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本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

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本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

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本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
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本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

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
科技查新规范
2000-12-08发布
200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发 布

为了加强对科技查新 (以下简称查新) 的管理, 规范查新活动, 保证查新的公正性、 准确性和独立性,维护查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13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对查新活动中所使用的基本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定了查新活动应当遵循“自愿” 、 “依法查新”和“独立、 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 第3部分——查新委托人,规定了查新委托人的义务、行为规范、权利和法律责任。 第4部分——查新机构,规定了查新机构的受理、行为规范、查新收费以及法律责 任。 第5部分——查新合同,规定了订立和履行查新合同的基本原则,查新合同的基本 内容、形式与要求。 第6部分——查新人员,规定了查新机构在委派查新员和审核员时应当遵循的回避 原则,查新员和审核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查新员、审核员的职责和查新人员的责任。 第7部分——查新咨询专家,规定了查新咨询专家应当具备的条件,选择查新咨询 专家的原则,查新咨询专家的行为规范、职责与责任。 第8部分——检索,规定了检索年限;介绍了检索方法的选择、检索策略的制定、 检索结果的检验和调整。 第9部分——查新报告,规定了查新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及要求。 第10部分——查新争议,规定了解决查新合同争议的原则和方法。 第11部分——档案,规定了查新档案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给出了查新档案管理的 基本要求。 第12部分——查新程序, 规定了处理查新业务的程序: 查新委托和受理、 检索准备、 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和途径、查找、完成查新报告、提交查新报告、文件归档。 第13部分——附则。 建议不了解查新业务流程的读者,先阅读第12部分,再从第1部分开始阅读;熟悉 查新工作的读者,可从第2部分开始阅读;对于关注查新机构责任的机构负责人,可重点 阅读第4、5、10部分;对于查新委托人,可重点阅读第3、5、10部分;对于从事查新业 务的人员,可重点阅读第2、4、5、6、9、12部分;对于查新咨询专家,可重点阅读第7 部分;对于查新档案管理人员,可重点阅读第11部分。

1.基本术语……………………………………………………………………………………… .1 1.1 查新…………………………………………………………………………………………1 1.2 检索…………………………………………………………………………………………2 1.3 文献……………………………………………………………………………………… .2 1.4 科学技术…………………………………………………………………………………….3 1.5 成果 ………………………………………………………………………………… .. … 4 1.6 法律 ……………………………………………………………………………………… 4 1.7 其他 ……………………………………………………………………………………… 6 2.基本原则…..……………………………………………………………………………………8 2.1 自愿原则 …………………………………………………………………………… .8 2.2 依法查新原则 ……………………………………………………………………………8 2.3 独立、客观、公正原则……………………………………………………………………8 3.查新委托人…………………………………………………………………………………… 10 3.1 义务 ……………………… .. …………………………………………………………… 10 3.2 行为规范…………………………………………………………………………..……….10 3.3 权利………………………………………………………………………………………10 3.4 法律责任………………………………………………………………………………… 11 4.查新机构………………………………………………………………………………… ...12 4.1 受理 .. ……………………………… . ………………………………………………… 12 4.2 行为规范..……………………………………………………………………………… .12 4.3 查新收费 ……………………………………………………………………………… ..13 4.4 法律责任……………….…………………………………………………………………13 5.查新合同………………………………………………………………………………………..15 5.1 基本原则 ………… . …………………………………………………………………… 15 5.2 基本内容 ……… .. …………………………………………………………………….. 15 5.3 形式与要求…………………………………………………………………..……………15 6. 查新人员 …………………………………………………………………………… ... 16 6.1 回避原则 ……………………………………………………………………………… .16 6.2 查新员应当具备的条件……………………………………………………………………16 6.3 审核员应当具备的条件…………………….………………………………………………16 6.4 职责…………………………….…………………………………………………………..17 6.5 法律责任…………………………….………………………………………………………17

7.查新咨询专家…………………………………..…………………………………………...18 7.1 应当具备的条件 ……………… . ………………………………………… ……… 18 7.2 选择原则………………….…………………………………………………………………18 7.3 行为规范………………………………………………………………………………… 18 7.4 法律责任 …………………………………………………………………………… ..19 8.检索…………………………………………………………………………………………...20 8.1 检索年限 …………………………………………………………………………… .20 8.2 检索方法的选择………………………………………………………………………….20 8.3 检索策略的制定…………………………………………………………………………. 20 8.4 检索结果的检验和调整 ……………………………………………………………… .21 9.查新报告…………………………………………………………………………………….. 22 9.1 基本内容 ……………………………………………………………………………… 22 9.2 基本要求 ………… .. ………………………………………………………………… .22 9.3 查新员、审核员声明 ………………………………………………………………… 23 10. 查新争议 ……………………………………………………………………………… .. 24 10.1 解决查新争议的原则 ……………………………………………………………… .24 10.2 解决查新争议的方法 ……………………………………………………………… ..25 11.档案…………………………………………………………………………………… ....26 11 .1 基本内容 …… …… … …… …… …… ……… … …… …… …… ……… … …… . .26 11.2 基本要求 …………………………………………………………………………… .26 12.查新程序…………………………………………………………………………………… .27 12.1 查新委托 …………………………………………………………………………… 27 12.2 查新受理……………………………………………………………………………… 27 12.3 检索准备……………………………………………………………………………… 27 12.4 选择检索工具……………………………………………………………………………28 12.5 确定检索方法和途径 ………………………………………………………………… 28 12.6 查找…………………………………………………………………………………… .28 12.7 完成查新报告 ……………………………………………………………………… 28 12.8 提交查新报告 ………………………………………………………………………… 29 12.9 文件归档……………………………………………………………………………… 29 13.附则……………………………………………………………………………………………30 附件一…………………………………………………………………………………………… 31 附件二…………………………………………………………………………………………… 37

