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16?生堡匡堂苤查!塑§芏!旦!旦筮塑鲞筮!翅堕塑丛鲤』g!i塑:』塑!!盟!,呈塑!:!!!:盟:盟生!

.临床研究.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李鸣那彦群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系统穿刺下的活检阳性率,确定

游离PsA/总PsA(fI’sA/tPsA)在低PsA域值(PSA4—10ng/IIll)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

至2005年6月我们对1244例因PsA升高或直肠指检阳性结节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

穿刺活检,采用前列腺5区12针或13针系统穿刺方法,将PsA水平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4n∥Inl,直肠指检发现结节;PSA4—10ng/IIll,fI’sA/tPsA>

0.16;PSA4—10ng/Illl,伊sA/tPsA<O.16;PSA10.1—20n∥IIll;PsA>20ng/r11l;共5组,穿刺阳性率

分别为18.1%,11.6%,17.4%,24.9%,和56.7%。随着PsA值增加,高危GleaLson评分(Gleason评

分≥8)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PSA值的前列腺癌诊断率明显不同。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

节或PsA>10ng/ml应作为前列腺穿刺的指征。PsA4~10n∥rIll之间,参考伊sA/tPSA(<0.16)有

利于提高穿刺阳性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抗原

Thed“ectionmteofprostate啪ceriⅡdifferentpmstate-sped6c粕tig明(PSA)leVelsinChin鹳e

m蚰Ⅱ胞昭+,M玩n—qu儿+Pe兢昭踟劫e瑙妙Sc危DoZ旷0Moz99y,&咖g仇Mer日唧讹z&凰疵纰,

&彬昭JOD0_粥,醌i船

cor,郡po凡击昭口砒or:Ⅱ埘增,助m以:mi,卅记34巧@sin仉com

【Abstract】objec6veToinvestigatetlledetectionrateofpmstatecaIlcerindifkrentPsAvalues

andevaluatetheimp叫anceoff南ePSA/totalPSAintllediagnosi8ofprostatecancerinChinese

men.Me拙吣dsWehaveanalyzed1244patient8whoweresubmittedtoneedlebiopsvsinceJan2000to

June2005intheIn8tituteofUrology,PekingUniversity.Systematic12.or13.corebiopsiesweretaken

transrectallvunderultmsound(TRUS)guideforaUofthepatients.ResIlltsTheprostatecancerdetection

m£esinthetPSArangesof<4ng/IIllwithpositiveDRE;4—10ng/mlwith、£/tPSA>0.16;4—10n∥IIll

with£/tPSA<0.16;10.1.20n∥rnland>20ng/rnl.弛epositivebiopsyrateswere18.1%(13/72),

11.6%(10/86),17.4%(45/258),24.9%(110/442),56.7%(219/386)respectively.Thehigher

1evelsofthePSA,thehigherpercentageofhighgrade(GleaLsonscore≥8)prostatecanceLInconclusion,

patielltswithPSA>10n∥llllorpos越edi画talrectalexamination(DRE)werestron出yrecommendedto

biopsyfordetectingpmstatecancerbecauseofhigIlpositiverate-ForthepatientswimPsA4—10ng/lIll,

thef南ePSA(伊SA/tPSA<0.16)诵llplayanimpor【antroletoimprovecancerdetectionrate.

【KeywordS】Pmstatecancer;PsA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有着极大的差异。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第1位(1/3),死亡率占第2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是多年来公认的临界值。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大约1/4的前列腺癌PsA<4ng/ml,因此有人提出将PsA临界值降至2.5n∥ml¨。3o。中国人是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低的种族之一,降低PsA临界值是否适用于中国人至今没有相关报道。我们对不同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穿

作者单位:100036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李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那彦群)

通讯作者:李鸣,Email:mingli23455@8ina_com刺阳性率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北京市21458例男性因排尿症状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进行了PsA筛查和直肠指检(DRE)。发现1172例(5.46%)PsA升高(PsA>4n∥m1);72例PsA正常(PsA<4ng/m1),但DRE发现前列腺结节。我们对1244例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平均年龄67.5岁(44~89岁)。采用前列腺5区13针或12针系统穿刺方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增减穿刺针数,如对临床诊断(DRE、PSA、影像学等)较明确的患者可减少穿刺针数以减轻痛

万方数据

史堡医堂塞盍!Q!!生!旦!旦筮墅鲞筮!塑奠趔丛塑』垦!i塑:』婴!!翌!:!堕!:!!!!!:盟!:!

苦,对有结节的患者系统穿刺后在结节处适当增加穿刺针数。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1)PSA<4ng/甜,DRE发现结节;(2)PSA4—10n∥ml,印SA/tPSA>0.16;(3)PSA4—10n∥ml,伊SA/tPSA<O.16;(4)PSA10.1二20ng/ml;(5)PsA>20ng/d。对每组的穿刺活检阳性率和Gleason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

2.研究终点:确定不同PsA水平在前列腺系统穿刺下的活检阳性率。了解伊sA/tPsA在低PsA域值(PsA4~10ng/m1)的诊断价值。

3.血清PsA检测方法:采用瑞典canAgDiagnosties

AB公司的CanAgOSAEIA试剂盒。同时检测血清总PsA(totfLlPsA,tPsA)和游离PsA(freePSA,髑A)。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x2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通过前列腺系统穿刺,1244例中有397例(31.9%)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不同PSA水平的穿刺阳性率见表1。其中PSA4~10n∥ml的穿刺阳性率为16.0%(55/344例)。进一步参考游离PSA,PSA在4~10ng/ml之间,fPsA/tPSA>O.6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仅为11.6%,而口sA/tPsA<0.16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为17.4%(x2=10.194,P=o.001)。结果中PsA<4ng/ml组,DRE发现前列腺阳性结节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为18.1%。随着PsA升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明显增加,PsA>10n∥mlvs4~10n∥ml(x2=9.828,P=0.002);PSA>20ng/mlvsPSA10.1—2Ong/ml(x2=表1不同水平PsA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注:6vs8:X2=10.194,P=o.001;。vs:。x2=9.828,P=O.002;4vs。:X2=9.828,P=O.002;‘vs。:X2=6.037,P=O.012。括号内为%9.828,P=0.002)。

