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递进”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

我所管理的09机电高职班,共有学生50人。我们班的特点是:女生4名,男生比例较高,住校生多于走读生。其中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又对现实缺乏辩证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尤其英语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纪律较散漫,这无疑加大了班级教育教学管理难度。

为此针对这些学生消极应付英语学习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发现这些差生形成的诸多原因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没有学习积极性,几乎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不足。据此,我们应变强制教学为激励教学,用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的方法,因材施教,进行了分层教学。

实践证明,为了克服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思路。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最起码的基础知识,能力和技能。开展分层教学,构建全方位的分层教学模式,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以及更加深入的实施素质教育及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也是大面积提高职教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和必由之路。

二、案例

2010 年下半年,本人采取了“班内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实施对自己任教的09机电高职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研究。

学生层面:

A层面:占班级的20%,B层面:占班级的60%,C层面:占班级的20%。

(共分成8个平行组;每组平均6人)

时间:每周四的最后一节课。

内容:一周新知识的巩固、拓展、创新。

形式:对该教学班学生按进行以上层面的划分,求大同存小异,尊重学生的愿意。采取散布式编排,避免波动太大。

上课时,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要求不同进行授课,使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类型的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适当增加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照顾“吃不饱”的学生,从而达到分层教学,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操作步骤如下:

1、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自主定层、分组。

2、对于不能准确定位的少数同学,综合其入学情况、当前的学业水平、学

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实际情况,通过面谈,教师再次进行隐性调整。

3、通过个别告知的办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层次和目标。

4、学期期中、期末结束,学生自我小结,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对后退的,提醒,查原因,矫正补救,鼓励前进。

三、案例分析

1、所谓“班内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几个层次的教学,是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大纲的要求,设计成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凝练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发展智力,丰富情感。使其全面发展,普遍发展。

整节课分三个层次:从基础到能力层层递进,问题设计:由易到难、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问题解决:由难到易,层层转化,步步揭谜。第三层教学在变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变更问题,培养创新能力。通过三个层次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等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班内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分层,这个分层有两种含义:

一是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分层,即根据每堂课的教材内容,按教学大纲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的层次,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时的难易,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各种层次的、程度不同的问题情景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逐步练习、思考和自觉学习,逐步实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使课堂形成几次反复、螺旋式上升的格局。

二是对学生分层(不公开地),我们知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进入职专后,学习基础、素质素养、情感体验、行为习惯都不尽相同,不论是一个学校,还是个班级,只要不是按程度编班和招生,学生间总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存在的差异的学生如何面对全体、全面提高的问题,是随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带来的“班级授课制”长期以来受到批判的根本原因的所在,也是自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则以来,在班级教学中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难题,更是我们当前推行素质必须攻关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班内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课题对学生分层的目的,就正是以这个难题为切主点,试图探索在随机分班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较好方案。

3、“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既因材施教,又照顾了和恢复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热情,使学习成绩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教师队伍.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隐性分层,将学生的自主定层与老师的隐性分层相结合,既尊重了学生意愿又避免了学生不能准确了解自己、出现低估或高估的情况,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

4、“班内隐性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它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四、教学措施:

设计练习题时,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改造成探索性问题。重点考虑让C层学生能够接受,兼顾A、B层学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同时对全体学生渗透最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这一层练习题一般设计为客观题,大多数学生用三、五分钟能够完成并产生猜想。

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问题,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基本练

习,设计时则根据每堂课的内容按大纲要求,选择本节课应掌握和理解的基础性问题,这些练习题要求反映普遍性,体现基本规律和应用范围,必要时还要暴露学生通常可能产生的知识“盲点”,题量以B层学生10分钟左右完成为准。

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决定是否设置和所设练习题的难度,基础好的班可以每堂课都有,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进行变式训练以及问题的规律性探索;中等班级也可以设置这种练习,只是要把握适当的难度;基础较差的、甚至于中等生都不多的班则在开始时不必设置第三层练习,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多的时间逐步提高后,再由易到难地、逐步的增加这种题目,使学生逐步达到A、B层次。第三层练习的目的以主观题为主,一般是一、二道,时量以A层学生10—15分钟能完成或讨论后能完成为度。最后是达标练习,主要是课余的巩固练习题,以覆盖每天新学习的内容为主,要主、客观道型兼顾,各层次的要求也要兼顾,还要配置适合学生现状的思考题,时量以本班学生在30—40分钟内完成除思考题外的练习题为度。

一层问题引导自学探索基本知识;二层问题引导学习基本技能与方法;

三层问题引导变式与创新

1、从基础知识出发,导入新课: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起点,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启动思维的闸门。

2、引导进入第二层

第二层问题融入基本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思维。依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基础知识为依据,导入第二层,二层问题教学是在已有知识水平上发现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通过该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因此该层教学尤其重要。问题设置由易到难、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这样学生不会感到问题艰深,且每个问题解决都能“水到渠成”而非“神来之笔”。

3、做适当变形与延伸,导出第三层

第三层问题在变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变更问题,角色转换了,学生变成了命题人,大大激发了兴趣,通过这种自我创新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反思与启示

1、分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必须编写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一套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案集,具体总结出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如何搞好对学生的分层和分组(2)如何搞好对教学目标的分层(3)备课如何分层(4)教师的授课如何分层(5)课堂练习的设置如何分层(6)作业布置如何分层(7)作业的批改如何分层(8)阶段测试题的编写如何分层(9)课后辅导如何分层(10)教学评价如何分层,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基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分层教学必须具备地前提:

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师资。无论用何形式的分层教学,其成功与否都与师资水平有密切联系。分层教学更需要业务强、责任性强、有奉献精神地教师。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