以下给出的基本术语释义仅适合于查新这一特定领域, 特此声明。 1.1.1 查新 是科技查新的简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 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 按照本规范 操作,并作出结论。 1.1.2 查新机构 1.1.3 查新项目 1.1.4 查新点 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信息咨询机构。 是指被查证(待查证)的科学技术项目。 是指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
1.1 查新
1.1.5 新颖性 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 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1.1.6 查新要求 是指查新委托人对查新所提出的具体愿 望。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希望查新机构通过查新, 证明在所查范围内国内外有无相同或者类似研究; (2)希望 查新机构对查新项目分别或者综合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 (3) 希望查新机构根据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判断; (4)查新委托人提出的其他愿望。 1.1.7 查新委托人 其他组织。 是指提出查新需求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1.1.8 查新人员 是指参与查新工作的人员,包括查新员、 审核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1.1.9 查新员 是指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查 新资格,负责查新全部过程的查新人员。 1.1.10 审核员 是查新审核员的简称,是指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和查新资格, 负责审核查新员所做的查新工作是否 规范,并向查新员提出审核意见的查新人员。 1.1.11 查新咨询专家 的同行专家。 1.1.12 同行专家 内容的专家。 是指为查新机构提供查新咨询服务
是指最接近查新项目所涉及的科学技术
1.1.13 查新合同 是指查新委托人和查新机构约定,由查 新机构处理查新委托人的查新事务的合同。 1.1.14 查新合同双方 人和查新机构。 是指共同订立查新合同的查新委托
1.1.15 查新报告 是指查新机构用书面的形式就其处理的 查新事务和得出的查新结论向查新委托人所做的正式陈述。 1.2.1 检索 在本规范中,是科技文献检索的简称,是指从 众多科技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1.2.2 检索词 是指用于描述信息系统中的内容特征、外表
1.2 检索

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专门语言的基本成分, 是构成检 索提问式的最基本的单元。 1.2.3 主题词 是指以规定概念为基准,经过规范化和优先 处理,具有组配功能,能够显示词间语义关系动态性的词或 词组。主题词是主题词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标引和检索文 献的标准依据。在查新检索过程中,主题词是指经过主题词 表标引,在检索系统实施检索时,从主题词表中选择的检索 词。 1.2.4 关键词 是指出现在文献标题、文摘、正文中,对表 征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 对揭示和描述文献主 题内容是重要的、关键性的语词。 1.2.5 参考检索词 是指查新委托人提供的、仅供查新机构 在处理查新事务中参考, 而不作为查新合同双方约定的检索 词。 1.2.6 检索工具 具。 是指用以报导、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
1.2.7 检索策略 是指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全盘计划, 是对整个检索过程的谋划和指导。 1.2.8 检索提问式 简称检索式,是指计算机检索中表达用 户检索提问的逻辑表达式,由检索词和各种布尔逻辑算符、 位置算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组配符号组成。 1.2.9 检索方法 是指查找文献信息的具体方法,分为手工 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法。 1.2.10 手工检索 简称手检,是指主要利用手工检索工具 来获取信息的检索方法。 1.2.11 计算机检索 息的检索方法。 简称机检,是指利用计算机来获取信
1.3 文献
1.3.1 文献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 ( GB/T 3792.1—1983) ,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根据《文 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 》 (ISO/DIS5127) ,文献是指在 存贮、检索、利用或者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种 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者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 或数据的载体。 在查新中,文献是科技文献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手段 (文字、图形、公式、代码、声频、视频、电子等)记录下 科学技术信息或知识的载体。 1.3.2 文献信息 是指被文献化了的,以便通过动态系统加 以存贮、交流、传播、利用的人类文化、科技等信息,也就 是指以文献形式被记录的信息。 1.3.3 参考文献 是指查新委托人列出的与查新项目密切相

关的国内外文献(要注明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 页) ,这些文献仅供查新机构在处理查新事务中参考。 1.3.4 相关文献 是指与查新项目主题相关的同类项目的有 关文献(要注明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页) 。 1.3.5 同类研究文献 同相关文献。 1.3.6 对比文献 将查新项目的预期(假设)新颖性与检索 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可供查新分析、对比时 引用的文献。 1.3.7 可比文献 同对比文献。 1.3.8 密切相关文献 是指这样一种文献,它公开的主题, 在实质方面与查新项目的主题最为近似。 1.4.1 科学 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 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1.4.2 技术 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解决社会问 题中,所运用的知识、经验、手段和方法以及生产工具、生 产工艺过程的总称。 1.4.3 技术方案 是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或者研究开 发人员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1.4.4 技术类型 是指由技术的不同特征所形成的各种技术 之间的质的区别。 1.4.5 技术特征 是指用来描述技术工作中一事物区别于其 他事物的特别显著征象、标志等。
1.4 科学技术
1.5 成果
1.5.1 科技成果 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 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收获。一般地,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 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 1.5.2 基础理论成果 是指探索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及其运 动规律, 揭示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学 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1.5.3 应用技术成果 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 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中所产生的具有实用 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1.5.4 软科学成果 是指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对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情报、科技决策、 科技立法、科技管理,及其他有关管理科学等进行研究所获 得的成果。 1.5.5 成果完成人 是指承担科研项目研究、技术开发、试 验、应用推广等主要任务,并作出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 1.5.6 成果使用人 其他组织。 是指使用科技成果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1.5.7 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 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 责科技成果管理的机构。 1.5.8 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法》第二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 进行后续试验、 开发、 应用、 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 新工艺、 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6 法律
1.6.1 法律 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 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1.6.2 行政法规 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1.6.3 部门规章 是指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 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6.4 法人 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 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根据民法通则, 我国法人包括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 人。 1.6.5 机关法人 是国家机关法人的简称,是指国家依法设 置的行使国家管理职能的中央和地方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和军队机关。机关法人不包括机关内部设置的厅、 司、处、室等。 1.6.6 事业法人 是事业单位法人的简称,是指经中央或者 地方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 依靠国家拨款或者自有资 金从事非生产经营事业的组织。 事业法人不包括事业单位的 内部职能机构。 1.6.7 社会团体法人 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自由结社 的权利依法成立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群众组织。 1.6.8 企业法人 济实体。 是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
1.6.9 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合同 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关系的协议。 1.6.10 争议 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对合同是否成立、是否 有效、 有无履行、 有无违反合同、 违法合同的责任由谁承担、 承担责任的方式及大小等发生的纠纷。 1.6.11 纠纷 是指争执的事情。 1.6.12 和解 是指当事人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充分协 商,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各自作出一定让步,在彼此可以 接受的条件下达成一致的一种活动。

