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

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有些微生物可产生一种成为明胶酶的胞外酶,水解这种蛋白质,而使明胶液化,甚至在4

度仍能保持液化状态。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8.淀粉水解实验

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仪器:32度恒温培养箱、4度冰箱;

微生物材料: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待鉴定的未知菌的平板单菌落;

试剂:甲基红试剂、V.P.试剂、吲哚试剂,KOH溶液;

实验用具:

试管:每个试验3根试验管,1根对照管,8个试验,共32管;

杜氏小管、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火柴、试管架、记号笔。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上次实验完成)

2. 鉴别实验

1).糖(醇)类发酵试验

编号:在各试管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所接种的菌名和组号,下同。

接种: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3支,按编号1支接种大肠杆菌,另1支接种普通变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同样取3支乳糖发酵培养基,1支接种大肠杆菌,1支接种普通变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置32℃温箱中培养24h。

2). 甲基红试验(M.R.试验)

将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分别接种到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2℃培养24h,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观察结果,呈现红色者为阳性,呈现黄色者为阴性。

3). 伏一普试验(V.P.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到葡萄糖蛋白胨水中,32℃培养24h,取出,加入40%KOH 7滴,然后再加入等量的5%a-萘酚溶液,用力振荡,再放入37℃温箱中保温30min,以加快反应速度。若培养物呈现红色,为伏—普反应阳性。

4).靛基质(吲哚)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到胰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2℃培养24h后,滴加数滴吲哚试剂于培养物液面,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出现红色者为阳性,出现黄色者为阴性。

5). 硫化氢试验:

将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以接种针穿刺接种到醋酸铅或柠檬酸铁氨培养基中,32℃培养24h,观察结果,若有黑色出现者为阳性。

6)明胶液化试验

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纯培养物少许,以接种针分别穿刺接种到营养明胶培养基中,置32℃培养24小时。故观察结果时,应将明胶培养基轻轻放入4℃冰箱30min,此时明胶又凝固。若放置于冰箱30min仍不凝固者,说明明胶被试验细菌液化,是为阳性。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取少量被检菌接种到柠檬酸盐培养基上,32℃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培养基变深蓝色者为阳性。

8)淀粉水解试验

在培养进表面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紫。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观察结果如下表:

表1 实验结果

表2. 各项生理生化实验现象及意义

阳性阴性(对照)

现象意义现象意义

葡萄糖发酵实验

溶液变黄细菌代谢产有机酸溶液仍为紫色细菌代谢不产酸杜氏小管中有气体(>

体积10% )

细菌代谢产生气体杜氏小管中无气体

细菌代谢不产生气

乳糖发酵实验

溶液变黄

细菌代谢产有机酸溶液仍为紫色细菌代谢不产酸杜氏小管中有气体(>

体积10% )

细菌代谢产生气体杜氏小管中无气体

细菌代谢不产生气

甲基红试验加入甲基红,培养基

呈现红色

pH下降到4.2以下

加入甲基红,培养基

为黄色

pH值大于6

伏-普试验培养基呈现红色细菌代谢产生乙酰

基甲醇

培养基为黄色

细菌代谢不产生乙

酰基甲醇

吲哚试验培养基呈现红色细菌代谢可分解色

氨酸

培养基为黄色

细菌代谢不能分解

色氨酸

硫化氢试验产生黑色固体细菌代谢产生硫化

无黑色固体产生

细菌代谢不产生硫

化氢

明胶液化试验明胶在4℃仍能保持

液化状态

细菌可产生明胶酶

明胶在25℃以下不

能液化

细菌不能产生明胶

柠檬酸盐利用试

验培养基由绿色变为深

蓝色

细菌可利用柠檬酸

盐作为碳源

培养基仍为绿色

细菌不能利用柠檬

酸盐作为碳源

淀粉水解试验不变,黄色细菌可利用淀粉变紫细胞无法利用淀粉

2.照片及分析:

1).糖(醇)类发酵试验

现象:葡萄糖发酵中,三个菌种的溶液都变

黄,为阳性;仅大肠杆菌杜氏小管含气泡。

分析: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甲酸等

产物,并有甲酸解氢酶,可将其分解为CO2

和H2,故生化反应结果为产酸产气。而另

外两种菌代谢产生了酸,但没有气体产生。

另外,未知菌溶液临近表面处有一层深色区

域,不像指示剂的颜色,可能为某种代谢产

物。

图1 葡萄糖发酵(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大肠杆菌、未知菌、变形杆菌)

现象:乳糖发酵中,未知菌和变形杆菌都

不变色,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变黄。只有大

肠杆菌杜氏小管有气泡。

分析:变形杆菌无法利用乳糖,未知菌无

法利用乳糖或在乳糖代谢途径中没有产

生有机酸,大肠杆菌乳糖代谢途径产生了

有机酸,且产生了气体

图2 乳糖发酵(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未知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2). 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现象:甲基红试验中,大肠杆菌为深红色,说

明其产生的酸最多;未知菌为桔红色,说明它

产酸量中等;产气杆菌为黄色,说明它基本不

产酸。

分析:大肠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

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

培养基呈现红色。产气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

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

端产物,,使pH升至大约6,培养基呈现黄色。

图3 甲基红试验(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未知菌)

3). 伏一普试验(V.P.试验)

现象:大肠杆菌黄色(即无变化),产气杆菌稍有红色,

未知菌为红色。

分析:,说明大肠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中代谢不产生

乙酰基甲醇;产气杆菌产生了少量乙酰基甲醇;未知菌

产生了较多乙酰基甲醇

注:V.P.试验一开始是没有现象的,最后把其他的试管

都洗了后(这也是没有对照的原因),我们重新滴加了边

台的NaOH,然后用a-萘酚溶液处理,所以估计一开始

没有现象的原因可能和KOH失效有关。

图4 V.P试验(从左到右依次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未知菌)

4).靛基质(吲哚)试验

现象:吲哚试验中,未知菌没有变化;产气

杆菌和大肠杆菌溶液表面产生了少量玫瑰

红。

分析:未知菌无法分解色氨酸,产气杆菌和

大肠杆菌可以分解色氨酸。

另外,对照组也出现了玫瑰红,照理说里面

没有微生物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

质的话,是不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的,估

计试剂有污染,比如有含色氨酸酶的杂菌引

入。

图5 吲哚试验(从左到右依次是对照、未知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

5). 硫化氢试验:

图片不是很清晰,请见谅。

现象:硫化氢试验中,仅有变形杆菌产生了

黑色物质。三只试管接种周围都有向外扩展

现象。

分析:仅变形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并产

生硫化氢。三种菌均具有运动能力

图6 硫化氢试验(从左到右依次是对照、未知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6). 明胶液化试验

现象:明胶液化试验中,仅有未知菌使

明胶在25℃以下液化

分析:仅未知菌可产生明胶酶

图7 明胶液化试验(从左到右依次是对照、未知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7).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现象:柠檬酸盐利用实验中,未知

菌和大肠杆菌使培养基变黄;产气

杆菌培养基变蓝。

分析:未知菌和大肠杆菌不能利用

柠檬酸钠作碳源或在利用柠檬酸盐

时产生了酸,产气杆菌在利用柠檬

酸盐时产生了碱

图8 柠檬酸盐利用实验(从左到右依次是对照、未知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8). 淀粉水解试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枯草杆菌

未知菌

空白对照

变形杆菌

图9 淀粉水解实验

现象:淀粉水解实验中,除了未知菌外,所有菌均有变蓝的现象。

分析:未知菌分解了淀粉,其他菌无法分解或只能少量利用淀粉。

六、实验小结

这次实验重点是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前的操作,比如明胶要观察必须先在4℃冰箱冷藏,拿出来后要尽快观察防止其在室温下融化;而吲哚试验要注意不要晃动,因为产生的玫瑰色靛基质本来就不多,如果剧烈晃动使之扩散开来的话,就基本上看不见了;V.P.试验是最纠结的,很多组在32℃下放了很久还是没有现象,我们开始认为是因为温度不够,可是加热也没有效果,于是考虑是不是试剂的问题,于是擅自用了实验室边台用于调pH的NaOH 溶液,结果果然变红了。

七、思考

1. 接种后的明胶试管可以在37度培养,在培养后你必须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证明液化的存在?

