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通过探究认识+3价和+2价的铁的重要化合物,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

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出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过程中沉淀变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

被氧化的性质

③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

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去认识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②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

还原性。

④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

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图片,即可切入课题,又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通过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实验的探究,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乐群,好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2价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由普通建筑中的青砖、红砖引入课题。

通过学生自学、对比、联想,归纳出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学生讨论:如何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并动手制取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

学生设计实验:如何改进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能使氢氧化亚铁保存较长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铁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生动手实验:检验三价铁离子,并进行二价、三价铁离子检验的小结。

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大都见过红砖和青砖,你们是否知道它们颜色为何有青有红?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大家就明白了。

[过渡]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铁的氧化物这一段的内容,并思考讨论填写下表:

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

化学式FeO 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铁化合价+ 2 + 3 + 2、+ 3

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

[简述材料] 砖的颜色为何有青有红?

红砖和青砖都是由同种砖胚烧制而成的, 用黏土制成的砖胚置于窑内,先用大火将砖胚从外到里烧透,然后停下,使砖和窑体慢慢自然冷却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氧气非常充足,砖胚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Fe2O3,它是红色的,砖里有了它就显出红色,这样就得到红砖。如果砖胚烧透之后,不让它自然冷却,而从窑顶不断向下淋水使砖冷却,结果砖就变成了青砖。淋水的结果是,水在窑内高温的环境下,迅速变为水蒸气,使窑内压强增大,阻止了空气进入,在窑内形成了一个缺氧的环境,这些水蒸气还与窑内炽热的碳起反应,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将砖体内的Fe2O3转化为FeO或Fe3O4,所以这样烧出来的就是青砖。

[问题与讨论]铁的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归纳总结]1. 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1)与酸反应

(2)高温下能被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还原

[学生动手]写出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氧化三铁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与讨论] 铁的氢氧化物有哪些?现有氯化铁、硫酸亚铁,如何制取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呢?回忆旧知识,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学生总结原理]

[两学生动手操作]其他学生观察他们操作,对比实验结果

[问题与讨论]如何操作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呢?学生思考,讨论,相互补充完善。

[老师操作]将胶头滴管深入试管底部,与学生所做实验对比效果。

[思考讨论]

Fe(OH)2制备的过程中O2有哪些来源?你准备怎样解决?

O2的来源

解决方案

Fe(OH)2在表面生成是接触用长胶头滴管伸入溶液内部再挤加NaOH

O2溶解在原溶液中水煮沸冷却配制反应试剂

Fe(OH)2放置时O2逐渐进入上层加入少量油液封

[实验改进评价]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你认为这个方案合理吗?

[体验高考]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先打开止水夹a,在A管开始反应后,B管中能看到的现象___

再关闭止水夹a,一段时间后,B管中能看到的现象________。

[归纳总结]+2的铁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

4Fe(OH)2 +O2+2H2O=4 Fe(OH)3

[过渡]同学们能不能帮我把这只胶头滴管洗干净呢?

[学与问]写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总结]氢氧化铁的不稳定性

2Fe(OH)3=Fe2O3+3H2O

[学生归纳总结] 2. 铁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用铁盐、亚铁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①与酸反应

Fe(OH)2+2H+ = Fe2++2H2O

Fe(OH)3+3H+ = Fe2++3H2O

②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

4Fe(OH)2 +O2+2H2O=4 Fe(OH)3

③氢氧化铁的不稳定性

2Fe(OH)3=Fe2O3+3H2O

[小结] 回顾、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铁的三种氧化物和两种氢氧化物

2019年度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2019-2019 年度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

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 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为是第一次教高一化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六、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助资

2016年张家口市第四中学高一级部4月月考(文科)(地理)

2016年张家口市第四中学高一级部4月月考(文科)(地 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6.0分) 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2.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 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3.属于水循环中地下径流环节的 是 () A.a B.b C.c D.d 4.该城市在路面改造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种改造会使图中四个环节量的变化() A.a增加 B.b减少 C.c增加 D.d不变 5.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边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1示意2014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下表和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7题。

