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马概历年真题分章汇编

自考马概历年真题分章汇编

自考马概历年真题分章汇编
自考马概历年真题分章汇编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历年真题分章汇编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历年真题分值分布表

二、历年真题

1.2011年4月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

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2011 年1月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 )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3.2010年10月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A.相对主义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D.折衷主义

4.2010年7月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3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5.2010年4月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6.2010年1月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主自由D.实现公平正义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7.2009年10月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8.2009年7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A.理论性B.阶级性

C.逻辑性D.实践性

31.下列科学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有()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9.2009年4月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0.2009年1月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11.2008年10月

1.在21世纪到来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历年真题分值分布表

二、历年真题

1.2011年4月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

A.客观性B.变动性

C.社会性D.能动性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1.简述意识的本质。

2.2011年1月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

A.一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

A.农民收割水稻B.法官审理案件

C.演员演唱歌曲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3.2010年10月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

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33.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

C.永恒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2010年7月

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同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

A.唯物论和唯心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古希腊哲学家卡拉迪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诡辩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的两边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践的反映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

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

5.2010年4月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客观性B.普遍性

C.特殊性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6.2010年1月

2.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精神是世界的物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4.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普遍性

C.客观性D.特殊性

5.对外国文化具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

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

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2.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4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7.2009年10月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自然性B.可知性

C.不可逆性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A.机械性B.局部性

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A.宿命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8.2009年7月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D.广延性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客观性

C.普遍性D.特殊性

6.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3.下列表述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B.掌握火候

C.因地制宜D.适合而止

9.2009年4月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B.存在性

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0.2009年1月

3.对物质和意识的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

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11.2008年10月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历年真题分值分布表

二、历年真题

1.2011年4月

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认识是( )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3.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

A.感觉B.知觉

C.概念D.表象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2.2011年1月

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

A.感觉B.概念

C.判断D.推理

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3.2010年10月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B.间接性

C.客观性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

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4.2010年7月

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

A.认识关系B.实践关系

C.互相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关系

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是抽象性,二是()

A.能动性B.间接性

C.间接性D.客观性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

10.检验认识的真理,就是检验任何其是否同()

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3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

46.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2010年4月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6.2010年1月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9.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0.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定是非

1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B.了解事物的各种现象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33.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46.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7.2009年10月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B.被动性

C.消极性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

C.马克思D.恩格斯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8.2009年7月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唯理论的错误B.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D.循环论的错误

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9.2009年4月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0.2009年1月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1.2008年10月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历年真题分值分布表

二、历年真题

1.2011年4月

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A.军队和法庭B.哲学和宗教

C.艺术和道德D.逻辑学和语言学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2.2011年1月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

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 A.人的发展状况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D.生产关系的性质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

C.地理环境D.国家政权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2010年10月

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社会改革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革命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

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3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

A.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

C.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2010年7月

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

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

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A.相互孤立的关系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 D .相互制约的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差异

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A.人的本质是后天的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可变的D.人的本质是永恒的

5.2010年4月

12.地理环境是()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

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6.2010年1月

1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13.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A.渔猎社会B.工业社会

C.信息社会D.封建社会

14.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15.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A.物质利益的对立B.思想观念的对立

C.社会地位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不同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A.阶级性质B.组织原则

C.根本宗旨D.政治纲领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4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

7.2009年10月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A.意识形态划分法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C.历史宿命论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2009年7月

11.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

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B.逻辑学

C.语言学D.物理学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

A.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D.它决定着社会形态有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2.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9.2009年4月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10.2009年1月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D.人口数量的增多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产生B.性质

C.具体特点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2008年10月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式及其本质

一、历年真题分值分布表

二、历年真题

1.2011年4月

16.从本质上看,货币是( )

A.特殊的资本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18.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

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

A.法院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D.政府

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2.2011年1月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 A.劳动工具B.劳动力

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C.两党制和多党制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 )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

C.竞争的压力D.垄断的需要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2010年10月

l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

A.社会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

18.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

A.国家元首B.政府

C.法院D.议会

36.单位商品价值量()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

4.2010年7月

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议会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专政D.总统共和制

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

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因素有()

A.社会正常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

39.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包括()

