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的整理和练习
- 格式:pptx
- 大小:504.95 KB
- 文档页数:31
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符号化思想就是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
举例:用简便算法计算29+16+24,3个数连加,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运算。
16+24正好是40,先算比较简便。
29+16+24
=29+(16+24)
=29+40
=69
在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运算律。
易错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和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在应用乘法运算律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律。
要点提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
苏教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6章运算律【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2、乘法运算: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如a×(b+c)=ab+ac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如ac+bc=(a+b)×c3、除法运算:①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如a÷b÷c=a÷(b×c)②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如a÷b=(an)÷(bn)=(a÷n)÷(b÷n)(n≠0 b≠0)4、减法运算: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a-b-c=a-(b+c)【经典例题】例1: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ac.据此可知,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知,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例2: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分析:在125×25×32=(125×8)×(25×4)中,是把32看作8×4,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变成125×8×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125×8)×(25×4).解:125×25×32=(125×8)×(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故选:C.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2.方法点拨: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经典例题】例1: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A、72-4×6÷3B、(72-4)×6÷3C、(72-4×6)÷3分析:72-4×6÷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要把减法提到第一步,需要只给减法加上小括号.解: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为:(72-4)×6÷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看清楚运算顺序,是把哪一种运算提前计算,在由此求解.例2: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A、100-62+56÷7;B、100-(56÷7+62);C、不能组成分析:由于56÷7=8,8+62=70,则将两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为56÷7+62=70,又100-70=30,则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解: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的能力.【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三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A.扩大B.不变C.缩小2.下列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A.73×(15+5)=73×20B.25×(8×16)=25×8×16C.38×(45+55)=38×45+38×553.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A.300÷(3+2×6)B.300÷3+2×6C.300÷[(3+2)×6]D.(300÷3+2)×64.31×9+30等于()A.299B.309C.3195.250先减去70,再加上60,结果()A.大于250B.小于250C.等于2506.下列算式的结果是600的是()A.80×6+120B.370+530﹣200C.640+160÷4D.640+160÷47.从2600除以10的商里减去12与15的积,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A.10×2600﹣12×15B.2600÷10﹣12×15C.10÷(2600﹣12×15)8.下面算式中,跟432÷6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A.432÷2÷3B.432÷3÷2C.432÷2÷4D.216÷3二.填空题(共6小题)9.一个数的32倍是800,这个数的120倍是.10.用简便方法计算.421+79+196=11.26×12=26×10+26×=.12.计算(54+26)×3时,先算法,再算法.13.用48除以14的商乘以32与24的差,它的综合算式应是.14.把算式18×57﹣27÷3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的算式是,其结果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不适用.(判断对错)16.101×29=29×(101﹣1).(判断对错)17.420÷12×5与420÷60的结果不同.(判断对错)18.一个数乘以7的积是210,这个数乘以14的积等于420.(判断对错)19.150×3×0>150+30+0.(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540÷[(51﹣48)×12]97﹣12×6+43125×23×854×99+54五.操作题(共1小题)21.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六.应用题(共5小题)22.小雅攒的零用钱是天天的3倍.如果他们俩都拿出60元,那么小雅剩下的零钱就是天天剩下的4倍.他们俩各攒了多少零用钱?23.同学们乘车去秋游,每辆车可乘45人,前4辆车全部乘满,第五辆车还有17个空位.总共有多少人参加秋游?24.小马虎把一道减法算式中的减数36看成了6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28,正确的差是多少?25.实验小学买了4副乒乓球拍和30个乒乓球,付出200元,找回25元,每副乒乓球拍32元,每个乒乓球几元?26.小胖、小巧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600米,比小巧多游2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的意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几个数相乘,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解答】解:三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2.