

乳香30克没药30克 *全蝎20克蚯蚓30克白花蛇30克

土鳖30克水蛭20克蜈蚣20克血竭20克肉桂20克

芒硝30克雄黄30克阿魏30克细辛20克冰片15克

薄荷冰45克樟脑6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四四】治腰椎间盘突出的好膏药

1.药物组成

生地,苍术,枳壳,五加皮,莪术,桃仁,山奈,当归,川乌,陈皮,乌药,三棱,大黄,首乌,草乌,柴胡,防风,牙皂,刘寄奴,川芎,官桂,羌活,威灵仙,赤芍,天南星,香

附,荆芥,白芷,海风藤,藁苯,续断,高良姜,独活,麻黄,甘松,连翘,肉桂,附子,木香,血余,茴香乳香,没药,细辛各9克.狗胫骨一对,最好要后腿的.

麝香,冰片,樟脑,阿魏各9克.做为细料,临用时下或膏药去完火毒后下.

纯香油4斤,黄丹按油熬好后1:0.5的比例下.

2.制作方法

常规黑膏药熬法.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四五】祖传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0钱清风藤30钱玄参30钱桑枝30钱白芷30钱当归身30钱肉桂28.6钱赤勺30钱大黄30钱土木鳖36.5钱乳香28钱没药28钱柳枝30钱川乌30钱草乌30钱头发灰20钱麝香0.5钱血竭6钱广丹600钱麻油800钱

2.制作方法

除广丹,麝香,血竭外,药煎枯去渣,再入广丹熬搅匀成膏,再入麝香,血竭.最后摊于布料上.

3.主治范围

治疗各种创伤,对腰突症有奇效

4.方剂来源

此方是我祖上自清末传至今的秘方,已传五代,今将其公开

风湿疼痛散[/B]

1.药物组成

雪上一枝蒿200 克三分三100克生马钱子250克生川乌100克生南星100克木瓜100克苍耳子100克白花菜子1000克冰片10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研细粉,每次取20克,加适量醋和热水外敷40----80分钟,脚跟1-2小时,不可久敷,久敷会起水泡,每星期外敷1-2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风寒疼痛有特效.

【四六】特效面瘫膏

1.药物组成

A组:全蝎50 僵蚕20 白附子20 蜈蚣9条生马钱子9冰片3 樟脑6 麝香1

B组:当归,白术,奈凡各20 羌活,防风,白芷,川穹,独活各10 白芍,茯苓各15 黄芪30,炙甘草5 乌梢蛇15白花蛇2条

2.制作方法

A组加工成120目细粉,B组加水煎1小时两遍,浓缩成流浸膏,加入黑膏药基质4080克,搅拌均匀即可!制成5克/贴

敷于主穴:听宫,下关,翳风,配穴:颊车,太阳,大椎.

3.主治范围

面瘫

【四七】王氏骨质增生膏

1.药物组成

山萸肉60杜仲30淫羊藿50蜈蚣50土鳖虫50牛膝30全蝎50马钱子60水蛭50附子60苍耳子60麝香1冰片50当归40黄芪白芍40天南星50穿山甲50虻虫50甘草50蛴螬50 基质2250

2.制作方法

除麝香,冰片,其余药物用麻油榨取,按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制作。

3.主治范围

骨质增生

【四八】王氏骨质增生膏

1.药物组成

马钱子20麻黄16杜仲16制草乌14制没药14薏苡仁24当归24苍术24白芍30熟地黄30生地黄30红花36黄芪20忍冬藤20麝香0.02

2.制作方法

将中草药放入5千克麻油中,将药炸枯,按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制作。

3.主治范围

骨质增生

【四九】新型黑膏药

1.药物组成

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B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2.制作方法