2.对PsA水平与Gleason评分比较发现,随着PsA值增加,高危Gleason评分(Gleason评分≥8)的比例明显增加(表1)。

讨论

虽然中国属于前列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根据2002年来自同一个研究单位(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报道M。,自1996年11月至1999年6月的数据显示,PSA4~10n∥ml,fPSA/tPSA<0.16和PSA>10n∥ml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仅为11.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乎均穿刺阳性率为31.9%。在不同时期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确实明显增加,如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等;(2)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和穿刺技术的提高。

PsA4ng/ml是多年来人们公认的正常和异常的临界值。然而,在欧美国家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大约1/4前列腺癌的PSA<4ng/ml。如Nadler等¨1发现PsA2.6—4ng/ml的前列腺6针穿刺阳性率为16.2%。Gilbert等旧。对36316例前列腺穿刺分析发现PsA<2ng/ml,2—2.5ng/ml,2.6—4ng/ml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18.67%,21.89%,27.48%。日本Kobayashi等¨o报道了PsA2—4n∥ml和4.1~10n∥ml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均为23.6%。scott等∞。对1202例PsA2.64.on∥ml第一次前列腺穿刺阴性的人群进行了平均6年的随诊,其中136(11%)先后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因此,近年来在欧美国家许多研究者提出将PsA临界值降至2.5ng/ml。也有对上述提议持不同意见研究报道,Gilbert等M1认为,采用PsA4ng/ml为临界值,有150万美国男性被标记PsA异常,如果降低PSA临界值为2.5ng/ml,将有额外180万美国男性标记PSA异常。如果有45万(25%)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其中大多数属于无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另外将有135万人面临反复穿刺,检查和对癌症的恐惧。因此,他们认为降低PsA临界值是一种错误。

因为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低PsA水平的穿刺阳性率较低。7引,采用那种PsA临界值更适用于中国人至今没有相关报道。我们的结果显示:PsA4—10ng/m1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16%,这一结果与韩国的多中心研究结果相似,但明显低于日本的报道,Yang等∽o发现韩国人PSA4—10

万方数据

虫堡医堂盘查!嫂!至!旦!旦箜!!鲞筮!翅堕!!!丛鲤』鱼!i些:』望!!婴!:!Q!!:!!!:!!:盟!:!

ng/m1之间的穿刺阳性率为15.9%,而日本的Kobayashi等H钊研究结果表明PSA3.1—4ng/ml和4.1~10ng/ml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分别为26。3%和34.3%。本组PSA<4n∥ml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为18.1%,高于PsA4~10ng/ml组(16%)是因为有明确的前列腺结节。因此,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者,无论PSA值高低均有前列腺穿刺的临床意义。本组PsA4~10ng/111l患者中,fPsA/tPSA>0.16的穿刺阳性率仅为11.6%,fPSA/tPsA<0.16的穿刺阳性率为17.4%(P=0.001)。因此,PsA4~10ng/ml之间,参考fPsA/tPSA值能够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有关{PsA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近年来也有相关报道,认为印sA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1。14J。研究结果同时显示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尤其是在PsA4~10n∥ml这一灰区之间,参考fPsA/tPSA值能够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本组结果显示PSA越高,高危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的比例越高(P=O.012)。因此,对高PSA患者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总之,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10ng/ml应该作为前列腺穿刺的明确指征。PsA4~10n∥ml之间,参考伊SA/tPSA有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率。

参考文献

[1]NadlerRB,LoebS,KimberlyAR,eta1.useof2.6ng/r11lprostatespecificaIltigenprompt

forbiopsyinmenolderthan60years.JUml,2005,174,2154_2157.

[2]G矗bertsM,christinaBc,KahaneH,eta1.Evedencesuggesting

PSAcutpointof2.5n∥m【forprompti“gpmstatebiopsy:reviewof36,316biopsies.Uml,2005,65:549_553.

[3]KobayashiT,NishizawaK,OgumK,eta1.Detectionofprostat8

callcerinmenwithpmstate-8pecifica11tigenlevelsof2.0to4.0ng/mlequivalenttothatinmenwitn4.1tolO.On∥IIllina

Japanesepopulation.Urol,2004,63:727_731.

[4]周利群,陈为民,那彦群,等.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总PSA水平与游离PsA比值的比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354-357.

[5]ScottEE,KimberlyAR,wiIliamJC.Predictorsofsubsequentprostatecancerinmenwithaprostatespeci6cantigen0f2.6to4.Ong/mlandaIlinitiallynegativebi叩sy.JUml,2005,174:

500_504.

[6]GilbertH,welchLM.schwartzandStevenwoloshin.Prostate.specmcantigenlevelsintheunitedstate8:Implicationsof

v耐ou8definitionsforabnomlal.JNationalCancerInstitute,2005,97:1132.1137.

[7]顾方六.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调查北京医科

大学学报,2000,l:30-32.

[8]刘振伟.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中

国卫生统计,2003,6:335—337.

[9]YangwJ,LeeDH,ChungBH,eta1.Detectionrateofprostatecanceronbiopsyaccordingtosen王mprostate—specmcantigeninKoreanme“:amulticenterstudy.Urol,2006,67:333-336.

[10]KobayashiT,MitsumoriK,Kawah锄T,eta1.Pmstatecancer

detection

among

menwith

prostatespec浓cantigenlevelsof2.5to4.Ong/mlinaJapaneseurologicalreferralpopulation.JUrol,2006.175:1281—1285.

[11]王明珠,高中伟,贺大林,等.西安地区汉族成年健康男性年龄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3,83:

1165.1167.

[12]高洪文,李玉林,吴珊,等.前列腺癌集团筛查的病理特征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3,83:

1300一1302.