将明胶培养基放入4℃冰箱30min,仍不凝固说明明胶被试验细菌液化,为阳性。

2. 在吲哚试验和硫化氢产生试验中细菌各分解哪种氨基酸?

吲哚试验:含有色氨酸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可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

硫化氢试验:变形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能分解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生成硫化氢。

3. 假设某种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酵试验应该出现怎样的结果?

不产酸,产气。有机酸将被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培养基呈黄色。葡萄糖发酵实验中,培养基颜色由紫变黄,杜氏小管中气体超过10%。

4. 通过哪些生理生化反应可以区分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可以通过葡萄糖发酵实验、乳糖发酵实验、硫化氢实验来区分两者,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都可以得到葡萄糖发酵实验的阳性反应,而只有大肠杆菌可以得到乳糖发酵实验的阳性反应,硫化氢实验中,变形杆菌能使培养基变成黑色。

八、参考文献

陈金春微生物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九个生化反应

1、糖酵解试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接种后,置36±1.0°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2、淀粉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养5天。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变化。阴性反应则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3 、明胶液化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或点种于平板培养基。于20~22℃培养7~14天。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每天观察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平板试验结果的观察为在培养基平板点种的菌落上滴加试剂,若为阳性,10~20min后,菌落周围应出现清晰带环。否则为阴性。 4 、石蕊牛奶试验有些微生物能水解牛奶中蛋白质酪素,酪素水解可有石蕊牛奶检测,石蕊牛奶培养基由脱脂牛奶和石蕊组成,是浑浊的蓝色。酪素水解成氨基酸和肽后培养基就会变得透明。石蕊牛奶也常用来检测乳糖发酵,有酸石蕊会转变为粉红色,过量的酸可引起牛奶的固化(凝乳形成)。氨基酸分解会引起碱性反应使石蕊变为紫色。某些细菌能还原石蕊使试管底部变为白色。 试验方法:取两支石蕊牛奶培养基试管,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35℃恒温箱中,培养24~38h。观察培养基颜色。石蕊酸性时为粉红色,碱性为紫色,还原后为无色。 5、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试验方法:将待试纯培养物小量接种于试验培养基管,于36±1C培养24h时后,取约2ml培养液,加入Kovacs氏试剂2~3滴,轻摇试管,呈红色为阳性,或先加少量乙醚或二甲苯,摇动试管以提取和浓缩靛基质,待其浮于培养液表面后,再沿试管壁徐缓加入Kovacs 氏试剂数滴,在接触面呈红色,即为阳性。 6 、硫化氢(H2S)试验 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微生物学中,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本报告将介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二、目的 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包括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解释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 三、材料与方法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培养基; 2. 硝酸盐还原试剂; 3. 糖类试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4. 氨基酸试剂:天冬氨酸、赖氨酸; 5. 酶试剂:淀粉酶、蛋白酶; 6. 无水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解释

1. 硝酸盐还原试验 步骤: (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 (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 若液体变为红色,则表示细菌能够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是亚硝化菌。若无颜色变化,则表示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 2. 糖类代谢试验 步骤: (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 (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 若在葡萄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代谢;若在果糖或半乳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果糖或半乳糖进行发酵代谢。 3. 氨基酸代谢试验 步骤: (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天冬氨酸和赖氨酸; (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 (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 若在天冬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天冬氨酸进行代谢;若在赖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赖氨酸进行代谢。 4. 酶代谢试验 步骤: (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 (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 (3)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解释: 若在淀粉试管内出现了透明带,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若在蛋白质试管内出现了变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 5. 硫代硫酸盐还原试验 步骤: (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无水硫酸铜溶液; (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 若液体变为黑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将硫代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初步鉴定出细菌的种类和特性。在实际应用中,

