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收稿日期:2011-09-26;修订日期:2012-03-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59)资助。作者简介:朱付彪(1984-),男,安徽阜阳人,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和城市地理研究。E-mail:zhufub@https://www.doczj.com/doc/785032953.html, 通讯作者:陆林,博士,教授。E-mail:llin@https://www.doczj.com/doc/785032953.html,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朱付彪1,陆

林1,於

冉2,鲍捷3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2.南京大学地理

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对优化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和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与功能有重要意义。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考察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分散,各城市旅游发展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也显示,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特点。从长期来看,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高水平均衡。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以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必要条件,以集聚和扩散作用为主要形式,以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流动为主要内容,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变。旅游企业扩张和旅游客流流动带动了旅游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集聚和扩散,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关键词: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长三角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2)05-0570-07

打造都市圈整体旅游地,是增强都市圈旅游吸引力和提升中国旅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往区域旅游空间研究涉及现状与优化[1,2]、演变和影响因

素[3~8]、优化对策[9,10]

,以及旅游空间效应[11~13]、旅游空

间行为[14~16]、旅游空间差异化发展[17~19]和旅游产业空

间布局等内容[20,21]。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对促进区

域旅游空间效应发挥,推动区域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薛普文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分为低水平均衡、极核发展、极核城市扩散和高水平均衡4个阶段[22]。实证研究表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亦呈现相似

特点[4,23,24]。已有研究借用首位度、位序—规模分布模型[18,25]、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6]、区位商[27~29]以及锡

尔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等考察区域旅游空间差异情况,或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空间距离、交通、GDP 、人口、土地面积、就业、投资等因素,运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DEA 模型、加法合成原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地

理集中指数、AHP 分析法以及熵技术等分析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及均衡程度[30~35]。当前,中国都市圈快速发展,内部旅游者流动频繁,旅游企业内部扩张明显,重大事件带动作用显著等,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日益频繁,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旅游资源密集区和单体城市的特殊旅游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有待深化。

1研究方法和区域

1.1研究方法

论文借助SPSS13.0和Excel 软件,以赫芬达尔

指数[25]和位序—规模模型[18,25]

为分析模型,考察长

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的空间分布情况,借以对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以旅游人数为指标,将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旅游规模按顺序排列,以位序为自变量,旅游规模

第32卷第5期2012年05月

V ol.32No.5May,2012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朱付彪等: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5期

为因变量,为消除两者数值差别较大的影响,以自然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ln P i=ln P1-q ln R i(1)式中,P i为i城市旅游人数;R i为i城市规模位序;q 为回归线斜率,其值越大说明集中程度越高。历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在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中优势明显,因此借用经济统计学中的赫芬达尔指数,以4个城市旅游收入为指标,计算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赫芬达尔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HI=∑i=1n P i2(2)式中,i为城市的位序;P i为第i位城市旅游收入占都市圈整体的百分比;n取4,对应上海、南京、杭州、苏州4城市。赫芬达尔指数能够反映都市圈旅游收入的集聚程度,接近1表示近乎集中在一个城市,分布极不均衡;若所有城市旅游规模完全相同且城市数目足够多,则赫芬达尔指数接近于0。1.2研究区概况

一般意义上的“长三角都市圈”指的是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的核心区,包含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泰州、镇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等16个城市。2008年长三角都市圈16城市国土面积约为11.01×104km2,常住人口98.94×106人,地区生产总值约5.40×104亿元[36]。长三角都市圈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三角地区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资源丰富且品质较高,截至2011年7月苏浙沪两省一市拥有5A级景区19家,4A级景区232家。2008年苏浙沪旅游企业总经营收入达112.05×105万元,约占全国的25.85%;拥有旅行社3808家,约占全国18.93%;旅行社营业收入达510.7×104万元,占全国的30.66%;旅行社从业人员61013人,约占全国18.97%。2008年沪苏浙入境旅游收入达118.76亿美元,约占全国的29%[37]。

2研究结果

2.1位序—规模回归分析

据相关省市统计数据[36,37]进行位序—规模回归分析(表1),并计算赫芬达尔指数。结果显示,1999~2008年长三角都市圈入境和国内旅游q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入境旅游q值仅在2000年和2004年出现波动。入境旅游q值均大于1,表明长三角都市圈入境旅游发展均衡度不高,入境旅游者相对集中于少数城市。入境旅游q值呈下降趋势,说明长三角都市圈入境旅游者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其国内旅游q值1999~2008年不断下降,且在2002~2008期间均小于1,说明国内旅游者空间分布均衡度较高,且趋向更加均衡。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空间分布趋向均衡,国内旅游者空间分布均衡程度高于入境旅游者,反映了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均衡化,且国内旅游对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均衡发展贡献更大。

2.2旅游赫芬达尔指数

2000~2008年长三角都市圈入境旅游赫芬达尔指数介于0.24和0.37之间(图1),其入境旅游收入集中程度较高。但入境旅游收入的集中程度在不断下降,表现为其旅游赫芬达尔指数呈减小趋势。长三角都市圈国内旅游赫芬达尔指数也呈减小趋势,且远低于入境旅游赫芬达尔指数,说明其国内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均衡,同样反映出国内旅游对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贡献更明显。旅游收入在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城市集中程度的下降,反映了长三角都市圈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均衡,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均衡化。