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4.注意事项

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5.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注意:以上配方均是厂家加工经验和民间土方,仅供专业人士、医学研究者参考,个人及小工厂不作为主要依据参考。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精编版]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精编版]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驱风止痛膏 1.药物组成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 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每贴用3-5天。 3.主治范围 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4.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新型黑膏药 1.药物组成 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B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2.制作方法 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4.注意事项 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5.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自制痹痛膏 1.药物组成 川乌80g 草乌80g 川芎80g 威灵仙80g全蝎80g 土元80g 乳香80g 透骨草8g 没药80g 大黄80g 杜仲80g 川断80g 僵蚕80g 白芷80g 丹参80g 骨碎补80g 远志80g 冰片80g 黄芩80g 黄柏80g 姜黄80g 地龙80g 山奈8 0g 苦参80g 干姜80g 防己80g 甘草80g 2.制作方法 共研极细沫,加入2%的72-6透皮剂,采用水凝胶技术制成水凝胶痹痛药贴,贴患处,1贴/48小时,20天/1疗程。 3.主治范围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4.治疗效果 组别n 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80 66 13 1 98.7% 5.方剂来源 wu警北京总队医院高山张军宋蓓王翠娟姚佳春。 五虎蠲痹膏(2) 1 药物组成 生马钱子20克,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20克,洋金花20克,闹洋花20克,三七24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肉桂15克,葛根30克,玄胡20克,丹参30克,川牛膝20克,蜈蚣3条,穿山甲20克,川楝子20克,红花20克,桃仁18克,生大黄25克,麻黄20克,狗脊20克,寄生20克,土别虫20克,威灵仙25克,桂枝30克,赤芍药20

膏药制作方法

医用凡士林500克在不锈钢锅小火熔成水状加20克医用石蜡稍加热,加20克药酒浸液或打集细的药 熬好,放凉就成了,用法每日涂1-2次,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原创】树脂膏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将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60到80度,待其软化,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00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可加工成每贴10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00:200左右。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到20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去年我参加了膏药学习班,花去了千余元,带回来1000克树脂现在还没用完,当然还有膏药机,如果有需要的我半价给你们啊!哈哈!后悔啊!我觉得还是传统的黑膏药实在好用!再有什么问题大家留言吧,我们共同讨论!至于膏药组方,还是用自己的经验方吧,要不就用冰台老师的复方骨仙膏。 天然主要来源于植物渗(泌)出物的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特点是受热时变软,可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一般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醚、酮及其他有机溶剂。天然树脂种类繁多,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植物,另一类来源于动物。来源于植物的主要有:①松香。由松树分泌的粘稠液体精制而成,透明性脆,颜色由微黄至棕红色。松香的品质按颜色、酸值、软化点等的不同来分级。松香中90%以上为各种同分异构的松香酸,其余为这些酸的酯类和一些不皂化物。②琥珀。松树分泌的树脂在地下长期埋藏而得到的一种 化石树脂。③柯巴树脂和 玛树脂。由最早集运出口的港口名称得名。前者是一种木本植物 的分泌物,根据产地和来源不同有多种,如刚果柯巴、马尼拉柯巴、软质柯巴、化石柯巴等。后者是龙脑香料植物的分泌物。两种树脂在19世纪作为涂料原料,现已几乎不用。来源于动物的天然树脂主要是虫胶,又称紫胶,由紫胶虫新陈代谢分泌出的胶质积累在树枝上形成,在涂料工业中有少许应用。天然树脂按成分又分为纯树脂,即由萜物质及粗香精油组成的树脂状物质;树胶树脂,即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树脂,可溶于水或遇水膨胀,不溶于醇及有机溶剂;含油树脂,指含有较多精油、能溶于油中的树脂。天然树脂主要用作涂料,也用于造纸、医药工业,还可用作胶粘剂、绝缘材料等。由于合成树脂的发展,天然树脂的应用日趋减少。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1.3 生产批量、周期及物料消耗 1.4 所需生产设备、场所及卫生 1.4.1 所需设备 1.1.1生产设备:化蜜池、悬臂吊、投料罐、混合罐、浓缩器、成品罐、磅秤、叉车 1.1.2能源:蒸汽、软化水、电 1.2 生产场所:化蜜间、浓缩间 1.5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1.5.1 工艺流程图 注:标*号工序必须经QA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操作。

