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党课讲稿(20页)

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党课讲稿(20页)

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课讲稿)

前言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个非常准确且重要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今天交流的题目就叫做《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时代为经济建设形成了新的环境和形势。那么,如何把目标与环境、形势有效连接在一起?在这里,我们要引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换句话说,我们从新时代角度出发,进入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改革与发展,而这些改革与发展又支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支撑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按照刚才的逻辑,我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一个框架梳理:第一,先讲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第二,高质量发展如何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有效契合和联动;第三,高质量发展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有效应对挑战;第四,如何形成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支撑政策体系;第五,落实好高质量发展在2018年要开展的八项重点工作。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位和性质

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在原有发展基础上的一种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优、结构更新、与环境和资源协同度更好的经济形态。若要实现这样的经济形态,就不能以产出的规模大小来论英雄,而是以是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论英雄。换句话说,我们在发展进程中要更好、更优、更协调,所要匹配的目标要更高、更美好,同时也更有助于市场出清。从这个要求出发,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个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求——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质量发展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之上进行延展和深化,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优化资源配臵,另一方面要培育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样就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统一在一起,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我们要朝着刚才所说的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优的方向发展。于是,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从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的角度出发,大家要注意几个比较难以思辨的词汇。比如说,在高质量发展中,很多人往往立足于创立相应的示范型项目、示范型园区,把“高”视为第一,这种观念并不十分准确。“高”在当前不是第一,而质量是第一。我们先要把质量标准提升起来,把质量监管完善起来,切切实实抓好

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使老百姓不用再为质量问题忧虑。我们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寻求“高”的实现,追求差异化生产,匹配和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如果一味寻求所谓的“高”,改变不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也改变不了市场需求的基本满足程度。

从效益优先的角度来讲,高质量发展并不是让企业把高质量发展的成本甚至是亏损甩给政府、甩给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伴随着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良好的产出收益。如果这一点实现不了,仅仅是在政府补贴的摇篮之中或者只是寻求差异化市场环境的过度关照,那么这种发展也不能称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在市场竞争中按照共同的市场规则,体现出质量的竞争能力与效能,支持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有序实现。

2. 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定位

高质量发展处于何种定位呢?中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推进改革、加强调控、完善市场建设的核心要求和诉求以及重大的选择方向。

我举个例子。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但是,我们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思路的。也就是说,投资不再一味追求所谓的需求调控,更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增长和增速,而是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结合起来,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

的要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那么,投资就要支撑企业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安排:第一,决定去生产什么;第二,决定去怎样生产;第三,决定构建怎样的市场渠道和机制;第四,决定匹配和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这些选择,不是靠加大投资规模就可以支撑的,也不是提高投资增速就完全可以满足的。我们所梳理的重大选择,一定是要依托我们的市场主体、依托我们的企业来选择和安排的。而企业要想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融入合适规模的资金。资金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当然少了也不行,规模要适度,要匹配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偿还能力。资金融入进来以后,着力开展生产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优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设备的技术水平,以提高产品质量。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收益。这样就有效实现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目标。这就是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和确定发展思路上所作出来的重要安排。

我们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而不是在静待着高质量发展的敲门声响起。我们的各项政策、各种改革、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都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接下来是如何把它有效有序高质量发展好的问题。

3.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性质

高质量发展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必然要求”中。中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三个“必然要求”,彼此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要想保持好现有的经济发展态势,有效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只能坚持高质量发展;如果不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目标就会落空;我们也没有其他的路径可选择,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高质量发展,既是我们现在现实可行的道路,又是我们必然要行的道路,也是我们走向光明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的康庄大道。所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会取代高速增长阶段,成为从现在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主体特征,是我们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最重要的路径和支撑。

二、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从目标到手段进行一个过渡。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中国经济现在正面临着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第一,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由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同一条主线,两者浑然融合在一起。如此浑然融合在一起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彼此之间是何关系,是我们要去探讨的问题。第二,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支撑。而创新驱动

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也恰恰是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外在的重要表征。第三,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核心和内容。而高质量发展恰恰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协调统一传统产业与新产业之间所形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而这又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第四,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现代市场机制作为关键保障。那么,高质量发展强调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个要求也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这两个关键词,在内涵、目标及外延所涉及的空间和领域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那么,二者在层次结构上,以谁为目标,以谁为手段?很显然,高质量发展强调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现代市场机制完善。高质量发展是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