尽管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集中程度还比较高,但是集中程度在下降,上海、杭州、宁波、南京和苏州等之外的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集中程度不断下降,反映出长三角都市圈内部旅游发展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发展空间均衡程度提高。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也表明,当前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特征。

3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特征

3.1多中心发展

早期,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多依赖于传统观光类旅游产品,各城市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其旅游发展水平差别明显,且城市之间旅游联系较少。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上海等城市“都市旅游”发展迅速,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旅游发展迅速,城市间旅游互动增多。利用各城市2008年国

571

地理科学32卷

内和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数据,以及反映旅游接待能力的星级宾馆酒店数及其房间数为指标[36],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考察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格局。结果显示,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旅游发展可以划分3个等级(图2)。上海是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核心,处第一等级。2008年上海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约占到长三角都市圈旅游总收

入的45.65%和26.60%。伴随都市圈不断发展,围绕中心城市上海,凭借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设施等,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等城市旅游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并较好带动了其他城市旅游发展,成为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的第二等级——2010年《长江三角洲

表1长三角都市圈旅游位序-规模回归分析

Table 1Regression analysis of tourism rank-size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注:各年份回归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并通过0.000水平显著性检验,可以用于回归分析。

注:缺少2001年入境旅游数据

图1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赫芬达尔指数

Fig.1Tourism Herfindal index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项目入境旅游

国内旅游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回归方程ln P i =5.651-1.861ln P i ln P i =5.583-1.886ln P i ln P i =5.872-1.767ln P i ln P i =6.095-1.708ln P i ln P i =5.950-1.611ln P i ln P i =6.398-1.630ln P i ln P i =6.575-1.606ln P i ln P i =6.691-1.574ln P i ln P i =6.778-1.531ln P i ln P i =6.698-1.438ln P i ln P i =8.697-1.155ln P i ln P i =8.735-1.107ln P i ln P i =8.832-1.079ln P i ln P i =8.902-1.000ln P i ln P i =8.898-0.963ln P i ln P i =9.032-0.924ln P i ln P i =9.117-0.878ln P i ln P i =9.213-0.852ln P i ln P i =9.304-0.820ln P i ln P i =9.363-0.779ln P i

q

1.8611.8861.7671.7081.6111.6301.6061.5741.5311.4381.1551.1071.0791.0000.9630.9240.8780.8520.8200.779

相关系数(R )

0.9730.9640.9640.9510.9770.9770.9670.9550.9530.9590.9820.9840.9890.9800.9790.9720.9670.9640.9630.960

F (sig.)

252.994(0.000)184.827(0.000)184.127(0.000)131.540(0.000)291.145(0.000)296.036(0.000)204.738(0.000)144.667(0.000)137.680(0.000)160.457(0.000)382.331(0.000)441.053(0.000)603.935(0.000)335.407(0.000)321.892(0.000)243.961(0.000)201.821(0.000)183.553(0.000)177.030(0.000)165.639

(0.000)

图2

2008年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

Fig.2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in

2008572

朱付彪等: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5期

地区区域规划》则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无锡规划为重点旅游城市。其它扬州、嘉兴等11个城市处于第三等级。长三角都市圈旅游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多中心特征,上海之外的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等城市也发展成为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的重要中心。各等级城市旅游发展呈现联动性,表现出网络化和一体化特征。

3.2网络化发展

Geoffrey Wall将旅游吸引物分成点、线和面三种类型[38],“点、线、面”被视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都市圈旅游地包含都市圈整体、单体都市和景区等多种尺度旅游空间,其空间结构尤为复杂,具有一定的等级性和层次性。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涉及景区网络化、旅游交通网络化、旅游产业网络化、旅游客源市场网络化等内容[4]。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也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城市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水平高,城市之间不断强调旅游合作。如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沪苏浙联手推出了众多“长三角世博体验之旅”旅游线路,试图打造“长三角世博旅游圈”。再如,苏沪浙皖等泛长三角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建立网络联盟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也是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的重要途径。各城市借助“旅游网络”得以密切联系,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日趋复杂,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对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促进各城市旅游互动发展,推动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缩小都市圈内部旅游发展差距等具有重要作用。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是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3.3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都市圈已经成为全球旅游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打造都市圈整体旅游地,推动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已经成为必须。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涉及旅游产品、线路、品牌与形象、交通、市场和旅游客流流动等空间的一体化。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呈现较明显的一体化态势,如在旅游产品和品牌形象方面,逐渐形成了周庄、甪直、同里、乌镇、南浔、西塘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以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嘉兴园林、镇江园林、杭州

园林湖州园林和无锡园林等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旅游,以苏州乐园、常州中华恐龙园、无锡中视股份影视基地、宋城、上海世博园、上海海洋水族馆和在建的上海迪斯尼乐园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旅游。围绕中心城市形成了诸如“沪杭旅游带”、“南京旅游圈”等一体化旅游区域,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规划出古运河风情文化旅游带、滨海海韵渔情旅游带、长江风光旅游带、环太湖水乡风情旅游带、杭州湾历史文化旅游带、山水休闲旅游带和名山明水旅游带等。其旅游线路设计也呈现出空间一体化趋势,如2009年南湖国旅推出“杭州西溪湿地、苏州、上海、乌镇(二期)”、“乌镇、田子坊、灵山梵宫、扬州、2010世博会址”等旅游线路;2010年琥珀旅游网推出“周庄、苏州、杭州、千岛湖四日游”、“上海、苏州、杭州、千岛湖四日游”等旅游线路。另外,长三角都市圈在旅游市场和旅游客流流动等方面也呈现空间一体化特征。在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进程中,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重大节事活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杭州休博会等,已成为都市圈旅游发展和增强内部合作与联系的重要契机,从各方面极大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都市圈应构建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围绕重点城市应发展顶级旅游产品,并发挥其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一般城市则应根据其自身发展特点,发展与重点城市由较强互补性的旅游产品,并积极创造条件促成旅游客流流动和旅游企业扩张等,以推动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一体化。

