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

中文摘要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它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不仅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而且对旅游者权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做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Abstract

In the tourism market,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influence on tourists’ decision. The asymmetry of tourism market information results in not only improper competition, but also loss and harm of tourist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is article, it points out what is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searches manifesta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ourism.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旅游市场;信息支持

引言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放旅游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游客的观念和消费方式在不断的更新。旅游业要进行超前的旅游市场的信息管理,深入了解游客要求,加大旅游市场分析。而我国,旅游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量不等,这就出现了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尔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从七十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研究。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在对立的经济状态下,即经济关系中的一方知情,另一方不知情,而知情的一方有着利用信息优势获利的机会。

我们一般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不等,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1]。

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起交易者的“市场操纵行为”。一方面,市场操纵者利用信息有时操纵市场行情,使市场价格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那些不知内幕信息的市场追随者也要采取适当的策略来避免被套牢[2]。

旅游作为获得心理感受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增长较快的产业。然而在现代旅游市场中,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旅游者权益受到损害。

二.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一)什么是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旅游市场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经济关系的总和。旅游市场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

旅游市场信息是人们进行决策的依据,是反映在旅游服务业市场活动中各种变化及其特征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等情况的总称。

在旅游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量不等。提供旅游服务的供给者即旅游企业往往拥有多方面的旅游信息,而旅游者获得的旅游信息少,这就是所谓的旅游业的市场信息不对称[4]。

(二)产生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1.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差异。

旅游行业是向人们提供满足及其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诸方面需要的服务性行为[5]。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反复的、多次的,而绝大部分消费者是一次性消费。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优势,供应者的资质、信誉等情况知之甚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

因此,旅游者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之间的差距。旅游供给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旅游产品对于旅游者的满足程度。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了解他的特殊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和更新[6]。

2.专业知识上的差异。

旅游服务提供者是专业服务机构,拥有完善的信息平台、畅通的资讯渠道,同时还拥有一批经过多年培养,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而旅游者处于对成本的考虑,不会在旅游之前去收集大量、详细的旅游信息。他们关于旅游专业设施及服务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个体的尝试或外界的宣传,具有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另外,大多数旅游提供者是本地居民,对本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非常熟悉。而游客通常是通过媒体、广告了解旅游目的地,对当地人文环境的了解不多。加上一些企业的虚假宣传,致使旅游者对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联想。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判断和购买决策的一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而导致旅游市场失灵。

3.旅游服务产品的特性。

旅游产品主要以服务形态为主。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虽然包含有某些有形产品的因素,但是就旅游活动的整体来说,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的是一种满足旅游者精神享受的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特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满足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的需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同旅游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买卖关系[7]。从而引起了游客同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行业之间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

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只有少量线索能够用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又因为旅游产品是以人的服务为最基本的,不同的服务员其经历、性格特点、工作态度与情绪是不同的,这也导致了旅游者评价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困难性。

4.旅游企业的实力及组织力量上的差异。

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组织结构严谨的旅游企业,拥有自己的旅游景点、饭店、交通工具和旅行社。例如美国的“迪尼斯”公司。这些旅游供应者对提供全面的服务,协调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有着绝对的有优势。而旅游消费者往往是个体行为或临时组成的团体,在获取信息,维护权益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这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三)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1.不同的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旅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旅游业的外向性决定了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极其严重。旅游是近段时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现代旅游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和涉外性。即使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就本地与外地的关系而言也有外向性问题。本文中关于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中论述到:由于旅游活动经常是跨地域进行

的,一般情况下旅游者很难很好的了解有关旅游地的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不确定性大。另外,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制度、政治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很大的差距,旅行企业工作人员对游客的信息也不能很好的了解,这就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不对称现象,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二、游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着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因此信息不对称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旅游行业是向人们提供满足其在旅游过程中食、住、游、行、吃、娱等多方面需求的产业,并由此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方的效益。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出现游客与旅游活动间的信息不对称。例如,对当地交通、住宿、旅游场所、餐饮等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对这些活动场所的安全、服务、价格等的信息不对称等等,甚至旅游企业对旅游者的多样性需求的不对称,都会导致各种不正规的旅游公司的出现。

第三、旅游商品的重要性,决定了旅游企业争取信息的必要性,因而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场中的表现出特殊性。我们一般说的旅游商品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引起购买欲望的商品。游客在购买商品时与卖方存在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买卖双方互相之间的了解沟通难度也加大,导致旅游商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大。

另外,在旅游商品交易中通常还存在着“第三者”——旅游中间商。他是指代理旅游目的的国家或地区或大企业旅游产品销售的组织机构与个人,其中以旅行社为主[8]。他们是旅游产品得以实现的中间渠道,因此旅行社或者负责接团的导游员就成了旅游市场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必然会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使其基本权益受到损害。他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处于信息交流的中枢地位,起信息收集的范围、对象和渠道都比较集中。而旅游者友谊从事相对固定的职业和工作,对有关旅游消费的信息及决策会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

另外,旅行社运用自身对旅游者需求的理解,对各种服务要素进行加工和组合,规划出旅游路线,使得旅游者的选择余地很小。而且旅行社往往会处于自己的利益,通过劝诱、虚假宣传等手段对其设计的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从而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得非正当利益。例如旅行社广告会注明飞机机型,但不注明起飞的时间。拿“欧洲10国15日游”来说,按照正常的成本计算,直达目的地的机票在淡季不会低于3500元,在旺季不会低于4200元。而签证费、酒店、车辆、餐饮、导游等费用一般应在8200元在8500元,这样算来,全部成本在12000元左右。但一些旅行社开出的价格往往低于一万元。旅游社与消费者之间明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2)导游员与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游员与旅游者之间是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关系,也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旅游目的的国家或地方企业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旅行社运用自身对游客的需求的理解,以旅游景区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线索,对旅游过程的具体走向和连带服务设计、串

