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缆的测试

铜缆的测试

铜缆的测试
铜缆的测试

铜缆的测试

综合布线工程铜缆的测试分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由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及验收之前对传输链路进行的随工测试和交工前测试,重点是检验传输链路的连通性,保证每个链路是正确性,注重综合布线的连接性能,而不是电气特性。

一、链路的验证测试

链路的验证测试是综合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使用电缆测试仪或单端电缆测试仪来进行。

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反接、错对、串绕。

产生的原因有如下:

(1)、开路和短路故障一般是由于施工中工具的使用不当、接线技巧欠缺或墙内穿线技术欠缺等原因造成。

(2)、反接是因为进行端接操作时将同一线对在铜缆两端的针位接反了,比如一端为1-2,另一端却为2-1。

(3)、错对就是将一对线接到另一端的另一对线上,比如一端接在了1-2针上,另一端却接在了4-5针上。

(4)、串绕是将原来的两对线分别拆开后又重新组成的线对,出现这种故障时,由于端对连通性是好的,所以万用表检查不出故障,只能用专用的电缆测试仪检查。串绕使得信号通过时在线对间产生很高的近端串绕。

二、电缆传输通道的认证测试

是根据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使用测试仪器,对电缆传输通道按照标准所要求的各项参数指标逐项进行测试,并判断其每项参数是否达标。它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测试结果将作为传输系统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1、认证测试的测试方法

(1)、基本链路测试

是工程承包商经常采用的测试连接方式如下图:

(2)、通道测试

用以验证包括用户终端连接在内的整体通道性能,包括长度不过超过90米的水平线缆、信息插座、转接点、楼层配线架上的两处连接和总长不超过10米的连接线和配线架跳线。如下图:

2、认证测试的测试内容

(1)、5类电缆系统的测试内容

A、基本测试项目(必测内容)

链路长度、接线图、衰减、近端串扰

B、任选测试项目(视情况而定)

串扰衰减、环境噪声干扰强度、传播时延、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支流环流等多项

(2)超5类电缆系统的测试内容

它包括5类对绞线系统测试中的4项基本测试项目外,还有串扰衰减差、相邻线对综合近端串扰、远端等效串扰总和、等效远端串扰耗、回波损耗、传播时延、线对间传输时延差、直流环路电阻及特性阻抗等。

光纤传输通道的测试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对光纤传输通道进行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光纤布线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标准。

一、在两端对光纤逐根进行测试

二、在一端对两根光纤进行环回测试

对于光缆链路的测试,应首选在两端对光纤逐根进行测试的连接方式,如果在一端对两根光纤进行环回测试,测得的指标应换算成单根光纤链路的指标。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电气测试记录

1、正确选择测试仪器

a、仪器的测试精度

测试精度决定着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一般应满足于二级精度,宽带测试仪器的测试精度要高于二级精度。光纤测试仪器测量信号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60bB.

2、仪器的测试速度

应选择速度较快的数字测试仪器

3、故障定位能力

能够给施工人员节省大量的查找故障、解决故障的时间,所以这一功能非常重要。

三、填写电气性能测试记录

包括电缆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其中电缆系统测试内容又分为基本测试内容和任选测试内容。如下表

小结:

1、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2、链路的验证测试和电缆传输通道的认证测试及测试内容作业:

1、认证测试方法有哪些?

2、选择测试仪器有哪些要求?

