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位置比较脉冲调制输出

位置比较脉冲调制输出

位置比较脉冲调制输出
位置比较脉冲调制输出

位置比较脉冲调制输出

在Turbo PMAC 系统中PMAC2型伺服IC 有自动脉冲宽度调制(PWM )和脉冲频率调制(PFM )两种电路。有些情况下,这些也不能提供所需要的频率和/或脉冲宽度范围。然而,对于一个备用的编码器通道,它可能使用位置比较输出的自动增加功能得到一个灵活的脉冲宽度或脉冲频率调制信号。

这个技术使用通道内部的PFM 电路,以固定比率增加通道编码器的计数。然后,通过调整A 和B 比较寄存器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控制脉冲宽度,通过调整自动增加的值,我们可以控制脉冲频率。

分析

计数器频率是时钟频率的一个简单函数,这个时钟频率就是PFM 电路的时钟频率

(PFMCLK )并且这个指令值在PFM 寄存器里。默认的9.8304 MHz PFMCLK 频率几乎适合大多数应用。等式需要16位的PFM 指令值(使用24位字的高16位,与标准的M-变量定义一样)得到一个指定的计数器频率是:

PFMCLK

counter PFM f f C *216= 如果希望写整个的24位PFM 指令寄存器,比如在MACRO 站点,仅将以上等式中的216用224替代。

比较电路的输出频率是计数器频率和比较电路自动增加位置值的函数。根据给定的输出频率得到需要的自动增加值的等式是:

output

counter comp f f P =? 比较输出的占空比是A 和B 比较寄存器之间的距离和自动增加值的比例。根据给定的占空比(表示成百分比)和自动增加值得到这个距离的等式是:

100

%DutyCycle P AB comp comp ?=? 注意的是当写A 和B 比较寄存器时,它们必须是在当前计数值的两侧;否则自动增加功能将不能正确工作。

简单设置和编程

以下的设置和程序部分可以用于实现这个功能。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设置一个计数器频率是500kHz ,它给我们一个占空比1%的分辨率或比较好的5kHz 的脉冲频率。

注意的是实现一个特定脉冲配置的指令可以在一个运动程序或一个PLC 程序里执行;它们甚至可以作为在线指令发送。通常它们将被嵌入到一个运动子程序的传递参数。

; 设置和定义

I7203=2258 ; IC2的默认时钟频率

I7204=2 ; IC2的PFM脉冲宽度

I7210=8 ; IC2通道1内部仿真

I7216=3 ; IC2通道1的AB为DAC输出C为PFM

输出

#define ServoCycCtr M100 ; 每个伺服周期的增量

ServoCycCtr->X:$0,0,24,S

#define SIC2Ch1EncPos M101 ; 当前计数器值

SIC2Ch1EncPos->X:$078201,0,24,S

#define SIC2Ch1OutC M107 ; C寄存器PFM输出

SIC2Ch1OutC->Y:$078204,8,16,S ; 定义寄存器高16位

#define SIC2Ch1CompPosA M108 ; 比较A寄存器

SIC2Ch1CompPosA->Y:$078207,0,24,S

#define SIC2Ch1CompPosB M109 ; 比较B寄存器

SIC2Ch1CompPosB->X:$078207,0,24,S

#define SIC2Ch1CompIncr M110 ; 比较自动增加

SIC2Ch1CompIncr->X:$078206,0,24,S

#define SIC2Ch1CompInitSta M111 ; 比较初始状态

SIC2Ch1CompInitSta->Y:$078205,11

#define SIC2Ch1CompInitEna M112 ; 比较初始化使能

SIC2Ch1CompInitEna->Y:$078205,12

#define Now P106 ; 当前伺服计数器

#define CounterFreq P107 ; 计数频率为Hz

#define PulseFreq P108 ; 输出频率为Hz

#define DutyCycle P109 ; %接通时间(0 – 100)

CounterFreq=500000 ; 计数频率,常数

; 用指令来实现特定的频率和占空比,这些可以在运动程序,PLC程序,或作为一个在

; 线指令(包括WHILE/ENDWHILE,不能以任何方式作为在线指令使用)

SIC2Ch1OutC=0 ; 冻结计数器用于设置

Now=ServoCycCtr ; 记录当前时间

WHILE (ServoCycCtr=Now) ; 为冻结提供延时

ENDWHILE

SIC2Ch1CompInitSta=0 ; 设置输出关闭

SIC2Ch1CompInitEna=1 ; 强制初始的输出状态

SIC2Ch1CompIncr=InternalFreq/PulseFreq ; 设置输出频率

SIC2Ch1CompPosA=SIC2Ch1EncPos+SIC2Ch1CompIncr*(100-DutyCycle)/200 SIC2Ch1CompPosB=SIC2Ch1EncPos-SIC2Ch1CompIncr*(100-DutyCycle)/200 SIC2Ch1OutC=CounterFreq*65536/98304000 ; 输出频率的PFM值

