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暗挖隧道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艺标准

暗挖隧道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暗挖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前的超前加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小导管:一般采用φ30~φ50mm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制作,长度3~5m。 2.1.2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1.3 水玻璃:浓度40~50Be′的水玻璃。 2.1.4 硫酸:采用98﹪的浓硫酸。 2.1.5 其他材料:改变浆液凝结时间的外加剂,如促凝剂、缓凝剂等。 2.2 机具设备 2.2.1 空压机:应能提供持续风压,出风口压力不小于3MPa,风量1~3m3/min。 2.2.2 注浆机:压力值应不小于2 MPa的双液注浆机,泵量80~150L/min,泵压3~5 MPa。 2.2.3 浆液搅拌机:能连续不断地对浆液进行搅拌,容量为0.8~2m3。 2.2.4 专用设备: 钻机:宜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钻机,有效成孔长度不小于5m。 2.2.5 其他机具 2.2.5.1 高压浆管(输送浆液)一般采用钢丝缠绕液压胶管或铠装橡胶管,其工作压力不低于终压压力。 2.2.5.2 压气胶管(输送压缩空气)用3~8层帆布缠裹浸胶制成,工作压力 1.0MPa以上,内径16~32mm。 2.2.5.3 钻头:形状有圆锥形和平头形,前者适用于地层为透镜体或个别卵石层,后者适用于粘性土或砂性土地层。 2.2.5.4 钻杆:可用φ50mm或φ42mm的地质钻杆。 2.2.5.5 风镐、搅拌桶、压力表、量桶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注浆压力表性能良好,高压管畅通。 2.3.2 工作面、用电满足施工要求,照明光线充足。 2.4 技术准备 2.4.1 已编制好注浆方案,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2 导管布设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 2.4.3 已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浆液种类,并确定配比。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531-97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 油页岩矿主斜井与石门巷道已完成掘进工作,按照甲方的要求由我施工方进行喷浆。工程量 240m.断面设计为拱型断面,为毛宽×毛高=4900mm ×4000mm,喷浆厚度 150mm。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 1、喷浆前必须挂设标准线,挂线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清理施工场地将风筒、水管线接好打开供风、供水阀门检查风压、水压。并检查风筒、水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喷浆机的稳设位置。 4、供风系统,风管在喷浆之前要进行恢复工作。

路线为地面压风机房→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5、供水系统,水源采用地面蓄水池中的水,采用潜水泵抽出。路线为蓄水池→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6、供电系统,电源由主斜井地面变压器引出。路线为地面变压器→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7、运料系统,料在地面拌好后运输至主斜井及石门巷道在由人工推到工作面。 8、信号系统,运料过程中采用对讲机和电话联系。 (二)、施工方法 1、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作业。 2、由于巷道较高,喷浆前要搭设工作台。搭设脚手架采用 2寸钢管成“井”字形搭设,每个立柱下面必须穿长×宽×厚 =300× 300 × 80mm木板制作的鞋。每交叉两跟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双股 8#铁丝绑牢,钢管的排距为 1200mm.垂直巷道两帮的管要顶到墙上,顺巷道方向上要打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成45度并且深进底板下不低于 100mm。搭设高度以距顶板 2.5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标大坝基础工程(合同编号:HSD2006-#02)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红花尔基项目经理部 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一、编制依据 1、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标大坝基础工程设计图纸; 2、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标大坝基础工程(合同编号:HSD2006—#02)施工组织设计; 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 4、本标段投标文件第三卷《技术文件》。 二、工程概况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标大坝基础工程帷幕灌浆施工范围为桩号0-019.0~1+033.0范围的帷幕灌浆,其中在桩号为0+040.8~0+964.1的范围内为墙下帷幕灌浆,在其他桩号范围内为坝肩基础帷幕灌浆,本工程共有422个帷幕灌浆孔及43个检查孔,帷幕钻孔基础工程量6752m,帷幕灌浆工程量6752m;检查孔钻孔工程量为688m,检查孔压水试验工程量为172段,防渗帷幕沿防渗墙轴线方向单排布置,分三序施工,第Ⅰ序孔孔距为10m,最终孔距2.5m。防渗墙下帷幕自墙下深入基岩16m。本工程帷幕灌浆标准为:帷幕透水率ω≤5Lu。 三、施工工艺与规划布置 1、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帷幕灌浆工程施工程序,见图1。

