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一、评价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传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世界浩瀚深邃,深刻地反映了从农奴制崩溃到第一次俄国革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顶峰。同时也预示了新的小说艺术的诞生。

他是赢得作家的尊敬最多的一个作家。他的人格的伟大超越了自己的艺术,以至于睿智、聪明等词无法形容他。他是“伟大”的代名词。

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过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和民间故事。1913年和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解放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经翻译出版,不少有几种不同的版本。

二、生平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雅斯纳雅.波良纳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先祖是彼得大帝的宠臣,获得伯爵封号。外祖父是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侍从官,公爵,后晋升为少将。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服役至中校,伯爵。波良纳是母亲的陪嫁,有三千多俄亩土地,一千五百名农奴。托尔斯泰兄弟姐妹五人,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他排行第四。母亲很有文化素养,聪慧善良,可惜在托尔斯泰两岁时即去世。九岁时父亲亡故,托尔斯泰由姑母和亲戚监护长大。托尔斯泰自幼酷爱文学,兴趣非常广泛,虽然接受了典型的贵族教育,但由于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俄国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很爱和农民的孩子一起玩耍。

1841年,13岁,因监护人变化,全家迁居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的是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6岁考上喀山大学,攻读阿拉伯_土耳其语文,准备当外交官。当时托尔斯泰贪玩,又迷恋于社交活动,所以考试成绩常不及格。第二年转入法律系。托尔斯泰不喜欢形式主义的课程,但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有浓厚兴趣,拼命读卢梭、笛卡儿、斯宾诺莎的著作,喜爱卢梭的著作及为人,晚年他说:“从我15岁的时候起,卢梭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生受到两个重大有益的影响,一是卢梭的影响,一是《福音书》的影响。在大学时代,托尔斯泰已经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1847年,19岁的托尔斯泰以“健康不佳和家庭原因”自动申请退学。在这不久之前,他们兄弟析产,托尔斯泰分得了世袭领地波良纳和三百农奴。托尔斯泰回到家后,从事农业,一边着手改善农民的生活和习惯,一边为了准备硕士学位的考试而自学。这个时期是托尔斯泰人生探索、寻找自己的开始。他时而在

莫斯科,时而在图拉,时而在彼得堡,有时想进骑兵近卫军,有时想到外交部任职,有时又回到故乡搞音乐,为农民开办学校。后来,在图拉省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不久,又跟一个地主合伙租下了一个驿站。有时,他抛开这一切,沉浸在贵族的夜生活中,找吉普赛人,通宵达旦地玩牌,在大街上游逛、玩乐,嘻戏之余,一种虚度年华的悔恨之情又油然而起。逐渐地,贵族奢华糜费、腐朽寄生的生活,使托尔斯泰意识到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找不到崇高的生活意义。这时他开始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卢梭、席勒、狄更斯、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是他喜爱的作家。阅读唤起了托尔斯泰本人试笔的愿望,他选择的最初形式便是记日记。日记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一生中写作时间最长(?除几次短暂间断外,持续60年)、篇幅最大、容量最多、感情最真挚的伟大作品。?日记是托尔斯泰文艺创作的实验室,他严格观察自己的心态变化、认真分析四周发生的事件、扼要刻划身边的人物,特别可贵的是,他“通过自我去研究人类精神生活的奥秘”,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自我观察和分析,使得托尔斯泰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心理描写巨匠。

1851年,托尔斯泰突然决定离开波良纳,乘船沿伏尔加河到达阿斯特拉罕,来到大哥尼古拉在高加索服役的地方。不久,他以志愿兵的身份参加袭击高加索山民的行动,次年通过考试获得士官生军衔,并被授予四等炮兵下士职务。在高加索部队中,他共服务了两年半,参加了多次攻击山民的战役,因表现优异,被提升为准尉。1854年,他离开高加索,不久被派往布加勒斯特,加入了多瑙河部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不久,又主动要求调到塞瓦斯托波尔,并在最危险的第四号堡垒里担任炮兵连长,积极参加了同土耳其、英法联军的战争。

到高加索是托尔斯泰一生的重要转折,他走出了狭小的生活圈子,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高加索瑰丽的自然风光、哥萨克豪爽尚武的民族性格,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参加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使托尔斯泰在生死考验中了解了俄国的军官、士兵的真实生活和心理状况。也正是这些新的生活经历,更深地触发了托尔斯泰的创作激情。可以说,高加索是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作家的诞生地。

1852年,托尔斯泰的处女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2)在《现代人》上发表了,这部书和以后的《少年》(1854)、《青年》(1857)构成了自传体三部曲,描写了贵族少爷尼古林卡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及种种内心感受,表现主人公既受贵族偏见影响,又不满贵族虚伪自私的道德,经常洗涤灵魂,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探索,从这部书起,开始了一个贯穿作家全部创作的道德自我完善的主题,也鲜明地显示了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研究者证明,三部曲中的许多情节,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谋而合,尽管弗洛伊德在时间上落后于托尔斯泰。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开始了托尔斯泰和统治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冲突。他歌颂了普通士兵的纯朴、勇敢和爱国精神,鞭挞了贵族军官虚假浮荡、追名逐利的本质,揭露了沙皇军队的腐败,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把一切战争都看作是血腥的相互屠杀的观点。

1855年,托尔斯泰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回到彼得堡,受到了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人的欢迎,并逐