联或组合[9]。这些都需要由导游完成。作为代理人的导游,可以通过旅游合同,旅游计划等,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旅游者需求方面的信息,而游客则不能很好的了解导游员和其所提供的服务方面的信息。

一些导游员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以偷工减料的方式损害旅游者的利益。导游引导客人购买商品是旅游服务中的必要环节,取得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宣传促销的奖励是十分正常的。然而,现在许多导游员利用旅游者不熟悉旅游景点的弱点,故意减少讲解的内容,减少游客在景点停留的时间,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安排旅游者到商店购物,并延长旅游者的购物时间,是旅游者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可以从商店店主处获得更多的回扣,使得旅游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3)旅行社与导游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许多导游员可以自由在不同的旅行社之间进行流动,而旅行社之间信息交流的少[10]。旅行社在招聘导游员的时候只能初步的对导游员进行一般性的了解,导游员则可以事先对所应聘的旅行社进行较多的信息调查。因此旅行社与之代理人导游员同样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由于导游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并且提供导游服务的地点经常远离旅行社,即导游的外向性。使得旅行社不能及时发现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存在着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形成“天高皇帝远”的现象。例如:导游员不向旅行社有关领导请示,擅自改变活动日程,安排旅游者到旅游合同上未包含的景点游览,并从中受益,从相应的旅游景点处获取门票折扣,直接侵犯了旅游者的权益。

还有一些旅游车的司机,其素质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与导游分得同样比例的回扣。由于有回扣可拿,部分司机低成本接团,甚至“零车费”或向车队交“人头费”,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氛围。一些旅行社在选择车辆的时候,不能准确掌握司机的信息,只关注车型和车费,而不在乎起品质和内在素质,直接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旅行社带来了负效应。

三.信息不对称对旅游业的影响。

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旅游者才被吸引到旅游地点,才会产生市场交易。但是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旅游者权益受害的重要原因,制约着我国旅游业良性发展。旅游市场信息不所造成的危害概括一下,有以下几点:

(一)对旅行社所造成的危害

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旅游企业利用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组织对旅游者进行劝说,诱导现代迫切需要“心理享受”的人们外出旅行。甚至有的旅游企业在广告、促销、公关等活动中,所宣传的内容和客观事实不相符,致使旅游者对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判断和购买决策的一种侵害消费权益的行为。甚至,有些人钻法律的空子,无视《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开办一些非法旅行社。有的导游员尽敢不顾游客的身心安全,组织涉外旅行,大大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不仅侵害了旅行社的正常的运行秩序,也扰乱了旅游市场。

由于信息不对称,旅游者很难立刻发现旅行社的违规行为,但最后他们还是会发觉起利益受到侵害,从而对旅行社的服务产生了不满,不敢轻信旅行社的促销宣传,甚至不再相信任何旅行社所推荐旅游产品,进而影响了旅行行业的正常运行。

(二)对导游员造成的危害

导游是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和桥梁。人们对旅行社的不信任进而转移到对导游的不信任。在2004年12月,海南发生的导游司机群体性上访事件,其实就是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状况的一个缩影。“黑车”、“黑社”、“黑导”、“黑店”等非法经营活动屡禁不止。旅游汽车公司“轻管理,重收费”,旅行社零负团费,恶性竞争越演越激烈,这些都能导致正规旅行社以及其所属的导游人员的权益受到损害。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游客选择线路和旅行社时往往只比较价格,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多。有的旅游者素质水平低,在出游的时候不讲卫生、不文明、不礼貌,部分人还个人意识膨胀,不注意配合导游的工作。影响到导游的工作情绪和质量,这些都会产生信息不对称。

由于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旅游者无法准确的判断旅行社提供导游服务究竟是优质还是劣质,而对旅行社的导游服务产生错觉,往往会先入为主,认为旅行社所提供得导游服务均是劣质服务。因而对导游员产生不信任感,对导游员怀有戒备与防范之心,甚至产生对导游员的抵触和敌对情绪,直接影响到导游的工作质量,进而影响到游客自身的利益。

(三)对旅游也造成的影响

1.严重阻碍旅行业的发展。

由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审批,轻监管”,在市场整顿中有畏难情绪,围绕旅行社违规经营,导游不规范操作,出境旅游秩序混乱以及非法经营旅游业务四个方面的市场整顿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12]。

由此旅游者对导游和旅行社产生的不信任。最终会导致旅游者在需要出行时,会选择自助旅游,如自己安排旅游路线和活动目标,自己预定饭店、交通等旅游服务。虽然这样一来,游客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他们却认为这样是安全放心的,自己的权利受到较少的损害。久而久之,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旅行社接待数量下降,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2.对旅游市场价格的影响。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旅游价格一般是旅游产品基本部分的价格,主要是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和娱乐等活动的价格[13]。

在我国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的人们越来越多,但是旅游地点如何吸引游客的目光,争取旅游者,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正当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在市场条件下,卖方比买方掌握更多的信息,由此造成市场法则失灵。旅游市场上供大于求,引起“超低价竞争”。然而,在目前的中国旅游市场中,低价往往意味着劣质的服务大行其道。在不正当竞争中,削价竞争是通常的做法。当削价程

