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居城市的选择

宜居城市的选择

宜居城市的选择
宜居城市的选择

逃离北上广深 中国十大最宜居二线城市

逃离北上广深中国十大最宜居二线城市 2013年10月29日 09:48 来源:中国企业家 分享到: 0人参与0条评论 三亚 三亚的城市发展,是一条超常规和超越式的发展之旅,这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非常少见。三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次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龙头,总投资达180亿元的海南东环铁路计划于2010年第三季度建成,到时三亚至海口只要几十分钟。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三亚的房市已不再是纯粹意义的住宅房地产,而是具有特殊性的旅游房地产。三亚的商品房销售,岛外购房者占到90%,国外购房者占近3%。在三亚买房消暑避冬,也成为全国以至国外一些中高层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的象征。如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亚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成为愿意享受生活和放松心情的人士之选。

天津 对内陆人来说,能闻到海的味儿,能亲近水,又不至于日日领受海风过于热情的吹拂,正是适度。天津有点被天津话带沟里去了的意思,再加一枚狗不理包子,大家就都觉得它土。其实这座城市,正经说来是中国现代化第一城。北洋政府时期,台上的是北京,台后的是天津。私以为,这是天津最大的魅力。租界建筑外头的石头是硬的,里头的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更硬。故天津的宜居,首先宜的是对历史有那么点兴趣的人。 宁波 让甬城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宁波2006年被公众评为“年度首选宜居城市”,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与那些干涩、枯槁、笨拙的无水之城相比,宁波很幸运地拥有了穿过城市的流动之水。但它更以经济发达而闻名于世。2009年,宁波市GDP总量超过

了4200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国第四位。本是以港口而兴的宁波,目前正努力打造立体化的陆、海、空、水交通运输网络,城市的形象与品质也得到全方位提升。 成都 是天下的“盐”。是中国“第四城”。2009年成都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它最新则拟定了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目标,分三步走:5至8年实现新三最,中西部第一;20年步入世界三级城市比肩休斯顿;30至50年跻身世界二级城市向巴黎看齐。成都的宜居不仅关乎居住问题,而且还在于有良好发展机遇。尽管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成都的楼市依然坚挺,外地人来蓉购房也创了新高。2007年—2009年一季度期间,在成都的购房者中,外地人占四成左右,约三成左右的外地购房者资产在100万元以上。 杭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排行榜

第二十名厦门 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岛、岩、寺、花、木礁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海的魅力锦上添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可以说这里是全国环境最好的城市。 由于生态环境好吸引了大量白鹭来此栖息,又被称做“鹭岛”。,除了自然风光优美,厦门的城市环境也非常整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第十九名青岛 青岛这座满城啤酒飘香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成群的海鸥,大片经典的欧式老建筑是这里最独特的风景。提起青岛人们就会想到这里是繁华的现代城市和举世闻名的避暑胜地。 青岛气候温和,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度。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空气特别湿润,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不同的海味。

第十八名秦皇岛 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这里山水相依,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蓝天与绿地相映、碧海与金沙成趣,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 连续几年大规模绿化美化工程,使这座秀丽的港口城市尽染绿色生机盎然,极高的森林覆盖率,也让它成了400多种鸟类的乐园,北戴河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观鸟胜地之一。 第十七名丽江 丽江没有严寒酷暑,只有温凉更迭,这里的纳西文明、自然环境吸引着大批的人前来,它是中国游客重游率最高的城市,客栈文化堪称全国之最,来了这里,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发发呆、喝喝茶、晒晒太阳,都是一种享受。

昆明四季如春,享有“春城”的美誉,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这里的鲜花即使是冬天都开得娇艳,滇池和翠湖每年都有越冬的海鸥如约而来。 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同时物价相对较低,能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且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它还享有相当大的优势,简直是一块生活的乐土。 第十五名嘉兴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这里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没有大幅度的温差。有众多的河流和星星点点的湖泊,极其丰富的水产品,而且嘉兴物价稳定,治安也特别好。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 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 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 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 全性评价均较高。 本人主要负责钢结构分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及质量管理工作,本年度分公司较好完成 了各项生产任务及生产指标,先后承担并完成新1、2号高炉钢冷却壁制作、6m焦炉炉柱 生产、120吨大转炉技改、热轧二期工程、冷轧厂房建设及集团技改3000吨H型钢制作等任务,并取得良好成绩,1~3季度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并创造1200吨月产量记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 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 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 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 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 2017-07-20 摘要:近年来关于城市宜居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用主观指标对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的并不是很多。基于此,笔者以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主观性的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700份,对数据进行整理,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宜居性评价,得出影响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城市规划、社会环境、城市住房、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关键字:宜居城市主成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一、引言城市宜居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他在该著作中第一次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质疑和探索,呼吁创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历经30年的探索,到90年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需求的不断膨胀,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时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宜居性这一话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国外对于宜居性的研究异常活跃,如:英国《经济学家》咨询集团智库信息部,关于世界宜居城市调查评估备受全球关注。德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德国本土著名杂志《焦点》每年都会对德国的各大城市进行宜居性的评价,得出“宜居城市排行榜”。美国杂志Money Magazine 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全美国最好住处的年度评选。在我国,宜居城市理论是由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等学者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系统地介绍了人居环境科学兴起、发展与主要理论方法。之后对于宜居性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具体城市为例,探讨了人居环境的变化的机制等。还有学者分别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杭州、南京和北京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工作。但是,宜居性评价仍然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是准确评价城市群宜居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因地区而异,不能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样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误差。一般遵循四个原则:全面性、层次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即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3县,所以在指标的筛选与建立过程中,除了参考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外,还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共有9个评价维度,分别是经济条件、城市规划、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公共卫生、政治文明、城市住房、交通状况,二级指标下分别设有三级指标,详见表1。(二)评价方法大多数关于宜居性的研究都是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但是城市的宜居性是由居民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所以建立主观的评价指标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价城市是否宜居。主观评价数据的获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792份问卷,有效问卷743份,有效率为93.8%。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该量表由一组陈述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种