参数方程单元测试题

参数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将参数方程? ? ?α α cos =-1 - cos 2=y x (a 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 ). A .2x +y +1=0 B .x +2y +1=0 C .2x +y +1=0(-3≤x ≤1) D .x +2y +1=0(-1≤y ≤1) 2.双曲线xy =1的参数方程是( ). A . ?? ?????21 -21==t y t x B . ?? ???t y t x sin 1= sin = C . ?? ???t y t x tan 1= tan = D . ??? ??? ?t t t t y x --e +e 2= 2 +e =e 3.对于参数方程和? ?? 30sin +2 = 30 cos -1 = t y t x ????? 30sin 2=  30 cos + 1 = t -y t x 的曲线,正确的结论是( ). A .是倾斜角为30o的平行线 B .是倾斜角为30o的同一直线 C .是倾斜角为150o的同一直线 D .是过点(1,2)的相交直线 4.参数方程??? ??? ?)(θθθ sin +121=2 sin +2cos =y x (0≤θ≤2π)的曲线( ). A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1) B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1 ) C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21) D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2 1 ) 5.直线? ??t y t x + 3=-- 2=(t 为参数)上与点A (2,-3)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坐标是( ). A .(1,-2)或(3,-4) B .(2-2,-3+2)或(2+2,-3-2) C .(2- 22,-3+22)或(2+22,-3-2 2) D .(0,-1)或(4,-5) 6.直线x cos α+y sin α=2与圆? ??θθ = =2sin 2cos y x (θ 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不过圆心 B .相交且过圆心 C .相切 D .相离 7.若点P (4,a )在曲线??? ??t y t x 2=2=(t 为参数)上,点F (2,0),则|PF |等于( ). A .4 B .5 C .6 D .7 8. 已知点(m ,n )在曲线???? ?α αsin 6= cos 6 = y x (α为参数)上,点(x ,y )在曲线???ββsin 24= cos 24=y x (β为参数)上,则mx +ny 的最大值为( ). A.12 B .15 C .24 D .30 9.直线y =kx +2与曲线?? ? ??αα sin 3= 2cos y x =至多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

半导体器件综合参数测试

研究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报告 题目:半导体器件综合参数测试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院(系、所)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熟悉半导体器件测试仪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并测得器件的特性参数。掌握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的测量方法。 (2)测量不同材料的霍尔元件在常温下的不同条件下(磁场、霍尔电流)下的霍尔电压,并根据实验结果全面分析、讨论。 二、实验内容: (1)测试3AX31B、3DG6D的放大、饱和、击穿等特性曲线,根据图示曲线计算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2)测量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测霍尔电压,在电磁铁励磁电流下测霍尔电压。 三、实验仪器: XJ4810图示仪、示波器、三极管、霍尔效应实验装置 四、实验原理: 1.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直流放大系数h FE:h FE=(I C-I CEO)/I B≈I C/I B。其中I C为集电极电流,I B为基极电流。 基极开路时I C值,此值反映了三极管热稳定性。 (2)穿透电流I CEO : (3)交流放大系数β:β=ΔI C/ΔI B (4)反向击穿电压BV CEO:基极开路时,C、E之间击穿电压。 2.图示仪的工作原理: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主要由阶梯波信号源、集电极扫描电压发生器、工作于X-Y方式的示波器、测试转换开关及一些附属电路组成。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根据器件特性测量的工作原理,将上述单元组合,实现各种测试电路。阶梯波信号源产生阶梯电压或阶梯电流,为被测晶体管提

供偏置;集电极扫描电压发生器用以供给所需的集电极扫描电压,可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改变扫描电压的极性和大小;示波器工作在X-Y状态,用于显示晶体管特性曲线;测试开关可根据不同晶体管不同特性曲线的测试要求改变测试电路。(原理如图1) 上图中,R B、E B构成基极偏置电路。当E B》V BE时,I B=(E B-V BE)/R B基本恒定。晶体管C-E之间加入锯齿波扫描电压,并引入小取样电阻RC,加到示波器上X轴Y轴电压分别为:V X=V CE=V CA+V AC=V CA-I C R C≈V CA V Y=-I C·R C∝-I C I B恒定时,示波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根。I C-V CE的特征曲线,即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为了显示一组在不同I B的特征曲线簇I CI=φ应该在X轴锯齿波扫描电压每变化一个周期时,使I B也有一个相应的变化。应将E B改为能随X轴的锯齿波扫描电压变化的阶梯电压。每一个阶梯电压能为被测管的基极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这样不同变化的电压V B1、V B2、V B3…就可以对应不同的基极注入电流I B1、I B2、I B3….只要能使没一个阶梯电压所维持的时间等于集电极回路的锯齿波扫描电压周期。如此,绘出I CO=φ(I BO,V CE)曲线与I C1=φ(I B1,V CE)曲线。 3.直流电流放大系数h FE与工作点I,V的关系 h FE是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连接时的放大系数,h FE=I C/I B。以n-p-n晶体管为例,发射区的载流子(电子)流入基区。这些载流子形成电流I E,当流经基区时被基区空穴复合掉一部分,这复合电流形成IB,复合后剩下的电子流入集电区形成电流为IC,则I E=IB+IC。因IC>>IB 所以一般h FE=IC/IB都很大。