度达到不顾成本甚至是边际利润率成为负数的时候,竞争者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就会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以求补偿。

3.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旅游市场是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工具和服务性劳动,为旅游者服务的市场。人们外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旅游产业发展的也越来越快。仅2000年,全国旅行社由7355家增加到8993家,新增加1683家,其中国际社增加32家,国内的增加1606家,比1999年增加了22.27%,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469.95亿元,比1999年度增长了21.51%。旅游业务收入为443.62亿元,同比增长了24.24%,利润总额为10.44亿元,同比增长11.66%[14]。

旅游市场想要保持生命力,除了保证顾客满意,还要及时发现古的需要,进而满足顾客。这就要求要不断的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也要大力整顿旅游市场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我国的旅游市场机制远未达到完善和成熟的程度,因而市场调节的空白增多。随着传统体制的行政性约束下降和市场机制的经济性约束不完备,旅游管理力度受到一定的削弱。大量的非经济性旅游企业的涌现,不规范、不完善的竞争行为的存在,导致了竞争秩序的混乱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同时也使旅客的利益受到损害。

四.加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管理对策

(一) 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

为了解除旅游者与旅游企业及导游之间的不信任,使旅游业走上正规的,量性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消除旅游信息不对称现象,改变游客的信息弱势地位,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从而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

2004年,国家旅游局会同公安、外交、工商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春蕾行动”,对非法经营出境的中介组织进行了专项打击。各地也加大了治理整顿力度,北京,重庆等地重点治理了非法“一日游”市场,深圳、桂林、青岛等地重点查处了“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行为,都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对旅行社等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零负团费、虚假广告、不签订旅游合同或违反合同约定“挂靠承包”以及超范围经营等非法行为[15]。

针对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具体状况,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旅行社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业务行为进行信息监督。例如,旅行社的各种销售,宣传材料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对其销售的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游客在出行时能够对其旅程安排清楚明晰。同时,使接待标准、旅游价格更透明化,严格查处虚假广告及其它违法的推销活动,防止游客接受不真实的信息。

2.加强旅行社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

为了提高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信任感,促进旅行社的正常发展,各旅行社也应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方法来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

首先,要提高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导游员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行为直接关系着旅游者的基本利益,因此导游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要提高导游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情服务游客,为社会做奉献。同时,还要提高导游人员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避免侵害旅游者的事情发生,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事。

其次,应该加强旅行社自身的管理。为了促进旅行社的正常发展,旅行社同旅游者签订合同时,应将具体旅游活动的日程安排、旅游接待标准、旅游景点的安排以及旅游价格等都具体化,细分化,透明的告知给旅游者,并表注导游员服务的内容,以及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应当享受的权益。另外还要提示旅游者一旦发生导游员违反旅游合同的行为应向旅行社提出投诉等。只有加强旅行社自身的管理,旅游者才可以放心的信赖旅游社,安心外出旅游,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旅游设施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旅游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活动为一体的活动。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做到硬件设施的完善。在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基础条件都比较差,以饭店为例。在饭店中,由于顾客、管理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不等,顾客对饭店服务的期望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16]。饭店要有效的满足顾客的需要,实现其服务期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应为充分开展市场研究,准确掌握顾客需求,科学的管理饭店,使得顾客的期望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而不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当然,也不是让旅游企业可以的压低自己在游客心中的期望值。毕竟,只有好的服务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强调不要过大的夸张,也不要可以的隐瞒。

除此之外,加强旅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加强对旅游者信息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旅游者在决定旅游前应该了解一下所选择的旅游点或者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对所了解的信息要综合比较,尽可能的缩小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甚至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加强信息市场管理对策

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信息不对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发展旅游市场,就需要加强信息市场的管理。

1.规范旅游产品中的信息显示。

应该从法律的角度,用法律的形式强迫旅游商品生产者暴露商品信息。同时中间商也要依法经营,对其经营状况、信誉程度、游客投诉的次数等等指标进行评估,固定其经营范围,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旅游产品中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增加旅游产品信息沟通渠,避免有些导游通过引导旅游者到饭店住宿,到商店购物等一系列行为,从中大收商家的回扣。因此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该旅游地的特色产品,从而缩小与旅游企业的信息差距,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规范旅游企业的信息提供行为。

2.规范旅游企业的信息提供行为。

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该对旅游企业提供其业务资格证明的行为进行规范。业务资格是反映旅游企业基本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信息。旅游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可以杜绝现实生活中种种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切实保护旅游者权益。

3.建立旅游者信息服务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旅游市场。信息技术增强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增加信息的数量,提高信息的质量提供了途径。旅游目的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目的地公共旅游设施和私营设施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传播,可以降低旅游者在策划和组织旅游线路所需要的费用,从而使旅游市场交易容易达成。旅游者也可以准确的掌握旅游地的信息,如去旅游地的交通方式、时刻表、价格、还有风景名胜的介绍、娱乐设施的说明,娱乐场所的门票,以及天气情况等等信息[19]。也可以帮助旅游者在旅行之前,在计划酝酿阶段了解有关基础,减小了信息差距,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时光内消除信息不对称。

4.发挥政府的外向联络功能。

想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对旅游市场的危害,政府就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是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主导。政府应该开展好对外的调研,收藏其他地方较有成效的旅游营销方式和方法。探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和其变化趋势,指导各个有关部门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总之,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决策,旅游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不讲道德,隐瞒信息或散布虚假信息,是旅游者上当受骗[18]。从而引起人们对旅游企业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到旅游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这种现象会渐渐得到改变,但是这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旅游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制来规范旅游市场,这样才能培育起一个健康、持续的旅游市场。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1] 陈丕积,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行为[J],旅游学刊 2000、2

