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广西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修改版)

广西电网公司

二○一二年九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符号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符号和缩略语 (2)

4一般规则 (3)

4.1规约结构 (4)

4.2物理层 (4)

4.3链路层 (4)

4.3.1传输帧格式 (4)

4.3.2链路传输规则 (7)

4.4应用层 (8)

4.4.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一般结构 (8)

4.4.2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定义 (9)

5应用报文及数据结构 (13)

5.1主站系统命令 (13)

5.1.1总召唤 (13)

5.1.2组召唤 (15)

5.1.3时钟同步 (16)

5.1.4复位进程命令 (17)

5.1.5初始化结束命令 (18)

5.1.6延时获得命令 (18)

5.1.7测试命令 (19)

5.2遥信报文 (20)

5.2.1传送原因COT (22)

5.2.2标识类型TI (22)

5.2.3遥信信息对象定义 (22)

5.3遥测报文 (23)

5.3.1传送原因COT (24)

5.3.2标识类型TI (24)

5.3.3遥测信息对象定义 (25)

5.4遥控报文 (25)

5.4.1传送原因COT (26)

5.4.2标识类型TI (26)

5.4.3遥控信息对象定义 (26)

6通信过程 (27)

6.1正常过程 (27)

6.1.1初始化过程 (27)

6.1.2总召唤过程 (35)

6.1.3组召唤过程 (38)

6.1.4时钟同步过程 (41)

6.1.5遥控过程 (46)

6.1.6事件过程 (49)

6.1.7测试过程 (52)

6.1.8心跳测试过程 (53)

6.2异常过程 (54)

6.2.1受干扰的“发送/确认”过程 (54)

6.2.2受干扰的“请求/响应”过程 (54)

6.2.3通信恢复 (55)

6.2.4配电终端功能程序异常 (55)

7信息对象 (56)

7.1用户数据定义 (56)

7.2信息对象地址 (57)

7.3组号分配 (57)

前言

IEC60870-5-101(2.0版,2002)协议自发布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电力行业随即发布了DL/T634.5101-2002协议,而且注明是和IEC60870-5-101(2.0版,2002)等同采用的。由于该协议涵盖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对时、参数下装等基本远动任务,而且IEC60870-5-101的传输控制机制完善,使得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范。协议提供给用户的可选项较多,但对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专业应用人员来说,可配置的参数太多,反而不易把握参数的选配以及应用功能的选择。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规范DL/T634.5101-2002通信协议在广西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广西电网公司提出了配电网自动化DL/T634.5101-2002协议的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以DL/T634.5.101-2002远动协议南方电网实施细则为基础,研究和结合广西的具体实施情况,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补充、具体化,使所选用的报文类型、参数等更适合广西配电网自动化的实际应用情况。

本实施细则由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实施细则由广西电网公司批准。

本实施细则由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起草,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宁供电局、柳州供电局、桂林供电局、玉林供电局参加。

本实施细则主要起草人∶李克文、李果、高立克、沈毅、莫凤芝、刘南平、丘岳芦、吴玉燕、周群、曾彩英、张伟、林强、张晓春、孟宗标。

广西配电网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广西配电网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

实施细则(修改版)

1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规定了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点对点、多点环形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主站对终端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终端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容遵循DL/T634.5101-2002电力行业标准和DL/T634.5101-2002

远动协议南方电网实施细则,根据广西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做了必要的调整,即满足本标准,则一定满足行业和南网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DL/T634.5101-2002 (IDT. IEC 60870-5-101:2002)

DL/T634.5.101-2002远动协议南方电网实施细则

3 术语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控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故障处理及高级应用功能,一般由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及相关通信系统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

配置配电自动化子站。

●配电自动化主站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简称配电主站)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为配网调度和配电生产服务。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简称配电终端)安装在中压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及具备远传功能的故障指示器终端等。采用通信通道,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等功能。●信息对象组

一个信息对象的组是公共地址或信息地址一个集。

●控制方向

由配电主站到配电终端的传输方向。

●监视方向

由配电终端到配电主站的传输方向。

3.2 符号和缩略语

注:表中出现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元素是按照IEC 60870-5-4的定义构成。

4 一般规则

本实施细则的选用原则是:

●非平衡方式传输和平衡方式传输。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电力载波通信方式采用非

平衡方式;无线GPRS/CDMA通信方式采用平衡方式

●本细则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时,如果通信网络介质采用光纤,建议采用广

西配电网自动化DL/T634.5104-2002规约实施细则

●通讯参数:串行、异步、一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一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

●报文校验方式为纵向和校验

●固定帧长是6个字节

●可变帧长的帧最大长度应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参数(这个参数主要是对站端设备要

求)

