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透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路基整修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标准【1】一、路基施工技术要求1.1 施工前准备1.1.1 所需设备及工具清单1.1.2 施工区域评估与调查1.1.3 安全生产措施1.2 路基平整度要求1.2.1 纵向平整度要求1.2.2 横向平整度要求1.3 路基强度要求1.3.1 使用合适的填料材料和工艺1.3.2 压实度要求1.4 路基排水要求1.4.1 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1.4.2 排水设施建设要求1.5 路基防塌实要求1.5.1 确定适当的防塌实措施1.5.2 施工工艺和材料要求二、路基施工技术标准2.1 施工质量检验2.1.1 路基厚度检验标准2.1.2 路基平整度检验标准2.1.3 路基强度检验标准2.2 施工材料标准2.2.1 路基填料材料标准2.2.2 路基加固材料标准2.2.3 排水设施材料标准2.3 施工工艺标准2.3.1 路基平整度施工工艺标准2.3.2 路基加固工艺标准2.3.3 排水设施施工工艺标准附件:路基施工示意图、工程进度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路基:指道路的地基部份,是为承载道路交通荷载而修筑的人工填筑物体。
2. 压实度:指路基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实处理后的密实程度。
3. 防塌实措施:指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防止路基被车辆行驶或者重型设备施工时塌实变形或者破坏。
4. 施工质量检验:指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合格。
【2】一、路基施工技术要求1.1 施工前准备1.1.1 项目方案编制1.1.2 路基施工技术方案制订1.1.3 项目管理和组织1.1.4 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准备1.2 路基平整度要求1.2.1 纵向平整度要求1.2.2 横向平整度要求1.2.3 边坡平整度要求1.3 路基强度要求1.3.1 施工材料选择与控制1.3.2 压实度要求1.3.3 路基排水与抗冻性1.4 路基排水要求1.4.1 排水设施选型与设计1.4.2 排水施工工艺要求1.5 路基防塌实要求1.5.1 防塌实措施的选择与实施1.5.2 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二、路基施工技术标准2.1 施工质量检验2.1.1 路基工程量测量与验收2.1.2 路基平整度检验与评定2.1.3 路基强度检验与评定2.1.4 路基排水工程质量验收2.2 施工材料标准2.2.1 路基填筑材料标准2.2.2 路基加固材料标准2.2.3 排水设施材料标准2.3 施工工艺标准2.3.1 路基平整度施工工艺标准2.3.2 路基强度施工工艺标准2.3.3 路基排水施工工艺标准附件:路基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进度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路基:指道路的地基部份,是为承载道路交通荷载而修筑的人工填筑物体。
道路工程透层和粘层施工方案1.透层施工方案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慢裂乳化沥青(PC-2)o透层油在水稳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入深度不宜小于5mmo 用量控制在1o1/m2的范围内(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
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o喷洒透层前,路面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遮挡防护,以防污染。
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
气温低于10℃,不宜浇洒透层油。
按确定的用量一次性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
喷洒透层油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予以清除。
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为保护透油不被运输车轮破坏,可立即撒布用量为2〜3m3/IOoonI2的石屑。
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撒布石屑后用6〜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
通行车辆控制车速(小于5Km∕小时),不刹车和调头。
铺筑沥青下封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油剥落,予以修补;有多余的浮动石屑,予以扫除。
施工前,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程、横坡、平整度、宽度等指标全面复测,局部表面出现松散的进行修补,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浮灰和泥浆,确保下封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先人工用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然后用吹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吹净浮灰,如仍不能达到“除净”的目的则用水冲洗,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
(2)喷洒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洒布时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油量。
施工前检查沥青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油管道、油量表、保温设施等。
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喷洒均匀,不得有漏洒露白,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用量符合规定。
起步、终止、纵向及横向搭接处做到喷量不过多也不漏洒,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沥青予以刮除。
(3)撒布石料石屑撒布在乳液破乳之前完成,为使石屑能与沥青很好结合,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撒布时间:一般在乳化沥青喷洒后,待乳液不再流动即可撒布石屑。
论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一、引言道路路基是指道路的基础部分,它承担着承载和分散交通荷载的作用。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要求及质量控制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本文将说明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要求及质量控制。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路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周边环境评估等。
勘察应准确确定路基的地基情况,包括土质、地下水位等。
设计应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周边环境评估应考虑道路交通量、附近建筑物等因素对路基施工的影响。
2. 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道路路基的施工材料包括土壤、碎石等。
在选择和使用施工材料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地质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
土壤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承受交通荷载。
碎石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排水性能,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和排水。
3. 施工工艺的掌握道路路基的施工工艺包括平整土地、铺设石料等。
在进行平整土地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壤的均匀夯实和平整。
铺设石料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石料的均匀铺设和夯实。
道路路基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
在选择和使用施工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挖掘机应具有一定的动力和精度,以便进行土壤的挖掘和平整。
压路机应具有合适的重量和震动频率,以便进行石料的夯实。
5. 施工现场的管理道路路基的施工现场管理应包括人员和设备的协调、施工进度的掌控、施工质量的监督等。