1.6.13 调解 是指当事人对所发生的争议协商不成或者不 愿意通过和解解决, 自愿将争议交由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进行 居中调和,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 的一种活动。 1.6.14 仲裁 是指在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自行协商不成 时, 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 裁协议,依法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 1.6.15 诉讼 是指当事人就合同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争议的一种活动。 1.6.16 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 法律规定而应当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分为民事责任、行 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6.17 民事责任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依照民事 法律的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6.18 行政责任 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有 关单位对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法采取的行政制裁。 1.6.19 刑事责任 是指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已触犯国家 刑事法律, 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给予行为人以相应的刑事制 裁。
1.7 其他
1.7.1 信息 中国国家标准 《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 (GB/T 4894—1985)中定义: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 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 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 减少。 1.7.2 数据库 是指至少由一个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 定目的或者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 1.7.3 新产品 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 新设计构思、 新方法、 新材料研制生产的全新型产品;或者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 计构思、新方法、新材料,在结构、材质、工艺等任一方面 比老产品有重大改进、 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者扩大了使用 功能的改进型产品;或者生物、矿产等新品种。 1.7.4 指标 是指为了反映查新项目特征的概念。 1.7.5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是指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经国务 院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有:外 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 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 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 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文化部、 卫生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1998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 机构有: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 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 林业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 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998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 事业单位有: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 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如有调整, 以最新调整为准。

查新委托人在处理查新委托事务过程中; 查新机构在从 事查新活动中; 查新咨询专家在提供查新咨询服务过程中应 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自愿原则
(1)在遵守本规范的前提下,查新委托人有权选择查 新机构;查新机构有权接受或者拒绝查新委托。 (2)在遵守本规范的前提下,查新机构有权选择查新 咨询专家;专家有权接受或者拒绝担任查新咨询专家。只有 在双方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双方的聘请关系才能真正确 立。 依法查新是开展查新业务的一项重要原则。从事查新 的机构应当是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信息咨询机构。 未经科学 技术部认定或者授权认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面向社 会服务的查新活动。 查新机构承办的一切查新业务都要以法 律、法规为准绳,其所有活动都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 围内进行。涉及查新有关各方的行为活动应当遵循《科技查 新机构管理办法》和本规范。 对于因违法违纪不适宜继续执业的查新人员,查新机 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机构章程予以解聘或除名。
2.2 依法查新 原则
2.3 独 立、客 观、公正原则
2.3.1 独立原则 查新机构、查新员、查新审核员、查新咨询专家应当是 与查新项目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 查新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 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本规范 等的规定,独立处理查新业务;查新咨询专家应当严格按照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等的规定,独立地向查新机 构提供查新咨询意见。查新机构、查新咨询专家从事的具体 查新、查新咨询活动不受任何行政部门控制,也不受其他机 关、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查新委托人等的非法干预;查 新咨询专家提供查新咨询意见时不受查新机构的非法干预。 如果查新机构、查新咨询专家认为其独立性受到损害, 则可以拒绝进行查新、查新咨询,或中止相应的查新、查新 咨询活动,或在查新报告、查新咨询专家意见表中声明。 2.3.2 客观原则 查新机构应当依据文献, 客观地为查新委托人完成查新 事务。 查新报告中的任何分析、 技术特点描述、 每一个结论, 都应当以文献为依据,符合实际,不包含任何个人偏见。 2.3.3 公正原则 查新机构在处理查新事务的过程中, 应当站在公正的立 场上, 在遵照 《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 和本规范的前提下, 公正地为查新委托人完成查新事务。 查新机构不可因收取查