【分析】在乘法算式中,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先用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据此对各选项中的算式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73×(15+5)=73×20,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的.B、25×(8×16)=25×8×16,运用了乘法结合律;C,38×(45+55)=38×45+38×5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3.【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300÷(3+2×6)=300÷(3+12)=300÷15=20300÷3+2×6=100+12=112300÷[(3+2)×6]=300÷[5×6]=300÷30=10(300÷3+2)×6=(100+2)×6=102×6=61210<20<112<612所以得数最小的是300÷[(3+2)×6]故选:C.【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搞清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4.【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解答】解:31×9+30=279+30=30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5.【分析】先算250减去70得出差,再用差加60得解,用其解与250进行比较,据此判断.【解答】解:250﹣70+60=180+60=240240<250所以250先减去70,再加上60,结果小于250.故选:B.【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6.【分析】根据整数四则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80×6+120=480+120=600370+530﹣200=900﹣200=700640+160÷4=640+40=680所以下列算式的结果是600的是80×6+1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7.【分析】先用2600除以10求出商,再用12乘15求出积,最后用求得的商减去求得的积即可.【解答】解:2600÷10﹣12×15=260﹣180=80答:差是80.故选:B.【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8.【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解答.【解答】解:432÷6=72A、432÷2÷3=216÷3=72B、432÷3÷2=144÷2=72C、432÷2÷4=216÷4=54D、216÷3=72由以上可得与432÷6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432÷2÷4.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先用800除以32求出商,再用求出的商乘120即可.【解答】解:800÷32×120=25×120=3000答:这个数的120倍是3000.故答案为:3000.【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10.【分析】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解答】解:421+79+196=(421+79)+196=500+196=696故答案为:696.【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11.【分析】把12看作10+2,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答】解:26×12=26×(10+2)=26×10+26×2=260+52=312故答案为:2,3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和或差来简算.12.【分析】(54+26)×3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由此求解.【解答】解:(54+26)×3=80×3=240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故答案为:加,乘.【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13.【分析】先算48除以14的商,32与24的差,再用所得的商乘上所得的差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48÷14)×(32﹣24).故答案为:(48÷14)×(32﹣24).【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14.【分析】18×57﹣27÷3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要使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后算乘法,就是把减法提前到第一步,给减法加上小括号里,除法提前到乘法的前面,给除法加上中括号,由此改变算式,并按照计算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解:把算式18×57﹣27÷3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的算式是18×[(57﹣27)÷3],18×[(57﹣27)÷3]=18×[30÷3]=18×10=180结果是180.故答案为:18×[(57﹣27)÷3],180.【点评】本题考查了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据此得解.【解答】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所以原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推广.16.【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01×29=29×(100+1)=29×100+29×1=2900+29=2929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7.【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420÷12×5=35×5=175420÷60=7175≠7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18.【分析】先用210除以7求出这个数,再用这个数乘14,看积是否等于420,由此求解.【解答】解:210÷7×14=30×14=420这个数乘14的积等于42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求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由7变成14,相当于乘2,那么积也乘2,210×2=42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19.【分析】根据整数计算法则,先分别计算出结果再比较,据此判断.【解答】解:150×3×0=0150+30+0=180+0=1800<180即150×3×0<150+30+0,所以原式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四.计算题(共1小题)20.【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3)根据乘法交换律简算;(4)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1)540÷[(51﹣48)×12]=540÷[3×12]=540÷3÷12=180÷12=15(2)97﹣12×6+43=97﹣72+43=25+43=68(3)125×23×8=125×8×23=1000×23=23000(4)54×99+54=54×(99+1)=54×100=5400【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五.操作题(共1小题)21.【分析】先用128加上147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25求出商,最后用320乘上求出的商即可.