[13]邵强,郭宇文,郭宏波,等.北京地区646名健康成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调查.中华医学杂志,2000,80:590_591.[14]王寅,黄长海,张健,等.前列腺特异抗原不同评价结果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0,80:678缶80.

(收稿日期:2007旬8一14)

(本文编辑:陈新石)

热烈祝贺《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将于2007年10月创刊。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它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营养学、运动学、中医学等众多学科,其主要研究范围是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和慢性疾病及其转归。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急需一个展示我国健康管理学理论研究水平和交流实践经验的平台,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的创刊,恰恰可以促进这种交流并推动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

.消。息.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将依托中华医学会百年的办刊经验和“中华”系列杂志已在国内外具有的影响力,以从事健康管理的各业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健康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倡导学术争鸣,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以推动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欢迎从事和关心健康管理工作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订阅,不吝赐稿!投稿请寄:100710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医学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部收。

万方数据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作者:李鸣, 那彦群, LI Ming, NA Yan-qun

作者单位:李鸣,LI Ming(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100036),那彦群,NA Yan-qun(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刊名: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卷(期):2008,88(1)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4条)

1.Nadler RB.Loeb S.Kimberly AR Use of

2.6 ng/m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rompt for biopsy in men older than 60 years 2005

2.Gilbert SM.Christina BC.Kahane H Evedence suggesting PSA cutpoint of 2.5 ng/ml for prompting prostate biopsy:review of 36,316 biopsies 2005

3.Kobayashi T.Nishizawa K.Ogura K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in men with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s of 2.0 to

4.0 ng/ml equivalent to that in men witn 4.1 to 10.0 ng/ml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2004

4.周利群.陈为民.那彦群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总PSA水平与游离PSA比值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

5.Scott EE.Kimberly AR.William JC Predictors of subsequent prostate cancer in men with 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of 2.6 to 4.0 ng/ml and an initially negative biopsy 2005

6.Gilbert H.Welch LM Schwartz and Steven Woloshin.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Implications of varions definitions for abnormal 2005

7.顾方六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调查[期刊论文]-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01)

8.刘振伟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统计 2003(06)

9.Yang WJ.Lee DH.Chung BH Detection rate of prostate cancer on biopsy according to 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n Korean men:a multicenter study 2006

10.Kobayashi T.Mitsumori K.Kawahara T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among men with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s of 2.5 to 4.0 ng/ml in a Japanese urological referral population 2006

11.王明珠.高中伟.贺大林西安地区汉族成年健康男性年龄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2.高洪文.李玉林.吴珊前列腺癌集团筛查的病理特征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3.邵强.郭宇文.郭宏波北京地区646名健康成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2000

14.王寅.黄长海.张健前列腺特异抗原不同评价结果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杨全成.李凯.张晓光.齐士勇f/T-PSA比值和PSA密度对T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现代肿瘤医学

2006,14(2)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 f/T)比值和TPSA灰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4.0~10.0ng/ml)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PSA在灰区的38例前列腺癌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血清PSA相关检测结果,将两组患者f/T比值和PSAD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TPSA值无显著性差异(P=0.337);f/T比值(P=0.001)和PSAD值(P=0.012)有显著性差异.f/T比值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较低,而PSAD值较高.当f/T比值和PSAD分别以0.15和0.16作为临界值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75.0%、65.8%和57.1%.结论 f/T比值和PSAD对TPSA灰区的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期刊论文韩刚.高江平.曹希亮.洪宝发.唐杰.HAN Gang.GAO Jiang-ping.CAO Xi-liang.HONG Bao-fa.TANG Jie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FPSA/TPSA值)/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F/T)/PSAD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诊断资料,其中前列腺癌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114例,分析总PSA(TPSA)、FPSA/TPSA值、PSAD、(F/T)/PSAD值等指标在判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0%时的截点及相应的特异性.结果不同血清PSA水平(<4.0,4.0~,10.1~和>20.0 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F/T)/PSAD值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F/T)/PSAD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F/T)/PSAD值比FPSA/TPSA值和PSAD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特异性,在敏感性为90%左右的前提下,FPSA/TPSA值的特异性为31.6%,PSAD的特异性为45.6%,(F/T)/PSAD值的特异性为64.0%;PSA水平不同,取的(F/T)/PSAD值截点也不同:PSA<4.0 μg/L时截点为2.5,PSA为4.0~20.0 μg/L时截点为0.8;PSA>20.0 μg/L时截点为0.5.结论应用(F/T)/PSAD值能够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3.期刊论文曹希亮.高江平.韩刚.唐杰.洪宝发.CAO Xi-liang.GAO Jiang-ping.HAN Gang.TANG Jie.HONG Bao-fa

以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分组筛查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关系-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检出情况以及直肠指诊(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PSA密度(PSAD)等指标对筛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间行TRUS引导前列腺6点系统穿刺活检的634例患者的诊断资料,对各PSA组

(≤4.0,4.1~,10.1~和>20.0 μg/L组)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及PSA、DRE、TRUS、PSAD等对前列腺癌的预测作用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A≤4.0,4.1~,10.1~和>20.0 μg/L各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1.6%(17/146),26.8%(38/142),39.8%(68/171)和

68.6%(120/175).PSA的敏感性最高(93.0%),特异性低(33.0%);DRE、TRUS等诊断效率较低.随血清PSA水平升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以及DRE、TRUS的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在PSA 4.1~20.0 μg/L者中,PSAD对前列腺癌有较大的预测价值(OR=687.09±646.96,P=0.000).以PSAD≥0.13 μg·L-1·cm-3为截点筛查前列腺穿刺病例,可在不明显降低敏感性的基础上,减少阴性穿刺.结论各PSA组国人与欧美等国前列腺癌检出率有较大差别;DRE、TRUS的筛查作用与血清PSA水平有关;按PSA水平分组筛查穿刺病例,可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

4.期刊论文曹涌.许幼峰.陈立斌.毛锋.丁高峰.卢剑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中

的意义-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

目的 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J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