[2] 高鸿桢、林嘉永,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 2005、2

[3]、[6] 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第128页

[4] 孙建超、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旅游权益保护[J],旅游学刊 2001、2

[5] 李茹、对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思考[N],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vol.2 no.3

[7]、[13]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0、第60页

[8] 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旅游专业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0

[9]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第99页

[10] 梁智导游员道德危险的防范也控制[J],旅游科学,2001、3

[11] 查军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与对策[J],兰州学刊,2001、5

[12]、[15] 何局长在200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1-11

http://https://www.doczj.com/doc/789915692.html,/ 2005年5月21日 14:25 访问

[14] 戴斌、杜江旅行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第283页

[16] 秦远好饭店服务质量期望差距管理研究[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vol.31 、no.2

[17] 王莹旅游商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透视及其管理对策[N],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18] 王小锡经济的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21页

日照分析的一点探讨

关于日照分析问题的一点探讨 2010年12月17日 一、日照分析及有关概念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相关规范 四、其它有关要求 五、日照分析报告 六、正在拟订的国家标准《建筑日照参数标准》 七、常见的建筑日照计算报告内容 八、计算实例 九、问题与建议 一、日照分析及有关概念 1、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是指利用日照分析相关软件,建立完整的地球与太阳数学模型,从几何和光学的角度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解决物体的阴影和影响的关系,以此准确地分析出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任意建筑物的细部状况,对建筑群体间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以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建筑物的位臵,为居住区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简单地讲,是指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或已建的建筑、组团绿地、托儿所和幼儿园活动场地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 根据日照分析结果编制的《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审核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 2、日照的作用:日照就是物体表面被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建筑日照就是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地段、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和房间内部的现象。阳光照射能引起动植物的各种光生物学反应,能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阳光中紫外线能预防和治疗感冒、佝偻病、支气管炎等疾病。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冬季照射室内,所产生的辐射热能提高室温,有良好的取暖和干燥作用。日照对建筑物的造型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当的阴影能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因此,必须争取适当的建筑日照。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日照在生活居住建筑中表现出以下三大作用:杀菌、提高室内温度、刺激大脑头皮,以达到让人愉悦。 3、日照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52一2005),其2.0.13 :日照标准(insolation standards)指“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2)按照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5.0.16,日照标准指:“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4、我国日照研究历史

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民俗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一种文化旅游形式,相对于普通的观光旅游而言,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方式。河南自古是我国的中原地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管理,需要了解现存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才有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提高。 一、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资源特点 1.传承性强 深受中原文化熏淘的河南民俗自其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其间没有受到外来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替代。例如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寻亲”、“合八字”、“订婚”、“换帖”、“传大启”、“下聘礼”、“抬嫁妆”、“完婚”、“闹房”、“回门”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朱仙镇的木板年画从宋代传承至今;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都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发展着。 2内容丰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中原民俗文化在长期生产生活历史中形成许多习俗,并优化传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例如太吴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间节会至今不衰,开封的盘鼓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 3影响广泛 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 (二)开发现状 在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薄薄的一卷《清明上河图》,被全世界视为瑰

重庆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策略研究

一块“疯狂的石头”引发的思考 ——重庆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旅游市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种新兴的旅游营销策略——影视营销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以电影《疯狂的石头》为重庆旅游市场带来的可喜变化为启示,通过对重庆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现状展开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市场影视作品影视营销旅游目的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罗汉寺、嘉陵江江索道、轻轨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一时间,坐索道、游寺庙、乘轻轨成了重庆都市旅游的新宠儿。尤其是罗汉寺大门外那块默默无闻的下水道井盖,好像在一夜间迅速串红,成为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这匪夷所思的事情源于一部投资不到300万人民币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不仅让宁浩、黄渤、郭涛这样的导演和明星跻身一线电影人的行列,而且让“重庆”、“罗汉寺”等词在百度搜索榜的排名直线攀升,更将重庆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载入众多影迷的旅行手册。 2006年,也就是影片全国公映那年,重庆接待游客达6847.51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3.8%1,不能说这13.8%的增长率里没有“石头”的功劳。小小的“石头”为重庆带来了大量人气。因为它,全国各地的 1《200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影迷蜂拥而至,只为寻找剧中的实景拍摄地,亲身感受“石头”带来的乐趣。以罗汉寺为例,自2006年6月电影上映以来,到罗汉寺旅游的游客成倍增加,2007年1月的客流量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漫步在罗汉寺附近,时常会发现一两对青年男女驻足在马路边的下水道井盖旁谈笑议论。哪怕是周围行色匆匆的路人,也会忍不住朝那井盖瞅上一眼。这,就是影视作品为旅游业创造的巨大市场。 从“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重庆都市旅游节”到“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从“生态旅游主题年”、“乡村旅游主题年”到“名镇旅游主题年”,重庆市委、市府发展“大旅游”的决心和成效显而易见。“大旅游”必然需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笔者认为,在“大营销”中,影视营销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实现2010年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庆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中国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2,实施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策略势在必行。 一、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的概念、作用及特点 (一)旅游市场影视营销的概念 影视作品,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合称。 旅游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联系;从地理学角度讲,是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 旅游市场影视营销,就是将影视作品与旅游市场两个概念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旅游目的地利用影视作品拍摄和放映的各个阶段,有重点、2《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旅游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四川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章四川省旅游业运行分析 第一节四川省旅游业总体情况 继08年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后,2009年与2010年四川旅 游整体情况摆脱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尤其是本地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游市 场3月份已经稳步上升。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 2011年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 客5560.4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6.01亿元,同比 增长13%。与“5.12”,地震前08年比较,09年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而 且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均保持了相近的增长速度,2010 年度一举扭 转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保证了2011年的良好开局。 受1月元旦假期、春节黄金周刺激,2月节后市场萎缩和不利天气的双 重影响,以及3月天气转暖刺激,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但一季度市场的整体呈增长态势。以本地客源为主导的近程旅游已经成为当 前全省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入境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呈现“先抑后扬”的 态势,出现了回暖征兆。 第二节省内各区域旅游业情况 成都市旅游门户地位突出,本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新兴旅游景点异军 突起。三州两市市场结构差异性较大,川东旅游市场增长较快,川南地区抢 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川北市场下降速度放缓,恢复迹象明显。 一季度成都市旅游中心和集散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日游游客占游客 总数的49%,都市周边及近郊景区人气旺盛。三州两市中阿坝州旅游收入有 所下降;甘孜州受到一定冲击,但黄金周旅游门票收入创新高;凉山州和攀 枝花市旅游运行基本保持平稳;雅安市借势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和大熊猫品