【解答】解:综合算式为:320×[(128+147)÷25].故答案为:320×[(128+147)÷25].【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清计算的顺序,合理运用括号进行求解.六.应用题(共5小题)22.【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天天攒的钱等于他们俩都拿出的钱数的4倍与60的差;然后用天天攒的钱乘3,求出小雅攒了多少钱即可.【解答】解:(60×4﹣60)÷(4﹣3)=180÷1=180(元)180×3=540(元)答:天天攒了180元,小雅攒了54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23.【分析】每辆车可乘45人,前4辆车全部乘满,根据乘法的意义,前四辆共坐了45×4人,又第5辆车还有17个空位,则第五辆上坐了45﹣17人,所以共有学生45×4+(45﹣17)人.【解答】解:45×4+(45﹣17)=180+28=208(人)答:总共有208人参加秋游.【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第5辆车还有17个空位,而不是坐了17人.24.【分析】减数36看成了6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28,先用63加上28,求出不变的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36求出差即可.【解答】解:28+63=9191﹣36=55答:差是55.【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这样想:36变成63,增加了27,减数增加了27,那么差会减少27,所以用现在的差加上27就是正确的差,即28+27=55.25.【分析】花掉的钱数为:4副乒乓球拍花掉的钱数和30个乒乓球花掉的钱数;这里可以设每个球x元,则根据买东西花掉的钱数=总钱数﹣找回的钱数,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每个球x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2×4+30x=200﹣25128+30x=17530x=47x≈1.57;答:每个球1.57元.【点评】解答此题容易找出基本数量关系:买东西花掉的钱数=总钱数﹣找回的钱数,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26.【分析】小胖游了600米,比小巧多游200米,先用600﹣200求出小巧游了多少米,再乘2即可求出小亚游的米数.【解答】解:(600﹣200)×2=400×2=800(米)答:小亚游了800米.【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加法求出小巧游了多少米,再根据倍数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精品】第6单元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及解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25+563+75=(25+75)+563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
【答案】加法结合;加法交换(2)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 )×( )。
【解析】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8×2,因为125×8=1000,可以凑整。
【答案】8 2(3)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解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同时扩大10倍。
【答案】扩大10倍(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是( )。
【解析】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也缩小100倍,即3600÷100=36。
【答案】36(5)1000=125×5+125×( )【解析】1000=125×8所以,1000=125×5+125×3。
【答案】3二、比较下面各组中的算式,哪个算式计算简便,在简便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 187+31+59+23( )(187+31)+(59+23)( )187+(31+59+23)( )(187+23)+(31+59)(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187+23)+(31+59)(2) 20×125×5×8( )(20×8)×(125×5)( )(20×5)×(125×8)( )20×(125×5×8)(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 (20×5)×(125×8)三、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2+9=9+42(85+64)+78=85+(64+78)72+(56+35)=(72+35)+562.65+73=73+47+ =65+4763+ =16+3.计算541+472+128=786+1997=455+160+540+745=参考答案1.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65;65;16;633.1141;2783;1900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65+79+2178+(47+22)2.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63 86+(14+79)47+58+42+33 18+(159+82)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45-180-2451022-478-422500-36+6436+64-36+64参考答案1.165;1472.395;179180;2593.220;122;528;128练习九1. 26+33=33+()44+72+56=()+()+722. 157+276+443+214 269-(69+127)3. 一个打字员5分钟打了580个字。
照这样计算,她再工作16分钟,就把一份稿件打完,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参考答案1.2644 562. 157+276+443+214 269-(69+127)=157+443+(276+214) =269-69-127=600+490 =200-127=1090 =733.580÷5=116(个) 5+16=21(分钟) 116×21=2436(个)答:这份稿件一共有2436个字。
乘法交换律和简便计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16×15×225×(37×4)2. 根据乘法运算律,填合适的数。
45×16= 16×5×(14 × 9)=(5× )×(6×13)× 5)=13×(×)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计算(25×125)×(8×4)38×25×48×17×125参考答案1.480;37002.45;14;9;6;53.100000;3800;17000乘法分配律1.填空(46+31)×3=46× +31×27×15+67×15=(27+ )×15×26+15×14= X( + )72×(30+6)= × +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算式后面画“√”。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在里填合适的数。