选通输出

通过设置通道n的I7mn1等于1,同一块IC上的其余的编码器比较电路可以设置为只作用于IC上的第一个编码器。如果任何的这些电路被分配到第一个通道的编码器,第一个通道的比较输出是所有被分配给它的比较电路的逻辑或(如果任何一个电路是“1”状态,输出就是1)。这个可以用于选通第一个比较输出。在这一节,我们使用第二个比较输出的“内部状态”写功能控制第一个比较输出是否一直打开,或输出一个频率。

; 额外设置和定义

I7221=1 ; IC2通道2的比较使用编码器1

#define SIC2Ch2CompInitSta M211 ; 比较的初始状态

SIC2Ch2CompInitSta->Y:$07820D,11

#define SIC2Ch2CompInitEna M212 ; 比较初始化使能

SIC2Ch2CompInitEna->Y:$07820D,12

; 命令输出一直打开

SIC2Ch2CompInitSta=1

SIC2Ch2CompInitEna=1

; 命令第一个比较电路驱动输出

SIC2Ch2CompInitSta=0

SIC2Ch2CompInitEna=1

Position-Compare Pulse-Modulated Output

The PMAC2-style Servo ICs in Turbo PMAC systems have both automatic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and pulse-frequency modulation (PFM) circuits. There are some cases in which neither of these can provide the required range of frequencies and/or pulse widths.

However, with a spare encoder channel, it is possible to use the position-compare output with its “auto-increment” feature to get a very flexible pulse-width or pulse-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This technique uses the channel’s PFM circuit internally to increment the channel’s encoder counter at a fixed rate. Then, b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 and “B” compare registers, we can control the pulse width, and by adjusting the “auto-increment” value, we can control the pulse frequency.

Analysis

The counter frequency is simply a function of the clock frequency for the PFM circuit’s clock frequency (“PFMCLK”) and the command value in the PFM register. The default PFMCLK frequency of 9.8304 MHz is almost always suitable. The equation for the required 16-bit PFM command value (using the high 16 bits of the 24-bit word, as with the standard M-variable definition) to get a specified counter frequency is:

PFMCLK

counter PFM f f C *216= If you want to write to the entire 24-bit PFM command register, as in the MACRO Station, just substitute 224 for 216 in the above equation.

The output frequency from the compare circuit is a function of the counter frequency and the compare circuit’s auto-increment position value. The equation for the required auto-increment value to obtain a given output frequency is:

output

counter comp f f P =? The duty cycle of the compare output is the ratio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 and “B”

compare registers and the auto-increment value. The equation for this distance for a given duty cycle (expressed as a percent) and auto-increment value is:

100

%DutyCycle P AB comp comp ?=? Note that when writing to the “A” and “B” compare registers, they must be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present counter value; otherwise the auto-increment feature will not work properly.

Sample Setup and Program

The following setup and program section can be used to implement this functionality. In this example, we set up a counter frequency of 500 kHz, which gives us a duty cycle resolution of 1% or better at pulse frequencies up to 5 kHz.

Note that the commands that implement a particular pulse configur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either a motion program or a PLC program; they could even be sent as on-line commands. Commonly they would be embedded in a motion program subroutine with passed arguments.

; Setup and definitions

I7203=2258 ; IC2 default clock frequencies I7204=2 ; IC2 PFM pulse width

I7210=8 ; IC2 Ch1 internal pulse decode I7216=3 ; IC2 Ch1 AB DAC C PFM output

#define ServoCycCtr M100 ; Increments each servo cycle ServoCycCtr->X:$0,0,24,S

#define SIC2Ch1EncPos M101 ; Present counter value

SIC2Ch1EncPos->X:$078201,0,24,S

#define SIC2Ch1OutC M107 ; C PFM output register

SIC2Ch1OutC->Y:$078204,8,16,S ; Define as high 16 bits

#define SIC2Ch1CompPosA M108 ; Compare A register

SIC2Ch1CompPosA->Y:$078207,0,24,S

#define SIC2Ch1CompPosB M109 ; Compare B register

SIC2Ch1CompPosB->X:$078207,0,24,S

#define SIC2Ch1CompIncr M110 ; Compare auto-increment

SIC2Ch1CompIncr->X:$078206,0,24,S

#define SIC2Ch1CompInitSta M111 ; Compare initial state

SIC2Ch1CompInitSta->Y:$078205,11

#define SIC2Ch1CompInitEna M112 ; Compare initialize enable

SIC2Ch1CompInitEna->Y:$078205,12

#define Now P106 ; Present servo counter

#define CounterFreq P107 ; Counter freq in Hz

#define PulseFreq P108 ; Output freq in Hz

#define DutyCycle P109 ; % on-time (0 – 100)

CounterFreq=500000 ; Counter freq, constant for app ; Commands to implement particular frequency and duty cycle

; These could be in motion program, PLC program, or as on-line

; commands (except for the WHILE/ENDWHILE, which would not be

; needed anyway in on-line commands)

