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1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经典]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

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

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

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

=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

实测结果: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

=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张浩良瞿融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附子1枚,大者30g,中翟贿20g; *瓜蒌大者130g,中翟贿60g,小者30g,

*杏仁100粒40g,1粒0.4g; *桃仁100粒30g,1粒0.3g;

*虻虫10个3.333g, *栀子10枚9g, 枳实1枚1.5g,

*枳壳1枚20g, *半夏10枚7g, *乌梅10枚9g

半夏1升(200毫升)90g,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g,

麦冬1升(200毫升)120g,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g,

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g, 芒硝1升(200毫升)120g,

豆豉1升(200毫升)100g,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g,

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g, 梗米1升(200毫升)176g。

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

--《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渠敬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15

卷第2期

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

*大枣30枚=105克*半夏14枚=12.5克*杏仁50枚=17.7克

*栀子15枚=15.4克*水蛭20枚=52克*虻虫20枚=2,3克

*桃仁50枚=15.2克乌梅100枚=450克*栝蒌1枚=46克

石膏鸡子大1枚=40克竹叶1把=24克枳实3枚=42克

*附子1枚=3.4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5.7克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

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

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

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

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

粳米1升(200毫升)=172克蜂蜜1升(200毫升)=252克

据刘云论经方汉今剂量的折算:

*附子1枚=25克*杏仁50枚=20克*栀子15故=15克

*桃仁50枚=15克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中的换算标准为准.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

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

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

=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

实测结果: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

=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张浩良瞿融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附子1枚,大者30g,中翟贿20g; *瓜蒌大者130g,中翟贿60g,小者30g,

*杏仁100粒40g,1粒0.4g; *桃仁100粒30g,1粒0.3g;

*虻虫10个3.333g, *栀子10枚9g, 枳实1枚1.5g,

*枳壳1枚20g, *半夏10枚7g, *乌梅10枚9g

半夏1升(200毫升)90g,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g,

麦冬1升(200毫升)120g,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g,

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g, 芒硝1升(200毫升)120g,

豆豉1升(200毫升)100g,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g,

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g, 梗米1升(200毫升)176g。

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

--《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渠敬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

15卷第2期

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

*大枣30枚=105克*半夏14枚=12.5克*杏仁50枚=17.7克

*栀子15枚=15.4克*水蛭20枚=52克*虻虫20枚=2,3克

*桃仁50枚=15.2克乌梅100枚=450克*栝蒌1枚=46克

石膏鸡子大1枚=40克竹叶1把=24克枳实3枚=42克

*附子1枚=3.4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5.7克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

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

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

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

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

粳米1升(200毫升)=172克蜂蜜1升(200毫升)=252克

据刘云论经方汉今剂量的折算:

*附子1枚=25克*杏仁50枚=20克*栀子15故=15克

*桃仁50枚=15克枳实3枚=54克乌头1枚=5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经方药量分析之分析---建国以来关于经方药量论文之分析赵宏利等中医药学报 1998 6 18-20

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于东汉光和二年(179)铸造,并由当时中央==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折合东汉时期的1斤为今之250g,1两为15 625g,1铢约0 65g。

东汉时期的容量根据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商鞅铜方升”及现藏南京博物院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折合东汉时期的1斗为今之2000ml,1升为200ml,1合为20ml。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程磐基14·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3期

杏仁70个(21克,实测) , 栝蒌实大者一枚(23克,实测)

乌头汤中乌头五枚为52.5克, 木防己汤中石膏如鸡子大12枚为840克,

抵当汤中水蛭30条为79.5克, 麻黄汤中杏仁70枚为21克,

小陷胸汤中栝蒌实一枚为23克

--“神农秤”质疑仝小林崔勿骄崔新育等152·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0月第26卷第4期

按《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作者实测得每100粒黍重0.58克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得出一些估量药物的大致剂量如下:

杏仁1个=0.3~0.4克桃仁1个=0.3克乌梅1枚=0.9克

水蛭1个=2.6克虻虫1个=0.33克大枣1枚=3.5克

赤小豆1个=0.05克五味子1个=0.08克栀子1枚=1克

半夏1枚=0.7~0.9克僵蚕1个=0.5克枳壳1枚=18克

槟榔1枚=7克栝蒌1枚=23~46克附子1枚=20~30克

(各文献记载有出入,以多数正确为准)