外语总结

20不用记,就会一万个单词 哈佛名师独创,无需死记硬背让你不知不觉听会单词,一分钟一个https://www.doczj.com/doc/7910675744.html, 英语词汇是英语翻译的基础,翻译一般会考查一词多义,考研的单词有时候不仅要知道第一个词的第一个意思,还要知道第五、第六个意思。应付考研翻译,比较常用的翻译技巧是添减词和词性转换。我们专门总结以下关于翻译时词语运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专用术语与习惯用语 考生在做翻译题时,在理解和表达方面,一般应以意思通顺为主要目标,将要翻译的句子的几层主要意思通过比较通顺的中文表达出来即可,而不要拘泥于句子当中的个别词汇,以免耽搁太长时间,更不要见到生词就慌神,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遇到动词、形容词这种功能性词汇,可以根据周围语义关系对它的意思进行合理推测。 英译汉试题的文章很多与科技有关,科技术语出现得比较频繁。但考生专业各不相同,因此用十分地道的、专业化的语言将所给英文材料翻译成中文是不现实的。对于专用名词,一个值得推荐的翻译方法就是尽量按照字典意思直译,不要过度联想和发挥。人名、地名的翻译按照音译即可,不需要过多讲究。 一般的习语和惯用语意思固定,不需要看上下文,可以直接翻译。惯用语的掌握依靠平时积累,是词汇量记忆成果的直接体现。 例如:in general 一般来说,总而言之 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decade 七八年来 2 )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在翻译时有时需要进行词类转换。具体地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 词类可根据词语在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转换,也可根据汉语表达习惯的要求进行转换,在实际操作中需变通处理、灵活掌握。下面提供词类转换的部分实例,以加强考生对词类转换的理解和应用。 名词转动词 Robo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er space. (机器人已经被用于探索外空间。) 名词转形容词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3?列宇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亠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B?宗教 C?政治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自考《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01年10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圣训;是指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及默示,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之一。其作用为补充《古兰经》,使之具体化。最权威的圣训汇编是《布哈里圣训实录》(或《穆斯林圣训实录》)等六大圣训集。 37.星宫法院;是公元16—17世纪英国设立的一种旨在惩治不驯服的贵族,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封建进步人士的专门法院。它是专制君主行使专制权力的工具,审断案件往往任意枉法,以严刑拷问和秘密审讯为特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伊始的1641年,星宫法院被废除。 38.“二重内阁”;是19世纪末日本帝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军部权重势大,独立行使军权,成为超内阁的最重要的国家机关。“二重内阁”反映出日本帝国国家制度中的军事性和封建性,对后来日本走上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有重大影响。 39.法律重述;是经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判例法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普通法原则和规范加以重新阐明,并以法典形式编纂成册。法律重述的出版使复杂的普通法得到简化和系统化,方便了司法者的运用。 40.魏玛宪法;是1919年德国制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第一部宪法。它以专章规定“经济生活”,以“经济宪法”而著称;同时列举了较多的公民权利并标榜社会主义原则。魏玛宪法对现代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2年1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物权;是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有时又指对人们有益的、能满足需要的东西。 2.圣训;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3.军部;是指直隶于天皇的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内阁中的陆军省和海军省四个机关的总称。 4.统一商法典;是普通法系中一部具有美国特色的商法典,它是在综合过去诸单行商事法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时通行的商业判例法而制定出来的,是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结合的产物。 2004年10月 36.蛮族法典;是西欧中世纪初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的法典的总称,因日耳曼人称为“蛮族”而得名。内容为各日耳曼部族的习惯的记载,是日耳曼法成文化的产物,包括《撒利克法典》、《伊尼法典》等。37.《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最重要的一部制定法,内容广泛,涉及国王同贵族的关系,等级制、不动产法、债务关系、刑法、诉讼法和城市自治等,使国王权利受到许多限制。由于《太宪章》宣布,未经“全国公意”不得征税,非经合法裁判不得逮捕、监禁、放逐及没收财产等等,以后曾被资产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并被确认为英国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38.私犯;包括对物和对人两种。对物私犯指非法损害或破坏他人的财产,如杀害他人的奴隶、牲畜以及毁损其它物件,加害者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对人私犯指加害他人的身体或用语言、文字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 39.美国《邦联条例》;是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文件,于l777年颁布。规定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各州保留主权,国会(邦联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力主要是处理对外事务和洲际事务。l787年被美国联邦宪法所取代。

毛概自考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 26/3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形成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7/3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8/33:简述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答案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9/33: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答案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M精祌。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0/33: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 (1)中国工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1/33: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