SIC2Ch1OutC=0 ; Freeze counter for setup

Now=ServoCycCtr ; Log present time

WHILE (ServoCycCtr=Now) ; Provide delay for freeze ENDWHILE

SIC2Ch1CompInitSta=0 ; Set for output off

SIC2Ch1CompInitEna=1 ; Force initial output state

SIC2Ch1CompIncr=InternalFreq/PulseFreq ; Set for out freq

SIC2Ch1CompPosA=SIC2Ch1EncPos+SIC2Ch1CompIncr*(100-DutyCycle)/200 SIC2Ch1CompPosB=SIC2Ch1EncPos-SIC2Ch1CompIncr*(100-DutyCycle)/200 SIC2Ch1OutC=CounterFreq*65536/98304000 ; PFM value for freq

Gating the Output

The compare circuits for subsequent encoders on the same IC can be set up to act on the first encoder on the IC by setting I7mn1 for Channel n to 1. If any of these circuits is assigned to the first channel’s encoder, the first channel’s compare output is the logical OR of all of the compare circuits assigned to it (if any of the circuits are in a “1” state, the output is 1). This can be used to “gate” the first compare output. In this section, we use the “initial-state” write feature of the second compare output to control whether the first compare output is always on, or outputting a frequency.

; Additional setup and definitions

I7221=1 ; IC2 Ch2 compare use Enc1

#define SIC2Ch2CompInitSta M211 ; Compare initial state

SIC2Ch2CompInitSta->Y:$07820D,11

#define SIC2Ch2CompInitEna M212 ; Compare initialize enable

SIC2Ch2CompInitEna->Y:$07820D,12

; Commands to force output always on

SIC2Ch2CompInitSta=1

SIC2Ch2CompInitEna=1

; Commands to let first compare circuit drive output

SIC2Ch2CompInitSta=0

SIC2Ch2CompInitEna=1

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PWM信号仍然是数字的,因为在给定的任何时刻,满幅值的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有(ON),要么完全无(OFF)。电压或电流源是以一种通(ON)或断(OFF)的重复脉冲序列被加到模拟负载上去的。通的时候即是直流供电被加到负载上的时候,断的时候即是供电被断开的时候。只要带宽足够,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进行编码。 PWM之所以要配置这么多的寄存器是(表中只有少部分不用配置),应因为基本上是定时器不仅有PWM输出还有间隔定时器、方波输出、外部事件计数器、分频器、输入脉冲间隔测量、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宽度的测量、延迟计数器、单触发脉冲输出功能。 首先配置PER0中的TAU0EN为1,允许输入时钟的供应。再用TPS0来分频得到CK01、CK00这两个时钟(在选择的通道0和通道1是的时钟时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作为两个时钟,当然也可以一个通道一个时钟)。 接下来是控制定时器单元启停的TE0、TS0、TT0,其中TE0 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不用配置。 TS0和TSH0寄存器是触发寄存器,用于初始化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0n (TCR0n)并开始各通道的计数操作。(启用) TT0和TTH0寄存器为用于停止各通道的计数操作的触发寄存器。(停用) 接下来是控制输出寄存器TOE0、TO0、TOL0、TOM0,其中TOE0寄存器用于允许或禁止各通道的定时器输出。TO0寄存器是各通道的定时器输出的缓冲器寄存器。TOL0寄存器是用于控制各通道定时器输出电平的寄存器。TOM0寄存器用于控制各通道的定时器输出模式。(这里我们选择TOM0的TOM01为1:从属通道输出模式)

PWM (脉冲宽度调制)原理与实现

PWM (脉冲宽度调制)原理与实现 1、PWM原理 2、调制器设计思想 3、具体实现设计 一、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原理: 脉冲宽度调制波通常由一列占空比不同的矩形脉冲构成,其占空比与信号的瞬时采样值成比例。图1所示为脉冲宽度调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图。该系统有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周期为Ts的锯齿波发生器组成。语音信号如果大于锯齿波信号,比较器输出正常数A,否则输出0。因此,从图1中可以看出,比较器输出一列下降沿调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通过图1b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成的矩形脉冲的宽度取决于脉冲下降沿时刻t k时的语音信号幅度值。因而,采样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非均匀的。在系统的输入端插入一个采样保持电路可以得到均匀的采样信号,但是对于实际中tk-kTs<

其中,。无需作频谱分析,由式(2)可以看出脉冲宽度信号由语 音信号x(t)加上一个直流成分以及相位调制波构成。当时,相位调制部分引起的信号交迭可以忽略,因此,脉冲宽度调制波可以直接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解调。 二、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实现: 实现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基本思想参看图2。 图中,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循环计数器的5位输出逐次增大。5位数字调制信号用一个寄存器来控制,不断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进行比较,当调制信号大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循环计数器循环一个周期后,向寄存器发出一个使能信号EN,寄存器送入下一组数据。在每一个计数器计数周期,由于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大小不同,比较器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个数不一样,因而产生出占空比不同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图3 为了使矩形脉冲的中心近似在t=kTs处,计数器所产生的数字码不是由小到大或由大