4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机理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是各城市相互联系与作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结果,是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39]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长三角都市圈旅游互补性强,一方面,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如2008年的GDP总量、人均GDP和最终消费支出分别达7763亿美元、7847美元和2503亿美元[36],内部旅游需求旺盛,内部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各城市在旅游产品种类、功能和形象等方面也存在很大互补性,如上海以都市文化类和观光

573

地理科学32卷

类旅游资源见长,且在客流组织与中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江苏以江南水乡、园林、古都和古镇旅游资源为特色,浙江自然山水、滨海、海岛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能增强都市圈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发挥空间近邻正效应。而在市场刺激以及重点城市与景区带动下,长三角都市圈的替代作用也较为明显,使得一般城市获得了很多发展机会,对其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达性是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可达性提升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长三角都市圈交通可达性好、通达度高、一体化水平高,拥有沪宁、沪杭、宁杭、苏嘉杭等高速公路;上海浦东、虹桥,江苏南京,浙江萧山、宁波等国际机场;上海、南通、宁波和南京等沿海和内河港口;南京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铁路等。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一系列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可达性将得到更大提高。旅游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日渐频繁,推动了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在作用形式上,空间相互作用表现为集聚和扩散作用,内容包含旅游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经验和旅游客流等的流动。都市圈旅游发展早期,往往以集聚作用为主,这成就了核心城市在都市圈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当前,各旅游要素和旅游客流向上海等重点城市的集聚作用仍比较明显,但是扩散作用日渐突出,重点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集聚和扩散作用推动了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由相对孤立为特征的低水平均衡阶段向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为特征的高水平均衡阶段演变。在实际发展中,空间相互作用伴随旅游客流流动和旅游企业扩张等得以实现。都市圈内部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旅游客流流动频繁;其外部旅游客流流动也较为频繁,既表现为游客由一般城市向重点城市“集聚”,也表现为游客由重点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如2008年对沪浙苏15797名入境游客调查显示,经上海前往江苏和浙江的入境游客占上海调查数的39.79%,经江苏前往上海、江苏省内和浙江的入境游客占江苏调查数的83.68%,经浙江前往上海、江苏和浙江省内占浙江调查数的74.93%[40]。旅游开发和建设是围绕旅游需求展开的,都市圈旅游客流流动在对旅游收入进行分配的同时,必然带动旅游人员、信息、资金、技术、经验等在都市圈内部集聚和扩散,其结果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而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起来的旅游企业,如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规划与开发公司、娱乐企业、零售企业等,其区位选择和空间扩张往往先在都市圈内部展开,其带动了各旅游发展要素在都市圈的集聚和扩散,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另外,重大事件往往成为各城市旅游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对推动都市圈整体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5结论与讨论

1)研究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分散,各城市旅游发展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空间结构均衡水平不断提高,且国内旅游对其旅游空间均衡发展作用突出。长三角都市圈旅游旅游发展实际也显示,当前其空间结构并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特点,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高水平均衡。

2)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是各城市旅游相互联系与作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结果,以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必要条件,以集聚作用和扩散作用为主要形式,以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流动为主要内容,各城市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变。而旅游企业扩张和旅游客流流动带动了旅游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集聚和扩散,改变着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格局,推动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现实发展中,应探讨都市圈旅游整体旅游地发展模式,如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强调各城市旅游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推动都市圈旅游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浩,陆林,章锦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

与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28(1):113~118.

[2]WENG Jin,YANG Kaizhong.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sys-

tem:spatial model fo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asymme-

try[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Practice,2007,2727(2):

76-82.

[3]Shih https://www.doczj.com/doc/785032953.html,work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 tourism destina-

tions:an application of network analysis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27(5):1029-1039.

[4]吴国清.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的生成与网络化发展[J].中国软

科学,2009,(3):100~108,125.

574

朱付彪等: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5期

[5]Chang Chia-Lin,Sriboonchitta Songsak,Wiboonpongse Aree.

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tourism from East Asia to Thailand under temporal and spatial aggregation[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9,7979(5):1730-1744.

[6]Sophie Masson,Romain Petiot.Can the high speed rail rein-

force tourism attractiveness?The ca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 be-tween Perpignan(France)and Barcelona(Spain)[J].Technova-tion,2009,2929(9):611-617.

[7]Khadaroo Jameel,Seetanah Boopen.The role of transport infra-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9(5):831-840. [8]李立华,何毓成.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的影响分析[J].山地学报,

2006,2424(5):628~635.

[9]南宇,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24(9):161~167.

[10]聂献忠,张捷,章锦河,等.一体化旅游区(ITR)空间发展战略

——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26(12):755~ 763.

[11]李山,王铮.旅游业区域溢出的可计算模型及案例[J].旅

游学刊,2009,2424(7):18~26.

