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一、构造地质学基础
概念: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2构造应力场
A应力场:受力物体内部各点瞬时应力状态的组合
B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构造应力状态的组合。
3褶皱:具有面状构造的岩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构造-褶皱(fold)
4节理: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断裂,多成群成组发育。
5、断层:岩块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
知识点:
1、地质构造主要类型:节理,劈理,褶皱,线理,断层
2、褶皱基本类型:背斜。向斜
3、岩石变形三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A弹性极限(σy):受力超过这一数值后,岩石发生永久变形
B.(韧性材料)比例极限σπ:受力在这一数值以下,变形遵循胡克定律: σ=Ee (E-弹性模量 )
(2) 塑性变形阶段
A屈服极限σγ:
B强度极限sB:受力超过这一数值后,岩石发生破裂。
(3)断裂变形阶段
强度极限σB:受力超过这一数值后,岩石发生破裂。
4、节理的力学机制分类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张节理: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5、断层的运动学分类1)正断层2)逆断层3)平移断层4)枢纽断层
6、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向斜
二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概念:
1新构造运动:是指新近纪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属喜马拉雅运动的中后期。它造就了 现在的地貌起伏,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
2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知识点:
1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地壳块体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
2新构造的类型:
隆起构造:大面积长期上升运动所形成的构造,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或更大。
拗陷:大区域长期下降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方向与大面积隆起相反,这一类构造主要由分析平原(或盆地)上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厚度等值线或被上述地层掩埋的古地形面起伏来识别。
断块:构造是指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相间的地貌-构造形态,与大面积隆起相比,断块构造的两相邻断块具有地形高度和沉积两方面的明显差异。
挤压褶皱和断裂:在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盆地区,因受山地新构造时期的挤压,常沿盆地边部产生一系列挤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3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
A.西部隆起东部沉降。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三级地势地貌

B.主要活动断裂带
特点:1、普遍活动,强度不均
2、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特点
3、在时间上具有间歇性特点
C.岩浆活动强烈
西部地区以侵入相为主,浅成,构成岩浆岩带;
东部地区以岩浆喷溢为主,多沿断裂活动,新近纪时期火山喷发达到高潮,以陆相裂隙式喷发为主
D.地质灾害
新近构造运动是一系列地质灾害的主因。地震、岩爆、瓦斯突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
E.地热及矿产
4新构造运动阶段的划分从全国范围来讲,新构造运动可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1)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期:构造运动最强烈时期,主要表现:青藏高原急剧上升,台湾褶皱成山,华北地区强烈下降
(2)中更新世时期:大兴安岭、五大连池、大同及黄骅火山大量喷发,郯庐等 断裂强烈活动;
(3)现代地壳运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地震活动和东北、台湾及新疆的近代火山。
可将构造运动阶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运动幕,第一幕为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第二幕为中更新世;第三幕为近代。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二、三幕
5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新构造运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
(2)新构造运动有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地貌学、考古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遥测技术等
三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
概念:
1灾害(联合国减灾组织定义)自然或人为环境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活动等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引起广泛的生命、物质或环境损失;这些损失超出了受影响社会靠自身资源进行抵御的能力。
2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知识点:
1地质灾害按成因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自然动力型地质灾害
①内动力亚型:地震、火山活动、地裂缝等。
②外动力亚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岩溶塌陷等。
③内、外动力复合亚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人为动力型地质灾害
按人类活动性质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海岸港口工程地质灾害、核电工程地质灾害等。
(3)自然与人为复合动力型地质灾害
①人为与外动力复合亚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②人为与内动力复合亚型:岩爆、煤与瓦斯突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2)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渐进性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水土流

失、地面沉降等。

2灾害的损失
1)直接损失:指灾害发生后立即产生的后果,如地震后建筑物的破坏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多数可用货币价值来衡量损失的大小。
2)间接损失:指一场灾难中第二顺序产生的后果,如灾害引发的饥谨、疾病、生产萧条、失业增加以及精神伤害等。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其影响多是无形的,很难用货币来估量。