标※号工序必须由班组长进行复核。 1.5.2 工序质量监控项目和人员、频率

1.6.工序描述 1.6.1领料 班组长根据当日生产计划组织班组人员同时通知原料库管员到原料库领取所需物料,领料过程当中班组长应对领用的物料品种、合格状态、批次、比例进行检查,QA人员现场跟踪复核。领用物料必须每桶称量并记录后由班组操作工运至车间物料暂存区域。物料运输升降机严禁载人,升降机和电瓶叉车使用要严格按照《升降机SOP》和《电动叉车SOP》执行。 1.6.2解晶液化(水的高度) 将领取的桶装原料蜂蜜使用悬臂吊吊入化蜜池内进行预加热,悬臂掉的使用详见《悬臂吊SOP》。未结晶的蜂蜜严禁调入池中加热,严格控制水温和加热时间不高于上限(10月次年5月水浴温度60℃---75℃,加热时间:2-3小时;5月-10月水浴温度50℃---60℃,加热时间:1-2小时),加热融蜜过程30min测量一次蜜温和水温及液化情况,以能从桶内将蜂蜜倒出为宜,整个加热过程要对每桶详细查看有无漏蜜情况避免蜂蜜损失,班组长按照时间节点复核,并填写生产记录。 1.6.3 投配料 待化蜜池中的蜂蜜可从原料桶内倒出时,悬臂吊操作人员使用悬臂吊将原料桶吊起运至投料罐前准备投料,悬臂吊吊钩与蜂蜜桶挂合时尽量使用旋转平台,不能使用旋转平台的应站立在安全板上进行挂合任务,不可直接站立在桶盖上进行工作,避免烫伤事故发生。原料运输过程当中悬臂吊应操作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驱风止痛膏 1.药物组成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 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每贴用3-5天。 3.主治范围 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4.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新型黑膏药 1.药物组成 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B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2.制作方法 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4.注意事项 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5.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自制痹痛膏 1.药物组成 川乌80g 草乌80g 川芎80g 威灵仙80g全蝎80g 土元80g 乳香80g 透骨草8g 没药80g 大黄80g 杜仲80g 川断80g 僵蚕80g 白芷80g 丹参80g 骨碎补80g 远志80g 冰片80g 黄芩80g 黄柏80g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根据本人多年学习收集膏药治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成为此文,凡医学爱好者认真领会勤以习练会很快应用于临床的。 (一)黑膏药的制法 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 一、器材 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 2、450℃温度计一支。 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 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 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 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 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 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 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 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 11、炉灶安有前后锅,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 (二)药品

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 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Pb304,以红色为最好。 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 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 (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 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的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膏药的质量好坏与油和漳丹有直接关系,不好的油熬成的膏药呈红色,如油中含有高分子的脂肪酸,像菜籽油熬出的膏药,表面易手干裂,故应采用低分子脂肪酸的油如香油、花生油等。这样的油,沸点较低不易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同时可缩短下丹的时间,加热和下丹时泡沫较少,便于观察锅内的变化,并可避免发生意外。胡麻油虽不如香油好,但价格低廉又没有多大的不良现象,也常使用,如果漳丹不好,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易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漳丹太差可用水飞法除去杂质。方法是先将漳丹浸于水中大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然后倾去,再把漳丹晒干,炒至焦黑,用细筛筛过待用。 如果是黄丹太粗或含水分也可炒后细筛,或在熬膏时酌情增加用量。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doc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一、器具的准备 1、粉碎机一台2.不锈钢锅一只3.钢金锅两只4.秤一杆5.80—120目筛各一个6.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粗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为宜,然后再提取浸膏。 浸膏提取。 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浸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公分为准。浸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放置,将药渣再倒入容器内文火加热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 粗药料→稀释75%以下→置容器内浸泡→滤出药液→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 将乙醇提取液加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先武火后文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过80-100目筛为宜。先将干燥药物,如石、枝、叶、根类中药粉碎后,再加入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3、炼蜜糖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适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峰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的品种较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味,为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1.40-1.45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实用。 (2)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的方法程度 方法如下:将生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 A、嫩蜜:系将蜂蜜加热至沸腾,温度达105-115摄氏度,含水量约20%,相对密度为1.34左右,颜色稍变深,略有粘性。 B、中蜜:系将蜂蜜继续加热达116-118摄氏度,含量约在10%左右,相对密度为1.37左右,色程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用有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白丝出现。 C、老蜜:将中蜜继续加热到119-122摄氏度,含水量约在4%左右,相对密度为1.40左右,颜色程红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4、蜂蜡(如无蜂蜡,可用石蜡代替)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 1、药物与基质的配伍比例 5:5:3:8(简记5538)即五份蜂蜜糖(同时加麦芽糖1份),五份浸膏,三份蜂蜡,八份精药粉。 2、制作流程:

各种膏药的配方

祖传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 1.药物组成 羌活25克独活25克鸡血藤60克川芎35克赤芍35克 灵仙40克当归30克牛膝35克葛根30克苍术20克 防风20克防已20克秦艽30克骨碎补35克狗脊35克 萆薢20克干姜30克黄芪40克生首乌40克川断35克 龟板20克桃仁30克木瓜30克米壳25克伸筋草35克透骨草40克红花30克麻黄40克杜仲30克五加皮20克桂枝60克苏叶20克白芍35克川乌35克草乌35克 半夏35克马钱子4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 *蜈蚣20克 全虫20克炮山甲30克乌蛇40克地龙20克血竭20克 木香20克丁香20克白芥子20克元胡30克阿魏40克 细辛30克肉桂20克三七20克儿茶20克薄荷冰60克冰片20克樟脑13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