2021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6月14日,中科院对外《中国宜居城市研究》(以下简称《报告》), 而广州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二,北京垫底,评选为最不宜居城市。 相信大家一定对中科院所公布这份《报告》很感兴趣……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因为哪几个因素垫底?而我大昆明又是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的?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因此,在这份评价结果中, 问题一:建设宜居城市道阻且长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

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你一定想问,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

城市宜居性建设的研究

山东半岛宜居性探究 1.2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在我国有了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也逐渐升级。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同时,使得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认识山东半岛资源优势,研究城市人居的环境,为山东半岛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引的作用。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在中国是重要的经济版块。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建设人居环境这一工程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效,例如威海、青岛、烟台等城市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在国内外受到了一致认可。笔者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模型进行大量的实质分析,同时这也对推进我国区域城市宜居性的实质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人居环境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文明的进步,所以他的改善与建设也是人类永远关心的课题,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例如人口大规模地涌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活用水短缺等,这便是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城市人居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便亟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而宜居城市正是因这样的背景而产生,而“以人为本”成为贯穿宜居城市发展与建设的主线,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成为明确我国城市化前进方向指路明灯.山东半岛城市群具有十分优越的人居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十分突出,通过分析山东半岛人居环境资源的概况,从而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自然资源存在的重要性,在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能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发挥人居资源的优势,建设风景如画,人居环境和谐的美好家园。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宜居城市建设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理论领域也开始对其展开探讨,但是我们对于宜居城市的认识当前还属于概念层面,关于理论归纳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关于城市宜居建设的榜样城市也并不常见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具体而言,关于研究宜居城市发展建设缺少较为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于影响宜居城市的地域性研究,城市宜居要素

2021年中科院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摘要

中科院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摘要中科院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摘要 中国科学院14日《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的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报告指,这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对此解释。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10座城市依次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评价最低的5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北京,其中北京

位居倒数第1,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一定距离。此外,郑州、南京、呼和浩特、拉萨、银川的宜居性评价较低。 《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40个被调查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相对较低且得分较为集中,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59和59.11分,属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领域。而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被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被调查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doc

2018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 2018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

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

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

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 1.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 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 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2.《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 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 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 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 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 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 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 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 尚有较大距离。《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 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 设的最大短板。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 数也相对较低。

2020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出炉

2020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出炉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宜居城市研究团队发布了最新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宜居城市第一名的是山东青岛,而广州还有北京垫底! 该报告对全国40个城市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从城市安全性、公共 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 大维度和29个具体指标进行评比,对被调查的40个城市进行排名。其中,青岛位居榜首,北京排在倒数第一。广州宜居指数仅比北京高0.54分,排在倒数第二位。排名前十位的 城市依次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 穿越了国内最长喀斯特地貌的贵广高铁,总投资918.19亿元,可是开通后车票收入 一年才10亿元,还不算水电、人工服务、零件损耗、维护等费用,亏损运营属意料之中。 《报告》首次运用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 报告显示,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在环境健康性评价中,排 名靠前的不仅有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西宁和银川等西部高原城市的评价也 较高。而北京在环境健康性评价中,从2020年到2020年出现了负增长。 报告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倒数第一,主要受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 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等三大维度的制约。而青岛至少有三大维度排名前列,分别为公共服 务设施方便性评价、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 康性评价。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说,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炒作。 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 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请您谅解我做出的决定,也原谅我采取的暂别方式,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 我会在上交辞职报告后1-2天后离开中国银行,以便完成工作交接。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日前,中科院发布了2016年《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在这份新 鲜出炉的报告中,青岛、昆明、三亚最宜居,占据榜单前三甲,郑州 的宜居指数虽然没有倒数第一,总体排名却不高。除了位列前三甲的 青岛、昆明、三亚之外,进入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城市还有: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榜单的倒数后两名被北京和广 州包揽,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2016 此次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涵盖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 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 大方面,具体包含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 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 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 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 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 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 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的5个城市依次 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上海外滩 【第一位】上海 酷爱旅游的研究生李晋拍摄的各地图片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购买刊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绝:“我心中有两个上海。第一个上海从新天地开始,一直到外滩3号。 第二个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车站旁的锅贴,以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当我第一次在午夜从便利店买到粽子时,我就承认,上海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