渐结识了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作家、批评家。在这里,托尔斯泰以他独树一帜的性格、思想、趣味和谈吐,使人们感到惊愕,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他不同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见解,也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艺术,埋下与《现代人》决裂的种子。

1856年,他退役回到家乡,招集波良纳的农奴开会,宣布了解放农奴的计划:每户农奴可得12俄亩土地,其中半亩不收费,其余每亩交五卢布赎金,30年付清。但农奴对他的改革并不欢迎,他们希望无偿地获得土地。托尔斯泰把这一“农事改革”的经历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1856年写成的中篇:《一个地主的早晨》,显示了地主与农民之间深刻的阶级对立,小说主人公青年地主聂赫留朵夫退学后回到自己的庄园,一天早晨,他走访了五户贫困农奴,打算扶危济贫、进行改革,但农奴对此并不理解,他们一直猜疑老爷的善行后掩盖着自私的目的和阴险的打算,因而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恩惠。小说体现了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性,他一方面同情农奴,一方面又为贵族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从这篇作品起,作者开始了他创作的另一重要主题:探索如何解决地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为了寻求“俄国向何处去”的答案,托尔斯泰出国考察。1857年,他访问了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历时一年半。在法国,他同屠格涅夫一起游览了巴黎圣母院,作家一方面看到了自由制度、文明社会,但在巴黎广场上遇见断头台上的一次行刑,又使他感到这个社会所自诩的平等自由的虚伪。他在瑞士卢塞恩时,目睹一场“文明人”欺负“下等人”的情景,也大为不满。

托尔斯泰自从在《现代人》上发表《童年》以来,他与这个杂志的编辑和撰稿人交往日益频繁。但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上围绕着农奴制问题展开剧烈的斗争,编辑部内部也出现了两派,自由派和革命民主派,托尔斯泰的态度充满矛盾,他反对农奴制,赞成解放农奴,但又对地主的所有权担忧,他反对以革命的方法消灭农奴制,而对自上而下改革的虚伪性质也有认识。同时,在艺术观念上,他因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有分歧。所以,他和屠格涅夫一道,在1859年同《现代人》决裂。

托尔斯泰一直未放弃“改良”工作,他认为教育能改变社会,于是在1859年在波良纳创办了免费的农民子弟学校,托尔斯泰亲自教授历史。为了搞好教育,托尔斯泰第二次出国考察,同时,也去看他在国外病危的哥哥,他考察了法英德意四国,历时九个月,在伦敦遇见了赫尔岑,双方都留下了良好印象。1860年哥哥尼古拉去世,加深了他的悲观情绪。在三年中几乎中断创作。回国后,他力图创办有俄国特色的教育,在波良纳他办了21所农民子弟学校,从莫斯科聘请了一些大学生任教,还创办了教育刊物《雅斯纳雅.波良纳》。在农奴制改革后,托尔斯泰担任了农村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时,经常同情农民,这使他招致地主的嫉恨。所有这些表现,都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1862年,趁他外出时,宪兵连续两天搜查了他的家。此事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震动,促进他更坚决地否定专制制度。

1862年托尔斯泰到萨玛拉草原旅行,同年秋天同御医、八品文官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别尔斯结婚。这时托尔斯泰已经34岁了,索菲亚聪明能干,很有文学才气,婚后不仅为托尔斯泰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丈夫的得力助手,托尔斯泰后来的许多手稿,都是索菲亚誊抄出来的,比如抄写过多次的《战争与和平》。由于婚后的幸福,更主要是由于托尔斯泰对社会生活矛盾本质的深刻认识,托尔斯泰从1863年起停办杂志和学校,他脱离社交、安居田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的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

从1863年起他以六年的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早在1856年,托尔斯泰便想写一部关于流放归来的12月党人的小说,而到1863年,决定集中描写最能反映民族气质和精神的1812年的卫国战争。作家从1863年2月动笔,?怀着极高的创作热情,边写作,边思考,边修改,仅小说的开头部分就有15个稿本。托尔斯泰的主要美学是真实,为了真实地反映这段历史,他研读了大量的史料,他收集的资料之多,足足能组成一个图书馆。1866年,他还亲临鲍罗金诺战场,步行到俄军和法军的驻扎地,勾画了地形图,标出了附近农村、河流的位置,观察了凌晨日出时的景象。这些细节都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战争与和平》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

在这期间有两件对于托尔斯泰来说非常重大的事件。一是1866年托尔斯泰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为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然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托尔斯泰形成了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另一件事是1869年,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里托尔斯泰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的“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了谈到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此时,托尔斯泰对叔本华的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

从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为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自己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在这一时期,作家重返教育问题,编写了包括373篇作品的《启蒙读本》,同时整理民间歌谣,研究彼得大帝,?这一切活动都是一个目的,寻找一种能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破坏力向对抗的道德力量。总之,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1870?年托尔斯泰便打算写一部出身高等社会的有夫之妇失足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__向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一气之下取了一些焕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托尔斯泰1873年动笔,1877年完成,小说先后用过《年轻太太》、《两段婚姻》、《两对夫妻》等书名,

最后才用了明确而简单的现名。从小说的最初构思到最后定稿,主题发生了转移和扩大,社会内涵丰富和加深,人物也进行了深掘和再创造。其中,列文是一个力图保持宗法制经济关系的庄园贵族,他幻想通过农事改革抵制资本主义对俄国农村的侵袭。改革失败后,坠入悲观主义及虚无主义,最后从宗法制农民身上领悟了“人要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人生意义。列文的形象带有自传性质,体现了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与生活

