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二次备课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

大。

2.借口“”和“”。

3.过程:年10月,英军炮轰,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

广州。1858年,攻陷炮台,逼近天津。

4.《天津条约》的签订

(1)时间:年

(2)签订国:清政府分别与四国签订。

(3)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增开、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

商船和军舰可以在自由航行等。随后,被迫承认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1)背景:年,英法两国借口,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

京。

(2)概况:1860年10月,联军,对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

火烧毁。

2.《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年

(2)签订国:清政府被迫与、两国

(3)内容:①清政府除承认《》;②又增开;③割;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1861年设立“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 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千米。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①;②

;③。④中国的

进一步加深。

【重难点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法国大作家雨果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

2.这一材料反映了哪一年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你对这次事件有什么看法?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1.1856年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虎门销烟B.“亚罗号事件”C.金田起义D.天京事变

2.最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的是()

A.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

B.发动侵略的列强数量

C.两次战争爆发的地点

D.两次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3.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

4. 当地时间xx年4月11日,国宝西周青铜器虎鎣,被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拍出。拍卖行称“它是直接从圆明园里‘获取’的,它是英国军队‘合法’报酬。”对此,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谴责。“它是直接从圆明园里‘获取’的”是指

A. 英军火烧圆明园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法军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5.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哪两个国家?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这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

(5)这次侵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教学反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来源:学优高考网]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 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 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 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 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 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 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 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代表:中央以奕忻,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求富”(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 布局;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第6课洋务运动文化:兴办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 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管目的是 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 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 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事务:曾国藩——安庆那军械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 时间:1895 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当时的皇帝——光绪帝 事件: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第7课戊戌变法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统治集团形成了。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戊戌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谭嗣同牺牲) 103天——“百日维新” 结果: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是实现救亡图存的愿 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人物:孙中山 时间:1894年——檀香山(美国夏威夷)——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 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 第8课辛亥革命意义: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刊物:《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成三民主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 时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 式成立。 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 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阿 古 柏 侵占 新 疆 “自强 “与 “求富 “ 洋务运动的评价 公车上书 百 日 维 新 孙 中 山 创 建 革 命 党 武 昌 起 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 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 帮凶。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 浩劫。 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 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 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 国人华尔统领。 (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 (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 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3.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 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大沽之战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_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 哪一个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并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伏击战 C. 卢沟桥抗战 D. 雁门关伏击战 3.下图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采取的著名战法是( ) A.地道战 B.地雷战 C.破袭战 D.麻雀战 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枢纽是( ) A.重庆 B.西安 C.成都 D.延安 5.“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6.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7.毛泽东在1938 年5 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②西安事变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8. 利用表格简要记录历史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豫湘桂战役 9.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 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借口: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参与国: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四、《天津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

条约》。 2.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五、《通商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1.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 2.条约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六、火烧圆明园: 1.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概况: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七、《北京条约》的签订: 1.概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奕䜣被迫与俄、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八、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时间和数量: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4.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5.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1)军事上: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2)政治上: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经济上: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作用: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者: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 多个团,在华北 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3.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5.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

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D.日本 7.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冼碧丽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 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 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指导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 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2.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 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1.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导课: 通过学习上节课鸦片战争中我们知道,西方侵略势力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获得了非常大的权益。那么他们满足了吗?(没有)于是西方侵略者又做了什么呢?(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今天我们进入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之肆虐世界。为了摆脱危机和扩大、掠夺殖民地,英法美等国侵略者要求修约,扩大其侵略权益。) 二.导火线: 1.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违规被捕,英国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 要求中国放人及道歉,中国放人但不道歉。 2.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 856年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奸淫掳掠引起民愤) 3.这两个事件只是借口,就算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等国还会找其他借口发 动侵略战争。英法等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侵略权益,战争是其最有效的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到90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所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非把中国引向资本主