高一化学 实验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是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平、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 CuSO4?5H2O晶体,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 [幻灯] 托盘天平、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提问]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得到固体溶质。 [提问]怎样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1、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添加法码由大到小。 4、不能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允许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毕,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提问]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提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阅读: 21-35: ADC DBCB CDAB BCDB 七选五:35-40: EBFAD 完型填空:41-60: BCDBC BDABD CCABD BCDCB 语法填空 61 gentlemen 62 careful 63 they 64 lost 65 (should ) keep 66 of 67 slowly 68 the 69 depending 70 latest 改错 1. or ---- and 2. the---a 3. hardly ---- hard 4. study --- studying 5. student ---- students 6 in---to/ into 7 which ---- where/ 前面加in 8 wanted ---- want 9 been去掉10. So ---- but 写作 Dear editor, I am glad to share my hobby with you. My hobby is reading books. I was fascinated by so many colorful picture and interesting stories in the books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Since then, I can’t help loving read ing books. I like reading books because I can get o lot of knowledge. I love reading books because it can bring me into a fantastic world to explore the unknown world. What’s more, reading books can teach me to become a kind, valuable person. Additionally, it can also help me to deal with problems in daily life. I am so enthusiastic about reading books that I have planned to become a writer as my career. Books are my forever friends! Yours truly, Li Hua 答案第1页,总1页

化学铁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 2 1、介绍铁的自然界的存在 2、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重点: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难点:铁三角落性质 复习

铁 一.铁的物性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硬度 铁原子能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 二.铁的化学性质 铁是一种活泼金属,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一些难熔的金属,观音铝的氧Fe2+ Fe3+ 淡绿色棕黄色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铁三角 三、铁的用途 练习本

第一课时 铁 一、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 [疑难点拨] 1、过渡元素①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②通性:全部是金属:常有多种可变化合价;易形成络合物。由一种离子跟一种分子或由两种不同的离子通过配位键所形成的复杂离子叫做络离子。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络合物。如银氨溶液中的[Ag(NH3)2]OH,电解法炼铝所用的熔剂Na3[AlF6]都属于络合物。 2、铁的化学性质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铁原子能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又可以失去次外层的一个电子,因此铁通常显+2价和+3价。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①与强氧化剂作用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②与弱氧化剂作用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与H+、S、I2等反应);③与O2、H2O(气)反应生成Fe3O4。 3、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注意 (1)抓价态:从铁元素三种价态的相互转化(铁三角关系)去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a:Fe2+和Fe3+的性质:①Fe2+具有氧化性,主要表现还原性;②Fe3+是典型的弱碱阳离子,与HCO3-、AlO2-等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 Fe2+和Fe3+的转化关系可图示如下: 氧化剂(Cl2、Br2、O2、H2O、KMnO4、HNO3) Fe2+ Fe3+ 淡绿色棕黄色 还原剂(Fe、Zn(少量)、Sn2+、S2-、H2S、Cu、I-) b:亚铁盐、铁盐的存放方法:亚铁盐溶液——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水解。铁盐溶液——加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防止Fe3+水解。 (2)想属类:如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过渡金属,氧化亚铁、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为不溶性弱碱,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由此去分析理解它们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这个媒体!根据所收集的信息,乙醇的应用主要在于:作为能源、饮料、医疗等几个方面。那么,物质的用途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追问] 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于什么? 1.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C2H6O一定是乙醇么?C2H6O可能 存在几种可能的结构?请同学们用 碳和氧的排列方式简单表示这些可 能结构。 2.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建生 成的过程。分析乙醇可能断键的位 置? 使学生掌握乙醇 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培养学生通过 论坛平台的交流、协作 能力。训练学生由结 构推断性质的能力 [设问]同学们的推测对不对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推测进入到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 [自学]进入乙醇的化学性质的 学习中。 乙醇的化学性质: 能和金属钠发生反应 能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学生实验] 1. 乙醇和钠的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 结论。将实验现象和得到的结论发 表在论坛上 并完成讨论: 1.分析乙烷、水和乙醇他们是 否可以分别和钠反应。由此我们可 以得出乙醇中是和碳相连的氢还是 和氧相连的氢被钠置换??(是和 氧相连的氢被置换即羟基中的氢) 2.常温下为什么金属钠与乙醇反应 较缓慢,远不如金属钠与水反应剧 烈?(因为乙醇中的氧氢键更稳定, 不容易断裂) 3.铜在反应前后其质量是否发 生变化?同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什 么?(反应前后铜的质量没有变化, 在此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学生掌握乙醇的 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通过人人动 手实验,规范学生操 作,全面培养、提高学 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 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 析能力。培养学生通过 论坛平台的交流、协作 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科 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假 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进一步假设-再验证- 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讲述]好!同学们都很好的完成了 学习。同学们在论坛上都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同学们的实验操作基本符合规范,具有比较强的实验能力。现在,一起来总结乙醇的化学性质。 [总结]和老师一起总结乙醇的 化学性质 总结乙醇的化学性质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学科作业(2018.3.30)Word版含解析

