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化

涵化

涵化
涵化

“涵化”理论 及其在效果研究应用中的主要矛盾

者:

徐翔

[摘要]“涵化”理论提出以来产生了重大反响,但也引来了诸多论争。其重要问题不是它的不正确,而是它在一系列矛盾和两难之间的折中

和摇摆不定所导致的不彻底:从整体化效果出发却半途而止于非整体性;

从深层的被动受众出发却折中和妥协于表层的能动性;作出了进行节目细

分的修补却依然是一种对差异性的忽视;本是对潜文本和“潜移默化”的

间接效果的强调,却在实证研究中又回到只看见“显文本”的直接效果的

片面性。“涵化”研究不仅仅需要针对各种批判和质疑作出被动修补,更

需要一种较为根本的主动的视域转换和本体论提升。

[关键词]涵化理论;格伯纳;电视;文本;效果

格伯纳等传播研究学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关于电视媒体的“涵化”理论,其总体假设为,“那些花费了更多时间‘生活’在电视世界中的人

更可能以电视镜头里所呈现的形象、价值观、描述、思想体系来看待‘现

实世界’(real world)”[1] 。或者说,经常观看电视的人倾向认同在

电视节目中看到的对现实世界的歪曲描绘。比如由于电视中过多的暴力以

及危险场景,重度电视观众会比轻度观众更高估现实生活的“暴力指数”

和“丑恶世界”程度。涵化理论问世后在传媒的效果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反响。据统计,在美国传播学界围绕众多理论模式发表的大量论文中,有关

涵化研究的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议程设置”而居第二位。在我国学界,

相关的介绍和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由于“涵化”的长期、间接效果在实

证检验上,比一些短期、直接效果更不具便利的可操作性,以及理论预设

自身的一些问题,对它的质疑和批判声也一直不断。然而通过考察,有必要提出,涵化理论更为根本的问题不在于针对这些批评和反对声所作的零敲碎打的修补,而在于它在一系列矛盾和两难中所作的折中、妥协和摇摆所体现的不彻底。正是这种不彻底导致涵化理论在面临一些批评时显得局促和捉襟见肘,这仅仅靠一些局部的修补和折中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的。国内学界对它所隐含的深层次矛盾也缺乏足够反思,导致应用研究中机械的理论照搬和实证研究中的一些“盲视”。

笔者认为,概括说来,“涵化”理论及其在效果研究的应用中的主要矛盾如下:

一、整体化与非整体化

如格伯纳、格罗斯等研究者所言,“我们所称的‘涵化分析’所要集中关注的是长期接触整个讯息系统的后果。”[2] 麦克劳也指出,“在格伯纳等的积累性研究中,电视对重度观看者所产生的对社会现实判断的影响,被界定为电视娱乐节目黄金时间总体讯息的产物,而不是某个电视节目或讯息。”[3] 可以看出,涵化分析试图跳出从单个或局部文本的直接效果,转而考察各电视文本所构成的总体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但这个总体只扩展到“电视世界”就戛然而止,这种人为割离和限定是否也陷入了它所反对的局部、直接效果研究模式的同样的窠臼?必须看到,对受众的“拟态世界”而言,电视依然只是其中的局部文本。而按照涵化理论这种“宏观”效果的逻辑,电视世界必须和其他的书刊世界、广播世界、讲座世界等一起构成符号环境才能考察其中的涵化作用。单单抽离出电视世界,在关于整体、宏观效果的方法论上固然无误,但在符号世界的本体论上却是半途而止甚至自相矛盾的。

具体来说,这种本体论视野的限定必须面对以下一些问题:一,涵化理论如何处理电视世界与广播世界、书刊世界乃至口语世界中不同的“暴力指数”或“富裕指数”等的互动关系?如果把整体局限在电视世界,那么电视与其他符号世界中的这些指数就会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但如果把

