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种算法知识讲解

五种算法知识讲解

五种算法知识讲解
五种算法知识讲解

算法

分治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治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释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这个技巧是很多高效算法的基础,如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

任何一个可以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问题的规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题所需的计算时间也越少。例如,对于n个元素的排序问题,当n=1时,不需任何计算。n=2时,只要作一次比较即可排好序。n=3时只要作3次比较即可,…。而当n较大时,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处理了。要想直接解决一个规模较大的问题,有时是相当困难的。

二、基本思想及策略

分治法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

分治策略是: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若该问题可以容易地解决(比如说规模n较小)则直接解决,否则将其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形式相同,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算法设计策略叫做分治法。

如果原问题可分割成k个子问题,1

三、分治法适用的情况

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2)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3)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4)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子问题。

第一条特征是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满足的,因为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一般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条特征是应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数问题可以满足的,此特征反映了递归思想的应用;、

第三条特征是关键,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决于问题是否具有第三条特征,如果具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特征,而不具备第三条特征,则可以考虑用贪心法或动态规划法。

第四条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则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法较好。

四、分治法的基本步骤

分治法在每一层递归上都有三个步骤:

step1 分解: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相互独立,与原问题形式相同的子问题;

step2 解决:若子问题规模较小而容易被解决则直接解,否则递归地解各个子问题

step3 合并: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它的一般的算法设计模式如下:

Divide-and-Conquer(P)

1. if |P|≤n0

2. then return(ADHOC(P))

3. 将P分解为较小的子问题P1 ,P2 ,...,Pk

4. for i←1 to k

5. do yi ← Divide-and-Conquer(Pi) △递归解决Pi

6. T ← MERGE(y1,y2,...,yk) △合并子问题

7. return(T)

其中|P|表示问题P的规模;n0为一阈值,表示当问题P的规模不超过n0时,问题已容易直接解出,不必再继续分解。ADHOC(P)是该分治法中的基本子算法,用于直接解小规模的问题P。因此,当P的规模不超过n0时直接用算法ADHOC(P)求解。算法MERGE(y1,y2,...,yk)是该分治法中的合并子算法,用于将P的子问题P1 ,P2 ,...,Pk的相应的解

y1,y2,...,yk合并为P的解。

五、分治法的复杂性分析

一个分治法将规模为n的问题分成k个规模为n/m的子问题去解。设分解阀值n0=1,且adhoc解规模为1的问题耗费1个单位时间。再设将原问题分解为k个子问题以及用merge将k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需用f(n)个单位时间。用T(n)表示该分治法解规模为|P|=n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则有:

T(n)= k T(n/m)+f(n)

通过迭代法求得方程的解:

递归方程及其解只给出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但是如果认为T(n)足够平滑,那么由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可以估计T(n)的增长速度。通常假定T(n)是单调上升的,从而当mi≤n

T(mi)≤T(n)

六、可使用分治法求解的一些经典问题

(1)二分搜索

(2)大整数乘法

(3)Strassen矩阵乘法

(4)棋盘覆盖

(5)合并排序

(6)快速排序

(7)线性时间选择

(8)最接近点对问题

(9)循环赛日程表

(10)汉诺塔

七、依据分治法设计程序时的思维过程

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数学归纳法,找到解决本问题的求解方程公式,然后根据方程公式设计递归程序。

1、一定是先找到最小问题规模时的求解方法

2、然后考虑随着问题规模增大时的求解方法

3、找到求解的递归函数式后(各种规模或因子),设计递归程序即可。

动态规划

一、基本概念

动态规划过程是:每次决策依赖于当前状态,又随即引起状态的转移。一个决策序列就是在变化的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这种多阶段最优化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称为动态规划。

二、基本思想与策略

基本思想与分治法类似,也是将待求解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阶段),按顺序求解子阶段,前一子问题的解,为后一子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在求解任一子问题时,列出各种可能的局部解,通过决策保留那些有可能达到最优的局部解,丢弃其他局部解。依次解决各子问题,最后一个子问题就是初始问题的解。

