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高考化学——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高考化学——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高考化学——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材分析:

本节书是在学生对有机物知识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认真了解的一部分重要知识。同时,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物质。所以学生对蛋白质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神奇物质。这一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知识,做到乐学和主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4)了解酶的作用和用途。

(5)了解核酸的作用。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性质。

难点:氨基酸的性质和肽的形成

四、学情分析:

教材中,主要突出蛋白质的性质,还有是氨基酸的性质和成肽反应。本节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蛋白质的性质入手,必修2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简单介绍了灼烧蛋白质的现象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引入蛋白质的变性,盐析,水解。再着重介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氨基酸,羧基的性质学生已熟悉,氨基的性质是新知识,但氨的性质也是较熟悉的。利用学生已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思考探索氨基酸的性质。同时还复习相关知识。然后简介结构完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引导进行探索。以问题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对比、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具准备:一小块鸡皮,蒸发皿,浓硝酸,酒精灯,鸡蛋清溶液,硫酸钠溶液,蒸馏水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蛋白质和核酸的存在

[提问]说说你知道的哪些是含蛋白质的物质?

[讲述]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提问]说说蛋白质的性质

(说明:因为在必修2中做了浓硝硝酸酸使鸡皮变色的实验,一般也补充了灼烧蛋白质的实验<如灼烧毛线等>。学生能总结出这两点来,也有可能有学生预习了课本,能说出蛋白质的其它性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板书]一、氨基酸:

[板书] 1、氨基酸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讲述] 注意

(1) 氨基:氨气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

(2) α—氨基酸: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板书] 2、氨基酸的结构:α—氨基酸通式R—CH—COOH,

NH2

既含有氨基(—NH2)又含有羧基(—COOH)。

[板书]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名称俗称结构简式

氨基乙酸甘氨酸 CH2—COOH

NH2

α—氨基丙酸丙氨酸 CH3—CH—COOH

NH2

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CH2—CH—COOH

NH2

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 HOOC—CH2—CH2—CH—COOH NH2

[板书] 4、氨基酸的性质:

(1)与酸反应:R—CH—COOH+HCl → R—CH—COOH

NH2 NH3Cl

(2)与碱反应:R—CH—COOH + NaOH → R—CH—COONa+H2O

NH2 NH2

结论:氨基酸具有两性。

思考:①写出:R—CH—COOH与过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Cl

答:R—CH—COOH+2NaOH → R—CH—COONa+NaCl+2H2O

NH3Cl NH2

②在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哪些物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答:Al、Al2O3、Al(OH)3、(NH4)2CO3、NH4HCO3、NaHCO3等。

[板书] (3)成肽反应:

二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