图2 自下而上灌浆工艺流程图 N (2)帷幕灌浆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3)在接触段施工时,先进行压水并在灌浆结束待凝24小时后,再进 行下一段的施工。 2、规划布置 (1) 该工程灌浆分为第4、第5及第6分部共计3个分部工程,目前准备对已具备灌浆条件的第6分部工程进行灌浆,然后再依次对第4及第5分部工程进行灌浆施工。 (2)采用FEC —GJ3000型灌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对帷幕灌浆施工进行质量记录与集中控制,该系统共有8个通道可同时进行8个孔的帷幕灌

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方法

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方法

当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基础灌浆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操作不规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使得基础灌浆技术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失去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如:孔斜、泥浆漏失、冒浆过量等,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及对基础灌浆技术的特征,总结并归纳出几点现代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技术存在的常见问题。 1、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孔斜问题 孔斜问题是降低高喷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出现孔斜问题将会导致高喷成墙错位搭接,影响整个墙体的连接,甚至出现无法连接。因此,为了规避施工中出现孔斜问题,技术人员可通过维持钻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利用钻杆垂直测试,保证钻机在作业过程中始终与地面处于垂直状态。还可以通过减慢钻进速度来避免重压造成的孔斜问题。孔斜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成本。 2、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泥浆漏失问题 造成泥浆漏失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是底层,它属于高压喷射灌浆施工的常见问题之一,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泥浆漏失问题,却没能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对高压喷射的钻孔工作进程和钻孔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遇到泥浆漏失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通过分析泥浆漏失量来制定解决方案,若漏失量大,则可采用混合料堵截漏浆,即综合水泥、粘土和砂材料。若漏失量小,可采用维持泥浆喷射状态来进行处理。 3、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冒浆过量问题

这些因素可导致冒浆过量问题出现,第一,由于管道有漏洞或者其他不完整问题,第二,注浆量与喷射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三,喷嘴孔径过大。第四,喷浆管接头密封性欠佳。通过实践了解到,现代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冒浆过量问题,将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建设成本,影响工程进度。因此,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对应处理措施,才能避免由于冒浆过量问题给整个水利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技术的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到,基础灌浆技术应用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且对该项工程的使用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基础灌浆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实现该项技术的应用价值,重视水利工程基础灌浆常见问题非常有必要,笔者通过长期实践,结合水利工程的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上述常见问题的对策,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利用混凝土进行灌浆 近年来,混合土灌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坝工程中,结合环氧胶黏合剂的应用,它能够对工程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填充和弥合,实现了对工程质量提高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具体操作内容是: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对对水利工程中的裂缝墙体进行浇灌处理,控制好开凿大小的前提下,利用压缩空气将裂缝中松散的碎石块进行处理,同时沿着裂缝开凿及深度做好孔洞处理工作,最终以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2、采用诱导灌浆技术灌浆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程概况 油页岩矿主斜井与石门巷道已完成掘进工作,按照甲方的要求由我施工方进行喷浆。工程量 240m.断面设计为拱型断 面 ,为毛宽×毛高=4900mm × 4000mm,喷浆厚度 150mm。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 1、喷浆前必须挂设标准线,挂线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清理施工场地将风筒、水管线接好打开供风、供水阀门检查风压、水压。并

检查风筒、水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喷浆机的稳设位置。 4、供风系统,风管在喷浆之前要进行恢复工作。路线为地面压风机房→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5、供水系统,水源采用地面蓄水池中的水,采用潜水泵抽出。路线为蓄水池→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6、供电系统,电源由主斜井地面变压器引出。路线为地面变压器→主斜井→石门巷道→工作面。 7、运料系统,料在地面拌好后运输至主斜井及石门巷道在由人工推到工作面。 8、信号系统,运料过程中采用对讲机