微生物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汇总

微生物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 各种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其代谢产物也不同。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可用来区别和鉴定细菌的种类。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生物化学试验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1)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检查细菌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2)方法:在基础培养基中(如酚红肉汤基础培养基pH7.4)加入0.5~1.0%(w/v)的特定糖(醇、苷)类。所使用的糖(醇、苷)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单糖、多糖或低聚糖、多元醇和环醇等,见表6-4-1。将待鉴定的纯培养细菌接种入试验培养基中,置35℃孵育箱内孵育数小时到两周(视方法及菌种而定)后,观察结果。若用微量发酵管,或要求培养时间较长时,应注意保持其周围的湿度,以免培养基干燥。 (3)结果:能分解糖(醇、苷)产酸的细菌,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如酚红变为黄色),产气的细菌可在小倒管(Durham小管)中产生气泡,固体培养基则产生裂隙。不分解糖则无变化。 (4)应用: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是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不同细菌可发酵不同的糖(醇、苷)类,如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大肠埃希菌则可发酵葡萄糖和乳糖。即便是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种糖类,其发酵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可发酵葡萄糖,但前者仅产酸,而后者则产酸、产气,故可利用此试验鉴别细菌。 表6-4-1 常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的糖、醇类 单糖四碳糖:赤藓糖, 五碳糖:核糖核酮糖木糖阿拉伯糖,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三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多糖菊糖(多分子果糖)淀粉 醇类侧金盏花醇卫茅醇甘露醇山梨醇 非糖类肌醇 2.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 (1)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的,称为氧化型;能进行无氧降解的为发酵型;不分解葡萄糖的细菌为产碱型。发酵型细菌无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而氧化型细菌在无氧环境中则不能分解葡萄糖。本试验又称氧化发酵(O/F或Hugh-Leifson,HL)试验,可用于区别细菌的代谢类型。 (2)方法:挑取少许纯培养物(不要从选择性平板中挑取)接种2支HL培养管中,在其中一管加入高度至少为0.5cm的无菌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作为密封管),另一管不加(作为开放管)。置35℃孵箱孵育48h以上。。 (3)结果:两管培养基均不产酸(颜色不变)为阴性;两管都产酸(变黄)为发酵型;加液

细菌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组别:周四晚第四组指导老师:李海花 【摘要】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关键词】细菌鉴定,生理生化反应,IMVIC,糖发酵,硫化氢,硝酸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的原理 2. 学习巩固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的接种方式并熟练掌握各种接种方法 3. 观察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糖发酵试验: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产酸后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产气的细菌可使半固体培养基中存有气泡. 2.IMVI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 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 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 哚 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V. P. 反应: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通过缩合和脱羧后转变成乙酰甲基甲醇(亦称三羟基丁酮),然后被还 原为2,3-丁二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 氧化成为二乙酰,二乙酰再与蛋白胨中的精氨酸的胍基起作用生成红 色化合物。在试管中加入α-萘酚时,可促进反应进行。 甲基红反应: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将培养基中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有机酸的产生可由加入甲基红指 示剂的变色进行检测。甲基红变色范围为pH4.2(红)~6.3(黄)。 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将培养液由原来的橘黄色变为红色。 3)柠檬酸盐实验: 肠杆菌科各属细菌利用柠檬酸的能力不同,有的菌可利用柠檬酸钠作为碳源,有的则不能。某些菌分解柠檬酸形成CO2、由于培养基中钠 离子的存在而形成碳酸钠,使培养基碱性增加,根据培养基中的指示剂

微生物鉴定中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的生理生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 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4.了解吲哚和甲基红试验的原理以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他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大分子水解试验 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分子物质为较小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如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液测定时,不再产生蓝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转变为深红色,说明细胞外存在脂肪酶。 2. 糖发酵试验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

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加完、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转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IMViC试验 IMViC是吲哚(indol)、甲基红(methyl red test)、伏-普(Voges-Prokauer test)和柠檬酸盐(citrate test)四个实验的缩写,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细菌学检查。硫化氢试验也是检查肠道杆菌的生化试验。大肠杆菌虽非致病菌,但在饮用水中超过一定数量,则表示受粪便污染,产气肠杆菌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检查水时要将两者分开。 吲哚试验是用于检测吲哚的产生,某些细菌可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遇吲哚形成玫瑰吲哚(红色)。但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试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 色氨酸水解反应: 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反应:

细菌鉴定用生理生化试验2015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技术讲义 实验一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安排至少六种糖的发酵实验,包括单糖、双糖、三糖、醇类和非糖类各一 种) (1)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检查细菌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2)方法:在基础培养基中(如肉汤基础培养基pH7.4)加入0.5~1.0%(w/v)的特定糖(醇、苷)类。所使用的糖(醇、苷)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单糖、多糖或低聚糖、多元醇和环醇等,将待鉴定的纯培养细菌接种入试验培养基中,置35℃孵育箱内孵育数小时到两周(视方法及菌种而定)后,观察结果。若用微量发酵管(杜氏管),或要求培养时间较长时,应注意保持其周围的湿度,以免培养基干燥。 (3)结果:能分解糖(醇、苷)产酸的细菌,使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发生变色反应,产气的细菌可在小倒管(Durham小管)中产生气泡,固体培养基则产生裂隙。不分解糖则无变化。溴百里香酚蓝的变色范围为pH6.7(黄)~7.5(蓝),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是否产酸,从杜氏管中是否又气泡可以判断利用各种糖时是否产气。 (4)应用:糖(醇、苷)类发酵试验,细菌对各种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可借以鉴别细菌,是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不同细菌可发酵不同的糖(醇、苷)类,如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大肠埃希菌则可发酵葡萄糖和乳糖。即便是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种糖类,其发酵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可发酵葡萄糖,但前者仅产酸,而后者则产酸、产气,故可利用此试验鉴别细菌。 一般非致病菌能发酵多种糖,产生多种有机酸和各种气体如CO2、、H2和CH4。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有乳糖,产生甲酸等产物,并有甲酸解氢酶,可将其分解为CO2和H2,故生化反应结果为产酸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但无解氢酶。故生化结果为产酸不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及一般致病菌大都不能分解乳糖,以“-”表示。 下面为鉴定用主要的糖类物质: 单糖四碳糖:赤藓糖 , 五碳糖:核糖核酮糖木糖阿拉伯糖,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三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多糖菊糖(多分子果糖)淀粉 醇类侧金盏花醇卫茅醇甘露醇山梨醇 非糖类肌醇 实验器材 糖发酵培养基: ●各种糖10g 蛋白胨10g NaCl 5g 10%溴百里香酚蓝溶液2ml,pH 7.2-7.4,分装试管, 112-115℃灭菌30min。 ●糖发酵培养基+10g糖,pH 7.2-7.4,分装试管,112-115℃灭菌30min。 实验方法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 (一)什么是生化试验? 指通过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谢方式和条件等来鉴别细菌的类别、属种的试验。 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细菌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此其代谢产物各异。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与被测终产物反应的指示剂,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如颜色的改变等,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定细菌的试验,统称为细菌的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 (二)生化试验的方法: 1在培养物中加入某种底物与指示剂,经接种、培养后,观察培养基的pH值变化。 2在培养物中加入试剂,观察它们同细菌代谢产物所生成的颜色反应。 3根据酶作用的反应特性,测定酶的存在。 4根据细菌对理化条件和药品的敏感性,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三)生化试验的注意事项 1.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培养18~24h。 2.待检菌应是纯种培养物。 3.遵守观察反应的时间。观察结果的时间,多为24或48 小时。 4.应做必要的对照试验。 5.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挑取2~3待检的疑似菌落分别进 行试验。 (四)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 :1、糖(醇)类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3、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毒性酶类试验 二、糖醇类代谢试验 (一)糖醇类发酵试验 (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 (三)V-P试验 (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MR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六)甘油品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 1、原理:不同的细菌对各种糖醇的分解能力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不同,有的能分解多种糖(醇),有的只能分解1~2种糖(醇) ,有的分解糖(醇)能产酸产气,有的分解糖(醇)只产酸不产气,根据这些特点,可鉴别细菌。 常用的糖醇 单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木糖、半乳糖鼠李糖 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蕈糖 三糖:棉子糖 多糖:菊糖、肝糖、淀粉 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肌醇、卫茅醇 2试验方法: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糖发酵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置36±1.0℃培养1~3天,每天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和记录: •产酸产气,阳性,以“⊕”表示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了解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微生物校内某些酶类的有无、对某些第五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类型等来研究微生物带血的多样性。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反应阳性。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与肌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为.反应阳性。有些细菌发酵糖类产生有机酸较多,使发酵液的pH下降到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时发酵液变红色,为甲基红反应阳性。某种微生物能以某种糖类为碳源,产酸产气,则判断为发酵这种糖。 【实验材料和用具】 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 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 糖)、V-P试剂、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 3.仪器:酒精灯、接种环、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枪、滴管、 杜氏小管。 【实验方法】 (一)V-P反应 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上述相应试管的培养基中。空白对照不接种。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记录去除以上培养物,分别取出2ml培养液加入另外5支相应编号的空试管中,加入与培养液等量的V-P试剂,充分震荡2min。放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min观察记录结果。 (二)甲基红实验 于V-P实验留下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立即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 (三)吲哚实验 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上述相应试管的培养基中。空白对照不接种。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记录在培养基中加入乙醚1-2ml,经充分振荡使吲哚萃取至乙醚中,静置片刻后乙醚层浮于培养液的上面,此时沿试管壁缓慢加入5-10滴吲哚试剂。观察记录结果 (四)糖发酵试验 1.试管标记取分别装有葡萄糖、蔗糖、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各4支,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上述相应试管的培养基中。空白对照不接种。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V-P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 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有些微生物可产生一种成为明胶酶的胞外酶,水解这种蛋白质,而使明胶液化,甚至在4 度仍能保持液化状态。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8.淀粉水解实验 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2月4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 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1、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 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只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 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 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 来证实;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在产生蓝色,表明细菌 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 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胞外存在着脂肪酶。 2、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 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 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糖、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的等); 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 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 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 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 泡来证明。 3、IMViC反应是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伏-普试验和柠檬酸试验4个试验的首字母缩写。这 四个实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1)吲哚试验:某些细菌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形成吲哚(靛基质),吲哚能 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2)甲基红试验: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 成为甲酸、乙酸、琥珀酸等,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可呈红色。如 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醛、酮、气体和水), 培养基pH在5.4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本试验常与V-P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 者呈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3)伏-普(二乙酰)试验:某些细菌能发生如下转换:葡萄糖→丙酮酸(脱羧)→乙酰甲基 甲醇→2,3—丁烯二醇,在有碱存在时氧化成二乙酰,后者和胨中的胍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粉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背景 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生化反应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特性。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可以获取有关其代谢能力、营养需求和产物生成等信息。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提供准确的鉴定和分类建议。 分析 1. 嗜热/嗜冷性 嗜热/嗜冷性是指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 行培养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嗜热菌(适宜高温)、嗜冷菌(适宜低温)或中温菌(适宜中等温度)。 2. 好氧/厌氧性 好氧/厌氧性是指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差异。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含氧和不含氧的培 养条件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好氧菌(需氧)、厌氧菌(不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能在有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 3.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观察细菌壁结构的常用方法。该实验通过处理细菌样品,并使用革兰染色剂将其染色,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蓝紫色)或革兰阴性(红粉色)。 4. 淀粉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淀粉的降解能力。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淀粉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滴定并观察是否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表示淀粉被降解且产生了淀粉酶。 5. 水解酪蛋白活性 水解酪蛋白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酪蛋白的降解能力。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酪蛋白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盖有硫酸铜的试管放置在平板上,观察是否出现由蓝色转变为紫色的反应。颜色变化表示细菌产生了水解酪蛋白酶。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淀粉水解试验: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四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2.糖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有些细菌能利用糖发酵产酸和产气,有些则不能。酸在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3.IMV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本次不做该试验。 (2)甲基红试验(MR):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者进而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是培养液PH值降至4.2以下,加入甲基红后溶液呈红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 2.培养基 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乳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和吲哚试剂,无菌水。 4.仪器和其他用品 平板,试管,接种环,试管架,电子天平,称量纸,玻璃棒,三角瓶,烧杯,药匙,标签纸,酒精灯,滴管。 四、实验步骤