新费用而偏袒或者迁就查新委托人; 查新咨询专家也不能因 收取查新咨询费用而迁就查新机构。

查新委托人是指提出查新需求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
3.1 义务
(1)查新委托人应当据实、完整地向查新机构提供下 列查新所必需的资料: ①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资料; ②技术性能指标数据; ③查新机构认为查新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2)查新委托人应当尽可能提供下列查新所需要的资 料: ①参考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照的查新关键词(含规 范词、同义词、缩写词、相关词) 、分类号、专利号、化学 物质登记号等。 关键词应当从查新项目所在专业的文献常用 词中选择; ②国内外同类科学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背景材料; ③参考文献,列出与查新项目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 (含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页) ,以供查新员在 检索时参考。 (3)查新委托人所提交的资料应当真实可靠,用词准 确,能够满足完成查新事务的需要。
3.2 行为规范
(1)查新委托人只能选择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信息咨 询机构。 (2)若查新机构接受查新委托,查新委托人应当与查 新机构订立查新合同。 (3)完成查新事务的,查新委托人应当向查新机构支 付报酬。因不可归责于查新机构的事由,查新合同解除或者 委托的查新事务不能完成的, 查新委托人应当向查新机构支 付相应的报酬。查新合同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查新委托人应当保证查新机构的独立性,不得向 查新机构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干涉查新活动。 (5)查新委托人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不得侵犯 他人的知识产权。
3.3 权利
(1)查新委托人可以拒绝支付查新合同上商定费用以 外的其他一切费用或者有价之物。 (2)查新委托人有权向查新机构推荐查新咨询专家, 明示不宜作为查新咨询专家的个人名单或者作为专家来源 的组织,供查新机构在选择查新咨询专家时参考,但不得影 响查新机构选择查新咨询专家的自主权。 (3)对查新机构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丢失科学技术 资料、泄露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秘密的行为等,查新委托人

有权向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反映。 因查新机构的过错造成 损失的,查新委托人有权依法索取赔偿。
3.4 法律责任
查新委托人提供的资料和有关证明有虚假内容, 所产生 的一切后果由其承担法律责任。

查新机构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信息咨询机构。 (1) 查新机构应当在获准的专业范围内受理查新业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查新机构不得受理查新委托: ①超出查新机构受理的专业范围; ②缺少必要的数据库或者文献资源。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查新机构可以拒绝查新委托: ①查新委托人不能明确列示查新题目下各个查新点; ②查新委托人不能出具与查新内容相关的技术资料。 (3)查新机构应当听取查新委托人关于查新项目的情 况介绍。 (4)若拒绝查新委托,查新机构应当立即退还查新委 托人提交的所有资料。 (5)若接受查新委托,查新机构应当与查新委托人订 立查新合同。
4.1 受理
4.2 行为规范
(1)查新机构应当亲自处理查新事务,处理查新事务 的程序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2)查新机构应当按照查新委托人在查新合同中给出 的查新要求处理查新事务, 不能按照查新要求来处理查新事 务的,应当经查新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查新委 托人取得联系的,查新机构应当妥善处理查新事务,但事后 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查新委托人。 (3)查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为招揽查新业务而进 行误导或者虚假的广告宣传。 (4)查新机构在处理查新事务过程中,对本机构不能 解决的事项,可以聘请查新咨询专家协助完成。查新机构应 当保证所聘请查新咨询专家的独立性, 不得向查新咨询专家 施加倾向性影响; 查新机构不得伪造或者涂改查新咨询专家 的咨询意见表; 不得向查新委托人和与查新项目有利害关系 的各方透露查新咨询专家的个人意见。 (5)查新机构在取得查新结论的过程中不能使用、依 赖没有充分依据支持的、关于某些特征的结论和判断;也不 能使用、依赖未经充分依据支持的、认为这些特征综合在一 起可能会使查新结论最好化或者最差化的判断。 (6)查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维护查新项目所有者 的知识产权,不得非法占有、使用、或者向他人披露、转让 查新项目所有者的科技成果。除以下人员和机构外,查新机 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秘 密和查新结论。 ①查新委托人或者由查新委托人明确指定的人(或机

构) ; ②法律、法规允许的第三方(如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 业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等) ; ③具有管辖权的专业检查组织。 (7)查新机构受理本机构内部的查新委托时,不得对 外出具查新报告。 (1)查新业务实行有偿服务。查新费用的确定应当按 照当地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规定不明确的由双方协 商,合同约定。 (2)查新机构收取的任何与查新事务有关的费用或者有 价之物,都应当在查新合同中注明。查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不得以任何方式收取查新合同中注明的费用或者有价之物 以外的其他一切费用和有价之物。 (3)查新机构按合同约定收取查新费用,查新费用不应 随最终查新结论而变动。
4.3 查新收费
4.4 法律责任
(1)未取得查新业务资质,擅自面向社会开展查新的, 其出具的查新报告无效,并由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 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报请有关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有违法 所得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2)对于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 查新业务资质的,由查新认定机关予以注销;有违法所得的, 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3)查新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给 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①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②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的; ③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4)因不能按查新合同完成查新事务,给查新委托人 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查新委托人的事由外,查新机构 应当赔偿损失。 (5)查新机构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违法执业以及所聘请 的查新咨询专家违法提供查新咨询服务、 或者因过错给查新 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查新机构因过错造成查新结论失实,给查新委托人 造成损失的,查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查新机构违反查新合同,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向 他人提供、转让查新项目的技术秘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8)当发现查新委托人在处理查新委托的事务中存在 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或者其他的违法行为,查新机构应当 立即中止查新;已经完成查新的,应当予以撤销,否则查新 机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9)涉及国家秘密的查新事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有关规定处理。