帷幕灌浆钻孔和灌浆施工

帷幕灌浆钻孔和灌浆施工 1.帷幕灌浆 (1)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1)帷幕钻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臵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钻孔的深度应达设计要求。 2)帷幕钻孔均应全孔测斜,其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1/40 孔深。 3)灌浆孔在灌浆前应进行孔壁冲洗与裂隙冲洗,冲洗到回水澄清为止。孔内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冲洗水压采用的80%灌浆压力,该值若大于1MPa 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 4)灌浆孔的压水试验在岩石裂隙冲洗后进行。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可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各孔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其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若该值大于1MPa 时,采用1MPa,压水20 分钟,每5 分钟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 表示。 5)帷幕灌浆时,坝体与基岩接触段应单独先行灌浆并待凝24 小时后,方可进行以下各段的钻孔灌浆工作。接触长不得大于2m,灌浆塞应塞于基岩面以上0.5m 左右。 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灌浆压力过大造成灌区岩石破坏和建筑物抬动变形。帷幕灌浆的灌浆压力,当采用一般灌浆方法时,可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P=PO+mD,式中PO 为岩基表层段的允许灌浆压力,本工程取0.2MPa,m 为表层段以下每深入岩基1m 可增加的压力,本工程取0.15MPa/m,D 为灌浆段以上岩层的厚度(m)。 6)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①按灌浆试验确定的监理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到300L 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喻家河水库项目部

目录 1. 灌浆系统布置 (2) 2接缝灌浆总要求 (3) 3灌浆前的准备工作 (5) 4灌浆 (7) 4.1灌浆压力、平压和通水措施 (7) 4.2浆材 (7) 4.3浆液变换 (8) 4.4灌浆结束 (9) 4.5特殊情况的处理 (9) 4.6细缝灌浆 (10) 5管路冲洗 (10) 6工程质量检查 (11) 6.1质量检查 (11) 6.2质量评价和问题处理 (12) 7竣工资料 (13)

1.灌浆系统布置 喻家河水库大坝轴线总长调整为270.0m。共分为10个坝段,9条横缝,设计考虑将525.0m高程以下大坝采用接缝灌浆将大坝连为整体,525.0m以上横缝不灌浆。由于1#横缝和8#横缝底部高程为525.0m,9#横缝底部高程为536.0m,均采用切缝机切缝,不存在接缝灌浆外,其他六条横缝均应进行接缝灌浆。525.0m 以下各碾压混凝土缝面横缝均采用预制横缝模板成缝,缝设置重复灌浆系统,后期进行接缝灌浆;525.0m以下碾压与常态缝面采用键槽模板成缝,缝设置重复灌浆系统,后期进行接缝灌浆; 525.0m以上碾压混凝土缝面均采用切缝机切缝,缝嵌彩条布,厚20mm;525.0m以上碾压与常态缝采用20mm厚闭孔泡沫板分缝。 碾压混凝土由于高掺粉煤灰等掺合料,坝体温降过程较长,不可能待规体温度降到准稳定温度场后才开始蓄水,因此本工程横缝设计采用具有重复灌浆功能的灌浆系统。各套接缝灌浆管路上均安装有多个重复灌浆套件作为出浆装置。重复灌浆套件由设有小孔的钢管外套高弹、耐久性良好的橡胶套形成,套件采用水科院生产的成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次接缝灌浆后,可以以小于重复灌浆套件开环压力的水流对灌浆管路进行冲洗,以保证下一次接缝灌浆时管路畅通,从而达到重复灌浆的目的。每个标准灌区均采用3套灌浆系统、互为备用。排气管按常规设计为单回路系统而未取双回路方案。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期管路予埋安全,进、回浆及排气管均采用镀锌钢管。 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要确保置于预留槽。对于通仓碾压的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置于诱导板预留槽。对于分仓浇筑的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置于先浇块预留槽中,管路安装完毕后在后浇块一侧加盖镀锌铁皮盖板保护。 6条横缝共划分为31个灌区,灌缝总面积约3387m2,其中,3#-7和4#-7灌区面积最大,为246.09m2。标准灌区高度6m,最小灌区高度4.1m、最大灌区局度6.0m。 为了解决坝块混凝土温度和接缝开度,坝体布置了一些测温、测缝仪器,施工可辅以其它办法测温测缝。 接缝灌浆施工,一般只能在低温季节进行。在灌浆前,灌区有足够的混凝土