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

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5.期刊论文赵春明.崔诗晗.王冰血中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4(1)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6.期刊论文胡少龙.许健波.马拥军.Hu Shaolong.Xu Jianbo.Ma Yongjun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

值探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3)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3名正常人、75例前列腺增生和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求得f-PSA/t-PSA比值.t-PSA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f-PSA测定采用免疫放射双抗体夹心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单独以t-PSA>2.7 μg/L或f-PSA>0.60 μg/L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3%、50.7%和56.0%、50.7%,而以f-PSA/t-PSA比值<0.093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高达80%和79.5%,显著高于t-PSA和f-PSA(P<0.001).结论 f-PSA/t-PSA比值结合临床情况和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7.期刊论文莫劲军.陈平.刘肇华.余明年.黄展鸿.陈敏坚.刘锡海.MO Jing-jun.CHEN Ping.LIU Shao-hua.YU Ming-nian.HUANG Zhan-hong.CHEN Min-jian.LIU Xi-hai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

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06,13(4)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F-PSA与T-PSA比值(F/T)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1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血清F-PSA、T-PSA水平,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两组患者T-PSA、F-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F/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SA的诊断灰区(T-PSA值4.0~10 μg/L),两组患者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F-PSA、F/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SA及F/T比值的测定,可提高PSA对BPH及PCa(尤其在PSA诊断灰区)鉴别诊断的特异性.

8.期刊论文张耀平.李皇f-PSA/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意义-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2)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f/t比值)在t-PSA浓度为4.0~10.0μg/L的"诊断灰区"如何鉴别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方法选取血清t-PSA在4.0~10.0μg/L范围内的33例PCa患者和36例BPH患者,检测血清t-PSA和f-PSA,计算f/t比值.结果t-PSA在4.0~10.0μg/L范围内,组间t-PS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f-PSA、f/t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PCa患者f/t比值明显低于BPH患者

(P<0.01).结论对t-PSA处于4.0~10.0μg/L范围的BPH和PCa患者,应用f/t比值<0.15为鉴别点,可提高Pc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9.期刊论文潘建刚.刘俊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t值及PSAD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免疫学杂志

2004,20(3)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鉴别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01-2002-12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76例BPH患者及56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经腹部B超前列腺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年龄,计算出f/t比值、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值.分别比较 tPSA、f/t及PSAD在诊断灰区、灰区外低值区、灰区外高值区中鉴别2种疾病的能力.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及PSAD在2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01, P<0.05和P<0.01);在诊断灰区, 2组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意义(P>0.5),而f/t、PSAD的差别则有显著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及PSAD在 2组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A为

前列腺癌的标志物.f/t及PSAD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10.期刊论文徐丽.唐杰.杨敬春.张舜新.李岩密.XU Li.TANG Jie.YANG Jing-chun.ZHANG Shun-xin.LI Yan-mi前

列腺特异抗原<4μg/L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9)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μg/L前列腺癌(PCA)诊断的临床价值,借以探讨提高PSA<4μg/L的PCA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选取59例PSA<4μg/L怀疑PCA的患者进行TRUS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分析其TRUS声像图特点尤其对前列腺内结节声像特点进行总结,并比较PCA与非PCA组患者间的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游离抗原与总前列腺抗原比值(F/T)、前列腺体积(PV),进一步分析PSAD、F/T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9例受检者中经病理证实PCA 16例,检出率为27%,12例PCA患者声像图检查显示前列腺结节性病变,均分布于外腺,且血流增加较良性病变及癌前病变高.PCA组与非PCA组间的PSA、PSAD、F/T、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PSAD阈值设为

0.09μg/L2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F/T值设为0.20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不及PSAD有优势.结论 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PSA<4 μg/L PCA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结合TRUS声像图特点及PSA修正方法可进一步提高PCA的检出率.

引证文献(5条)

1.张仲一.周利群.丁义.杨琳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不同序贯用药方案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0(14)

2.王建伟.满立波.黄广林.李贵忠.何峰.王海东.王海.刘宁前列腺癌骨转移类型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0(14)

3.周雯慧.胡卫东.吴洲清.郑新民.汪必成趋化因子轴CXCL16/CXCR6在人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0(14)

4.张元芳.姜昊文前列腺癌临床诊治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0(14)

5.吴雄辉.杨尚琪.陈泽波.刘运初.黄珊珊.关志忱.叶炯贤前列腺内腺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在前列腺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罕少疾病杂志 2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912298837.html,/Periodical_zhyx200801005.aspx

授权使用:中南大学(zndx),授权号:8dab2dd6-c5c4-43e4-942b-9e54015578ac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2日

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在亚洲,其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迅速上升趋势。 疾病分类 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组织的腺癌,其发展通常遵循一定的顺序:局限于前列腺内—>侵犯前列腺包膜—>突破前列腺包膜— >侵犯精囊腺—>转移至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至骨骼和其他脏器。另一种重要的前列腺癌类型是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能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而非前列腺腺体。这种类型前列腺癌一般较早出现转移和播散,但并不分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且常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对其作用不明显,反而对化疗较为敏感。此外,前列腺还可发生一些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间质瘤,以及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前列腺。这些少见肿瘤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无明显增高,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往往产生局部邻近脏器受压迫,大多数患者以排尿和(或)排便困难就诊。 发病原因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高;具有brca1基因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是无brca1基因男性的3倍;而p53基因的异常与高级别、高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遗传性。 目前总结出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1.绝对危险因素: (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 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版)

目录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和中国发病趋势 3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8 (一)、前列腺癌症状8 (二)、前列腺癌诊断8 (三)、前列腺癌分期14三、前列腺癌治疗18(一)、观察等待治疗18 (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 19 (三)、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 22 (四)、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 26 (五)、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30 (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33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 40 (一)、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的随访40(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43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45(一)、根治术后复发的诊治46 (二)、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49 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 53 (一)、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概念 53 (二)、疗效评估方法53 (三)、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治疗 54 七、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56 (一)、骨转移的诊断 56 (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57 (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57 (四)、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的随访 58