[12]Vasiliadis C H A.Kobotis A.Spatial analysis-an application of

nearest–neighbour analysis to tourism locations in Macedonia [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0(1):141-148.

[13]吴玉鸣.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旅游产业弹性估计[J].旅游

学刊,2010,2525(8):18~25.

[14]Hwang Yeong-Hyeon,Gretzel Ulrike,Fesenmaier Daniel R.

Multicity trip patterns:tourists to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33(4):1057-1078.

[15]Marrocu Emanuela,Paci Raffaele.They arrive with new infor-

mation.Tourism flow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Europe-an reg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32(4):750-758. [16]钟士恩,张捷,韩国圣,等.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0,2525(2):31~36.

[17]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

报,2006,61

61(12):1271~1280.

[18]朱竑,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J].地理学

报,2005,60

60(6):919~927.

[19]苑涛,何秉宇,吴良飞.新疆旅游经济非均衡演变的时空特征

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

21(4):123~126.

[20]卞显红,沙润.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产业机

理——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J].人文地理,2008, 2323(6):106~112.

[21]薛领,翁瑾.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与

动态模拟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

25(8):26~33.

[22]薛普文.区域经济成长与区域结构的演变[J].地理科学,1988,88

(4):379~384.

[23]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

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

24(1):116~126. [24]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旅游学刊,2008,2323(11):35~41.

[25]戈冬梅,吴玉鸣.江西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J].

旅游学刊,2008,2323(9):44~48.

[26]王凯,李华,贺曲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

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

26(1):63~67,94.

[27]黎筱筱,马晓龙,吴必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

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

20(5):120~124.

[28]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

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商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

23(5):189~194.

[29]朱付彪,陆林.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J].自然

资源学报,2010,2525(9):1565~1576

[30]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

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 2011,6666(2):257~266.

[31]马晓龙,保继刚.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

局[J].人文地理,2010,25

25(1):105~110,99.

[32]杨建明.中国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的综合评判[J].地理科学,

2009,2929(4):613~618.

[33]黄静波.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与优化[J].旅

游学刊,2008,23

23(2):51~55.

[34]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

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

25(4):730~740.

[35]陈淑兰.中部六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空间结构系统构建[J].

经济地理,2009,2929(2):327~331.

[36]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

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9[M].北

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8]Geoffrey Wall.Tourism attractions:points,lines,and area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24(1):240-243.

[39]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

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

[4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国

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9[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575

576

地理科学32卷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A Case Study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ZHU Fu-biao1,LU Lin1,YU Ran2,BAO Jie3

(1.Research Center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3,China;2.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

3.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Abstract:It is significant to optimize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ourism destination building of metropolitan tourism by studying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which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in playing the function and spatial effects of metropolis tourism.The article,based on the data of tourist num-ber and tourism revenue,using Herfindal index and model of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k-size,studys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q value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decreases from1999to2008.The q value of in-bound tourism decreases from1.861to1.438in1999-2008.The q value of domestic tourism decreases from 1.155to0.779,smaller than1after2003.Also its Herfindal index value of inbound tourism decreases from 0.371to0.237and domestic tourism decreases from0.219to0.105.Only the value of domestic tourism Her-findal index in2000is greater than year of1999.It shows that the density of tourist number and tourism in-come of domestic tourism is smaller than inbound tourism.So the relative dispar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is shrinking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ends to equilibrium in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In fact,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multi-centered,networked,integrated and balanced,and tends to high-level equalizatio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Then we discuss its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using the theory of tourism space interaction.It considers that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area may experience such processes as low-level equalization,concen-tration,diffusion and high-level equalization from the earlier to late period.In this periods,the tourism space intera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and the accessibility,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provid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tourism spac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of metropolitan area.As main forms of the tourism space interaction,the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of tourism finance,technology,personnel,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and other factors promote the evolution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area from low-level equalization to the high-level equalization.Finally,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from the view of the expansion of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spatial behavior of tourists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volu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area wholly.

words

Key words:metropolitan area;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Changjiang River Delta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汤放华1,陈立立2,曾志伟1,易纯 1(1.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100;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 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 “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空间重构;长株潭【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J6060]“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资助。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推动了新国际地域劳动分工的形成,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使得当今区域城镇空间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网络状的复杂联系,区域城镇发展的前途、层次与绝对的规模已非必然相关 [1][2] ,“城镇在网络中的地位比 空间区位、 工业综合程度等传统的特征来得更为重要”[3] 。“城市体系将不再是传统的行政区相连模式,而是构建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和发展轴上的商品流、 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4] ”区域城镇实体空间与影响空间越来越大的分离,世界城市、出口加工区、离岸银行中心等新战略地点的形成,对城镇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区域内部一体化发展正逐步加强的同时,“核心-边缘”效应的范围已扩大到国家、 区域之间,在新的空间层次继续得到强化,并呈现迅速加大的趋势。 传统城镇体系的研究往往是将研究地域视作一 个相对闭合的自运行系统,着眼对于本系统内要素的均衡配置及良性运作的探讨,习惯于将城镇作为 点状的要素[ 5] ,仅仅注重城镇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对乡村、生态空间等地域的研究。 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历史积累,一旦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 不可避免的要将一部分既有人文物质、自然生态环境包入到城市空间之中,以往一味以牺牲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已被证明不可持续。因此在新时代下,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必须要纳入到区域发展的主线中。 1 空间演化趋势 1.1 区域一体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生产方 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日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集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各城市集团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在内部以建立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前提,打破行政壁垒, 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外部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消除市场障碍,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随着城市集团的发展壮大,将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一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一)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一) 摘要]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4个阶段。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基于此,可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以江西旅游发展为例,改革开放至今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经历了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空间结构的目标、措施和模式。 关键词]旅游系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江西省 不同学科体系对空间结构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人类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吴晋峰,200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空间结构乃至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加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在过去的近30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正向旅游强省迈进,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和优化措施,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区域合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地理方法,应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64)、伦德格伦(Lundgren,1973)、密奥塞克(Miossee,1976)和格奥门森(Gormsen,1981)从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心;伦德格伦(Lundgren,1973)、赫尔斯(Hills)、伦德格伦(Lundrgen,1977)和布里顿(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例如,韦弗(Weaver,1998)利用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格、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案例研究;前