基于Matlab的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14-2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7年1 月3日起至2017年1月 13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图书馆、寝室、通信实验室(4-410)。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采用Matlab与Simulink相结合对各种编码与解码进行仿真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PCM的理解能力; (4)能提高和挖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创新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学习Matlab与Simulink仿真软件的使用; (2)对PCM,DPCM,ΔM编码与解码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3)提出各种编码与解码电路的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模块; (4)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仿真; (5)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a. 采样定理的原理仿真 b. PCM编码与解码 c. DPCM编码与解码;增量调制(至少选做一种) 2)创新要求: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毕业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谢辞、附录等 (3)毕业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答辩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 (2)系统方案选择(30分) (3)仿真结果分析(30分) (4)论文写作(20分) 5)参考文献: (1)王俊峰.《通信原理MATLAB仿真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 .2010.11.1 (2)赵静.《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脉冲宽度调制 目录[隐藏] 一、脉冲宽度调制基本原理 二、脉冲宽度调制具体过程 三、脉冲宽度调制的优点 四、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 五、脉冲宽度调制相关应用领域 六、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脉冲宽度调制基本原理 二、脉冲宽度调制具体过程 三、脉冲宽度调制的优点 四、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 五、脉冲宽度调制相关应用领域 六、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栅极或基极的偏置,来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晶体管或晶体管导通时间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 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软开关技术将会成为PWM控制技 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编辑本段] 一、脉冲宽度调制基本原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没有限制。9V电池就是一种模拟器件,因为它的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地等于9V,而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可

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原理

1、 PWM原理 2、调制器设计思想 3、具体实现设计 一、 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原理: 脉冲宽度调制波通常由一列占空比不同的矩形脉冲构成,其占空比与信号的瞬时采样值成比例。图1所示为脉冲宽度调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图。该系统有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周期为Ts的锯齿波发生器组成。语音信号如果大于锯齿波信号,比较器输出正常数A,否则输出0。因此,从图1中可以看出,比较器输出一列下降沿调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通过图1b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成的矩形脉冲的宽度取决于脉冲下降沿时刻t k时的语音信号幅度值。因而,采样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非均匀的。在系统的输入端插入一个采样保持电路可以得到均匀的采样信号,但是对于实际中tk-kTs<

其中,。无需作频谱分析,由式(2)可以看出脉冲宽度信号由语 音信号x(t)加上一个直流成分以及相位调制波构成。当时,相位调制部分引起的信号交迭可以忽略,因此,脉冲宽度调制波可以直接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解调。 二、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实现: 实现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基本思想参看图2。 图中,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循环计数器的5位输出逐次增大。5位数字调制信号用一个寄存器来控制,不断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进行比较,当调制信号大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循环计数器循环一个周期后,向寄存器发出一个使能信号EN,寄存器送入下一组数据。在每一个计数器计数周期,由于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大小不同,比较器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个数不一样,因而产生出占空比不同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图3 为了使矩形脉冲的中心近似在t=kTs处,计数器所产生的数字码不是由小到大或由大

基于Matlab的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实现 初始条件: 1、MATLAB软件; 2、脉冲编码调制相关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任务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三个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 2、要求 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验证,使其满足以下要求: (1)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限制在4KHZ以内; (2)分别实现64级电平的均匀量化和A压缩率的非均匀量化; (3)按照13折线A律特性编成8位码。 时间安排: 第1,2天:分析题目,方案设计; 第3,4,5天:软件设计; 第6,7天:系统仿真; 第8天:答辩,完成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2 MATLAB简介 (2) 2.1 MATLAB软件简介 (2) 2.2 MATLAB程序设计方法 (2) 3 PCM脉冲编码原理 (4) 3.1 模拟信号的抽样及频谱分析 (4) 3.1.1 信号的采样 (4) 3.1.2 抽样定理 (4) 3.1.3 采样信号的频谱分析 (5) 3.2 量化 (5) 3.2.1 量化的定义 (5) 3.2.2 量化的分类 (6) 3.2.3 MATLAB的A律13折线量化 (12) 3.3 PCM编码 (13) 3.3.1 编码的定义 (13) 3.3.2 码型的选择 (13) 3.3.3 PCM脉冲编码的原理 (13) 4 PCM的MATLAB实现 (15) 4.1 PCM抽样的MATLAB实现 (15) 4.2 PCM量化的MATLAB实现 (18) 4.2.1 PCM均匀量化的MATLAB实现 (18) 4.2.2 PCM A律非均匀量化的MATLAB实现 (20) 4.3 PCM A律13折线编码的MATLAB实现 (22) 5 结果分析及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 摘要: 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简称PCM。是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PCM的优点就是音质好,缺点就是体积大。PCM可以提供用户从2M到155M速率的数字数据专线业务,也可以提供话音、图象传送、远程教学等其他业务。 关键字: 脉冲编码调制、取样、量化、编码、解码 Abstract: Pulse Code Modulation (PulseCodeModulation), referred to as PCM. Digital signal is a continuous change in analog signal sampling, quantization and coding production. PCM sound quality is goo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bulky. PCM can provide users from 2M to 155M line speed of digital data services, can also provide voice, video transmission, remote learning, and other businesses. Keywords: Pulse code modulation,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目录 一、工作原理 (4) 1.1 取样 (5) 1.2 量化 (5) 1.3 编码 (7) 1.4 再生 (10) 1.5 解码 (10) 二、芯片选择 (11) 2.1 TP3067管脚定义 (13) 三、电路设计 (14) 四、心得体会 (16)