巷道喷注浆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巷道喷注浆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2918巷道喷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Roadway Grouting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工程概况 ﹢300m水平回风下山平巷131米,下山-27已掘进108米,底板标高﹢263.17米,由于节理发育,节理走向与巷道走向基本一致,地面标高﹢450m,大气降水由高到低,沿裂隙、节理溃入井下。 为了不改变原设计,减少排水费用,确保施工安全。矿上招标注浆堵水队伍,在原支护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固。为了指导和确保安全施工,特编制本措施报批,以贯彻执行。 目的:达到国家标准。 二、巷道喷、注浆施工平面图和断面规格(见附图) 三、施工顺序及方法 1、注浆范围:下山-27已掘进108米处,40米范围。 2、施工顺序:先找掉开裂浆皮,然后打眼、注浆。

3、施工现状:在原巷道已对拱顶部分进行喷浆,锚网喷。 四、注浆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1、注浆的目的:通过对巷道围岩进行注浆,利用浆液胶结破碎松散岩层,充填松散岩层和空旷处,在其外围形成完整的注浆帷幕带和围岩一起共同承载矿山压力,阻止巷道周围来压造成的巷道变形。 2、注浆方法和顺序: (1)、断面内由下向上,拱顶最后注浆。 (2)、注浆过程中如发现泄漏严重,可采用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3、注浆孔的布置和要求 注浆孔成排布置。每孔安设一个锚注管,锚注管规格:为ф26.25*3.25*2000㎜,间排距为2000×4000㎜;其锚注管花眼孔不少于10个。孔口加丝外露50㎜,封口段长不小于200㎜。每一纵断面布置3个孔,其布置为巷道拱顶一个,从中间孔向巷道两侧约2000㎜各布置一个,(见注浆孔布置示意图)。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如需调整上述技术参数,由矿有关职能部门现场确定。

设备二次灌浆施工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正确使用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和加快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技术方法。 第2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施工不仅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的规定,尚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及《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名词、术语 第3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以下简称CGM灌浆料 第4条自重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利用该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5条高位漏斗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仅靠其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提高灌浆的位能差,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6条压力灌浆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采用灌浆增压设备,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三章 CGM灌浆料的适用范围 第7条 CGM灌浆料适用范围(见表1) 型号适用范围最低施工温度(℃) CGM-1(普通型)地脚螺栓锚固、栽埋钢筋,灌浆层厚度 30mm

CGM-1(加固型)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有抗油要求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0 CGM-2(普通型)灌浆层厚度30mm 5 CGM-2(加固型)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 5 CGM-4(超流态)灌浆层厚度在2mm -5 (表1) 第8条 CGM灌浆料的施工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施工前的准备 第9条 CGM灌浆料施工前应准备: 1.机械搅拌: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 2.人工搅拌:搅拌槽及铁铲若干; 3.水桶若干; 4.台秤若干; 5.高位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 6.流槽;

回填灌浆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交通洞是地下厂房对外主要的永久通道,同时也是厂房系统施工期开挖、出渣及材料设备运输的主要通道。在交通洞开挖至J0+625桩号时,遇到规模较大的f209断层,此断层一直延伸至J0+640桩号,致使此段范围内进洞向右侧边墙至顶拱部位出现大面积的掉块和局部的塌方现象,虽经过钢拱架、挂网、喷砼等钢性支护措施封堵,但其支护仅限于挂网钢筋与钢拱架表面(25 cm厚)和少量的回填灌浆,围岩与支护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空腔,考虑到此段围岩的地质情况对施工及交通洞后期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安全起见,经监理人同意,对f209断层及其影响带J0+517~J0+680段范围进行回填灌浆处理。 另外,交通洞J0-009.015~J0+035、J0+043~0+055桩号范围以及与厂房、主变洞相交处各7m长锁口混凝土段、A厂通风洞T0+005.135~T0+040桩号范围,根据原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和实际的地质情况,将对以上范围内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完成后相应进行回填灌浆处理。 2、施工依据 1、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交通洞、A厂通风洞土建施工招标、投标文件。 2、《交通洞布置、结构图(1/2)~(2/2)》:DZ15D3-2-01a~02a。 3、《A厂通风洞布置、结构图(1/3)~(3/3):DZ15D3-1A-01a、02a、03 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3、施工布置 3.1 供水、供电 灌浆用水和用电均采用现交通洞洞内主水、电管路管线路分接。 3.2 灌浆站 制浆系统就近工作面布置,以不影响交通为原则。采用1.5〃钢管搭设水泥平

