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利润及利润分配

一、利润形成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

投资收益,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做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小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月末,可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

目应无余额。其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小企业确认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比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2)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或“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3)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含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先征后返的,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确认的捐赠收益,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5)确认的盘盈收益,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6)确认的汇兑收益,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7)确认的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违约金收益等,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8)确认的已做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小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小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月末,可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其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小企业确认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待

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2)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债券投资”等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3)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4)支付的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确认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概念

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主要有如下两大特征:(1)无偿性

无偿性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政府并不因此享有小企业的所有权,小企业将来也不需要向政府偿还。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政府采购等政府与小企业之间的双向、互惠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2)直接取得资产

政府补助是小企业直接取得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形成小企业的收益。比如,小企业取得政府拨付的补助,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返还的税款。但直接取得资产的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比如,政府与小企业间的债务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直接减征、免征、抵免税额、加计扣除等。

2.政府补助的形式

政府对小企业的补助表现为政府向小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小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比如,财政部门拨给小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

鼓励小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小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2)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①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②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3)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小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体现了政策导向,但并未直接向小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政府补助。 3.政府补助的分类

小企业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取得的政府补助,都应根据其政策效应,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其他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非流动资产的政府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是指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相关。

其他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4.政府补助的确认

(1)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

(2)小企业收到的其他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发生亏损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小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先征后返的,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含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5.政府补助的计量

(1)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计量。

(2)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提供了有关凭据的,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计量;政府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当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计量。

6.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小企业应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该科目应按照相关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进行会计处理时一般应当分以下几步:

①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②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递延收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2×13年12月15日永安公司收到当地政府无偿划入的办公楼一幢,原账面价值为270 000元,评估价值为600 000元,产权过户手续已经办妥。则永安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600 000

贷:递延收益600 000

假定上述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为10年,不考虑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则每年计提折旧、分配递延收益时:

借:管理费用60 000

贷:累计折旧60 000

借:递延收益60 000

贷:营业外收入60 000

(2)其他政府补助

小企业收到的其他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发生亏损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①用于补偿小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

小企业收到的其他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小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应当按照

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发生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应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4-49】A企业仓库2×13年实际国家储备粮油糖储备量1.2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按年给予每斤0.001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年初支付。2×13年1月5日,A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120 000元。则A企业应做如下会计处理:(1)2×13年1月5日,A企业实际收到财政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120 000

贷:递延收益120 000

(2)2×13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10 000

贷:营业外收入10 000

2×13年2-12月的分录同上。

②用于补偿小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

小企业收到的其他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先征后返的,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含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例4-50】A公司于2×13年12月21日收到税务部门按照先征后返办法返还企业的增值税8 000元,已存人银行。则永安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8 000

贷:营业外收入8 000

(四)所得税的核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应纳所得税额的确定

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

目前企业所得税有两种征收方式: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不同的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的确定有所不同。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的确定

在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按确定的适用税率计算确定。

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额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的确定

第一,核定征收的企业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规定,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③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④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⑤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⑥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本办法。上述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

第二,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应税所得率:

①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②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

③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

第三,核定征收办法

税务机关采用下列方法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②按照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定率核定;

③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测算核定;

④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的,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采用两种以上方法测算的应纳税额不一致时,可按测算的应纳税额从高核定。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实行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由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主营项目应为纳税人所有经营项目中,收入总额或者成本(费用)支出额或者耗用原材料、燃料、动力数量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

应税所得率按表4—8规定的幅度标准确定:

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核算和监督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情况,小企业应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两个科目。

“所得税费用”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小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年度终了,应将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小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补缴的所得税,也通过该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的,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该科目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小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贷方登记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多缴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一般是按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预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次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

进行所得税汇算时,企业应按税法规定对利润总额进行调整,计算出汇算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以规定的税率,就可计算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如果企业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限额抵免。其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多退少补

①用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如是正数,为应补企业所得税额,补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②用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如是负数,为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额,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或者,对多缴企业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于抵缴下年度企业所得税。

(五)本年利润的结转

小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小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当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本年利润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小企业可以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科目。将“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2.年度终了,应当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分配,是指小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小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小企业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剩余的税后利润,可用于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公司制小企业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司制小企业按照以下顺序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10%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提取比例由企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净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

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弥补。

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小企业应设置“利润分配”科目,核算小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该科目应按照“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年末余额,反映小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利润分配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1.小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科目,贷记“应付利润”科目。

2.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小企业(公司制)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小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按照实际归还投资的金额,借记“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科目。

