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门计算书

洞门计算书

洞门计算书
洞门计算书

隧道洞门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一、概况

金鸡山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隧道右洞进口为Ⅳ级围岩,隧道右洞进口为Ⅲ级围岩,隧道区中部为分水岭,两侧沟谷切割较深,地表径流水水量较少,仅进口段处于冲沟交汇处(尤其右洞口)地表水较发育,出口段左右洞口均为Ⅴ级围岩。隧道入口洞门形式皆按照Ⅳ级设计,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洞门形式皆采用翼墙式洞门。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

洞门墙主要验算规定

二、进口段洞门结构设计计算(端墙式)

(一)基本参数

1.计算参数

1)边、仰坡坡度 1:0.75

2)计算摩擦角ψ=53°

3)仰坡坡角 tanε=1.33

4)重度γ=24KN/m3

5)基底摩擦系数 f=0.5

6)墙身斜度 1:0.1

7)基底控制应力 [σ]=0.6MPa

2.建筑材料容重及容许应力

1)墙的材料为粗料石砌体,石料的强度等级为Mu100,水泥砂浆的强度

等级为M10。

2)容许压应力[σ]=5Mpa,重度γt=25KN/m3。

3.洞门各部尺寸拟定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结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洞门的高度:H=12m;其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1.5m,洞门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1m,洞门与仰坡间的水沟深度为0.5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0.5m,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2m,墙厚1.3m,设计仰坡为1:1,具体见图。

(二)洞门土压力计算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土压力计算图示具体见图1。

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

式中:ε、α——地面坡角与墙面倾角(°);

—围岩计算摩擦角(

—?

?

图 1

代入数据,得

Tan ω=0.4031,ω=21.95°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2004),土压力:

()[]

()()()()

()();—墙背土体破裂角

——侧压力系数;

—;

—地层重度—)—土压力(—式中:?-=-+--=-+=ωλγαωεω?ωεααωλξγλ3002m /;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1tan tan 'h 21KN KN E a h b h h H E

代入数据,得:

kN E m h m 1567.87;7135.6';0843.3h 078.00====;λ

由E 计算得:

()

()

—墙背摩擦角

—式中:δ?δαδαδ3

2sin cos x =-?=-?=E E E E y 代入数据得: kN E kN

E 7374.482561.72y x ==

(三)洞门抗倾覆验算

翼墙计算图示如图2所示,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应绕O 点产生倾覆时应满足下式:6.10y

0>=∑∑M M K

x

x y

y G y G Z E M Z E Z G M H B Z H B Z H Z BH

G ?=?+?=?+=?+===∑∑0y x 2

tan 3tan 3

b ααγ

代入数值得:

G=325kN ;;28.1;m 72.1;4x m Z Z m Z G y ===

∑M y =499.8783kN ·m ; ∑M 0=289.0244kN ·m 代入6.17294.10y

0>==∑∑M M K

故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洞门抗滑动验算

对于水平基底,按如下公式验算滑动稳定性:

图 2

5

.0f f 3.1f x

c c ==≥?=∑∑∑∑∑—基底摩擦系数,取—;,取—墙后主动土压力之和—力之和;—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

——滑动稳定系数;

—式中:E E E N K E

N K ()3.15862.24.0x

y

c >=?+=E E G K 故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五)基底合力偏心矩验算

设作用于基底的合力法向分力为∑N

n Z ,合力偏心矩为e ,则:

n y x x y y 0y n 2

e Z B E G Z E Z E Z G N M M Z G -=+?-?+?=-=

∑∑∑ 代入数值得:

0858.0e 5642.0n ==;Z

e <B/5=0.26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六)基底应力验算

??

? ??±=∑B e B N 51max min σ 代入数值得:

MPa

kPa MPa kPa 6.0][6185.1926.0][3621.382min max ====σσσσ<<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七)墙身截面偏心矩及强度验算

墙身截面偏心矩e E

G N B E H H E M N M B N

M +=?--?