超实用!试验检测管理系统

超实用!试验检测管理系统 文章内容检索重点:实验室管理系统、试验检测管理、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可视化实验室、lims管理系统。 试验检测管理系统已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代表,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跟上数据时代的一种标志。企业要想向前发展,数据才是制胜关键。数据管理的好,分析的好就会给企业前进的道路带来顺利。 什么是试验检测管理系统?试验检测管理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组成部分,能帮助企业组建一个准确一致的试验数据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管理了试验数据以及围绕试验过程的相关信息。功能强大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用户高效扩展该系统,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索引和计算,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试验检测管理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需要同其他IT系统实现信息集成,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无缝集成,避免形成信息孤岛现象。一般来说,

需要同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集成的系统主要包括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级安全认证(CA)系统等。 试验检测管理系统_TDM系统 许多企业开始关注TDM这一解决方案也进行了各种尝试。然后,大家很快发现经过旷日持久开发出来的TDM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存在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的企业对试验数据管理的需求各不相同,采用定制开发的技术手段所建设的TDM必然不能满足试验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NewteraTDM为企业提供了平台化的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采用全配置的方式为用户构建量身定制且卓越而久远的TDM系统。通过对NewteraTDM一次投入,不但可以满足企业现有的业务需要,还可以满足未来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避免建设后又推到重来的情况发生。 试验检测管理系统功能 TDM可以高效地整合各类试验资源,实现对试验计划、试验任务、试验资源、综合信

高中数学直线参数方程测试题

三直线的参数方程 (课前部分) 编写者: 【学习目标】 理解直线的参数式方程以及明确它的形式特征,明确参数t 的几何意思。 【学习重点】 直线的参数式方程以及参数t 的几何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中t 的几何意义. 【学法指导】通过探究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及利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分析、进而得出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培养了学生运用类比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由学会变为会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探究知识,逐步掌握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复习回顾】 1 、我们知道经过平面内的定点M0(x0,y 0)及斜率k 应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就可以写出直线方程,那么你认为有几种办法能确定斜率k 值呢? 2 、直线方程的方向向量如何确定?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是什么? 3 、数轴上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t1,t 2 ,则两点间的距离是什么? 【自主学习】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把平面向量中所有的单位向量的起点放在坐标原点,那么他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那么你能写出一个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单位向量吗? 已知直线上定点M 0,M 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当M 移动时,M0M 发生了哪些变化?与直线L 的单位方向向量e 之间什么关系?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定点M 0、动点M 的坐标 分别为M0(x0,y0)、M (x,y) 如何用e和M 0的坐标表示直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通过对上面的问题的分析,你认为用哪个几何条件来建立参数方程比较好?又应当怎样选择参数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推导一下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式,对比教材P35 的推导过程. 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每一个量的几何意义又是什么?形式上有什么要求? 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的公式请大家写出经过点M0(-2,3),倾斜角为30°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 通过这个方程请大家求出:(1)当t=1 时对应的点P1的坐标。(2)当t= -1 时对应的点P2的坐标。(3)当t=0 时对应的点P3的坐标。(4)求出直线L 上与点M0相距为 2 的点的坐标。 画图找到这些点,做好标注! 有人说t>0 时,t 表示向量M 0M 的长度,你同意吗?t<0 时又如何呢?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参数t 的几何意义吗?如有困难参看教材P36例 1 的上面部分。 由于直线的倾斜角α [0 ,),所以这个方向单位向量很特别,方向如何?请同学们自己动手 画出图形,写出这个向量e 的坐标。 当你竭尽全力,时间自会主持公道1

时间综合参数测试仪

时间综合测试仪 随着目前电力系统统一时钟的推广应用,以及行业标准对时间同步系统提出的各项新技术要求,验证一个时间同步系统的输出信号以及被对时设备的同步情况是否符合设计指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在PTN网络工程开局时,为了精确地测量路径的不对称,需要精确的仪表进行测量,在3G网络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随时掌握基站之间的同步状况,需要精确的仪表进行测量。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各类时频方面的测试仪,但是功能和接口都相对比较单一,性能指标也达不到计量仪表的标准。SYN5104型时间综合测试仪是一款便携式时间频率综合测试设备。内装OCXO恒温晶体振荡器,接收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北斗二代卫星定时信号,驯服恒温晶振,使其输出频率同步于卫星铯原子钟信号上,产生极其准确的时间信号及频率信号。以此为参照,实时精确测量多种输入时间频率信号的精度,为时间同步装置及时统设备的现场检测、校验、验收提供了有效而便捷的解决方案。 产品功能 1)在结构设计上,将时间标准源、时差测量和测试结果显示三块功能实现一体 化, 从而可以在一台便携式智能仪表中方便而准确地完成测试项目; 2)测试功能齐全:时间准确度、频率准确度、报文准确度,周波测量,温湿度 测量,时间记录; 3)采用GPS/北斗二代卫星定时信号控制内置振荡器提供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 测量精度100 ns; 4)能直接测量,在前面板上直接显示被测时钟和标准时间的时差,测量方式直 观方便; 5)可便携移动,既可用于现场,又可用于检测机构; 6)可以输出时间信号与更高级的标准时间源进行比对,以标定本测试仪的精度 等级。也可用于给现场有需求的设备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 7)测量结果数据自动导出到计算机中; 8)具有7AH电池供电。 产品特点 a)精度高、高性价比; b)功能齐全、性能可靠;