3.灾害效应
1)原生灾害效应:灾害本身造成的效应。如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滑坡掩埋房屋、矿井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
2)次生灾害效应:主要灾害事件诱发的灾害性过程造成的,如地震造成煤气酿成火灾等。
3)后续灾害效应: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其中包括野生生物的绝灭、洪水造成的河道变迁、火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等。

4、地质灾害的内涵
1)动力条件: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伴随科技发展,人类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直线上升,充分显示了人类对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的巨大改造力量,人为地质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利用。
2)后果: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和影响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无人区的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不是地质灾害,往往会有利于人类的未来开发。

5中国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1)平原、丘陵区沉降与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山海关以南,太行山、武当山、大娄山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2)山地斜坡变形破坏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包括长白山南段、阴山东段,长城以南,阿尼玛卿山、横断山北段一线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中国中部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
3)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地处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由高原、沙漠、戈壁及高大山系、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组成。
4)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融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断块区。



四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
概念:
1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由受灾体自身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
2、灾害敏感度: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
3承灾能力: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
知识点:
1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地

灾发展速率是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渐进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指针
2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 (按时间,按范围)
1)按评估时间分类
①地质灾害灾前评估
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
②地质灾害灾期跟踪评估
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
③地质灾害灾后总结评估
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
2)按评估范围和面积分类
①点评估:对一个灾害体或相对独立的灾害群
②面评估:对具有相对统一特征的区域
③区域评估:跨流域、地区的大面积地灾评估
3)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类型(直接、间接)地质灾害损失:
直接损失:灾害对现有资产造成毁坏而损失的价值
间接损失:直接损失以外的非现实发生的而又由灾害导致必然发生的实际损失

3.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
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生成的破坏损失、人类社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抗御灾害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地质灾害破坏损失损失核算方法损失核算方法及实例
①成本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或者修复成本、防灾成本投入核算受灾体的价值损失。
②收益损失核算:以受灾体可能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农作物价值损失核算。
③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的成本和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资源价值损失核算。

5.论述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举例)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而言,指通过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经费投入和减灾效果来评价其效益;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效益分析实例
1)湖北秭归县新滩滑坡
2)四川云阳县鸡扒子滑坡(投入/效益=1/23.7)
3)四川华莺市溪口地区崩滑流灾害(1/120)
4)天津市地面沉降

五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1、地质灾害预报的分析方法
1)类比分析:根据先例事件做出的一种判断对要预报的地质灾害和先前典型地灾对比;
2)因果分析:基于逻辑判断,把地灾的过去、现在做为预报未来的一把钥匙;
3)统计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方法,以地灾的过去、和现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统计规律进行定量的地灾预报

2、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与内容
1)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规律,适时捕捉地质灾害临近爆发成灾的特征信息,及时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从而减轻

地质灾害损失。
2)监测内容:包括成灾条件的监测、成灾过程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效益的反馈监测。
3、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通过人为活动,减少风险,削弱强度、降低损失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分清主次,重要地点重点防治
3)防治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4)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
最小投入,最大效益。使地灾防治实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最小风险与最佳效益的有机结合
4、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
A、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
B、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
2)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1)削弱灾害活动强度措施
(2)受灾体防护措施
(3)监测预报措施
(4)灾害避让措施

六 地震灾害
概念:
1地震:由地球内动力作用而发生在岩石圈内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
2地震震级: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
3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4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在以后一定期限内(50~100年)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
5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的基础,通过布设测震站点、前兆观测网络及信息传输系统提供基本的地震信息,从而进行地震预报及防灾减灾决策

知识点:
1地震要素:震源、震中、震中距
1)震源: 地震时地下深处发生地震的地点。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实际上震源是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区间,称为震源区。
2)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震中也是有一定范围的,称为震中区,它是地震破坏最强的地区
3、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从震中到任一地震台站的地面距离。从震源到地面任一地震台站的距离叫震源距。