==

2)323.0e y x (直力之和;

—作用于截面以上的垂—形心力矩的代数之和;—计算截面以上各力对—式中:< 代入数据得:

M=112.8329kN ·m ; N=373.7374kN ; e=0.3019<0.3·B=0.39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e 51(B

B N

?+=∑σ 计算得:a 5a 3108.621MP kP <=σ 满足要求。

通过以上的验算,说明隧道洞门入口段端墙式洞门的尺寸合理。 出口段同理计算满足。

排水设计

隧道排水应根据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切实可靠地设计和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 1.在洞口仰坡5m 以外,设置天沟,并加以铺砌。 2.对洞顶地表的陷穴,深穴加以回填,对裂缝进行堵塞。 3.对洞顶天然沟槽加以整治,是山洪宣泄畅通。 4.在地表水上游设截水导流沟。 5.在仰坡到洞顶处2m 左右设计排水沟。 6.边坡设计排水沟。

供配电参考计算书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系统概述 .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概述 (1)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初步方案设计 (2) 第三章低压配电系统施工图设计 3.1 1AP-1照明配电箱 3 3.29 一层照明总配电箱3 3.45 生活水泵控制箱. . . . 第四章变压器负荷计算电容补偿及设备选型4 4.1 一号变压器负荷计算、电容补偿计算 (4) 4.2 二号变压器负荷计算、电容补偿计算 (5) 4.3 高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 第五章低压一次设备选型、保护整定及各种校验 (9) 5.1对109 出线柜 (12) 5.2 对104电容补偿柜 (13) 5.3对101进线柜 (13) 5.4 对107联络柜 (14)

第六章高压一次设备选型、保护整定及各种校验 6.1 对AH01 进线柜 (9) 6.2 对AH02 进线柜 (9) 第七章电压损失校验 (33) 4.1 电气设备的基本阻抗参数 (33) 4.1.1 变压器的阻抗 (33) 4.1.2 自动开关过电流线圈的阻抗 (33) 4.1.3 空气断路器的阻抗 (34) 4.1.4 电流互感器的阻抗 (34) 4.1.5 其它有些电气设备阻抗 (34) 4.2 各回路校验 (34) 第八章建筑物防雷设计 (58) 6.1 防雷接地设计 (58) 6.2 建筑物防雷措施 (58) 6.3 确定防雷等级 (58) 6.3.1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58) 6.3.2 本建筑防雷等级 (59) 参考文献 (61) 致 (62)

国标规范满堂式脚手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博物馆网架工程设计图纸》 2、《博物馆网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国家有关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碳素结构钢》GB/T 700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2、工程概况 博物馆网架工程采用正放四角锥球面网壳,节点采用螺栓球节点(局部为焊接球),网壳跨度为28.14m,直径为98m,网架高度为3.7m(从支座到网架顶),投影覆盖面积为531.8㎡,四周采用周边支座支承,共16个焊接球支座,支座预埋件顶面底部标高为14.1m。 3、搭设脚手架的区域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的安装拟采用“满堂红脚手架高空散拼”的方法。故脚手架为满堂红脚手架。脚手架的平面尺寸约为28.14米×18.9米,高度大约为16米。长度方向的尺寸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脚手架用于钢结构构件的拼接、吊装和校正。 4、脚手架的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脚手架的荷载取值:活荷载:1.0KN/M2,支撑主桁架的支点传到脚手架的力:3.0KN/M2。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6.0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1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计算书格式要求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1 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1 封面 见参考格式。 1.2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或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1.3 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4 摘要与关键词 1.4.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1.4.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和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单独成页。1.5 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5.1 绪论 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1.5.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1.5.3 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所有参考文献均要在正文中标注(采用上标方式)。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计算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3) 1、1工程地质条件 (3) 1、2其他条件 (3) 二、设计过程 (5) 2.1 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 (5) 2.2 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 (5) 2.3 进行荷载组合 (8) 2.4 绘出结构受力图 (10) 2.5 利用midas gts程序计算结构内力 (10) 附录: (15)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任务 对某区间隧道进行结构检算,求出荷载大小及分布,画出荷载分布图,同时利用软内力。具体设计基本资料如下: 1、1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线路垂直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轴部,第四纪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粘土、卵石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 1、2其他条件 其他条件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5m处;隧道顶部埋深6m;采用暗挖法施工。隧道段面为圆形盾构断面。断面图如下:

二、设计过程 2.1 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 可以采用《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即有 上式中s为围岩的级别;B为洞室的跨度;i为B每增加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 由于隧道拱顶埋深6m,位于杂填土、粉土层、细砂层中,根据《地铁设计规范》10.1.2可知 “暗挖结构的围岩分级按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 围岩为Ⅵ级围岩。则有 因为埋深,可知该隧道为极浅埋。 2.2 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

1 永久荷载 A 顶板上永久荷载 a. 顶板(盾构上部管片)自重 b. 地层竖向土压力 由于拱顶埋深6 m,则顶上土层有杂填土、粉土,且地下水埋深5m,应考虑土层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影响。(粉土使用水土合算) B 底板上永久荷载 a. 底板自重 b. 水压力(向上): C 侧墙上永久荷载 地层侧向压力按主动土压力的方法计算,由于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需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分图层水土合算,砂土层按水土分算) a. 侧墙自重 b. 对于隧道侧墙上部土压力: 用朗肯主动土压力方法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目录 1、设计任务书-------------------------------------------------(1) 2、设计计算书-------------------------------------------------(2) 3、平面结构布置----------------------------------------------(2) 4、板的设计----------------------------------------------------(3) 5、次梁的设计-------------------------------------------------(6) 6、主梁的设计-------------------------------------------------(10)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 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 附图2、板的配筋图------------------------------------------(19) 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 附图4、主梁配筋图------------------------------------------(2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 6.6,次梁的跨度为m 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端洞门设计 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 1、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50+0、25+2×3、5+0、25+1、50=10、50m 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 路基宽:8、5m 2、遵循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二、工程概况 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与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87、0m。地形坡度25~55°左右。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丛,坡面多

出露基岩。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与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与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与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 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0、20t/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隧道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详细分析结果见工程地质报告。 三、洞门设计步骤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与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4子午线网壳计算书

34子午线网壳计算书 直径34米子午线结构钢网壳 强度稳定计算书 编制:李群 校对:吴永浩 审核:赵家荣 一、设计规范 1(GB50341-200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2(API650-2005 《焊接钢制油罐》 3(JGJ61-2003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5(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二、设计参数 1(静载:网壳自重300Pa 5mm 厚钢顶板自重450Pa 2(附加荷载(活载):1200 Pa 3(基本风压:600 Pa 4(基本雪压:600 Pa 5(操作压力:正压1960 Pa、负压490 Pa 6(试验压力:正压2200 Pa、负压1320 Pa 7(罐顶温度:50 ? 8(地震烈度:7 度0.12g 9(场地土类别:II 类 10(地面粗糙度:B 类 三、考虑的荷载工况如下: 1(静载+ 活载 2(静载+ 活载+ 风载

3(静载+ 风载+ 正压 4(静载+ 风载+ 负压 5(静载+ 雪载+ 正压 6(静载+ 雪载+ 负压 7(静载+ 风载+ 正压+ 温度 8(静载+ 风载+ 负压+ 温度 9(静载+ 雪载+ 正压+ 温度 10(静载+ 雪载+ 负压+ 温度 11(静载+ 半跨活载 12(静载+ 半跨活载+ 风载 13(静载+ 地震 14(静载+ 地震+ 正压 15(静载+ 地震+ 负压 四、罐顶钢网壳的网格划分及其几何数据油罐内径:D = 34m 钢网壳的曲率半径:Sr = 1.0D = 34m 子午线网格的划分频数为:28 Q235-B不等边角钢杆件:L 140x90x8 L140x90x8 截面特性:外形尺寸:140x90x8 mm; 截面积:17.6cm2; 惯性矩: Ix,669cm4; Iy,205cm4; 惯性半径:Rx,5.14cm; Ry,2.85cm; Rmin,2.19cm; 钢网壳网格的最大长度为:1272mm 壳体曲面外的长细比:λ= 1.6x1272/51.4 = 39.6 < [150] 外 壳体曲面内的长细比:λ= 1272/28.5 = 44.6 < [150] 内 杆件的最薄弱弯曲面:λ= 1272/21.9 = 58.1 < [150] 最弱 钢网壳的网格划分如下:

隧道设计

安徽省铜汤高速公路焦家山隧道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二、隧道断面布置 三、围岩压力计算 四、隧道衬砌设计与计算 五、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安徽省铜汤高速公路要穿越黄山的焦家山,在该山建一隧道。隧道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区,海拔105.2m —231.1m ,相对高差125.9m 。山脊走向35度左右,隧道轴线与山脊走向基本垂直。 2、地形地质等条件 工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梅雨区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2—17.3度,最高日平均气温为42度,最低日平均气温为-20度。七、八月气温最高,一月气温最低。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673.5mm ,最大为2525.7mm ,最小为627.9mm ,多锋面雨及地形雨,山区冬季风速较大,一般为4~5级。 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畈村组粉砂岩(fn S 2)和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成因碎 石土(1 4d e Q )。 3、设计标准 设计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地震设防烈度:7级 4、计算断面资料: 桩号:K151+900.00; 地面高程:205.76m ; 设计高程:138.673m ; 围岩类别:Ⅲ类; 复合式衬砌类型:Ⅲ类;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该段隧道通过微风化粉砂岩地段,节理裂隙不发育,埋置较深,围岩稳定性较好。 5、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隧道开挖方式及隧道断面布置图; (2)围岩压力计算; (3)隧道支护设计图; (4)隧道衬砌设计图。 6、设计依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隧道工程》王毅才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地下结构静力计算》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隧道断面布置 本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由《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3.2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对于Ⅲ类围岩,分离式独立双洞间的最小净距为2.0B ,B 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本隧道入口处桩号为:K151+818,出口处桩号为:K151+986,全长168米,

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端洞门设计 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 1.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50+0.25+2×3.5+0.25+1.50=10.50m 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 路基宽:8.5m 2.遵循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二、工程概况 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和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87.0m。地形坡度25~55°左右。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丛,坡

面多出露基岩。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和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和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 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0.20t/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隧道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详细分析结果见工程地质报告。 三、洞门设计步骤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工具间照度计算书

照度计算书 工程名: 计算者: 计算时间: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 1.房间参数 房间类别:普通办公室, 照度要求值:300.00LX, 功率密度不超过11.00W/m2 房间名称:工具间 房间长度L: 2.46 m, 房间宽度B: 1.86 m, 计算高度H: 3.00 m 顶棚反射比(%):80, 墙反射比(%):60, 地面反射比(%):20 室形系数RI: 0.35 2.灯具参数: 型号: 飞利浦TLD18W/827 , 单灯具光源数:2个 灯具光通量: 1350lm, 灯具光源功率:32.00W 镇流器类型:TLD标准型, 镇流器功率:5.00 3.其它参数: 利用系数: 0.79, 维护系数: 0.80, 照度要求: 300.00LX, 功率密度要求: 11.00W/m2 4.计算结果: E = NΦUK / A N = EA / (ΦUK) 其中: Φ-- 光通量lm, N -- 光源数量, U -- 利用系数, A -- 工作面面积m2, K -- 灯具维护系数 计算结果: 建议灯具数: 1, 计算照度: 372.58LX 实际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 + 镇流器功率) = 37.00W 实际功率密度: 8.08W/m2, 折算功率密度: 6.50W/m2 5.校验结果: 要求平均照度:300.00LX, 实际计算平均照度:372.58LX 符合规范照度要求! 要求功率密度:11.00W/m2, 实际功率密度:8.08W/m2 符合规范节能要求!