1.如图所示,图中v1、v2和v3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三个飞行器a、b、c 分别以第一、第二和第三字宙速度从地面上发射,三个飞行器中能够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是() A.只有a B.只有b C.只有c D.b和c 2.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要和地球自转同步,它离地面的高度和环行速率都是确定的 B.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但同步卫星的高度和环行速率可以选择 C.我国发射的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可以不在地球赤道平面内 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关于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下列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7.7km/s B.9.0km/s C.11.2km/s D.16.7km/s 4.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它绕地球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设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ω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2,则ω1和ω2的关系是()A.ω1>ω2B.ω1=ω2C.ω1<ω2D.无法确定 5.如图,a为地球上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b为地球的某近地卫星,a、b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为v a、v b和ωa、ω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 a>v b、ωa<ωb B.v a>v b、ωa>ωb C.v a<v b、ωa>ωb D.v a<v b、ωa<ωb 6.已知某星球的平均密度是地球的m倍,半径是地球的n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v,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v B.m v C.n v D. 7.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a)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4)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75) 第二节离子反应 (90)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0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1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2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87)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89)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0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22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254)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 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 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 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 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 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 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 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 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 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 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教 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 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动漫与中学生

动漫与中学生 组名:向日葵 组长:聂永超 组员:何佳玲、游豪琴、唐诚诚、侯欣宇、 钟银轩、胡嘉庆、李婧 指导老师:丁娇莉 研究课题:动漫与中学生 ——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引言 1943年,一个日本孩子在电影院看了一部中国的动画片,他深受触动决心创作出日本的动漫世界。于是,历史的一页被揭开了。这个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之父, 而他看的动漫,正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万籁鸣兄弟导演的《铁扇公主》,这位中国公主促成了一个庞大动画帝国的诞生。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日本动漫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国的大街小巷,而各类媒体也进行大量宣传,无论在报刊上还是在电视中,到处都可以见到日本动漫的影子。随着日本动漫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成为日本动漫的主要受众群体。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间,“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随着中学生受众群体的加入,日本动漫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长期以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左右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的视线。 从我们儿时看的《铁臂阿童木》、《机器猫》和经典老片《圣斗士星矢》,到后来的《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可以说我们是在动漫的陪伴中成长的。而我们的家长、老师们对于中学生的日本动漫热又往往莫衷一是,一时间动漫激起千层浪,中学生对日本动漫的青睐自然而然地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我们向日葵课题小组便把《动漫(日本动漫)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作为我们本次汇报的话题,我们对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初中部、高中部进行了抽样调查,使用的调查方式是问卷,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以下一些见解可能不能说明当代中学生整体的情况,但我们希望能引起各位的思考。 正文 动漫动漫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了100多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100

铁教案

第四节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Fe―2e―=Fe2+Fe―3e―=Fe3+ 2、物理性质 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思考]:纯铁抗蚀能力特别强,而我们常见的铁并非如此,为什么? 3、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显+2、+3价,且Fe3+比Fe2+稳定。 (1)与非金属反应 3Fe+2O2Fe3O42Fe+3Cl22FeCl3Fe+S FeS (2)与水反应 铁在加热至红热时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3Fe+4H2O(g)Fe3O4+4H2 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在水和空气里O2、CO2等共同作用下,铁易被腐蚀。 (3)与酸反应 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氧化性酸: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钝化,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4HNO3(过量)=Fe(NO3)3+NO↑+2H2O 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 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例1]2.8g铁与160mL1mol/L稀硝酸作用放出NO气体,反应中HNO3共得到电子mol (4)与盐溶液反应 Fe+Cu2+=Fe2++Cu [例2]把金属铁加入含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不溶物有铜,则滤液中肯定有阳离子,肯定不存在阳离子,可能有阳离子(若铁过量呢?)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FeO Fe2O3Fe3O4 价态+2 +3 +2、+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设计 第三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本节知识间联系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学科作业(2018.6.6)

1.某同学将小球从P点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桶,小球沿着桶的直径方向恰好从桶的左侧上边沿进入桶内并打在桶的底角,如图所示,已知P点到桶左边沿的水平距离s=0.80m,桶的高度h0=0.45m,直径d=0.20m,桶底和桶壁的厚度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P点离地面的高度h1和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球经过桶的左侧上边沿时的速度大小及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结果可以带根号)。 2.某学生在台阶上玩玻璃弹子。他在平台最高处将一颗小玻璃弹垂直于棱角边推出,以观察弹子的落点位置。台阶的尺寸如图所示,高a=0.2m,宽b=0.3m,不计空气阻力。 (1)要使弹子落在第一级台阶上,推出的速度v1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弹子被水平推出的速度v2=4m/s,它将落在第几级台阶上? 3.某电视台正在策划的“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人可看作质点)运动,下方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1m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H=3.2 m.选手抓住悬挂器后,按动开关,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沿轨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起动后2s悬挂器脱落。已知人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求人随悬挂器水平运动的位移大小和悬挂器脱落时人的速率; (2)若选手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求L的大小;