2按震源深度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类;
1)浅源地震:0~70km,分布最广,占地震总数72.5%,其中大部分震源深度在30km以内。
2)中源地震:70~300km,占总数的23.5%。
3)深源地震:300~720km,较少,只地震总数4%。

3地震的成因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诱发地震)
4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且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5、地震灾害的特点
(1)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瞬间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
(2)成因的特殊性使得地震临震预报工作还很不成熟。
(3)诱发多种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地震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
(4)在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中,有时无震成灾。

6地震预

报的主要内容及现状
1)预报的主要内容
地震参数预报:以预报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三个参数为主,即狭义的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预测:长期预测(几年到几十年)、中短期预报(几个月到几年)、临震预报(几天之内)。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潜在地震灾害的损失,预测未来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预报现状
长期预报较为成功、中短期预报成功率20%

七 火山灾害
概念:
火山前兆:火山活动常伴随着地下热异常过程、区域应力场变化和火山物质的迁移,必然会出现各种环境异常变化—火山前兆(短期预报的主要证据)

知识点:
火山的类型
1、火山的类型(据活动性)
A活火山(Active volcano)
现在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的(近百年内有喷发记录);如台湾的大屯火山(火山口产自然硫)、美国的夏威夷、圣海伦斯等
B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
人类史后喷发过,近百年来静止的;如黑龙江五大连池、日本富士山
C死火山(Extinct volcano)
史前喷发过,近5000年来一直静止的;山西大同火山群
2、火山喷发样式:中心式、裂隙式
中心式火山多为爆炸式喷发,而裂隙式则多宁静式喷发(相对较为安全)
中心式喷发亚类较多。

3火山喷发的产物:气体喷发物,火山碎屑流,火山碎屑物
4火山喷发效应:(灾害、资源)
灾害效应:地震、海啸、火山碎屑流、气候异常----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火山喷发灾害效应
原生灾害:与喷发物的性质密切相关,如熔岩流、碎屑流、地震、喷发物降落、毒气等
次生灾害:火山泥流、气候、酸雨、洪水、海啸、饥荒、疾病等
2)资源效应:肥料、能源、建筑材料、旅游

八 斜坡地质灾害
概念:
1崩塌:在陡峭的山地,岩土体突然的垂直下落运动
岩石崩塌、碎屑崩塌
2滑坡: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滑坡。
3泥石流:斜坡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4倒石堆: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称倒石堆。
知识点
1典型的滑坡滑动面由陡倾的拉张段(后)、缓倾的滑移段(中)和平缓以至反翘的阻滑段(前)三部分组成。

2影响斜坡失稳的主要自然因素及人类诱因
1)地形地貌: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切割程度高的山坡丘陵地区,容易爆发,如长江流域上游。
2)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地貌与构造活

动共同控制着崩滑流灾害的发育程度,此类地质灾害与断裂构造间关系密切
地震----重要的触发因素,导致局部剪切力集中、岩体破碎、砂土液化等。如汶川地震引起多处滑坡,直接触发周曲泥石流等。
3)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
滑坡多发生在具有层状碎屑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的岩体中
土体滑坡多发生在松散堆积层或特殊土体中
4)地下水
浸润作用降低了岩土体特别是软弱面的强度;
降低斜坡土体的稳定性(增加下滑力、静水压力降低滑面上的有效法向应力)
岩体中和承压水减小了岩石的有效应力
如:重庆鸡扒子滑坡
5)暴雨和连续降雨
崩滑流暴发的高峰期与降水较大的夏季基本同步,降雨时间及强度是重要因子
多数滑坡和泥石流都是以地面大量降雨入渗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为直接诱因的
西南、西北地区最严重,如重庆万县滑坡群
6)人类活动
工程施工、爆破、植被破坏等—诱因

