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个)

班级姓名

【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知识梳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联系的含义?

3.为什么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4.联系的多样性?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6.理解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哲学原理】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既要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又要看到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

②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求我们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的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完整认识。

6.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完整认识。

【易错易混点】判断并纠错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愿望建立新的联系。

5.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合作探究】

1.1.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材料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使整个经济带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指出:“一路一带”的发展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

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要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3)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2.(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分)

3. 2015年在经济运行发展呈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之所以还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和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的欧洲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区域大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城镇化所处阶段不一致,当部分地区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后,另一部分地区还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可以利用具有强有力的调控能力的有利条件,维持我国保持超出一般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来赶超发达国家。我国经济之所以不能和以前一样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全球经济的增长乏力降低我了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二,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过去三十年速度型粗放型增长带来的危害,从政策导向上刻意引导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速度和规模的阶段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阶段转变。以适应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所作分析的合理性。(9分)

【当堂检测】

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3.(2016新课标I卷)图3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

一些人不懂得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图2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A.不断解放思想

B.树立全局观念

C.重视部分的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

5.(2015·课标全国卷Ⅰ)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

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

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

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5·课标全国卷Ⅱ)“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5·江苏单科)右边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2015·江苏单科)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国际信誉。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四川文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4·安徽文综)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

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11.(2014·重庆文综)右面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12.(2013·课标全国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3·海南单科)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3·江苏单科)“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2013·江苏单科)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

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16.(2012·江苏单科)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7.(2012·天津文综)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右图所示,“五行”

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2·福建文综)

图1、图2蕴含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2012·广东文综)“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20.(2012·海南单科)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5 BCDBD 6--10BAADA 11--15ADDBD 16--20 DACDB

1.(1)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我

国西部开发,扩展对外开放的空间。(3分)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建设一带一路可以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着科技不断进步等有利条件,又存在资源短缺等不利条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弥补我国经济建设的不足,促进经济发展。(3分)

(2)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之间的联系是

客观的。(2分)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3)①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从整体着眼,通过两边发达国家和地区带动“经济凹陷带”的崛起,实现共同繁荣。

②系统优化方法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优先部署交通基础设施、率先实现亚洲的互联互通,使得亚洲“经济凹陷带”地区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不断缩小差距,才能推动整个经济带的发展。

③系统优化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各国要加强互联互通,使各种资源能够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立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发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每点3分,共12分)

2.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3.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3分)

②材料看到了城镇化的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又看到了政府可以运用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政策导向等主观因素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既注重了客观条件,又恰当的运用了主观条件。(2分)

③材料正确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既把握了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了事物的外部条件。(2分)

④材料既看到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利因素,也看到了中国经济能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的有利因素。既看到了有利条件,又看到了不利条件。(2分)

附加题:

1.(2015年北京文综政治38)“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一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

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

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10分)

【答案】(1)赞同。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角度,亦可得分)

不赞同。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互联网上信息复杂,观点多元,有时不易达成共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2014·江苏单科]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6分)

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