日照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日照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太阳在这里升起”到日照体验水上运动 ——日照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宁,单位:日照市旅游局 建市二十多年来,日照旅游业作为一支新力军在日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逐步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日照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变化,旅游业向何处发展,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对日照旅游优势、面临机遇、存在问题等方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日照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一、日照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一)国民经济形势良好,发展环境良好。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旅游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国经济已连续保持30年平均8—9%的高速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分析,我国人均消费到2020年将以每年10.8%的速度递增,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商品的更新换代,都将成为消费支出中增速较快的项目,旅游将是消费升级的主要收益行业之一。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是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龙头产业,旅游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是国民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度假机会更多。2007年国家对法定假日作了调整,法定假日加上周末,国内居民年休息时间由1995年的59天调整到了115天。同时,还颁布实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休闲需求。闲暇时间增多,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旅游机会。 三是国民收入提高,休闲度假欲望更强。2011年我国GdP是47.15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人均GdP达4382美元。有资料显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需求将会全面扩张。目前,我国旅游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休闲度假市场需求,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旅游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休闲度假旅游新时代。 (二)日照旅游作用日益增大,地位更加突出。日照是山东半岛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是山东海滨旅游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被列入山东省大旅游格局中,成为“8+2”无障碍旅游区(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日照、东营8城市+济宁、泰安两城市)中的重要部分。日照又是山东省打造的“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精品旅游体系中交汇点上,成为两条旅游线路重要接点。日照还是《山东旅游总体规划》确定的八大旅游区之一,在齐鲁文化旅游圈中处于重要位置。2005年,山东省邀请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山东海滨度假旅游规划》中涉及山东省7个城市,日照市作为重点区域位列其中。规划中,日照市的太阳城被列入优先开发的度假区项目。同时,“太阳城”旅游度假区还被列为省旅

旅游市场细分

本次课标题:第一章导论 授课班级酒店1031班上课学时数 2 上课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市场营销与旅游市场营销 的区别及联系 2.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分析 实际问题 1、了解旅游及旅游市场。 2、了解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营销 3、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 4、掌握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能力 训练方式方法1、课堂讲授 2、案例教学 3、课堂讨论 参考资料1、《旅游市场营销学》刘德光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2、《旅游市场营销学》余锋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 3、《饭店与旅游服务业市场营销》李天元主译中国旅游出版社 4、《饭店营销学》钱炜旅游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旅游及旅游市场 一、旅游及旅游业 人类对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有着生来具有的好奇心,我们渴望了解其它地方是什么样子,包括那里的民族、那里的文化、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的野生动植物、那里的地形地貌等。 当今的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旅游也在走出地区,迈出国门,跨向一个全球化旅游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旅行对于许许多多的家庭和个人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了。 (一)旅游 每当我们看到“旅游”一词时,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人们去某一地方观光旅游、探亲访友、度假休闲。 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人们外出参加会议、洽谈生意、学习和研究访问其实也是旅游的一部分。 我们一般从两个不同角度认识旅游: l.游客——游客寻求各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经历和满足,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要参加的活动。 2.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旅游企业把旅游看作是一个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游客需求,从而获得利润的机会。 这样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游客和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现象和关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 (二)旅游供给和旅游活动包括 l.膳宿。包括所有形式的住宿(甚至野营)和所有类型的餐饮服务。 2.购物。包括任何一种零售购买活动,如纪念品、手工艺品、服装、食品杂货等。 3.活动。包括娱乐活动、体育活动、观光、当地旅游、文化事件、节日和博彩等。 4.交通。包括所有形式的陆、海、空交通运输工具。 它们可以用“食、住、行、游、娱、购”六个字来概括,整个旅游供给和活动是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和基础的。 (三)旅游业的概念及地位