生白矾外用

五味子九个

红豆(赤小豆)十个

麝香 0

水蛭三个 2.6g

杏仁十个 0.4g

乌梅一个 0.9g

白粟米一抄

麻黄(无剂量)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3.5g

白芍药(无剂量)

白葵花五朵

小椒二个

蕤仁六个

川椒八个

轻粉一字

赤小豆一个 0.05g

草豆蔻仁一个

没食子三个

五倍子一个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

黄柏不计多少

生姜十片

向曰葵花七朵

狗胆一枚

生地黄汁一升

童子小便一升

芫蜻三百个

桃仁十个 0.3克

虻虫三个 0.33克

全蝎一个

丁香一个

葵花七朵

斑蝥十个

红娘子三个

秦艽(无剂量)

皂角仁(无剂量)

郁李仁(无剂量)

斑蝥两枚

以现有的药物用天平称量,得到的为现有剂量。

3、方剂中的服用药物剂量未统一,服药情况如下述类型:方名剂量剂型

泻荣汤都作一服汤剂

补中汤分作二服汤剂

明目细辛汤分作四服汤剂

葶苈丸每服二钱丸剂

散肿溃坚汤每服六钱汤剂

桔梗汤每服三钱汤剂

蔓荆子汤每服三钱或五钱汤剂

圆明内障升麻汤每服五七钱汤剂

神效黄芪汤 2方每服五钱汤剂

救苦汤每服一两汤剂

羌活清空膏每服一钱散剂调服

川芎散每服一钱或二三钱散剂调服

升麻黄连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丸剂

固真丸如鸡头大作一服丸剂

芍药柏皮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还睛紫金丹如鸡头大每用一丸丸剂

秦艽白术丸如鸡头仁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升阳调经汤如绿豆大服一百丸,另每服五钱丸剂

巴豆三棱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一二十丸丸剂

酒煮当归丸如麻豆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厚肠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丸剂

消痞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丸剂

调中益气汤=9方如梧桐大子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丸剂

红豆散外用散剂外用

碧天丸(井珠丸) 制一百丸每服一丸丸剂

黄芪当归人参汤作二服汤剂

红花桃仁汤作一服汤剂

*立效散 2方作一服散剂调服

服用剂型中包括散剂、汤剂、丸剂、外用剂等等,一些方剂的用量未确定, 以其下限为准:

如每服三五钱(每服三钱或五钱)则定为每服三钱,

每服五七十丸则定为每服五十丸,

服一百至二百丸则定为每服一百丸等,

若每服一钱至二三钱,则记为二钱.

由此,其中

都作一服(含作一服)的方剂有117首;

分作二服的方剂有2首;

分作四服的方剂有3首;

每服一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二钱的方剂有17首;

每服三钱的方剂有11首;

每服五钱的方剂有49首;

每服六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一两的方剂有3首;(上述方剂中有的是服用丸剂.)

制为丸剂,每次服用若干丸者有61首方:(如弹子大者2个;如黍米大者4个;如绿豆大者10个;如绿豆一倍大者6个;如鸡头仁大者2个;如鸡头大者5个;如梧桐子大者31个;如麻子大者1个;如麻豆大者1个)

外用的方剂有38首。

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方剂服法特点,把其统一为服用一次的剂量, 以便于方中各药物用量的比较.现在的难点是把丸剂的如梧桐子大.如鸡头仁大.如麻子大.如绿豆大.如绿豆一倍大.如鸡头大.如弹子大.如黍米大的药丸剂量折算成公制剂量单位。

外用方剂的剂量与内服方剂的剂量没有可比性,故可排除这一部分,另补入一些这类方剂即可。

各药中多数药物的用量相差较大,如:

皂角最高为三斤,最低为六钱;

炙甘草最低为一分,最高为二两;

熟地黄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郁李仁最高为五分,最低为一两五钱;

小龙胆草最低为三分,最高为一两五钱;

延胡索最高为五钱,最低为二分;

泽泻最高为七钱,最低为一分;

吴茱萸最高为五钱,最低为半分;