1879年,俄国发生严重灾荒,农民不满,纷纷起来暴动,沙皇政府强化了镇压手段,托尔斯泰参观了一些监狱、法院和兵营,看到老百姓无辜受害的惨状。1881年,因子女求学,托尔斯泰全家迁居莫斯科,他曾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利山大二世的革命者。次年参加人口调查,广泛接触了低层人民,亲眼看到他们的悲惨生活,为此,他常常痛哭流涕。托尔斯泰得出结论:富人的生活不是生活,他厌弃这种生活,要与同这种生活相联系的观点、习惯和传统决裂,他通过《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等论文阐述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公开宣布,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托尔斯泰世界观著名的激变。从此以后,他从贵族地主的立场转到千百万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他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耕地、做鞋、为农民造房子,不吃肉,不喝酒,喝茶时不放糖,总之,过普通老百姓所过的生活。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转变以后,写了大量的作品。暴露,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倾向。而暴露最强的小说当属他晚期的力作:《复活》。这是伟大作家全部文学创作的总结,也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托尔斯泰最后的十年是艰难的,他继续帮助人民,做人民的代言人,放弃作品版权,用稿费资助受官方教会迫害的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在俄国发生灾荒时,他同女儿玛莎一同到农村办免费食堂赈济灾民,一时应者云集,托尔斯泰还上书沙皇请求赈济,但遭到拒绝,托尔斯泰写了《论饥饿》一文,激怒了官老爷,他们要求把托尔斯泰流放到西伯利亚、关进疯人院或送进监狱,但沙皇的宪兵将军说:他的“声望太大,俄罗斯的监狱容纳不了他。”反动当局不敢用公开的镇压对付托尔斯泰,便决定从精神上摧毁他,1 901年俄国最高教会机关指责《复活》反对上帝、不信来世,宣布托尔斯泰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并开除了他的教藉,这个决定引起了举世抗议,但托尔斯泰处之泰然。他依然频频致信给沙皇,为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说情,要求废除土地私有制,反对日俄战争等。1905年革命失败后,他虽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写出《我不能沉默》,强烈抗议沙皇政府对革命者滥用死刑。

托尔斯泰厌弃自己的出身,致力于“平民化”,希望放弃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但同夫人的意见产生冲突,一些托尔斯泰主义者也不断和夫人发生矛盾。高尔基写了一篇文章《背着人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小声地问一只蜥蜴道:你过得好吗,你这只蜥蜴正在狄尔白尔大道上一丛灌木中间的一块石头上晒太阳。托尔斯泰站在它面前,一只手插进他的皮腰带里。这个伟大的人物向他周围看了一眼,随后便对蜥

蜴承认说:我呢,我却过得不好。”最后,托尔斯泰采取了一个多年来他常想到、在作品中描写了不只一次的断然措施--出走。1910年11月10日午夜,他离开了他生活了80多年的故乡波良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了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夫车站与世长辞。依照作家生前的愿望,他的遗体葬在波良纳一个悬崖附近,坟上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是世上最朴素的坟墓。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三、创作

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51-1862):

这是他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生变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特色和基调也已经初具雏形。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均以亲身经历为基础写成。为贵族青年寻找出路,试图解决社会矛盾。显示了作者所进行的艰苦的思想探索。

《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牧歌情调与民主倾向,道德完善主题。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开始了托尔斯泰和统治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冲突。他克服了俄国文学中战争描写的虚假的浪漫主义倾向,表现流血和死亡的真实场面。歌颂了普通士兵的纯朴、勇敢和爱国精神,鞭挞了贵族军官虚假浮荡、追名逐利的本质,揭露了沙皇军队的腐败,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把一切战争都看作是血腥的相互屠杀的观点。

《卢塞恩》(《琉森》)(1857),日记体,是托尔斯泰最早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品,写作者在瑞士卢塞恩目睹流浪歌手横遭资产阶级绅士欺凌的情景。

《哥萨克》(1863),1863年,他发表了写作近十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首次提出贵族阶级“平民化”问题。描写贵族青年奥列宁离开上流社会,到高加索去寻找自由和幸福。在这里,他否定自己的过去,爱上了山村中的美人玛莉安娜,但是城市生活在他身上的烙印终于使他暴露出自私的本性,他最终失去希望,痛苦地离开哥萨克村。--贵族出路的问题,返回大自然之路也是行不通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作者才华的两个特点:心理分析和道德感情的纯洁,并特别指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2、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863-1869)

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丝豪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描写,反映了从1805年奥斯特里齐战役到1825年贵族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和俄国生活,描绘了俄国各阶级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历史、哲学、宗教、道德等问题的观点。同时还有着对俄罗斯大自然及民族风情习俗的动人描写。因此它是一部兼有史诗、历史小说、编年史及风习描写的巨著。小说歌颂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及英雄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战争是人生价值的试金石。安德烈与彼尔的思想探索。娜塔莎形象与宫廷贵妇相对照,是托尔斯泰的理想。

主题思想:

1、通过对战争的描写,歌颂了俄国人民在反对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中的英雄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客观上说明人民决定历史命运的真理。