由于动态规划解决的问题多数有重叠子问题这个特点,为减少重复计算,对每一个子问题只解一次,将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保存在一个二维数组中。

与分治法最大的差别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后得到的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即下一个子阶段的求解是建立在上一个子阶段的解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求解)。

三、适用的情况

能采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的一般要具有3个性质:

(1) 最优化原理:如果问题的最优解所包含的子问题的解也是最优的,就称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即满足最优化原理。

(2) 无后效性:即某阶段状态一旦确定,就不受这个状态以后决策的影响。也就是说,某状态以后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前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3)有重叠子问题:即子问题之间是不独立的,一个子问题在下一阶段决策中可能被多次使用到。(该性质并不是动态规划适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没有这条性质,动态规划算法同其他算法相比就不具备优势)

四、求解的基本步骤

动态规划所处理的问题是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一般由初始状态开始,通过对中间阶段决策的选择,达到结束状态。这些决策形成了一个决策序列,同时确定了完成整个过程的一条活动路线(通常是求最优的活动路线)。如图所示。动态规划的设计都有着一定的模式,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初始状态→│决策1│→│决策2│→…→│决策n│→结束状态

图1 动态规划决策过程示意图

(1)划分阶段:按照问题的时间或空间特征,把问题分为若干个阶段。在划分阶段时,注意划分后的阶段一定要是有序的或者是可排序的,否则问题就无法求解。

(2)确定状态和状态变量:将问题发展到各个阶段时所处于的各种客观情况用不同的状态表示出来。当然,状态的选择要满足无后效性。

(3)确定决策并写出状态转移方程:因为决策和状态转移有着天然的联系,状态转移就是根据上一阶段的状态和决策来导出本阶段的状态。所以如果确定了决策,状态转移方程也就可写出。但事实上常

常是反过来做,根据相邻两个阶段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决策方法和状态转移方程。

(4)寻找边界条件:给出的状态转移方程是一个递推式,需要一个递推的终止条件或边界条件。

一般,只要解决问题的阶段、状态和状态转移决策确定了,就可以写出状态转移方程(包括边界条件)。

实际应用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简化的步骤进行设计:

(1)分析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

(2)递归的定义最优解。

(3)以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记忆化方式(备忘录法)计算出最优值

(4)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问题的最优解

五、算法实现的说明

动态规划的主要难点在于理论上的设计,也就是上面4个步骤的确定,一旦设计完成,实现部分就会非常简单。

使用动态规划求解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动态规划三要素:(1)问题的阶段(2)每个阶段的状态

(3)从前一个阶段转化到后一个阶段之间的递推关系。

递推关系必须是从次小的问题开始到较大的问题之间的转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动态规划往往可以用递归程序来实现,不过因为递推可以充分利用前面保存的子问题的解来减少重复计算,所以对于大规模问题来说,有递归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动态规划算法的核心之处。

确定了动态规划的这三要素,整个求解过程就可以用一个最优决策表来描述,最优决策表是一个二维表,其中行表示决策的阶段,列表示问题状态,表格需要填写的数据一般对应此问题的在某个阶段某个状态下的最优值(如最短路径,最长公共子序列,最大价值等),填表的过程就是根据递推关系,从1行1列开始,以行或者列优先的顺序,依次填写表格,最后根据整个表格的数据通过简单的取舍或者运算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f(n,m)=max{f(n-1,m),

f(n-1,m-w[n])+P(n,m)}

六、动态规划算法基本框架

代码

1for(j=1; j<=m; j=j+1) // 第一个阶段

2 xn[j] = 初始值;

3

4for(i=n-1; i>=1; i=i-1)// 其他n-1个阶段

5for(j=1; j>=f(i); j=j+1)//f(i)与i有关的表达式

6xi[j]=j=max(或min){g(xi-1[j1:j2]), ......, g(xi-1[jk:jk+1])};

8

9 t = g(x1[j1:j2]); // 由子问题的最优解求解整个问题的最优解的方案

10

11 print(x1[j1]);