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案例分析

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案例分析 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案例分析 1、目的性营销策划,首先必须明确营销发展目标。对任何企业 来说,没有明确的营销发展目标,很容易出现营销方向偏差、缺乏 营销动力等非正常状态。 2、系统性第一,旅游营销策划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对市场环境 与企业自身状况的系统、准确的分析判断上。没有系统、准确的分 析判断作基础,难以进行精准有效的营销定位,更谈不上制定行之 有效的营销组合与实施方案。 第二,营销策划的系统性表现在它是一种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与统一。营销策划首先必须确定完成营销目标的营销战略,在营销战略 的指导下,构思营销策略组合与具体的营销运作方案。 第三,营销策划的系统性还表现为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呼应与承续上。营销策划的每一个环节总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活动的结束,意 味着下一个活动的开始,循环往复,构成了营销活动链。缺乏时间 上前后呼应的营销活动链的市场营销策划不会有肯定的效果。同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总是多种营销要素的立体组合。单一的产品 销售模式,或称平面销售模式,与策划时代的营销要求是不适应的。通过这种组合才能形成综合推进力,去推动产品或劳务的销售。可见,市场营销策划是关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系统工程。 旅游营销的模式 1.绿色营销 随着生活水平及自身素质的双重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消费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及服务,注意力及需求消费健康化、自然化,“绿 色产品”更是成为人们的新宠。旅游营销应特别重视 绿色”概念,同时在营销策略上注重“绿色情怀”,重视“绿色包装”,提供“绿色服务”,做到天人合一,健康营销。

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机构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必须不断改善旅游环境质量,开展绿色营销,把企业、政府、旅游者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协调起来,实现旅游业持续 发展。进行绿色营销,企业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市场的消费需求,同 时也将满足这种需求可能造成的环境后果作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 营销的重点是企业、市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企业利益、社 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一致。 2.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各个旅游利益主体的联合,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对其进行整体营销,包括通常所说的“食 住行游购娱”各要素;政府宣传与企业营销相结合,即政府主管部门 的地区旅游总体形象宣传与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营销分工合作,形 成多层次的宣传促销合力。面对旅游者的推销与面向旅行商的营销 相结合,形成立体宣传促销复合效益。 二是区域的组合与互动,共同营造大市场,互换客源,达到近邻互补正效益。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 联点成线、串线成网,形成区域宣传合力;一方面积极寻求与济南、 泰安、曲阜的强强联手,同时注意与本市其他县市区的产品互补。 3.网络营销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网络的链接,开发和分享旅游目的地网络上的客源市场,实施网络营销战略。 4.差别营销 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选择相应的营销方式策略、渠道途径和投入力度,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差别对待,取得最佳效果。针对 国际、国内、区域周边、本地和专项等不同目标细分市场的向性和 游客特征分别定位设计旅游形象;根据客源市场类型,采用不同的旅 游宣传口号,以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旅游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市场营 销手段的多样化,针对旅游市场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菏泽市属于旅游后发地区,当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汲取旅游发达地 区的经验,避免营销盲目化和手段单一化,根据客源市场的空间分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重庆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分析重庆旅游业的现状、解决对策与发展前景 ——以磁器口为例 摘要: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重庆旅游业一直处于发展上升阶段, 目前在西部已达到中等发展水平。分析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案例,结合磁器口的实际特点以及自身的探究体验,对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磁器口现状解决对策发展前景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因明清时盛产瓷器和运转瓷器而得名,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其街巷格局和自然环境风貌依旧,古镇以古老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悠久的文化、奇特的风俗对于都市人群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磁器口古镇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今天的磁器口古镇保护面积为1.18平方千米, 整个古镇所辖面积为1. 5平方千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交通便利,磁器口日益成为重庆人以及周边人周末或假期的最佳去处,而磁器口作为重庆市内最著名的的古镇,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磁器口游”越来越热,磁器口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同湖南凤凰等其他古镇相比,磁器口还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磁器口现状 1.1现状中的优势 1.1.1 区位条件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西北部的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处,地处重庆市最具文化氛围的沙坪坝区北部,东北临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东南邻沙坪坝街道,南与覃家岗镇相望,西接童家桥街道与井口镇,西北同石井坡街道紧相连接,占地面积为43.58公顷,人口13819。距重庆市第二商业中心——沙坪坝三峡文化广场约3.5公里,距重庆市政府驻地约15公里。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从这里经过。至江北国际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至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站)4

日照民俗旅游分析研究

日照民俗旅游分析研究 地理科学11 ----摘要日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住渔家屋、吃渔家饭、乘渔家船、做渔家活、享渔家乐”是日照市民俗旅游的主打品牌,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经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本文通过回顾日照市民俗旅游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照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购物、企业合作、突出特色、文化品味等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了发展日照民俗旅游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日照民俗旅游 引言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地域风情、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客观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各地迅速兴起。民俗旅游能够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光与体验、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近年来,日照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民俗旅游为突破口,为农民创收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民俗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了诸如经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色不突出、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是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优化提升的新课题。 起源与发展 萌芽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日照市沿海地区因为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传统的海洋渔业生产逐渐萎缩,沿海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为增加致富门路,以王家皂村6户家庭进行试点,渔民迈出了转产转业的步伐,积极自主的进行产

业结构的调整,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了“渔家乐”民俗旅游,,揭开了日照市渔家乐民俗旅游快速发展的序幕。 王家皂村成为第一个崛起的“渔家乐”旅游民俗村。 发展阶段: 在王家皂村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其他沿海渔村依托各自优势,全区从上到下,人人都参与到旅游的热潮中,在短短的几年里,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迅猛的发展起来,其中以桃花岛风情园和任家台渔家风情村为代表。 蓬勃发展阶段: 以乔家墩子村为代表的规范发展期。以乔家墩子为代表的这些渔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规模大,规格高,比前期发展民俗旅游的村庄更为规范。 渔家乐民俗旅游自1996年开始启动,由最开始的只有六户做试点到现在村村搞旅游,户户做渔家,规模急剧扩张。 据日照市旅游局调研统计,2010年全市渔家乐民俗旅游村有17个,民俗旅游户近3000户,床位达8万余张。共接待游客达1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日照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接待基地,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现状分析 1.发展速度较快。凭借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了一片大好前景,渔家乐在旅游业脱颖而出,成为旅游业中的支柱产业。 2.适应现实消费需求现在日照各旅行社的报价相对较低,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旅游电子商务案例分析.doc