2、通过对四大家族的描写,一方面揭露和谴责了以库拉金一家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另一方面赞扬了包尔康斯基等三家开明贵族的爱国热情,反映了60年代作者对贵族社会有所暴露但仍寄予希望的思想特点。

3、通过安德烈、彼尔、娜塔莎三个进步贵族青年的塑造,积极探索了俄国的出路问题和人生的意义,表达了贵族必须接近人民、走“平民化”的道路的观点。

艺术特色:

1、结构宏伟、布局严整。千头万绪,559个人物,150多个正面人物,重大的题材,复杂的事件,广阔的背景,大时间跨度,被结构得天衣无缝。

2、把强烈的历史意识同粗细有致的情节描写有机地融为一体,随着情节的延沓,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精神一步步展现在眼前。

3、抒情与叙事的结合。缓缓地、浓墨重彩地、沉郁地、深沉地抒情。

4、形象塑造鲜明、生动。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877)

小说有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从事农事改革、探索社会出路两条平等发展的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深刻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确立所引起的俄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安娜是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不满封建婚姻,追求真挚爱情。安娜以自杀表示对社会的抗议,上流社会的侮辱与迫害,安娜性格的内存矛盾,酿成了她的悲剧。托尔斯泰对安娜主要是同情,但又从宗教观念出发对她进行了谴责。

安娜形象:对于安娜这样一个19世纪贵妇来说,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

只能是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最后一语。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安娜形象意义: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吉提:是托尔斯泰的女性理想的化身,毫无缺憾,贵族出身,婚前活泼可爱,婚后贤妻良母,但安娜的鲜明形象、激情爆发比吉提的苍白要生动得多,吉提在婚后,完全失去了少女的活泼,无个性。

渥伦斯基:有一定典型意义,在贵族青年中不是最坏的,对安娜也是真正的爱情,为了爱情,曾辞官退役,放弃了灿烂的宦途前程,他有激情,思想犀利。但他比安娜更陷于贵族生活而不能自拔,点燃了安娜的爱情之火,却没有勇气与上流社会决裂、同安娜生活在一起,是个懦夫,终使安娜进退维谷。

列文:是托尔斯泰这一时期思想和心境的真实流露,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了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皈依上帝,爱人如己。

艺术特色:

*1、卓越的心理描写,具有细腻真实的素质,天才地触摸到了意识流。安娜临死之前的意识流动。

*2、从多个视角表现人物,如圆型剧院,可以从每个人的视角去看人物。

*3、较少打断故事情节,把抒情和思辩性完美结合。

*4、采用拱形结构,如《双城记》。

3、晚期(1881-1910):

这一时期,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新认识,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是政论和论文。

《复活》(Resurrection,1889-1899)?是托尔斯泰由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之后的作品,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以极大的愤怒揭露了法律、法庭的不公

正,法官的昏庸;官方教会的伪善;暴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与寄生,资本主义的祸害;否定了地主私有制。描绘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此书写了十年,素材是发生在彼得堡的真实故事。集中火力对旧俄全面猛烈地展开攻击。标题来自《圣经·新约》。“爱使人复活”。

聂赫留朵夫是“忏悔的贵族”形象。他原本是个正直善良的青年,贵族社会及军旅生活诱他堕落。他经历了认罪、忏悔、赎罪;在为民伸冤中又认清了本阶级罪恶,决心与贵族决裂,向人民靠拢等阶段,他的“复活”过程,体现了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轨迹。聂赫留道夫对贵族阶级的叛离,具有典型意义。

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她的凄苦身世与被迫沦落是对罪恶社会的有力控诉。在狱中同政治犯的接触,主要还是聂赫留朵夫的“爱”,促使她精神觉醒走向新的生活。

实质上,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和玛丝洛娃的复活是一致的:为别人着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感情、个人幸福,从而求得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原本的故事设计中,二人结婚后,移居国外。但如此,则不能体现玛丝洛娃的“复活”。只有代表贵族阶级的聂赫留朵夫,和代表农奴的玛丝洛娃,都“复活”了,才能代表托尔斯泰的乌托邦理想。托尔斯泰相信,只有贵族与农奴互相宽恕、相爱,这样,才能使俄罗斯靠爱的力量进入大同世界。

《复活》的艺术特色:广阔的生活画面,高度的艺术概括;心灵描写:描写内心的矛盾斗争,怀疑、探索的痛苦。丰富多样的对比手法,揭示心灵世界的肖像描写,辛辣的讽刺。

1、结构,流浪汉小说结构,聂赫留朵夫的奔走,情节随聂赫留朵夫的所见所闻展开,不同于《战》、《安》。

2、非小说因素占了很大比重,经常中断情节,进行长篇大论的议论,类似《悲》的手法。

3、大量精巧的细节描写,如对监狱的描写。

4、三种形式的批评方式,非小说因素正面批评,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心灵感受,通过人物的命运批判,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批判性。

四、思想核心--灵与肉的冲突

他在日记中写到:“无论怎样研究自己我都觉得,在我身上占上风的是三种坏的欲望,即好赌、好色、好虚荣。我早已相信,德行,甚至最高的德行,都在于没有坏的癖好。因此,只要我真的把我身上占上风的这些癖好除去,哪怕一点点,我都可以勇敢地说,我变好了。”--这种“灵魂”与“肉体”的搏斗,在托尔斯泰的一生中都存在着,他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对幸福的追求是了解生命奥秘的唯一途径。当灵魂的追求与肉体的追求发生冲突的时候,灵魂的追求应该占上风,因为灵魂是不朽的,正如灵魂获得幸福是不朽的一样。取得幸福是灵魂发展的过程。灵魂的缺陷是被败坏了的高尚的追求。”可见,早期的托尔斯泰在洞察了人心的黑暗面和人的非理性力量时,始终相信“灵魂”、“上帝”和“理性”的力量可以使人走向自我完善,