一、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和中国的发病趋势 2002年全球有679,000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占所有肿瘤新发病例的11.7%,位列常见肿瘤的第5位和男性肿瘤的第2位。但是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占肿瘤新发病例的19%,而在发展中国家仅占5.3%[1]。中国是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2002年的标化发病率为1.6/10万,远低于美国的124.8/10万[2]。然而近年来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升高,上海1997-1999年的发病率较1985-1987年增加了3.5倍[3]。 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1.1 发病率和死亡率 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低发病率地区。1993-1997年美国黑人的标化发病率达到了185.7/10万,是同期上海市民的60倍[4](见图1)。虽然绝对数差别很大,但是近3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大部分国家都有明显的升高。1978年至1997年美国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2.8%,同期新加坡华人的发病率增加了88.4%[4]。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明显受到了PSA筛查的影响:1986年随着PSA检查技术的广泛使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使得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在1992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早期筛查的缘故发病率出现下降,1995年以来保持缓慢增长[5]。同期上海、台湾和新加坡三个亚洲发达地区的肿瘤发病率资料显示:近20年时间,三个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增加了3.3倍、8.5倍和4.8倍[3, 6, 7](见图2)。目前新加坡和台湾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15/10万以上,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的前6位。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异显著(高达78倍),但是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差别要小得多(16倍)。由于PSA筛查和治疗手段的进步,1998-2002年美国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为30.3/10万,并且仍处在下降趋势中。而亚洲地区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发病率变化相接近,1978年至1997年新加坡华人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增加了173.7%。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是反映肿瘤致死性的指标,虽然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但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低于亚洲国家且逐渐降低。 1.2 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1%的患者病变局限。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1988-1995年上海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6.5%[9]。 2 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2.1 年龄和种族 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密切相关,美国70%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大于65岁[10]。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39岁以下的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几率为0.01%,40-59岁的几率为 2.58%(1/39),60-79岁的几率达14.76%(1/7)[10]。国内也呈现高年龄组发病率高的分布,1997-1999年上海75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占总数的51.2%[11]。 除了年龄,不同种族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差异也很大。美国黑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最高,达到

前列腺癌NCCN解读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骞周利群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 2010-05-13 2010版《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内容与2009版相比有一定修改,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新的推荐意见。本文将按照原文的结构就修订内容进行叙述总结,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诊断、分级和复发危险分层(PROS-1) 在2009版《指南》中,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得到淋巴结组织,以求证是否存在肿瘤转移,而2010版《指南》则推荐以活组织切片检查替代FNA,从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避免细针抽吸时取不到肿瘤细胞的情况。 新版《指南》扩充了一项前列腺癌的复发危险等级,即极低危前列腺癌(见表)。极低危是从2009版低危前列腺癌中划分出来的,这使得复发危险等级的划分更加细化。 初始治疗及辅助治疗 极低危和低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2) 在2010版《指南》中,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一般<20年。对此类患者,初始治疗推荐仅定期积极监测(2B类),目的是早期发现病变的进展。积极监测包括每半年1次血清PSA检测及每年1次直肠指检(DRE)。 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2010版《指南》主要有两项修订。