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祖传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祖传上百年的老膏药(龙方)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5克甘遂20克苍术20克姜黄30克干姜25克骨碎补20克元胡20克威灵仙35克防风20克鸡血藤35克蓖麻子20克伸筋草20克胡椒20克菖蒲30克鹿含草20克川芎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大黄30克桃仁20克红花25克透骨草20克半夏25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 *全蝎20克蚯蚓30克白花蛇30克土鳖30克水蛭20克蜈蚣20克血竭20克肉桂20克芒硝30克雄黄30克阿魏30克细辛20克冰片15克薄荷冰45克樟脑6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

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处方1: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 50 云南一枝篙50 处方2: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 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制法:将处方1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透皮剂),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二、烧伤止痛膏配制组方 当归、地榆、黄柏、黄芩、婴粟壳、大黄、五倍子、槐米、忍冬藤、侧柏叶、白芷、栀子、苦参、紫草、血余炭、红花、冰片、穿山甲、芝麻油、蜂蜡等。 制成为红棕色的软膏,具有特殊的油腻气。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灼肤之 1~2 度烧烫伤。 三、偏痛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86例疗效观察所有病例全部经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偏痛汤基本方:蔓荆子30g、丹参30g、黄芪30g、炒酸枣仁30g、当归20g、地龙15g、菊花15g、熟地 15g、防风12g、川芎12g、天麻10g、白术10g、合欢皮10g、远志10g、甘草6g。加减:偏左侧或偏右侧痛加柴胡、酒炒黄芩,后枕部痛加羌活,前额痛加石膏、葛根。颠顶痛加吴茱萸、藁本。水煎服,一日一次。 四、头痛舒煎剂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痰热生风。 生石膏20g、细辛4g、炙全蝎5g、白僵蚕10g、生白附子6g、石决明15g、制南星4g、红花10g、明天麻9g、甘草3、川芎5g、吴茱萸3g。 用法:水3碗加入生石膏、石决明先煎半小时,后放入其他诸药再煎,细辛稍迟一些再放,滤取药液1碗约350—500ml,兑入鲜生姜汁3—5滴,服之。 功能: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活络止痛。 五、活血通痹膏治疗腰痛 68 例疗效观察

松香膏药的制作方法

松香膏药的制作方法 2006-03-09 14:22 zxt740328|分类:医疗健康|浏览18556次 2006-03-19 20:15 提问者采纳 松香用中火熬成深褐色倒入容器,形成板状后敲成小块;蛇床子、苦参、白芨、生石膏粉碎成细粉;将艾叶粉碎,去细末,留艾绒;凡士林用中火熬成液态,取松香块、蜂蜡、蜂蜜、芝麻油同时加入熬成糊状形成油绒;松香块用中火熔化成糊状,将油绒倒入与松香搅匀,再将蛇床子、苦参、生石膏、白芨细粉投入搅匀,待熬成黑色,倒入凉水中,当膏药温度降到40℃时取出。本发明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和抗过敏的功效,对人体无害,成本低、药源广,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载体。 评论(2)|280 6638819|二级采纳率22% 擅长:暂未定制 网友都在找: 松香膏药药松香比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1条回答 2006-03-18 10:56洃飞烟瀎|二级 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外用膏剂的剂型种类: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三种主要膏剂。另外,类似软膏的制剂:糊剂及涂膜剂亦在此介绍。 外用膏剂中的软膏与膏药在中国应用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常习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要方》中有用豕脂、羊脂等与药料炼制膏剂的记载;同一时代龚庆宜著的《刘涓子鬼遗方》和齐?诸澄著的《褚氏遗书》中对皮肤科用药方面均有重要发展,其中有多种“薄贴”的记载,已较广泛地应用皮肤吸收良好的动物脂肪作为软膏基质。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