华侨大学 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中外建筑史 一名称解释: 四阿顶:(04)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举折: (04) 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 步架: (04) 檩与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宋代梁以步架数命名。 草架: (04) 收分:(04) 院落: (06) 模数: (06) 补间铺作: (07)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藻井: (07)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减柱造: (07) 叠涩: (08) 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普拍枋: (08)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移住造: (08) 柱式: (04)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 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 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 典型反映。 帕拉提奥母题: (0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具体 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 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 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后 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帆拱: (04)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成就:1.把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 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 3.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巴西里卡: (04) 水晶宫: (04) 博览会展览馆,1850年建于伦敦海德公园,外形为梯形长方体,征集方案要 求一年内完成,因博览会结束时能搬走,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植物温室”构造 方式,完全采用铁和玻璃建造,不到半年装配完成,博览会后拆掉。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外总历年真题总结

外科学总论历年试题 (这么多考试,我总感觉越到后面越没有人在98发回忆题……) (所有课程中,一年不落的回忆题只有局……) ——by 大师兄一、13级试题 1)选择题,都是中文的,大部分题库里都有,没有的大概是(低渗性缺水时细胞内外液的丧失情况、低钾性代碱时钾浓度和代碱的关系以及钾在胞内胞外的移动方向,显微外科最新流行的用来吻合血管的方式,显微外科中用来夹持组织和缝线打结的器械) 2)填空题,均中文,大部分题库里有,没有的是腰麻后头痛是———性头痛。 3)名解,英文题目,回答无要求,考了肿瘤、疖(号称JJJJ的我竟然没有想到!不服!)、创伤、休克肿瘤: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和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增生和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疖furuncle: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创伤:机械力作用于人体导致组织连续性被破坏和功能障碍 休克shock: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损伤的综合征。 痈carbuncle: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phlegmon/cellulitis: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脓肿abscess:急性感染后,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局部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时,称为脓肿。 4)简答,四题,题库中都有,今年的是局麻药毒性反应的解救,休克的综合治疗,等渗性缺水的原因和治疗原则,不利于损伤修复的因素 二、12级试题 无 三、11级试题 无 四、10级试题 选择是坑,说多了都是泪 填空题库都有 名解:创伤择期手术 SIRS 水中毒 大题:treatment of shock;整形外科的应用(①断肢(指)再植②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③吻合血管的足趾移植再造指或手指④吻合血管的移植重建食⑤周围神经显微修复⑥显微淋巴管外科⑦小管道显微外科⑧吻合血管的小器官移植);principle treatment of tetanus(清理伤口;中和游离破伤风外毒素;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控制和解除肌痉挛;保持气道通畅;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单人单间);cause of toxicity under local 麻醉 ... (当然了,名解,大题都是英文出题中文作答) 五、09级试题 1)选择题选择题小坑不断11个英文有题库中的英文题,有题库中翻译来的,更多的是没见过的……29个中文很多题库的maximum dosage of procaine? 尼玛波哥只知道lidocaine的好不好 external sternal defibrillation... 100/ 200/ 300 /400/ 500 ws 记的时候记成200-300ws 翻了下书答案是200ws。。。 破伤风气管切开的指征 procaine的最大用量 CVP低,BP低,说明? 电击除颤200ws 吻合小血管内膜?外膜?(想不起了)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 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 —切物质的共性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 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 —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 艺术 B. 宗教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外操培训试题总结

汇东石化外操考试复习题 反应部分加热炉 加热炉是由烟筒、对流段、辐射室组成。 加热炉的三门一板指的是风门、油门、气门,一板指的是烟道当板。烟道当板的作用是调节炉子负压的。 防爆门的作用:当炉膛、烟道系统因各种原因引起爆炸时,自动打开,降低炉膛、烟道系统的压力,以避免或减轻炉膛、烟道系统的损坏。 (1)点炉前准备工作:(1)打开人孔进炉内仔细检查炉管,炉壁,火盆是否完好。(2)炉膛内杂物清理干净。(3)烟道当板开关(2)灵活,只是正确,防爆门,开火孔开关灵活。 (3)燃烧系统、进料系统检查: (4)燃料油、气是否引到炉前。(2)吹扫蒸汽是否引到炉前。 (3)炉子进料系统,阀门开度,法兰状况等。 (5)仪表检查: (6)炉体热电偶是否配齐,流量计,压力表是否安装好。(7)在室内手动操作DCS面板,检查调节阀开度情况,是否灵活好用。 (8)4、安全检查:

(1)引燃料气时,多有入炉手阀是否关严。 (2)消防器材和消防蒸汽是否配齐。(3)炉区内清扫干净,消防道路畅通。(4)防爆门灵活好用。 加热炉开工点火步骤: (1)检查炉子附属设备及仪表是否完好。(2)炉管试压,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3)检查火嘴是否畅通,阀门是否泄露。(4)清除易燃物准备好消防用具(5)启动燃料油泵,建立燃料油循环。(6)调节好烟道挡板开度。(7)准备好点火工具。(8)对流段炉管通蒸汽放空,辐射段炉管通氮气,对催化剂进行干燥提温。(9)引蒸汽脱水,炉膛用蒸汽吹扫。(10)引燃料气至燃料气缓冲罐,脱液加温至正常,燃料气引至炉前,先点长明灯,待长明灯燃烧正常后,开少量雾化蒸汽,适量开燃料油,如果点燃料气,则稍开燃料气阀门。 (11)调节风门、烟道挡板开度以及雾化蒸汽量,使火焰高度和颜色正常。(12)如果点火失败,应关闭燃料油,燃料气阀门,用蒸汽吹扫至烟囱冒蒸汽5分钟后,重新点火。 .加热炉气火变油火的准备工作 排凝:打开蒸汽进加热炉阀组处最低端放空阀,排净阀组阀组管线中的内漏凝结水;开雾化蒸汽管线在加热炉底部的排凝阀,放净管线内的积存水;开蒸汽吹扫管线并带走残余水(必须排净凝结水,否则点火雾化蒸汽带水,可使炉膛温度不稳定,烟囱冒黑烟)。 暖枪.排尽冷凝水后,开少量雾化蒸汽使燃料油火枪升温,防止温度过低使重质量油凝结堵塞(暖枪时,最好将火枪从加热炉底部抽出,防

2014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加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2018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2、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 A坚持纯洁性和增强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B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C坚持民族性和增强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D坚持民主性和增强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 13、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A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国家 15、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 A实事求是B有的放矢C洋为中用D实践出真知 1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 A人民群众B英雄人物C社会精英D劳苦大众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对外经贸历年考研真题总结

国际贸易 单选 99.1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称为() A净贸易条件B收入贸易条件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D购买力平价 99.2WTO将服务分为()大类 A9B10C11 D12 99.3Leontief paradox是在验证()理论时提出的。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竞争优势理论D要素贸易理论 00.4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对象是() A农业B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的产业C不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的幼稚产业D传统工业 00.5世贸组织于()年建立并运行。 A1947B1993C1994D1995 00.6洛美协定是欧盟与()签署的特殊贸易优惠协定。 A非洲发展中国家B加勒比地区发展中国家C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发展中国家D南太平洋发展中国家 01.7既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变化,又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贸易条件是()。 A收入贸易条件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C净贸易条件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01.8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是()。 A最惠国税B普惠税C特惠税D差价税 01.9普遍优惠制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A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B普遍的,附加条件的,对等的C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D有选择的,附加条件的,对等的。 01.10欧盟对农畜产品征收差价税,按照()的差额征收。 A指标价格与进口价格B门槛价格与进口价格C指标价格与门槛价格D干预价格与进口价格02.11有效关税率代表着催()部分的有效保护。 A产品增殖B最终产品C原材料D中间产品 02.12政府机构在采购国务时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政策,属于() A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B进口押金制C进出口国家垄断D特许经营 03.13原产地规则指() A某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生产过程的最后生产地点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 B某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的“国籍“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 C某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的原材料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 D某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的技术来源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03.14下列有关独家代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委托人在代理区域内,还可指定其他的一般代理人 B委托人要维护代理人的独家专营权,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C委托人直接与代理区域内的客户订立合同时,代理人不能享受佣金 D独家代理只能用于商品买卖中,一般代理可用于其他业务。 多选 99.1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中,将补贴分为() A禁止使用补贴B不禁止使用补贴C可申诉的补贴D不可申诉的补贴 00.2保护贸易的主要利益有() A增加国内就业B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C促进竞争,组织垄断D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马概自考问答题汇总

绪论 练习本上参考答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P14-19) 答:(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4)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4、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0) 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