足球名城大连 【第二位】大连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时,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居民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于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首都北京 【第三位】北京 据调查,“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活力广州 【第四位】广州 “机会较多,经济水平高”也是广州入选“宜居榜”最关键的因素。 广州是一座最难说清的的城市,没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气、没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没有老成都的悠闲从容、没有昆明的花团锦簇……只有那么一点实在、一点安稳、一点通透;还有那么一点张扬、一点浮躁、一点暧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矛盾,却都能包容其间,这就是广州。

休闲的成都 【第五位】成都 成都的悠闲在国内是出了名的,在这里生活节奏会慢上一拍,人会得到放松片刻的时光。休闲也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浅谈宜居城市的内涵和发展

浅谈宜居城市的内涵和发展 刘志强 (长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21) 摘要:本文提出当前宜居城市应该具备统一的内涵要素,那就是民主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并分别对于这三个内涵要素加以分析说明。重点阐诉当前宜居城市建设中被忽视的城市基层管理民主制度和市民参与的问题。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上,应从人治转到依靠法治的轨道上来。民间力量、及非政府组织与小区团体,也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安全性应该成为宜居城市的首要特征。而舒适性体现了人对于物质文化环境的合理追求,它也是宜居城市的必要特征。最后提出以上原则能切实贯彻在城市建设的行动中去,让我们身边的城市都能成为和谐城市、宜居城市。 关键词:宜居城市;城市民主;城市管理;市民参与 1、宜居城市—大家共同的目标 当前宜居城市成为广大学者和市民关心的热点,它反映出随着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以及 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国人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中国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发展方式,已经给我们当今和未来人民的生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和隐患。 宜居城市是地球村的居民在拥有生存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对于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的共同希望和不懈追求。宜居城市是今后所有城市的发展目标和理想,不管是执全球经济商业牛耳的金融中心、潮流时尚之都、还是工业城市、文化古都,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城镇,他们对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宜居性的追求是没有分别的,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恭喜!中国宜居城市最新排名,厦门位列第二!

恭喜!中国宜居城市最新排名,厦门位列第二! 马云曾说过“厦门确实是全国最宜居城市,可以沐浴阳光,有水有树,呼吸空气;喝汤吃饭,晒晒阳光。”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也说过“厦门是一个值得作为家的城市,所以很多人愿意到厦门住。”厦门究竟有多宜居?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昨天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宜居竞争力十强城中,厦门首度入围前三,排名第二位,比去年上升三位! 来看看最新的排名1、珠海2、厦门3、舟山4、香港5、海口6、深圳7、三亚8、温州9、苏州10、无锡 那么,这个排名是怎么得出来的?在此次评选中,衡量宜居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素质、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市政设施等5个维度和14个指标。此次评选结果,反映的是2015年的情况。 评价方法太专业,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其实,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生活在这里的人自然会有答案如果你生活在厦门…… 生活在厦门,你可以自豪地向别人介绍厦门的诸多荣誉,譬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称号。

生活在厦门,一家人可以放心地出去玩,而不用担心空气污染。 厦门空气有多好?在福建省2014年“环保成绩单”上,厦门全年有348天空气质量达标,一级达标天数在福厦泉三大城市中位列首位。 生活在厦门,这里的公园数不胜数,你再也不用当宅男宅女…… 比如历史悠久的中山公园,可以在这里划船、散步、看动物…… 比如铁路公园,沿着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铁轨,给小孩讲一路故事…… 万石植物园,虽然地处市区,但却遍布奇石奇树,犹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比如五缘湾湿地公园,带着家人领略什么叫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比如海沧的大屏山郊野公园,这里是全市樱花品种最齐全的公园! 生活在厦门,你可以带孩子尽情地亲近大自然,不用担心孩子得城市病。 这里花多:厦门四季如春,凤凰花一年开两季,三角梅更是开遍全城。哪怕是冬天,当别的城市飘着白雪时,厦门也在落花!这里鸟多:厦门具有丰富的滩涂等湿地资源,是国际迁徙候鸟非常重要的“驿站”和越冬地。光是东北部湿地,就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 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 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 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 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小雅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 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 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 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 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 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

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

2019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2019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而广州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二,北京垫底,评选为最不宜居城市。 相信大家一定对中科院所公布这份《报告》很感兴趣……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因为哪几个因素垫底?而我大昆明又是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的? 《报告》中透露出出这些信息?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择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展开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所以,在这份评价结果中, 反映出了我国建设宜居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建设宜居城市道阻且长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问题二: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昆明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

你一定想问, 这份评价结果是依据哪些指标而得出的结论? 6大维度 29个评价指标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 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 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 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 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 第五位。 其中,在公共设施方便服务性、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上两项 评价指标上,昆明均榜上有名。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 队选择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展开了新 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 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 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 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 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 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