台,铺设5cm木板用来存放灌浆用水泥,灌浆砂堆放在水泥平台后。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制备浆液过筛后进入双层搅拌机储浆桶,由SGB6-10灌浆泵对灌浆孔施灌,灌浆管路上接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灌浆记录。 3.3 钻灌平台搭设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1.5〃钢管搭成平台,用橡胶轮安装,制作成简易钻灌平台车一个,上铺设5cm厚的木板形成钻灌平台。 4、灌浆材料及制浆 4.1 灌浆材料 对钻孔和灌浆所需的全部材料,每批运到现场的水泥、砂子等均符合有关的材料质量标准,并附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每批材料入库前均按规定进行检

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10-303(1)工作面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10-303(1)工作面钻孔施工和注浆施工的安全,达到预期的注浆改造目的,特编制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质概况: 10-303(1)工作面10#煤层总厚度2.65m,中间含一层夹矸,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煤层结构为1.1(0.15)1.55。煤层倾角 2°~12°,平均煤层倾角5.5°,基本顶是K2灰岩,呈深灰色,块状、坚硬,裂隙中充填方解石脉,中下部有0.4m泥岩;直接顶是泥岩,呈灰黑色、风化易碎;直接底是细粒砂岩,呈灰黑色;基本底是粉砂岩,呈深灰—灰黑色,局部为泥岩含云母片及黄铁矿。煤层厚度由正巷逐渐向副巷变薄。根据钻孔资料显示,煤层顶板(沿巷道掘进方向)由泥岩相变为细粒砂岩。 二、钻孔布置及注浆方案设计: 1、10-303(1)工作面陷落柱注浆设计注浆孔10个。详见钻孔布置图。 10-303(1)工作面钻孔设计参数表

2、施工设备 主要设备有1台ZDY-750型钻机,配套直径50mm,长度1500mm 钻杆,3NBB54-260/7-2.5-18.5型煤矿用泥浆泵一台,ZBQ-50/6气动注浆泵一台,搅拌机一台。 3、注浆施工工艺 (1)注浆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注浆采取井下注浆,注浆系统主要是水泥运输、注浆搅拌机、注浆泵、注浆管路、注浆孔。 (2)注浆方式 对导水陷落柱注浆改造一般采用下行式连续注浆方式,分孔分序次连续灌注,直到达到终孔压力为止,以最大量进浆,最大范围扩散,最大限度的充填岩溶裂隙的目的。对初始水量较大的钻孔采用遇水就注的下行式注浆方式注浆,穿透含水层后最终达到注浆终孔标准。(3)注浆材料 本次井下注浆,材料主要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要求洁净的非酸性水。 (4)注浆参数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53254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1.1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2)《锦凌水库工程坝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3203-LC-02); (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7)《硅酸盐水泥、变通硅酸盐水泥》(GBJ107-87)。 1.2工程概述 1.2.1 坝址地质条件 坝址区基岩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和熔岩,以安山岩为主,坝址区分布较广;熔岩以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局部为熔结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等,主要分布于坝址区河床部位和右岸岸坡。基岩风化程度较弱,风化界线有一定的规律性;岩体完整程度及强度因岩性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安山岩强度较高,一般为中硬,岩体完整性差~较完整;熔岩强度较低,一般为较软岩~中硬岩,完整性差~较完整。坝基全、强风化岩透水性较强,一般为弱~中等透水;弱风化岩,一般为弱~中等透水;微风化~新鲜岩,一般微~弱透水。 坝基安山岩和熔岩碱活性成份含量均低于0.1%,无潜在危害。 坝址区构造简单,未发现大的构造。坝址区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中等发育,以剪性为主,节理面多平直光滑或粗糙,闭合或微张,无充填或钙质充填,最小间距15cm左右,结合一般,延伸中等。顺河向节理不发育。 1.2.2 主要项目和工程量 锦凌水库工程右岸建筑及安装工程的帷幕灌浆施工主要包括左右岸土石坝帷幕灌浆、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为单排,灌浆孔孔距为2m。连接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9m,挡水坝段、引水坝段、底孔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7m,溢流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3m。右岸土石坝段帷幕灌浆孔约为1622个,左岸滩地段帷幕灌浆孔约为266个,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孔约为69个,共计1957个灌浆孔,总长度为13330m。 孔位编号见施工图纸,孔间距2m,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先导孔沿帷幕线每隔16m布置一个,先导孔灌浆应在Ⅰ序孔之前进行,孔深至设计帷幕底线以下5m。 1.3灌浆进度安排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安排,右岸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8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右岸土石坝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左岸滩地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9月30日至2010年11月30日。左岸明渠及纵向围堰占压段帷幕灌浆于2010年10月14日开始,2011年1月30日结束。 1.4 施工布置 1.4.1 风、水、电系统 (1)施工用风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风压不小于0.7Mpa。 (2)施工用水采用潜水泵抽水,供水能力不小于30m3/h,出口水压不小于0.3MPa。 (3)施工用电采用系统供电。施工段配置配电柜,由主电缆线(90mm2)接入,布线长度根据现场实际距离而定。 1.4.2 设备布置 本工程拟选用YJL-100型潜孔钻、XU-300型回转钻机及XY-2PC型地质钻机完成所有灌浆孔、检查孔及勘探孔的钻孔作业,同时在制浆站根据需要布置高速搅拌机、泥浆泵输浆,在各灌浆点根据需要配备足够的灌浆泵、双层搅拌机及自动记录仪等主要灌浆设备。