300bits/s 时最大帧长度用60个字节

600bits/s 时最大帧长度用100个字节

1200bits/s 时最大帧长度用200个字节

大于1200bits/s 时最大帧长度用255个字节

●通讯的双方严格遵循FCB、FCV的有效、无效和翻转确认、不翻转重发的过程

● 2个字节的链路地址

可容纳65535个配电终端同时接入,链路地址可用于区分不同配电终端。对终端

的识别建议采用“固定IP+固定配电终端链路地址”双重方式,即一个配电终端

对应唯一的IP地址和唯一的链路地址。

● 2个字节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基于GB/T 18657.3-2002第5节的规定,本实施细则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默认与链路地址一致

● 1个字节传送原因

● 2个字节信息元素地址(每种类型信息元素地址必须连续且不重复)

●平衡方式下,在监视方向上所有数据均需要确认

注:本实施细则中,1个字节就是一个八位位组

4.1 规约结构

基于GB/T 18657.3-2002第4节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EPA)”。

4.2 物理层

从ISO和ITU-T标准中选用,支持下述网络配置:

——点对点

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电力载波和无线GPRS/CDMA通信方式适用于这种配置。

——多点环形

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电力载波方式适用于这种配置。

4.3 链路层

采用下列国家标准:

GB/T 18657.1-2002:传输帧格式

GB/T 18657.2-2002:链路传输规则

4.3.1 传输帧格式

采用GB/T1 8657.1-2002中6.2.4.2定义的帧格式FT1.2中的2种:固定帧长和可变帧长。

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4.3.1.1 固定帧长格式

作用:用作链路状态管理、数据召唤、报文确认。固定帧的用法在本实施细则第6章内有详细描述。

地址域A:2个字节,选址范围为0001H~FFFFH(65535个),其中FFFFH为广播地址,0000H为无效地址。

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 CS=(C+A)MOD 256

链路控制域C:1个字节,但上下行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具体定义如下表。

非平衡链路传输模式:

平衡链路传输模式:

●保留位RES

保留位(设置为0)。

●传输方向位DIR

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主站发出的下行报文

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报文

●启动标志位PRM

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

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

●帧计数位FCB

当帧计数位FCV=1时,FCB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FCB位用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

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反值。启动站保存每一个从动站FCB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

则启动站不改变FCB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中的FCB=0,从动站接收复位命令后将FCB置“0”。

●请求访问位ACD

ACD位用于上行相应报文中,ACD=1表示配电终端有1级数据等待访问,ACD=0表示配电终端无1级数据等待访问。

●帧计数有效位FCV

FCV=1:表示FCB有效

FCV=0:表示FCB无效

●数据流控制位DFC

DFC=1:表示从动站不能接收后续报文

DFC=0: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

●链路功能码,功能码定义如下:

非平衡链路功能码

平衡链路功能码

4.3.1.2 可变帧长帧格式

作用:用作信息报文、控制命令,即用作主站与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

报文长度L:从控制域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束的字节总长度,第2个报文长度L与第一个报文长度L相同。L的范围:0~255

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CS=(C+A+ ASDU)MOD 256

帧的传输规则:

a) 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b) 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最少需33位;

c) 如按e)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d) 帧校验和(CS)是控制域C、地址域A、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

术和,不考虑进位。

e) 接收方校验:

对于每个字符:校验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对于每帧:

——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规约标识位;

——识别2个长度L;

——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L+6;

——帧校验和;

——结束字符;

——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按c)的线路空闲间隔;

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

4.3.2 链路传输规则

●非平衡传输:配电主站、配电终端以问答方式进行通讯,配电终端只能响应配电主

站召唤或接受配电主站的命令,不能主动向上发送报文。

●平衡传输:一般情况下配电主站、配电终端以问答方式进行通讯;在特定情况下(如:

事件过程,终端就地初始化过程等),配电终端可以主动发送报文。

4.4 应用层

按照IEC 60870-5-3 的一般结构来定义相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本实施细则采用IEC60870-5-4 中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规范来构建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4.4.1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的一般结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一般结构如下: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由数据单元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信息对象所组成。

数据单元标识符在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有相同的结构。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对象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类型,它们由类型标识所定义。每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包含单一类型标识和单一传送原因。

● 一个字节 类型标识; ● 一个字节 可变结构限定词; ● 一个字节 传送原因;

● 二个字节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的字节数目是由系统参数(网络特定)所决定,针对配电网终端地址分配特点,该地址选用二个字节。

信息对象由一个信息对象标识符、一组信息元素和一个信息对象时标(如果出现)所组成。信息对象标识符仅由信息对象地址组成。一组信息元素集可以是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

根据每个应用报文要求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

单元中可变

素集合、单个信息元素序列或者信息元素集合序列。

类型标识定义了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全部信息对象有相同的结构、类型和格式。

4.4.2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定义

按照GB/T 18657.4-2002中所定义信息元素的规则,规定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各个信息元素域的大小和内容。