人员和设备的协调应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停工和浪费。
施工进度的掌控应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以避免延误。
施工质量的监督应通过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质量的符合要求。
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施工后的检测。
施工过程的监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要求的执行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的符合要求。
如土壤的夯实和平整要按设计要求进行。
2. 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施工过程中,应监督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以保证施工效果的符合要求。
一、说明根据设计以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在青临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分别设计有透层、下封层以及粘层油。
透层是指在半刚性基层上部为了增强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的粘结而洒布的乳化沥青,透层油要求能够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下封层的目的是防止渗透入路面的水分继续下渗进入半刚性基层,采用单层热沥青表处;粘层油设置于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以增强沥青层间的粘结,采用乳化沥青。
本指导意见仅针对于青临高速公路,指导意见未提及部分以招标文件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为准。
二、技术要求2.1透层油青临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水稳基层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宜在两层水稳基层施工完毕后表面稍干但未硬化状态下立即喷洒,透层油应采用沥青含量不低于50%的慢裂阴离子或非离子乳化沥青,洒布量控制在1.2±0.2Kg/m2(乳化沥青总量),可以通过进行试洒确定。
喷洒后应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
透层油的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3.2对PA-2与PN-2的技术要求。
2.2下封层为了更好的防止水分下渗以及与沥青层得更好粘结,要求水稳基层与沥青层之间设置下封层,下封层应于沥青层铺筑前一天施工,下封层采用单层热沥青表处。
采用与面层基质沥青相同的70-A级热沥青,洒布量为1.1-1.3Kg/m2,同步洒布采用0.4%沥青用量进行预拌的5-10mm碎石,洒布量为7-9Kg/m2(具体应通过试验确定)。
对透层油与下封层的沥青总应控制在1.6-1.8Kg/m2。
2.3 粘层油沥青层之间应当喷洒粘层油,粘层油应采用沥青含量不低于50%的快裂阳离子乳化沥青,应当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3.2对PC-1的技术要求,其洒布量为0.4Kg/m2(乳液总量)。
第1篇一、总则1. 为确保路基维修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特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路基维修工程,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路基设施的维修作业。
3. 所有参与路基维修作业的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二、维修准备1. 作业前,维修人员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路基损坏情况,制定维修方案。
2. 根据维修方案,准备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充足且符合质量要求。
3. 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三、维修作业1. 清理损坏路面:使用铲车、挖掘机等设备将损坏路面材料清理干净,确保工作面平整。
2. 验收路基:检查路基基础是否坚实,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3. 搭设模板:根据维修部位和设计要求,搭设模板,确保模板稳固、平整。
4. 浇筑混凝土:按照配合比,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浇筑至模板内,并确保浇筑均匀。
5. 振捣密实: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
6.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防止裂缝产生。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
4. 高空作业时,应使用安全绳、安全网等防护设施,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5. 遇有恶劣天气,应暂停施工,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五、验收与记录1. 维修完成后,由相关部门对维修质量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作业人员应做好维修记录,包括材料、设备、施工过程等,以便于追溯和查询。
六、附则1. 本规程由XX单位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规程仅供参考,具体维修作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路基安全、稳定,提高道路使用性能,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路基维修施工。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路基维修施工,包括路基病害整治、路基加固、路基排水等。
论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道路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进行论述。
1.路基土质:路基土质应符合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土质,应及时进行改造和处理。
2.路基平整度:路基应具有良好的水平和纵向平整度,以提高道路的平顺性和行驶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填实和夯实,确保路基的平整度。
3.路基排水:路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以防止积水对路基结构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路基的坡度和横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4.路基稳定性:路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抵抗来自交通荷载和地下水力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如加设补强层或加固材料等,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5.路基材料选择: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路基材料,如粉煤灰、石子等,以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要对路基材料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1.合理施工方案:在道路路基施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以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能够正确操作施工设备并进行质量控制。
3.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保证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
现场管理应包括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全面监控,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质量检验与试验:对路基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包括材料的试验检测、工艺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5.质量控制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质量检验与试验结果、问题整改情况等,以便后期查核和评估施工质量。