关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85032953.html, 关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作者:孙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06期 [摘要]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其实质上是旅游生产系统的空间投影,反映了不同地区旅游系统发展绩效的差异。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 展调整到最佳状态。本文整理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将其进行了系统的 归纳,并逐一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产业基础和保障。随着地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从空间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多个专业领域,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旅游空间结构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旅游空间结构的经典理论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先后提出、归纳了多种旅游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地理学方法,并将一些经典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型应用到旅游研究中来。旅游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传统区位理论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Christaller、Lundgren、Miossec和Gormsen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对区域旅游业的布局模式、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Lundgren、Hills、Lundrgen和Britton建立了关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增长极理论是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提出,佩鲁认为增长极往往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极”,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空间演化模式和旅游产业集群两方面。 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 1 研究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 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 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 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

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理论进行了研究。Miossec(1976)和Gormsen[10](1981) 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 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 and 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问题。 在前苏联,地理学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 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064-城际交通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

城际交通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 岳阳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网络的搭建,城市群成为令人瞩目的城市空间组织类型,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笔者认为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缺乏两点基础性的工作,其一缺乏对空间尺度的前提性说明,其二缺乏对交通系统的分类探讨。本文首先对该领域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随后提出城际交通对城市群形成和衍变的重要作用,再次通过对世界典型城市群案例的总结,分析不同交通模式的城际交通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城际交通走廊形成了城市群发展轴,二者同步生长;轨道方式主导的交通模式易形成高度密度的中心城市,公路方式主导的交通模式易形成较为扁平化的空间形态,为避免过密集或过疏散的城市出现,可以通过合理布局交通设施来引导有序的城市空间格局。 【关键词】城际交通;城市群;空间结构;交通模式 1.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聚居的空间格局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诸如“超级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等对新兴城市类型进行描述的概念,在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中,人口、劳动力、产业、资本等城市要素在城市内、城际间不断流动和重组。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掀起了对此类城市形态研究的热潮,并预测大都市区、大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方向,《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75%,未来全球40个最大的大都市区以占据全球极少的面积,聚集18%的人口,参与全球66%的经济活动和大约85%的科技革新[1]。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基于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片区的调查,提出了城市群连绵区(Megalopolis)的概念,并定义了世界六大城市群[I],与此同时提出“重叠的郊区空间形成城市群的发展轴线”的假设[2];此后,众多学者提出交通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交通廊道推动了大城市群发展轴的形成,城市群的生长发育与交通廊道的形成同步并进” [3-7]这一观点得到认可。 笔者认为,目前对城市群的研究存在一些基础性的不足:1)由于国际上尚无对城市群明确的定义[8],很多研究缺乏对空间尺度前提性的说明,主要体现在将“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概念混为一谈;2)交通系统在城市群形成和衍变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渐明晰,但对交通系统的探讨仍较为笼统,事实上,不同类型的交通系统与城市群的互动关系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深入分析不同交通模式与高度城镇化地区空间结构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2.概念解析 2.1 都市区与城市群概念辨析 由于国际上一直没有对大城市区域这一领域的相关概念给出标准、统一的定义,外加国内学术界对国际研究的翻译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造成了概念理解和名称使用上发生分歧,造成混淆。特别地,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是最易造成混淆的三个概念。 1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此表。我是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的硕士研究生张彩霞,毕业论文是关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首先需要建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请您按您认为的重要程度给指标打分,看以下指标是否合理,并不当之处请修改指正! 您的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研究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 请您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 “重要”—9 “较重要”—7 “一般重要”—5 “较不重要”—3 “不重要”—1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层重要程度打分 旅游节点 旅游吸引物 景点密集度7 景点的主次、配景和游赏序列组织7 景点美感度9 景点的异质性与互补度9 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景观相协调9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集散中心的布局与功能9 休憩场所布局7 购物场所布局7 住宿设施完备程度9 餐饮设施完备程度9 通讯便捷度7 其他公共服务点(洗手间、医疗点等) 5 旅游线路旅游交通 可进入性9 街道的围合性 5 区内标识系统可识别度 5 交通便捷度7 游线组织 游道组织的合理性7 一级景点与二级景点之间的尺度 5 游线与其他类线路的关系 5 旅游域面 旅游区 景观多样性7 功能分区 5 绿化覆盖率7 活动内容丰富程度7 人地协调性 5 生态环境保护情况9 旅游氛围 环境容量7 旅游主题感知 5 当地居民友好程度 5 当地特色元素的融入7 1.您认为上表对这些指标的分类是否合理?(B ) A.非常合理 B.基本合理 C.需进行适当调整 D.完全不合理如存在不合理之处,您认为应该如何调整?(为方便您也可用批注在原表处增加或修改)