蜂蜜膏药的制作

蜂蜜膏药的制作 一,器具: 1.粉碎机一台,不锈钢锅一只,钢精锅两只,秤一杆,80--120目筛各一个,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军备:1,粗粉碎原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然后提鋟膏。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75%的乙醇侵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CM为宜。侵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置,将药渣再倒入盛水的容器内文火加热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稀释75%----置容器内侵泡----滤出药液----乙醇提取液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滤出药液----水煎液 乙醇提取液和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筛----先文后武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80---100目为宜。 3,炼蜜: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透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蜂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品种很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性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半流体,有香味,味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1.40---1.45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使用。 2】。炼蜜目的:祛除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系将蜂蜜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在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程度分嫩蜜,中蜜。老蜜。 A. 嫩蜜:将蜂蜜加热至沸腾,温度达到105---115摄氏度,含水量约20%,相对密度为1.37左右,颜色较变深,仅略有粘性。适于含糖分,油脂,树脂多的药料。 B. 中蜜:系将蜂蜜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在置锅中继续加热至116---118摄氏度,含水量约10%,相对密度1.37左右,色呈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的细泡,用手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白丝出现。适于粉性,粘性药料。 C. 老蜜:系将蜂蜜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在置锅中继续加热至119---122摄氏度,含水量约4%,相对密度1.40左右,色呈红棕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的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但两手捻之有白色长丝出现,嚼之粘牙,滴水成珠不散。适于干燥松散,纤维多者药料。 4】。蜂蜡:如无蜂蜡,可用石蜡代替。三,制作方法: 1.药物与基质的配伍比例:简记5538 五份炼蜜(加麦芽糖1份),五份侵膏,三份蜂蜡(夏天1份,冬天三份),八份精粉。如果不用侵膏:五份炼蜜(加麦芽糖1份),三份蜂蜡(夏天一份,冬天三份),七至八份精粉。 2.制作流程:例取蜂蜜50克---放置不锈钢锅内---加热加入蜂蜡30克---继续加热,不停搅拌---放入侵膏充分搅拌,去完水汽---离火降温至70摄氏度---加入添加剂即可。炼蜜---蜂蜡---融化---搅拌---加入侵膏搅拌---蒸去水分----离火降温至70摄氏度---加入精粉拌匀----降温至40摄氏度----加入添加剂----继续拌匀----压在无纺胶布上,另一面粘合----成品 3.说明: 1】。天然蜂蜜棕红色。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蜂蜜浓缩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明确各工序操作要点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原料蜂蜜浓缩至半成品、成品蜜的生产。 职责: 1、生产部生产车间负责本文件的执行,车间班组长、生产主管、生产副厂长负责内部检查、监督。 2、质量部 QA质监员负责关键环节的监督、验证; 3、技术部负责工艺查证和本文件的修订和更新;内容: 1.1 产品名称及依据: 1.1.1 名称:半成品蜂蜜【 41.8Be(± 0.2Be)】 1.1.2 产品标准: GB14963-2011 1.2 人员配置:班组长 1名,操作工 4名。 1.3 生产批量、周期及物料消耗

1.4 所需生产设备、场所及卫生 1.4.1 所需设备 1.1.1 生产设备:化蜜池、悬臂吊、投料罐、混合罐、浓缩器、成品罐、磅秤、叉车 1.1.2 能源:蒸汽、软化水、电 1.2 生产场所:化蜜间、浓缩间 1.5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1.5.1 工艺流程图 注:标 *号工序必须经 QA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操作。 标※号工序必须由班组长进行复核

1.5.2 工序质量监控项目和人员、频率

1.6 .工序描述 1.6.1 领料班组长根据当日生产计划组织班组人员同时通知原料库管员到原料库领取所需物料,领料过程当中班组长应对领用的物料品种、合格状态、批次、比例进行检查, QA人员现场跟踪复核。领用物料必须每桶称量并记录后由班组操作工运至车间物料暂存区域。物料运输升降机严禁载人,升降机和电瓶叉车使用要严格按照《升降机 SOP》和《电动叉车 SOP》执行。 1.6.2 解晶液化(水的高度)将领取的桶装原料蜂蜜使用悬臂吊吊入化蜜池内进行预加热,悬臂掉的使用详见《悬臂吊 SOP》。未结晶的蜂蜜严禁调入池中加热,严格控制水温和加热时间不高于上限( 10月次年 5月水浴温度60℃--- 75 ℃,加热时间: 2-3 小时;5 月-10 月水浴温度50℃---60 ℃,加热时间: 1-2 小时),加热融蜜过程 30min 测量一次蜜温和水温及液化情况,以能从桶内将蜂蜜倒出为宜,整个加热过程要对每桶详细查看有无漏蜜情况避免蜂蜜损失,班组长按照时间节点复核,并填写生产记录。 1.6.3 投配料待化蜜池中的蜂蜜可从原料桶内倒出时,悬臂吊操作人员使用悬臂吊将原料桶吊起运至投料罐前准备投料,悬臂吊吊钩与蜂蜜桶挂合时尽量使用旋转平台,不能使用旋转平台的应站立在安全板上进行挂合任务,不可直接站立在桶盖上进行工作,避免烫伤事故发生。原料运输过程当中悬臂吊应操作平稳,不可忽前忽后、忽高忽低,避免原料桶滑落造成原料损失。 确认投料罐底阀门是否关闭,投料人员用手打开原料蜂蜜桶内外盖,将其放入塑料筐内待清洗,投料前将原料桶中的死蜂、蜡渣进行清理,两名投料人员抬起原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 (本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 五虎痹症膏 1.药物组成 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 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 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4.治疗效果 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 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 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1.药物组成 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 2.制作方法 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3.主治范围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