益智仁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知母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枳实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麦芽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三分

枳实3枚=54克乌头1枚=5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经方药量分析之分析---建国以来关于经方药量论文之分析赵宏利等中医药学报 1998 6 18-20

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于东汉光和二年(179)铸造,并由当时中央==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折合东汉时期的1斤为今之250g,1两为15 625g,1铢约0 65g。

东汉时期的容量根据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商鞅铜方升”及现藏南京博物院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折合东汉时期的1斗为今之2000ml,1升为200ml,1合为20ml。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程磐基14·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3期

杏仁70个(21克,实测) , 栝蒌实大者一枚(23克,实测)

乌头汤中乌头五枚为52.5克, 木防己汤中石膏如鸡子大12枚为840克,

抵当汤中水蛭30条为79.5克, 麻黄汤中杏仁70枚为21克,

小陷胸汤中栝蒌实一枚为23克

--“神农秤”质疑仝小林崔勿骄崔新育等152·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0月第26卷第4期

按《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作者实测得每100粒黍重0.58克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得出一些估量药物的大致剂量如下:

杏仁1个=0.3~0.4克桃仁1个=0.3克乌梅1枚=0.9克

水蛭1个=2.6克虻虫1个=0.33克大枣1枚=3.5克

赤小豆1个=0.05克五味子1个=0.08克栀子1枚=1克

半夏1枚=0.7~0.9克僵蚕1个=0.5克枳壳1枚=18克

槟榔1枚=7克栝蒌1枚=23~46克附子1枚=20~30克

(各文献记载有出入,以多数正确为准)

生白矾外用

五味子九个

红豆(赤小豆)十个

麝香 0

水蛭三个 2.6g

杏仁十个 0.4g

乌梅一个 0.9g

白粟米一抄

麻黄(无剂量)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3.5g

白芍药(无剂量)

白葵花五朵

小椒二个

蕤仁六个

川椒八个

轻粉一字

赤小豆一个 0.05g

草豆蔻仁一个

没食子三个

五倍子一个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

黄柏不计多少

生姜十片

向曰葵花七朵

狗胆一枚

生地黄汁一升

童子小便一升

芫蜻三百个

桃仁十个 0.3克

虻虫三个 0.33克

全蝎一个

丁香一个

葵花七朵

斑蝥十个

红娘子三个

秦艽(无剂量)

皂角仁(无剂量)

郁李仁(无剂量)

斑蝥两枚

以现有的药物用天平称量,得到的为现有剂量。

3、方剂中的服用药物剂量未统一,服药情况如下述类型:

方名剂量剂型

泻荣汤都作一服汤剂

补中汤分作二服汤剂

明目细辛汤分作四服汤剂

葶苈丸每服二钱丸剂

散肿溃坚汤每服六钱汤剂

桔梗汤每服三钱汤剂

蔓荆子汤每服三钱或五钱汤剂

圆明内障升麻汤每服五七钱汤剂

神效黄芪汤 2方每服五钱汤剂

救苦汤每服一两汤剂

羌活清空膏每服一钱散剂调服

川芎散每服一钱或二三钱散剂调服

升麻黄连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丸剂

固真丸如鸡头大作一服丸剂

芍药柏皮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还睛紫金丹如鸡头大每用一丸丸剂

秦艽白术丸如鸡头仁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升阳调经汤如绿豆大服一百丸,另每服五钱丸剂

巴豆三棱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一二十丸丸剂

酒煮当归丸如麻豆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厚肠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丸剂

消痞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丸剂

调中益气汤=9方如梧桐大子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丸剂

红豆散外用散剂外用

碧天丸(井珠丸) 制一百丸每服一丸丸剂

黄芪当归人参汤作二服汤剂

红花桃仁汤作一服汤剂

*立效散 2方作一服散剂调服

服用剂型中包括散剂、汤剂、丸剂、外用剂等等,一些方剂的用量未确定, 以其下限为准:

如每服三五钱(每服三钱或五钱)则定为每服三钱,

每服五七十丸则定为每服五十丸,

服一百至二百丸则定为每服一百丸等,

若每服一钱至二三钱,则记为二钱.