它们纳入一个更大的涵化整体,那这些不同的数据就不再体现为冲突,而是体现为相互作用、相互调和并最后形成一种平衡稳定。这不仅不违背涵化理论的逻辑,而且恰恰是它的内在要求和体现。二,涵化理论的研究者们自身也表现了一种折中和摇摆,他们一方面坚持涵化效果是一种稳定的方向,另一方面却也说它不是必然的而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其实这种矛盾的重要根源正是在于:涵化效果是存在的,但是把它人为局限于“电视世界”的结果是会与其他符号环境的涵化结果造成断裂和冲突的。三,电视世界看似一个独立的整体,然而其边界却是模糊的、交叉的。比如一些讲座既出现在教室和讲坛又在电视上播放,对于既是听众又是观众的受众来说它们如何归属?学者上电视宣讲学术思想已非希见,比如布尔迪厄曾在电视发表《关于电视》的反思和批判,这种电视上所呈现的学术批判对观众评估现实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也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整体化上的不彻底,让涵化理论面对以下这样的质疑难以招架:“不管有多少角色类型或事件‘客观’地描述白种异性恋男人的权威,如果观众出于某种原因认为电视中有权威和成功的女性角色的比例是公平的,那么格伯纳提出的影响后果也就崩溃了。”[4] 但是这种挑战并非由于涵化理论的错误,而仅仅是由于它的不够彻底:问题在于,观众何以“出于某种原因”拒绝电视中的一些指标和观念?受众不同于电视世界的涵化作用的某些信念,是否电视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也参与了更加复杂的“涵化”过程从而塑造的结果?必须看到,信念绝非虚构和想象,它是需要拟态环境、符号环境的现实基础的。施勒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关于“涵化”效果中,观众对信息会采取不同于“启发式处理”的“系统化处理”。在启发式处理中,由于电视信息的易接近性等因素,会表现出涵化效果。但是在系统化处理中,受众会综合激活和评估电视节目之外的讯息,因而不表现出电视的涵化效果。[5] 然而如果跳出电视世界的局限来看,系统式处理只不过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涵化而已,它依然受着概念、例证的可接近性和易接近性的影响,它只是对更大范围的信息的处理和综合而非仅局限于电视而已。

为了克服电视世界范围的局限性,涵化研究者提出了补充性的“共鸣”(resonance)理论,它指出受众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致时,“实质上得到的涵化是‘双剂量效应’的,因为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共鸣。” [6] 其实“共鸣“理论与其说是一种修补,不如说恰恰昭示着涵化理论的深层断裂:电视环境与其他环境中的涵化作用本应该属于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总体,却被看做两种不同的过程;不同的“指数”本来应该是一个相互协调并趋于稳定的结果,现在却被看做不同的互相冲突的结果。因而,“共鸣”理论看似修补,实则更带来了矛盾:当现实环境与电视环境一致时,固然可以验证涵化理论的有效性;然而它们不一致、不“共鸣”的时候岂不是又恰恰说明涵化作用的无效性?另外,“共鸣”理论中所设想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也是可疑的,众所周知,各种媒介以及文化研究都指出了外在世界的建构化、符号化、意义化,即使存在所谓独立的客观事实,它也是处于符号和意义之网的编织中,因而抽离出这种“客观”的事实可能也只是一种不彻底的错觉。总而言之,把“电视世界”作为整体抽离出来考察其效果,看似迈向整体性,实则半途而止恰恰割裂了整体性。

二、被动性和能动性

涵化理论本是一种“强效果”理论,它的理论预设是看电视越多,对它的接受就越多,“主流化”效果也就越强。因此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涵化理论“隐蔽性地采用了一种被动的受众观念”[7]。格伯纳等人主张,“无论观众是否公开表明他们对电视中所看到的东西笃信不疑,无论观众是否宣称他们有能力甄别真实的再现物与虚构的再现物,他们都在相当程度上领会了电视世界中的‘事实’。”[8] 但另一方面,面对纽康保等批评者对节目文本多义性以及受众能动性的强调,格伯纳等人又回过头来承认受众的能动性对涵化作用的抵制:“涵化分析强调‘被动’的观众的存在……观众的确是在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选择本身也是有区别的,而且观众如何从文本中构建意义远比观众的收视量多少重要。”[9] 这

种在主动和被动、强效果和弱效果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矛盾的折中策略,反映了涵化理论在立场上的不彻底。