一项是对定期积极监测方法的调整。对于接受定期积极监测的患者,检测方法在原有血清PSA和DRE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年1次的前列腺活组织切片检查,这可早期发现前2种检查方法无法发现的病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另一项是对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进行了调整。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盆腔淋巴结的清扫取决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性。依据这个标准,2010版《指南》推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门槛有所降低,由原来预测可能性的7%降至2%。另外,《指南》还增加了“异常病理特点”这一概念,其定义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的单纯切缘阳性扩展到精囊受累、腺体外蔓延或腺体外组织可检测到PSA等,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可选择放疗或继续观察。 中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3) 对于接受放疗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2009版《指南》明确了可采用的各种高精度放射治疗方法,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应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但并未强调IGRT应用的时间。 2010版《指南》重点强调了IGRT需配合3D-CRT或IMRT每天应用,无论患者预期寿命的长短,都须照此方案执行。 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和辅助治疗(PROS-4) 对于接受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2010版《指南》推荐ADT的治疗时间由相对较短的4~6个月延长至2~3年,虽然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按照原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 补救检查方法(PROS-7) 对于放疗后PSA水平继续上升或DRE阳性的患者,除了2009版《指南》提到的进行活组织穿刺、腹部CT等检查外,2010版《指南》又新增了直肠内磁共振成像(MRI)及PSA倍增时间(PSADT)的检查指标,这些方法的增加有助于对病变的监测,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对于此类患者,如活组织穿刺结果为阴性且无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低温手术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如检查结果示有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单纯观察和ADT两种方式;如考虑患者为局部复发,新版《指南》推荐采用有创性检查方法,如活组织病理切片、直肠内MRI等进行检查。 系统治疗及系统补救治疗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专业整理. .学习帮手. 前列腺癌诊疗规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最常用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板法、试管法和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1 / 21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编辑部摘 欧洲泌尿学会(EAU)的首个前列腺癌(CaP)诊疗指南于2001年发表。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当出现影响CaP 临床治疗的重要变革时,EAU 都会对指南进行更新。2005年8月,EAU 再次更新了CaP 诊疗指南。从w ww.uro https://www.doczj.com/doc/7912298837.html, 网站上可以获得新指南的完整版本。 工作小组对新数据进行文献回顾,并按循证医学(EBM )原则,插入了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推荐资料的质量。 下面就指南中CaP 的危险因素、CaP 的筛查、CaP 的诊断与分期方法和CaP 的治疗原则部分分别进行介绍。 1 CaP 的危险因素 这次更新的指南指出,遗传因素在临床确定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时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也可对这种危险产生重大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值得推荐的证据,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水果、谷物和蔬菜)能降低这种危险。现有一些这方面的证据,在CaP 患者的男性亲属咨询饮食影响的时候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证据水平:3~4级)。 2 CaP 的筛查 普查或大规模筛查就是对无症状的危险人群进行检查,通常仅在筛查者进行试验或研究时才会开展筛查工作。但早期检查或随机筛查可以发现散发病例。通常由被筛查者(患者)或他们的医师决定是否进行这类筛查。 有两项正在进行的大型随机研究可评估CaP 筛查的效果,即在美国进行的PLCO(前列腺、肺、结肠直肠和卵巢)研究和在欧洲进行的ERSPC(欧洲CaP 随机筛查)研究。2008年将对这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CaP 致死率差异--进行首次分析(证据水平:1级)。 因此,目前缺乏支持性的证据,或忽视了在所有特定人群中男性的CaP 早期大规模筛查。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直肠指诊(DRE)联合检查对知情良好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没有争议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证据水平:3级)。 3 CaP 的诊断与分期 通过进行深入的诊断和分期工作,结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确定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要避免采用对治疗决策无作用的操作。下面列出了对CaP 诊断和分期的七条指导: DRE 结果异常或血清PSA 检测值升高可作为CaP 的指征。正常PSA 水平的精确临界值尚未确定,但通常用PSA 水平2.5~3 g/L 作为青年男性正常值标准(C 级推荐)。 CaP 的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B 级推荐)。根据管理患者的需要做活检和进一步的分期。 对多数可疑CaP 患者,推荐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系统组织活检确诊。推荐穿刺活检在前列腺各方向取样至少6~10个点,对较大的前列腺要在更多点取样(B 级推荐):由于移行区活检检出率较低,不推荐在第一次活检时对此部位取样(C 级推荐)。对持续存在CaP 指征(DRE 异常,PSA 升高,或第一次组织活检病理所见提示恶性疾病)的患者要再次进行活检。总而言之,不推荐进行更多活检(三次或更多次);是否进行只能由患者决定(C 级推荐)。 给患者经直肠在前列腺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使接受前列腺活检的患者得到有效的麻醉(A 级推荐)。 根据DRE 结果和可能有的M RI 检查结果,判断CaP 的局部分期(T 期)。前列腺活检阳性结果的数量和部位、取样点受累的百分比、肿瘤的分级和血清PSA 水平可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C 级推荐)。 仅当计划进行治愈性治疗时,淋巴结状态才较重要(N 期)。T 2期或者更低分期者(PSA<20 g/L,Gleason 评分<6分),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于10%,可省去淋巴结评估。只有淋巴结清扫术才能确定精确的淋巴结分期(B 级推荐)。 对骨转移(M 期),最好的评价方法是骨扫描。在血清PSA 水平低于20 g /L 、肿瘤分化良好或者中度分化的无症状患者,可不进行此项评价(B 级推荐)。 4 CaP 的治疗 通常不可能将一种治疗方案描述得比另一种治疗方案更好,因为在这个领域缺乏随机对照研究。但基于可利用的有限文献资料,仍可做出一些推荐方案。对CaP 患者初步治疗总体方案列于表1中。表1中概述了根据诊断分期的详细分类的治疗方案。 39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5月第21卷第5期

体检筛查前列腺癌与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单中心数据分析

体检筛查前列腺癌与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单中心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体检筛查前列腺癌与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评估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对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为国内前列腺癌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自2016.02月至2017.01月,28162名年龄≥40岁男性参与我院体检前列腺癌筛查,其中PSA>4ng/mL的被检者,需进一步检查,复查血清PSA水平>4.0ng/ml,影像学检查怀疑前列腺癌或DRE发现异常的患者建议其接受TRUS(Transrectal ultrasound,经直肠超声)引导的14针前列腺活组织检查,愿意接受活检且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视为筛查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门诊以临床症状为主诉就诊,相关检查怀疑患前列腺癌并接受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的408位患者。 其中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视作临床组,评估分析筛查组与临床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两组中均未发现年龄<46岁的患者,筛查组患者年龄(P=0.668)、前列腺体积(P=0.437)与临床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然而筛查组PSA水平、前列腺活检阳性率、明显低于临床组(P<0.01),筛查组活检Gleason评分低于临床组(P=0.055,临界P值)。筛查组与临床组相比,临床分期较早(P<0.01),主要为局限性前列腺癌(75%),无一例转移性前列腺癌;而临床组患者主要为局部进展性及转移性前列腺癌(68.1%)。 结论:我院开展的PSA筛查项目对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且发现的均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中、高危)。另外,不建议对<46岁和>80岁的人群进行PSA筛查。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那彦群 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副主编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登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高献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 胡志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牛晓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谢立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徐 勇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周爱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朱 刚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朱清毅 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 秘书 张 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任善成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