由此,其中

都作一服(含作一服)的方剂有117首;

分作二服的方剂有2首;

分作四服的方剂有3首;

每服一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二钱的方剂有17首;

每服三钱的方剂有11首;

每服五钱的方剂有49首;

每服六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一两的方剂有3首;(上述方剂中有的是服用丸剂.)

制为丸剂,每次服用若干丸者有61首方:(如弹子大者2个;如黍米大者4个;如绿豆大者10个;如绿豆一倍大者6个;如鸡头仁大者2个;如鸡头大者5个;如梧桐子大者31个;如麻子大者1个;如麻豆大者1个)

外用的方剂有38首。

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方剂服法特点,把其统一为服用一次的剂量, 以便于方中各药物用量的比较.现在的难点是把丸剂的如梧桐子大.如鸡头仁大.如麻子大.如绿豆大.如绿豆一倍大.如鸡头大.如弹子大.如黍米大的药丸剂量折算成公制剂量单位。

外用方剂的剂量与内服方剂的剂量没有可比性,故可排除这一部分,另补入一些这类方剂即可。

各药中多数药物的用量相差较大,如:

皂角最高为三斤,最低为六钱;

炙甘草最低为一分,最高为二两;

熟地黄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郁李仁最高为五分,最低为一两五钱;

小龙胆草最低为三分,最高为一两五钱;

延胡索最高为五钱,最低为二分;

泽泻最高为七钱,最低为一分;

吴茱萸最高为五钱,最低为半分;

益智仁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知母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枳实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麦芽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三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误诊误治案例和解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误诊误治案例和解析 学院:二临 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 课程:中医误诊误治辨析 姓名:沈楚楚 学号:053014115 完成时间:2015.5.1

摘要 目的:研究误诊误治案例,减少实践失误 方法:选择应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方造成的误诊误治案例结果:通过案例了解到不同性质症候的异同和辨别方法 结论:病症的相似或人为因素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们需提高辨别病症的能力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误诊误治、分析、解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经典中医著作。医师常常喜欢运用其中的良方,但是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辨病的失误,常有误诊误治的事情发生。一剂汤剂中哪怕是一味药的失误增减也可能带来极大的祸端。 案例分析与解析 (一)【伤寒论】选例 案1 腹痛误治 吴xx,男,13岁,1978年5月10日就诊。 患者因腹痛,在当地用驱蛔药无效,后来省城求医。治疗20多天后,拟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改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无效。后考虑慢性阑尾炎,用青霉素治疗亦无效。后转中医治疗。询其腹痛隐隐,时而绕脐腹痛,时而膝下两侧不适,大便不畅,2-3天一行,便软不硬,食纳量少,脸色淡而少华,舌苔薄白而润,脉弦缓有力。因其前期治疗均未有效,病势不急,痛不消失,无任何阳性特征,仍属肝脾不和,姑拟四逆散加味试治。处方:柴胡5g,枳壳9g,白芍9g,炙甘草5g,山药12g,扁豆10g,广木香3g,神曲10g。嘱服2剂,2剂后,腹痛已罢。再服两剂后一切良好。[1] 腹痛:腹痛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范围内的部位疼痛而言。包括大腹、

小腹、少腹、脐腹。[2] 病因病机: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七情六淫、饮食失节、气机郁滞、血脉瘀阻及湿阻、虫积、食积等因素。[2] 诊断要点:从疼痛部位看,痛在大腹多属脾胃,痛在脐腹多属大小肠,痛在脐下正中多属膀胱,痛在脐下两侧多余肝肾经有关:从病邪辨,腹痛不外乎寒、热、虚、实之类。寒痛,遇寒更甚,得热稍缓,形寒怯冷,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热痛,时热时止,口渴,小便赤,大便秘结或下利,舌苔。黄,脉洪数;虚痛,痛势绵绵喜按;实痛,胀满攻痛拒按;气滞痛,攻痛无定痛;血瘀痛,刺痛而固定不移;另有湿滞腹痛、食积腹痛、虫积腹痛等。[2] 【误案分析】本案几经周折,仍只能以腹痛待查,此病机仍为肝脾不和,气机阻滞。四逆散中的柴胡、枳壳有升有降,芍药、甘草缓急中和,加入山药、扁豆以健脾,木香、神曲,以顺气和胃,使之肝脾得调,胃气得顺,故可获效。[1] 案2自汗 符xx,女,68岁,1997年初诊。 病者自汗半月余。询其病史,因感冒服板蓝根、感冒灵等中西医成药甚多,继之汗出不止,全身汗出如洗,怕冷畏风,穿着甚多,卧床覆被以热水袋敷之,则身暖汗出较少。起床进食,饮水后汗又出。精神疲惫,饮食尚可,二便正常,睡眠安静,脉缓而弱,舌淡润。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服5剂后,患者告知,服一剂,汗出缓解,但服2、3剂后,汗出如前,且有增无减。患者证与第一诊方相似,并用麻黄根之类无效,遂用桂枝加附自汤:桂枝10g,制附片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3枚,炙甘草5g,嘱文火久煎,分3次服用。9月26日告谓,汗出止,身体舒适,痊愈。[1] 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争议】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着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 【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

