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印发 国家连清技术规定补充规定等的通知

关于印发 国家连清技术规定补充规定等的通知

关于印发 国家连清技术规定补充规定等的通知
关于印发 国家连清技术规定补充规定等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等的通知

办资字〔2008〕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为不断优化完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丰富监测内容,深化成果分析,加强生态状况监测,并积极引导和推进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和森林生态功能效益定点监测工作,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见附件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见附件2)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定点监测原则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原则方案》,见附件3),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补充规定》是对《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的增补,请你单位遵照执行,做好相关内容的调查工作。

二、《暂行办法》是指导我局组织开展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的试行规范。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和森林分布特点,参照该办法开展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并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森林生物量建模技术方法。

三、《原则方案》是指导开展森林生态功能效益定点监测工作的基本思路。各地可参考《原则方案》,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和经济技术条件,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开展定点监测工作,并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定点监测技术方法。

请各单位将开展相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有关的意见建议,及时报我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附件: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

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暂行办法(试行)

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定点监测原则方案(试行)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清查体系,丰富监测内容,加强生态状况监测,深化清查成果分析,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规定(试行)》(资调字[2005]10号)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补充技术规定。

第二条在乔木林调查中,将因人工栽培矮化而形成的,没有明显主干或树高达不到5米的乔木林另行编码记载,代码为118。

第三条在竹林调查中,将竹林细分为散生型竹林(代码1131)、丛生型竹林(代码1132)

和混生型竹林(代码1133)。对毛竹(含非竹林样地内毛竹)增加胸径检尺(精确到1cm)和竹度调查,并做标记,按保留竹(代码11)和新增竹(代码12)记载到“每木检尺记录”。对全部竹林,选择3株平均竹,量测胸径、竹高和枝下高,记载到“平均样木调查记录”。

第四条对于因人工造林形成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的造林地情况做附属说明,即按宜林地造林的林地(代码10),迹地更新的林地(代码20),防护林带(包括田旁、村旁、渠(河)旁)造林的林地(代码30),耕地造林的林地(代码40),城镇、村庄及工矿区内造林的林地(代码50),公路和铁路征地范围内造林的林地(代码60),其他造林的林地(代码90)填写说明,记载到“样地因子调查记录”。

第五条在未成林造林地调查中,增加造林树种、造林年度、苗龄、造林密度、苗木成活(保存)率和抚育管护措施等调查内容,记载到“未成林造林地调查记录”。其中:

造林年度:按初始造林的实际年度填写;

苗龄:按造林所用苗木的年龄填写;

造林密度:按造林的初植密度填写,单位为“株/公顷”;

苗木成活(保存)率:调查时成活苗木株数占初植株数的百分比;

抚育管护措施:按灌溉、补植、施肥、抚育、管护等五种措施调查,分别用代码记载(有某项措施其代码为1,无措施其代码为2);

树种组成:按十分法分别记载树种名称和株数比例。

第六条在优势树种(组)调查中,增加原农林部标准立木材积表(L Y208-77)中已经单列但不包含在现行《技术规定》中的黄山松(270)、乔松(280)和刺槐(465)。

在样地每木检尺调查中,对检尺样木调查记载具体树种名称。对灌木林样地要求设置样方调查记载灌木树种名称、株数和盖度。树种名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优势树种(组)进一步细化和编码,经区域监测中心审核后,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七条在样地因子中增加经济林产期调查,记载到“样地因子调查记录”。经济林产期分产前期(代码1)、初产期(代码2)、盛产期(代码3)和衰产期(代码4),具体产期划分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经区域监测中心审核后,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八条在平均样木调查中,增加平均样木的冠幅和枝下高调查因子,记载到“平均样木调查记录”(由记录表六修订而成,具体内容见附件1)。冠幅分别东西和南北(或最宽和最窄)两个方向量测冠幅垂直投影长度,计算平均值,记载到0.1米;量取构成冠幅最下一个分枝的主干高度作为枝下高,记载到0.1米。选择平均样木时应考虑冠幅和枝下高的代表性。

第九条在样地西南角向西2米处设置2m×2m的样方开展植被调查。样方的四角应进行固定,样方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原则上应与样地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按西北角(向北2米)、东北角(向东2米)、东南角(向南2米)的顺序设置植被调查样方(如图所示)。在样方内调查以下因子:

(一)下木(胸径<5cm、高度≥2m的幼树)的树种名称、高度、胸径,按树种调查记载。

(二)灌木(含高度<2m的幼树)的主要种名称、株数、平均高、平均地径、盖度,按主要灌木种记载。

(三)草本的主要种名称、平均高、盖度,按主要草本种记载。

下木调查结果记载到“下木调查记录”,灌木、草本调查结果记载到“植被调查记录”(见附件1)。

对样方内的珍稀物种和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物种应调查记载到“样地情况说明”。

天然更新和枯落物厚度要求在样方内进行调查。

第十条增加林地“侵蚀沟和崩塌面积比”调查因子,记载到“样地因子调查记录”。林地土壤侵蚀类型分为水蚀和风蚀,侵蚀等级分为无、轻微、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等级。具体评定标准见附件2。

