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 悟 课 堂

感 悟 课 堂

感 悟 课 堂
感 悟 课 堂

感悟课堂

发表时间:2014-08-22T16:31:09.2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政媛[导读] 用心打造“快乐课堂”,就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老师就应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刘政媛(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031);李宏超(山东省商贸学校山东济南250013)摘要:“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从教多年的我,至今还在寻找答案。今年,我院课改重要的一项是转变课堂教学观,简单说就是对课堂的再认识。如果一位教师还没弄清楚“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就贸然走上讲台,那他不可能成为好教师,可能误人子弟;只有那些对课堂有明确定位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好教师。我学习了许多教育专家对课堂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写出了“感悟课堂”一文,也算是

对“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一种粗浅认识。

关键词:感悟课堂课堂教学教学观念

上学期,我在商贸校区上课。走进学校,显眼的墙面上有几行大字:“秩序好起来,环境美起来,教学活起来,掌声响起来”;“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课堂”。用心打造“快乐课堂”,就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老师就应有意识地改变自己。

我在思考:课堂到底应是什么地方?

一、课堂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信息沟通的地方

我试着拥有三样宝物——微笑、爱心与激情。

我常问自己:“我是否比昨天更认真?我是否比昨天更用心?今天找学生谈心是否比昨天更诚恳?处理突发事件是否比昨天更机敏。”我心里默默回想:每天都不是最好,可能每天都有缺憾,但只要坚持,就能向名师靠近。我经常拿今天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

人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这一观点肯定不对,在信息时代,拥有一桶水的教师仍然不够倒给许多学生。也有人说:“老师应该有的知识要像小河里的水,源源不断。”又有人提出:“老师应当像自来水,随心所欲地、永不枯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此说下去,肯定有人会提出:“教师要拥有大海一样多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这个“向学生学习”的时代,教师再努力,也无法达到孩子们的知识总量。因此,不能只关注教师的学识,更应该关注教师的观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例如:一位老师只有一瓶水,但倒水技术好,像卖油翁一样,可以倒得准确无误,能让同样大小的瓶子注满水;如果倒水技术差些,即便有一大桶的水也不一定能倒满一小瓶子。由此可见,老师“倒水技术”的差异,即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记得学生刚进校时,不少学生的心里都有着酸楚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学业一直不理想,受到过许多不公平的对待;或许是因为是留守儿童,家庭亲情并不温暖;或许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感到生活压抑。所以,我告诉自己,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信、更多的赞赏。课下,我常常拍拍学生的肩膀,告诉他“这一方面你很优秀”,表现老师很满意;通过师生共同外出活动、共同参加文体活动、课间个别谈心、课堂关注性提问、作业的激励性评语、通过学生家长转达“孩子很优秀”,不断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主动性增强了,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二、课堂是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地方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我看过一本书叫《失业的快乐》。大意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年轻时就失业,那就能够很快通过自学获得新技能、新知识,取得新的职位,这是人生的最大乐事。如果一个人在他年迈时失业,那将是人生的最大不幸。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即将过去,我们必须拥有多种知识与技能,否则很容易被时代潮流所吞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自学”定义为“本世纪的生存概念”。“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这就是我国提出“终身学习”口号、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原因。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应是一句空话,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师的天职就是育人,教师就有义务把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为此,教师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空间还给学生;要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学习惯和合作习惯,逐渐有自学习惯与合作意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校就获得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力”、“学习力”。

三、课堂是学生质疑、释疑的好地方

“没有问题的学生问题最大”。

课堂上,一个学生说道:“我发现‘衣’字旁与穿有关。” 另一个学生忙举手问:“那‘初’字为什么是衣字旁呢?”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个问题,便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但最终也没有结果。

交流合作,存疑拓展。教师可以真诚地鼓励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尝试着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等到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再来与老师交流,从而“借”学生的“问”,拓展学习范围,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一举多得。教师应坦诚地告诉学生:你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考虑、一起解决。一位专家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专家断言,如果学生说出了答案,那说明老师把学生给教笨了。1998年,该专家用这则笑话测验一部分小学生与初中生,结果做出答案的竟高达90%!即使在某重点中学,也还是有10%的学生得出了“75-32=43(岁)”的答案。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这些做出答案的学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能得分,不做的话一分也没有。” 教师多年的培养,许多高高举起的手放下了,开始变成“没问题”的学生。他们带着许多问题走进幼儿园,当他们离开中学校门时已经没有了问题。这不禁让我们感叹:我国的问题教育是“辛辛苦苦十几年,回首不如学龄前”。难怪有人说:“没有问题的学生也许就是问题生。”针对这种情况,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把“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定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四、课堂是塑造个性、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地方

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是能尽情表现、体验成功与快乐的课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