4.4.2.1 类型标识

第一个字节为类型标识,它定义了后续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

类型标识定义如下:

类型标识=TIE IDENTIFICATION∶=UI8[1..8]<1..255>

类型标识

信息对象是否带时标由标识类型来区分。

配电主站将舍弃那些类型标识未被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类型标识=TIE IDENTIFICATION∶=UI8[1..8]<1..255>

<1..127> ∶=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

<128..135> ∶=为路由报文保留(专用范围)

<136..255> ∶=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4.4.2.2 可变结构限定词

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二个字节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规定如下:

可变结构限定词

可变结构限定词域值语义定义如下:

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CP8{number、SQ}

number =N=数目∶= UI7[1..7]<0..127>

<0>∶=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含信息对象

<1..12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信息元素(单个信息元素或同类信息元素组合)的数目 SQ=单个或者顺序∶= BS1[8]<0..1>

<0>∶=寻址同一种类型的许多信息对象中单个的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的集合

<1>∶=寻址ASDU单个信息对象中顺序的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的同类集合

SQ<0>和N<0..127>∶=信息对象的数目i

SQ<1>和N<0..127>∶=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单个对象的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的

集合的数目j

SQ位规定寻址后续信息对象或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集合的方法。

SQ∶= 0 由信息对象地址寻址的单个信息元素或信息元素集合。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同类的信息对象所组成。数目N是一个二进制数,它定义了信息对象的数目。

SQ∶= 1 单个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同类集合的序列(即同一种格式测量值)由信息对象地址来寻址,信息对象地址是顺序单个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集合的第一个信息元素或者集合的地址。后续单个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集合的地址是从这个地址起顺序加1。数目N 是一个二进制数,它定义了单个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集合的数目。在顺序单个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集合的情况下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仅安排一个信息对象。

4.4.2.3 传送原因

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三个字节定义为传送原因,如下所示:

传送原因域值语义定义如下:

传送原因=CAUSE OF TRANSMISSION∶= CP8{Cause,P/N,T}

其中 Cause∶=UI6[1..6]<0..63>

<0>∶=未定义

<1..63>∶=传送原因序号

<1..47>∶=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如下表

<48..63> ∶=专用范围

P/N∶= BS1[7]<0..1>

<0>∶=肯定确认

<1>∶=否定确认

T=test ∶= BS1[8]<0..1>

<0>∶=未试验

<1>∶=试验

配电主站将舍弃那些传送原因值没有被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送给某个特定的应用任务(程序)时,应用任务(程序)根据传送原因的内容便于进行处理。

P/N位用以对由始发应用功能所请求的激活以肯定或者否定确认,在无关的情况下P/N 置零。

在控制方向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数据单元标识符以及信息对象地址为未定义的值(可变结构限定词除外) ,配电终端以“P/N=<1>否定确认”以及下述传送原因回答:

传送原因

未知类型标识 44

未知传送原因 45

未知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46

未知信息对象地址 47

配电主站每次接收到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监视和记录通信差错:

-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数据单元标识符(可变结构队限定词除外)值未定义;

-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信息对象地址值未定义;

-由于控制方向未知(类型标识符45至51)的序号的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接收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会影响后续报文的处理。

4.4.2.4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中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四个、第五个字节定义为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公共地址,公共地址的长度(2个字节)是一个系统参数,每一个配电终端对应唯一的一个值。如下所示:

bit

ASDU公共地址低八位位组

ASDU公共地址高八位位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终端地址∶=UI8[1..16]<0..65535>

其中 <0> ∶=无效地址

<1..65534> ∶=终端地址

<65535> ∶=全局地址

配电主站将舍弃那些未定义公共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公共地址是和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的全部对象联系在一起。全局地址是面向全体终端的广播地址。在控制方向带广播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必须在监视方向以包含特定配电终端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回答。

在公共地址为FFFFH(广播地址,请求全体)的情况下,配电终端以特定终端地址返回ACTCON、ACTTERM和被召唤的信息对象(如果有的话),这和向某个特定终端发送命令后的响应一样。

FFFFH的公共地址严格限定用于在控制方向上的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类型标识<100>∶=召唤命令 C_IC_NA_1 类型标识<103>∶=时钟同步命令 C_CS_NA_1

4.4.2.5 信息对象地址

下面定义二个信息对象地址,如下所示,本细则规定信息对象地址为二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在控制方向作为目的地址,在监视方向作为源地址。

bit

信息对象地址低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高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UI16[1..16]<0..65535>

其中<0>∶=无关的信息对象地址

<1..65534>∶=信息对象地址

配电主站将舍弃那些未定义信息对象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4.4.2.6 信息元素