第十一条采用访问、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调查社会经济、营造林情况、林木采伐利用、森林防护等方面的内容,填写社会调查记录和访问调查问卷(见附件1)。社会调查记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县级单位填写;访问调查问卷由质检人员结合样地检查按户填写,不少于300份。

第十二条增加和修订以下调查表和统计表,详见附件1。

一、调查表

(一)二样地因子调查记录

(二)六平均样木调查记录

(三)九植被调查记录

(四)十二下木调查记录

(五)十三未成林造林地调查记录

(六)十四社会调查记录

(七)十五访问调查问卷

二、成果统计表

(一)人工林资源面积蓄积按造林地情况统计表(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三)经济林各类型面积按产期统计表

(四)林地面积按水蚀和风蚀分类统计表(五)毛竹林株数按径阶统计表

第十三条增加以下成果内容:

(一)森林生物量、碳储量样本数据和模型(二)林地土壤侵蚀程度和侵蚀量

(三)乔木树种多样性

(四)未成林造林地资源状况

(五)竹林资源状况

(六)林地资源状况

附件1

十二、下木调查记录

十三、未成林造林地调查记录

十四、社会调查记录

统计单位:省(市、区)县(市)联系电话:

十五、访问调查问卷

县乡(镇)村户

1、是否有自留地(山)?(1)没有;(2)有,共有亩,有林木蓄积立方米。房前屋后自有的林木蓄积立方米。

2、是否承包经营林地?(1)没有;(2)有,共有亩,有林木蓄积立方米,其中已取得林权证林地亩。

3、是否有烧材?(1)没有;(2)有。在生活能源中,烧材占的比例%。一年烧材量(1)5立方米以下,(2)5~9立方米,(3)10立方米以上。

4、是否有用材?(1)没有;(2)有。一年用材量(1)1立方米以下,(2)2~3立方米,(3)4~5立方米,(4)5立方米以上。来自(1)自留山%,(2)承包山%,(3)集体林%,(4)市场购买%,(5)四旁树%,(6)其它%。

5、林业收入元,占家庭总收入%,主要来自(1)原木%,(2)林副产品%,(3)林产品加工%,(4)森林管护%,(5)木材采运%,(6)营造林%,(7)其它%。

6、你们村里的林子如何管护?(1)自家管护,(2)村民自治管护,(3)指定专人管护,(4)没有人管护。

7、是否参加造林?(1)没有;(2)有。其中(1)自家造林亩,(2)集体造林亩,(3)其他亩。三年以前你造的林现已成林%。如未成林,原因是(1)苗木质量不高,(2)管护没跟上,(3)立地条件差,(4)自然灾害,(5)人为破坏,(6)其它。

8、是否参加林木采伐?(1)没有;(2)有,共立方米,其中(1)自留山%,(2)承包山%,(3)集体林%,(4)四旁树%,(5)其它%。

9、你村现有木材加工厂个,其中,木材原料来自本村的比例占%。

10、你村现有采矿(石)场个,年消耗木材量立方米。

11、承包经营林地中林木蓄积受自然灾害损失立方米,受损毛竹株。种植的苗木株,受灾株。自有经济林面积亩,受灾面积亩。

人工林资源面积蓄积按造林地情况统计表

统计单位单位:百公顷、百立方米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统计单位单位:百公顷

经济林各类型面积按产期统计表

林地面积按水蚀和风蚀分类统计表

毛竹林株数按径阶统计表

附件2

土壤侵蚀评定标准

林地土壤侵蚀等级分类标准(面状水蚀)

林地土壤侵蚀等级分类标准(沟状与崩塌水蚀)

林地土壤侵蚀等级分类标准(风蚀)

林地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

注:本表平均流失厚度系按土壤容重1.35g/cm3折算。

附件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任务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目的是制定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计量标准,为评价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的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同时,增加森林枯落物储量调查建模,结合森林生物量,以满足森林碳汇现状与碳汇能力变化估算需要。

主要任务是通过采集所需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枯落物等建模样本,建立森林生物量和枯落物储量模型,实验测定相应的固碳系数和储能系数。

第二条主要内容

(一)样本采集。包括乔木层(含竹类、下木,下同)、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的生物量样本及枯落物层储量样本。

(二)系数测定。实验测定样品的含水率、含碳系数与储能系数。

(三)模型建立。森林生物量分别按乔木、竹类、灌木和草本建立回归模型,其中乔木和竹类建立单木回归模型,灌木建立单木或样方回归模型,草本建立样方回归模型。枯落物储量按样方建立回归模型。

