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员岗位培训资料教学教材

安全员岗位培训资料教学教材

安全员岗位培训资料教学教材
安全员岗位培训资料教学教材

安全员岗位培训资料

2A320040施工安全控制

☆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二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约束失效。

“二控制”:年负伤率(0.6%以内)、年安全事故率。“三级教育” : 进公司(厂)、进项目部(车间)、进班组。

“三级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事故(3-9 人)、特大事故“三同时”: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

“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三消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惯性事故” “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教育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五临边”: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工程周边、卸料外侧边、跑道、斜道边“五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五定":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五检查”: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不定期检查。“五标志”:指令、禁止、警告、电力安全、提示

“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六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六杜绝”:伤亡事故、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高出坠落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

2A320041掌握脚手架安全控制

一、一般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1.脚手架搭没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当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3.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纵向水平杆上且严禁拆除。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5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问的净距不应大于 1 5m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市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6?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二、一般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程序

1 .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 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⑶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

(6) 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7) 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 检查内容

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

2) 地基、底座;

3) 扣件螺栓;

4) 24m以上的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

5) 架体安全措施;

6) 是否有超载

11 真题11 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项目不包括( )。

A.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B. 立杆的沉降和垂直度

C. 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D .安装的红色警示灯

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 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要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上方案要包括设计、施工、检查、维护和管理等全部内容。

2. 安装搭设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安装后经验收并进行荷载试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使用。

3. 进行提升和下降作业时,架上人员和材料的数量不得超过没计规定并尽可能减少。

4. 升降前必须仔细检查附着连接和提升没备的状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解决。

5. 升降作业应统一指挥、协调动作。

6. 在安装、升降、拆除作业时,应划定安全警戒范围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P158【案例2A320041-2】

某写字楼工程外墙装修用脚手架为一字形钢管脚手架,脚手架东西长68m高36m因架体与建筑

物拉结点没有按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设置,拉结点数量不足,现场安全检查又没有发现这一严重事故隐患,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脚手架突然向外整体倾覆,架子上作业的3名工人坠落死亡。问题

(1) 上述脚手架的拉结点应如何设置?

(2) 对一般脚手架定期检查应重点检查哪些内容?

(3) JGJ 59-99 中《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的哪几个检查项目为保证项目?保证项目在检查评

分表中起何作用?

(4) 安全检查通常有哪些形式? 分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对一般脚手架的拉结点设置及定期安全检查内容的掌握程度。

答案

(1) 上述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并按3步3 跨进行设置。

(2) 应重点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结,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

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架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超载使用的现象等。

(3) 《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中施工方案、立杆基础、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

刀撑、脚手板与防护栏杆、交底与验收6项内容为保证项目。保证项目为一票否决项目,在实施安全检查评分时,当一张检查表的保证项目中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时,此张检查评分表不得分。

(4) 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一般可分为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

练习题

案例一某写字楼工程,地下 1 层,地上15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中厅高12 米,施工单位的项目部编制的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是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施工中,某工人在中厅高空搭设脚手架时随手将扳白手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受振动后扳手从上面滑落,顺着楼板预留洞口(平面尺寸O.25m x 0.50m)砸到在地下室施工的王姓工人头部。由于王姓工人认为在室内的楼板下作业没有危险,故没有戴安全帽,被砸成重伤。

问题:

1. 分析该起安全事故的原因。

2. 写出该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正确的审批程序。

3. 扳手放在脚手架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 何谓“三宝”和“四口”?本例的预留洞口应如何防护?

答案:

1. 主要原因包括:该工人违规操作,预留洞口未防护,王姓工人未戴安全帽,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2 .该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审批,该模板支架高度超过8米还应组织专家组审查论证

通过,再报监理审批同意。

3.工具不能随意放在脚手架上,工具暂时不用应放在工具袋内。

4 . “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四口”是指预留洞口、楼梯口、通道口、电梯井口。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cm~50cm勺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必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固定牢靠,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

案例二

某省一建筑公司承建了石家庄市开发区某20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600吊,建筑高度66.32m,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为筏板基础。工程在外檐装修时采用的是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的全部安装拆卸作业,以工程分包的形式交给了该脚手架的设计单位进行。在进行拆卸作业时,突然架体与支撑架脱离坠落至地面,致使在架体上和地面上作业的20 余名工人,除一人从架体上跳入室内幸免外,其余19人中有8人死亡,11人受伤。经调查,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 2.7 倍;脚手架工程无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施工队伍管理松驰。

问题:

1. 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 此工程是否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认证?请说明理由。

3. 建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 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

2.7 倍,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落实,设计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盲目和擅自变更施工方案;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施工队伍管理松驰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2. 此脚手架工程不仅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而且需要专家认证。因为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搭设高度24米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搭设高度50米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认证会。

3.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的主要内容有:

①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②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④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计划,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⑤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案例三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建筑面积2800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某建筑公司总承包施工。2006年11月4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木工张某(上班仅3天,未接受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在10层搬运模板时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不慎从10 层电梯井竖向洞口坠落至首层混凝土地板上,当场死亡。

问题:

1. 简要分析发生这起事故的原因。

2. 对电梯井现场需要采取哪些防护?