旅游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旅游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以下是关于旅游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旅游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携程网 一、携程网的背景 携程网是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创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中国上海。携程旅行网向超过一千余万注册会员提供包括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以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目前,携程旅行网拥有国内外五千余家会员酒店可供预订,是中国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每月酒店预订量达到五十余万间夜。在机票预订方面,携程旅行网是中国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在四十五个大中城市提供免费送机票服务,每月出票量四十余万张。携程旅行网目前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厦门、青岛、南京、武汉、沈阳、南通、三亚等12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员工超过10000人。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40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凭借稳定的业务发展和优异的盈利能力,携程旅行网于2003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旅行网的度假超市提供近千条度假线路,覆盖海内外众多目的地,并且提供从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杭州、成都六地出发,是中国领先的度假旅行服务网络,每月为万余人次提供度假服务。携程旅行网的VIP会员还可在全国主要商旅城市的近三千家特惠商户享受低至六折的消费优惠。携程旅行网除了在自身网站上提供丰富的旅游资讯外,还委托出版了旅游丛书《携程走中国》,并委托发行旅游月刊杂志《携程自由行》。携程目前占据中国在线旅游50%以上市场份额,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有:目前已被全球第一大在线旅行公司Expedia控股的e龙,以及分别背靠大型国有控股旅游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遨游网和芒果网。但三大竞争对手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与携程正面对抗的实力。 二、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特点 我国电子商务用于旅游业的时间不长。但已具有蓬勃发展的势头。旅游网站是旅游电子商务的载体。是以旅游业空间信息数据为基础。提供动态的旅游业信息。是管理和服务的网络信息系统。近年来,名目繁多的旅游网站层出不穷。综合性网站中旅游频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网站重复建设,行业网络化发展缓慢 旅游网站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往往是国外旅游网站的翻版。结果是模式雷同、内容缺乏特色、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网上促销、预定的成功率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严重受阻。从行业角度来说,旅行杜、酒店还都没有形成真正的网络化。国内50%的旅行社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小作坊阶段。交通业中,民航正在建立全球预定系统。而旅游车船企业尚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

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

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08年度重庆文化旅游市场 调查报告 2009年1月

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 目录 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 (3) 二、重庆文化旅游资源供给研究 (4) (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供给充足 (4) (二)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吸引度不够 (5) 三、重庆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研究 (7) (一)文化旅游消费环境特征 (7) (二)文化旅游线路消费特征 (8) (三)文化旅游商品消费特征 (10) 四、重庆文化旅游传播研究 (13) (一)来渝游客旅游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和外省市传统媒体为主,并随着游客旅游活动的深入而呈多样化趋势 (13) (二)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选择旅游信息传播途径 (14) 五、重庆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策略 (15) (一)产品策略 (15) (二)区域策略 (16) (三)传播策略 (18) (四)营销策略 (19) (五)服务策略 (19) (六)商品策略 (21)

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 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与热点。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围绕重庆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重庆文化旅游游客市场实地调查以及在线调查,分析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资源状况以及游客市场状况与满意度评价,寻找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 文化旅游作为以文化为核心、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日益表现出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逐渐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然而,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当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本文站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故将文化旅游做如下定义: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体验、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家(地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这些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虽然文化旅游是相对于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观光旅游而言的,但在现实中,二者往往存在于同一载体中,是不可分割的,秀丽景观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重庆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1997年重庆直辖后的第一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即做出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重庆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重庆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特别在进入“十一五”后,重庆旅游业增速更为迅猛。2008年1-11月全市旅游总收入中,旅游外汇收入4.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9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18.6%和28.5%。旅游业正在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 正是由于旅游业对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意义,如何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优化和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了重庆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旅游市场是文化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联系。它包括文化旅游供给方(即旅游目的地与经营者)和旅游需求方(即游客),及文化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对重庆文化旅游供给

2020年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旅游市场调查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了一下发到这里[]。市场调查报告(一)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连带效应显著,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调查目的 我国“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确定,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布的信息,就是: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

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业新增就业50万人,到xx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就接待1.37亿入境旅游者,占世界旅游总额的8.6%,超过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中国就接待东亚三分之一的国际旅游者。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十大客源国之一,出境旅游达一亿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可望达30亿人次。海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协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为了更加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特色经济;关联辐射功能显著,带动第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增加外汇收入,是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创造新的市场劳动岗位,可为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

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本文分析了日照市的地理区位、气候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提出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源、特色、发展优势、面临的问题、建议 引言: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1、日照概况 1.1、日照地理区位 日照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地势中间高周围低,略向东南方向倾斜,属鲁东丘陵与鲁中南。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 1.2、日照气候资源 日照市生态环境宜人,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一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蓝天、碧海、沙滩也为游客纳凉避暑和冲浪提供了良好条件。 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