第三条建模单元

(一)乔木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参照原农林部标准立木材积表(L Y208-77)的分区和树种(组)确定。竹类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按散生、丛生竹种类型,分毛竹类、刚竹类、其他散生竹类、簕竹、绿竹、其他丛生竹类确定建模单元。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在森林植被群落内按建群种确定。枯落物储量建模单元原则上按森林的优势树种(组)确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在上述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自需求,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乔木、竹类、灌木、草本和枯落物建模单元。

第四条精度要求

(一)回归模型精度。乔木和竹类生物量模型精度在90%以上,灌木和草本生物量模型精度在85%以上,枯落物储量模型精度80%以上。

(二)系数测定精度。含水率、含碳系数和储能系数的实验测定精度要求在98%以上。

第二章样本采集

第五条前期准备

生物量建模承担单位根据本暂行办法编制操作细则,制定工作方案,组建调查队伍,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调查表格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的准备。

(二)各种调查工具和仪器设备的准备。

(三)各类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及相关资料(树木志、植物志、植物图鉴等)的收集。

第六条样木(方)采集

(一)基本要求

森林生物量建模样本的采集应遵循以下要求:

1. 样本数量应满足建模的精度要求,原则上每个单元的建模样本数不少于50个,检验样本数不少于10个。否则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样本数量。

2. 乔木生物量模型样本原则上按5个以上径阶组(从最小径阶到最大径阶等距划定)均匀分布,且每个径阶组内的样本量要尽量按树高级均匀分布,并考虑冠幅、冠长等因子差异;灌木和草本生物量模型样本原则上按盖度、高度等因子等级均匀分布;枯落物储量模型样本原则上按厚度等级均匀分布。

3. 样本选取应综合考虑地域分布、立地条件、龄组结构等因素,确保所采集的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4. 生物量样本采样时间应集中在森林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

5. 采集样本时,应填写样本采集地点生境要素记录(见附表1)。

(二)采集方法

1. 乔木

样木选取。根据建模样本的分配要求,按径阶组分不同的树高级选取目标径阶标准样木。选择的标准样木,应为没有发生断梢、分叉的生长正常的树木,原则上不能选用林缘木和孤立木。样木选定后,准确量测其胸径、冠幅、枝下高等因子。

树干鲜重测定。伐倒选取的标准木,准确量测树干长度,将树干均匀分为十个区分段,测定各个区分段(0、1/10、2/10、3/10……9/10)的直径(分带皮直径和去皮直径),并在1/10、3/10、7/10处截取圆盘(3-5cm厚),测定每个圆盘和各区分段的鲜重。伐倒标准木和截取圆盘过程中产生的木屑或木片也应计入树干鲜重。

枝、叶(含花和果)鲜重测定。将树冠分上、中、下3层,按顺序测定每个带叶枝条的鲜重,计算每层的平均带叶枝鲜重。按各层平均带叶枝鲜重分别选取3-5个标准枝,对标准枝摘叶后,分别测定枝量和叶量,根据每层标准枝鲜重推算出各层枝、叶的鲜重和整个树冠的枝、叶重。

树根鲜重测定。以树干基部为中心,将全部树根挖出,分别根茎、粗根(直径为0.3cm以上)、细根(直径为0.3cm以下)称其鲜重。

各调查因子相应填入附表1、附表2。

对于下木,参照后面主干明显的灌木进行样本采集。

2. 灌木

灌木模型分林下灌木与林外灌木建立。对于主干明显,且相对高大的灌木,采用整株收获法分干、枝(含叶)、根称其鲜重。对于无明显主干、丛生的灌木群落,设置边长2m×2m的样方,调查记录灌木优势种名、株数、平均高、平均地径和平均盖度,采用全部收获法将样方内所有灌木挖出,分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称其鲜重。各调查因子相应填入附表1、附表2。

3. 草本

在林下选取符合样本建模要求的地段,设置边长1m×1m的样方,调查记录草本优势种名、平均高和覆盖度,采用全部收获法将样方内所有草本挖出,分别各草类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称其鲜重。各调查因子相应填入附表1、附表2。

4. 枯落物

在林下选取符合样本建模要求的地段,设置边长为1m×1m的样方,调查记录乔木优势树种和枯落物平均厚度,收集每个样方的森林枯落物,并称其重量。各调查因子相应填入附表1。

第七条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指从样本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实验测定含水率、含碳系数和储能系数。

(一)基本要求

1. 采样时,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以确保所采样品能代表样本的整体状况。同时,应保证样品的纯洁性,避免混入杂质,影响实验分析结果。