对于每一个查新项目, 查新机构与查新委托人应当依法 订立并履行查新合同(格式见附件一) 。 订立和履行查新合同,作为一项法律行为,应当遵守以 下基本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 (2)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3)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4)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受有关法律调整。
5.1 基本原则
5.2 基本内容
查新机构接受查新委托时, 应当与查新委托人就查新合 同的内容进行约定。查新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查新项目名称; (2)查新合同双方各自的基本情况; (3)查新目的; (4)查新点; (5)查新要求; (6)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包括查新项目的主要 科学技术特征、技术参数或者指标、应用范围等; (7)参考文献; (8)查新委托人提供的资料清单; (9)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10)保密责任; (11)查新报告的使用范围; (12)查新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13)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14)解决争议的方法; (15)名称和术语的解释。 查新委托人提交的查新项目资料, 按照查新合同双方的 约定可以作为查新合同的组成部分。
5.3 形式与要求
(1)查新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 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查新合同双方应当在查新合同上签字(盖章) 。

对一项查新事务, 查新机构应当确定专职查新员和审核 员。
6.1 回避原则
查新机构在委派查新员(专职或者兼职)和审核员时, 应当遵循下列回避原则: (1)不得委派曾在查新委托单位、成果完成单位、成 果使用单位或者科研项目主持单位任职, 或者离职后未满两 年的人员; (2)不得委派持有查新委托单位、成果完成单位、成 果使用单位或者科研项目主持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在这 些单位有其他经济利益的人员; (3)不得委派与查新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当事人。 查新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宽的知识覆盖面, 熟悉查新判断、分析的原则与要点,能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 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提炼,具备从事查新的能力; (4)熟悉《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本规范; (5)接受过国家有关查新的正规培训,具备从事查新 的资格; (6)具有两年以上与查新相关的工作经历; (7)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9)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 技术职称。
6.2 查新员应 当具备的条件
6.3 审核员应 当具备的条件
审核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宽阔的知识覆盖面, 熟悉查新判断、分析的原则与要点,能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 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提炼,具备从事查新的能力; (4)熟悉《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本规范; (5)接受过国家有关查新的正规培训,具备从事查新 的资格; (6)具有三年以上查新工作经历; (7)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9)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国科发策字566号

标题: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 文号:国科发策字566号颁布时间:1992-08-22 发布单位: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的通 知 国科发策字566号 1992年8月2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科技司(局):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全国科技界应该抓住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各种服务业,为促进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国家科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 国家科委 1992年8月22日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科学技术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主体与依托。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是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我们要在进一步搞好科技工作,为第三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各种服务行业。近期要重点发展科技咨询业、科技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三者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行业,为促进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科技情报、标准、计量、理化测试、环境保护、气象、地震等许多领域在内的社会公益型、服务型科技服务系统。各类机构约上千家,从业人员达几十万人。改革开放十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其中属科技咨询和信息服务业的机构已有万家以上,为社会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1997]503号)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 (国科发计字[1997]503号文,以下简称《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指导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科委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以下称新产品计划),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产品计划是一项政策性扶持计划,旨在引导、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进步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方式,加速经济竞争力强、市场份额大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第二章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型产品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任一方面比老产品有重大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改进型产品; 第四条新产品计划优先支持下列范围的新产品 (一)高新技术产品,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其他高新技术产品; (二)利用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新产品,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能起重大促进作用的新产品; (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四)外贸出口创汇新产品,替代进口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实现国产化率在80%以上的新产品; (五)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新产品。 第五条下列产品原则上不在新产品计划中列项 (一)常规食品、饮料、烟、酒类产品; (二)化妆品、服装、家具、小家电等日用产品; (三)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 (四)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国产化率低于60%的产品; (五)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 (六)传统手工艺品; (七)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 (八)动、植物品种资源; (九)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产品; 第三章申报 第六条国家科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与科技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发布《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申报指南》。 第七条申报新产品计划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国内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已有市场销售的产品;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的行业政策; (三)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较高,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国科发政字2000063号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06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990年7月6日原国家科委发布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一条为了规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加强技术市场管理,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 策的贯彻落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法人、个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 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法人、个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订立的技术培训合同、技术中介合同, 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申请认定登记。 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全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 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划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地、市、区、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设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具体负责办理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通过技术 合同的认定登记,加强对技术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市场统计和分析工作。第五条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所订立的技术合同,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 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诤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和报酬,给予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应当申请对相关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并依照有关规定提取奖金和报酬。 第六条未申请认定登记和未予登记的技术合同,不得享受国家对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定的税 收、信贷和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七条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当事人可以持认定登记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岀申请,经审核 批准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八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行按地域一次登记制度。技术开发合同的研究开发人、技术转让合同 的让与人、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人,以及技术培训合同的培训人、技术中介合同的中介人,应当在合同成立后向所在地区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出认定登记申请。 第九条当事人申请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向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交完整的书面合同文本和相关 附件。合同文本可以采用由科学技术部监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其他书面合同文本的,应当符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采用口头形式订立技术合同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不予受理。 第十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文本及相关附件进行审查,认为合 同内容不完整或者有关附件不齐全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要求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 第十一条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使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规范名称,完整准确地表达合同内容。使用其他名称或者所表述内容在认定合同性质上引起混乱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退回当事人补正。 第十二条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以当事人提交的合同文本和有关材料为依据,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根据国家科技部2006年1月17日印发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规定,国家科技部门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重大专项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 (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2020年,国家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着力实施的14个重大科技专项。 (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是指: 1、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是国家设立的以认识世界为驱动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计划与以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驱动的导向性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863计划项目。又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项目。 4、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它是是继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之后,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 5、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原有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进行调整归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兴贸行动专项等。

中国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申请表

第二版(2008/12/01 起) 中国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申请表 一、基本资料 二、负责进行动物实验之相关人员资料 无经验者请填写由 xxx老师指导 三、实验所需之动物(请详实填写,不同种类及品系请分别列出;执