伤寒论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伤寒论》背诵篇 太阳病辩证纲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9】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6】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7】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

肉瞤,此为逆也。 【18】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1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2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2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水逆,五苓散主之。 【24】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25】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变证

国医通 2018-2019 金匮要略及部分伤寒论试题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症状?: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

伤寒论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柯雪帆 赵章忠 张玉萍 程磐基

(天地悠悠zjw整理注:这篇文章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上。中药剂量关系中医药的慧命。本文内容只见多人引用,从未见过全文。网上也未见过。最近,偶然机会,在黄煌经方沙龙上,见到该文章的图片。(见附后)。我将它整理成word文档,供大家学习参考。20120629天地悠悠zjw)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伤寒沦》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药物剂量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悬而末决。现就近年对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 一、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 1979年出版的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仿寒论选读》具体地把《伤寒论》中汉代的1两折合为3克,1升折合为60~80毫升或18~30克。此书沿用1964年出版的《伤寒论讲义》(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观点,认为“关于剂量之标准,古今不一。汉时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即二十四铢为一两。处方应用时,一方面根据前人考证的量制折算,更重要的是依据临床实践。凡沦中云一两者,折今约一钱.云一升者,按重量折今六钱至一两不等,按容量可折60至80毫升。”我们认为,医生对某—种药物的习贯用量是回事,东汉时1两折合现在多少克是另一回事,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这种用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的方法,早已有之。如徐灵胎。医药源流论,认为“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汪昂《汤头歌诀》认为“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徐、汪两人均为清代人,出生年月,相差不过七十余年,当时的衡制并无变化,1两合今之37.3克。【1】而所估计的剂量相差竟达一倍。就以近年临床来说,各个医生的习惯用量差别很大.如上海的夏理彬老中医,桂枝只用三分到五分(1~1.5克),而沈宝善老中医,桂枝常用一两到三两(30~90克),相差数十倍.即使采用临床常用量的平均数,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医生的用药剂量差异之大,实难统一划定。所以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二、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测比重推算 近有陈家骅氏等的论著《经方药量管窥“见《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第5期),以《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乌头桂枝汤方后的煎煮法为根据,推算出东汉的1斤合今之126克,1两合8克弱。理由是方后记载“后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认为1斤蜜的容积为0.5升(五合),根据东汉1升合今之198毫升,则0.5升为99毫升。又测得生蜜比重为1.27克/毫升,于是推算出上述结果。我们曾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用100毫升市售的蜂蜜(比重为1.38克/毫升)加温,当减少到81.7毫升时,重量由138克减少到116克,蒸发水分约22克,比重变为1.42克/毫升。此时烧怀底部的蜂蜜已呈焦黑,冷却后凝成固体。据此我们认为:“以蜜二斤,煎减半”之说,是约略之辞,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且经煎煮后的蜂蜜是不能再以生蜜比重为标准的。因而陈氏推算的基础是不可靠的。再查考一下这一条原文,各种版本文字上有差异,如《千金方》为“白蜜一斤,煎减半,”《金匮要略心典》为“以水一升,煎减半。”这种以有争议的文字作为推算的依据,意义就不大了。 清·王朴庄《考证古方权量说》【2】也曾根据《千金方》蜜1斤得药升7合,及《灵台仪象志》水与蜜比重为20:29的记载,以自制药升1升水为一两二钱,推算出1药升蜜重一两七钱四分。据此又得出“古十六两,今重一两二钱一分八厘。古—两,今重七分六厘强”的结论。然而王朴庄自制的药升,并非是东汉时期的升,故上述数据也就不能认为是东汉时期的用量。 三、根据“药秤”折算 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编的《伤寒论语译》和1974年出版的《金匮要略语译》两书,一方面引用《中国度量衡史》的材料(东汉一两相当于13.92克)。【3】一方面引用唐·苏敬编的《新修本草》中的一段话,认为东汉时有药秤,只有普通秤的二分之一。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1两折为6.96克。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晋秤始,后汉(即东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耳,金银丝绵,并与药同,无轻重矣。古方唯有仲景而已涉今秤,若用古秤作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秤,悉用今者耳。”【4】要理解这段文字的涵义,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后汉末以来,晋代开始,衡器的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及如何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二是这段文字中所说的“今秤”,当然是指唐代的称量,而今称与张仲景的称量相似,那末,“古秤”是指什么时候的称量?根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度量衡制度于新莽时期曾进行了一次整顿,但是至汉末晋初,