人最终是可以获救的。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象接受魔鬼的诱惑,又始终抵制诱惑自强不息的浮士德。

两重性的文化人格,表现在创作中,以道德标准代替政治、历史的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实际上是人如何主宰内心“灵魂”与“肉体”的冲突的问题。

《战争与和平》,否定库拉金、爱仑和阿那托尔等的“肉体”战胜“灵魂”的堕落,肯定安德烈、彼尔和娜塔莎等的“灵魂”战胜“肉体”的胜利。--乐观主义倾向。

当托尔斯泰陷入精神危机,对灵与肉的问题产生了疑问,《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这种矛盾。

后来,托尔斯泰主义,否定肉体,走向严格的道德自我完善。《复活》中,复活的是人的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导语: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近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世界级久负盛名的作家,必定有他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定是时代和国界都无法削弱的,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看到了他毕生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的东西:正直、无私、纯真、善良。钟爱“U”字人生 融人于文,在他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看到了他在塑造小说人物时遵循的一个雷同的轨迹:“U”字型轨迹。即将小说人物的人物个性和心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都是善而无私的,有追求的上进青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和感染,人性开始走上了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路线,出于对社会的无奈更换了以前那种很不入流的“人生哲学”,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人生理念;最后在丑恶中发现美好的东西,然后麻木已久的心灵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他认为人的肉和灵是分开的,人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要爱一切人,这种来自宗教的道德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他笔下的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战争与和平》)、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以及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复活》)都走过了这样的“U”字型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污秽的社会环境中沉沦过,就算他们得到了让人近乎麻木的物质或肉欲上的快感也是人的肉身对这个社会无奈的适应和附和,就算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容光焕发也只是这个狭隘的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出自人性本身的肯定和满足,后来他们在“U”字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性最初始的美,他们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否定之前世俗的世界观,而是追求美好,乐于奉献的世界观的激活,充分体现了人性善的本质的部分并没有死去,这种被压制很久的人性战胜多年来人们所奉信的封建社会准则的转变无疑是对社会的控诉和抗争,无论之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已经在心灵上大获全胜,心目中冷酷、利己的宝座早已被善良和奉献所取代。“U”字从底向上的那一笔是坚定不移的。人民——永远的力量之源 三部作品都利用了“人民”这个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抛开宗教不谈,托尔斯泰主张人类发展到一个没有阶级的层次,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勿以暴力治恶……这类似于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可见只要秉着一切为人民的原则,无论在什么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期望总是趋同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个真正为国家、为人民担忧并探索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思想家,作品只是他表达他探索历程的途径,同时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战争与和平》最为明显,通过对三个人物命运沉浮的描述,侧面烘托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人民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带着上层社会的陋习和虚伪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接触了“人民”这个貌似“边缘”的群体,他们的心灵和灵魂得到感化和洗礼,他们明白了活着的真谛,最终走上了追求个人和他人幸福的道路。无疑那些真善美的品质源自人民,托尔斯泰离不开“人民”不在于他需要这样的素材博取共鸣,而在于他发现了真正的力量本源自人民,那些真实的,淳朴善良的才是最有感染力的,那些物质上的满足和情欲的释放以及上层社会的明争暗斗和虚伪都是浮华豪无意义的。 超脱 宗教色彩浓厚,“顺从天命、净化道德、爱一切人”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我想到了鲁迅,他完全摒弃了封建的东西,无论好坏,主张完全的更新换代;这里,托尔斯泰摒弃了现实,在虚拟世界寻求宽慰。宗教很多时候确实是精神很好的寄托所,尤其是在尝试过失败过后,更容易将精神托付于某一虚拟的事物。中国有一句古话“择其上者得其中”,我想托尔斯泰这样“过火”的崇拜和寻求完全纯净的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有他的道理的,其社会效应达不到“上”也至少能靠近“中”,社会的变动是需要时间的,由此看来这样的效果很可观了。 爱慕虚荣的安德烈临死前在《福音书》中找到了“幸福的源泉”,彼埃尔和娜塔莎最终也化为热爱人民、祖国形象。包括《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都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具备的的宿命感和对宗教的崇尚,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性真本的崇尚,只是这种真本在当时套上了宗教的外衣而不是现实的社会制度。所以他需要这样的超脱。 简爱,苔丝,安娜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几乎是所有现实主义作家无法逾越的高峰,他不仅是俄国大文豪,也是道德哲学家及社会改革家,更是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关键词】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今年11月20日,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纪念日。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 是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9月9日(阳历8月28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姑妈把他抚养长大的。 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除了迷恋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外,对其他并不感兴趣,曾多次退学。23岁时,他志愿到高加索服役,后来还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作战十分勇敢。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处女作《童年》。一八六三年开始,他紧张地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战争与和平》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托尔斯泰为写这部宏伟的史诗几乎用了7年时间,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在作家的档案库中保存了十五种小说开头的手稿。无论是作品的规模还是对问题的论述,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了他以往的作品。全部生活素材被编织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对丰富的材料和众多人物的处理,都是无比客观的。《战争与和平》这座巨大而宏伟的历史艺术殿堂,完全是在广博而坚实的生活根基上建筑起来的。须知,托尔斯泰不仅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的参加者,而且也是上流社会的思考者、农奴生活的探索者和学校教育的革新者,这给他的艺术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他承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部分,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都是健全的,而