行多年期计画者,请分年度列述): b:自野外捕捉之动物请加注,并另说明来源地区、隔离检疫方式及隔离期间;取自民间市场 者,必要时须比照办理。 b:动物来源请明确填写: 国家实验动物中心、乐斯科、XX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民间饲养场(场 名)、其他(详细填写)。 四、动物饲养场所 □本校动物中心 □本校非动物中心饲养场所:, 请说明饲养环境,如:温度、湿度、饲料、饮水、光周期与垫料。 □其他寄养场所: 请说明饲养场所之设备、饲养管理措施、负责人及联络电话,及原则上 须提供该场所经核准营业之证明文件。 五、动物饲养管理 □由实验动物中心代养□由寄养场所负责 □由实验室人员自养 如由实验室人员负责,请说明其对动物饲养之背景与训练。 六、说明动物实验/操作场所 □实验动物中心 □个人实验室或其他地方

七、请简述本研究之目的与本实验使用之动物其需求数量之必要性 (执行多年期计画者,若动物实验内容不同,请分年度列述)。 (一)本研究之目的 (二) 使用活体实验动物的理由,有无替代方案 (三)请尽可能依照统计分析方法,叙述前项使用动物数量之必要性。 八、动物实验内容 请详细说明实验中所进行之动物实验内容、方法、剂量与步骤(含动物保定、投药、注射、麻醉、手术及术後照顾等),并简述使动物痛苦降至最低的方法(执行多年期计画者,若动物实验内容不同,请分年度列述)。 (一)简述整个实验流程与内容,包括保定方法、投予何种物质(如药物、细胞 株、感染性物质等)、剂量、方式(静脉、皮下、腹腔注射等)与频率。 (二) 有无进行外科手术□无;□有,若有请填写下列事项: □非存活手术(Non-Survival Surgery) □存活手术(Survival Surgery) (三) 若实验含外科程序,请简述麻醉方法、剂量、投药方式与手术後的照顾: (1) 麻醉前处理:□动物禁食□动物不禁食□其他 (2) 麻醉前给药:□需□不需□其他 (3) 麻醉方法及麻醉剂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国科发政字[2001]253号)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技术合同认定是指根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设立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对技术合同当事人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文本从技术上进行核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技术合同要求的专项管理工作。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是否属于技术合同及属于何种技术合同作出结论,并核定其技术交易额(技术性收入)。 第三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贯彻依法认定、客观准确、高效服务、严格管理的工作原则,提高认定质量,切实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自然人(个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章的规定,就下列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技术合同: (一)技术开发合同 1.委托开发技术合同 2.合作开发技术合同 (二)技术转让合同 1.专利权转让合同 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4.技术秘密转让合同 (三)技术咨询合同

(四)技术服务合同 1.技术服务合同 2.技术培训合同 3.技术中介合同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部分所列的其他合同,不得按技术合同登记。但其合同标的中明显含有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内容,其技术交易部分能独立成立并且合同当事人单独订立合同的,可以就其单独订立的合同申请认定登记。 第六条以技术入股方式订立的合同,可按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为内容的技术承包合同,可根据承包项目的性质和具体技术内容确定合同的类型,并予以认定登记。 第七条当事人申请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应当向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交合同的书面文本。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以要求当事人一并出具与该合同有关的证明文件。当事人拒绝出具或者所出具的证明文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登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推荐工作的补充说明 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同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13年起增设创新团队奖励,每年奖励数量不超过3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授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某个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群体。创新团队奖励不分等级,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标准评审、授奖。 二、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三、创新团队应实现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五、创新团队应在本团队研究方向、领域内取得持续突破和长期累积成就;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应重点说明团队在曾获奖励之后的后续成就。 六、创新团队的推荐不受“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曾经推荐但未获奖的项目再次推荐需隔一年以上”、“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奖后再次作为项目完成人报奖被推荐需隔两年以上”等规定的限制。 七、创新团队推荐材料需登录我办网上平台报送,全部推荐材料均不得涉密。如有团队工作内容涉密的,推荐材料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并提供主要支持单位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出具的不涉密证明。

PET基本资料

PET基本资料: 英文全名: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二乙酯 结构: 颜色:白色 特性: 1.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及光泽度,符合食品安全性标准,并可回收处理。 2.可抽丝加工作成聚酯丝,应用于纺纤工业。 3.刚性佳、强度高,但高热若有水气会产生水解作用,使物性及机械下降、表面产生雾化现象。 4.二氧化碳(碳酸饮料瓶)、氧气的阻隔性佳。 5.耐有机溶剂、油、弱酸,但不耐碱。 机械特性 密度:1.4 g/cm3 拉伸强度:45MPa 抗裂伸长率:350% 硬度:130(Rockwell M) 吸水率:90%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ET,主要用于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中国商品名为涤纶)。这种纤维强度高,其织物穿著性能良好,目前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1980年世界产量约510万吨,占世界合成纤维总产量的49% 性质分子结构的高度对称性和对亚链的刚性,使此聚合物具有高结晶度、高熔融温度和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特点,熔融温度为257~265℃;它的密度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非晶态的密度为1.33克/厘米^3,拉伸后由于提高了结晶度,纤维的密度为1.38~1.41克/厘米^3,从X射线研究,计算出完整结晶体的密度为1.463克/厘米^3。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67℃;结晶聚合物为81℃。聚合物的熔化热为113~122焦/克,比热容为1.1~1.4焦/(克.开),介电常数为3.0~3.8,比电阻为10^11 10^14欧.厘米。PET不溶于普通溶剂,只溶于某些腐蚀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苯酚、邻酚、间甲酚、三的混合溶剂,PET纤维对弱酸、弱碱稳定。 应用主要做合成纤维的原料。短纤维可与棉花、羊毛、麻混纺,制成服装用纺织品或室内装饰用布;长丝可做服装用丝或工业用丝,如用于滤布、轮胎帘子线、降落伞、输送带、安全带等。薄膜可作片基,用于感光胶片、录音磁带。注射模塑件可做包装容器。 热物性质 负载挠曲温度:76 ℃ 融点:245℃ 成形加工性 射出成型温度:270~310℃ 射出成型压力:700~1400kg/cm2 成形收缩率:0.2% 模具温度:130~150℃