6.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论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道路路基施工是指修建道路时进行的地基处理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了确保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技术要求,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探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道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在进行道路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地的地质特征、孔隙水含量等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和路面材料,并确定路基的设计参数。
2.路基土压实度要求:路基土的压实度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土进行压实处理的程度。
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土的压实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路基填料的选择和使用:在进行道路路基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料,如砂土、粉土、粘土等,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和压实处理。
5.路基平整度要求:在进行道路路基施工时,需要保证路基的平整度,以确保道路的平稳行驶和车辆的行驶安全。
对于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1.施工前质量控制: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对施工用材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2.施工中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路基土的压实度、密实度、平整度等进行监测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关,如填料的配合比、填充厚度、压实次数等。
3.施工后质量控制: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对路基进行验收,检查路基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并进行质量检测和试验,如颗粒分析、密实度测试等,以确保施工后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公路路面的透层及粘层施工技术公路路面的透层及粘层施工技术,说起来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平时开车更加安全、舒适的“贴心服务”。
你想,咱们大路小路,天天都在走,车子蹭蹭地跑,时间长了,不修不补,路面就像个破布一样,掉了一块补一块,掉了两块补一块,咋整也不行,得做点“革命性的”修整。
透层和粘层这两位“老朋友”,就像是路面的守护神,帮你保持一个平稳的驾乘体验。
你说,这透层粘层施工有啥讲究呢?嘿,别着急,咱慢慢说。
咱们得说说透层。
透层,听着有点像“透气的层”,其实它的作用就像是给路面“透气”的感觉。
为什么?因为它主要是通过渗透性材料,让水、油等流体不容易渗透到路面下,防止路面发生龟裂。
想象一下,如果你穿了一双透气鞋,脚底怎么都干爽。
而路面上的透层就像这双透气鞋,水汽不再积压在路面上,路面自然就会更加耐用。
透层一般都是在旧路面上撒上一层特殊的油料,经过特殊的机械设备压实,达到一个深层渗透的效果。
说白了,就是给老路面来个“深层清洁”,让它焕发新生。
你不信?看看那些“翻新”过的老路面,真的是“面目一新”。
然后,粘层也不能少,粘层简单来说就是给路面做个“黏合剂”。
这个就像你做手工的时候,不能只用胶水随便粘一粘,得粘得牢固,才能不掉。
粘层的作用就是在透层和新路面之间建立起一种坚固的联系,好像把两块拼图完美地黏在一起。
没有粘层,两个层次之间就像没粘好的糖果,轻轻一碰就散了,啥都不行。
为了让新老路面之间达到完美的“结合”,粘层采用的是一种比较厚实、粘性强的材料,能够保证新路面稳稳当当地铺上去,不容易出现滑移或裂缝。
但是,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得问了,透层和粘层这俩东西,怎么施工才能做到不出差错呢?说到底就是一个字——“细”。
施工时,首先得清理路面。
就像我们吃饭前得洗手,路面也得“洗个澡”,去除杂质、灰尘,保持干净。
然后,得选择合适的材料,咱们不是随便买点油就行的。
材料选择上,透层材料得渗透性好,粘层得有足够的黏性。
然后,撒上去的透层必须匀均,得铺得像抹面包一样,不能一层薄一层厚,得保持一致。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透层的施工技术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5 页透层的施工技术1、透层的施工技术指标1.1喷洒时机无结合料基层的透层油,在喷洒时间上要求不高,铺筑沥青层前1~2d喷洒即可。
而对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的喷洒时机则很重要,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实践表明,这个时机喷洒透层油的渗透深度最深,而随着龄期的增长,强度增长,透层油会越来越难以渗透。
1.2喷洒温度喷洒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0~120℃,喷洒温度过低,不利于透层油的渗透。
1.3喷洒量对于半刚性的封闭式结构基层,用于透层油的液体沥青用量《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为0.6~1.5L/㎡(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的总量)该支线工程采用0.8~1.0L/㎡的用量。
透层施工时,应保证喷洒均匀,透入效果良好,渗透深度满足要求。
1.4渗透深度《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明确要求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应该不小于5mm(半刚性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如果不能透入基层,只洒在表面形成了一层油膜,它并不能起到固结、稳定、联结、防水等作用。
因为黏结层太薄,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油膜很容易与基层脱开,或被下面结构层的粗集料刺破。
由于该支线工程的基层为基本封闭式结构的半刚性基层,因此取规范的最低值5mm.2、透第 2 页共 5 页层油的施工技术传统的沥青洒布车操作麻烦,喷洒量不准,洒布不均,特别是在喷洒起步和结束时效果更差,然而过量喷洒或喷洒不足会造成路面泛油或透水,严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
因此,本工程透层油施工作业选用具备强喷功能、罐内循环功能、准确计量功能、喷头组合调整功能及带手动喷枪的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克服了旧式设备靠车速控制洒布量,在起步时洒布量过多、行进中花白、结束时洒布量过少的现象,保证了洒布量的均匀性。
路基透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路基整修规定
路基透层施工技术要求:
(1)透层油洒铺应采用专用能够动态控制洒铺剂量的智能型设备进行施工。
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
小规模工程可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洒布沥青。
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25°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点接受2~3个喷油喷洒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
(2)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摊铺。
在温度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油层。
(3)在无机结合料粒料基层上洒布透层油时,宜在铺筑沥青前1 ~2d洒布。
采用慢裂洒布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用量为0.7~1. 5L/㎡.
(4)透层油的质量要求: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乳化沥青作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合成一体。
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下表中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5)透层油粘度的确定: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1 00,透层油用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允许根据渗透情况适当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