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课时)

彭塔乡初级中学陈方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地球仪。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

[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为了大家不走丢,我们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关问题是?(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基地地区辨别方向)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2图10.1“南极地区”和P93图10.2“北极地区”。

读图分析:确定位置和辨别方向

1位置: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

2方向:(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图10.1——南极点;图10.2——北极点)

(2)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经线)

(3)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的是纬线,且越向中心,其纬度越高)

(5)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图10.1呈顺时针方向;图10.2呈逆时

针方向)

(7)在北(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讨论交流:先组织、指导A、B两组各以学习小组分别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作好记录。然后A、B两组各推荐一个代表同时上讲台就上述同一个问题分别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小结板书:教师在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后,重点强调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板书:

1.位置与范围

(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

(2)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

承转过渡: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

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感性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录像,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

(白色)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着的区别是什么?(冰雪覆盖)

点拨板书:大家说得很对,白色是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这里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的景观;雪的世界,冰的海洋,终年银装素裹,并板书:

1、冰雪覆盖的地区

实例感知: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冷”的意识。

建构想象: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94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比较小结: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95活动2中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气候状况)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2.自然环境

气温低(1)南极地区降水少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风力强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94图10.3“南极的企鹅”和图10.4“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景观上的差异。再让各组1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然后就两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各组选派1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点拨板书:教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点拨。使学生知道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构成了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进化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板书:

企鹅——南极的主人

(北极)北极熊的故乡

扩展延伸: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2)有人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3比较两极地区的自然条件,简要说明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原因?

汇总点拨:在各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后,汇总点拨讨论结果。

(1)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和撒哈拉沙漠不相上下,在内陆极点附近,降水量只有3~5毫米,比最干燥的沙漠还要少,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地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白色沙漠”。

(3)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表层覆盖厚厚的冰雪折射反光,得

到热量更少。

[反思完善]

对照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共同比较、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总结方法,提出新问题[达标测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达标测评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拉丁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3.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在南极地区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A.坐东朝西

B.坐南朝北

C.坐西朝东

D.坐北朝南

5.北极地区是指()

A.北极点

B.北冰洋

C.60°N以北的地区

D.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6.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A.北极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极地区

D.高原地区

7.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8.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极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9.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西伯利亚地区

B.北极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南极地区

10.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巨鲸

B.白熊

C.企鹅

D.磷虾

11.北极地区象征性的动物是()

A.企鹅

B.北极熊

C.海豹

D.巨鲸

12.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A.沙漠地区

B.高山地区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地区示意图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__大陆,以及周围的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的寒冷世界。

(3)南极地区素有“__________”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__________多米。

(4)南极地区除严寒之外,降水少,风力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_”和“__________”。

(5)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A点位于S的__________方

向,C点位于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当A、B、C三地处于昼短夜长的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是一年中降水比较__________(多、少)的季节。

测评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D2.C3.A4.B5.D6.C7.A8.B9.D10.C11.B12.D

二、非选择题:13.(1)略(2)南端南纬66.5南极海洋冰雪覆盖(3)冰雪高原2000(4)白色沙漠风库(5)BC正北正南多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已整理)教学文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备课节次:1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50240

第一章认识大州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时区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 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 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板书】: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 女如:1 )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

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 【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 广①预习并认真听课 V ②及时完成作业 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趣味提问 女如:1 )小明接爸爸回家 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 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NBA直播的时间差 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都是 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 亚洲概述 精品教案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政史地科组何冬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 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读课本P2页图 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4.读课本P3页图 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的纬度达北纬度,南部达南纬度,经度位置大约在度至度之间。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七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 1、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

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 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 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四、作业:目标检测练习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 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册教材共5 章,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 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2、《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5、《极地 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等。 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 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篇一: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第一节自然环境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 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 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81°n;最南:11°3′s;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亚洲的范围和地理分区 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亚洲的位置 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球上共有几个大洲和那几大洋,哪位同学能说出这几个大洲和几大洋?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哪个大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讲授新课:

亚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因为它有很多的世界之最,请同学们想一下,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呢? 亚洲是世界的第一大洲,有哪些依据呢? 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km 跨纬度最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东西距离最长:1万多km 【提问】你知道亚洲在哪里吗? 一、自然概况 1、位置与范围: 位置可以有三种方法确定,第一种是经纬度位置,也称为绝对位置,通过亚洲的跨过的纬度、经度来确定亚洲的位置;第二种是海陆位置位置,也称相对位置,也就是找出亚洲的“左邻右舍”;第三种是半球位置,它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转承】同学们也注意到,亚洲的范围很大,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内部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和认识,按地理方位,通常将亚洲分为六个小分区——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东亚、东南亚 2、分区——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东亚、东南亚 【转承】我们基本上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与范围,就像看到一个人的轮廓,接着,就要走近,看看这个人的相貌,也就是了解亚洲有“什么”,即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自然环境 请同学们看亚洲的地形,请同学们看一下有什么?——河流和山脉高原、平原,他们属于什么呢?地形(好,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就是说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颜色越接近土黄色,表示的地势越高,好,大家看一下,在这幅图中,地势具有什么特点呢?也就是,在亚洲的范围内,哪一部分地势高,哪一部分地势低?)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

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巩固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教学反思二 新人教版

《亚洲》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为同学们播放了《亚洲雄风》,学生们伴随着豪迈的歌声,很投入地欣赏着亚洲壮丽的山水风姿,我顺势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你知道世界陆地表面的最高点在哪吗?最低点呢?死海上人为什么一动不动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你理解“滚滚长江东逝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含义吗?)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学生流露出来了对新知识的渴求,很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2、在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目标(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的认知和追求,我还关注了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班级六七十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海陆位置的描述)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 (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分区地理的第一节,因此在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在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特征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等方面入手,例如:我引导学生从亚洲的纬度位置(0度--北纬80度)结合以前学习的五带知识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很快答出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这一结论是应是分析亚洲复杂气候的基础。学生真正地发现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很自然地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会由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由地形特征认识当地河流的流向。从而知识成体系,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高。 1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七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教案 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课题 1.1亚洲及欧洲(1)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分析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分析亚洲、欧洲地形特征,总结分析一个大洲地形特征从哪几个方面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亚洲地形特征,欧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地形特点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什么) 落实方式 (方法或手段)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多媒体播放《亚洲雄风》歌 曲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 同学习学习目标 歌曲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亚细亚”和“欧罗巴”(8分钟) (1)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海陆位置: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欧洲地理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40°N与北极圈之间,北、西、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1、课件出示: 阅读课本P2——P3内容解决以 下问题: (1)亚洲的经度范围?东西半 球中哪个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的纬度 范围?位于南北半球中哪个半 球?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濒临哪些 大洋和大洲? (2)完成P3活动题:描述欧洲 的地理位置 (3)了解地方时和区时?北京 位于哪个区时?日界线是哪一 通过自主学习,带着问题 观察,多思考,让学生从 地图中掌握知识,从而逐 渐重视地图在地理学习 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彼此 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点拨解决难题 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自 己在答题过程中总结出 亚洲地形特征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彼此 交流,解决问题

2013-2014初一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初一地理 教学计划 付百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目标 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七年级地理下册三维教学目标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读图、绘图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7、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9、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10、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四、教学进度:

七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平板电脑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温故知新:1、大洲的名称,大洲之间的分界。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学生小结,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2.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已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地理的水平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平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 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