在这场论争中,纽康保(Newcomb)指出,不同观众对同一节目有不同的理解和解码方式,“暴力”节目对不同的观众可说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10] 。面对这种批评,格伯纳及一些追随者回答说,涵化理论属于宏观理论,并不否认微观差异,因此纽康保的问题是“无关”的和“转移视线”的。格伯纳等还辩解道:“尽管受众与媒介文本(media text)的互动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但是这种形成并不能否认另一种事实,那就是大量的媒介产品(media output)中也会存在重大的共通性与一致性。涵化论在探究这些共通性时并不否认确实存在着差异性;同样,对差异性的检验也不必(按理说也不可能)否认在一种文化中共同意义(shared meaning)存在的可能性。”[11] 通过回顾,我们认为,格伯纳对纽康保的这种挑战的回应是令人很不满意的。

事实上,根据涵化理论本身的逻辑脉络和立场预设,它本可以坚持自己富于张力的“被动”受众而不必向“能动性”屈服和折中。折中貌似可以导向全面和公允,实则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断裂和矛盾。它没有进一步追问:被动和能动是不同的东西还只是同一东西的不同表现。必须要看到,纽康保式人文主义批评对文本多义性、解码多样性的强调,忽视了这种多义解读不是无源之水。如果像鲍德里亚、伊格尔顿等理论家所论,主体的消费需求、审美等都不是天然的而是浸润着符号化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那符号化、建构性很强的接受文本的“能动性”就更不应该停留于先验、抽象乃至随意性,而应该关心它的来源与界限何在。借用利文斯通的话来说,问题“不是说受众有时主动有时被动或有时是同质的有时是多样的,而是说受众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地理解电视”[12] 。假如说受众面对电视文本会根据自己不同的信念、态度以及概略(schema)、框架来理解甚至进行“协商”和“批判”,那这只是预存的文化背景而非抽象的能动性使然;受众如果有不同于电视世界的“现实”,那这种“现实”也是拟态环境所生成的“头脑中的现实”而非任意的想象。受众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进行解码是先验使然?相信任何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传媒或文化

研究稍有了解的人,对此都会给出否定的回答。而再回到涵化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受众这种“能动”的解读方式、预存立场,假如不是先天的、抽象的话,那就与之前的符号环境的“涵化”效果有关。正是之前的、更广义上的符号环境,给这些所谓的能动的受众界定了“现实”是怎样的,甚至耳濡目染的大量其他文本(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的)也告诉了受众面对电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宰制和“扭曲”应该保持警惕性和批判性的解码。引导受众走向对主流和“首选阅读”的抵制的文化资源是活生生的并且有广泛影响的现实存在,何以某些引导下的受众被看作是“被动”而另一些则可以被定义为“能动”?

因此所谓多义解读和能动性从另一角度来说,不仅不与涵化理论冲突,而且恰恰是涵化作用的表现。受众的符号世界绝非只有“主流意识形态”那么单纯,其中大量批判性、异质性的文本也已广为流传并深深地刻入受众的文化背景之中。面对“能动性”的挑战,一种策略是承认后者的本体地位并试图折中,既强调涵化的宏观共通性也承认受众解读的微观差异性;另一种策略是进一步深思能动性与涵化效果之关联,从受众之前所接触的电视世界乃至符号世界的不同思考他们在解码时所先定的不同的态度、信念。而格伯纳及其支持者遗憾地只选择了前者。涵化理论从被动受众的预设出发,这本应并非由于研究者低能到注意不到所谓的解读的能动性差异,而是需要以理论深度来超越这种表层的、浅显的差异。但面对纽康保式的挑战,涵化研究者就又回到了对这种表层能动性的停留,一边强调强效果式的被动性一边又半途而止口口声声维护受众的能动性。这种“调和”把本是一贯的理论立场蜕化成理论术语表达的分裂的日常经验,它与其说是解决问题还不如说是回避问题,与其说是解决矛盾不如说是掩盖和深化矛盾。它既然没有进一步探究能动性与涵化作用的关系,也就失去了在此问题所可能达到的理论深度和彻底性。

三、同质性和非同质性

涵化理论“假设电视信息相对自然均匀”[13] ,因而从暴力场景的数量、观众接触电视节目的时间(所谓“重度观众”和“轻度观众”)等来考察电视的内容特征对受众的影响。也正是基于这种同质化的假设使得西格诺里、摩根等提出“主流化”的定义:“经常观看电视会使不同阶层观众的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与各自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特点有关)消失。”