12

13for(i=2; i<=n-1; i=i+1)

15 {

17 t = t-xi-1[ji];

18

19for(j=1; j>=f(i); j=j+1)

21if(t=xi[ji])

23break;

25 }

贪心算法

一、基本概念:

所谓贪心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仅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没有固定的算法框架,算法设计的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必须注意的是,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后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前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所以对所采用的贪心策略一定要仔细分析其是否满足无后效性。

二、贪心算法的基本思路:

1.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

2.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

3.对每一子问题求解,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

4.把子问题的解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解问题的一个解。

三、贪心算法适用的问题

贪心策略适用的前提是:局部最优策略能导致产生全局最优解。

实际上,贪心算法适用的情况很少。一般,对一个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贪心算法,可以先选择该问题下的几个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就可做出判断。

四、贪心算法的实现框架

从问题的某一初始解出发;

while (能朝给定总目标前进一步)

{

利用可行的决策,求出可行解的一个解元素;

}

G平法测试题(00001)

11G101-1平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在( A)中找到依据。 A、11G101-1 B、11G101-2 C、11G101-3 D、11G101-4 2.JZL1(2A)表示 ( A)。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3.图纸中标注的KL7(3)300*700 Y500*250表示 ( D)。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4.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C)。 A、筏板顶高出梁顶 B、梁顶高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 5.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B)。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6.板块编号中XB表示? ( A)。 A、现浇板 B、悬挑板 C、延伸悬挑板 D、屋面现浇板 7.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 A)。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8.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 C)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9.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时,纵向受拉钢筋的修正系数为( B)。 A、1.2 B、1.4 C、1.6 D、1.8 10.抗震箍筋的弯钩构造要求采用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段取值为( B)。 A、10d 85mm中取大值 B、10d 75mm中取大值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2.理解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的意义; 3.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2.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1)一般地,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 (2)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probability).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 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 <1. 所以有:P(不可能事件)<P(随机事件)<P(必然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这个随机事件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 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 通常,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 近摆动,并且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摆动的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 稳定性.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 m 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 n 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 要点诠释: 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③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3讲:基本算法语句(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基本算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 2.学会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 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 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1)赋值语句: 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该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 在算法语句中,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赋值语句中的“=”号,称作赋值号,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说明: ①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 ②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或符号)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等)。在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 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则在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如果原已有值,则执行该语句后,以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代替该变量的原值,

最深入的网络安全设备知识讲解

最深入的网络安全设备知识讲解 来源于:互联网 观念: 在网络上,主要的概念是: 该如何做才能让封包流量更快、更稳。 在资安上,主要的概念是: 如何掌握、比对、判断、控制封包。 好吧~让我们直接来看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摆入资安设备: (设备实际摆设位置会因为产品不同与客户环境而有所变动) 是滴~任何网络设备、任何网络位置都可以看见资安设备的踪影!为什么呢?因为上面提过,资安的概念是如何掌握、比对、判断、控制封包!做个有趣的比喻,你可以想象一个原始封包就像个光着身子的美女,随着OSI模式各层的设计师帮她穿上合适的衣服之后才让它出门,VPN只能看见包裹着白布的木乃衣、Firewall可以看见去掉白布后穿着厚衣服的美女容貌、IPS可以从外套推测美女内在的三围、该死的VirusWall竟然有权可以对美女搜身、上网行为管理可以去掉白色的衬杉看美女身上的内衣裤是否是老板希望的款式…好吧~我们聊的是Network Security,我必需就此打住!至少我们了解一件事,资安的Solution可以存在网络的任何地上(SI知道一定很开心~生意做不完呀!) 资安设备简介: 接下来是针对各设备做常识性地说明,让大家对资安设备有一个全盘性的概念! (由于小弟碰的设备有限经验也不足,仅对知道的一小部份说明,任何错误与不足,还望各前辈们指正) 。Router:

Router通常是Cisco的Router才能加上资安的解决方案,Cisco新一代Router都叫ISR(Integrated Service Router),可以整合IPS或Voice模块,在外部的Router通常我们希望它扮演好Router的角色即可,而内部买不动一台IPS设备时,会建议客户从现有的Router上加上IPS模块。 。Switch: Switch一般也要到Core等级才可加入IPS模块,就如同Router一样,主要就是加上入侵侦测的功能,在客户环境Switch效能ok,也不打算多买设备,可以加入模块方式来保护网络。

平法识图试题汇编

平法识图试题 一、填空题 1.某楼层框架柱箍筋为 10@100表示箍筋为、直径为、沿全高。 2.某楼面框架梁的集中标注中有N618,其中N表示是,618表示梁的两侧面沿边配置根18的钢筋。 3.当框架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0+318(—3)/520,表示上排纵筋为和, 其中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全部伸入支座。 4.图集11G101_3中,表示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梁地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位置关系时,“低板位”是指。 5.图集11G101_1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 W≥时,须配置梁侧构造钢筋,其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6.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多50%,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基础顶面不少于、及之大值。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 7.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600mm,柱净高H0=3000mm时,该柱在楼面以上部位的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9.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梁的梁编号LL2(JC)表示 ;剪力墙柱的编号YDZ3表示。 10.在框架柱的平法图中,柱井字箍筋的肢数注写为m×n表示。 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直径为20mm的HRB400级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为。 12.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过,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地下室楼面不少于,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及。 13.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二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4.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700mm,柱净高H n=3600mm时,柱在楼面梁底部位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5.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身的编号Q1(2排)表示;剪力墙梁的编号AL3表示。 16.在框架梁的平法施工图中,注写为N414表示。 17.在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第一批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距楼面不小于,第二批接头距离第一批接头不小于。 1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一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1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底部贯通筋可在跨中长度区域内连接。 20.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抗震框架柱的纵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两批焊接接头的距离不小于,且不小于。 21.在平法图集中,框架梁加腋的标注GYC1×C2中,C1表示,C2表示。

新教材八年级下认识概率知识点及练习

知识点归纳 (1)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 (2)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值,叫做这件事件的概率。概率通常用大写P表示。(3)0≤ P(A事件)≤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

安全知识讲解

安全知识讲解 苟博睿爸爸:苟俊生孩子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安全知识有哪些吗?(自由发言);下面我就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安全 2. 校内外活动安全 3. 消防安全 4.卫生防病,饮食家居安全5.个人家居安全 一、交通安全 对于交通安全来说,大家都不会陌生,哪谁能够给我们说一说交通安全有哪些呢?下面我就具体的总结一下: (一)、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更不要边走边看书。 3、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4、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5、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6、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四)、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会开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哪一处的呢?应该看要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4、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补充说明一些常见的专有名词: (1)、人行横道:在车行道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就是人行横道,它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马路而漆划的。驾驶员看见人在人行横道内行走就会减速慢行,所以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较安全。 (2)、人行天桥: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因来往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畅通,架设了雄伟美观的人行天桥,行人在人行天桥上过马路最安全。 二、校园内外活动安全 (一)校内安全 1、体育活动安全①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②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③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④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竞赛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 D )通过。 A.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B.十二届全国人大ー次会议 C.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D.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自( C )起施行。 A.2018年3月3日 B.2018年3月15日 C.2018年3月20日 D.2018年3月25日 3.( D )不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省份。 A.北京 B.浙江 C.山西 D.福建 4.陕西省榆林市监察委员会于( C )挂牌成立。 A.2017年12月1日 B.2017年12月13日 C.2017年12月19日 D.2018年1月5日 5.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 B )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任免。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A)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B.国家监察委员会 C.上一级及国家监察委员会 D.全国各级监察委员会 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C)。 A.询问 B.质询 C.询问或者质询 D.询问、质询或者质疑 8.国家监察委员会(B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指导,指导 B.领导,领导 C.指导,领导 D.领导,指导