单片机PWM(脉冲宽度调制)原理与实现

、PWM原理 2、调制器设计思想 3、具体实现设计 一、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原理: 脉冲宽度调制波通常由一列占空比不同的矩形脉冲构成,其占空比与信号的瞬时采样值成比例。图1所示为脉冲宽度调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图。该系统有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周期为Ts的锯齿波发生器组成。语音信号如果大于锯齿波信号,比较器输出正常数A,否则输出0。因此,从图1中可以看出,比较器输出一列下降沿调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通过图1b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成的矩形脉冲的宽度取决于脉冲下降沿时刻t k时的语音信号幅度值。因而,采样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非均匀的。在系统的输入端插入一个采样保持电路可以得到均匀的采样信号,但是对于实际中tk-kTs< (1) 其中,x{t}是离散化的语音信号;Ts是采样周期;是未调制宽度;m是调制指数。 然而,如果对矩形脉冲作如下近似:脉冲幅度为A,中心在t = k Ts处,在相邻脉冲间变化缓慢,则脉冲宽度调制波xp(t)可以表示为: (2) 其中,。无需作频谱分析,由式(2)可以看出脉冲宽度信号由语音信号x(t)加上一个直流成分以及相位调制波构成。当时,相位调制部分引起的信号交迭可以忽略,因此,脉冲宽度调制波可以直接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解调。 二、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实现: 实现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基本思想参看图2。 图中,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循环计数器的5位输出逐次增大。5位数字调制信号用一个寄存器来控制,不断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进行比较,当调制信号大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循环计数器循环一个周期后,向寄存器发出一个使能信号EN,寄存器送入下一组数据。在每一个计数器计数周期,由于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大小不同,比较器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个数不一样,因而产生出占空比不同的脉冲宽度调制波。 图3 为了使矩形脉冲的中心近似在t=kTs处,计数器所产生的数字码不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顺序变化,而是将数据分成偶数序列和奇数序列,在一个计数周期,偶数序列由小变大,直到最大值,然后变为对奇数序列计数,变化为由大到小。如图3例子。 奇偶序列的产生方法是将计数器的最后一位作为比较数据的最低位,在一个计数周期内,前半个周期计数器输出最低位为0,其他高位逐次增大,则产生的数据即为偶数序列;后半个周期输出最低位为1,其余高位依次减小,产生的数据为依次减小的偶序列。具体电路可以由以下电路图表示: 三、8051中的PWM模块设计:

脉冲编码调制CM系统设计与仿真

脉冲编码调制C M系统 设计与仿真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脉冲编码调制(P C M)系统设计与仿真摘要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是现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编码模块、PCM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2、系统介绍 PCM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

脉冲编码调制(PCM)实验报告

脉冲编码调制(PCM)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语音信号编译码的工作原理; 2. 验证PCM 编码原理; 3. 初步了解PCM 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了解语音信号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双踪同步示波器1台;直流稳压电源l 台;低频信号发生器l 台;失真 度测试仪l 台;PCM 实验箱l 台。 三、实验原理 PCM数字终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PCM 原理图如下:

PCM 编译码原理为: 1.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三个过程。 2.抽样:把连续时间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 3.量化:把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转换成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 信号; 4.编码: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5.国际标准化的PCM 码组(电话语音)是八位码组代表一个抽样值。 https://www.doczj.com/doc/7915730008.html,ITT G.712 详细规定了它的S/N指标,还规定比特率为64Kb/s. 使用 A 律或u 律编码律。 内为均匀分层量化,即等问隔16 个分层。 系统性能测试有三项指标,即动态范围、信噪比特性和频率特性。在满足一定信噪比(SIN)条件下,编译码系统所对应的音频信号的幅度范围定义为动态范围。

PCM 编译码系统动态范围样板值图: 动态范围测试框图: (一)时钟部分: 1.主振频率为4096KHz;用示波器在测试点(1)观察主振波形,用 示波器测量其频率。同样在(2) 、(3)和(4)观察并测量其它时钟信 号,并记录各点波形的频率和幅度。 (二)PCM编译码器: 1.音频信号(f=1KHz,Vpp=2V) 从(5)、(5’)输入;在(6)观察到PCM 编 码输出的码流; 2.连接(6)-(7),在测试点(8)可观察到经译码和接收低通滤波器恢复 出的输出音频信号,记录测试此点的波形参数。 (三)系统性能测试: 1.动态范围:取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为5Vpp,信号由小至大调节, 测出此时的S/N值,记录于表。 2. 信噪比特性:在上一项测试中选择出最佳编码电平(S/N最高), 在此电平下测试不同频率下的信噪比值。频率选择在500Hz、 1000Hz、1500Hz、2000Hz、3000Hz;记录对应的信噪比。 3.频率特性:选一合适的输入电平(Vin=2Vpp) ,改变输入信号的 频率,在(8)处逐频率点测出译码输出信号的电压值,频率特性 测试数据记录于表。