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使中国出现了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①甲午战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以后,康、梁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 百日维新: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开始了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戍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课内思考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19课课内思考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想一想】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以前的手工作坊相比有什么不同? 提示:前者采用机器生产,规模大,采用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2.张謇考中了状元,为什么不做官而去办实业? 提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而国家的危难,使得以张謇为代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萌发了中国人自己兴办实业,以抗拒外国资本的入侵,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张謇毅然放弃做官,兴办实业,致力救国。 【材料阅读】 提示: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的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落后的满清王朝,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洋务运动后,清朝依旧屡战屡败,中国依旧贫穷落后。所以,洋务运动并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自我测评】 1.以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为内容,制作两张历史学习卡片。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 2.说一说张謇和詹天佑的主要事迹。 提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该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詹天佑于1904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想一想】 1.光绪帝的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 提示:变法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变法同时又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废除八股取士”会损害一些死读书的“守旧愚昧之人”,堵住他们的入仕之道;“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将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官职,另一部分没定官职的旧官僚也会产生反应。因此,变法措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2.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2)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提示:谭嗣同认为自己是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民族的命运而献出的生命,是光荣的、值得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对国家摆脱危亡现状的不懈追求,希望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更多的国人。 【材料阅读】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提示: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自我测评】 请按照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等类别,简要归纳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提示: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第8课辛亥革命 【想一想】 1.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口号指的是什么? 提示:联合中外华人,推翻满清政府,挽救民族危亡。 2.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提示:第一,清政府统治已失去人心;第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材料阅读】 读一读,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利的? 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可见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说的、做的永远都是对的,君主就是法,谁反抗谁就是违法。可见封建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抵御外来侵略 C.发展资本主义 D.镇压农民运动 2.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是() A.工人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訢 4.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A.“求富”B“自强”C“师夷长技”D“变法革新” 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B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辛丑条约》的签订D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破产 6.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①开办民用工业②筹建海军③兴办新式学堂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 7. 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8.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懂洋务的人太少 B.洋务派建立的军事工业里面聘用洋匠,而洋匠挟技居奇 C.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D.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和破坏 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0.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创办《万国公报》 D.成立强学会 1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起超 C.张之洞 D.杨锐 12.强学会成立后,它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万国公报》 D.《湘学报》 13.1898年6月到9月,清朝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1898年是旧历的()A.辛亥年B.戊戌年C.甲子年D.辛丑年 14.在维新变法中,与维新派作对,阻碍历史进步的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 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知识与能力 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过程与方法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 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一位爱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心声。大家知道额尔金在中国做过什么吗?就是他

“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今天让我们 一起学习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 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 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 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 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战 争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 争。 5.阅读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7.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 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地与俄、美、英、法四国分 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 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借口: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参与国: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xxx,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xxx。 四、《xxx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xxx。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xxx条约》。 2.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xxx;增开汉口、xxx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五、《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1.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 2.条约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六、火烧圆明园: 1.背景:《xxx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xxx,进逼xxx。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xxx,自己逃往xxx避暑山庄。 2.概况: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xxx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七、《xxx条约》的签订: 1.概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占领安定门,控制xxx城。奕䜣被迫与俄、美、英、法交换了《xxx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xxx 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xxx条约》继续有效;增开xxx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八、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时间和数量: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数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九、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过程: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11. 阅读下列材料: 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 ①引文所说的是哪次侵华战争? ②在这次战争中,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问题:为什么说“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且火烧了圆明园,故答案选B。。 3. C 解析:由所学可知中,《天津条约》中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天津在《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故答案为C。 4. 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李大钊描述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B。 5. B 解析:由所学可知,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背景。所以答案为B。 6. B

解析:由所学可知,中国中国近代以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量领土。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我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侵占台湾岛、澎湖列岛。故答案为B 。 7. B 解析:“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四个兽首铜像遗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洗劫,故选B。 8. B 解析:夷是中国近代对西方国家的蔑称,而当中国清政府被打败后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惧怕而不敢再提“夷”字,不敢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故答案选择B项。 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题文中的图片是圆明园残迹图,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焚毁的,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我国北方趁火打劫,割除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我国在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故答案选B。 10. 答案: (1)英国、法国(或英吉利、法兰西)。 (2)圆明园。 (3)1860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北京后火烧了圆明园,给世界人类文明带来的极大的损失。 11.答案: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中国分别同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另外还在1858年和1860年,分别和沙俄签订了《爱晖条约》和《北京条约》。 解析:由材料信息“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可知,该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合相关内容即可回答。 12. 答案:俄国通过武力威胁和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解析:联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可知,俄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