3. 项目经理部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案:

1.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 楼层电梯口防护不到位;

2) 楼层内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照明灯具;

3) 新工人进场求救未进行安全教育;

4)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整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2. 电梯井除了井口需要防护外,井内也需要进行防护。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不大于10米) 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现场一般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

全平网防护。

3. 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是:

1) 工地安全制度;

2) 施工现场环境;

3) 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A320042掌握洞口、临边防护控制

一、洞口作业安全防护基本规定

1 .各种楼板与墙的洞口,按其大小和性质应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

的防护设施。

2. 坑槽、桩孔的上口,柱形、条形等基础的上口以及天窗等处,都要作为洞口采取符合规范的防护措施。

3. 楼梯口、楼梯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

4. 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的栅门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5. 在建工程的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物体打击事故。

6. 施下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除需没置防护设施与安全警示标牌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7.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移位固定措施。

09 真题19

工程施工过程中,边长在( ) 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移位固定措施

A. 2.5 ?25 cm

B. 25?50 cm

C.50?150 cm

D. 150 cm 以上

二、临边作业安全防护基本规定

1. 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没置安全警示标牌。

2.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等处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封挂安全立网进行封闭。

3. 临边外侧靠近街道时,除设防护栏杆、挡脚板、封挂立网外,立面还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落物伤人。

P162【案例2A320042-1】

某商住楼工程建筑面积28000 m2, 1 8层框架结构,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总承包。2001 年6月3 日上午8时30分左右,瓦工江某在 1 6楼用小推车运送抹灰砂浆时,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不

慎从16层管道井竖向洞V1处坠落至首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问题

1. 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企业事故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 对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应如何加以防护?

答案

1. 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楼层管道井竖向洞口无防护。

②楼层内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照明灯具。

③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

2.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涉及安全(质量)事故原因分析的技巧

1. 直接原因分析

基本照抄原背景资料就是直接原因

2. 间接原因

1)通用的肯定存在的管理问题(如:领导安全(质量)责任心差,现场管理差,教育不到位)。2)可能的问题(有违法分包现象?单位无资质?个人无上岗证?无施工预案?无专家认证?有违规行为?班组无技术交底?项目经理有违章指挥?)

3)技术分析:找背景里面暗示要说出的没做好的原因。(如新工人培训,三同时,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制定,安全设施质量问题等等)尽量多说一些。

(2011 年案例一问题3,考了4分专项施工方案)

2A320043掌握模板工程安全控制

一、模板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主要包括模板面、支撑系统及连接配件等的设计。

二、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安全审查验证

模板工程施工前,要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验证。

三、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2.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

3.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2A320044掌握施工用电安全控制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没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二、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三、配电箱的设置

1.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并按照“总一分一开”顺序作分级设置,形成“三级配电”模式。

2.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各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位置要合理。总配电箱(配电柜)要尽量靠近变压器

或外电电源处,以便于电源的引入。分配电箱应尽量安装在用电没备或负荷相对集中区域的中心地

带,确保三相负荷保持平衡。开关箱安装的位置应视现场情况和工况尽量靠近其控制的用电没备。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四、施工现场照明用电

1?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2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 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下36V。

3.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4.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5. 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

11 真题28

可以使用36V照明用电的施工现场有()。P169

A. 特别潮湿的场所

B. 灯具离地面高度2.2m场所

C. 高温场所

D. 有导电灰尘场所

E. 锅炉或金属容器内

09 真题29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潮湿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 V

B. 室外220 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 5m

C?特别潮湿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 V

D. 人防工程,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 V

E. 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 5m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 V

2A320045掌握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控制

一、物料提升机安全控制要点(P172)

2010 年案例第三题

事件一:现场需安装一台物料提升机解决垂直运输问题,物料提升机运到现场后,项目经理按照技

术人员提供的装配说明组织人员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现场质安员报请项目经理批准,物料提升

机正式投入了使用。

参考答案:

I .不符合要求。

因为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装搭设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并进行核载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二、外用电梯安全控制要点

1. 外用电梯在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类型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力可投入使用。

3. 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

II 真题12

关于外用电梯安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用电梯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企业安装完成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即可投入使用

B. 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

C. 外用电梯与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进出口处应设常开型防护门

D. 七级大风天气时,在项目部严密监督下使用外用电梯

4. 外用电梯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载使用。

5. 外用电梯在大雨、大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使用。暴风雨过后,应组织对电梯各

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三、塔式起重机安全控制要点

1. 塔吊存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类型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作业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

2. 塔吊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 行走式塔吊的路基和轨道的铺设,必须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 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将吊钩升起。

2A320046掌握高空作业安全控制

一、高处作业的定义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二、高处作业的分级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

(1)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2) 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⑶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三、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P175

1. 施工单位应为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2. 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设置应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要求。

3. 高处作业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牌。夜间施工时,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并在危险部位设红灯示警。

4. 在雨雪天从事高处作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四、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五、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六、交叉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 交叉作业人员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要做到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当不能满

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层进行防护。

2. 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作业点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

七、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的主要项目

1. 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情况。

2. 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 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4. 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5. 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2A320047掌握拆除工程安全控制

一、拆除工程施工准备

1. 开工前应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情况、工程量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 拆除工程必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工程特点、构造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二、人工拆除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 施工程序应从上至下,按板、非承重墙、梁、承重墙、柱顺序依次进行,或依照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的原则进行拆除。

2. 拆除施工应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