PT渗透工艺规程(2015版)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JB/T7523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 JB/T 6064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5616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16673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JB/T 9213 无损检测渗透检查 A型对比试块 JB/T 9216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3 检测的基本要求 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本规程下列规定。 3.1 渗透检测人员 3.1.1从事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持有PTⅡ级资格证书,PTⅠ级人员只能从事渗透检测的辅助工作。3.1.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 渗透检测剂 3.2.1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3.2.1.1 渗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制造厂应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并标明有效期限。 ⑵自配散装渗透剂,应根据提供的配方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和校验。校验方法是用对比试块将自配渗透剂与购置的渗透剂进行灵敏度比对试验,以不低于购置的渗透剂灵敏度为合格标准。 ⑶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⑷各种渗透剂用标准试块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标准规定的灵敏度时,应予以报废。 ⑸荧光渗透剂的荧光效率不得低于75%。试验方法应按JB/T 752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1.2 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测量系统分析第三版测试题

测量系统分析第三版测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推断题(共10 X 2分) 1. 准确度确实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F) 2. 稳定性是偏移随时刻的变化,也确实是漂移;(T) 3. 线性是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重量;(F) 4.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对被测量特性改变的响应;(T) 5. 测量系统性能确实是测量系统的能力;(F) 6. 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包含了MSA;(T) 7. 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同时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T) 8. GR&R分析可同意的最小分级数为5;(F) 9. ANOVA分析中的方差被分解成零件、评价人、量具,以及评价人与 量具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重复误差4部份;(F) 10. 测量系统分析要求必须要用到图解法;(F) 二、选择题(10 X 2分) 1. 重复性是由 A 个评价人,采纳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 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A 1 B 2 C 3 D 4 2.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 A 和线形来确定。 A 偏倚 B 周密度 C 重复性 D 再现性 3.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差不多计量型的测量系统 C 。

A 极差法 B 均值和极差法 C 假设检验分析 D ANOVA 4. 测量仪器分辨力的第一准则应该至少是: B 。 A 公差的1/5 B 公差的1/10 C 过程变差的1/5 D 过程变差的1/10 5. A 是指重复性随时刻的变化程度; A 、稳定性 B 、一致性 C 、均一性 D 、线性 6.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能通过 D 操纵图来实现的。 A 、平均值极差 B 、P C 、单值移动极差图 D 、U 7. a 随机误差确实是由于一般缘故造成的误差;b 系统误差是由于专门缘故造成的误差;a 和b 中 D 。 A 、只有a 正确 B 、只有b 正确 C 、a\ b 均正确 D 、a\b 均不正确 8.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相关于公差的百分比能够同意的标准是 A 。 A 、必须小于10%; B 、必须小于5%; C 、能够大于30%; D 、必须小于30% 9. 破坏性测量系统的分析可通过稳定过程的大量取样来进行,其原理 其中若操纵图出现失控,讲明 B 。 A 、过程不稳定; B 、测量系统异常; C 、过程和测量系统均异常; D 、过程和测量系统均正常 10. C 是指重复性随测量的预期量程的变化程度; A 、稳定性 B 、一致性 C 、均一性 D 、线性 三、计算题( 3 X 20分 ) 1. 下表为分析测量系统的偏倚所收集的数据,请确定该测量系统的偏 2system t measuremen 22σσσ+=process total