信息元素用于本实施细则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它们是按照IEC 60870-5-4的定义构成的。

5 应用报文及数据结构

5.1 主站系统命令

5.1.1 总召唤

5.1.1.1 传送原因COT

5.1.1.2 标识类型TI

5.1.1.3 召唤限定词QOI

5.1.2 组召唤

5.1.2.1 传送原因COT

5.1.2.2 标识类型TI

5.1.2.3 召唤限定词QOI

5.1.3 时钟同步

5.1.3.1 传送原因COT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管理,规范信息安全操作行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规定,以《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环保部制定)等标准为基本管理操作准则,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与监控中心,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岗位管理 第三条业务信息工作人员(包括监控与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及机关业务系统管理人员)、机房运维人员(包括外包机构人员),应遵循《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等规定。 第四条机房运维人员根据运维合同规定由机房管理部门对其实行管理。 第五条信息工作人员岗位设置为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 人员岗位及职责 (一)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从事服务器及存储设备运行管理的人

员,业务上应具备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熟练操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能力。 1、负责指定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资料登记、软件保管及设备报修。 2、配合完成指定的业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正式运行后的服务器系统软硬件操作的监管,执行中心的备份策略。 3、在所负责的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发生硬件故障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运行,针对系统事故找到系统事故原因。 4、负责指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管理口令修改。 5、负责制定、执行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二)业务管理员(业务联系人) 业务管理员是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及业务系统运行管理的人员,业务上应具备业务系统安装及基本调试操作的能力(业务软件厂家负责培训),业务系统及部署操作系统故障分析的能力,预防系统风险的能力。 1、负责维护业务系统的运行及业务系统的安装环境。 2、负责制定、执行业务系统及其数据的备份计划。 3、负责业务数据的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 4、负责制定执行本业务系统的故障应急预案。 (三)网络管理员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1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1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原则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按照“三同步”原则进行,即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1.2 信息系统安全的管控方式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由公司信息化委员会统一领导,信息系统管理部归口管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相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2 各级管理部门职责 2.1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全局性信息系统安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和监督检查;负责公司层面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行使防范与保护、监控与检查、响应与处置职能;指导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2.2 公司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行使防范与保护、监控与检查、响应与处置职能;接受信息系统管理部信息安全管理。 2.3 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和数据安全,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做好日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内容与方法 3.1组织和人员安全管理 3.1.1 公司信息化委员会下设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组,由信息系统管理部牵头,负责各部门间的信息系统安全协调工作和紧急事件的应急指挥,为信息化委员会提供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建

议。 3.1.2 设备工程部设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岗位,对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统一管理。依据不相容原则,信息系统设置安全管理员,负责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检查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日常工作,负责对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等人员操作的审查,检查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配置情况,协助处理安全威胁、违例行为和其他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1.3 建立信息系统关键岗位制度。对信息系统设计、建设、运维和应用中直接接触或使用重要、敏感信息的关键岗位进行管理,关键岗位包括安全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开发人员等有关信息技术岗位和业务岗位。涉及业务的关键岗位由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并报信息管理部门备案。 3.1.4 设备工程部和业务部门分别对公司信息系统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职责、权限、培训、考核、监督进行管理,并报人事部门备案。设备工程部每年向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上报本单位信息系统关键岗位的设置和人员情况。 3.1.5 设备工程部负责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第三方单位相关资格进行审查,签署信息安全协议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1.6 设备工程部协助人事部门组织信息系统安全教育和培训,将信息系统安全培训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3.2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3.2.1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是在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定为五个级别,分为Ⅰ级、Ⅱ级(A、B)、Ⅲ级(A、B)、Ⅳ级、Ⅴ级: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1.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MDI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变压器、母线、盘柜、电缆线路、电机、接地、照明等电气装置的安装,该工程中多数装置是防爆场所,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该工程中有部分电伴热系统,该部分方案的编制依据我公司施工过的沧化TDI施工经验。现场如有变动,再做修改和补充。 3.施工准备 3.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概况。技术员作好技术交底。 3.2配合土建做好保护管预埋及预留孔工作,保证其位置及尺寸正确无误。 3.3编制好施工用材料计划。 3.4做好施工用电准备工作。备齐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 3.5与质检部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并有合格证,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做好检验记录。 4.质量及技术要求 4.1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03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处作业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Q/SY1236-2009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位置进行的作业。 3.2 坠落高度基准面 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 - 1 -

3.3 基础高度 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一个垂直水平面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称为基础高度。 3.4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 3.5 可能坠落范围 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 3.6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简称作业高度。 3.7 吊绳 一根垂直或水平的绳,固定到一个锚固点上或两个锚固点之间,可以在其上面挂安全绳或安全带。 3.8 个人坠落保护系统 用于阻止从工作高度坠落的一种系统。个人坠落保护系统包括有锚固点、连接器、全身式安全带,还可能包括带有自锁钩的安全绳、缓冲器、吊绳或它们的组合。 3.9 锚固点 用于其上固定吊绳、引入线或安全绳的固定点。 - 2 -

