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考试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考试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考试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考试

《普通心理学》试卷(1)

年级:__学号:__姓名:__分数: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

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广阔性

10. 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D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 、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

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

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

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卷(2)

年级:__学号:__姓名:__分数: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0.25—2秒

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心境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C )的科学。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认识过程

2 、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

A 、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3 、“ 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主要体现思维的( C )。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直接性

D 、敏捷性

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 )。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

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

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

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

5 、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认识

6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 A )

A 、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

A、同步的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没有必然的联系

8、气质的类型是(B )

A、有好坏之分

B、没有好坏之分

C、有强弱之分

D、没有强弱之分

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 )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

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趋避冲突。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如有人想致富,又不想干事情,有人想抽烟,又怕危害健康。人始终处于在两种动机中间徘徊的不安状态之中。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具体来说,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然而,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1)不同性质情绪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作用,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状态比惧怕有更优的操作效果;无怒的中性状态比愤怒状态下操作更好;爆发怒比潜在怒的操作效果更好。(2)情绪强度差异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影响。以愉快和爆发怒为例,在这两种情绪的背景下,认知操作呈"U"型曲线,表明最弱和最强的激活度不如中等强度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然而在负性情绪背景下(痛苦、恐惧),则发现情绪激活越强烈,操作效果越差。(3)情绪对操作

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婴儿采用的操作策略有所不同。以迂回获取玩具的操作任务为例:愉快状态下婴儿采用有效的迂回获取策略较多,因此在操作中获得成功较快;而痛苦状态下婴儿更多采用径直抓取(难以成功)和被动呆视不动,从而延长了操作时间。

2.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

因为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高分是受家长老师和同学赞许的,能力高低,似乎没神恶魔实用。物种生存也有个优胜劣汰,决定什么优胜什么劣汰的是环境。同理,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从心理学角度说的话,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赞扬你,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就没什么人关注你。你取得高分的时候,会获得能多的正面肯定,而能力高的正面肯定不会有多少。这个时候,你自然会选择补习任何途径把分数提高,哪怕采取的方式是崎形的方式,于是就造成高分低能现象。而且,这个社会。高分高能会吃香,高分低能也会吃香,低分高能早被社会淘汰了。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分数能获得更多的正面肯定的时候,一个人会把精力投入在提高分数上,而能力高低就显得不重要了。同时保持高分又要保持高能实在很困难。所以高分低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98 一、概念意义识记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兴趣二、填空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和。。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根据知觉的对象的特性,可把知觉分为、和。、和压抑说。对于遗忘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二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和。一般把人的意志活动分为和两个阶段。一般认为,气质的生理机制是。三、单项选择。、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1C 、反应B 、反映A 、反射D 、反馈。、能够觉察出差别的最小刺激量懂得能力叫做()2 、差别感受性D 、差别感觉限C 、绝对感受性B 、绝对感觉限A、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3 。、准备性D 、精确性C 、持久性B 、敏捷性A 。、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4、直觉思维B 、抽象思维A 、集中思维D 、发散思维 C 。、有的同学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5、起伏 D 、分配C 、分散B 、转移A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说的这种情感6 。属于()、义务感D 、理智感C 、美感B 、道德感A 。、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7、动机斗争A 、执行决定D 、采取决定C 、确定目的B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8、能力C 、性格B 、气质A 、兴趣D 四、判断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因此,可以说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分化概念。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在教学中,所以注意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过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当注意不集中时,程。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此,情绪情感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气质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五、简答简要说明感知和思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简述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简述性格的心理结构。年专升本考试心理学试题99 一、解释概念、两种信号系统1 、正迁移与负迁移2 、意志的基本特征3 、性格4 、心理发展5 二、判断题“谈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耳听八方”说明一个人的注意范围很大。、“眼观六路” 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统称为能力。列宁说的感情是一个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最新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2013-3-4 14:56:23 浏览数:84 本站原创 yeluseo 【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答案与解析:选D。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因此,答案为D。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D。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考&试大$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D。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因此,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答案为C。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案与解析:选A。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答案为A。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 一、单选题。 1、中国心理学家一般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一、绪论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 2.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 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 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 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 (二)发展性 (三)教育性 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 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 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 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 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食物发射 (二)无条件防御反射 (三)无条件定向反射 (四)抓握发射 (五)巴宾斯基发射 (六)惊跳反射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一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 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