(完整版)参数方程单元测试题

参数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将参数方程? ? ?αα cos =-1 - cos 2=y x (a 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 ). A .2x +y +1=0 B .x +2y +1=0 C .2x +y +1=0(-3≤x ≤1) D .x +2y +1=0(-1≤y ≤1) 2.双曲线xy =1的参数方程是( ). A .?? ?????21-21==t y t x B .?? ???t y t x sin 1= sin = C .?? ???t y t x tan 1= tan = D .??? ????t t t t y x --e +e 2= 2+e =e 3.对于参数方程和???οο 30 sin +2 = 30 cos -1 = t y t x ????? ο ο 30sin 2=  30 cos + 1 = t -y t x 的曲线,正确的结论是( ). A .是倾斜角为30o的平行线 B .是倾斜角为30o的同一直线 C .是倾斜角为150o的同一直线 D .是过点(1,2)的相交直线 4.参数方程??? ??? ?)(θθθ sin +121=2 sin +2cos =y x (0≤θ≤2π)的曲线( ). A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1) B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1 ) C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21) D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2 1 ) 5.直线? ??t y t x + 3=-- 2=(t 为参数)上与点A (2,-3)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坐标是( ). A .(1,-2)或(3,-4) B .(2-2,-3+2)或(2+2,-3-2) C .(2- 22,-3+22)或(2+22,-3-2 2) D .(0,-1)或(4,-5) 6.直线x cos α+y sin α=2与圆? ??θθ = =2sin 2cos y x (θ 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不过圆心 B .相交且过圆心 C .相切 D .相离 7.若点P (4,a )在曲线???? ?t y t x 2=2=(t 为参数)上,点F (2,0),则|PF |等于( ). A .4 B .5 C .6 D .7 8. 已知点(m ,n )在曲线???? ?α αsin 6= cos 6 = y x (α为参数)上,点(x ,y )在曲线???ββsin 24= cos 24=y x (β为参数)上,则mx +ny 的最大值为( ). A.12 B .15 C .24 D .30 9.直线y =kx +2与曲线?? ? ??αα sin 3= 2cos y x =至多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 A .k ∈[-21,21] B .k ∈(-∞,-21]∪[2 1 ,+∞)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方法及常用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2.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掌握常用传动系统的特点及其效率范围; 3. .认识智能化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变频器8电器控制柜9-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程控起停,转速程控调节,负载程控调节,用扭矩测量卡替代扭矩测量仪,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其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软件操作指南见附件二。 图2 实验台控制系统主界面 运用“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2),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表2

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T (N.m)、功率P (K.w)。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 传功比i=n1/n2 扭矩T=9550 P/n (Nm) 传功效率η=P2/P1= T2 n2/ T1n1 四、实验步骤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 证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保养计划等的组合。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对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检测系统的重要性。新添置的检测系统,虽然仪器厂商已经提供了仪器性能的初步参数,但由于地区、实验室之间的差异,个实验室在仪器正式用来检测患者样品和发检验报告前,应重新进行性能评价。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实验室如使用的检测系统是公司的系列产品,即使用的是厂商提供的原检测系统,则只需做基本的性能验证。具体方法如下: 一.精密度验证 1.批内精密度:根据CLSI EP15-A文件,取2个水平的标本,同一批次尽可能短时间内连续重复测定20次,CV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厂家的要求。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s=@sqrt(((x1-x)^2 +(x2-x)^2 +......(xn-x)^2)/(n-1));CV%=SD/mean(x1...xn)*100%. 2.批间精密度:参照CLSIEP5-A文件,选取正常水平(Citrol-1)、异常水平(Citrol-2),分别分装成5份,冻存于-20℃冰箱内。每天取出2个水平的质控,分别测定2批次,每批次测2遍,2次间隔大于2h,连续测定5天,计算SD和CV,CV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厂家的要求。 二.准确度验证 分别取2个水平的定值质控品(Citrol-1,Citrol-2)验证凝血四项的准确度,D-二聚体专用质控品验证其准确度,每个结果重复测定3次,结果应在质控品标识的可控范围内,偏倚应在厂家标识的±10%范围内;同时结合当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评价。 三.检测限验证 只验证以浓度为结果的项目,将FBG和D-Dimer的标准品分别使用配套的OVB 稀释液稀释到厂家标识的浓度检测底限值附近,重复检测10次,记录结果,计算CV,应在厂家标识的±20%范围内,该浓度即为该项目的检测下限。 四.线性验证 只验证以浓度为结果的项目,选取1份接近预期上限的高值血浆样本(H),分别按100%、80%、60%、40%、20%、10%的比例进行稀释,每个稀释度重复检测3次,计算均值。将实测值与理论值作比较(偏离应小于10%),计算回归方程Y=aX+b,厂家要求a在1±范围内,相关系数r≥.