注浆技术要求

压密注浆的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1.1 本工程的压密注浆施工主要作为基坑围护中钢板桩围堰内回填砂及下部土体的加固。 压密注浆施工需在钢板桩顶部拉杆施工完成后进行压密注浆。压密注浆的具体布置见“基坑围护施工图”。 1.2 在施工中除遵守本技术要求外,尚应遵守以下规程规范、文件的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 分); (2)《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 9258-97)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1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13)《基坑工程设计规范》(DBJ08-61-97) (14)《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1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

行)》(DGJ08-90-2000) (1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 (SL176-1996)。 (17)《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 局,1996)。 1.3 本施工技术要求与设计图纸共同组成苏州河河口水闸工程基坑围护部分压密注浆设计的有效文件,互为补充,施工时须同时使用。 1.4 若施工中发生矛盾或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时,应会同有关各方共同研究确定后解决。 2. 设计参数 2.1压密注浆采用双液注浆,孔距和排距均为1m,梅花型布置,固化剂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水泥浆注入量15~20%。2.2 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6,并可根据现场的试验对水泥的实际情况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 3.施工要求 3.1 在压密注浆施工前,应清理场地内地上和地下的一切障碍物(如:抛填块石),保证压密注浆施工的连续性不受阻碍。 3.2 压密注浆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注入率为15~20%。可根据现场的试验性注浆,适当调整注浆量。 3.3压密注浆的钻孔孔距为1.0m,梅花形布置。采用水泥-水玻璃双

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

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灌浆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通过灌浆可以提高被灌地层或建筑物的抗渗性和整体性,改善地基条件,保证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应用 1 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灌浆技术是指采用压送的方法把具有凝胶时间的浆液注入松散的泥土中或者含水的裂缝中,等到浆液凝结之后对裂缝可以起到填充作用从而改善土层或者岩层的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使得整体得到优化。灌浆是为防止混凝土坝与基岩斜坡面脱离而进行的灌浆。具有加强坝体与基岩接触面的结合能力,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和坝基防渗性能等作用。灌浆是为防止混凝土坝与基岩斜坡面脱离而进行的灌浆。具有加强坝体与基岩接触面的结合能力,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和坝基防渗性能等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经有着巨大的科技突破。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而地基问题,便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针对地基问题,大部分的水利施工单位会采用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灌浆技术作为主要施工方式。通过灌浆施工,水利施工单位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1]。 2 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要点 2.1 选择优质的灌浆材料 施工人员在对水利地基的施工工作之前,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地基建设需要选出合适的灌浆材料,材料必须要具有相对较好的可灌性,施工人员可以应用压力灌注技术,将灌浆材料灌注到地基的孔洞以及裂隙之中,同时要强化灌浆填充效果,避免出现灌注不充分的施工情况。当浆液已经完全固结硬化之后,灌浆材料仍旧需要保持极高的强度以防渗效果,如果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被降低,灌浆材料的基本扩散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2.2 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在严重漏水的情况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难点之一就是渗水现象,这在很多水利工程中都有先例,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采用比较常规的手段,不仅会造成成本的大量消耗,而且收益较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防渗加固的施工技术水平就必须得到提高,从而来满足水利工程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比较适合的灌浆施工技术。