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公司

版本信息 当前版本: 最新更新日期: 最新更新作者: 作者: 创建日期: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修订历史 版本号更新日期修订作者主要修订摘要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1. 公司信息安全要求 (5) 1.1信息安全方针 (5) 1.2信息安全工作准则 (5) 1.3职责 (6) 1.4信息资产的分类规定 (6) 1.5信息资产的分级(保密级别)规定 (7) 1.6现行保密级别与原有保密级别对照表 (7) 1.7信息标识与处置中的角色与职责 (8) 1.8信息资产标注管理规定 (9) 1.9允许的信息交换方式 (9) 1.10信息资产处理和保护要求对应表 (9) 1.11口令使用策略 (11) 1.12桌面、屏幕清空策略 (11) 1.13远程工作安全策略 (12) 1.14移动办公策略 (12) 1.15介质的申请、使用、挂失、报废要求 (13) 1.16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流程 (14) 1.17电子邮件安全使用规范 (16) 1.18设备报废信息安全要求 (17) 1.19用户注册与权限管理策略 (17) 1.20用户口令管理 (18) 1.21终端网络接入准则 (18) 1.22终端使用安全准则 (18) 1.23出口防火墙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4局域网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5集线器、交换机、无线AP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6网络专线的日常管理规定 (20) 1.27信息安全惩戒 (20) 2. 信息安全知识 (21) 2.1什么是信息? (21) 2.2什么是信息安全? (21)

电气施工技术要求

电气施工技术要求 电气部按SEI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规范及附件进行施工验收,当业主、设备厂家和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按要求执行。主要技术标准细节如下: 1 接地装置安装 1.1.新敷设接地网与原有接地网贯通,接地极埋深0.8米以下 1.2.所有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及图纸中要求的接地点均应可靠接地。进行各点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值的要求(R≤4欧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接地电阻值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值时,应增加接地极或增加降阻剂用量。 1.3.接地电阻值的测量,必须在晴天之后三天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量应采用恒电流电压测量法。 1.4.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应有断接卡且用螺栓连接并符合规范要求,连接后必须做导通性试验,确保设备的可靠连接,并做好记录。 1.5.接地线之间、接地线与接地极之间如采用卡套连接,必须卡连牢固,如采用焊接,焊缝应双面焊,焊缝应密实,无假焊、气孔,表面应光滑,焊后应清除焊渣并沥青防腐,焊缝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符合规范要求)。 1.6.回填土必须使用电阻率较低的细土,并夯实。 1.7.接地极、接地线回填时,须经质监站和招标单位确认。 1.8.接地线施工应分段施工、接地线敷设完之后,应尽快回填并夯实。 1.9.接地装置安装时以施工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总承包商的安装及验收标准和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 变压器安装 2.1.变压器运输前,必须查看运输道路,应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必要时,运输道路应铺盖碎石、细砂子,汽车运输时必须封车。 2.2.运输吊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统一指挥。 2.3.电缆、母线槽同变压器连接时,不应给变压器出线端子施加额外应力。 2.4.附件安装应按生产厂资料要求进行。 2.5.变压器应可靠接地。 2.6.本装置采用全密封节能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因此安装前无需吊芯检查。 2.7.变压器投运前必须按规定做交接实验且符合要求. 2.8.变压器(10/0.4)运行时,二次测必须接地。 2.9.变压器第一次投入时全电压冲击合闸,冲击3次无异常情况,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励磁涌流不引起保护装置误动。 2.10.变压器并列前先核对相位。 2.11.带电后,检查本体及附件所有焊缝和连接面,不应有渗油现象。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范围 为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阐明了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的高处作业管理,是对GS01/D7.15《安全运行管理程序》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2 术语 2.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如在0.5米以上进行作业,基准面有尖锐物的地方,应视为高处作业。 2.2 坠落高度基准面: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 2.3 作业人:高处作业的具体操作者。 2.4 作业申请人:负责组织实施高处作业的人。 2.5 批准人:负责审批高处作业许可证的责任人或其授权人,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属地管理人员。公司指定的负责人为单位(部门)主任,被授权人应为副主任(建设项目为项目负责人),授权应采用书面形式。 2.6 个人坠落保护系统:用于阻止从工作高度往下坠落的一种系统。个人坠落保护系统包括有锚固点、连接器、全身式安全带;还可能包括带有自锁钩的系索、减速装置、生命线、或它们的适当组合。 2.7 锚固点:用于在上面固定生命线、引入线或系索的固定点。 2.8 系索:用于将人员和锚固点或生命线连接在一起的短绳或系带。