3崩塌的特点;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体脱离母岩而运动;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崩塌物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4、滑坡的特点
(1)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2)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岩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3)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大型滑坡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

5滑坡的发育阶段
1. 蠕动变形阶段:从斜坡发生变形、坡面出现裂缝到斜坡滑动面贯通的发展阶段称为滑坡的蠕动变形阶段。
2. 滑动破坏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是指滑动面贯通后,滑坡开始作整体向下滑动的阶段。此时滑坡后缘迅速下陷,滑壁明显出露。滑体上的树林倾斜形成“醉汉林”,水管、渠道等被剪断,各种建筑物严重变形以致倒塌。…
3. 压密稳定阶段:在滑面摩擦阻力和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上的松散岩土体逐渐压密,地表裂缝被充填,当滑坡坡面变缓、滑坡前缘无渗水、滑坡表面植被重新生长的时候,说明滑坡已基本稳定。

6、泥石流及其特征
1)概念:斜坡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2)特征: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

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7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物源条件: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2)水源条件:水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一般为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3)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8滑坡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1)以长期防御为主,防御工程与应急抢险工程相结合;应急抢险工程应尽可能与防御工程衔接、配套。
(2)根据危害对象及程度,正确选择并合理安排治理的重点,保证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益。
(3)生物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管理、开发相结合。
(4)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2)防治措施—四个字:
1.“拦”:即拦挡、拦截,如挡土墙等拦挡工程。
2.“排”:包括拦截和旁引可能流入滑坡体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3.“稳”:降低斜坡坡度,滑坡后部削方减重及滑坡前缘回填压脚;以生物工程和护坡工程来保护边坡等。
4.“固”:采用各种形式的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抗滑桩、抗滑明洞等工程,或采用灌浆、电化学加固、焙烧等方法以改变滑带岩土的性质来进行加固,增大滑面的抗滑力。

9崩塌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1.崩塌的防治
1)防治原则:标本兼治、分清主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危岩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
对于自然风景区,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采用生物措施时宜种草不宜种树。
2)防治措施:防止崩塌发生的主动防护和避免造成危害的被动防护
a.修筑拦挡建筑物 b.支撑与坡面防护c.锚固 d.灌浆加固 e.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 f.削坡与清除 g.软基加固 h.线路绕避
i.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 j.泥石流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2.泥石流的防治
1)防治原则
a.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b.工程措施与生物

措施相结合
c.分清类别,因害设防
d.因均制宜,合理设计

2)防治措施
跨越措施、穿越措施、防护措施、排到措施、拦挡措施、生物措施

九、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概念:
1地面沉降: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
2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
3岩溶地面塌陷定义: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地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陷坑。
知识点:
1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形式分类: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渗透变形、特殊岩土胀缩变形等。
2地裂缝的类型;
A按动力条件:
1).构造地裂缝—内动力作用结果
2).非构造地裂缝—外力作用
3).混合成因地裂缝
B按应力作用方式:
压性地裂缝、扭性地裂缝、张性地裂缝

3地面沉降的特征: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察觉,但它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危害极大。

4、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1)成因机制:
外因:过量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卤水以及高大建筑物的超量荷载等引起的。
内因:中等、高压缩性粘土层和承压水层的存在
2)产生条件
A厚层松散细粒土层的存在
易于发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结构为砂层、粘土层互层的松散土层结构。随着抽取地下水,承压水位降低,含水层本身及其土、下相对隔水层中孔隙水压力减小,地层压缩导致池面发生沉降。
B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流体
地面沉降与地丁水开采量和动态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C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平原、河谷盆地等低洼地貌单儿多是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因此,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区域性下沉对地面沉降的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D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城市建设造成的地面沉降是局部的,有时也是不可逆转的。城市建设按施工对地基的影响方式可分为:(ⅰ)以水平方向为主;(ⅱ)以垂直方向为主的两种类型