帷幕施工工法汇总

云南澜沧江 小湾水电站 大坝帷幕灌浆施工工法 二○○七年一月 前言 本工法是在总结多年来电站大坝帷幕灌浆施工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鉴三峡工程、二滩工程等大坝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的总结,结合小湾水电站工程的特点、建设管理模式及招投标文件要求,经综合改进而形成的一套较完整的大坝帷幕灌浆工艺的施工方法。 本工法主要是规范小湾水电站大坝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和标准化作业,贯彻以预控措施为基础,过程控制为主,积极开展事后控制的管理思路,今后在小湾水电站

工程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工法由葛洲坝集团小湾项目部、四八联营体负责编制,西北监理审核、批准,小湾建管局颁布。

目录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写依据 (1) 1.4 帷幕灌浆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1) 1.5 帷幕灌浆现场布置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2) 2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4) 2.1 帷幕灌浆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4) 2.2 单孔施工流程 (5) 3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5) 3.1 总体要求 (5) 3.2 灌浆材料、性能、使用部位及制浆 (6) 3.3 钻孔要求 (10) 3.4 钻孔冲洗和灌前压水试验 (12) 3.5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14) 4 施工组织 (243) 4.1 施工设备及人员配置 (243) 4.2 安全文明施工 (24) 5 质量保证措施 (25) 5.1 质量保证体系 (25) 5.2 质量过程控制 (26) 5.3 质量验收程序 (26) 5.4 灌浆资料整理 (2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根据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帷幕灌浆的相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及前期施工实践,为规范小湾水电站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和标准化作业,便于施工人员现场操作方便、简洁、规范地进行的帷幕灌浆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特制定此施工工法。 1.2 适用范围 此施工工法仅适用于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帷幕灌浆。 1.3编写依据 (1) 《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第A版) (2)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3) 设计图纸、设计通知单等设计文件 (4) 《招、投标文件》 1.4 帷幕灌浆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由于小湾坝基地应力高,灌浆洞开挖后搁置时间较长,从前期固结和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可知,开挖后基岩浅层产生了较强的卸荷松弛,需要根据不同部位地质情况及防渗设计要求,对不同地质情况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帷幕灌浆参数进行施工。左右岸洞室先进行浅层固结灌浆,再进行帷幕施工。浅层固结灌浆的部位及设计技术要求另见设计相关文件。 (2)帷幕灌浆初期施工应在坝基灌浆廊道及坝肩灌浆洞内选2~3个单元进行生产性试验:试验的布孔方式、灌浆分段、灌浆压力按施工图指示确定。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灌浆施工的各项参数,并按监理人指示布设检查孔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并向监理人提交帷幕灌浆现场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内容包括施工的各项参数、各次序孔的单位吸水率、单位耗材量以及检查孔测试资料等。 (3)帷幕施工与安排应确保水库蓄水过程水位线以上至少5m具备防渗挡水条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oc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T 514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本适用于1、2、3级水工建筑物基岩灌浆、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等工程。4、5级水工建筑物灌浆工程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50201-1994防洪标准 DL5010-1992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DL5013-1992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DL/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134-19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DJ249.1-1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一)(试行) SDJ338-19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 SL25-19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3名词和术语 3.0.1水泥灌浆cement grouting 利用灌浆泵或浆液自重,通过钻孔、埋管或其它方法把水泥浆液压送到岩体的裂隙、混凝土裂缝、接缝或空洞的工程措施。 3.0.2回填灌浆filling grouting 用浆液填充混凝土与围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空隙和孔洞,以增强围岩或结构的密实性的灌浆,这种空隙和孔洞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缺陷或技术能力的限制所造成的。 3.0.3固结灌浆consolidation grouting 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 3.0.4帷幕灌浆curtain grouting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东集中胶带大巷(拉紧硐室)现已由红夏方掘出,按照筹建处的要求由我方进行喷浆。工程量41.63m,巷道坡度为40,断面设计为拱型断面,实际掘进中巷道规格超出了设计。实际情况将由筹建处、监理公司、施工单位来定。为荒宽×荒高 =5390mm×7700mm,拱半径2695mm,喷浆厚度120mm。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 1、喷浆前必须挂设标准线,挂线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清理施工场地,将风、水管线接好,打开供风、供水阀门,检查风压、水压,并检查风水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喷浆机的稳设位置:喷浆机安设在控制硐室口。 4、供风系统:风管已拆除在喷浆之前要进行恢复工作。路线为地面压风机房→主斜井→集中胶带运输巷→拉紧硐室→变电所。 5、供水系统:水源采用变电所中的沉淀池中的水,采用潜水泵抽出。路线为沉淀池→变电所→控制硐室→迎头。 6、供电系统:电源由主斜井底的水仓引出。路线为水仓→集中胶带运输巷→拉紧硐室→变电所→控制硐室。 7、运料系统:料在地面拌好后由副提运至主斜井底,在由人工推到5度坡头后由小绞车下放到坡底,在由人工推至变电所内。下料前要把轨道向前接到控制硐室口。 8、信号系统:运料过程中采用对讲机和电话联系 1