平法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题1 单选题 第1题当独立基础板底X、Y方向宽度满足什么要求时,X、Y方向钢筋长度=板底宽度*0.9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3页 第2题梁上起柱时,在梁内设几道箍筋() A、两道 B、三道 C、一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66页 第3题在基础内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础顶面的距离是多少() A、50 B、100 C、3d(d为箍筋直径) D、5d(d为箍筋直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59页 第4题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A、筏板顶高出梁顶 B、梁顶高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30页 第5题当直形普通梁端支座为框架梁时,第一排端支座负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 A、1/3Ln B、1/4Ln C、1/5Ln D、1/6Ln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79页 第6题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时,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如何构造() A、从楼面直接向下插1.5Lae B、从楼面直接向下插1.6Lae C、从楼面直接向下插1.2*Lae D、单独设置插筋,从楼面向下插1.2La,和上柱多出钢筋搭接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基础主梁在高度变截面处,上下钢筋深入支座长要达到什么要求() A、深入支座长要满足La B、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000mm C、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5d D、深入支座长要满足2倍的梁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4页 第8题支座两侧筏板厚度有变化时,板上部筋深入支座应满足什么要求() A、深入支座不小于La B、深入支座≥12d且伸到支座中心线 C、不小于500mm D、≥15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80页 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 第11题影响钢筋锚固长度Lae大小选择的因素有() A、抗震等级 B、混凝土强度 C、钢筋种类及直径 D、保护层厚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53页 第12题在承台上集中引注的必注内容有() A、承台编号 B、截面竖向尺寸 C、配筋 D、承台板底面标高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44页 第13题板内钢筋有()

(完整版)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章认识概率(本章复习)

第8章认识概率(本章复习) ·知识清单复习 1.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 . 2.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 . 3. 和都是确定事件. 4.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 . 5.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等于 ;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等 于 . 6.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7.一个事件发生的的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8.通常规定必然事件A的概率为1,记作 ;不可能事件A的概率为0,记作 ;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0和1之间的一个数. 9.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知识大闯关复习 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2013湖北天门中考)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为( ) A、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B、江汉平原7月份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2℃; C、通常加热100℃到时,水沸腾; D、打开电视,正在播放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 小明买体育彩票中大奖; B. 任意抛两枚正方体的骰子,点数和为1; C. 太阳从东方升起; D. 明天会下雨. 3.(2013山东聊城中考)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分别为3、5、9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4.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每个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2,3,4,5,6.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两枚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为6; B.两枚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不小于2; C.两枚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均为偶数; D.两枚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均为奇数. 5.(2014江苏兴化期中)下列事件:(1)如果A.b都是实数,那么a+b=b+a;(2)从分别标有数字1~10的10张小标签中任取1张,得到8号签;(3)同时抛掷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为13;(4)射击1次,中靶.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有( ) A.0个 B.1个 C.2 个 D.3个 6.(2015江苏泰州中学月考,14,★★☆)下列4个事件:①异号两数相加,和为负数;②异号两数相减,差为正数;③异号两数相除,商为负数;④异号两数相乘,积为正数.必然事件 是(将事件的序号填上即可). 7.(2015江苏徐州,5,★☆☆)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11G101平法--基础知识试题(有答案)

? 单位:姓名电话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由于建筑与结构标高的差异,对下(A、D )构件在计算钢筋时要注意增加垫层或找平层的厚度。 A、栏板 B、楼梯 C、圈梁 D、构造短柱 2、Φ10@100/200(Φ12@100)括号内的数值表示(C ) — A、基础内箍筋加密 B、柱端头箍筋加密 C、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 D、梁端头箍筋加密 3、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A )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4、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D ) 。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250、腋高500 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5、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C ) A、筏板顶高出梁顶 B、梁顶高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 ) 6、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B )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每边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每边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7、板块编号中XB表示( B ) A、现浇板 B、悬挑板 C、延伸悬挑板 D、屋面现浇板 …

初二认识概率-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认识概率-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认识概率 知识点归纳 (1)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 (2)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值,叫做这件事件的概率。概率通常用大写P表示。(3)0≤ P(A事件)≤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