列夫托尔斯泰的教案

一、新课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感受了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感受到了胡适母亲的严格慈爱,宽容善良,今天我们将静距离地与另外一位人物接触,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谈谈“你所了解的列夫托尔斯泰”) 适当点拨:出身贵族的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这样一位文学大家,他又有着怎样的外貌呢?(出示图片) 这张图片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茨威格眼中的列夫托尔斯泰,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去拜访一下这位贵族出身俄国文豪,近距离地与这位文学大家接触。 三、整体感知 1、见到传说中的托尔斯泰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呢? 一边阅读课文,小组一边模拟场景。 教师采访得知答案。 明确:震惊随后转变 注意课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评价的归纳性语句。 →归纳: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平,眼睛发光。 2、如果让你为托尔斯泰画画像,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绘画呢?(为什么呢?) 明确: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须发、胡子、鼻子等等。 归纳:课文的结构。先写外貌,再写眼睛。 困惑会不会重复? 四、合作探究 1、(两个小组外貌,两个小组眼睛)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进行外貌描写的呢?找出你们 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并尝试分析。(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 五、分析总结 描写手法上:比喻、夸张; 外貌平平、眼睛明亮→欲扬先抑(点拨) 明确:平凡的外貌下,也会有不平凡的人。 六、拓展练习 尝试运用比喻、夸张、欲扬先抑,练笔。(马云) 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欲扬先抑的手法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了外貌描写,接下来,请

同学们也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笔。在练笔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出示马云小时候的图片),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再出示现在的图片(平凡外貌也有不平凡的人),进行练笔。 点评:围绕写作手法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儿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的创作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 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在1860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3章。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关于1812年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1866~1869)。这不是遁入历史,而是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接近宫廷,谈吐优雅,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利欲薰心,醉生梦死,崇拜法国文化,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主要是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两家,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小说还把库图佐夫写成人民智慧的体现者。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现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理想;库图佐夫形象表现了反对理性、崇奉无意识活动和自发的生活原则。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他承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部分,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败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悲观情绪的滋长。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

浅析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浅析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摘要】阿·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19世纪中期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坚持的就是折衷主义翻译原则,并且这种翻译原则曾占据俄国译界的主导地位。阿·康·托尔斯泰认为“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形象的地方尽可能逐字翻译”,但当逐字翻译有悖原文时,要传达出原文的“印象”。他所强调的“印象”与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的“神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丰富了翻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至今对翻译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折衷主义翻译;阿·康·托尔斯泰;逐字翻译;印象;神似 0 引言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是俄罗斯19世纪中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他在翻译上也颇有成就,其中《科林特的未婚妻》、《上帝与寺院的舞女》被俄国批评家推崇为经典译作。他奉行的就是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源于希腊语,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但同时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它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翻译上就是折衷主义翻译原则。托尔斯泰所倡导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在19世界的俄国译界占据主导地位。 1 阿·康·托尔斯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在翻译上,阿·康·托尔斯泰奉行折衷主义翻译原则,即“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形象的地方尽可能逐字翻译,但如果逐字译法会在俄文中产生有悖于原文的印象,那就毫不犹豫的抛弃逐字译法,因为翻译的不应是词,也不应是个别意思,而主要应当是印象”[1]。他在翻译其著名的译著《科林斯的未婚妻》时写道:“不应该翻译单词,有时甚至也不应该翻译意思,而应该翻译主要的东西,即应该表达印象。[2] 折衷主义思想的特点就是把各种观点拼凑在一起,没有坚持的原则,采取折衷的方式。正如阿·康·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他坚持要“逐字翻译”,但是也坚持“要毫不犹豫的抛弃逐字译法”,“传达印象”。初看他的观点,好像自相矛盾,但其实这正是他与众不同,自有特色的地方。 综观以上内容,可以说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主要有“逐字翻译”和“传达印象”两种主张,下面逐条进行探讨。 1.1 逐字翻译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茨威格)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设计: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以敏锐而犀利的目光,吸引并抚慰了青年的灵魂。而本文是奥地利作家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作者用入木三分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副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在学习本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大文豪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文字的背后得到情感的升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文中所运用的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神奇的夸张、细致的描述手法能使人物形象鲜活而又生动,这又可以给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引导和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他们创设一个更高的可以展示他们能力的平台。 教学重点: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1、作者以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示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需要学生在诵读中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需要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19世纪80年代世界观激变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所形成的一套“济世”理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充满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他的“不以暴力抗恶”,加之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等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峰,其中托尔斯泰主义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复活》中他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作家通过揭示男女主人公的高尚-堕落-复活的鲜明轨迹,道出了个人如何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改变一个人的本质,也通过个人的“复活”,映射整个俄罗斯的统治阶级,如果贵族都能以聂赫留朵夫为榜样,被奴役的农民阶级都以卡秋莎为榜样,在贵族的引导下,共同走上道德的自我完善的道路,那么俄国的社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对于托尔斯泰主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首先,列宁对托尔斯泰主义持有批判态度,也正是因为托尔斯泰主义存在根本的问题,列宁作为革命者必然坚持暴力革命道路,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改善社会矛盾,不仅其手段是“懦弱”的,而且是漫长的过程,想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改变社会现实,就像是通过笔锋唤醒19世纪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人民一样可笑,倘若让每一个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去实现他人的利益,那不就可以说,虚无缥缈的共产主义也可以实现?所以说,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面对利益纷争的人群,托尔斯泰主义在碰撞现实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弊端。 托尔斯泰主义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像《复活》中的故事一样,它能唤起同类人心中的道德约束,在人们心中建立起道德准则,虽然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根本性改变,但是它会影响到一部分人,一个绵延不绝的时代,这是道德约束的延展性,而不是像一个帝国法律那样的时代性,在俄国那个时代背景下,托尔斯泰主义必然是不符合历史的车轮,但是如果把眼光放的更长远,托尔斯泰主义对人类有着更深更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主义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我们应该持有批判的眼光,辩证地对待,既看到其软弱性,又看到其积极性。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那么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一岁半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十岁时父亲也相继去世,所以他一直都是靠亲戚抚养长大。列夫托尔斯泰虽然身为贵族,却对农奴们充满同情。在圣彼得堡时,他看到了一个衣服破破烂烂的乞丐,就掏钱给乞丐,这时,有人告诉他这个乞丐是骗钱的,他反而说::“我不是捐给他钱,我是捐给道义!” 有个年轻人想要一举成名,所以去请教了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向他解释,每个人都好比一个分数,现实中的自己其实就是分子,理想中的自己是分母。分母越小的话,那么分数就相对越大,反之如果分母越大,那分数就越小,当分母无限大时,分数就相当于零了。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是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一直都是人们眼中的焦点,而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却又充满戏剧性的。目前说起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分成三个阶段而言的,主要是其童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晚年时代。 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生活是十分不幸的,可以用悲剧这个词语