脉冲宽度调制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永磁材料技术的进步,交、直流电动机调速及伺服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电动机以及控制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而脉宽调制(PWM)技术以及相应的功率开关电路技术则是控制数字化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的是STC89C52单片机,将4~20mA电流变为电压信号通过AD 采样进入单片机,最后输出PWM占空比,通过改变电流对占空比进行改变。程序中T0定时器采用中断的方式控制PWM信号的频率,T1定时器采用查询方式控制PWM的占空比。在本设计的基础上,加上74LS164四位静态数码LED显示,则可实时显示占空比。 关键词:脉冲宽度调制;STC89C52RC单片机;C51

目录 第1章概述 1.1脉冲宽度调制的理论基础 1.2脉冲宽度调制的应用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设计 2.2 硬件设计及框图 第3章硬件设计 3.1单片机做小系统 3.2串口及电路 3.3AD转换及电路 3.4显示电路 第4章软件设计 4.1开发环境和工具介绍 4.2单片机软件介绍 4.2.1流程设计 第5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硬件原理图 附录B:***源程序

第一章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性能不断提高,已从早期广泛使用的半控型功率半导体开关,发展到如今性能各异且类型诸多的全控型功率开关而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智能型功率模块(IPM)则开创了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新的发展方向。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以脉宽调制 (PWM)控制为基础的各类变流装置,如变频器、逆变电源、高频开关电源以及各类特种变流器等,这些变流装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PWM变流器技术已日趋成熟,PWM变流器主电路己从早期的半控型器件桥路发展到如今的全控型器件桥路;其拓扑结构己从单相、三相电路发展到多相组合及多电平拓扑电路;PWM开关控制由单纯的硬开关调制发展到软开关调制;功率等级从千瓦级发展到兆瓦级,而在主电路类型上既有电压型变流器(voltageSoureeRectifier-VSR),也有电流源型变流器 (eurrentsoureeRectifier-esR),并且两者在工业上均成功地投入了应用。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即脉冲宽度调制,它通过控制信号去调制方波脉冲的宽度,从而获得控制的实现。产生PWM 信号可以由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实现。传统的硬件模拟方法是把调制信号和载波(一般是三角波)同时接入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作比较而得到。而软件的实现,特别是基于单片机的软件实现方法,主要是利用其内部提供的定时器,通过改变定时器的定时初值获得不同的脉冲持续时间,如果把系统的控制信号和定时器的定时初值线性对应起来,就可获得控制信号对脉宽调制的PWM信号。所以这样线性的对应过程就成为这个实现过程的关键。控制信号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又可以获得不同的PWM。 1.1脉冲宽度调制的理论基础

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

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 在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系统中,对于控制电路的要求往往是除能够控制负载的加电与断电外,还应该能够控制加载到负载上的电压高低及功率大小。在大功率电力电子电路中,控制加载至负载上电压及功率的实用方法就是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1. 面积等效原理 在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即冲量等效原理:大小、波形不相同的窄脉冲变量(冲量)作用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只要这些变量对时间的积分相等,其作用的效果将基本相同。这里所说的效果基本相同是指惯性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例如,下图1示出的三个窄脉冲电压波形分别为矩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但这二个窄脉冲电压对时间的积分相等,或者说它们的面积相等。当这三个窄脉冲分别作用在只有惯性的同一环节上时,其输出响应基本相同。因此,冲量等效原理也可以称为面积等效原理。 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对上图1所示的三个窄脉冲电压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则其低频段的特性非常相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而高频段对于具有惯性负载的电路影响非常小。由此进一步证明了面积等效原理的正确性。 2.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依据面积等效原理,在电路中可以利用低端电源开关或高端电源开关,以一定频率的导通和截止连续切换,使电源电压U i以一系列等幅脉冲(或称为矩形波)的形式加载到负载上,加载在负载上的电源电压Uo波形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矩形波的电压平均值: 此式表明在一个脉冲周期内,电压的平均值与脉冲的占空比是成正比的,于是,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占空比来调整加载到负载上的电压大小。当占空比小时,加载到负载上的平均电压就低,即加载到负载上的功率小;而占空比大时,加载到负载上的平均电压就高,加载到负载上的功率大。这种通过等幅脉冲调节负载平均电压及功率的方法称为脉冲宽度调制,也称为斩波控制。 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为负载供电,由于供电电压是脉动的,势必会产生出各种谐波。为了明确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对负载产生的影响,且考虑此分析结果便于以后章节引用,可将图2所示的等幅脉冲序列描述为 式中,G(t)为开关函数,其波形如图3所示。 在此式中,第一项DUi是等幅脉冲序列的直流成分,也即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可见,输出电

脉冲宽度控制

脉冲宽度调制 编辑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目录 1简介 2背景介绍 3基本原理 4谐波频谱 5具体过程 6优点 7控制方法 8应用领域 9具体应用 1 简介 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