从支撑体系的要求来看,一方面,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支撑。在此基础上,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做好“三大变革”,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第二,追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仅仅是产出规模的扩张。要以更好、更精、质量更高和材料更省的要求来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这一切要依靠各项要素在生产效能上的效率提高及其相关结合的效应提升。第三,要把现代产业体系的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

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做实,把现代产业体系逐层深化,并使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统一起来。第四,要使现代市场机制与我们对市场的基本要求和规划的内涵统一起来。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上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支撑性要求,主要体现在我们所说的四个方面:“三大变革”、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现代市场机制的完善。

那么,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体系,不能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大而化的东西。这个目标体系必须能够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能够让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中意识到,能够让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当中设计到,也让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开展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中真正运用到。这样,这个目标体系就不是一个大而化之、形而上之的目标体系,而是在操作层面可执行、在目标层面可明确、在交流层面可沟通、在政策层面可设定的一套目标体系,并且将其纳入到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体系、社会发展体系相关的管理和运行之中。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进一步完善和创建我们的制度环境。

这样,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形成了良好的逻辑关系,即:高质量发展是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目标的支撑

手段。目标不能空、不能大而化之,必须要具有操作性;手段不能虚,不能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并支撑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内涵的基本诉求。

三、高质量发展要应对的风险和难题

今后三年,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基本统领,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一)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重点是防控好金融风险,而当前非常直接和明显的就是债务风险。我们要有效化解债务风险,一方面要把社会债务规模和杠杆率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关键要优化好债务结构,优化好杠杆运用方向;另一方面,要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实体经济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好,从而根本性化解和解决我们的债务风险问题。

我们防范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为此,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以下重要的政策安排和应对选择。第一,必须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高质量发展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加紧密地统一在一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思维上和口号上,必须行动起来。所以,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进入到实质推进阶段。第二,要有效防控杠杆风险,重点在三个层面: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以及金融系统内部。一方面,我们要去杠杆、控杠杆、稳杠杆;另一方面,我们要实现杠杆结构性

的调整,使有限的杠杆空间更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层面,而不是金融系统内部,也不是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交易内部。第三,出现风险的地区、领域和企业,一定要以底线思维作为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指针。风险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风险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底线上,没有达到底线的时候,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着力于效率提高,着力于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实现。各项发展任务如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向,我们也要把在转向过程中形成的过渡性问题进行有效管控与处臵。所以,对于杠杆问题的要求:一、该控的控,该降的降,该稳的要稳,甚至该加的还要加;

二、大的原则是降低金融系统内部的杠杆、降低金融与房地产市场内部的杠杆,重点加强实体经济层面的杠杆;三、在资金形成层面,更加偏重股权资金的有效形成和运用。以上就是我们防范重大风险特别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要求。在防风险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我们把主要精力都用于发展实体经济的时候,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对质量提高的支撑,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对生产效率提高的支撑、对企业效益提升的支撑。那么,这些支撑最终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统一,并形成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内核和重要支撑动力。

(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关于精准脱贫,我们要坚持两个原则。首先,既然要高质量发展,扶贫就不能是基于破坏的扶贫,不能是基于过度开发的扶贫,不能是仅仅基于项目投放的扶贫。第二,高质量发展下的精准扶贫要体现在因地制宜、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和激发老百姓内在动力上。换句话说,首先你要有志气、有意愿脱贫,我“捕捉”你的志气和意愿,然后我俩共同发力,针对你这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扶贫项目,针对具体的人采取具体的方式,使其具有持久性脱贫能力,最终实现脱贫。所以,打好高质量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攻坚战,一方面,要以高质量为基本环境和基础,不能以破坏性开发作为扶贫的手段和内容;另一方面,要落到“精准扶贫”这四个字上,在扶贫工作当中要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要坚持手段和目标相统一,要坚持目标和长期发展相一致。

根据这个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在精准扶贫的情况下,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按照现行的贫困县标准脚踏实地做好扶贫工作。扶贫工作的关键在于脱贫,而不在于在短时期内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工作条件提升到什么水平。这种简单的拉升没有市场基础,没有推广条件,其作用和意义自然而然也要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在此要求下,瞄准特定的贫困人口,实现精准帮扶,并且向深度贫困的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使他们不仅有能力脱贫,而且有脱贫的心理要求和发展意愿。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对各项扶贫工作进行科学考核监督,并对扶贫的各项资金进行严格监管,既确保精准目标的实现,又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同时,也能保护好、培养好我们的干部。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打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