伤寒论. 金匮要略卷九.精本 经方明理 铁杆中医论坛

伤寒论. 金匮要略卷九.精本经方明理铁杆中医论坛 此书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张仲景为东汉著名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为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后汉书,无其传略,说明张仲景非豪门旺族。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才可谓之能读。读仲景书,不仅知其正面,须知其反面,应知其侧面,看出底板,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不可以,仅读后贤书而不读仲景书又不可以,二者兼备,临证方可有济。难症痼疾,师法仲景。仲景书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仲景一生学问,既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揭示六经提纲,判阴阳之界限,三阳本乾元一气所分,三阴本坤元一气所化,五脏六腑本是虚位,二气流行,方见真机。仲景方能疗大病,救急痛,愈痼疾。一部伤寒医天下。于无字处读伤寒。伤寒论,辨证论治揭示了由阳入阴的理论体系。伤寒全书最吃紧.最着眼处,却是个寒处。识得于此,头脑一清,耳目一新,因张仲景当时所治病证,多因寒起,证则寒象居多,方药则以除寒为主。全书从寒字着眼,寒字着手,方药则以解寒为法。如寒而后热者,系病之发衰.. 如先热而后寒者,为病之变化。故学习. 钻研仲景之书,胸中当时时存有寒字,当牢固掌握寒之正证. 变证,始为学习伤寒杂病