目录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六、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七.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八、前列腺癌诊断流程图 九、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图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亚洲及北非地区较低[1-7]。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将达到238,590人,占男性中所有恶性肿瘤的28%,但死亡人数有轻微下降,从2010年的32,050人降低到2013年的29,720人[2]。在欧洲,2008 年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大约有382,000人,2008年造成90,000余名患者死亡[3]。 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4.36/10万人口[5]。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09年的发病率达到9.92/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死亡率达到4.19/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6,7]。根据2012年世界范围的调查结果,也可看出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1988年-1994年期间中国每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长率为2.1%,而到了 1994-2002年间,前列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13.4% [1]。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2008年、2009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前列腺癌发病率之比分别为3.7:1和4.4:1,而2009年北京、上海、广州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更是分别达到19.30/10万、32.23/10万和17.57/10万[6,7]。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我国,小于60岁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超过六十岁发病率明显增长[4]。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的患者很少见,但是在大于50岁的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呈指数增长。年龄小于39岁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0.005%,40-59岁年龄段增至2.2%(1/45),60-79岁年龄段增至13.7%(1/7)。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准是什么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准是什么 前列腺癌在发病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因为即使前列腺内的恶性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压迫了尿道,也仅仅会引起诸如排尿不畅、血尿、急性尿潴留等非特异性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常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很多患者在被确诊为前列腺癌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入晚期。大量的I临床实践表明,晚期的前列腺癌是不能根治的,最终必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说,早期诊断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前列腺癌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 一、直肠指诊检查 直肠指诊检查是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由于前列腺紧贴在直肠的前面,因此,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摸到前列腺的大小、质地等状况。正常的前列腺腺体大小约为4厘米×3厘米左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结节,两侧叶对称。当患者有前列腺增生时,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发现其前列腺腺体的变化(这时前列腺的体积会增大,但质地并不会很硬)。如果患者患有前列腺癌,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摸到前列腺表面突起的肿瘤结节(如果肿瘤的体积较大,整个前列腺的质地都会变得很坚硬,像一块石头一样)。 二、经直肠超声检查 通过经直肠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发现患者的前列腺内有无结节。当前列腺内出现结节,但结节体积较小,或者结节生在腺体的内部时,通过直肠指诊往往摸不到。但通过经直肠超声检查却可以发现这种异常结节,从而使前列腺癌被及早发现。而且,经直肠超声检查,医生还可以判断患者肿瘤体积的大小,以及肿瘤有没有侵犯前列腺的包膜,这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很有帮助。 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目前前列腺癌最为敏感的标志物。虽然在正常人的血液中也能检查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但是当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提示患者的前列腺内存在癌细胞。一项研究发现,在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并且最终被确认为患有前列腺癌的473例患者中,有40%的患者是经直肠指诊检查没有被发现的。目前,由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使前列腺癌患者的确诊时间平均提早了5~8年,这就为挽救该病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上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三种重要方法,目前已受到泌尿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有了这三种有效的手段,对于前列腺癌就可以做到早发现。 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现已把这三项检查推荐为老年男性的健康普查项目。其中直肠指诊检查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被作为“一线”的检查

前列腺癌科普文章题库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前列腺的位置示意图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在欧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50岁以下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显著增长,在我国,城乡发病率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数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龄较大的男性中发展缓慢,并不会导致死亡。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已经被确认的包括;年龄,种族和遗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此外其他可能的高发因素有:高动物脂肪饮食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发病的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 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前列腺癌约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 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前列腺癌诊断要点有哪些

前列腺癌诊断要点有哪些 *导读: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本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一周后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是比酸性磷酸酶更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的局部症状出现较晚,常以转移症状为最早的就诊原因,因此单靠临床症状很难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明确诊断主要依据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或前列腺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其他为辅助性检查。诊断要点有以下几点: (1)直肠指诊直肠指诊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非常重要,可表现为前列腺被膜不规则,可触及石样坚硬肿块,如波及精囊则高度可疑。肿块大小不一,应与前列腺结核和结石鉴别。 (2)酸性磷酸酶测定本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24小时后 进行,80%有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者酸性磷酸酶增高,无远处转 移者20%有酸性磷酸酶增高。因此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3)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本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 检查一周后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是比酸性磷酸酶更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4)X线检查骨盆、腰椎摄片是诊断癌肿是否转移的一个重要检

查,有时也可作精囊输精管造影。前列腺癌的膀胱尿道造影显示,缺乏正常的前列腺曲线,伴有尿道僵硬、狭窄。当膀胱受侵时,膀胱底部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 (5)超声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形态改变、移位,包膜反射不连续、不光滑,腺体内部出现光团、暗区等。可以作为辅助性诊断。 (6)CT及磁共振检查其图象清晰,分辨率高,且安全无痛苦,是一项有诊断价值的检查。 (7)活检前列腺癌的绝对诊断依赖于组织的显微镜检查。在出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之前,只有局部硬结征象时,活检便可作出早期诊断,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可靠检查。 如何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包膜下腺体,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当出现排尿不畅等膀胱出口阻塞症状时也往往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症,而得不到足够重视。当转移症状出现时疾病已到达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对治疗及病人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最简便且有效的方法是直肠指诊。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如指诊发现可疑硬结便可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约70%的病人可得到确诊。 目前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非常有意义的检查为经直肠前列腺B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14年的发病率达到9.8/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死亡率达到4.22/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2014年前列腺癌城市和农村的发病率分别为13.57/10万和5.35/10万。 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城市地区自60岁开始出现前列腺癌的发病高峰,而在美国高峰年龄段由50岁开始。上海市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在65岁以后显著高于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目前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可以预见前列腺癌的绝对发病数将出现井喷性增长。 此外,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分期构成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别。以美国的情况为例,在其确诊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中,接近91%的患者为临床局限型前列腺癌,这些