2. 应建立样品档案管理制度,采集的样品应进行系统编号,并与记录表一一对应。

3. 采集的样品应尽快进行实验分析,否则应置于通风干燥处妥善保存。

(二)采样方法

乔木的树干样品在1/10、3/10和7/10圆盘中按扇形面积截取;树枝样品从树冠上、中、下3层的标准枝中分别截取;树叶样品从各层标准枝所摘的叶混合后选取;树根样品分根茎、粗根和细根3个部分截取。采用单株测定的灌木,参照乔木样品采集方法分别选取干、枝(含叶)、根样品;采用样方调查的灌木,分别按地上和地下部分选取样品。草本分别地上和地下部分选取混合样品。枯落物选取混合样品。

(三)采样数量

乔木分干(带皮)、枝、根3个部位各采样3个,叶采样1个。采用单株调查的灌木,干(带皮)、枝(含叶)、根3个部位各采样1个;采用样方调查的灌木,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各采样1个。草本分别地上和地下部分各采样1个。枯落物每个样方采样1个。

(四)样品重量

每个样品重量原则上要求为500g左右。对较大或较小的样木,可酌情增减样品重量。各样品采样情况相应填入附表3。

第三章实验测定

第八条含水率测定

含水率是指样品中水的含量。具体测定方法是:将外业采集的样品先置于150℃恒温下烘2小时,再在85℃恒温下烘5小时进行第一次称重,然后每隔2小时称重1次,直至两次重量相对误差≤1.0%时,将样品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皿内冷却至室温再称其干重,计算每个样品的干鲜重比和含水率,并按材积加权法计算样木的含水率。含水率测定情况填入附表3。

第九条含碳系数测定

含碳系数是指植物体中的有机碳占植物体有机物总质量的百分比。具体采用干烧法(高温电炉灼烧)测定,即从已烘干的干物质中选取5g,研磨粉碎并均匀混合,称取约20mg试样,放入有机元素分析仪中进行样品有机元素(C、H、O、N等)含量分析,测定其碳元素含量。每个样品2-3次重复,每次重复测定的误差控制在±0.1%以内,取误差为±0.1%的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样品的含碳系数。含碳系数测定情况填入附表3。

第十条储能系数测定

植物热值(储能量)以干质量热值(GCV)(每克干物质在完全燃烧条件下所释放的总热量)和去灰分热值(AFCV)(除去灰分含量后的纯净干物质的热值)两个指标来表示,通常以兆焦耳/千克(MJ/kg)为单位。灰分是指植物体矿物元素氧化物的总和。

干质量热值测定采用氧弹法,即从已烘干的干物质中选取5g,研磨粉碎并均匀混合,称取约1g试样放入热量计中测定热值含量。测定环境温度在20℃左右,每份样品2-3次重复,每次重复测定的误差控制在±0.1%以内,每次实验前用苯甲酸标定。

灰分质量的测定采用干灰化法,即样品在马福炉550℃下灰化5小时后测定其灰分质量。去灰分热值=干质量热值/(1-灰分质量/干物质总质量)。

储能系数测定情况填入附表3。

第四章模型建立

第十一条建模准备

(一)数据输入

对检查验收合格的外业采集记录表,采用统一数据库格式输入计算机。数据输入实行双轨制作业。

(二)数据计算

以建模树种(组)为单位,根据各样本的鲜重和含水率计算出样本各部分(干、根、枝、叶)的绝干重(生物量)和总生物量。

第十二条模型选择

(一)乔木模型

乔木生物量模型采用以下两种通式:

Mi=f(D,H)?V 或Mi=f(D,H,Wd,Wl)?V

式中Mi为样木的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生物量或总生物量,D为样木胸径,H为树高,Wd为冠幅,Wl为冠长,V为材积。具体结构式应根据建模数据的变化规律确定,如二元

生物量模型可以设计为,其中ai、bi为常数项。

竹类和下木生物量模型一般采用如下通式:

Mi=f(D,H)

式中Mi为样木的干、根、枝叶生物量或总生物量,D为胸径,H为竹类或下木高度。(二)灌木模型

灌木单株生物量模型采用以下通式:

Mi=f(D,H)

式中Mi为灌木的干、枝、根生物量或总生物量,D为灌木地径,H为灌木高度。具体结构

式应根据建模数据的变化规律确定,如可以设计为,其中ai、bi为常数项。

灌木样方生物量模型采用以下通式:

Mi=f(D,H,S)

式中Mi为灌木样方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或总生物量,D为样方平均地径,H为样方平均高,S为覆盖度。

(三)草本模型

草本样方生物量模型采用以下通式:

Mi=f(H,S)

式中Mi为草本样方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或总生物量,H为样方平均高,S为覆盖度。

(四)枯落物模型

枯落物储量模型采用以下通式:

M=f(H)