3.年度终了,小企业应当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为净亏损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点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掌握这两个会计准则的异同,更好地在小企业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 相同方面 (一)制定依据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都要求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三)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都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四)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总则第11条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总说明第11条都要求企业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五)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同 1. 会计科目设置基本相同。《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85个一级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60个一级科目,其中有58个一级科目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仅名称相同,而且核算内容也基本相同。 2. 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同。如资产计价方法都以取得时发生的货币支出,或以形成前所发生的料工费支出,或以换出非货币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或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都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估计资产损失的方法也相同。资产增减,负债增减,所有者权益增减,收入的分类及其确认,费用的分类归集,利润形成等的账务处理基本相同。 3. 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如都要求定期编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同时提供会计报表附注,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相对更为简化。 不同方面 (一)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就不能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看,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可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简化或者没有

(完整版)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设计

⑥ 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学习并掌握此方法; ⑦ 口诀法:利用总结出的口诀加强学生记忆。 教学设 教学内容 计目的 课程导入 I b 营业外支出 I * 所得税费用 通过对利润形成知识的简单回顾,弓I 入了“本年利润”这个 账户。而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第一个账户就是“本年利润”的对应 科目一一“利润分配”科目。利润分配的所有过程基本上都要在 “利润分配”账户下完成,具体的就是“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 润” 新课讲解 一、利润分配的概念:将企业实现的利润(包括本期实现的利 润及以 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按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董事会决议, 对企业相关利益人进行分配的过程。 二、强调:从对利润分配的概念可以看出,利润的分配是有着 严格的分配 方式与分配程序限制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需要掌 握的重难点之所在 教学过程 (50 分) 1、知识回顾 :利润形成的核算。 主营业务成本 本年利润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从损益类账 户转入的费 ■> 用数 从损益类账 户转入的收 入数 发生的亏损 实现的利润 新知识 与以前所 学知识进 行联系,使 学生 在对 旧知识掌 握的基础 上减少对 于新知识 的理解难 度。 1?通过讨论 调动课堂 气氛,激发 学生学习 兴趣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夕 收入

三、利润分配核算的一般程序:一转二分后结存 1、利润分配核算程序一一转 转:是指在年终决算时,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年 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结平本年利润” 转增资本的普通股股利(了解) 本步骤我们需要引入两个新的账户,在该账户下进行相关核算 盈余公积 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弥补亏 损的数额 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提取的盈余公积实际结存数 账户讲解: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在贷方, 期末余额在贷方,并应按盈余公积的种类、用途设置明细账。2?口诀式记忆法,便于学生的记忆,朗朗上口。 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 本年 从损益类账户 转入的收入数 实现的利润 【例1】31日,结转全年实现的累积实现净利润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5,000, 000 5,000,000 000 3?将新知识 的讲解与现 实生活联系 起来,使学 生更容易理 解,同时更 有兴趣学习 2、利润分配核算程序 -- 分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解) 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常见的利润 的分配方式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L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支付优先股股利 支付普通股股利 4.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自 主思考,同 时引导内容 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从损益类账户转入的费用数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摘要] 利润表在财务会计报告概念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润表的名称?列报的依据?列报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变化,将?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利润表的变化情况作出分析?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利润表项目进一步增加,将部分未实现资产增值收益纳入利润表,这在增加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降低了其可靠性。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 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目录 引言 (1) 一、利润表变化的原因 (1) (一)利润表变化的总体趋势 (1) (二)利润表存在的问题 (1)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5)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资产负债表现 (5)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5) (三)报表列表的变化 (6)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6) 三、利润表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8) (一)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恢复 (8) (二)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8) (三)“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9) 四、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10) (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10) (二)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10) (三)计入损益的利德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德和损失 (10) 结论 (12) 致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新旧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对比分析

会 计 中国乡镇企业 旦提足折旧,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以融资租 赁租入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计提折旧;以融资租赁租出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6.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判断。与其他资产相 比,生物资产具有特殊性,短期的减值可以通过生物资产的自然生长属性加以弥补,因此新准则规定:以 “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作为减值的判断基础。 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该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1)遭受旱灾、水灾、冻灾、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实体损坏,影响该资产的进一步生长或生产,从而降低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2)遭受病虫害或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造成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3)因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企业的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4)因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实质上发生减值的情形。 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 明该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为零:(1)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造成死亡或即将死亡、且无转让价值的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2)动植物检验检疫标 准等发生重大改变 ,禁止转让的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如发生禽流感等动物疫病而禁止转让的禽类动物等。 (3)其他足以证明已无实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 三、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由于2005年以农业为主业的企业执行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会 [2004]5号)进行会计核算,该办法很大程度上已考虑了与国际 准则中有关农业规定的衔接,对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新准则对规范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特有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但由于新准则规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目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总体来说不是很大。减值准备提取及报表列报的规范化,更加严格地要求了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完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成为将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届时将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新旧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对比分析 董火鲜 一、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构成要素的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主要结构对比如下: 二、对比分析 (一)模糊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主要有两大方面构成,即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新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再划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了,而是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合并在营业 收入中列报,将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合并在营业成 27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