合同认定--国科发政字[2001]253号

关于印发《技术合同认定规则》的通知 国科发政字[2001]2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提高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质量,切实保障国家有关技术交易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2000年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现将修订后的《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印发给你们,衣遵照执行。 1990年7月27日原国家科委印发的《技术合同认定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附件:技术合同认定规则 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附件: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技术合同认定是指根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设立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对技术合同当事人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文本从技术上进行核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技术合同要求的专项管理工作。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是否属于技术合同及属于何种技术合同作同结论,并核定其技术交易额(技术收入)。 第三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贯彻依法认定、客观准确、高效服务、严格管理的工作原则,提高认定质量,切实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自然人(个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章的规定,就下列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技术合同: ㈠技术开发合同 1、委托开发技术合同 2、合作开发技术合同 ㈡技术转让合同 1、专利权转让合同 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4、技术秘密转让合同 ㈢技术咨询合同 ㈣技术服务合同 1、技术服务合同 2、技术培训合同 3、技术中介合同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部分所列的其他合同,不得按技术合同登记。但其合同标的中明显含有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内容,其技术交易部分能独立成立并且合同当事人单独订立合同的,可以就其单独订立的合同申请认定登记。

科技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

科技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 法》的通知 2007年05月21日来源: 公平法律法规 科技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规范性文件] 1998-5-7 科技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 《〈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 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字[1998]1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委、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实施《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科发政字(1997)326号],科学技术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八年五月七日《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 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第一条 为了做好高新技术审查认定工作,规范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行为,根据《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七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金额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或科技开发型企业(以下统称企业)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由技术出资方或企业出资各方共同委托的代表,向科技管理部门提出高新技术成果审查认定申请,并按照《规定》和本办法要求,如实提交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三条 科学技术部负责审查认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审查认定在本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 第四条 审查认定高新技术,以《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技术范围为依据,具体参照科学技术部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未能涵盖的高新技术成果,应当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认定,并将审查认定结果报科学技术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

特 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 中图分类号:N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3.001 2018年4月23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三中国科学院院长二党组书记,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白春礼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三教育部副部长二国家语委主任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杜占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李培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旭,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何鸣鸿,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以及袁亚湘二沈家煊二康乐二宋军二田立新二崔拓等常委和代表共25人参加会议三杜占元主持会议三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裴亚军所做的关于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报告三201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技名词工作 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常委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 支撑服务”战略定位,着力抓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二宣传推广二学术科研二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二迈向新台阶三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的工作扎实有效,系统性二全面性二规范性二创新性和层次水平等上了新台阶,同时对2018年工作提出意见二建议三 杜占元副主任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要系统部署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重点学科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发展有中国特色和话语权的学科领域;继续加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二对照和统一工作,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三李培林副主任指出,审定科技名词难度大二要求高,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项目管理上要统筹规划,增强对项目承接方的约束力三刘旭副主任指出,要对 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梳理二评 估,对需要加强的工作要研究出对策三何鸣鸿副主任指出,科学技术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要加强科技名词工作重要性和权威性的宣传,要加强审定专家人才的培养,加强新学科二新领域的名词规范工作,要拓宽渠道,争取更多发展资源三 袁亚湘常委表示,将促进中国数学会进一步支持数学名词审定和宣传推广;沈家煊常委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对规范中国传统学科术语的外译工作研究;康乐常委认为,编纂两岸中小学生科技词典等工具书很有意义;宋军常委认为,科技名词工作要为科技强国和提高国家软实力服务,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田立新常委表示,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家语委多年紧密合作,已有了多项成果,双方将继续在科学普及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合作;崔拓常委指出,2018年应当对 十三五”规划做好评估,拟定推进措施,并加强全方位宣传推广应用工作三 王效杰代表二龙腾代表二高宝新代表二杨鲁代表二刘俊立代表就术语信息化建设二术语资源共享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二重要术语科研项目攻关二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三 白春礼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三他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工作卓有成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年很好地完成了 十三五”规划的年度工作任务,宣传推广二学术科研二合作交流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开展,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多方参与,开放共享的思路得到了较好贯彻,坚持以需求促发展,统筹委员会二专家队伍二社会三大主体,努力构建委员会引领二依靠专家和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机制;注 5

国科发资〔2017〕298号1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1 “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核心要素,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命脉。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强化科技创新,创制重大新品种,对驱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按照“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品种、引领现代种业”的总体思路,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菜、蔬菜等七大农作物为对象,重点部署五大任务,即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主要农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重大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在2016年、2017年已启动实施41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拟发布10个任务方向,包括重大品种选育领域7个任务方向和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领域3个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1.834亿元。 一、重大品种选育领域 1. 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创制高抗穗腐病、纹枯病、灰斑病,抗大小斑病、叶锈病、抗地下害虫和玉米螟,抗旱耐瘠、耐寡照,适当密植、宜机收穗、适宜水旱轮作的育种新材料,建立品种测试网络,选育高配合力新自交系和新杂交种;创制优质鲜食、青贮玉米育种新材料,选育新自交系和专用新品种;开展新品种的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80份以上,创制高配合力自交系5个以上;育成适合本生态区国审新品种10个以上,省审新品种30个以上,其中年推广能力达到300万亩的重大新品种1个以上;新品种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品质达到相应的国家优质标准;新品种示范推广600万亩。【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0项以上;制定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规程3项以上。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