性和:( C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2006年高职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一个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年代 A 1879 B 1897 C 1913 D 1919 2、吃到酸杏流口水属于 A 第一信号系统 B 第二信号系统 C 无条件反射 D 动力定型 3.汽车司机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注视着路上的车辆、行人和信号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 注意分配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广度 D 注意的稳定性 4.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构成心理的元素及其组合的方式和规律的学派是 A 构造主义心理学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5.我们平时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 A 负迁移 B 正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6.争吵时面红耳赤,愤怒时脸色发青,双手发抖,高兴时手舞足蹈这种情绪属于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7.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 空想 B 梦 C 幻想 D 表象 8.个性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需要 9.需要层次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斯金纳 B 斯腾伯格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10.天文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涨和鼓舞”,这种情感体验称为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热情 D 理智感 11.有人勤劳、诚实、慷慨;有人懒惰、吝啬、自私,这表现了性格的什么特征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情绪特征 D 意志特征 12.气象学家进行天气预报,这一过程反映了思维的什么特征 A 预见性 B 形象性 C 间接性 D 概括性 13.在学习系列性材料时,一般开头的部分记得比较牢固,这是由于在回忆这部分材料时没有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干扰 D 痕迹消退 二、名词解释(3分;9分) 1.思维 2.液态智力 3.意志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说明知觉的基本规律 2.什么是遗忘规律?如何根据之组织复习? 3.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 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1993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专升本模拟试卷(心理学) 部分

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心理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题1分,共30分) 1、在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是( )。 A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B 、柏拉图的《理想国》 C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 D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2、其机能主要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活动和协调随意动作的器官是( )。 A 、小脑 B 、延脑 C 、中脑 D 、大脑 3、“谈虎色变”属于( )活动。 A 、第一信号系统 B 、第二信号系统 C 、无条件反射 D 、本能 4、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 、巴甫洛夫 B 、斯金纳 C 、冯特 D 、马斯洛 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 A 、感知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6、夜晚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被人知觉到,这是由刺激物( ) 引起的。 A 、强度 B 、新异性 C 、运动和变化 D 、对比性 7、司机一边把握方向盘,一边注意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这表现了注意的( )。 A 、范围 B 、稳定性 C 、转移 D 、分配 8、闻到苹果的香味,看到苹果的红色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 、刺激 B 、知觉 C 、表象 D 、感觉 9、人们能区分出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主要依据的声音感觉特性是( ) 。 A 、音色 B 、音高 C 、分贝 D 、音强 10、夜空中移动的云朵后面的月亮本来是不动的,但是看起来月亮在移动,而云朵是静止 的,这是( )。 A 、诱动知觉 B 、真动知觉 C 、似动知觉 D 、空间知觉 11、感觉适应现象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 )。 A 、提高或降低 B 、提高 C 、降低 D 、不变 12、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这是感觉的( )。 A 、同时对比 B 、代偿 C 、适应 D 、继时对比 13、“樵夫进山只见柴草,猎人进山之间禽兽。这是知觉的( )。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14、鲁迅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的回忆是作者的( )。 A 、逻辑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15、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 、思维 B 、想象 C 、复述 D 、注意 16、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称之为( )。 A 、想象 B 、印象 C 、表象 D 、迹象 1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主要反映思维的( )。 A 、直接性 B 、深刻性 C 、概括性 D 、间接性 18、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是( )。 A 、形象思维 B 、实践思维 C 、动作思维 D 、抽象思维 19、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 、定义 B 、定势 C 、变式 D 、同化 20、我们阅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头脑中产生娜塔莎的人物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叫做( )。 A 、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幻想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下列( )情绪状态的表现。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2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情感体验是( )。 A 、理智感 B 、道德感 C 、美感 D 、热情 23、“眉目传情”体现了情绪情感具有( )功能。 A 、动力功能 B 、信号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感染功能 24、“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属于( )斗争。 A 、双避式 B 、双趋式 C 、趋避式 D 、多重趋避式 25、对于任性的同学应着重培养其意志的(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韧性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

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 1、迁移的种类; (1)根据影响效果,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影响方向,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2、认知风格(前两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 (1)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2)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3、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四叶的功能) (1)额叶;语言、智慧、运动中枢 (2)顶叶;躯体感觉中枢 (3)枕叶;视觉中枢 (4)颞叶;听觉中枢 4、神经元及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有细胞体和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分组成(2)、功能;通过电---化学变化对刺激做出反应,在集体中,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就可实现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输出。 5、思维的过程举例能够辨别 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 6、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 7、发散思维质量的三个衡量指标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特性 8、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例辨析 (1)一般能力;即智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2)特殊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9、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像等感觉现象的实例辨析 (1)、感觉对比;两种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灰色在红色背景下像青绿色) (2)、相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该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刺痛除外) (3)、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余音缭绕) 10、正强化、负强化的实例辨析 (1)对好的现象直接表扬等 (2)撤销不好的东西来增加反应概率 11、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在学习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1)对确定性的批判,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学生是信息意义的制动建构者;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人类知识的主观性 (2)学习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的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