5我国地裂缝的分布区域
1)汾渭盆地地裂缝带
2)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地裂缝带
3)大别山北麓地裂缝带
4)其他地区的地裂缝

十 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
概念:
1岩爆又称冲击地压,承受强大地压的脆性煤、矿体或岩体,在其极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向自由空间突然释放能量的动力现象。是一种采矿或隧道开挖活动诱发的地震
2、煤与瓦斯突出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突然喷出大量煤粉和瓦斯的现象
知识点:
1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是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
2、采矿对

矿区环境的影响:
1)矿坑疏干排水:地面塌陷、泉水枯竭、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
2)深井排注水:地震
3)地面开挖、地下采掘:崩塌、滑坡、地面开裂与沉陷
4)剥离堆土、堆积矿渣:占用土地、淤塞河道、山洪、泥石流
5)矿渣、尾矿、选矿废水、选冶废气及可燃性矿渣自燃:土壤、水体及大气污染
6)露天采矿:矿山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
3矿区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1)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规管理
2)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
3)露天矿山的复垦和利用
外排土露天采空区
内排土露天采空区
4.废石堆及尾矿池复垦
整理废石堆(剥去表土,平整废石)—加底土层—回填表土
防止尾矿池污染—固结表土、施肥,增加透气和空气
5.矿山“三废”的综合利用
6.减轻塌陷灾害的预防措施:
(1)井下矸石(水砂)充填减沉技术:充填就是利用砂、石以及厂矿的炉渣、尾矿等充填材料将采空区充满,借以支撑围岩,防止或减少围岩的跨垮落和变形的一种顶板管理方法。目的是减小地面沉陷,最大程度地减小开采沉陷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覆岩裂隙带注浆加固减沉技术:注浆减沉工程实验和理论研究证明:注浆减沉起作用的应是灰体。

十一 土地荒漠化
概念:
1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2沙质荒漠化是指在沙质地表产生的土壤风蚀、风沙沉积、沙丘前移及粉尘吹扬等一系列过程和现象,又称沙漠化。
3 土壤盐渍化是盐分在地表土层中逐渐富集的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系指土壤中盐、碱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以致作物开始生长时就受到伤害

知识点:
1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过程:干旱、半干旱区:森林过度砍伐草原干旱,过度农耕和放牧荒漠
2土地荒漠化的类型与成因
1)土地荒漠化的类型:据发生荒漠化的地貌部位、作用营力和成因机制,分为五大类型: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理化特性退化、自然植被长期退化、耕地的非农业利用等,各类又可分为多个亚类。
重点分析与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危害严重、分布广泛的沙质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
2)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成因:气温、温度和风力等,渐变;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垦荒、采樵及上游水库截流等,突变;
—————相互叠加,加速

3沙质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1)沙质荒漠化的成因
A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是沙质荒漠化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干旱少雨是基本条件,地表形态和松散沙质沉积物是物质基础,大风吹扬是动力来源。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采

樵、垦殖、工矿与城市建设、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2)沙质荒漠化的危害
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危害涉及农业、牧业、水利设施、交通道路、工矿建设及生态环境。实质:损毁土壤肥力,使人类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p209)
1)侵吞农田、牧场,损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2)土地质量降低,农牧业生物生产量减少
3)毁坏建设工程和生产设施
4)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沙尘暴

4、沙质荒漠化的防治
根本途径: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植被,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强农牧业基本建设、改善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加强人工草场生态系统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5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降水、地形因素、土壤因素、植被覆盖度
人为因素:垦殖率高,坡耕地多;乱砍滥伐,植被减少;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壤侵蚀加剧;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
6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A危害
1)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
2)降低生态系统功能,恶化环境质量
淤塞河湖库塘,洪涝灾害加剧
森林植被减少,生态景观破坏
3)破坏工程设施,造成经济损失
B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1)以防为主,加强管理—键全管理机制,立法、宣传;
2)改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坡耕地
3)兴建保土固水工程,蓄水拦沙—工程、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