来形容了。列夫;托尔斯泰初生不久之后,亲生母亲就死去了,这对于年幼的列夫;托尔斯泰无疑是最为沉重的打击,而后在列夫;托尔斯泰十岁的时候,父亲又死去了,两位至亲都相继离去,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年少的时候主要是由亲戚抚养长大的。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目睹了社会的冷漠,后来在参军的时候,开始投身于文学的怀抱之中,进行了创作并且获得了成功。等到列夫;托尔斯泰成年之后,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也曾有过一段十分昏暗的肆意挥霍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之中,列夫;托尔斯泰风流放荡,开始了纵欲的阴暗时光,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来列夫;托尔斯泰结婚之后开始专心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在晚年的时候,却与自己的妻子渐行渐远,最后一个人坐在火车上面去世。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基本上都是献给了人类精神文学的创作之中,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无比伟大的,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刻画着自己眼中的苏联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但一岁半母亲便去世了,十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他是由家中的亲戚抚养成人的。托尔斯泰1845年考入了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但因其中考试不及格,后转入了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但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托尔斯泰早年曾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后与兄长一起到高加索当兵,曾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但离开军队后又重投娱乐圈,嗜酒又好赌。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接触过一些肖像描写,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但对于本文这种集中所有笔墨、浓墨重彩、精确细致地刻画人物的肖像,并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没有学过;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虽文字浅显,但由于课文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比较文学——浅析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

浅析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 一.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 19世纪的俄国解放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进步的俄国作家呼应着解放运动的浪潮,他们自觉地用手中的笔进行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俄国作家、批评家和俄国文学这种为社会、为人生的宗旨,很自然地得到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们的接受。 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做了积极地选择和扬弃,身处战乱中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救亡意识,将文学看作是治疗社会病痛、改造民族灵魂的良方妙药。 2.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泰斗,生前与东方,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对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曾给予关切与同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托尔斯泰成为世界文学的巨匠, 并非是偶然的现象。这首先是来自于托尔斯泰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实践中始终贯串着一条叛逆贵族阶层投身劳动人民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的红线。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他曾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当他参加了军队,与下级兵士、穷苦山民和受害百姓有了交往,思想情感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悔恨过去堕落的生活,于是开始探索人生和艺术的真谛。与此同时,他才写小说,以“真诚和严肃”的态度认识和对待人生和文学。因此,在西欧文学出现严重粉饰现实或陷入唯美主义的困境时,他坚持艺术为“人民”,文学对人生、对社会有积极改造作用的主张。 3.茅盾简介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作家的代表之一,1919年4月,茅盾在《学生杂志》上发表《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这篇文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创作及他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以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在文章中写道:“托尔斯泰以生活之二要素为劳动和爱,人必简易耐劳而温和,人必受于人者少而报施多,分群众之利少而群众之利多,必以能服役为乐。”突出强调了托尔斯泰的道德学说,并给予完全的认可,明确地把其引为中国文学家