式中M为样方枯落物储量,H为枯落物厚度。

第十三条参数计算

利用有关统计软件(SPSS、SAS或ForStat2.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乔木、灌木、草本生物量模型和枯落物储量模型。当回归模型检验存在有异方差时,要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估计各模型的参数,权函数选用(f(x)为回归模型结构式)来消除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确保模型的通用性。如果同时建立总量和各分量的生物量模型,还要考虑模型之间的兼容性。

第十四条模型检验

(一)模型自检

利用建模样本的实测生物量和模型估计生物量计算总相对误差、平均系统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和预估精度等统计指标,同时观察残差分布是否随机,以评价模型是否达到预定要求。

将建模样本按径阶组分成若干个区段,分段计算总相对误差、平均系统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和预估精度等统计指标,比较模型在各区段的精度,并分析是否存在偏差。

(二)适用性检验

利用检验样本的实测生物量和模型估计生物量计算总相对误差e和估计精度p

(,其中)。当估计精度低于规定要求时,要分析原因,必要时要适当增加样本数量,以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

第十五条固碳释氧功能效益估算

通过固定样地的相关调查因子数据和样木信息,依据森林生物量模型参数和含碳系数及储能系数,分别乔木、灌木、草本和枯落物计算样地水平的生物量、碳储量以及储能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照系统抽样方法,统计森林生物量,估算森林固碳释氧方面的生态功能效益。

第五章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质量管理

(一)为加强森林生物量建模的质量管理,确保建模成果准确可靠,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生物量建模承担单位均应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

(二)实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建模承担单位要组织专职质量检查组对建模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由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三)调查建模工作应积极吸纳林业科研、教学单位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其专业、经验和资料优势。参加调查建模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并坚持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技术质量责任制,严格质量奖惩,实行质量追究制度。

(四)检查人员应由政治思想好、办事认真、具有丰富建模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解决,并将有关情况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质量检查

(一)检查内容

质量检查是对建模前期准备工作、样本采集、实验测定和模型建立各环节进行检查。前期准备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对操作细则、工作方案的审核,对所用的调查表格、仪器工具等进行检查;样本采集检查包括样本地点、采集过程、数量和方法;实验测定检查包括仪器、方法和测定结果;模型建立检查包括样本表格记录、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和建模结果。

样本样品采集检查是质量检查的重点,其检查内容如下:

1. 样木(样品)选择、采集方法与数量符合本规定要求为合格项,否则为不合格项。

2. 样木直径(胸径、地径)测量允许误差在1.5%以下,树高、冠幅、冠长、枝下高等测量允许误差

3.0%以下。测定值超过允许误差在3个以内(含3个)为合格项,超过3个的为不合格项。

3. 干、枝、叶、根鲜重称量误差在1.0%以内,干重称量误差在0.1%以内。测定值超过允许误差在3个以内(含3个)为合格项,超过3个的为不合格项。

4. 遇有样品丢失情况,原则上应重新采集样木(方)取样。

(二)检查数量

1. 外业检查:承担样本采集的单位应安排质量检查员对每株样木或每个样本的采集进行检查监督,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检查5%以上。

2. 内业检查:承担样本采集的单位应对生物量外业采集记录表和已录入的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检查3%以上。

3. 实验检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抽取1%的样品进行重复测定,其测定结果与原测定结果对照,误差应在1.0%以内。

(三)检查方法

外业质量检查一般采用跟班作业的方法进行,主要检查外业人员对规范的掌握程度,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内业检查主要看调查数据是否严格按双轨制录入,数据是否完整,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实验检查采用原方法进行重复测定。

第十八条质量评定

(一)外业质量评定

质量检查人员应根据外业检查内容和评定标准,对每个检查样本的质量做出是否合格的评定,并计算出外业采集样本的合格率。外业检查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要求的为合格样本;否则为不合格样本。

(二)内业质量评定

质量检查人员应对全部的调查记录表进行100%检查,对每个调查记录表的质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出调查记录表的合格率。调查记录表按以下标准评定为合格、不合格两类:

1. 合格:生物量野外采集记录完整无缺,调查记录表中各项记录明显错误在3处以下(含3处),则评为合格。

2. 不合格:生物量调查记录不完整,调查记录表中各项记录明显错误在3处以上,则评为不合格。

对外业不合格样本要求重新采集,对内业不合格的要求分析原因,更正错误;对无法内业解决的问题,须返回现地重新调查。

第六章产出成果

第十九条成果内容

森林生物量建模成果主要包括:

(一)样木(方)和样品采集记录表。

(二)样木(方)和样品特征数据库。

(三)生物量模型数据库。

(四)含水率、含碳系数、储能系数测算成果库。

(五)生物量建模成果报告。

(六)建模及系数测定说明书。

(七)工作方案、技术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操作细则等。第二十条成果使用

森林生物量建模成果应通过专家评审,按程序报批准后发布使用。

附录

一、全国乔木树种(下木)生物量模型建模单元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国家质检总局137号令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令第137号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11年1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局长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保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准确,处罚合理、公正,执法文书使用正确、规范。 第四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办案协作。 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可以提出协查请求;接到协查请求的,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发现违法行为需要由其他部门进一步处理的,应当及时通报。 第五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级案件承办机构和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 案件的监督检查。 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可以进行督办。 第六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回避制度。案件承办人员、审理人员和听证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当事人或者前款规定人员本人申请回避,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前提出,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负责人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否回避由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 第二章管辖 第七条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辖。 有管辖权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之外开展调查取证等活动的,应当通报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要时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