2.9 锚固点连接器:把坠落保护设备固定到锚固点上的一个部件或装置。 2.10 减速装置:能吸收坠落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装置,例如抓绳器、可撕缝合系索、特殊编织的系索、撕开或变形系索、速差保护器/系索等。 2.11 生命线:一根垂直或水平的绳,固定到一个锚固点上或两个锚固点之间,可以在它上面挂系索或安全带。悬挂式生命线指的是固定到两个锚固点之间在水平位置上使用的生命线。通过使用一个滑动接头、或通过打结,可以将系索固定到悬挂式生命线上。 2.12 下降装置:用于从高处结构上(例如工作平台、塔、柱子)或从高处吊车驾驶室里逃生的一个装置或设备。 2.13 全身式安全带:能够系住人的躯干,把坠落力量分散在大腿的上部、骨盆、胸部和肩部等部位的安全保护装备,包括用于挂在锚固点或生命线上的两根系索。 2.14 定位系索:用来固定人员站立位置,让人腾出双手工作不至于导致坠落的系带。 2.15 防坠落速差保护器:一种坠落保护装备,作业人员可以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自由行进,但当坠落发生时会立即锁住。 2.16 临边:地板、甲板或栅格板的边缘1.8米以内;当放置了另外的地板或甲板块时,它会改变位置。 3 职责 3.1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高处作业的监督管理。 3.2 规划计划处、机动设备处、工程管理部等主管部门负责与承包商制定书面

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前言 为规范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及改造工作,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促进配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实现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在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广东配网的现状、运行管理需求及发展需求,提出了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适用于广东电网各级供电局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建设及改造工作。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主要起草人员:黄邵远、段新辉、余兆荣、赵永发、高新华、谢善益、吴国沛、陶文伟、邹国惠、张喜平、黄剑眉、孙浩、化振谦、曲毅、吴强、陈家桐 审核:马辉、温柏坚 审定:张文峰 批准:徐达明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描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系统配置及与其他系统数据接口等。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电网所辖各级供电局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改造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814-2002 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 13730-2002 3)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 4) 《配电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5) IEC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6) IEC6196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7)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721-2000 8) 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 9) 《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10) 《广东电网10千伏及以下配网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 11) 《广东电网二次防护方案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密码安全保密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案件报告和协查制度............................. 网络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为维护公司信息安全,保证公司网络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平台)和密码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系统管理员应对处理信息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避免因为系统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内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 2、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系统管理员应对所负责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测,采取技术措施对所发现的漏洞进行补救,防止窃取、冒充信息等。 3、信息传播安全。要加强对信息的审查,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通过本委的信息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传播,避免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造成损害。 第二条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 第三条信息的内部管理 1、各科室(下属单位)在向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提交信息前要作好查毒、杀毒工作,确保信息文件无毒上载; 2、根据情况,采取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病毒监测、查毒、杀毒等技术措施,提高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整体搞病毒能力; 3、各信息应用科室对本单位所负责的信息必须作好备份; 4、各科室应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审查,网站各栏目信息的负责科室必须对发布信息制定审查制度,对信息来源的合法性,发布范围,信息栏目维护的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信息发布后还要随时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如发现被删改,应及时向信息安全协调科报告;

电气工程技术要求

电气工程 1、垂直或水平系统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要求做防火封堵。 2、主干桥架引至负荷设备的缆线(桥架的分支)要求全部采用电缆桥架敷设,不允许采用钢管做分支连接,即:电缆桥架贯通始末端;电缆桥架端头应做封闭处理;电缆桥架配件(弯头,三通,四通等)要求购买成品。 3、电缆桥架、母线、配电箱、柜的安装应严格遵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 4、材料设备应严格依据图纸选出,如有必须修改应严格遵照设备品牌表中列举的品牌,及时沟通并得到甲方的认可,材料品牌表以外的设备品牌需经甲方认可方可使用。 5、所有穿越防火分区的线路、管路敷设完毕,应将孔洞用防火材料封堵。 6、普通电缆桥架及金属线槽均为热镀锌处理,耐火桥架或线槽均为内加防火板外刷防火漆处理,双电源公用桥架中间要加隔板。 7、材料要提供封样,所有设备材料、设备的选型均应是优质、先进的产品,不允许使用低端或即将淘汰的产品。 8、所有电气工程材料生产配套单位的资料应上报甲方审批认可。 9、所有电缆头要求塑封处理。 10、漏电防火集中控制器设置于消防控制中心,本工程包括漏电报警装置信号引至消控中心的集中控制器的管线及集中控制器的采购安装。 11、其它未尽事宜遵照图纸和相关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配电箱、柜部分 (一)低压配电箱、柜生产技术要求 1、严格遵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给出的设备型号生产,不能随意更改。 2、控制系统、送风、排烟按标准图集99D303.2和常规做法;潜水泵控制回路按标准图集01D303常规做法;不得简化,严格按图纸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3、控制箱、双电源箱盖板应设置功能性信号灯,显示工作状态,并具有远程操作和就地控制功能,其端子馈出应足以满足其它系统接口数量。 4、配电箱、柜主开关下返及双电源下口均应以铜排相连,并制作三层铜排后,依据塑壳断路器用铜排接引,微断用BV导线接引,其导线截面严格按图纸馈出回路截面平方数进行连接。 5、配电箱、柜主开关上端接线应保证图纸所示线、缆的正常接入,必要时作出铜排。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是企业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二、安全生产目标 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是一个整体,当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积极为员工创造适宜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卫生;预防为主:为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危害,需要建立本质安全的科学观念,预防是最佳的选择。需要推行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标准化,实行风险预防型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计,树立所有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的保障需要人机环境的安全系统协调,从人机环境的综合治理入手,坚持不懈、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立安全标准化,也建立了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公司生产、经营形成安全发展的格局。 三、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工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 四、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生产区域的高处作业定义、分级与分类、安全要求与防护和《高处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工程范围内生产区域的高处作业管理。 3职责