微考点: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考点: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1.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改造社会的良方。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3.近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拓展点) 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易错微析 列宁对托尔斯泰的尊称易错: 由于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例题1 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故选D。 例题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贝多芬 B.普希金 C.列夫.托尔斯泰 D.伏尔泰 答案:C 解析: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地展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俄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故选C。 1.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①《复活》②《哈姆雷特》③《战争与和平》④《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分别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凡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凡高() 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作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是因为() A.他是俄国近代革命的参与者 B.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社会矛盾 C.他放弃了自己的贵族生活,力求实现平民化 D.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世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启蒙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形象分析—解析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 形象分析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的 思想与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就是描写贵族地主的生活,这反映了作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及他对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等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塑造了一批带有自传性特点的主人公形象。高尔基认为:“聂赫留朵夫、列文、伊尔琴尼耶夫、奥列宁——所有这些人物都是作者自己的肖像,所有这些人物都是他精神发展上的几个阶段罢了。”这段话指出了托尔斯泰小说的自传性特点。托尔斯泰作品中有一系列的自传性礼物,这些主人公的思想状况大致反映了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发展水平,且都是是沿着现实的、发展的轨迹前进的。 《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大托尔斯泰的最后一个自传形象。他原本是一个正直、善良、纯沽的贵族青年,善于观察和思考,真诚地爱着卡秋莎.玛丝洛姓。但是军队的腐朽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后又抛弃了她,使她堕入了社会底层,陷入了不幸的深渊。多年之后,他在法庭上又见到了玛丝洛娃,她的悲惨遭遇使他震惊和反省。于是,聂赫留朵夫为减轻玛丝洛娃的厄运而上下奔波、到处求情,同时也认清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及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和残忍本性。最终,他放弃了土地、豪宅以及舒适的贵族生活,跟随玛丝洛娃去了西伯利亚,完成了精神上的“复活”。 作为自传性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作家的生平经历极为相似。托尔斯泰出身名门世家,就其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看,他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聂赫留朵夫出身世袭豪门,亲戚们都是大臣。托尔斯泰青年时代曾有过十年的放荡史,他打仗、决斗、赌博、挥霍、处罚农民、酗酒,过着淫荡的生活。对此,托尔斯泰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聂赫留朵夫在离开姑妈们的庄园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他迷恋酒色,享乐成癖。对待宗教,托尔斯泰与聂赫留朵夫都经历了由少年时的笃信,到青年时的不信,再到“复活”后信奉的相似过程。 聂赫留朵夫与托尔斯泰在思想性格和精神气质上也很相似。而且,和作家一样,聂赫留朵夫在思想上也经历了一个艰巨漫长、曲折反复的变化发展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他从自我认罪到批判统治阶级、认清社会现实的过程。因为精神复活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罪行的认识,而他的出身使他在认识罪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主客观的各种阻力,使其认识过程充满困难和压力。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聂赫留朵夫与托尔斯泰是基本一致的。托尔斯泰批判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精种道德的堕落沦丧,并把农民因失地而流入城市看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入侵及大地主道德败坏、不愿放弃土地还地与民的直接恶果。他并且指出,俄国几百年来的农奴制的压迫和改革以后几十年的加速破产,积下了农民无数的仇恨、愤怒和拼命的决心,他们要求彻底铲除官办的教会,打倒地主和地主政府,消灭一切旧的土地占有形式和占有制度,扫清土地,建立一种自出平等的小农的社会生活来代替警察式的阶级国家。而聂赫留朵夫两次放弃土地权就否定私有制及与托尔斯泰的性格发展而言是一致的,就其对私有制认识的程度和社会影响而言又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也体现了他和托尔斯泰在思想经历上的曲折性。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后又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年)、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年)等。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这时他加强了对专制制度的批判,但又进行“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泽?穆拉特》(1904年)、《舞会之后》(1911年)、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年)、《活尸》(1911年)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战争与和平》围绕战争问题,以四个贵族家族——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库拉金以及别竺豪夫——的生活命运贯穿全书,展现了一幅19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的广阔画面.安德列是一个探索生活目的的贵族青年的典型,他忠于祖国,同情人民,恪守贵族的义务和传统,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的贵族理想.彼埃尔也是一个思想探索者的典型.最后在农民普拉东卡拉达耶夫的顺从天命,"为上帝而活着","爱一切人"中找到了生活的理想.娜塔莎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关于女性的理想:做贤妻良母,在家庭中恪守妇女的天职. 19世纪70年代是俄国社会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托尔斯泰直面俄国社会现实,创作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由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构成.一条是以安娜,渥伦斯基为主构成的与彼得堡上流社会相联系的线索,一条是以列文,吉提为主构成的与宗法制农村紧密联系的线索.两条线索由以奥布朗斯基,达丽亚为主的中间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一种圆拱形结构. 小说的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族妇女,已经与卡列宁结婚8年.卡列宁是个十足的官僚,他们的婚姻生活毫无爱情可言.但安娜并没有丧失对爱情与幸福的渴望.渥伦斯基的出现,点燃了安娜的希望之火.她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独立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卡列宁的冷酷无情,上流社会的排挤,特别是渥伦斯基的激情过后的冷淡,这一切又把安娜推上了绝路,最后只好卧轨自杀.导致了安娜的悲剧.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既控诉了上流社会的不义,对安娜的不幸命运寄予了同情,又从宗法制立场出发,让安娜的追求蒙上一层罪人的色彩. 19世纪80——90年代,托尔斯泰撰写了一系列社会论文:《什么是我的信仰》,《教条神学批判》,《什么是艺术》,《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论生命》,《天国在你们心中》等. 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 2、《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托尔斯泰在世界观发生剧变化以后,从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出发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复活》描写了"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和妓女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的过程.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月底 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