[14] 因此有研究者批评涵化理论忽视了各种节目的差异,如Hawkins、Weaver等指出,某些节目类型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比收看时间的长短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更为密切。[15] 鲁宾、波尔斯和泰勒也质疑了电视的普遍效果,他们指出电视的效果是因节目而异的,“看日间电视剧的观众倾向于对利他主义与相信他人方面打分较低,看晚间剧场的观众(通常是关于强力角色控制他人的内容)倾向于对政治效率打分较低,看动作片和冒险片的观众会更关心他们本身的安全。”[16] 关于不同风格的电视娱乐节目内容产生不同涵化效果后来被称为“延伸的涵化理论”。Kahlor、Gorham、Gilligen等也曾提出,除非涵化理论进行修正,更细分接触电视的方式,否则它将不会被广泛应用。[17] 面对种种批评,涵化理论学者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这种要求细分电视的要求。

但是仅仅把差异停留于节目类型还是不够的,如果同一类节目内依然是同质的,如果其效果也依然在小范围时间上是均匀的。必须看到,各节目文本不是原子化的同质性均匀堆砌拼贴,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有机关联,也具有质的差异。这种有机性之所以不仅仅等于节目的多样性,至少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拓扑关系的歧异性。施勒姆等人已经证实,重度观众在运用“系统式处理”的策略时,也即综合考虑各种信息并对信息源的信度和重要程度做出评估时,则不再体现出电视的“涵化”效果。这实际上是指重度观众此时受到电视之外的其他一些信息因素的影响,这些信息或许在呈现时间和频度上都不如电视中的信息,但是它们足以对受众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颠覆电视的播放时间所堆砌起来的效果。又比如,同样是重度观众,了解与不了解“涵化”理论会使得对于“暴力指数”等的评估出现怎样的差别?或者可说,受众所接触的信息并非“同阶”的(例如“涵化”理论对“电视世界”来说就是后者的高阶文本)。因此电视节目不能仅从

量、时间上的均匀分布来考量,即使是细化之后的各种类型内部也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它们具有远和近、低阶与高阶、连通与断裂等分布关系。二,文本间性的有机化。受众所接触的文本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与其他文本的系统关联中。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意见和文本的接受必须处于与其他意见和文本的相互关系中,并维持这个认知结构的平衡。但是费斯汀格的这种结构依然还只是扩大的局部性整合而非受者的认知视域的整体综合;他所阐述的文本间的关系也只是态度的平衡和协调关系,而未扩展到受者整个视域中其他的各种结构关系。但他毕竟向“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仅仅具有量的重复的文本,如果不能有机地纳入到受众的“世界观”和“现实观”整体中,不能和现有的各种的信念、框架等建立起有机关联和充分的文本间性,那很容易被排斥于信念和价值体系之外。而另一些潜在的、似乎“无效果”的文本,尽管播出的时间很短、频率很少,但是和现有观念体系吻合和高度关联,足以使它产生足够的“共鸣”效果和冲击力(从这个角度看,“共鸣”倒是一种很有益处的理论补充)。同时,这种有机的文本间性不仅限于“共鸣”机制,它还包括其他的诸多关联方式,这些使得受众所接受的文本联结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有机整体。

或者说,关键不是在于把电视节目效果细分了多少类,而在于是否强调各节目文本不是像法兰克福学派所描述的“大众”那样原子化、孤立化的存在,而是作为“有机文本”以及文本间性的存在,它只有在符号整体的有机构型(formation)中才有着效果的具体性。对电视节目类型的细分,假如不注意到这种有机性,那就仅是多样化的同质性堆砌而非真正的反同质化,依然是有量而无质,有文本而无关系,有“全体”而无“整体”。这也就是对“涵化”理论同质性、均匀性预设只有换汤而不换药。