创新理论与实践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创新理论与实践-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1 【单选】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科研投入 B. 教育发展 C. 技术进步 D. 科技管理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2 【单选】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中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 A.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B.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 以上皆是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4 【判断】2006年1月18日,中国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5 【判断】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6 【判断】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1 【单选】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2 【单选】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A B C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A Bright 正确答案:A 4 【判断】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是一步到位的全局合法化改革。()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5 【判断】写在纸上的制度,与实际实施的制度总是一致的。()

关于下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实施情况 部门调查表 部门: (单位公章)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邮箱: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二零一三年一月

填写说明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表为了解《科技规划纲要》自2006年以来在各行业部门的实施情况而设计。 二、适用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安监总局、林业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粮食局、能源局、烟草专卖局、海洋局、测绘局、民航局、邮政局、文物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管理局、煤矿安监局 三、报送日期。请各部门科技主管司局抓紧组织填报,于2013年3月6日前,报送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四、填报要求: 1.该表为样表,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39647085.html,)“通知公告”栏下载。填报打印后,盖章报送,并附电子版光盘。 2.填报时要实事求是,据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谎报相关数据和内容。 3.调查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涉及到2012年的部分数据若未统计,可填写估计值,并注明。如果某项内容或数据没有,请填“无”。 4.填报内容要求文字精练,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明。若部分内容字数较多,可另附页。

一、本部门贯彻执行《科技规划纲要》的总体情况 1. 本部门2006年以来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情况:(如发展思路、战略布局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6年以来,本部门出台的对行业/领域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规划、政策、意见、办法等重要文件: 序号文号文件名称颁布部门颁布时间1 2 … 3. 2006年以来,本部门科技工作的重大举措:(如采取的重大科技行动/工程/专项,组织的与科技相关的重大活动等) 序号时间举措名称工作内容主要成效 1 2 … 4. 本部门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的方式/途径:(可多选) A. 参照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了本部门(行业/领域)科技发展规划; B. 制定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请说明:。 C. 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有明确的实施机制和途径; 请说明:。 D. 对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

国家质检总局常见的咨询问题和回复

j国家质检总局常见的咨询问题和回答 问: 各位老师好,关于贵局100号令中以下两条如何理解?(三)实施委托生产加工的化妆品,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或者仅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委托企业不具有其委托加工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四)分装化妆品应当分别标注实际生产加工企业的名称和分装者的名称及地址,并注明分装字样。 A企业是直销企业,B企业是化妆品加工企业,A委托B加工化妆品,其中原材料是由B购买,但是其中的技术配方是由A提供,请问这种情况A企业需要在产品上标注B企业的名称和产地吗?谢谢各位老师。 答:针对您所咨询的问题,请参见《<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实施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选编》(第二版)——第二章 化妆品标识的标注内容——三、关于委托加工和分装。或者咨询您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问: 1.超市卖场内生产加工糕点(面包)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附有标签,标签注明有配料表、保质期、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可否按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进行查处。 2.同一连锁超市的不同门店生产加工的糕点(面包)能否相互交叉销售,标签内容如上。可否按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进行查处。 答: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食品流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有关超市的问题请咨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问: 目前的袋装茶用滤纸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请问袋装的固体调味料用滤纸(袋)是否需要取得生产许可证?其性质与袋装茶滤纸一样,如果需要,应划在哪个申请单元?谢谢! 答: 单文您好!您提到的产品应取得食品用纸包装生产许可。产品应归食品用纸包装单元,产品品种应按食品包装纸申请,申请产品品种可写:食品包装纸(调味料滤纸)。 问: 我公司是一家生产食用植物油的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硅藻土、白土作为食品加工助剂,硅藻土、白土生产厂家原有卫生许可证,现在卫生许可证已到期,厂家说卫生部门不再办理,我公司是否可以使用卫生许可证超期的厂家生产的硅藻土、白土,请指示。谢谢 答: 食品添加剂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卫生许可证到期后,添加剂生产企业如能提供卫生部制定或者指定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可申请生产许可证。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 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 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 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 年保持7%以上的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类别】质量管理和监督/质量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中央其他机构/其他/各局(其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01.03.15 【实施日期】2001.03.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35934 【全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1年3月15日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相关资料: 案例1篇裁判文书1篇相关论文1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自2000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解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做好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1.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所需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当按照检验的合理需要确定。因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抽查,样品由被检查者无偿提供。检验合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一个季度内必须返还。同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解封作备样的封存样品。 2.按照《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合格的,不再收取检验费;复检不合格的,应当缴纳检验费。 3.《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据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时,要正确把握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的界限。有严重质量问题是指:(1)产品质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2)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3)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4)失效、变质的。(5)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生产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答案