隧道端洞门设计

隧道端洞门设计

**隧道端洞门设计 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 1.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50+0.25+2×3.5+0.25+1.50=10.50m 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 路基宽:8.5m 2.遵循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二、工程概况 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和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87.0m。地形坡度25~55°左右。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

丛,坡面多出露基岩。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和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和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 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0.20t/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隧道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详细分析结果见工程地质报告。 三、洞门设计步骤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网架结构计算书

保管期限:长期 计算书 CALCULATION DOCUMENT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烟台冀东润泰建材有限公司 矿渣堆棚 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施工图 设计专业:屋盖网架结构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定人: 日期:

目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2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参数3 2.1主要设计依据3 2.2材料3 2.3主要结构构件4 第三部分荷载参数(标准值)7 3.1恒荷载7 3.2活荷载(满布)7 3.3风荷载7 3.4温度8 3.5地震9 第四部分工况组合10 第五部分结构分析和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计算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计算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支座反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杆件内力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杆件应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 节点位移结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螺栓和焊接球节点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支座(橡胶支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 ZZ1支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ZZ2支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 ZZ5支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3.4 ZZ6支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 2.工程地点: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 ]一级[ √ ]二级[ ]三级·设计使用年限 [ ]5年[ ]25年[ √ ]50年[ ]100年·抗震设防烈度 []非抗震[ ]6度(0.05g) [ ]7度(0.10g)[√ ]7度(0.15g) [ ]8度(0.20g)[ ]8度(0.30g) [ ]9度(0.40g) ·耐火等级 [ ]一级[ √ ]二级[ ]三级[ ]四级注:用“√”表示选中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 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 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 高度(m );取9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 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参考模板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 一、工程简介 XXX项目位于XXX,北临XX路,南临XXX路,由XX路分割成两个地块(1#和2#)。该项目总占地面积XX㎡,1#地块用地面积为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X;2#地块用地面积为X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 1#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2#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各楼栋预制范围见下表:

二、装配率计算依据 该项目装配率计算是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进行计算。

三、装配率计算 (一)1#地块:X#;2#地块:X#、X#装配率计算 (1)主体结构 1.1竖向构件应用比例计算 q =V1a/V×100% 1a 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V ──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 1a 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 V──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 本项目外墙全预制,部分内剪力墙预制。预制和现浇混凝土量统计如下: 1.2主体结构(水平构件)的比例计算 q =A1b/A×100% 1b 式中:q1b──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A ──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 1b 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 本项目楼梯、阳台、空调板采用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卫生间楼板和楼梯、电梯前室公共区域楼板采用现浇。水平预制构件预制范围为2层到32层。

盖板涵计算书很全面

盖板涵计算书(参考版) 一、盖板计算 1、设计资料

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盖板涵洞整体布置图 2、外力计算 1)永久作用 (1)竖向土压力

q=K×γ 2 ×H =×20×= kN/m (2)盖板自重 g=γ 1 ×d=25×= kN/m 2)有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 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 La=c 轮 +2×H×tan30°=+23/3= m 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 Lb=d 轮 +2×H×tan30°=+23/3= 单个车轮重: P=70*=91 kN 车轮重压强: p= a b = P L L 91/(×)= kN/m2

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 M1=(q+g )×L 2/8=(+)× /8=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V1=(q+g )×L 0/2=(+)× /2= kN 2)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 a a 2p -b 2= 4 L L L M ?? ???=**()*4= kN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a a 00 p b -2= L L L V L ? ? ? ??= ***(2)/5= kN a a p - b 2= 4 L L L M ?? ???a a 0 p b -2=L L L V L ? ? ??? 3)作用效应组合 跨中弯矩: γ0Md=(+)=×(×+×)=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γ0Vd=(+)=(×+×)= kN??m 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隧道翼墙式洞门计算全解