四、潜文本与显文本

涵化理论本是从间接的效果出发,因而它承认并要求重视一些看似无效果的潜在文本,因为它们经长期、大量的积累会影响到电视符号世界的

整体分布和结构。但是实际的研究和应用却把这种本是强调潜文本、潜效果的理论变成了只看见显在文本的理论。最显著的一个表现是以涵化理论及其“暴力指数”等重要概念为背景对电视暴力的效果的研究。这在国内学界也相当普遍。其模式一般是考察某门类媒介中暴力内容的存在及其程度,并调查受众由此产生的对暴力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观念和态度。[18] 这种视域的问题是:在热热闹闹地关注电视或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对受众的影响时,为何总是无意识地“遗忘”非暴力和反暴力文本的默默存在?难道后者不是和暴力一并产生着涵化效果?假如说“涵化就是文化的浸润”,那暴力内容难道不是也浸润在非暴力、反暴力内容的溶液之中?而上述应用模式实际上把具有丰富性和异质性的符号世界,简化和压缩为只有“想看见”和“需要看见”的暴力的世界,把符号世界的整体的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涵化效果简化为只有暴力内容起作用的貌似涵化实则“反涵化”的效果。

这种机械和碎片化的“盲视”深刻体现了与涵化理论基本精神的矛盾和冲突:一,涵化理论本要求重视各种文本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所起的效果,因而它拒绝了从单独的、局部的文本考察其效果,而应用研究恰恰割裂了这种间接性和潜在性、整体性,又重新退回到局部文本如暴力内容和效果之间的机械关联,把整体压缩为只有中心化“显文本”的存在,把深层的因果关系简化为表层的统计对应关系;二,涵化理论本是反对“实验室”式的效果研究。而这些实证研究把涵化效果源或者压缩到某一门类、某一时段[19] ,或者割裂为某一种内容而忽略与之有间接关联的其他潜在成分。这种方式虽然不在实验室中进行,但在基本精神上它是违背了涵化理论而实际上只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实验室式的思维方式:把整体割裂为可操控的局部,而无视整体中其他因素对这种局部效果不可避免的影响。三,总之,在实证和应用研究中,我们不仅应该问网游、电视中的暴力对受众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更要看到暴力文本与其他所有不同类型、机能的“有机文本”一同参与对受众的涵化作用。它只能在这个符号世界的特定整体中才能决定自己起作用的性质、方式、程度。涵化理论试图“冲破效果研究上的科学主义和实证哲学的传统樊篱”[20],而国内学界许多

打着涵化理论旗号的实证研究,实质上以一种割裂、碎片化、机械量化的视角恰恰背弃了涵化理论在实证路径上同时具备的对人文取向的坚持。

总言之,涵化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总是无意识地导向与陷入上述若干矛盾,但这并非其方法论的内在必然,而只是由于它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一些不彻底性所导致。缺乏理论提升的修补可能只是掩盖断裂而非真正地解决断裂,因此涵化理论不应停留于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而要更坚定地把自己的理论预设和内在逻辑贯彻到底并赋予更多深度。它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电视理论,但对上述矛盾的克服而不是回避和掩饰,可以使它成为一个好的文化理论的基础。

作者简介:徐翔(1983-),〖HTSS〗男,江西上饶人,北京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与传媒。北京100101

涵化理论

教养理论(涵化理论、培养理论) 1、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 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2、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 1、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相反,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 研究称为“文化指标研究”,包含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它的目的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就是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2、在长期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确立了一些解释电视暴力内容与受众攻击行为间关系的概 念与理论,它们分别是净化、示范或社会学习、唤起、抑制解除、脱敏、铺垫、培养。 净化:通过观看悲剧,观众会感到恐惧或怜悯,从而使人得到净化与升华 示范:电影为儿童提供了模仿的对象。 唤起:人在刚刚接触了暴力内容后,情绪会变得非常兴奋、激动。 抑制解除:观看者在观看电视中的暴力画面,尤其是观看一定情况下合理的或被社会认可的暴力内容时,原来反对实施暴力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淡化,其攻击性倾向会增强。 脱敏:观看者反复接触电视的暴力场面后,容易变得越来越迟钝,其紧张、焦虑和反感程度会减弱甚至消失,自动适应了电视的暴力场面,对暴力的容忍会使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暴力更加无动于衷,不会主动制止暴力。 3、培养分析的特征 A 主要关注商业体制下电视对观众的影响。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熔炉。 B 电视的巨大影响主要来自于它是一个讲故事人,故事人不仅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 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培养理论本质上是关于叙事的理论。 C美国的电视处于商业体制的支配下,不仅生产受到市场制约,而且高度垄断,这造成整个讯息系统呈现出固定的模式,不论受众观看什么节目,都会受到同一个讯息系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培养研究并不关注单条信息的影响,而是考察整个讯息系统宏观的影响 D从我们一出生,电视就伴随着我们,想要摆脱电视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电视造成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广泛共享的后果,而不是效果研究所追求的变化,电视最大的效果不是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是使他们保持稳定。 E作为一个宏观理论,培养分析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受众的使用过程和意义解释过程等微观问题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整个讯息系统长期的影响上。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C ul t iv a ti on T he o ry) 一、基本概念: 1、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创立人伯格纳。 1967年,伯格纳及其同事在美国全国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安南堡传播学院开始了他们一系统有关电视内容的研究。安南堡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内容包括:(1)?黄金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2)有关美国人经验的全国性调查。不仅关心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的量,也关心它的质。 伯格纳还发展出“暴力指标”(V i o le nc e?In e dx)的概念。 2、电视的“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 {伯格纳学派的特点} 北美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耶鲁学派的实验心理学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应用社会学为主流,格伯纳的研究开辟了第三条道理,即所谓“的文化取向”研究。如果说前二者建立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电视则言是一种外部研究的话,那么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运作机理的内部。 1、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体。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2)电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编码、译码的直观性。电视图像的现场性。受从的参与感。} 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而在伯格纳看来。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 伯格纳认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 3、涵化理论的假设与“注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伯格纳认为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为几个层次。 A、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丑陋、令人不舒服的。