国科发政[2017]115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通知 https://www.doczj.com/doc/7811750691.html,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第三条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采取企业自主评价、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科技部服务监督的工作模式,坚持服务引领、放管结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科技部负责建设“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 称“服务平台”)和“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以下简称“信息库”)。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负责服务平台和信息库建设与运行的日常工作。

企业可根据本办法进行自主评价,并按照自愿原则到服务平台填报企业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纳入信息库。 第五条各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纳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和精准服务,制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应优先支持纳入信息库的企业。 第二章评价指标 第六条科技型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二)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三)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类。(四)企业在填报上一年及当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企业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五)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 第七条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具体包括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类,满分100分。 1. 科技人员指标(满分20分)。按科技人员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档评价。 A. 30%(含)以上(20分) B. 25%(含)-30%(16分) C. 20%(含)-25%(12分) D. 15%(含)-20%(8分) E. 10%(含)-15%(4分) F. 10%以下(0分) 2. 研发投入指标(满分50分)。企业从(1)、(2)两项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进行评分。 (1)按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分档评价。 A. 6%(含)以上(50分) B. 5%(含)-6%(40分) C. 4%(含)-5%(30分) D. 3%(含)-4%(20分) E. 2%(含)-3%(10分) F. 2%以下(0分) (2)按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分档评价。 A. 30%(含)以上(50分) B. 25%(含)-30%(4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 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目录 1机构简介 2历史沿革 3主要职能 4下属机构 5机构领导 1机构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 科技部负责提出科技发展宏观战略 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

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2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主管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部门, 其前身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5月。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02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技术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6月22日中央决定撤销该机构,1977年9月恢复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3主要职能 科学技术部 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 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網際網路關係行銷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n Internet 計劃編號: NSC 90-2416-H-415-002-SSS 執行期限:90年8月1日至91年7月31日主持人: 陶蓓麗副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 一、中文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顧客與企業關係建立與維繫的方式也受到衝擊,企業瞭解線上顧客關係的建立與維繫已是迫切的議題。少有研究調查網際網路在關係行銷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瞭解網際網路上的顧客關係,探討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的因素。 本研究提出網際網路關係維繫的模型,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的因素包括社會、顧客、網站、及互動四個方向,共十一個構面,信任及關係承諾是衡量關係建立與維繫意願的指標。研究結果驗証了網際網路顧客關係的存在,也証實社會、顧客、網站及互動四方面的因素會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研究建議網站應建立自己的社群、導入顧客關係管理、注重專業領域的投入及網路的互動環境。研究也發現年紀輕、收入低者較易對網站產生信任感,其間接社會束縛的力量也較大;而教育程度低者,雖然顧客專業技能較差,但較願投入精力以建立彼此關係,也較受間接社會束縛力量的影響。此外,在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站中,入口網站與購物網站最不易取得顧客的信任與關係承諾。研究結果可作為企業界未來訂定網際網路關係行銷政策時的參考,企業界若能瞭解維繫顧客關係的要素,將使企業能更有效的運用網際網路於行銷策略上。 關鍵字:關係行銷、網路行銷、顧客關係 Abstract Internet is transforming the customers and sellers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why customers are receptive to a company on Internet is an emerging issue i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enabler role of Internet i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nline customer relationship. A model for online customer relationship is propos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our broad drivers—society, customer, web site, and interaction—affect online customers’receptivity to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Trust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desire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exists. All four broad drivers, which included society, customer, web site and interaction,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in terms of improv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Interne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their own online community, introduc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cus on their area of expertise and aware of the unique interactive feature on Internet. Results also find that young and low-income customers respond to indirect social bonding and tend to trust companies. Though low-educated customers are low in customer expertis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devote their energy for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and tie to indirect social bonding. Also, portal and shopping web sites are less trustful and less likely to be committed. The results enable a firm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Internet 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to develop Internet strategy effectively. It serves as a basis for the future growth of Internet

2018-钱思亮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钱思亮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 钱思亮(1908年1月9日—1983年9月15日),字惠畴,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出生于河南新野县,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思亮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思亮生平简介 1908年1月9日,出生于河南新野。 1917年9月,入北京第二十五初等小学三年级。 1918年4月,转学至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1919年,初小毕业,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高等小学。 1922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 1927年6月,于南开中学毕业,9月考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1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同年9月获庚款奖学金,与吴大猷、张兹闿(钱思亮内兄)由沪同赴美留学。入美国伊利诺州伊利诺大学化学系攻读学位。 1932年6月,先获理学硕士学位。 1934年6月,再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具有旋光性的双轮基质变为非旋光体的速度》。由于成绩优异,曾被选为斐陶斐荣誉学会(Phi Beta Kappa) 协会会员。同年8月,钱思亮离美回国,应聘至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讲授普通化学。在北京大学期间,钱思亮以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启发性的讲课深受学生的爱戴,课堂内时常座无虚席,不少学生只好在教室外听讲。他有超人的记忆力,多年之后,仍然准确地背诵出所教过的学生的姓名和他们的学习成绩,由此亦可见其执教之认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入敌伪之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校被迫南迁,是年冬在长沙三校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钱思亮任该校工学院化工学系教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