6-1 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了解旅游景区市场细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旅游景区的产品、价格营销策略、掌握旅游景区发展模式与战略。 案例——大堡礁“世界最佳工作”招聘 第一节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旅游市场细分概念 所谓旅游景区市场细分实际上就是在对旅游景区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者的需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整个旅游景区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旅游者群的过程。 二、旅游景区市场细分的标准 (一)地理细分 地理变量是景区市场细分的基本变量,它主要根据旅游者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把市场进行细分,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1.按区域细分法(常住地) (1)从国内看,主要有华东旅游区、华南旅游区、华中旅游区、华北旅游区、东北旅游区、西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 (2)从国际来看,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划分为六大区域,即欧洲旅游区、美洲旅游区、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南亚旅游区、中东旅游区。 2.按距离细分法(城市距离)近距离市场、远距离市场 3.按气候细分法(气候)避暑市场、避寒市场、冬季(滑雪)市场、夏季(游泳)市场。 (二)按人口变量细分 1.按年龄细分法 细分市场消费特征 老年市场 怀旧、喜静、收入稳定、时间充裕、比较关心旅游服务质量 中年市场 理智、逗留时间短、人数多、潜力大、商务旅游居多、消费水平高 青少年市场 年轻、活泼、喜欢新颖与刺激的产品、消费水平较低、发展前景好 2.性别 性别不同,消费行为会有很大区别。男性多追求参与性强、运动量大、刺激性强的旅游活动,因此在体育旅游、探险旅游、商务旅游等活动项目上男性居多。而女性喜欢购物,注重旅行的安全、卫生、舒适,对色彩、气氛、价格较为敏感等,因此,充满浪漫气息的购物天堂如香港等往往是女性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3.根据职业与收入细分法

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概念界定 (1) (一)民俗旅游概念和内涵 (1) (二)旅游文化原真性、失真性的概念和内涵 (1) 二、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1) (一)博物馆模式 (1) (二)街区模式(社区模式) (1) (三)民俗(民族)文化村模式 (1) (四)节庆模式 (2) (五)实景主题模式 (2)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原则 (2)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2)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2) 四、宁德中华畲族宫、上金贝民俗旅游文化原真性分析 (3) (一)宁德中华畲族宫民俗旅游文化原真性分析 (3) (二)宁德上金贝民俗旅游文化原真性分析 (3) 五、宁德中华畲族宫、上金贝民俗旅游文化失真性分析 (3) (一)宁德中华畲族宫民俗旅游文化失真性分析 (3) (二)宁德上金贝民俗旅游文化失真性分析 (4) 六、宁德中华畲族宫、上金贝民俗旅游文化原真性开发对策措 (4) (一)规划措施要从“原真性”出发 (4) (二)管理措施要注重细节方面 (4) 致谢 (4) 注文 (5) 参考文献 (5)

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分析 ——以宁德中华畲族宫和上金贝为例 摘要: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严重地影响着一个旅游地旅游开发的质量以及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民俗旅游主要依托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开发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宁德中华畲族宫和上金贝两个民俗旅游景点为例,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宁德民俗旅游开发的质量。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原真性失真性开发模式开发原则对策 民俗旅游文化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它包括了一个地区或民族长期发展以来所聚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代表着该地区或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成就,也代表着他们的特色辉煌。如今,民俗文化旅游正在逐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不得不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它严重地影响着一个旅游地旅游开发的质量以及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然而民俗旅游主要依托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开发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借助宁德中华畲族宫和上金贝两个民俗旅游景点为例,通过对其民俗旅游文化的原真性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宁德民俗旅游开发的质量。 一、概念界定 (一)民俗旅游概念和内涵 民俗旅游(ethnic tourism)是一种以体验异域风俗为主要动机的旅游①。用旅游学的角度定义,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根本资源,究其字面就可以了解到,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历史,它是一个区域的精神支柱,一切发展都围绕着它而进行,它包含着那片地域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可以说,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旅游。 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文化、生活文化、婚姻文化、礼仪文化、传承文化、节庆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而备受旅游者关注和喜爱的有饮食文化、婚姻文化、节庆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化。 (二)旅游文化原真性、失真性的概念和内涵 “原真性”从字面上理解是说原本的、真实的性质。可想而知,旅游文化原真性也就是指旅游文化最原本的、最真实的存在形式,没有通过塑造、虚拟等方式加以修饰的根本状态。 本文中还存在与“原真性”相反的一个词——失真性。文化失真是指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开发理念、手法等制约,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渐渐地偏离了正常的形态,并造成其原真性的异化②。 二、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第一种是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来划分,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集锦荟萃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短期表现式③。第二种则是根据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欣赏形式和景区的性质来划分,主要包括:博物馆模式、街区模式(社区模式)、民俗(民族)文化村模式、节庆模式、实景主题模式。本文主要以第二种划分方法来进行分析。 (一)博物馆模式 民俗旅游的博物馆模式,就是指通过征集、收藏、展示、研究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区长期发展以来的劳动产物和生活产物,它们反映了该民族或者该地区的饮食、生活、生产、礼仪、节庆、宗教信仰等,并把它们开发成旅游景点的一种形式。 对于旅游者来说,博物馆模式是一种静态的模式,而这种静态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所有的展示物品都是静止不动的,需要旅游者根据这些展示品进行一定的联想,并把他们组合、联系在一起,才能很好地了解到民俗文化的内容;其二,正因为所有展示品都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在民俗文化和旅游者之间没有一个互动的过程。 所以说,博物馆模式具有极高的原真性,它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有形展示品,是纯正无雕琢、无虚拟的事实。但是由于以上所说的,它是一种静态的模式,所以它很难充分满足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追求,旅游者需要一种互动的过程来增加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二)街区模式(社区模式) 民俗旅游的街区模式就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有一处或几处民俗文化完整、鲜明而具有代表性的街区,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