丁婕: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涵化理论分析

丁婕: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涵化理论分析丁婕: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涵化理论分析 2009-01-06 20:44:40 来自: 小象 [摘要] 二十年来,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发展迅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良趋势:题材选择和处理手法的刺激性倾向。涵化理论在问世的四十年来也不断被质询、批评。本文试图从涵化理论及其发展入手,将涵化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对其进行效果分析,引起对电视法制节目的不良趋势——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过多地进行“犯罪展示”——及其可能对观众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深入认识。本文首先对涵化理论和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历史简单回顾,肯定了电视法制节目的积极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目前比较成熟的法制节目形式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目前电视法制节目可能给观众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对电视法制节目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电视法制节目涵化理论犯罪案例 美国的大众传媒理论很多都论述或涉及了三个“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以及传媒受众所理解和阐释的“观念现实”。在过去的大约30年中,涵化理论主导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关于电视对受众所产生的效果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分析研究,是基于以下的设想,即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描绘了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比我们大部分人实际居住的这个世界的威胁要多[1]。然而,涵化理论自问世以不断被质询、批评,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学术界对涵化理论曾经一度冷落,但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集于涵化理论的检验和发展。 涵化理论是美国教授Gerbner和他的合作者在1969年开始实施的名为“文化指标”的大型研究项目的核心部分。这一理论产生于美国举国上下对60年代和70

社会学概论

填空题 1.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社会运行和发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3.社会交换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乔治·霍曼斯是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霍曼斯认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具有比较普遍的功利关系;彼特·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更注重社会中的权力与交换的联系,认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的不平等,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异质性。 4.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 5.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6.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基本内容和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个方面。 7.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地缘文化是指,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 名词解释 社会要素: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文化。 社会学平等说: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 角色中断: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结构功能论:是以帕森斯、墨顿为代表的侧重于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学说。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社会类型:对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典型特征的归结、概括和划分,用来表征社会及其现象的基本性或典型性。 政治社会化: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角色扮演: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社会化主体: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个人、群体或者机构。 简答题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其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 (1)社会是有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The Cultivation Theory) 培养理论概述 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格伯纳(Gerbner,1969)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该理论揭示的是大众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 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按照Adoni&Mane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现实,即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亦即人们的现实观。在传统社会里,主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较为直接的反映,而在媒介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那么,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传播媒介在提示“现实”之际具有什么样的倾向性?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的,是以美国学者G. 格伯纳为代表的“培养”理论研究。 培养理论的主要内容[1] "培养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与"社会观"。"培养理论"是建立在若干前提之上的。充分把握与理解这些前提,是完整准确的理解"培养理论"的关键。 第一,格伯纳认为,电视节目内容是一致的。由于经济效益驱动下对收视率的追求,电视节目内容往往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电视节目投资者和制作者更加乐于复制那些已被证明可以获得高收视率的有利可图的节目。这样就必然造成电视内容整体的趋同。这一点,格伯纳在制度分析中进行了分析论述。