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恒久希望,是一个企业走向辉煌的动力资源,也是一个人生存质量的核心载体。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维系于不断地( )。C:创新 2.因为有了创新,人类才发明了劳动工具,脱离了动物界。第一把石斧的诞生表明: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具有( )。B:创新能力 3.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导致人类社会和经济时代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 )。A: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 4.创造与创新两者都具有( ),但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创造的首创性是指“无中生有”;创新的首创性则是指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变革,使其更新,成为新的东西,可称为“推陈出新”和“有中生新”。 C:首创性特征 5.创新注重应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 )。 B: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6.每一次重大的创新都会产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新强力地推动着( )。 A:科技进步 7.在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创新的文艺家,就不会有自己的地位。所以,从社会进步上分析,创新促进着( )和人类文明。C:文化繁荣 8.在工业经济时代,提高引进和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是头等大事,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却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 )。在未来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高科技发展的变化趋势。 B:灵魂 9.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 )。A:创新 10.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 )。 C:自主创新能力 11.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下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卓识的远见、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具有良好的创新、创造的能力与意识。因为,( )是高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人才的价值所在。 A:创新与创造能力 12.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依托( ),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才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做出工作成绩,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A:创新与创新思维能力 13.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为此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从而就需要( )专业技术人才。A:创新型 14.创新活动是由诸要素构成并在其中发挥相应作用的( )的过程。创新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 C:思维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不仅是科技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大事。为了让全所科技人员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个规划纲要的相关信息,特整理做专题解读。 问:纲要确定了那些发展目标? 答:规划纲要共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问:国家四大重大科研研究计划是什么? 答: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些方向的突破,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这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 问:五大人才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问:规划纲要中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为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运输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问:规划纲要确定的68项有限主题如下: 答: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样本中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 第十条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允许短缺量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对因水份变化等因素引起净含量变化较大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在规定条件下商品净含量的准确。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查。

创新型国家

基于政治课程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一、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及主要特征 1.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2.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4)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状、发展目标及相关政策 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状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

国家质检总局第55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12年第55号 关于发布《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及 《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的公告 — 1 —

为进一步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和《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 2. 《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 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 — 2 —

附件1: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掌握进口食品进出口商信息及进口食品来源和流向,保障进口食品可追溯性,有效处理进口食品安全事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向中国大陆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以及境内进口食品的收货人(以下统称进出口商)的备案管理。 本规定附表所列经营食品种类之外的产品,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部分粮食品种、部分油籽类、水果、食用活动物等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备案管理系统),负责公布和调整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名单。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申请的受理、备 — 3 —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模拟考试题题型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创新就是国家竞争力 正确 错误 2.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依靠国家的创新能力以及以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的消化吸收科技成果的社会创新能力。 正确 错误 3.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整个国民经济。 正确 错误 4.潜在综合国力测定实际上是对未来综合国力发展趋势的预测。 正确 错误 5.破坏性创新可能导致新竞争规则体系的建立。 正确 错误 6.创新不仅有有形创新,还包括管理理念、技术等方面的无形创新。 正确 错误 7.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可能性单方面作用的结果。 正确 错误 8.链环回路模型中第5条路径是技术推动模型所描述的情况。 正确 错误 9.产品衰退表示无法再生。公司无法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

正确 错误 10.以创新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替代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来反映技术投入的强度将更为合理和完整。 正确 错误 11.技术发展的难以预测性对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有一定影响。 正确 错误 12.内企业大多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组成,他们基本上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正确 错误 13.由于重大的技术创新伴有很大的风险,因此新事业发展部又称为风险事业部。 正确 错误 14.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根据企业中长期战略基础结构,形成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正确 错误 15.开放式创新认为企业在发展新技术的时候,应同时将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有价值的创意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确 错误 16.创新过程中的集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把较多的决策权集中到项目高层主管人员手中。 正确 错误