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波开关技术将会成为PWM 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背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没有限制。9V电池就是一种模拟器件,因为它的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地等于9V,而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可取任何实数值。与此类似,从电池吸收的电流也不限定在一组可能的取值范围之内。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通常只能属于预先确定的可能取值集合之内,例如在{0V,5V}这一集合中取值。 模拟电压和电流可直接用来进行控制,如对汽车收音机的音量进行控制。在简单的模拟收音机中,音量旋钮被连接到一个可变电阻。拧动旋钮时,电阻值变大或变小;流经这个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了驱动扬声器的电流值,使音量相应变大或变小。与收音机一样,模拟电路的输出与输入成线性比例。尽管模拟控制看起来可能直观而简单,但它并不总是非常经济或可行的。其中一点就是,模拟电路容易随时间漂移,因而难以调节。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精密模拟电路可能非常庞大、笨重(如老式的家庭立体声设备)和昂贵。模拟电路还有可能严重发热,其功耗相对于工作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成正比。模拟电路还可能对噪声很敏感,任何扰动或噪声都肯定会改变电流值的大小。 通过以数字方式控制模拟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此外,许多微控制器和DSP已经在芯片上包含了PWM控制器,这使数字控制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了。 3基本原理 脉宽调制(PWM)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所需要的波形。也就是在输出波形的半个周期中产生多个脉冲,使各脉冲的等值电压为正弦波形,所获得的输出平滑且低次谐波少。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即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例如,把正弦半波波形分成N等份,就可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n ,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

基于Matlab的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实现 初始条件: 1、MATLAB软件; 2、脉冲编码调制相关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任务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三个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 2、要求 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验证,使其满足以下要求: (1)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限制在4KHZ以内; (2)分别实现64级电平的均匀量化和A压缩率的非均匀量化; (3)按照13折线A律特性编成8位码。 时间安排: 第1,2天:分析题目,方案设计; 第3,4,5天:软件设计; 第6,7天:系统仿真; 第8天:答辩,完成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2 MATLAB简介 (2) 2.1 MATLAB软件简介 (2) 2.2 MATLAB程序设计方法 (2) 3 PCM脉冲编码原理 (4) 3.1 模拟信号的抽样及频谱分析 (4) 3.1.1 信号的采样 (4) 3.1.2 抽样定理 (4) 3.1.3 采样信号的频谱分析 (5) 3.2 量化 (5) 3.2.1 量化的定义 (5) 3.2.2 量化的分类 (6) 3.2.3 MATLAB的A律13折线量化 (12) 3.3 PCM编码 (12) 3.3.1 编码的定义 (12) 3.3.2 码型的选择 (13) 3.3.3 PCM脉冲编码的原理 (13) 4 PCM的MATLAB实现 (15) 4.1 PCM抽样的MATLAB实现 (15) 4.2 PCM量化的MATLAB实现 (18) 4.2.1 PCM均匀量化的MATLAB实现 (18) 4.2.2 PCM A律非均匀量化的MATLAB实现 (20) 4.3 PCM A律13折线编码的MATLAB实现 (22) 5 结果分析及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目录 一、前言 (2) 二,设计目的 (3) 三、脉冲编码调制介绍 (3) 3.1简介 (3) 3.2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4) 3.3编码 (5) 四、设计步骤 (5) 4.1系统介绍 (5) 4.2PCM编码器组件功能实现 (9) 4.3 PCM编码器模块 (10) 4.4 PCM译码器模块 (11) 4.5、系统仿真模型 (12) 4.6仿真波形 (13) 五、设计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14) 六、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4)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摘要: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是现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 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ABSTRACT SystemView simulation software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is a modern digital voice communication important encoding. SystemView achieved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emulation, the hardware circui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he simulation shows the PCM code to implement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specific process and analyze them.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一、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方案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设计报告书 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 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

量化 PCM 编码示意图见图 1。 下面将介绍 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 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 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 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 2所示,量化器 Q 输出 L 个量化值 yk , k=1,2, 3,?, L 。 yk 常称为重建电平或量化电平。当量化器输入信号幅度 x 落在xk 与 xk 1 之间时,量化器输出电平为 yk 。这个量化过程可以表达为: y Q(x) Q x k x x k 1 y k , k 1,2,3, ,L 这里xk 称为分层电平或判决阈值。通常 k xk 1 xk 称为量化间隔。 x 模拟入 图 3.2 模拟信号的量化 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由于均匀量化存在的主要缺 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因此,当信号 m(t) 较小时,则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 量化器 量化值 图 3.1 PCM 原理框