(1)28+15= +28(2)(37+ )+61= +(39+61)(3)39+9+84= +39+84(4)125+39+ =( +25)+393.计算38+26+62时,算式变成26+(38+62)再计算,小明说只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小军说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又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参考答案1.a+b=b+a (a+b)+c=a+(b+c)2.(1)15 (2)39 37 (3)9 (4)25 1253.小军说得对因为不仅交换了加数的位置,而且先相加的两个数也发生了变化第2课时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39+87=87+39应用了( )律;(A+32)+168=A+(32+168)应用了( )律。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4+37+63 437+(154+173) 365+207403+298 278+211+122 188+324+12+68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999999+29998+3998+498+58参考答案1.加法交换加法结合2.354 764 572 701 611 5923.199999+29998+3998+498+58=200000+30000+4000+500+60-9=234551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用字母表示。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7×4 189×50×264×125×8 25×125×163.东东在计算21×A×25时,把21看成了12,得到的结果是1200。
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参考答案1.a×b=b×a (a×b)×c=a×(b×c)2.700 18900 64000 500003.1200÷(12×25)=4 21×4×25=2100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1.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合适的数或字母,在里填合适的运算符号。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六章运算律一、选择题1. 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2. 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3. 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变为().A.72−4×(6÷3)B.(72−4)×6÷3C.(72−4×6)÷34. 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A.100−62+56÷7B.100−(56÷7+62)C.不能组成5. 三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A.扩大B.不变C.缩小6.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73×(15+5)=73×20B.25×(8×16)=25×8×16C.38×(45+55)=38×45+38×557.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A.300÷(3+2×6)B.300÷3+2×6C.300÷[(3+2)×6]D.(300÷3+2)×68. 31×9+30等于().A.299B.309C.3199. 250先减去70,再加上60,结果()A.大于250B.小于250C.等于25010. 下列算式的结果是600的是()A.80×6+120B.370+530−200C.640+160÷4D.640+160÷411. 从2600除以10的商里减去12与15的积,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A.10×2600−12×15B.2600÷10−12×15C.10÷(2600−12×15)12. 下面算式中,跟432÷6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A.432÷2÷3B.432÷3÷2C.432÷2÷4D.216÷3二、填空题一个数的32倍是800,这个数的120倍是________.三、脱式计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2+9=9+42(85+64)+78=85+(64+78)72+(56+35)=(72+35)+562.65+73=73+47+ =65+4763+ =16+3.计算541+472+128=786+1997=455+160+540+745=参考答案1.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65;65;16;633.1141;2783;1900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65+79+2178+(47+22)2.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63 86+(14+79)47+58+42+33 18+(159+82)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45-180-2451022-478-422500-36+6436+64-36+64参考答案1.165;1472.395;179180;2593.220;122;528;128练习九1. 26+33=33+()44+72+56=()+()+722. 157+276+443+214 269-(69+127)3. 一个打字员5分钟打了580个字。
照这样计算,她再工作16分钟,就把一份稿件打完,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参考答案1.2644 562. 157+276+443+214 269-(69+127)=157+443+(276+214) =269-69-127=600+490 =200-127=1090 =733.580÷5=116(个) 5+16=21(分钟) 116×21=2436(个)答:这份稿件一共有2436个字。
乘法交换律和简便计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16×15×225×(37×4)2. 根据乘法运算律,填合适的数。
45×16= 16×5×(14 × 9)=(5× )×(6×13)× 5)=13×(×)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计算(25×125)×(8×4)38×25×48×17×125参考答案1.480;37002.45;14;9;6;53.100000;3800;17000乘法分配律1.填空(46+31)×3=46× +31×27×15+67×15=(27+ )×15×26+15×14= X( + )72×(30+6)= × +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算式后面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六单元运算律一、填空。
(第1小题10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写出应用的运算律。
(1)57+□=43○□( )(2)47+52+48=47+(□○□) ( )(3)□×28=□×35( )(4)25×9×4=9×(□○□) ( )(5)(45+28)×5=45×□+28×□( )2.如果○+☆=198,那么600-○-☆=( );如果△×□=20,那么(△×2)×(□×2)=( );如果※-⊙=50,那么14×※-14×⊙=( )。
3.已知32×□-27×32=3200,那么□里应填( )。
4.下图可以证明( )律。
5.在○里填上“>”“<”或“=”。
125×16○125×8×8 478-(209+178)○478-209+17825×32○25×30+2 5000÷125÷8○5000÷(125×8) 6.演讲能力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某市少年宫开展全市小学生演讲比赛,一、二年级共有144名学生报名参加,三、四年级共有118名学生报名参加,五、六年级共有156名学生报名参加。
参加比赛的一共有( )名学生。
7.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继续向前行驶了2小时,这时两车相距( )千米。
8.小马虎在计算(4+m)×15时,错算成4+m×15,他算出的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差( )。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8分)1.与45×19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