患者的一线治疗为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在接受标准治疗后预后较好,5 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我国的新发病例中在确诊时仅30%为临床局限型患者,余者均为局部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这些患者无法接受局部的根治性治疗,预后较差。 二、危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遗传、年龄、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一)遗传因素及年龄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间有巨大的差别,黑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白种人,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提示遗传因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位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风险会增至5~11倍,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确诊年龄约早6~7年。约9%前列腺癌患者为真正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是指3个或3个以上亲属患病或至少2个为早期发病,患者发病时年龄年轻,43%的患者年龄≤55岁。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发年龄为65~80岁。 (二)外源性因素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Gleason分级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Gleason分级 摘要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使前列腺癌诊断的客观依据更加充分,Gleason分级的发展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估计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人高发,占美国男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1].虽然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国人寿命的延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在逐年增加,且分化差!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2,3],因此前列腺癌的及时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前列腺腺癌的分级是前列腺病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献报道的多种分级系统中,Gleason分级[4],Mostofi分级[5]和MD Anderson医院分级[5]是3种主要系统"在美国,分级是普遍使用的分级系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10-14].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2004年版分类,也正式将分级纳入[6]. 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直肠指诊、超声检查或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前列腺癌较大时可以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血尿。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可以引起骨痛、脊髓压迫的神经病状、病理骨折等。 肉眼上,早期癌块很小,一般难以发现,后来可呈现多个小结节或融合成鸡蛋大或更大的癌结节。癌结节常位于前列腺包膜下,境界不清,质地较坚实,呈灰白或浅黄色。从尿道刮切碎片组织,仔细检查亦常可发现癌组织比良性增生组织坚实,色泽较黄色,有时质地较硬,似乳腺硬癌组织。75%~85%前列腺切除标本分段切片证明有多个癌灶,由多中心发生。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1980年WHO公布前列腺肿瘤分类如下[7]: 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上皮性肿瘤 良性 恶性 腺癌:小腺泡、大腺泡、筛状、实性/小梁状、其他 移行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癌 非上皮性肿瘤 良性 恶性 横纹肌肉瘤、平滑肌瘤 其他 杂类肿瘤 继发性肿瘤 未分类肿瘤 前列腺癌以腺癌最常见,约占96%。前列腺腺癌的75%位于前列腺后叶,约95%起源于被膜下的周边部分。前列腺穿刺标本或经尿道的切除标本,原发部位不易判断。 我们就最常见的前列腺腺癌来讨论一下它的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 常见的前列腺腺癌组织学表现略分为下列各型:(1)小腺泡型;癌细胞表现为形态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或立方细胞,排列为单层、小腺泡状,密集分布。(2)大腺泡型:癌细胞体积较前者大,呈立方状或矮柱状,多数具有透明的胞浆,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排列成与良性前列腺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分析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确诊率。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患者的及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on the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Methods:Analysis of prostate cancer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Results:The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method,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prostate cancer clinical diagnosis rate.Conclusion: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in clinical diagnosis,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pplication effect is ideal,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treat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Prostate cancer;Histopathology;Diagnosis 前列腺癌是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患者多在50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很难依据自然发展规律进行预测。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腺体周边,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一旦患者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多为癌症晚期或者已有癌细胞转移[1]。目前,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中,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依赖于组织的显微镜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结果,从而判断患者前列腺癌的症状、扩散情况等。 1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 1.1前列腺腺体的结构异常,正常人的前列腺腺体是以尿道为中心,向四周呈现出放射状分布,腺泡内缘多呈现出特殊的锯齿状及迂曲。前列腺癌患者腺体的规律性生长方式基本消失,多表现出腺体形状与大小不等。在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患者最为常见的腺体结构异常为出现大量的小腺泡,并且聚集成腺瘤样,分叶状结构特征不明显,也可能通过腺体的搭桥、共壁形成类似胃肠道低分化腺癌的结构或者片状的融合性腺泡壁。 1.2浸润现象,前列腺癌的浸润现象主要包括:前列腺包膜内、包膜外浸润,特别要注意包膜内浸润。正常人的前列腺良性腺体基底膜完整,周围有平滑肌纤维、弹力纤维包绕[2]。而在发生浸润现象时,癌细胞将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通常表现为腺体融合或密集的共壁现象。前列腺癌患者常见癌细胞侵入神经周围的间隙、淋巴管、血管等,如果发现神经周围的浸润,则可初步确诊为前列腺癌。 1.3细胞核的异型性,人体内良性的腺泡、导管上皮细胞核通常呈均匀圆形,染色质纤细,很少见核仁。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细胞体积较大,核染色质粗,部分核呈现为空泡状,常有较大、明显的核仁,这是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特征之一。在高倍镜下,将前列腺癌的核与邻近正常大的腺泡、上皮细胞核相比,染色质增多、略有增大。

PS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前列腺癌的判断

PS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前列腺癌的判断 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 ⑴血清PSA是前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它对早期没有症状的前列腺癌的诊断很有意义。正常情况下,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直接分泌到前列腺导管系统内。它的正常功能是邦助精液凝块水解液化,与男性生育力有关。正常的前列腺导管系统周围存在着一种血—上皮之间的屏障,避免了前列腺上皮产生的PSA直接进入血液之中,从而维持了血液中PSA 的低浓度。一般认为,血清PSA小于4.0 ng/ml为正常,PSA大于10ng/ml 则患前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当前列腺发生癌时就破坏了血—上皮之间的屏障,而癌分泌的PSA亦多了,致使PSA直接进入血内,癌的恶性程度越高,对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破坏越大,血清中PSA越高。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瘤状态的金标准是PSA为零。由于血清中的PSA几乎全部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切除了全部前列腺组织,如果肿瘤被根治,那么血清中PSA会在1个月内下降为零。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PSA的半衰期为33小时。据此计算,如果1例患者术前PSA为20ng/ml,术后12天就应该检测不到PSA;术前若为10ng/ml,则需要10天;术前若为4ng/ml,则需要8天。 ⑵前列腺非恶性病变血清PSA升高:前列腺炎症、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前列腺按摩等可使PSA增高,但当致病因素消除后,大约一个月可趋于正常。直肠指诊后血清PSA可增高1倍,膀胱镜检查后可增高4倍,前列腺穿剌活检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后可增至53~57倍。正常状态下的射精也可使PSA增高。因此对肛门指诊检查的病人,应在检查后一周方可进行PSA检测,前列腺活检穿剌后至少6周才能做血PSA的检测。癌症所造成的PSA升高是持久性的,而且随着肿瘤的发展而持续不断的升高。 ⑶如何区分良性和恶性的PSA升高: ①游离态PSA(fPSA)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PSA 水平在4~10 ng/ml时较大部分重叠,在这个所谓灰色区域难以根据PSA水平来区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PSA在血清中可以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游离PSA是指游离在血浆中不被结合那部分PSA,表示为fPSA;血清总PSA以tPSA表示。fPSA浓度在癌症患者中低于良性增生患者。临床上就是应用这个差异,从良前列腺增生病人中,将早期前列癌筛检出来。目前应用fPSA/tPSA比值来辅助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获得广泛使用。参考值为0.16,即其比值<0.16则患前腺癌的可能性高。fPSA的百分比低,提示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高. 近年研究表明,fPSA水平在血清中不稳定,fPSA/tPSA比值分布较离散,两者相关性不显著,难以根据fPSA/tPSA比值来筛查和诊断前列腺癌。而结合PSA(cPSA)和tPSA相关性好。前列腺操作对cPSA的影响弱于对tPSA的影响。前列腺体积对cPSA的影响也弱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