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原理

一、PWM技术原理 由于全控型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出现,不仅使得逆变电路的结构大为简化,而且在控制策略上与晶闸管类的半控型器件相比,也有着根本的不同,由原来的相位控制技术改变为脉冲宽度控制技术,简称PwM技术。PwM技术可以极其有效地进行谐波抑制,在频率、效率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使逆变电路的技术性能与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采用PwM方式构成的逆变器,其输人为固定不变的直流电压,可以通过PwM技术在同一逆变器中既实现调压又实现调频。由于这种逆变器只有一个可控的功率级,简化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结构,因而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又因为集凋压、调频于一身,所以调节速度快、系统的动态响应好。此外,采用PwM技术不仅能提供较好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而且提高了逆变器对交流电网的功率因数。把每半个周期内,输出电压的波形分割成若干个脉冲,每个脉冲的宽度为每两个脉冲间的间隔宽度为t2,则脉冲的占空比γ为此时,电压的平均值和占空比成正比,所以在调节频率时,不改变直流电压的幅值,而是改变输出电压脉冲的占空比,也同样可以实现变频也变压的效果。 二、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 1.sPwM的概念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正弦PwM法(简称sPwM),它是在每半个周期内输出若干个宽窄不同的矩形脉冲波,每一矩形波的面积近似对应正弦波各相应每一等份的正弦波形下的面积可用一个与该面积相等的矩形来代替,于是正弦波形所包围的面积可用这N个等幅(Vd)不等宽的矩形脉冲面积之和来等效。各矩形脉冲的宽度自可由理论计算得出,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由正弦调制波和三角形载波相比较的方式来确定脉宽:因为等腰三角形波的宽度自上向下是线性变化的,所以当它与某一光滑曲线相交时,可得到一组幅值不变而宽。度正比于该曲线函数值的矩形脉冲。若使脉冲宽度与正弦函数值成比例,则也可生成sPwM波形。在工程应用中感兴趣的是基波,假定矩形脉冲的幅值Vd恒定,半周期内的脉冲数N也不变,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其基波的幅值V1m脉宽δi有线性关系在进行脉宽调制时,使脉冲系列的占空比按正弦规律来安排。当正弦值为最大值时,脉冲的宽度也最大,而脉冲间的间隔则最小。反之,当正弦值较小时,脉冲的宽度也小,而脉冲间的间隔则较大,如图5 3所示;这样的电压脉冲系列可以使负载电流中的高次谐波成分大为减小,称为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方式的控制方法可分为多种。从实现的途径可分为硬件电路与软件编程两种类型;而从工作原理上则可按调制脉冲的极性关系和控制波与载波间的频率关系来分类。按调制脉冲极性关系可分为单极性sPwM和双极性sPwM两种。 3.双极性sPwM法双极性控制则是指在输出波形的半周期内,逆变器同一桥臂中的两只元件均处于开关状态,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即通断状态彼此是相反交替的。这样输出波形在任何半周期内都会出现正、负极性电压交替的情况,故称之为双极性控制。与单极性控制方式相比,载波和控制波都变成了有正、负半周的交流方式,其输出矩形波也是任意半周中均出现正负交替的情况 4.sPwM生成方法正弦脉宽调制波(sPwM)的生成方法可分为硬件电路与软件编程两种方式。按照前面讲述的PWM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可以用模拟电路构成三角波载波和正弦调制波发生电路,用比较器来确定它们的交点,在交点时刻对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就可以生成SPWM波形。但这种模拟电路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用软件生成的SPWM波形变得比较容易,因此,目前SPWM波形的生成和控制多用微机来实现。本节主要介绍用软件生成SPWM波形的几种基本算法。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批准人: 年月日 第一讲脉冲编码调制基本原理 教学提要 课目专业基础 目的了解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内容1、数的进制 2.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3.时分多路复用和PCM30/32系统 方法课堂讲解,电化教学。 时间45分钟 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2.勤于思考,积极发言,课后做好复习。器材保障教材、资料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5分钟) 1.清点人数,准备教学用具; 2.宣布作业提要。 教学实施(37分钟) 一、数的进制 (一)二进制数 (二)八进制数 (三)十六进制数 一、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大家都知道,语音信号是模拟信号,而数字程控交换机内部交换的却是数字信号,那么如何使模拟的语音信号数字化,可采用脉冲编码调制的方法,即PCM。我们知道,模拟信号数字化称为模/数(A/D)变换,而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称为数/模(D/A)变换,综合A/D和D/A的一般步骤,图1-3给出了PCM通信的简单模型。

图1-3 PCM 通信的简单模型 (一)抽样 语音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经过抽样后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简单的说,抽样就是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的过程。抽样上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 ,在抽样器上接入一个抽样脉冲,通过抽样的脉冲去控制抽样器的开关电路,取出话音信号的瞬间电压值,即样值。如图1-4所示,抽样后的信号称为抽样信号,显然,它可以看作按幅度调制的脉冲信号,即PAM 信号,其幅度的取值仍是连续的,不能用有限个数字来表示,因此抽样值仍是模拟信号。 发送端 接收端 A/D 变换 D/A 变换

图1-4 语音信号的抽样 语音信号抽样后信号所占用的时间被压缩了,这是时分复用技术的必要条件。关于这一点将在本节课第三个内容讲解,但是,用抽样信号代替原信号必须要满足抽样定理,否则样值不能够完全表征原信号。 抽样定理:对于一个具有有限带宽的模拟信号f(t),其最高频率分量为fm ,则当抽样频率fs ≥ 2fm 时,样值可以完全表征原信号。 我们的语音信号频率在300-3400HZ 之间,根据抽样定理,抽样频率fs=2x3400=6800HZ ,为了留一定的防卫 t t t 抽样脉冲1T 2T 3T 4T 5T 6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