测量系统以及测量系统的检测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是指由测量仪器(设备)、测量软件、测量操作人员和被测量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检测测量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阻碍测量地变异来源及其分布地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把握当前所用测量系统有无问题和要紧问题出在哪里,以便及时纠正偏差,使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GageR&R=5.15σm=√(EV2+AV2) σm=测量系统地标准偏差(Measurement system standard deviation) EV=设备(仪器)的变异(Equipment variation),即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指同一测量仪器,同一检验者,对同一零部件进行数次测量,再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AV=评价变差(Appraisal Variation),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再现性是指同一测量仪器,不同的检验者,

对同一零部件进行多次测量,再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一、GageR&R评价方法 1.首先界定此测量系统用于何处,如产品检验或工序操纵 2.选处10个可代表覆盖整个工序变化范围的样品 3.从测试人员中选择2-3人对每个样品进行2-3次随机测量 4.记录测量结果并用重复性和再现性表进行计算 5.用判不标准进行推断,确定此系统是否合格 6.对不合格之测量系统进行适当处理 二、测量系统分析标准 1.测量系统的精度(分辩率)需比被测量体要求精度高一个 数量级,即如要求测量精度是0.001,测量仪器的精度要 求须是0.0001. 2.假如GageR&R小于所测零件公差的10%,则此系统物问题。 3.假如GageR&R大于所测零件公差的10%而小于20%,那么 此测量系统是能够同意的。 4.假如GageR&R大于所测零件公差的20%而小于30%,则同

参数方程专题练习(整理)

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4cos ,3sin ,x t y t =-+??=+? (t 为参数), C 2:8cos ,3sin ,x y θθ=??=?(θ为参数)。 (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2t π =,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 332,:2x t C y t =+??=-+? (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2(2009宁夏海南卷文)(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4cos ,3sin ,x t y t =-+??=+? (t 为参数), C 2:8cos ,3sin ,x y θθ=??=?(θ为参数)。 (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2t π =,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 332,:2x t C y t =+??=-+? (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3.(2010年高考福建卷理科2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3,2x y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 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ρθ=。 (Ⅰ)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若点P 的坐标为,

求|PA|+|PB|。 4.(2010年高考江苏卷试题2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小题满分10分)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ρ=2cos θ与直线3ρcos θ+4ρsin θ+a=0相切,求实数a 的值。 5. (2010年全国高考宁夏卷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C 1x 1t cos sin y t αα=+??=?(t 为参数),C 2x cos sin y θθ=??=? (θ为参数), (Ⅰ)当α=3 π时,求C 1与C 2的交点坐标; (Ⅱ)过坐标原点O 做C 1的垂线,垂足为,P 为OA 中点,当α变化时,求P 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6.(201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θ为参数,πθ≤≤0)上的点,点A 的坐标为(1,0), 已知P 为半圆C : O 为坐标原点,点M 在射线OP 上,线段OM 与C 的弧的长度均为3 π。 (I )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点M 的极坐标; (II )求直线AM 的参数方程。 7.(2011·福建高考理科·T2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方程为x-y+4=0,曲 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y sin ?=??=??ααα ,(为参数). (I )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精编版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开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工作应具备的服务功能、管理、技术能力以及场地和设施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认定、委托检测和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11798.9平板制动试验台检定技术条件 GB/T 12480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 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3563?滚筒式汽车车速表检验台 GB/T 13564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

GB/T 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15746.1~15746.3?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 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施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A 46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 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 386?汽车排气分析仪 JT/T 445?汽车底盘测功机 JT/T 448?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 JT/T 478?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JT/T 503?汽车发动机综合检测仪 JT/T 504?前轮定位仪 JT/T 505?四轮定位仪 JT/T 506?不透光烟度计 JT/T 507?汽车侧滑检验台 JT/T 508?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 JT/T 510?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检测技术条件