3.1公司各部门应对自己所管辖区内的高处作业安全负责。 3.2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高处作业过程负责. 4定义 4.1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4.2坠落高度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4.3异温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4.4带电高处作业:作业人员在用电设备的维修中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低于下表距离的,视 5高处作业分级与分类 5.1高处作业的分级 5.1.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5.1.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5.1.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5.1.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5.2高处作业的类别 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化工工况高处作业和一般高处作业。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技术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标准技术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环境条件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规范性附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的特殊要求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60870-5-101网络访问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技术要求 2.1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2.1.1箱式馈线终端 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等处的配电终端,外箱为箱式,按照功能分为箱式“三遥”终端和箱

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有限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ERP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公司各项数据的安全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1、信息部是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信息化设备的管理、ERP系统的正常运行,基本参数的设置,系统用户权限的划分管理,系统数据的提取变更。信息部门负责人为公司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 2、信息部指派专人负责按照本规范所制定的相关流程执行操作,用户授权和权限管理采取保守原则,选择最小的权限满足使用者需求。 3、公司ERP系统权限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1)为各部门各门店管理人员统一发放系统登陆账号,账号专人专用,账号下发后需立即更改初始密码,严禁使用他人工号或泄露密码。一经发现处以500元每次罚款,并永久性取消登录权限,由此造成的后果个人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2)公司非一线销售部门如人事、企划、行政等只开通OA系统权限。各门店楼层主管和经理只有本楼层销售查询权限。各门店店长和招商经理有各自门店销售查询权限。运营中心总监有百货、时代、车南外租区和自营品牌的权限。(3)如需信息部配合提取系统销售数据或者需变更工号操作权限,需填写业务联系函写明原因并由部门负责人和执行副总签字,否则信息部不予配合。(4)人事部每月应将主管级以上人员离职名单传递信息中心,信息部接到通知后立即给予权限终止,防止数据外泄。 (5)公司员工计算机内涉及公司机密数据的,应给计算机设定开机密码并把文件进行加密处理,非工作需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移,不得随便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 (6)离开原工作岗位的员工,各部门负责人需把其工作资料进行回收保存,并通知信息部对其电脑进行相关处理。公司人员岗位内部调拨的,电脑保留原岗位不变。 (7)公司内部经信息部确认需要送外维修的电脑,送修前需联系信息部拆除电脑的存储设备并由信息部保管,维修好后再联系信息部进行安装。 (8)对于公司连接外网的电脑,不得浏览来历不明的网站或下载不明网站的程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章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具体条款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和开发公司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做适当调整) 一、基本技术要求 1、本工程必须实现的技术功能:_住宅的基本功能 2、本工程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DBJ15-201-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 J73-9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98、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SJG 06-199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9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15-19-97、_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GB50168-92、GB50169-92、 GB50170-92、GB50171-92、GB50182-93、GB50182-93、GB50254-96、 GB50256-96、GB50257-96、GB50257-96、GB50258-96、GB50259-9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310-88、 施工应主要根据以上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 3、本工程技术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组织施工,解决住宅施工通病,杜绝渗漏。 二、施工技术操作细则 第一部分土建及室外工程 第一条屋面工程 1.1.屋面施工做法:

1.1.1.上人平屋面构造做法:(露台) (1)10mm厚铺地缸砖面层,用干水泥擦缝,设分格缝≤2m×2m,留10mm宽缝,填1∶3水泥砂浆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4)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30kg/m3) (5)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20厚 (6)4厚APP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7)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高度至少250 (8)C20细石混凝土找坡1%并压平(最薄处20厚) (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 2.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保温做法:(主楼屋面)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2)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 (3)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20厚 (4)4厚APP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5)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至少250 (6)C20细石混凝土找坡1%并压平(最薄处20厚) (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3.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不保温做法:(核心筒塔楼屋面) (1)15厚1:2水泥砂浆粉面抹光 (2)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3)4厚APP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4)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至少250 (5)C20细石混凝土找坡2%并压平(最薄处20厚) (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4.种植土屋面:(汽车库顶板) (1)250-400厚种植土 (2)聚脂无纺布滤水层(120G/M2),四周上翻100高,端部通长用粘结剂 50 高 (3)80厚粒径15-20陶粒排水层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1365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aerial work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本公司员工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员工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原电力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脚手架搭建、使用管理规定》(1994-4) 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应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十三章高处作业规定执行。在架空线路杆搭上工作时,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有关规定

3.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视力或听觉严重障碍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3.3高空作业人员的衣着应轻便,衣袖、裤脚管应扎紧,应穿布底鞋或胶底鞋,不得穿硬底或打上铁掌的鞋。 3.4高空作业应检查脚手架、脚手板、临时爬梯是否绑扎牢靠;吊装作业所用的钢丝绳、卡环、链条葫芦等起重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装机械的制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 3.5在陡坡、屋顶、杆塔、吊、水塔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时,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3.6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3.7高空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外,禁止行人、车辆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落物可能击到的地方,必须有明显围栏,警告牌或其他保护设施,防止落物伤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F T U技术规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 技术要求 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箱式馈线终端

ISO27001:201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1、目标 此文档用于规范公司业务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所达到的目标如下: 确保业务系统中所有数据及文件的有效保护,未经许可的用户无法访问数据。 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规划,使系统在安全状态下满足工作的需求。 2、机房访问控制 机房做为设备的集中地,对于进入有严格的要求。 只有公司指定的系统管理员及数据库管理员才有权限申请进入机房。 系统管理员及数据库管理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前必须经过公司书面批准。 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3、操作系统访问控制 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网络访问的安全,不允许未经许可的用户进入到公司网络中。第二道防线就是要控制存放数据及应用文件的主机系统不能被未经许可的用户直接访问。为防止主机系统被不安全访问,采取以下措施: 操作系统级的超级管理用户口令、数据库管理用户口令、应用管理用户口令只能由系统管理员设定并经办公室审核,1个月做一次修改,口令要向其他人员保密。 在应用系统实施阶段,考虑到应用软件提供商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调试,可以在调试时将应用管理用户口令暂时开放给应用软件提供商;调试一结束系统管理员马上更改口令。 对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5、数据库访问控制 为有效的保障业务数据的安全,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库内具有较高权限的管理用户口令由办公室数据库管理员设定,并由办公室审核,不能向其他人开放。口令必须1个月做一次修改。 业务系统后台数据库对象创建用户的口令由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由技术研发部审核。不能向其他人开放。口令必须1个月做一次修改。 对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根据操作需求,在数据库中分别建立对业务数据只有“增、删、改”权限的用户;对业务数据只有“查询”权限的用户。不同的操作需求开放不同权限的用户。 除技术研发部的人员外,其他部门的任何人员均没有权限从后台数据库直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操作对于业务必须的后台job或批处理,必须由技术研发部人员执行。 6、应用系统访问控制 应用系统访问依靠系统内部定义的操作用户权限来控制,操作用户权限控制到菜单一级,对于操作用户的安全管理有如下规范: 所有应用级的操作用户及初始口令统一由技术研发部设定,以个人邮件的形式分别发给各部门的操作人员。 各部门操作人员在首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口令,口令必须1个月做一次修改。 对于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操作人员不能将自己的用户及口令随意告诉他人。 所有使用者的认可都由系统管理员来逐一分配。必须由部门经理提交访问权认可的申请表,然后由技术研发部批准。 当应用系统中需要加入新的使用者时,首先使用者需要填写“权限申请表”。该申请表应该得到部门经理和技术研发部的共同批准。之后,IT系统管理员会帮助应用系统的使用者开通账户,并建立相应的访问等级和权限。

高空作业安全规范

高空作业安全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第2.0.6条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2.0.7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第2.0.8条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3.1配电自动化终端 (4) 4环境条件 (4) 5功能及技术要求 (4) 5.1终端额定参数 (4) 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 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 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1) 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6) 6终端试验 (20) 6.1型式试验 (20) 6.2抽样试验 (20) 7.3出厂试验 (20) 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21) 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2) 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4)

前言 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 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 本规范的批准人: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2010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