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差异可能很大。事件发生的频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概率,要通过多次试验,用一事件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必然事件”是指事先可以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是指事先可以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3)“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是指结果的发生与否具有随机性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 (1)很可能发生:如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也说事件很可能发生.不大可能发生:如果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很小,我们也说事件不大可能发生。 (2)事件的频数、频率。设总共做n次重复实验,而事件A发生了m次,则称事件A发生的次数m为频数。称比值m/n为A发生的频率。(3)概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叫做事件发生的概率。必然事件发生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到

1之间。一般地,如果一个实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k个结果,我们定义P (A)=k/n=事件A包含的可能结果数/所有可能结果数。对概率计算应注意:分清所有基本事件的总和(n)和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和(k). 3、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1)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2)频率和概率可以非常接近,单不一定相等(3)如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 4、树状图与列表法求解概率 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题给出四 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内,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是() A. 水中捞月 B. 拔苗助长 C. 守株待免 D. 瓮中捉鳖 2.一个事件的概率不可能是()

高中数学 1.3《基本算法语句》测试 苏教必修3

基本算法语句 同步练习 学力测评 双基复习巩固 1. 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 A .4←x B .p +q ←8 C .m =n ←2 D .s ←s 2+1 2. 下列程序运行的结果为 ( ) A .55 B .110 C .45 D .90 3. 给出以下问题: ①求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的周长; ②求键盘所输入的三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③求键盘所输入的两个数的最小数; ④求函数2 2,3,(), 3. x x f x x x ?=? ?≥<当自变量取x 0时的函数值. 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算法的问题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问题所描述出来的算法,其中不包含条件语句的为 ( ) A .读入三个表示三条边长的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B .给出两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斜率 C .给出一个数x ,计算它的常用对数的值 D .给出三棱锥的底面积与高,求其体积 5. 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不为4的 ( ) 6. 设计一个计算1×3×5×7×9的算法.图中给出了程序的一部分,则在横线①上不能填入 下面的那一个数?答: ( ) A .9 B .9.5 C .10 D .10.5 7. 已知A (x 1,y 1),B (x 2,y 2)是平面上的两点,试设计一个程序,输入 A 、B 两点的坐标 , 输出其中点的坐标.现已给出程序的一部分,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程序补充 S ←0 I ←1 While I ≤10 S ←S +2×I I ←I +1 End while Print S End (第2题) a ←3 b ←5 If b >a then c ←2a b + Print c Else Print b End if End A . a ←3 b ←4 If a >b then Print b Else a ←a +1 End if Print a End B . a ←3 b ←4 If a ≤b then c ←a +b Print c Else a ←a +b -3 End if Print a End C . a ←3 b ←5 c ←2a b + d ←3a b c ++ e ←4a b c d +++ Print e End D .