论之一大法门。临证时,当注意寒热二字,掌握寒与热出现的早晚不同,转化关系。若临证所见高热者,未必皆为险症。若高热之时,不应寒而恶寒者,倒须警惕。故寒后化热者尚属一般,热甚而有寒意者亟须深思。伤寒全书中,除寒字而外,尚须精研汗字。汗血同源,甚为宝贵,岂可轻易丢弃。应汗不汗病不瘥,发汗之多少亦须商,汗之适时要讲究,过汗坏病医之过。故临证之所见,有汗出少而不足祛邪者,有汗出多而邪亦不去者,有非汗出不足愈病者,有非汗出而病方退者。惟药使汗出,决无大汗出之理。大出之汗,如战汗者,乃正邪相争以决存亡而大汗出.. 如阳亡者,正气见脱而汗不止也。祛邪取汗,当予调和营卫之法,充分利用机体抗病之力,使周身上下,漐漐汗出,以手抚之似有汗出为佳。如使汗出如水流漓,正亦有损也。仲景全书,除六经本证外,均为变证.. 除六经本证治法外,均为变法。掌握其法度,自可触类旁通而应变也。伤寒之治,要旨在于病情由内向外者病退,为顺.. 由外向内者病进,为逆。临证所见痦寐之变,非惟仅由阴阳之偏胜偏衰所致者,亦可因邪阻隔而使阴阳不交者,如痰.瘀之类均是,邪去则阴阳自交,痦寐复常矣。认为仲景经方1两约为今15.6克。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仲景之秘,唯叶天士能通变之。只学伤寒容易侧重温补,单学温病容易涉于清淡。自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有案可查的方剂不下数万个,其中现在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的诊断意义的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的诊断意义的分析 脉象的诊断意义,初看起来简单明了,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主正虚实脉主邪实。。。。。。。,历代脉学著作及教科书中所说,大致相同,似乎没有分析的必要。其实不然,我们如能细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便能体会到脉诊的诊断意义与病情的发展|、证候的变化、病人的体质、病邪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一个脉象的的诊断意义往往是多义的,应与各种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才能明确其对具体病人的诊断意义。兹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意义作一番穷尽性的简要的分析。试图改变一脉一证的脉诊观念,以提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浮脉 《伤寒论》中共记载浮脉64次。提示表证者43次,占百分之67(其中6次不是典型的表证,但有外邪)。提示热证者15次,占百分之23,大多在阳明病经证中,可见阳明经证之热有外达之势。提示虚证者4次,占百分之6。虚实相对,治法大异,不可忽视。还有2次是指吐法,提示病邪上越的病机。 《金匮要略》共记载浮脉44次。(五脏风寒篇中浮之虚、浮之弱、浮之实、浮之坚四个浮字是指诊脉时轻按浮取,不是浮脉,未列入)提示风邪外袭者15次,占百分之34,远较《伤寒论》为低。提示热证者14次,占百分之32。提示虚证者13次,占百分之30,明显高于《伤寒论》,可见杂病浮脉应高度重视虚证的可能。也有2次是指可吐之证。 二、沉脉 《伤寒论》中记载沉脉24次,所有沉脉全部是指里证。其中里实证12次,里虚证9次,里寒实证2次,虚实夹杂者1次。可见在《伤寒论》中,浮脉主表的可靠性不足百分之70,沉脉主里的可靠性却极高,但出现沉脉不能否定表证之存在,如少阴病篇第301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表里同病而见沉脉。 《金匮要略》中记载沉脉33次(包括伏脉2次),其中30次指里证(因水气病浮肿而出现的沉脉13次),提示里寒实证者13次,里虚寒者8次,里实热者8次,分布于下利、黄疸、黄汗、痰饮、水气、卒厥等疾病,对此应特别重视。此外,咳嗽病篇泽漆汤证的沉脉是阐明病机,属于里证,但寒热虚实夹杂证情十分复杂。 三、数脉(附疾脉) 《伤寒论》中记载数脉21次。14次指热证,其中虚热2次,实热9次,另有3次病邪属实热而正气略有不足。有5次数脉为表寒证,宜辛温解表,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虽属寒邪,体温升高则出现数脉,不能因脉数而否定其寒,忌用温药。又2次数脉是指虚寒证。虚寒与实热性质相反,但均可出现数脉,必要重视。疾脉1次,阳明病篇第214条,脉滑而疾,用小承气汤。滑指里实,可以用大承气汤,但疾提示正气已略有不足,故改用小承气汤。 《金匮要略》中记载数脉28次。属实热的15次,虚热或微热5次,属虚寒4次,属寒实的3次,另有1次是正邪盛的危重证(为痰饮咳嗽病)。由此可见,在杂病中,出现数脉证情很复杂,大多提示热证(百分之71),寒证见数脉的也不少(百分之25),既有病证将愈的,也有病情危重的。故对数脉要慎重辨析。 四、迟脉 《伤寒论》中记载迟脉13次,真正属于虚寒证的5次,占百分之38,有6次为实证(其中阳明实热2次,结胸实热1次,痰热内郁1次,寒实结聚1次,湿邪内阻2次)。另有1次为热退身凉,脉率缓慢。上述数据样本太小,没有统计意义。但出现迟脉的病证中,实证多于虚证,实热与虚寒接近,这一点值得注意。 《金匮要略》中记载迟脉18次。属虚寒者9次,属实邪阻滞者7次(其中实热2次,寒实4次,寒热难定者1次),另有1次为虚实夹杂,1次为热退身凉,虚寒证略于〈〈伤寒论〉〉,

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143方

伤寒论113方集锦——专业分享 1桂枝汤方:12条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

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1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10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118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11桂枝人参汤方:163 桂枝四两,另切甘草四两,炙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人参汤加桂枝——小编按) 12桂枝附子汤方:174 (桂枝加白术汤)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28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朮茯苓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右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