第四章洞门设计 4.1洞门设计步骤 《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4.1.1确定洞门位置洞口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证稳定。 2.洞口位置应设于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 3.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不宜切削原山坡;应避免在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进洞。 4.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考虑水文情况,结合防排水工程,充分比选后确定。 5.漫坡地段的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路堑地质、弃渣、排水及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6.洞口设计应考虑与附近的地面建筑及地下埋设物的相互影响,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7.洞门宜与隧道轴线正交;地质条件较好;做好防护;设置明洞。 洞口地质条件 洞口入口端位于山体斜坡下部,斜坡自然坡度约45°左右,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在右洞为大角度相交,位置较好,围岩上部为覆盖层为碎石质,厚度为0.6m-1.7m,下部为砂质板岩,全风化岩石厚为0-2.0m强风化岩厚为0-6.4m,砂质板岩与变质砂岩中风化厚度为8.1-15.8m;为软岩,薄层状结构,岩体破碎,软 岩互层,主要结构面为层面及节理裂隙面,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围岩有影响;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围岩为弱透水,可产生点滴状出水,局部可产生线状出水;围岩稳定性差。 4.1.2确定洞门类型 洞门类型及适用条件 洞门的形式很多,从构造形式、建筑材料以及相对位置等可以划分许多类型。目前,我国公路隧道的洞门形式有: 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台阶

将台花园单层网壳屋面整体结构计算报告

将台花园整体结构计算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结构计算说明 (1) 1.工程概况 (1) 2.复核依据 (1) 3.计算说明 (2) 4.复核内容 (3) 第二部分结构的静力性能 (4) 1.计算工况 (4) 2.壳体结构变形分析 (5) 3.柱顶变形结果校核 (19) 4.静力性能强度分析 (20) 第三部分结构的整体稳定分析 (24) 1.计算工况 (24) 2.特征值屈曲 (25) 3.全过程分析 (27) 4.稳定分析结论 (31) 第四部分结论 (32)

第一部分结构计算说明 1.工程概况 北京将台商务中心主要包括酒店、办公楼、商场及冬季花园。如图1.1.1所示。冬季花园屋面投影面积约六千平米,由冬季花园单层网壳玻璃屋面和东立面竖向单索玻璃幕墙两部分组合而成。北立面及西立面为普通框式幕墙和铝板包饰带。冬季花园屋面钢结构为单层网壳结构,大致呈三角形。 冬季花园 图1.1.1 冬季花园效果图 受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研究室复核了冬季花园整体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变形及承载能力,包括屋面网壳变形、立面幕墙变形、柱顶侧移以及杆件应力、拉索和拉杆强度等,并复核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 2.复核依据 2.1 业主提供的资料 1)将台商务中心冬季花园SAP2000计算模型及计算书(11月15日) 2)将台商务中心冬季花园钢结构施工图(7月7日) 2.2 国家现行规范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毕业设计之隧道洞门

翠峰山洞门设计 洞门位置选择 1、入口端 根据隧道洞门处地形和岩性确定入口为(上行线K256+200,下行线K258+254) 2、出口端 根据隧道洞门处地形和岩性确定出口为(上行线K258+270,下行线K256+212)洞门类型选择 翠峰公路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洞口进出口皆为Ⅳ级围岩,围岩为强弱风化硅化板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块石状,自然边坡都较为稳定,围岩地质状况都较好。洞门形式皆采用翼墙式洞门。 洞门构造要求 (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1.5m,水沟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 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脚0.5m以上。 (2)洞门墙基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 1.0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0.5m ,墙基底埋设的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础底埋设的深度。 (3)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当地基强度不足时,可采用扩大,加固基础等措施。洞门建筑材料选择 洞门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满足抗冻、抗渗和抗侵蚀的需要。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洞门建筑材料选用如表: 表洞门建筑材料

洞门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该隧道翼墙式洞门采用等厚直墙,墙身微向后倾斜,斜度约为1:,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为2m ,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到衬砌拱顶外边缘的高度为2m ,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0.8m ,水沟底下填土夯实。洞门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为1.5m 。 表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 洞门设计参数见表,洞门材料选用C25混凝土,重度3'/23m KN =γ。 3.5.1 洞门验算图 洞门为翼墙式洞门,翼墙厚度为1.7m ,翼墙长度为6.5m ,如图 图 翼墙式洞门横断面图 1、验算翼墙时取洞门端墙前之翼墙宽1延米处(条带Ⅰ宽1m ),取其平均高度,按挡土墙验算其强度及稳定性,从而确定翼墙尺寸与截面厚度。 2、验算洞门主墙受力最大的A 部分与翼墙共同作用部分(条带Ⅱ宽1m )作为验算条带的滑动稳定性。 3、验算端墙时取B 部分(条带Ⅲ宽0.5m )作为验算条带,视其为基础落