钢筋平法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 1、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值得判断在那本图籍可以找到依据?( C ) A、11G101-1 B、11G101-2 C、11G101-3 2、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A ) A 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 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 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D 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3、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Y500*250表示?( D ) A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4、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C ) A 筏板顶高出梁顶 B 梁顶高出筏板顶 C 梁顶平筏板顶 D 筏板在梁的中间 5、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B ) A 直径为12的一级钢, 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5道, 其余间距200, 均为6支箍 B 直径为12的一级钢, 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10道, 其余间距200, 均为6支箍 C 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D 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6、板块编号XB表示?( B ) A 现浇板 B 悬挑板 C 延伸悬挑板 D 屋面现浇板 7、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A ) A 200mm B 250mmm C 300mm D 350mm 8、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C ) A 200mm B 250mmm C 300mm D 350mm 9、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50%时,纵向受拉钢筋的修正系数为:( B ) A 1.2 B 1.4 C 1.6 D 1.8 10、抗震箍筋的弯钩构造要求采用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段取值为:( B ) A 10d 85mm中取大值 B 10d 75mm中取大值 C 12d 85mm中取大值 D 12d 75mm中取大值 11、梁的上部钢筋第一排全部为4根通常筋,第二排全部为2根支座负筋,支座负筋长度为( C ) A 1/5Ln+锚固 B 1/4Ln+锚固 C 1/3Ln+锚固 D 其他值 12 架力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 C ) A 15d B 12d C 150 D 250 13 当梁的腹板高度Hb于多少时必须配置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得大于多少?( C ) A 450mm 250mm B 800mm 250mmm C 450mm 200mm D 800mm 200mm 14 非抗震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为:( D ) A 1.5Hb (梁高)、50mm取大值 B 2Hb (梁高)、50mm取大值 C 500mm D 一般不设加密区 15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在什么位置断开( D ) A 距支座边0.05Ln B 距支座边0.5Ln C 支座边0.01Ln D距支座边0.1Ln 16 墙上起柱时,柱纵筋从墙顶向下插入墙内长度不得小于( C ) A 1.6Lae B 1.5Lae C1.2Lae D 0.5Lae 17 梁上起柱时,柱纵筋从梁顶向下插入梁内长度不得小于(D ) A 1.6Lae B 1.5Lae C1.2Lae D 0.5Labe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2.理解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的意义; 3.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2.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1)一般地,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 (2)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probability).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 <1. 所以有:P(不可能事件)<P(随机事件)<P(必然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这个随机事件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 通常,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并且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摆动的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m n 会在 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 要点诠释: 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③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 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

2021年行政监察法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行政监察法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正职、副职领导人员的任命,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同意。 A、上一级监察机关 B、同级纪委 C、上一级纪委 D、上一级政府 参考答案:A 2、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三个月 参考答案:C 3、行政监察机关在对国家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申诉,进行复查期间,()原决定的执行。 A、停止 B、不停止 C、延期 D、中止 参考答案:B 4、下列机关和人员不属于国务院监察机关监察对象的是()。 A、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B、国务院各部门工勤人员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参考答案:B 5、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如有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A、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 B、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免职、开除 C、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D、批评教育、记过、记大过、降级、免职、开除 参考答案:C 6、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对()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A、国家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人大、政协机关 参考答案:A 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监察业务以()领导为主。 A、本级人民政府 B、同级纪检监察机关 C、上级监察机关 D、上级纪委机关 参考答案:C 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可向政府所属部门派驻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

11G101-1平法试题

平法单项选择题 1.梁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施工时,以( )取值优先。 A. 集中标注 B. 原位标注 C.平面标注 D.截面标注 2.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用“/”将其分开。注写时,在“/”前后分别注定( ) 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A. 梁支座端部/梁跨中部分 B. 梁跨中部分 C. 梁支座端部 D. 梁跨中部分/梁支座端 部 3.构件代号“GAZ”代表的意思是() A.边缘暗柱 B.约束边缘暗柱 C.非边缘暗柱 D.构造边缘暗柱 4.梁平法中标注的KL L1(2A)表示()。 A 1号框架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 1号框架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 1号框架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D 1号框架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5.梁平法中标注KL7(3)300*700 Y500*250表示()。 A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6.板块编号XB表示()。 A 现浇板 B 悬挑板 C 延伸悬挑板 D 屋面现浇板 7.当梁上部纵筋多余一排时,用( )符号将各排钢筋自上而下分开 A、/ B、; C、* D、+ 8.梁中同排纵筋直径有两种时,用( )符号将两种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A、/ B、; C、* D、+ 9.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内容的选注值为( )。 A.梁编号 B.梁截面尺寸 C.梁箍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 10.下列关于梁、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集中标注取值优先。 B.梁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是指该部位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C.梁集中标注中受扭钢筋用G打头表示。 D.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2. 理解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的意义; 3. 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 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2.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必然 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3. 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1)一般地,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 (2)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 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 的概率(probability). 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0 < ,其中P(必然 事件)=1 , P(不可能事件)=0 , 0 v P(随机事件)v 1. 所以有:P(不可能事件)v P(随机事件)v P(必然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这个随机事件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 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频率 通常,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并且 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摆动的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 n 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 要点诠释: 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③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 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