《教育心理学》试题与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 2.5 分,可得95 分) 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B )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一成功律 D. 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 完形一顿悟说 B. 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 也是中等 B. 不利 C. 关系不大 D. 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 A. 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 交式法 C. 比较法 D. 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C ) A. 多样性 B. 迅速性 C. 流畅性 D. 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 ) A. 内化 B. 行为 C. 实行 D. 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11、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B ) A. 意识活动 B. 反射活动 C. 智力活动 D. 精神活动 1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 ) A.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 心理过程 C. 认识过程 D. 心理特征 13、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D ) A. 随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后注意 1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 A. 性格 B. 气质 C. 能力 D. 兴趣 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C ) A. 原型定向 B. 操作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发展心理学专升本精彩试题

《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 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 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___________的过程。 5. 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的变化。 6. 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世界上第一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 7.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人格由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即本我、_______、超我。其中_________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_________是介于本我与现实之间,遵循现实原则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__________是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 8.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______________因素。 9.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普莱尔在三年里每天三次对其子进行长期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完成其心理发展报告,从研究设计上看,属于_________。11.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环境”研究法,根据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积极、良好的依恋。 13. 19个月以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突然加快,平均每个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21个月时的“______________”现象。 14. “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___________ 学派所倡导的。 15. 斯金纳认为,发生反应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是__________。 16.“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17.语言获得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语言获得的强化理论的提出人是 ________。 18.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_____过程。 19. 生理、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期;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是_____期;生理、心理发展均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是_____期。 20.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________的最初形态。 21. 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 22. 对于孩子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结果孩子渐渐就不哭不闹了,这是应用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中的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7567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11.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D A.认知 B.情感 C.社会性 D.兴趣 12.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是:A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1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维果斯基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西方,被公认的教育学心理奠基人是( )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 贾德 2. 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3.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4. 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5. 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6.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8. 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9. 学生的只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 ) A.连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攻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10.学习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1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 ) A.触类旁通 B.闻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温故知新 12.合作学习体现的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 ) 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他人支持策略 13.在创造分类中,区分真创造与类创造的主要依据是( ) A.产品的独特性 B.产品的新颖性 C.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 D.产品的清晰性 14.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蔓要处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5.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 ) 河南专升本学校 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__基本规律的科学。 17.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教师成长___________。 18.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___________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成熟期。 19.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___________。 20.早期的___________迁移理念认为。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种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2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多具有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和___________等性质特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研究发现,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热爱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其中这三种教师 品质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关最大:热心、友好、。 2.根据弗洛依德的心里发展阶段学说,小学儿童正处于,这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儿 童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的状态。 3. 洛伦茨有关“印刻”的理论实际展现了心理学研究中对“”问题的早期探讨。 4.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一个极为简洁的表述值得注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 的记述)+。 5. 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 式逐步过渡到以为主要形式,但这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使我们得以生存,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7. 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 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这类认知方式我们称为。 1.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A.水下击靶实验 B.幼儿取糖果实验C.小鸡啄米实验 D.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2.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4. 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B.布鲁纳 C.奥苏伯尔D.加纳 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历届专升本试题(心理学)

历届专考本试题(心理学) 1989年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16分) 1.表象的特征有、。 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 3.意志的品质包括、、、。 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5.复习中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效果较好,其原因 是、。 6.性格的结构包括、、、。 7.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是、、 、、、。 8.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1.心境 2.感觉的差别阈限 3.思维定势 4.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5.智商 三、回答问题(共19分) 1.举例说明再造想象及其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6分) 2.什么是能力?它和知识技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6分 3.教学中怎样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1990年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 1.挨过棍棒打的狗,一见到人们举起棍棒便逃之夭夭,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2.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 3.清晨起床后,识记英语单词一般效果较好,这是因为没有抑制。 4.读过《红楼梦》后,在头脑中形成林黛玉形象的过程,在心理学上称 作。 5.有人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及时作出并执行决定,这种心理品质是。 6.有人勤奋、慷慨、谦逊;而有人则懒惰、吝啬、骄狂,这在心理学上属 于。 一、解释概念(每小题3分,共12分) 1.第一信号系统 2.感觉 3.思维 4.性格 二、问答(每小题4分,共12分)

1.知觉的基本特征。 2.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 3.能力的培养。 四、例案分析(20分) 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后,把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带到北京关起来,从2岁一直到57岁。其间除供给饮食外,不许任何人与他接触,等放出来时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试用心理学的理论说明造成此恶果的原因。 1991年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人的个性心理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吃糖以后立刻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3、纺织工人同时照管好几台织布机,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一边记笔记,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作。 4、识记一篇课文,往往开头部分记得比较牢,这是因为没有。 5、正直、诚实、勤劳、节俭、谨慎、自信等,属于个性心理中的。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3分,共15分) 1、感受性 2、有意后注意 3、应激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过程B.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D.学习目标 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4.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差异性C.阶段性D.不均衡性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 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7.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A.具体迁移B.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8.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A.2~5岁B.6~7岁C.B~10岁D.11~12岁 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 1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1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