关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条件评估

关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条件评估 在总面积15.6万km2的三晋大地上,高山谷、山地森林、飞瀑流泉祠堂庙宇、宫观楼台、人遗址、古风古貌、珍禽稀、名院名城、奇观洞,几乎能想得到的景观类资源,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寻的到。山西的游资源用博大精深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地上地下,开的未开发的诸多旅游资,常常令身在其中的三人都瞠目结舌。 1源种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山西的旅游源虽囊括万千,总量繁,种类齐全,但是随今年来对三晋旅游资源的发利用,加之政策的引导,山旅游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由于山西的南北文化差和地文景观的分布状况,以及西的地形地貌特色,近年来在旅规划开发中形成以下六大主要特旅游区。晋北宗教古建游;晋中晋文化古城游;晋南寻觅祖游;黄河文明;晋东南太行风情;红色经典游。 2文化气息浓厚,自然景奇异 在山西旅游,不仅是次身心的休憩,更是次精神的沐浴。山西囊了远古先民到近现代不同期的历史名人遗迹遗址历史重大事件的遗址、著名建。山西的非物质文化产也是从北到南遍布全省,民间戏、音乐、舞蹈、美术、曲艺,别具三晋风格。因此在三晋旅也是学习祖国历史文化的过。煤炭化工业在山西对第一的产业地位让人觉得山西就是一被烟煤熏黑四壁封闭的古院落殊不知,山西其实有多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很难寻到的奇观美景。宁武天池在海1771m的高地上波涟漪,犹

如天上瑶台太行大峡谷原生态自然景观犹如始峡谷林地,北武当集泰山雄、恒山奇、华山险、庐秀、黄山幽的特点于身。 3独特的地理分界 山西行政区划北部为万里长城的一,西部及南部一段为亲河黄河,东不及南部东段为太山。这样独特的地理分不仅将山西包的严严实实,而且这大地理界线本身也知名度极高的旅游资源。长城山西境内的多处古关隘如娘子、雁门关、平型关、偏关是古代及近现代军事重的关口。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估 4.1有利因素析 山西旅游资源量大、类型多。除了海洋、沙漠、屿等元素外,一般认为的游景观在山西均有发现。各种旅游源遍布全省,山西是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的游资源从人文和自两个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资源型。自然风景类型历史名山、峡谷陉道森林、高山草甸、溶洞、湖泊泉水、瀑布、温泉、河流、暑型气温、珍惜自然观;人文景观类型有寺观祠庙、石、长城、古代民居、古代陵墓、史名城、古人类遗址、化纪念地、名人故居或遗迹、今战场遗址、博物、现代建设工程及重大成就景、名特产市场及其作坊、地方戏曲艺及其形成演出原地、珍稀人文观。 资源的年代远,更具参观科研价值。山有一大批旅游资源是历史上形成的,能直观的反映当时的政、经济、文化风貌,不仅有高的科研价值,同时也更能满足广游客追求原滋原味的理需求。大同的云冈石是

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完善研讨

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完善研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的倍增器。中原经济区范围很广,包括以河南为中心,涉及周边地区的广大区域。它将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郑西高铁的开通成为了一条连通中西部旅游的黄金线路。[1]2012年郑州至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将相继开通运营,未来3-5年郑州至太原、徐州、济南、合肥等地的高铁相继建成。米字型高铁交通框架形成后,将给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带来机遇。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枢纽城市,郑州将在中部地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空间距离的缩短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可以相互依托,深度挖掘,推出精品。 二、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与空间结构的现状分析 1、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自然因素、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该区域的旅游资源数量、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河南位于中原腹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得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河南有4大古都,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点的层次上看,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安阳、洛阳、焦作、南阳、商丘、郑州(开封)等城市;从线的层次上看,主要分布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以及交汇之处;从面的层次上看,豫西北地区和中心区域是旅游资源集中地区,豫东南则分布较散。 2、河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与开发现状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山地多见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旅游资源开发格局明显: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以沿黄地带为主,尤以郑汴洛一线的旅游发展最为迅速。这条主轴线成为河南旅游宣传和发展的主要核心,形成了西热东冷的发展状况。其次,城市的历史积淀影响了政府决策倾向。河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历史古都如安阳、开封、洛阳的发展,这些旅游城市交通状况、景点的配套设施等都相对完善。综合来看,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并未真正实现合理构建,在东西部之间以及重点城市与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