(3)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4.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木板长l=2.5m,木板右端与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的速度恒为v=2m/s,倾角θ=37°,质量m=1kg的物块从木板左端以初速度v0=13m/s 滑上木板,物块从木板滑上传送带时瞬时速度大小不变,物块与木板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离开木板时速度的大小; (2)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到达到共同速度,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5.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位移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AB和BC组成,AB为斜坡,BC为R=10m的圆弧面,二者相切与B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AC 竖直高度差h1=40m,CD为竖直跳台,运动员连通滑雪装备总质量为80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水平飞出,飞行一段时间落到着陆破DE上,CE间水平方向的距离x=100m,竖直高度差为h2=8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运动员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到达C点时对滑道的压力大小; (3)运动员由A滑到C雪坡阻力做了多少功。

库尔勒市属中小学学区范围划分

库尔勒市属中小学学区范围划分 单位:[] 发布日期:[07-11-05 17:57:10] 点击次数:[1572 ] 库教发〔2005〕18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市属中小学学区范围的通知 市属各中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照“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原则,根据库教发[2000]72号、[2002]74号、[2003]107号、[2004]149号,现将市属中小学学区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市第一小学学区 北界:交通西路—退水渠路向北延伸段—十八团大渠向下延伸至冷库防洪堤 东界:萨依巴格路 南界:人民西路及向西延伸段 二、市第二小学学区 交通路—退水渠路向北延伸段—十八团大渠向东—铁门关路向北—铁路向西沿伸至北山路以北/以东所涵盖的区域。 三、市第三小学学区 东界:库塔干渠(与新华路交汇处)沿渠下游延伸 西北界:新华路---迎宾路 四、市第四小学学区 交通路(狮子桥处)—人民东路—梨乡路—巴音西路—萨依巴格路—石化大道—建设桥北端—滨河路所涵盖的区域。 五、市第五小学学区 汉语学区: 北界:建设桥北端沿孔雀河至下游; 东界:石化大道; 南界:迎宾路。 民语学区: 北界:建设桥沿孔雀河下游; 东界:石化大道以及铁克其乡爱兰巴格村、库尔勒棉纺有限公司民语职工子女。 六、市第七小学学区 巴州一运司处沿新城北路—新城南路至新城39区以东的区域,以及南疆铁路临管处库尔勒地区的铁路单位。 七、市第八小学学区 北界:天山路 东界:人民商场—萨依巴格路—巴音东路—巴音西路—交通路—养路段天山路 南界:人民西路 八、市第九小学学区 汉语学区:人民东路—梨乡路—巴音西路—萨依巴格路—交通东路所涵盖区域。

铁的性质说课稿

铁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历年高考当中出现的几率非常之大,故学好这一章对以后的总复习来说非常的重用。而且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高一化学:硫酸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硫酸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ulfuric aci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硫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浓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的用途; 3.使学生掌握检验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的性质和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在实验室里利用H?SO?可制哪些气体?

利用H?SO?除了可以制取这些气体外,还能生产出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三节 一、 回忆浓有哪些物理性质。 1、纯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提问】浓的稀释方法。稀有哪些化学性质? 从酸的通性出发,举例说明稀具有什么性质? 讨论 【板书】2、稀的化学性质 ① 酸的通性(强酸) ② H+ 的弱氧化性。 3、浓的化学性质 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实验室中常用浓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 【板书】①吸水性(干燥剂) 三种形式:a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b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c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实验】浓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有吸水性。 结论:浓具有吸水性。 【板书】②脱水性(炭化) 【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 现象: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 【实验6-4】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结论:浓具有脱水性。 说明:①脱水性是浓的性质,而非稀的性质,即浓有脱水性。 ②脱水性是浓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2:1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可被浓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板书】③强氧化性 【实验6-5】浓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