17.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每年度累计时间应达到90学时(或规定学分). 正确 错误 18.《继续教育证书》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级管理。 正确 错误 19.专业技术人员应邀讲授继续教育课程,按实际授课时数的三倍认定学时(正确)。 正确 错误 20.专业技术人员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经正式出版或行业系统正式使用的著作或翻译资料按每万字10学时认定,其中第一作者按全学时认定,参加者按序依次递减20%认定。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 素质 效果 行为模式 综合能力 22.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D )。 军事竞争 技术竞争 企业竞争 产业竞争 23.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〇〇六——二〇二〇年) (摘要)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摘要) 四、政府采购 (二十二)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由科技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预算控制,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采购人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标明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在预算审批过程中,在采购支出项目已确定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预算。发挥财政、审计与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督促采购人自觉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二十三)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在政府采购评审方法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3 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 第13 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已于2000年6月27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传卿 二000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等。执行本规定具体的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局根据特种设备危险性程度提出,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确定,并公布实施。 防爆电气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 第四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 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时,应当发挥行业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第五条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资格认可并授权后,方可以开展授权项目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 第二章通用规定第一节设计与制造 第六条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七条制造单位对制造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未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实行安全认可证制度。未取得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第九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近两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会上宣读了《市政府关于第九届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科技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一是科技计划项目再创新高。年以来,全市共有42个企业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立项支持,连续两年为企业争取科技项目资金均达1000多万元,对企业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续两年为企业争取省级重大专项落户。特别是对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效果非常明显。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6部委重新认定,有4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湖北省自主创新产品,有67家科技型企业八大类别产品技术进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支持领域,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益泰药业,与有关高校联合开发的三氯蔗糖,以及其他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医药的原料药,有力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产品的附加值有了很大的跃升。该企业产品肝泰乐,经过近几年不断的改造、创新,现在它的投入产出量,在全行业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这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还有华世通医药、金诺棉籽蛋白、纺机,这些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都很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全市种植业共完成新品种试验76项,新技术试验示范80多项,示范面积40多万亩,测土配方面积达到110万亩。健康村被国家科技部纳入“星火计划”进行重点支持。年,我市棉花种植及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如健康村秸秆固化项目,杨林双剅口村秸秆气化项目,都是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一项目前景广阔,这就是技术的力量。金诺生物和健康集团被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金诺棉籽蛋白是从山东引进的一家公司,它通过冷轧工艺生产高档的食用油和高含量的棉籽蛋白,饲料级棉籽蛋白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进入规模化生产。目前,正在和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食品级蛋白,今年将进行小规模生产。这一项目一旦大规模化生产后,对整个棉籽、棉副产品的深加工将是一次革命,将会大大提高棉花特别是棉副产品的附加值,对稳定和扩大我市棉花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我们正在积极沟通协调,希望他们通过资产重组,将总部注册到,而且走上市之路,这就是技术的威力。四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与省科技厅开展厅市合作,搭建了科技合作平台。恒泰创业中心以被认定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级孵化器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天瑞电子投资3000万元建设7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拟建电子工业园,已经具备申报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孵化器条件。纺机被认定为湖北省纺织并条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纺机正在开发的多功能式嵌入式纺纱机,是代表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纺机并条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知名的品牌。全市有39家企业进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总体看来,近两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科技创新的意识、科技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特别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促进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总体来讲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还不够;二是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课程考试测验题答案(继续教育)(1)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课程考试测验题 一、单选题 1、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在1912年提出的? A熊彼特B马歇尔C舒尔茨D诺斯 2、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C)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 要作用 A汽车工业B电气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 3、熊彼特认为,是(C)力量,避免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 A经济B教育C创新D军事 4、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于何时?(B) A本世界20年代前期B上世纪80年代中期C上世纪60年代中期 D 本世纪80年代 中期 5、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C) 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 6、美国的研发投入归纳起来有哪些特点(E) A联邦政府调整研发投入比例,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 势 B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研发 C确定研发优先领域,进行超前部署研发计划 D先军后民和军民结合的融合体系 E以上均是 7、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D)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 要作用 A科研投入B教育发展C技术进步D科技管理 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A)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9、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A)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可谓独树一帜, 被誉为“中国奇迹”。 A8%以上B6%以上C10%以上D5%以上 10、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C) A资金投入B吸引归国科技人员C自主创新能力D建立高新研发型企业 11、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E) A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

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背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背景及做法: 制定新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 大明确提出要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从2003 年6 月开始,组织各方面2000 多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力量,在深入进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次规划是我国进入21 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十项原则和方法:1 充分认识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认真研究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要重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并始终保持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前瞻性; 3 在研究工作中必须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紧密结合; 4 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认真论证,凝练出能够大幅度增强综合国力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 5 要充分体现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6 要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 大事,同时注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7 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之间要大力协同,同时学科之间和专家之间也要大力协同,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8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搞开放式的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密切关注国际科技新变化、新趋势和特点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发展对科技的影响; 9 要坚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10 要努力形成发扬民主、鼓励争鸣、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大胆使用人才,同时培养锻炼出一支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队伍。 内容及特点: 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重大科技专项四个部分,分为20 个专题。其中第八专题是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规划纲要,研究重点分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领域、优先主题。 医药卫生领域重点: 目标: 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 发展思路: 1.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2.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 3.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4 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重大专项: 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 优先主题: 1.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2.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