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

旅游景点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

阿拉善额济纳旗居延海之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 一.居延海空间结构分析 景观的空间结构通常是指景观组成单元的多样性和空间配置,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布及其变化是自然、社会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阿拉善额济纳旗居延海景观空间结构的分析,一方面可为开展其景观功能与与景观动态的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为进一步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景观演变机制及其景观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地理位置与周边地貌 此湖地处东经101度24分,北纬42度33分左右。 居延海所处的额济纳地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属于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下流地区,因此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同时其湖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北约4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北缘,为古弱水的归宿地,因此居延海虽然受到黑河大量水源的供给,却地处沙漠边缘的戈壁洼地,这也从某种程度决定了该湖的水量和形状绝不会是固定的。具体来讲,现如今的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在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个省区800多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值得一提的是,居延海地处的额济纳地区因直接受黑河流域灌溉,因此呈现出难得的绿洲地貌,而这些绿洲地貌与黑河的灌溉,使得居延海虽处于沙漠边缘,却能长期保持湖泊生态与湖泊空间结构。 (2)主要补给水源与地貌因素对居延海空间形状的影响 居延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黑河流域水源供给下所处的额济纳河,又因为居延海紧靠沙漠边缘地带的戈壁洼地,因此居延海的整体形状狭长弯曲,犹如新月。后来,其湖因各种原因(沙漠地貌影响、洼地形状变化、天气、季节、水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该湖的水量供给湖---额济纳湖水量减少,因此居延海湖面急剧缩小并分裂成了两个湖泊(西湖名噶顺诺尔,东湖名苏古诺尔),此后此湖的形状便开始漂移不定,湖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且时而大时而小,因此此湖曾一度干涸,这也恰恰说明了保持湖泊原本空间结构的重要性!此湖经过整治后,风景旖旎、美丽异常,受到诸多游客的欢迎及憧憬,这一点也恰恰为居延湖带来了旅游景点发展契机,此后一举发展为热门景点。 (3)居延海历史空间结构的变迁与分析(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居延海地处沙漠北缘、戈壁洼地,并直接受其水量供给河额济纳河的影响,这样的硬件条件直接决定了居延海“靠天吃饭”的特性。历史上的居延海曾由东、西、北三个湖泊组成,水量充足,周边水丰草美,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但毕竟居延海旁边还有沙漠倚邻而居,因此,居延海在周边沙漠干热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呈现出水量减少的趋势。发展到1961年,该湖便一直被周边巴丹吉林沙漠的茫茫碱漠和荒沙覆盖,竟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 居延海干涸后,直接导致依靠居延海而生的绿洲生态和地区生态急剧恶化,后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居延海周边的生态,开启了大规模工作改道黑河水,使其汇入居延海,随着连年补水,该湖如今的居延海蓄水量达到了4720万立方米,并恢复了其周边生态。 整治建议:1.居延海虽地处额济纳绿洲地区,但紧靠沙漠北缘,且地处戈壁洼地,空间结构较为封闭,一旦沙漠环境恶化,将直接导致居延海及其周边生态系统崩

长三角区域的网络交互作用与空间结构演化_赵渺希

第30卷 第2期2011年2月 地 理 研 究 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30,N o .2F eb .,2011 收稿日期:2010-03-15;修订日期:2010-07-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678117);2008年上海市科委软科学博士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赵渺希(1979-),男,博士,讲师,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 -m ail :z mx0207@https://www.doczj.com/doc/785032953.html, 长三角区域的网络交互作用与空间结构演化 赵渺希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归纳了中心地模式和网络化模式两种空间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即前者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而后者以跨越腹地边界的多向联系为表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网络交互作 用下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首先以企业联系为分析视角,研究了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网络“流量”变化趋势;其次,选择社会经济变量,通过主因子分析对地域类型进行划分,研究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格局;第三,通过对网络交互作用与地域类型变化的比较印证,总结了长三角多核网络化和城市区域化的趋势,即中心地模式虽仍占主导地位,但这一模式趋于弱化,而网络化模式趋于增强。最后,研究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外部性说明了长三角区域网络化过程中集聚、扩散的发生机制。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网络化;中心地;空间结构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2-0311-13 1 引言 1.1 从中心地到网络化的地域模式 二战以后,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直被看作区域和城市体系的基础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城市体系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组成,中心城市为周边的从属区域提供服务,并以确定的腹地边界作为中心地服务范围[1] ,因此每一个中心城市与其腹地中的从属城市都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概括而言,中心地模式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交易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区域边界的限定作用不断弱化,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区域空间组织模式正从传统的中心地模式向网络化模式转化,城市间的网络交互作用在区域空间组织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按照Castells 的观点,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正由传统的“场所空间”迈向“流动空间”。针对这一趋势,一些西方学者在该领域中开展了以揭示区域网络复杂性的研究,以探索城市如何增强其在区域 中社会经济的竞争力[4~8] 。 Taylo r 等认为,在中心地模式和网络化模式这两个框架中,都包含了场所(place )和流(flow )的概念,只不过在中心地理论中,区位场所的等级分布决定了流的分布;而在网络化模式中,流的分布决定了区位场所的等级[9] 。Pa rr 指出,与中心地模式相比,网络化的城市区域的空间组织在中心地分布上更为均衡[10];Batten 则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了总结,中心地系统更加强调空间组织的向心性(Centerality ),强调自上而下的单向垂直联系,而网络化模式则强调节点性(Nodality ),强调水平联系和中心之间的多向

浙江省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省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征求意见稿 (简要本) 浙江省建设厅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四年十一月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的重大部署,根据2004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与带动作用。统筹城乡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制订和实施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编制温台沿海地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工作要求与计划,我们按照《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等有关规定,在全面落实环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全省城市体系网络,组织力量编制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004年3月、4月在省建设厅等领导带队组织下,规划研究编制小组专程赴、二市进行调研,与当地政府及建设、计划等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座谈,实地踏勘了有关中心城市、典型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现场。同时,走访听取了省计委、交通、水利、环保、铁路等省有关部门对温台地区发展的思路和设想。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规划初步报告。于2004年6月初在由省建设厅邀请省专家进行论证、研讨,并与相关的产业带规划进行协调。 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与温台市县有关规划协调,修改、完善规划报告,于2004年8月完成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由建设厅总规划师带队赴、征求市、地、县、区的意见。吸收有关意见后,现提供《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同时也得到了建设部领导和国、省知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 规划课题组 2004年11月