微生物鉴定之生化实验大全

微生物鉴定之生化实验大全 不同的细菌具有各自的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力量各异,其代谢的产物也不相同。这些代谢产物又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性,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以鉴定细菌。把握各种生 化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是细菌鉴定的基础。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主要 依据Shirling Gottlieb《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中鉴定的有关试验。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1)原理: 细菌分解糖的力量与该菌是否含有分解某种糖的酶亲密相关,故 分解糖的力量各不相同,细菌分解糖类后的终产物亦不全都,在含 糖培育基中加入指示剂,若细菌分解糖则产酸或产酸产气,使培育 基颜色转变,从而推断细菌是否分解某种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 (2)基本培育基: 在培育基中加入0.5%~1%的糖类(单糖、双糖、或者多糖)、醇 类(甘露醇、肌醇)苷类(水杨苷、菊糖等)。培育基可为液体、 半固体、固体或微量生化管几种类型。 (3)试验方法:

取某一种细菌的24h纯培育物分别接种到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等培育基内,37℃培育24h,观看结果并记录。 (4)结果判定: 假如接种进去的细菌可发酵某种糖或醇,则可产酸,使培育基由 紫色变成黄色,假如不发酵,则仍保持紫色。如,发酵的同时又产 生气体,则在微量发酵管顶部积有气泡。 (5)应用: 是鉴定细菌最主要最基本的试验,特殊是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尤为重要。 氧化型与发酵型(O/F)的测定 (1)原理: 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需有氧的参与的,称为氧化型, 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无氧降解的,称为发酵型。 发酵型细菌无论在有氧或者无氧的环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 葡萄糖的细菌称为产碱型。这在区分微球菌与葡萄球菌、肠杆菌科 成员中尤其有意义。 (2)培育基: 培育基蛋白胨2g,氯化钠5g,磷酸氢二钾0.3g,葡萄糖10g,琼 脂3g,1%溴麝香草酚蓝3mL,蒸馏水1000mL。将蛋白胨、盐、琼 脂和水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2,然后加葡萄糖和指示剂,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篇一:细菌生理生化鉴定 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日期:20XX-5-30]来源:作者:孔庆学[字体:大中 小] 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1目的 1.1了解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反应原理 1.2掌握测定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技术和方法 2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 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 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同,也就是说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即使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仍有很大作用。 3材料 3.1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斜面菌种 3.2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 3.3试剂 40%naoh溶液、肌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1.6%溴甲基酚紫指示剂。 3.4器具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 4流程 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 5步骤 (一)糖类发酵试验

1目的 了解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的能力及实验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2原理 可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是否产酸,可 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5.2以下呈黄色,ph在 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 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3材料 3.2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斜面菌种 3.3培养基 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 4流程 发酵液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5步骤 5.1试管标记图9-1糖发酵产气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 一结果观察 1 葡萄糖发酵实验 直接观察试管,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恶臭假单胞菌,有气泡并变为黄色;右边为大肠杆菌, 2 V. P.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将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两个干净的小试管中,在一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溶液 变红的为甲基红阳性菌,不变的为甲基红阴性菌.在另一管中加入V. P.试剂,在37C保温15 分钟,变红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VP,图为右边为大肠杆菌,溶液变红,为阳性菌。 3呵噪实验 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酰,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呵噪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呵噪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红色阳性菌;右边为产气杆菌,颜色不变,阴 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 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 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 右下方恶臭假单胞菌,加入革里斯试剂A、B后不变色,再加入二苯 胺试剂后变蓝,为阴性菌;左上方大肠杆菌为红色。 5柠檬酸盐实验 直接观察斜面,斜面变兰色者为柠檬酸盐利用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产生蓝色,产气杆菌阳性;右边为大肠杆菌,阴性。 6明胶水解 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 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透明圈,阳性;右边为枯草杆菌,阴性菌。 7淀粉水解实验 向培养好的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加入碘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淀粉水解 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方法 2.3.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形态学观察 采用插片法、埋片法, 对该拮抗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作镜检观察。用革兰氏染色进行油镜观察。 ①革兰氏染色 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等。 试验步骤:(1) 涂片:取活跃生长期菌种按常规方法涂片(不易过厚)、干燥和固定。 (2) 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1~2min,用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媒染: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4) 脱色:在上述涂片上流加95%乙醇溶液(一般20~30s),当脱色至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5) 复染:将玻片上残留水用吸水纸吸去,用番红复染液染色2min,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残水晾干。 (6) 镜检:用油镜观察。 ②芽孢染色 (1) 制片:按常规方法涂片、干燥及固定。 (2) 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并维持5min,加热时应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脱色: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复染: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4) 水洗: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无色。 (5) 镜检:晾干载玻片后油镜镜检。 ③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