涵化理论的正面作用

一、基本概念: 1、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创立人伯格纳。 1967年,伯格纳及其同事在美国全国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安南堡传播学院开始了他们一系统有关电视内容的研究。安南堡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内容包括:(1)?黄金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2)有关美国人经验的全国性调查。不仅关心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的量,也关心它的质。 伯格纳还发展出“暴力指标”(Violence?Inedx)的概念。 2、电视的“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 {伯格纳学派的特点} 北美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耶鲁学派的实验心理学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应用社会学为主流,格伯纳的研究开辟了第三条道理,即所谓“的文化取向”研究。如果说前二者建立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电视则言是一种外部研究的话,那么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运作机理的内部。 1、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体。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2)电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编码、译码的直观性。电视图像的现场性。受从的参与感。} 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而在伯格纳看来。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 伯格纳认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 3、涵化理论的假设与“注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伯格纳认为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为几个层次。 A、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丑陋、令人不舒服的。 B、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迵然不同。 C、看电视较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涵化理论在学术质疑后的调整} 80年代后,涵化理论受到学术派的质疑,伯格纳对研究进行调整,不再注重观众看电视多少与他们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重点放在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影响,并称之为“主流效果”研究 {伯格纳对于主流效果研究的解释} 每个人的审美、信念、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倾向,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认同。看电视少的人意见较难统一,因此,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整合作用,电视的涵化功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方向

涵化理论在恋爱中的运用

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为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世界观。 中国式的恋爱中普遍存在着“培养”的现象。我们假设,一个自身资质不错的女孩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有五六个追求者,或者在她开始恋爱到结婚的这一段时间里大约会遇到十几个追求者。那么在所有的追求者中,能说会道、善献殷勤、死缠烂打得男性往往最后赢得美人归,而品行方正、品质纯朴的男子往往会被淘汰下来。女孩最终选择的是自己头脑中描绘的“意中男子”,也就是“主观现实”。这正是“培养”的结果。 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以为说的正是这回事。一个男子放弃自己的尊严,柔美讨好,百般做作,其品行不问可知。也许他追求的同时心里会在想:看我把你娶到手之后,再怎么收拾你。然而女孩心甘情愿的沉浸在自己的“主观现实”中,心甘情愿地受骗,也许结婚以后,独守空房,面对冷漠而庸俗的丈夫终日以泪洗面。然而,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子,如何看得那么远? 问题的根源也许在于中国女性考验男友的方式,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困难最复杂的一种考验,全世界估计也就独此一家。唐僧师徒取经历经八十一难,也无法与之相比。她对你说的话里经常充满暗示与埋伏,她想出的种种考验你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也许恋爱中的每个女孩都是这样想的:我要找出那个最爱我的人,我要证明它是那个最爱我的人。然而事实上的结果是,那些有自己的原则品格端正的男子一个个被淘汰了下来,剩下的都是一些不顾一切要达到目的的人。 恋爱本是双方的事情,然而对于很多的中国女孩子来说,恋爱却几乎完全是单方面的事情。女孩往往完全保持被动,即使她喜欢那个男子,她也希望完全是由男方来追女方,并且还要百般考验。这就使得大众传播中的“培养理论”有了可乘之机。而如果婚姻向我们期待中的那样,两情相悦,两个人互相有好感,那们就顺其自然的恋爱,结婚,两个人谁也不掩饰对对方的感情,那么中国式的恋爱也就没有了“培养”一说。[1]