(二)施工方法 1、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作业。 2、由于巷道较高,喷浆前要搭设工作台。 搭设脚手架采用2寸钢管,成“井”字形搭设,每个立柱下面必须穿长×宽×厚=300×300×80mm木板制作的鞋。每交叉两跟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双股8#铁丝绑牢,钢管的排距为1200mm,垂直巷道两帮的钢管要顶到墙上,顺巷道方向上要打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成450并且深进底板下不低于100mm,搭设高度以距顶板3米为宜。 脚手架搭好后,在最上层钢管上铺设长×宽×厚=4000×500×80mm的木大板,大板与大板之间用耙钩连接,大板与钢管用8#铁丝绑牢。大板铺设面积不小于16 平方米。 三、质量标准及要求 1、净宽:中线至任一帮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 2、净高: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 3、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的90%。 4、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0。 5、喷射混凝土使用必须用标号不低于425#的普硅水泥,沙为纯净的河沙,石子粒直径小于20mm,将粒径大于15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配比为水泥:黄砂:石硝:水=1: 2.0:2.0:0.58;速凝剂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3.5%,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四、操作注意事项 2

大坝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总则 长底电站属小型工程,大坝按4级建筑物设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技术要求。本要求仅适用于长底电站大坝基础灌浆施工。在实施基础灌浆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本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措施和计划,以保证施工质量。灌浆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管理,按统一表格做好原始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为工程竣工验收做好准备。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文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并会同设代组共同研究修正。本要求包括: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共两部分。(本要求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执行。) 遵循的主要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是: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4.招标文件。

2.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2.1.灌浆材料和制浆 (1)大坝帷幕灌浆采用P.o.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细度要求为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5%。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0h,且各项质量标准必须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2)水泥在使用前必须对其质量作出鉴定,受潮结块水泥不得使用。 (3)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4)灌浆施工所用的风、水、电宜设置专用线(管)路,以保证灌浆连续作业。(5)水泥灌浆工程应建立集中制浆系统。 (6)制浆材料必须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重量称量法。 (7)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比重。 (8)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不得少于3分钟,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宜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30秒钟。浆液使用前应过筛,水泥浆自制备到用完的时间宜少于4小时。 (9)灌浆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为加速水泥浆的凝结,可掺入砂、粉煤灰等掺合料以及速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浆液掺入掺合料及加入外加剂的种类和数量需根据现场具体灌浆情况确定。 (10)在使用掺合料和外加剂时宜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的搅拌转速应大于1200r/min。搅拌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11)炎热季节施工应采用防热和防晒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寒冷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暖工作。 (12)灌浆设备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的规定,同时应满足该灌浆的要求。 2.2.钻孔 (1)钻孔顺序应先钻先导孔、I序孔,后钻II序、III序孔。 (2)所有钻孔应统一编号,并注明施工次序。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厘米。因故变更孔位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实际孔位应有记录,孔深应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