隧道洞门设计资料

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端洞门设计 一,技术标准及执行规范 1.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50+0.25+2×3.5+0.25+1.50=10.50m 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 路基宽:8.5m 2.遵循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二、工程概况 根据隧道需风量分析确定,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内的供电照明负荷和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考虑。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地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隧道地处山体的左侧山坡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山体走向近SN向,隧道走向与其基本平行。在隧道的进出口地段发育路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小冲沟,呈“U”字型沟谷。隧道轴线通过路段地面标高222~310m,相对高差约88m,隧道顶板上覆围岩最大厚度约87.0m。地形坡度25~55°左右。山坡植被稀少,主要为灌木

丛,坡面多出露基岩。隧道通城端洞口段地处冲沟附近的G106底下,地形较平缓,覆盖层较厚,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黄泥界端洞口段地处SN向冲沟内的G106底下,地形较缓,基岩裸露,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小角度相交。 2.围岩分级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块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片岩和花岗岩均为强风化,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小于30Mpa,为软质岩,岩石抗风化能力弱。 根据计算结果,强风化片岩和花岗岩围岩分级均为Ⅴ级。 3.水文地质 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未发现地表水体,亦未发现地下水出露点。根据钻孔内抽水试验可知:其地下水量<0.20t/d,但雨季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将沿陡裂隙下渗,富集在F断层内,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隧道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详细分析结果见工程地质报告。 三、洞门设计步骤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 1、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3、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4、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汽车吊上楼板作业计算

无锡惠山万达广场大商业采光顶工程 35t 汽车吊上结构楼板计算书 1、概况 圆形采光顶钢结构为跨度31.6m 单层网壳结构,网壳顶标高25.6m ,主要由GC-1、GC-2、GC-3、GC-4构件组成,其中GC-1、GC-3为主龙骨,其余为连系件(如下图所示)。 GC-1GC-3GC-4GC-2 圆形采光顶钢结构平面图 15.900(4F) 25.600 圆形采光顶钢结构剖面图

2、吊车荷载及尺寸 根据施工方案,35t汽车吊吊装穹顶钢结构最不利工况为:吊装半径10m,吊重1t,即起重力矩为10t2m。 3、吊车支腿压力计算 (1)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 (2)计算工况 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α=0°) 工况二、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α=90°) 工况三、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α=48°) (3)支腿荷载计算公式: N=ΣP/4±[M3(Cosα/2a+Sinα/2b)] 式中:ΣP——吊车自重及吊重; M——起重力矩; α——起重臂与车身夹角;

a——支腿纵向距离; b——支腿横向距离。 (4)计算结果 A、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α=0°) N1=N2=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1/10.7)=9.26t N3=N4=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1/10.7)=7.39t B、工况一、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α=90°) N1=N3=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1/12)=9.16t N2=N4=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1/12)=7.49t C、工况一、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α=52°) N1=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Cos52°/10.7+Sin52°/12)=9.57t N4=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Cos52°/10.7+Sin52°/12)=7.09t N2=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Cos52°/10.7-Sin52°/12)=8.41tt N3=ΣP/4+[M3(-Cosα/2a+Sinα/2b)] =(32.3+1)/4+103(-Cos52°/10.7+Sin52°/12)=8.41t 35t汽车吊开行于地下室顶板上,每个支腿下设置0.2m*0.2m*2m道木三根垫实,道木扩散面积为1.2m2。 汽车吊作业时要求吊车的四个支腿不同时位于一个楼板板块内,即一个楼板板块内只有一个支腿支撑。按支腿位于单个板块中间时为最不利工况计算,柱网间距为8.4m,楼板跨度按8.4m计算,则Mmax=1.3*9.57*8.4/4=26.13t2m,1.3为活载动力系数。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附录B——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