蜜百部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 品名:蜜百部,成品代码CP10532。 1.2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不规则条形斜片;味甜。 1.3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1.4 功能与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螭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 用于阴虛劳嗽。 1.5 用法用量:3?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 贮存: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百部蜂蜜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 取原药材,净制,切制,干燥,蜜炙。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 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1.4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 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1)骨仙膏的制作工艺 1、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虫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没药各45g,血竭30g,肉桂30g,细辛45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0g (可不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郁金60g,扑尔敏片100片,炎痛喜康片150片。 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乌蛇60g,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腾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壳40g,牛夕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申姜60g,山奈60g,干姜120g,苏木60g,桑枝60g,川山龙60g。 2、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骨仙膏120贴。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同灵仙膏。 (2)灵仙膏的制作方法 1、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藤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 2、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

各种膏药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五虎痹症膏(A)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 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 五虎蠲痹膏(B) 1 药物组成:生马钱子20克,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20克,洋金花20克,闹洋花20克,三七24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肉桂15克,葛根30克,玄胡20克,丹参30克,川牛膝20克,蜈蚣3条,穿山甲20克,川楝子20克,红花20克,桃仁18克,生大黄25克,麻黄20克,狗脊20克,寄生20克,土别虫20克,威灵仙25克,桂枝30克,赤芍药20克,水蛭20克,桑枝25克,石菖蒲12克,川椒12克,白胡椒12克,番泻叶25克,血竭20克,樟脑150克,冰片30克,氮酮30毫升,远红外陶瓷粉45克。共计1000克。上述药材除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外,共同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2.制作方法:备打火灶,气坛子,铁锅,锅铲,铁锅盖。取芝麻油105毫升,蜂蜡200克,松香1700克(夏天1250克)放入锅内,依次溶化,加入药粉1000克,混合均匀,加入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20克重的膏药150贴。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3天后可以使用。 3.贴敷方法:先清洁所贴部位皮肤,再用生姜将所贴部位皮肤擦红,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2分钟,不需要用火烤,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便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每贴可用8--10天,如需要洗浴可以揭下,浴后可以再贴。如此可以反复揭贴数次,膏药不流不走,不污染衣物,方便清洁。3贴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4.注意事项:①.膏药所贴部位应无毛发,有毛发者须将毛发剃去才能贴。②.孕妇禁用。 ③.皮肤溃烂的地方禁贴。④.需要长期使用膏药的,每3天揭下膏药,休息1夜,给局部皮肤一次透气透湿和休息时间,避免膏药连续对皮肤发生刺激。⑤.贴上膏药后如症状加重,可根据病证和方药进行分析,如不对症不可再贴。⑥.贴上膏药后如出现药疹,轻症揭去膏药后可自行消失,重症可擦抗过敏的药膏,待药疹消失后再贴。⑦.使用膏药时可配合其它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器具的准备 1、粉碎机一台2.不锈钢锅一只3.钢金锅两只4.秤一杆—120目筛各一个6.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粗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5cm 为宜,然后再提取浸膏。 浸膏提取: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浸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 公分为准。浸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放置,将药渣再倒入容器内文火加热4 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f稀释75%以下f置容器内浸泡f滤出药液f药渣f容器内f加水加热,将乙醇提取液加水煎液一混合一过滤(120目)f先武火后文火f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 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过80-100 目筛为宜。先将干燥药物,如石、枝、叶、根类中药粉碎后,再加入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3、炼蜜糖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适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峰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的品种较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味,为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 摄氏度的相对密度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实用。 (2)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的方法程度 方法如下:将生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