渗透测试方案

渗透测试方案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引言 (3) 1.1.项目概述 (3) 2.测试概述 (3) 2.1.测试简介 (3) 2.2.测试依据 (3) 2.3.测试思路 (4) 2.3.1.工作思路 4 2.3.2.管理和技术要求 4 2.4.人员及设备计划 (5) 2.4.1.人员分配 5 2.4.2.测试设备 5 3.测试范围 (6) 4.测试内容 (9) 5.测试方法 (11) 5.1.渗透测试原理 (11) 5.2.渗透测试的流程 (11) 5.3.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2) 5.4.渗透测试的收益 (13) 5.5.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3) 6.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5) 6.1.专业化团队优势 (15) 6.2.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5) 6.3.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5) 6.4.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5)

7.后期服务 (17)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 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 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测试题及答案 文科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1.点M 的极坐标)3 2,5(π化为直角坐标为( C ) A .)235,25(-- B .)235,25(- C .)235,25(- D .)2 35,25( 2.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化为极坐标为( B ) A .)65,2(π B .)67,2(π C .)611,2(π D .)6 ,2(π 3.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1232为参数t t y t x ?? ?+==则点)4,5(),1,0(21M M 与曲线C 的位置关系是( A ) A .1M 在曲线C 上,但2M 不在。 B .1M 不在曲线C 上,但2M 在。 C .1M ,2M 都在曲线C 上。 D .1M ,2M 都不在曲线C 上。 4.曲线5=ρ表示什么曲线(B ) A .直线 B .圆 C .射线 D .线段 5.参数方程)(211为参数t t y t x ???-=+=表示什么曲线( C ) A .一条直线 B .一个半圆 C .一条射线 D .一个圆 6.椭圆 )(sin 51cos 3为参数θθθ ???+-=+=y x 的两个焦点坐标是(B ) A .(-3,5),(-3,-3) B .(3,3),(3,-5) C .(1,1),(-7,1) D .(7,-1),(-1,-1) 7.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4sinθ化 成直角坐标方程为( A) A .x 2+(y+2)2=4 B .x 2+(y-2)2=4 C .(x-2)2+y 2=4 D .(x+2)2+y 2=4 8.极坐标方程4sin 2θ=3表示曲线是 ( D) A .两条射线 B .抛物线 C .圆 D .两条相交直线 9.直线:3x-4y-9=0与圆:???==θ θsin 2cos 2y x ,(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D ) A .相切 B .相离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1.1 渗透测试原理 渗透测试主要依据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 Exposures公共漏洞和暴露)已经发现的安全漏洞,以及隐患漏洞。模拟入侵者的攻击方法对应用系统、服务器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攻击性测试。 1.2 渗透测试目标 渗透测试利用各种安全扫描器对网站及相关服务器等设备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模拟入侵者攻击,目的是侵入系统并获取系统信息并将入侵的过程和细节总结编写成测试报告,由此确定存在的安全威胁,并能及时提醒安全管理员完善安全策略,降低安全风险。 人工渗透测试和工具扫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补充。工具扫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存在一定的误报率,不能发现高层次、复杂的安全问题;渗透测试对测试者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渗透测试报告的价值直接依赖于测试者的专业技能),但是非常准确,可以发现逻辑性更强、更深层次的弱点。 1.3 渗透测试特点 入侵者的攻击入侵需要利用目标网络的安全弱点,渗透测试也是同样的道理。测试人员模拟真正的入侵者入侵攻击方法,以人工渗透为主,辅助以攻击工具的使用,以保证整个渗透测试过程都在可以控制和调整的范围之内,同时确保对网络没有造成破坏性的损害。 由于采用可控制的、非破坏性质的渗透测试,因此不会对被评估的客户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渗透测试结束后,客户信息系统将基本保持一致。

1.4 渗透测试流程和授权 1.4.1渗透测试流程 1.4.2渗透测试授权 测试授权是进行渗透测试的必要条件。用户应对渗透测试所有细节和风险的知晓、所有过程都在用户的控制下进行。

1.5 渗透测试方法 1.5.1测试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目标分类: 主机操作系统渗透: 对Windows、Solaris、AIX、Linux、SCO、SGI等操作系统进行渗透测试。 数据库系统渗透: 对MS-SQL、Oracle、MySQL、Informix、Sybase、DB2等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 应用系统渗透: 对渗透目标提供的各种应用,如ASP、CGI、JSP、PHP等组成的WWW应用进行渗透测试。 网络设备渗透: 对各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设备进行渗透测试。 测试目标不同,涉及需要采用的技术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下面简单说明在不同位置可能采用的技术。 内网测试: 内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从内部网络发起测试,这类测试能够模拟内部违规操作者的行为。最主要的“优势”是绕过了防火墙的保护。内部主要可能采用的渗透方式:远程缓冲区溢出,口令猜测,以及B/S或C/S应用程序测试(如果涉及C/S程序测试,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客户端软件供测试使用)。 外网测试: 外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完全处于外部网络(例如拨号、ADSL或外部光纤),模拟对内部状态一无所知的外部攻击者的行为。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远程攻击,口令管理安全性测试,防火墙规则试探、规避,Web及其它开放应用服务的安全性测试。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4参数方程练习题