吉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吉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摘要:吉林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研究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分析,除了要考虑旅游资源本身外,还要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从而实现旅游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有利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从这个角度出发,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因素将包括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组织、旅游城镇及其载体功能、旅游通道及其线路支撑等内容,本文从这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旅游资源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素,其数量的多少、等级的高低及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战略。在经典的“推一拉”模式中,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对旅游生产力的布局有着深刻影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区域性。这种特性不仅可以直接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规模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重要的影响。吉林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础和生态省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空间研究,对于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上关于吉林旅游的相关论文、以及《吉林导游》先关资料统计。 1.2方法 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反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有集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分布态势,定量刻画可采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比) ,其 公式为: 式中:R 为最近邻比,反映点状事物的空间分布性质,R < 1 表明点状事物有集中分布的趋势,R = 0 表示完全集中,即所有点集聚到一点;do 表示点状事物之间的平均距离,即每一点与其最近点之间的距离相加后除以n 的值;a 为研究区域的面积; n 为点状事物的数量。 旅游资源品位指标计算公式: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我国学者关于旅游度假区理论模式的探讨很少,但还是有人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一定的总结,如天问(2000)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各区功能见表5-7)。他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是上述国外几种功能分区理论模式的具体化,其中入口区和维修区可以统属于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是度假核心地区,康体健身区、度假中心区、户外活动区和文娱活动区属于吸引物集聚区。在实践中,度假别墅区、度假中心区一般紧紧相邻,甚至完全合并成一个组团。从天问的旅游度假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康体休闲活动功能在旅游度假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5-7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天问,2000) 分区活动功能 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对于岛屿这种特殊的滨水旅游度假区,向明(2001)提出,岛屿规划中一般可以将功能区分五大块:游览观光区、生态保育区、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服务区(图5-3)。 图5-3 岛屿规划功能分区结构图(向明,2001)

蕾蕾(1998)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情况,并分析归纳了其中共性。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相一致的。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尽管旅游度假区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国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1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5-8 我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表(蕾蕾,1998,有改动) 度假区名称面积 (km2) 数量功能分区名称 金石滩13.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石老人10.8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太湖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太湖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佘山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攀岩蹦极区 之江9.88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武夷山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武夷文化区 湄州岛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南湖1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野生世界、娱乐购物区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Chapter 4 旅游空间布局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了解旅游规划空间布局有关理论; 2.掌握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模式。 4.1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内涵 1.定义 是通过对土地及其负载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分区划分,各区背景分析,确定次一级旅游区域的名称、发展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突破方向、规划设计以及项目选址,从而将旅游六要素的未来不同规划时段的状态,落实到合适的区域,并将空间部署形态进行可视化表达。 2.旅游地空间布局的两个环节 空间布局包括两大环节:功能分区和项目选址。 3.旅游地空间布局三个层次 空间布局分成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4.2旅游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 4.2.1 发展理论 1.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又称发展极或增长中心,最先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现点状分布,增长中心通过

各种渠道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增长中心不仅本身迅速发展,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该理论最先用于解释工业部门的发展,后来逐渐用于区域研究和区域规划。 (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在对区域旅游进行发展布局时,将那些旅游资源价值大、区域条件好、社会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地或旅游城镇作为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旅游地、旅游点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努力培养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借此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也称为据点式开发。 2.梯度理论 (1)梯度理论的内涵 梯度是指事物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现象。梯度理论认为,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辐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梯度地区的发展,回程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举例:北京,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上海,辐射效应大于极化效应。 (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发展的梯度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递增或递减现象,其表现往往是由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向周围呈递减分布。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规划布局时,考虑到旅游发展的梯度,遵循其发展规律。

长三角体系结构

基于长三角的城市布局体系结构的分析 作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沿地区,凭借优良的区位、大量高级技术性劳动力、相当完善的工商业基础设施以及对外招商优惠政策等条件等优势条件,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合作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初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当中并占据了重要位置。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增长.长三角也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和城市化最发达 的地区。根据2005年数据 统计,长三角地区以占全 国1%的土地和6%的人 口,创造了约占全国18.6% 的国内生产总值,吸收了 约占全国43.5%的外商 直接投资.人均GDP更是 全国平均水平的3.44倍。 成为中国城镇分布密度最 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 地区。早在1976年.戈特 曼就预见长三角将形成为 世界第六大都市带,随着 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及 区域分工合作关系的建立, 长三角内部16个城市之 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长三角城市密集区正逐渐 真正形成为一个以上海为 核心的都市带,其城市化 发展的道路与区域城市未 来关系的重构也成为学界 关注重点。 长三角城市化发展主要特点 1城市化水平高。内部差异存在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80多个市、县、区,土地面积为10万km2,总人口8743万(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2000年的“五普”数据显示。长三角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63%,高于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但从地级以上城市考察(图1).长三角内部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城市有上海、南京两市;城市化水平达50%一60%,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城市有杭州,无锡,苏州,舟山,宁波,常州,台州,镇江等8市;城市化水平达40%~50%的城市有绍兴,扬州两市: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