(1) 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置于含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min,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再置于95%乙醇中浸泡,使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2) 菌液制备:用接种环挑取菌落边缘菌体,悬浮于1~2mL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不能剧烈震荡。 (3) 制片:取一滴菌悬液滴到载玻片一侧,倾斜玻片,使菌悬液流向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菌悬液,自然干燥。 (4) 染色:滴加硝酸银染色A液覆盖3~5min,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再滴加B液染色约1 min,期间可用微火加热,当涂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菌体呈深褐色,鞭毛显褐色。 (5) 镜检:用油镜镜检观察。 A、B液需现用现配(4h内效果最佳,1d内可用): A:单宁酸5g,三氯化铁1.5g,蒸馏水100mL,加1%氢氧化钠1mL,15%甲醛2mL。 B:硝酸银粉末2g,水100mL,溶解匀均,取出10mL回滴用,往90mL 溶液中加浓氨水到出现大量沉淀时再加浓氨水至溶液澄清。加10mL回滴液回滴至出现薄雾。 2、糖类分解试验 配方:蛋白胨 1.0g;NaCl 0.5g;0.2%溴百里香酚兰 1.2mL;葡萄糖 1.0g;蒸馏水100mL。 基本原理:糖类分解实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鉴定细菌能否利用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当发酵产酸是,指示剂可有紫色(pH6.8)转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试验步骤:用记号笔在试管外面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的编号。取盛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按编号接种细菌,每种细菌做两个平行,可留一个空白,作为对照。在接种后要轻摇试管,防止倒置的小试管进入气泡。再将将上述已接种的和对照管置37℃温室中培养2~3d。观察颜色变化及小试管中有无气泡。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马丁氏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分离真菌用的马丁氏(Martin)培养基配制,掌握对选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明确选择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 马丁氏培养基是一种用来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此培养基是由葡萄糖、蛋白胨、KHPO、MgSO?7HO、孟加拉红(玫瑰红,Rose Bengal)2442 和链霉素等组成。其中葡萄糖主要作为碳源,蛋白胨主要作为氮源,KHPO24和MgSO?7HO作为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钾、磷和镁离子。而孟加拉红24 和链霉素主要是细菌和放线菌的抑制剂,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 马丁氏培养基配方如下: KHPO 1g MgSO?7HO 0(5g 蛋白胨 5g 葡萄糖 10g 2442 琼脂 15—20g 水 1000ml pH 自然 此培养液1000ml加1%孟加拉红水溶液3(3ml。临用时每100ml培养基中加1%链霉素液0(3ml。 三、器材 KHPO,MgSO?7HO,蛋白胨,葡萄糖,琼脂,孟加拉红,链霉素; 2442 试管,三角烧瓶,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扭力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和溶化 按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各成分,并将各成分依次溶化在少于所需要的水量中。待各成分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到所需体积。再将孟加拉红配成1%的溶液,

在1000ml培养液中加入1%的孟加拉红溶液3(3ml,混匀后,加入琼脂加热溶化(方法同实验十九)。 2(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与实验十九相同。 3(链霉素的加入 由于链霉素受热容易分解,所以临用时,将培养基溶化后待温度降至45?左右时才能加入。可先将链霉素配成1%的溶液,在100ml培养基中加1%链霉素液 0(3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