第5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1 5.1 利润及利润分配 (1) 5.1.1 利润分配 (2) 5.1.2 投资收益 (4) 5.1.3 补贴收入 (7) 5.1.4 营业外收入 (8) 5.1.5 营业外支出 (10) 5.1.6 所得税 (13) 5.1.7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扶贫基金、退伍军人转业费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公司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5.1.1利润分配 在年度终了,公司应当将本年所有收入和费用项目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利润,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贷方;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亏损,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借方。 集团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派出董事提出的可供分配利润按比例全额分配的议案,并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召开会议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存在差异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应在年终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 润全额上交集团公司,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按下列顺序进行利润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 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扣除。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还要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指公司按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综合实务测试题03_收入、费用和利润

《小企业会计准则》综合实务测试题03_收入、费用和利润 1.方正公司符合小企业标准,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13年5月1日,向甲公司销售A商品2000件,每件标价1000元,实际售价900元(不含增值税),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已交付给甲公司。为了及早收回货款,方正公司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要求:(1)编制方正公司销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2)根据以下假定,分别编制方正公司收到款项时的会计分录。①甲公司在5月9日按合同规定付款,方正公司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②甲公司在5月18日按合同规定付款,方正公司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③甲公司在5月27日按合同规定付款,方正公司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 参考答案: (1)方正公司销售商品时:借:应收账款210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0000(900×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00 (2)①甲公司在5月9日付款,享受36000元的现金折扣(即1800000×2%):借:银行存款2070000 财务费用36000 贷:应收账款2106000 ②甲公司在5月18日付款,享受18000元的现金折扣(即1800000×1%):借:银行存款2088000 财务费用18000 贷:应收账款2106000 ③甲公司在5月27日付款,不能享受折扣,应全额付款:借:银行存款2106000 贷:应收账款2106000 2.兴旺公司符合小企业标准,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销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有以下业务:(1)2×13年12月1日与A企业签订合同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设备一台。合同约定设备售价8万元,甲公司2×13年12月5日收到购货方A企业付款9.36万元,并向购货方A企业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未向购货方发货。(2)兴旺公司与B企业签订以旧换新业务合同,2×13年12月13日按照合同向B企业销售某产品10台,单价为1万元,增值税0.17万元,单位成本为0.5万元,兴旺公司已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收回10台同类旧商品入库,每件回收价为0.1万元。(3)兴旺公司2×13年12月5日销售给C企业一台机床,销售价款5万元,该机床成本为3万元。兴旺公司当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给C企业,C企业已开出一张为期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由于C企业车间内放置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兴旺公司同意,机床暂不提货。要求:(1)根据上述业务作出兴旺公司2×13年12月的会计分录与税务处理;(2)分析计算兴旺公司2×13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3)分析计算上述业务对兴旺公司2×13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上存货的影响金额;(4)分析计算上述业务对兴旺公司2×13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的影响金额。 参考答案: (1)兴旺公司2×13年12月的会计分录:①借:银行存款93600 贷:预收账款——A企业93600 ②借:银行存款107000 库存商品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 ③借:应收票据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 贷:库存商品30000 上述业务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2)兴旺公司2×13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2×13年12月业务(1)不确认收入;2×13年12月业务(2)确认收入100000元;2×13年12月业务(3)确认收入50000元;兴旺公司2×13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100000+50000=150000(元)。(3)上述业务对兴旺公司2×13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上存货的影响金额:业务(1)不影响;业务(2)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减少=50000-10000=40000(元);业务(3)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减少30000元;上述业务使兴旺公司2×13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上存货减少70000元。(4)分析计算上述业务对兴旺公司2×13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的影响金额:业务(1)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增加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完整版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包括什么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包括什么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包括什么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第七十九条规定:财务报表,是指对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其在制定方式上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又兼具小企业自身的特色,尤其在税收规范上,采取了和税法更为趋同的计量规则,大大简化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也有了具体的改进。 1、简化核算要求: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3、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一、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 的小企业)。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 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就不能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而《企业会 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不对外筹 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小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看,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 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 可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 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简化或者没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从而可 少设。如资产科目少设了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各项长 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科目少 设了应付股利、预计负债、应付债券;所有者权益科目少设了已归还 投资;损益类科目少设了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账务处理不同 1.资产清查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设置“待 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资产的盘盈或盘亏 时直接进行处理。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简明扼要,与资产负债表 中所反映的内容相符。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已取 消了资产待处理项目,企业在编报前必须将待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因此财产清查还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笔者认为这 是一种多余。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 小企业会计准则通常比企业会计准则要更加简化,因为业务相对简单,不同点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就不能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看,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可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简化或者没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从而可少设。 (三)账务处理不同 1.资产清查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时直接进行处理。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简明扼要,与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内容相符。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已取消了资产待处理项目,企业在编报前必须将待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因此财产清查还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多余。 2.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进行较多的职业判断,而小企业会计人员少,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更少,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跌价或坏账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3.简化长期投资的核算。小企业投资的业务比较少,按重要性原则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简化了的成本法或简化的权益法核算。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法的规定,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制度中不要求严格区分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但如果在投资当年取得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属于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则应冲减投资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权益法简化核算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取得投资时不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小企业会计准则》权益法的规定,以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扣除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入账,不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不对该差额进行摊销。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的比较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的比较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表现为某个时期收入与费用配比而得的利润或亏损。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编入损益表的必须是按照收入确认原则确定的当期收入和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之相应的费用。编制损益表的目的是把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担供给报表使用者。损益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有助于他们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 在损益表准则起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我国起草损益表准则,本着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符合中中国情这一原则,根据宏观管理的要求和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成果指标的需要,才制定了统一的损益表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分为引言、正文、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该准则规范的范围,即规范企业向外报送的损益表应提供的资料。正文部分分为定义、基本要求、报表项目、报表结构、报表附注五个段落。定义段给出了19个概念,为损益中的项目作了界定,为损益表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准则和正