河北张家口市第四中学物理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河北张家口市第四中学物理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一、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1L 、2L 和3L 垂直纸面如图放置,与坐标原点 分别位于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点上, 1L 与2L 中的电流均为I ,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 3L 中的电流为2I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已知电流为I 的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中,距导 线r 处的磁感应强度kI B r (其中k 为常数).某时刻有一质子(电量为e )正好沿与x 轴正方向成45°斜向上经过原点O ,速度大小为v ,则质子此时所受磁场力为( ) A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23kIve 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322kIve a C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32kIve a D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23kIve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安培定则,作出三根导线分别在O 点的磁场方向,如图: 由题意知,L 1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kI a ,L 2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为B2= 2 kI a ,L3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3=2kI a ,先将B2正交分解,则沿x轴 负方向的分量为B2x= 2 kI a sin45°= 2 kI a ,同理沿y轴负方向的分量为 B2y= 2 kI a sin45°= 2 kI a ,故x轴方向的合磁感应强度为B x=B1+B2x= 3 2 kI a ,y轴方向的合磁感应强度为B y=B3?B2y= 3 2 kI a ,故最终的合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22 32 2 x y kI B B B a ==, 方向为tanα=y x B B =1,则α=45°,如图: 故某时刻有一质子(电量为e)正好沿与x轴正方向成45°斜向上经过原点O,由左手定则 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f=eBv= 32 2 kIve a ,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 磁感应强度为矢量,合成时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要正确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导线周围磁场方向是解题的前提. 2.三根相互平行的通电长直导线放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右图为其截面图,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每根导线的电流均为I,每根直导线单独存在时,在三角形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是B,则三根导线同时存在时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0 B.B C.2B D.B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角形中心O点到三根导线的距离相等.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三根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求出三根导线同时存在时的磁感应强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讲课教案

必修1课本实验 1.实验1-1粗盐的提纯(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 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 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 2.实验1-2:粗盐提纯后SO42-的检验(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 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 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 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 活动方案 研修主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主题缘起: 情景之一: 上学期期末考之后,“这试卷怎么这样啊,我反复强调的说明方法名称,一个也没考,说明文是那样考的吗?”部分老教师抱怨,考试题型与自己教学内容的不对应,会使自己在学生那里的可信度降低。 情景之二: “学生怎么那么……,早早让他背文言文,到现在,那么多天管着读,依旧背不出。”起早摸黑,付出了艰辛劳动的语文教师痛心疾首。 很多很多原因,使得语文教学举步维艰、效率不高。 社会因素——从基础教学到高等教育,外文的“硬”标准,使中文疲软乏力。“学了外文,丢了中文”已成为普遍现象,何况,数学科学又占了另外半壁江山。 学校因素——教育体制和办学思想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走向和命运。 家庭因素——语文教学的高起点、高效率还有赖于家庭文明水平和全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那么,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呢,先哲的话在鼓舞着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会放弃自己的阵地,放弃自己的梦想。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教育绝非无生命的技术性教育,期间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及人文情感。倘若只看到语文学科表达意义上的操作应用功能,而忽略其思维意义上的智能开发功能及文化意义上的综合素质培养功能,那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具体到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以现代文教学为例,应改变以往强调文体感的常规教学方法,如用各种刻板的概念化的名词术语来区别不同的文体阅读,而要将教学重心落实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 一句话,语文教学要求活、求实,以利于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怎样去选取和把握每一篇课文或者说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呢?这便是我们研修主题的缘起。 研修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研呈现:课例研讨与小课题研究 参加对象: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设想: 第一阶段:聚焦问题,确立主题(开学初——3月初) 根据本校实际,以备课组为单位,携手求真学校、成龙学校,以“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可持续地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比如怎样选取和把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新教材的单元安排体系怎样与教学进度统一起来,怎样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等。 九年级语文“轻负高效”教学方案研讨。 ——阶段性成果呈现:1、每人一份优质教案(创新教案) 2、课例展示 3、教学小问题交流 第二阶段:立足课堂,研训一体(3月——4月)

初中化学第一册《铁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册《铁的性质》教案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 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纯净的铁很难和氧气发生反应。 2、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棕褐色、疏松、易吸水(不除锈,会加快生锈)。 解释钢铁制品因生锈损失巨大,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反应物 条件 生成物

反应类型 铁与氧气 点燃 Fe3O 4 剧烈氧化反应 铁与氧气等 潮湿、常温 铁锈(主要是Fe2O3) 缓慢氧化 (相同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已经知道了铁可以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二、四组的同学分别加入3mL HCl,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用手捂住铁与硫酸反应的试管一会儿,并小心点燃产生的气体。 金属 现象 酸 镁 锌 铁 铜 H Cl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 第一章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第3节化学键 2课时本章复习2课时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生:看书、讨论师:巡视 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