从历年真题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大学英语六级翻译题重点词汇盘点

从历年真题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大学英语六级翻译题重点词汇盘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从历年真题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大学英语六级翻译题重点词汇吧,要认真地备考才会过的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sentence n. 句子,意见,宣判,刑罚,命题 vt. 宣判,判决,使遭受 general n. 一般,将军,大体 adj. 一般的,普遍的 v. 指挥,作...将军 consequence n. 结果,后果 precede vt. &vi. 在...之前,优于,较...优先 predecessor n. 前辈, 前任, 原有事物 conference n. 会议 electrical adj. 电的,电气科学的 prescription n. 药方, 对策, 开处方 vehicle n. 传播媒介, 工具, 手段, 交通工具, 车辆; consistent adj. 始终如一的, 一致的, 坚持的 constant adj. 经常的, 不变的 n. 常数, 恒量 prestige n. 威望,声望 convention n.会议; 全体与会者; 国际公约; 惯例,习俗,规矩 migration n. 移民,移往,移动 contest n. 竞赛,比赛 vt. 竞赛,争取 vi. 奋斗 concede vt. 承认,给予 vi. 让步 contrast n.对比,对照; 差异; 对照物,对立面; [摄]反差 emphasize v. 强调,着重 vt. 强调 severe adj. 剧烈的, 严重的, 严峻的, 严厉的, 严格的 historian n. 历史学家,编史者 promote vt. 促进, 提升, 升迁; 发起; 促销 convince vt. 说服, 使...相信

马概真题分章练习第二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分章练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3.4.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P102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2013.4.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2013.4.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P114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2013.4.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P119 A.普遍性 B.特殊性 C.不确定性 D.绝对性 2012.10.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P104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2012.10.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P110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 2012.10.9.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P116 A.相对性 B.能动性 C.绝对性 D.普遍性

材料分析历年真题总结(非简答题)

材料分析方法 一、选择题 1. 影响X射线衍射强度的因数,除了试样体积外,还有()。 A.结构因数 B.洛伦兹因数 C.多重性因数 D.以上因数 2. 特征X射线谱的波长取决于X射线管的()。 A.管电压 B.管电流 C.靶材原子序数 D.以上因素 3.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时,粉末粒度大小会引起衍射峰() A.位移B宽化C强度降低D以上效应 4.当入射X射线与物质中()作用时,可能发生相干散射。 A.原子核 B.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C自由电子D以上情况 5. 被样品中原子反弹到样品表面以外的一部分入射电子是() A吸收电子B二次电子C背散射电子D以上三者 6. 电磁透镜的像差是指() A球差B像散C色差D以上三者 7.分析钢中碳化物的化学成分时,应选用()方法 A能谱仪B波谱仪C电子衍射D以上三种方法 8.透射电镜中第二相粒子的衬度来源主要有() A应变场衬度B取向衬度C结构因子衬度D以上三种衬度 9.分析界面附近的元素扩散,应选用电子探针的()方法 A点分析B线分析C面分析D以上三种方法 10.透射电镜从成像操作转换为衍射操作方式时,应改变()的激磁电流 A物镜B中间镜C投影镜D以上三者 11.随着X射线管()增大,连续X射线谱强度增大。 A 管电压 B 管电流C阳极靶原子序数 D 以上三者 12.结构因子反映了单胞中()对于(hkl)晶面衍射方向上衍射强度的影响 A 原子种类B原子数C原子位置D以上三者 13、X射线衍射仪工作时,样品与计数管的转动角速度比为() A 1:1 B 1:2 C 2:1 D任意比 14.X射线衍射仪物相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A 衍射线位置B衍射线数目C衍射线强度 D 以上三者 15. 分析材料中第二相晶体结构,应选用的分析方法() A 能谱仪 B 衍衬成像 C 电子衍射D以上三种方法 16. 消光距离是指在偏离参量s()时,衍射束强度在样品深度方向上变化的周期距离。 A 等于0 B 小于0 C 大于0 D 以上三种情况 17. 利用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形貌分析时,应选用()信号成像 A 二次电子 B 背散射电子 C 吸收电子 D 以上三种信号 18. 连续X射线谱短波限的波长取决于X射线管的() A 管电压 B 管电流 C 阳极靶原子序数 D 以上三者 19. X射线穿过物质后要引起强度衰减,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电效应 B 热效应 C 散射 D 以上三者 20. 与光学玻璃透镜相比,电磁透镜的特点是() A 变焦距 B 焦距恒正 C 景深和焦长大 D 以上三者

全国2018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客观性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10.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 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用特权侵吞共有产品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