确使用准则提供了依据。基本要求规定了编制损益表的时间要求、货币单位、以及标明企业的名称、计算损益的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编制比较损益表的要求、报表项目首先说明“损益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列示企业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分配的情况。”然后分别详细界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的内容,并叙述了利润计算程序。报表结构说明损益表的格式一般采用多步式。报表附注说明报表附注中应包括的内容。附则中说明了该准则解释权的归属,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时的处理方法以及生效日期。 二、比较 由于大多数国家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以下仅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征求意见稿)》、《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以及一些国家损益表方面的规定作一比较。 (一)关于营业收入的范围与分类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呈多样性,既搞工业、又搞商业,还搞旅游、房地产等,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主营,哪些是附营,有些附营业员业国所取得的收入甚至已超过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2013会计继续教育《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和利润》练习答案

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和利润课后练习(全) 判断题: 1、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构成商品成本。[题号:QhxB]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构成销售费用。 2、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不包含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题号:QhxB]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七条(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 3、企业发生汇兑损失计入财务费用,发生汇兑收益冲减财务费用。[题号:QhxB]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八条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4、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应确认为管理费用。[题号:Qhx]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四)管理费用,是指小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等)、业务招待费、研究费用、技术转让费、相关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产保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等费用。

方案-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计算每一 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对于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当分别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 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末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以下对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核算与结转以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所得税的核算 (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税前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逐步分离,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也逐步扩大。这些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2.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2)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3)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4)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的所得税核算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2009-03-05 来源: 作者:史敏参与讨论:会计论坛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2014年-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费用、利润

考试项目:
?
2014 年--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费用、利润
1.(单选题)丰乐公司于 2×13 年 12 月 20 日收到财政部门按照先征后退办法退还企业 的增值税 50000 元,已存入银行。根据进账单,该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资本公积 50000 b、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应付 款 50000 c、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 d、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递延收益 50000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
2.(单选题)某小企业因生产环境保护产品和研发生态建设项目获得财政部门专项资 金拨款 300 万元, 拨款文件指出其中 200 万元属于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作出的专项投入, 100 万元用于弥补企业当期费用和损失。该小企业应确认( )。 a、递延收益 300 万元 收入 100 万元 正确答案:d b、营业外收入 300 万元 c、递延收益 100 万元 d、营业外
我的答案:d b、捐赠支出 c、税收滞纳金 d、发生的现金折扣
?
3.(单选题)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不包括( )。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
4.(单选题)2013 年 3 月,K 公司由于环境污染,被环保部门罚款 50000 元,应该确 认为( )。 a、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d b、财务费用 我的答案:d c、营业费用 d、营业外支出
?
5.(单选题)某小企业 2×13 年因政策原因导致本期亏损 200 万元,期末收到 300 万 元财政补助,其中 100 万元将用于下一年度补贴亏损,该小企业应确认( )。 a、递延收益 300 万元 b、营业外收入 300 万元 c、递延收益 100 万元和营业外收入 200 万元 d、资本公积 100 万元和营业外收入 200 万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
6.(单选题)小企业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 或亏损的,应当确认为( )。 a、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a b、固定资产 我的答案:a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我的答案:d c、车间厂房折旧费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c、管理费用 d、递延收益
?
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直接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d
?
8.(单选题)某小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 10 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 接材料费用 80 万元,直接人工费用 15 万元,制造费用 20 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 10 万 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 100 万元。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成本”科目的 期末余额为( )万元。 a、5 b、15 c、25 d、35
正确答案:c
?
我的答案:c
9.(单选题)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应计入( )科目。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计算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对于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当分别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末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以下对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核算与结转以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所得税的核算 (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税前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逐步分离,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也逐步扩大。这些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

类: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2.时间性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

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