第二讲 参数方程 一、选择题 1.将参数方程? ??αα cos =-1 - cos 2=y x (a 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 ). A .2x +y +1=0 B .x +2y +1=0 C .2x +y +1=0(-3≤x ≤1) D .x +2y +1=0(-1≤y ≤1) 2.双曲线xy =1的参数方程是( ). A .?? ? ???? 21-21==t y t x B .?????t y t x sin 1= sin = C .?? ???t y t x tan 1= tan = D .??? ????t t t t y x --e +e 2= 2+e =e 3.对于参数方程和??? 30 sin +2 = 30 cos -1 = t y t x ????? 30sin 2=  30 cos + 1 = t -y t x 的曲线,正确的结论是( ). A .是倾斜角为30o的平行线 B .是倾斜角为30o的同一直线 C .是倾斜角为150o的同一直线 D .是过点(1,2)的相交直线 4.参数方程??? ????)(θθ θ sin +121=2 sin +2cos =y x (0≤θ≤2π)的曲线( ). A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1) B .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2 1 ) C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 21) D .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2 1) 5.直线? ??t y t x + 3=-- 2=(t 为参数)上与点A (2,-3)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坐标是( ). A .(1,-2)或(3,-4) B .(2-2,-3+2)或(2+2,-3-2) C .(2- 22,-3+22)或(2+22,-3-2 2) D .(0,-1)或(4,-5)

测量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 测量的对象及意义 测量—就是把被测对象中的某种信息检测出来,并加以量度, 以确定被测对象的属性和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被测对象:宇宙万物(固体、液体、气体、动物、植物、天体…) 被测信息:物理量(光、电、力、热、磁、声…)化学量(PH、化学成份…)生物量(酶、葡萄糖、…) 全部操作:检测器具:传感器、检测仪器、检测装置、检测系统。检测过程: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信号输出。 机械量测量的目的和意义可归纳为四类:(1)监测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运行状态;(2)检定产品的质量;(3)对设计提供实验结果和有效的经验数据;(4)其它领域应用。 1.2 机械量测量的一般方法 机械量的种类繁多,一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机械量测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照测量过程中是否需要对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分为: (1)主动式:测量过程中需要从外部对被测对象施加能量。 (2)被动式: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从外部对被测对象施加能量。 2. 按照测量过程中是否接触分为: (1)接触式:测量过程中容易对被测对象产生干扰; (2)非接触式:测量过程中不对被测对象产生干扰,但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4. 按测量方式分类;测量的基本概念是把一个未知的被测量和一个已知的标准量相 比较,按照比较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即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 (1)直接测量 (2)间接测量 5. 按照测量过程是否在生产现场分为: (1)离线测量(2)在线测量 6. 按仪器操作方法分类。从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操作方法来说,可分为:直读法; 零位法;偏差法;替代法;计算法等。 1.3 测量系统的一般结构 检测技术:检测是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 测量、试验(以定性或定量方式获取被测对象的某种信息)。 工程检测技术就是对生产过程和运动对象实施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的技术。 一个完整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 (1) 信息的提取;(2) 信号的转换存储与传输; (3) 信号的显示与记录;(4) 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1)信息的提取:用传感器来完成。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一般将被测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2)信号的转换存储与传输:用中间转换装置来完成。一般是把信号转换成传输方便、功 率足够,可以传输、存储和记录,并具有驱动能力的电压量。 (3)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用显示器、指示器和记录仪完成。 (4)信号的处理与分析:用数据分析仪、频谱分析仪、计算机等来完成。找出被测信息 的规律,为研究和鉴定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为控制提供信号。 一般说来,检测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如噪声,温度) 检出并转换为电量,中间变换装置对接收到的电信号用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处理或经A/D变换后用软件进行信号分析,显示记录装置则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提供给观察者或其它自动控制装置。 1.4 测量仪器的特性 测量仪器的一般性能可分为两种特性,即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