涵化理论分析短视频对未成年的影响

“涵化理论”由格伯纳等人提出,又称培养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在当下,抖音短视频凭借它简单、显性、通俗等特点影响着未成年,以下以涵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抖音短视频对未成年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内容呈现的即时化与碎片化 短视频加速了内容的即时化和泛在化。对于当下的未成年人而言,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正在成为趋势。短视频呈现的内容,更加凝练、“轻量”和触手可及。它往往凸显一个明晰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炼最精华的内容进行讲述。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比起混杂多个信息点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短视频也带来了内容的娱乐化与碎片化。抖音短视频内容以用户感兴趣的关键词进行推送,以算法为技术支撑,用户感兴趣的视频,会以信息流的形式大量推送给用户。而未成年往往因为尚在发育,缺乏自制力,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沉迷其中,过度追求娱乐化、煽情化内容,因此出现“抖音5分钟,人间1小时”的状况。 复杂知识的通俗化与片面化 短视频化的知识,往往具有通俗而有趣的特点。短视频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循序渐进的引导、生动立体的形式,给知识的转译提供了条件。视频内容的通俗化,可以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由于对文字的误读而产生的损耗;另外,精制的画面和音效,也让知识更加生动。对于未成年而言,这种形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激发未成年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俗化内容逐渐消解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未成年的思想意识发展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想法不够成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容易盲目模仿。短视频内容中,往往通俗片面的外衣下包裹着传播者无意或刻意隐藏的隐患,而未成年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受到表象的迷惑,带着强烈的好奇与猎奇心理进行模仿,做出危险举动,极有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内容带来的人格塑造与价值偏差 短视频的丰富视听,给未成年的人格化提供了条件。人具有高度社会性,抖音短视频中常常以真人的视觉形象和声音为信息的载体,作为一种社会线索,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社会反应,启用深层认知加工策略理解学习内容,同时付出更多的努力用于选择、组织和整合信息,最终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结果。 同时,海量化内容掺杂负面信息,会造成未成年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由于用户准入门槛低和部分内容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加之短视频内容的海量化,平台审核受到严峻挑战,部分涉及低俗、色情、暴力、制造噱头等内容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抖音短视频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未成年既然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也要避免它消极的一面。而避免消极影响是要依靠政府、企业和我们个人共同努力的才能实现的。 政府应对短视频平台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互联网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问责机制,加强对视频内容的监管;与平台进行合作,将宣传内容下放至视频平台,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企业应该严格控制视频内容质量,加强对视频内容的审核;加强技术创新完善防沉迷系统,提供未成年用户的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年龄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时间限制,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使用抖音。 未成年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自身的是非观和善恶观,自觉抵制不良内容;加强自身的控制能力,合理规划自身时间,科学控制观看时间;最后要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一、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1、古汉语:文治教化,治国之本。 2、现代汉语: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 3、考古学: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4、理论领域 狭义:指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二)、文化的转承演变 1、文化进化———文化的时间转移。 2、文化播化———文化的空间转移。 3、文化涵化———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 (三)、文化的特征 进化性、后天性、共有性、传承性、民族性 (四)、文化的基本结构 1、人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 2、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 3、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悖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形态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 2、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对今天的文化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 3、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 固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1、客体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文艺作品 2、主体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 趣味。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1、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 2、如何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综合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 2、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人类文化 (一)、现代社会的三大冲突 1、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天人冲突 2、人和人之间,社群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人冲突

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摘要】: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为有相当独立旅行能力的旅游者所钟爱。丰富的网络资讯和精良的装备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背包客向他们未知的世界进发。国内背包旅游的火爆让学者很难回避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无论是学界、业界还是政界,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很少。本文是国内第一次对背包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希冀通过本研究弥补这一领域内的研究空白,在理论认知上,搭建有关背包旅游的理论框架;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为政府决策提供战略依据和策略支持。全文共分9章。第1章导论,开篇介绍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阐明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通过文献综述回顾背包旅游研究的进展,从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背包旅游的已有研究进行理论审视,总结和提炼有关背包旅游研究的理论视野,并指出其现有研究的不足。第3章确立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4章首先界定背包旅游和背包旅游者的定义,厘清背包旅游者与其他类型旅游者的区别;然后从国际范围内考察背包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其空间格局和基本规律,进而过渡到对国内背包旅游实践发展的回溯,归纳其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目的地分布特点。本章最后一部分比较国内外背包旅游发展的不同特点,指出两者在历史背景、旅游流向和产业引导上的差异。第5章是本文的关键部分,该章利用国际旅游组织和笔者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对背包旅游的主体——背包旅游者群体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主要针对两大群体进行分

析:一为国际背包旅游者,包括旅华的国际背包旅游者,二为国内背包旅游者。从人口统计和社会行为两方面将两者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第6章根据第5章的分析结果,阐述这一群体的战略价值,也即背包旅游对中国对总体影响,揭示他们的市场性及其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意义。第7章是本文的又一核心部分,把对背包旅游的影响讨论,从第6章整体影响,缩小到对一个特定背包旅游目的地区域的个别影响,聚焦于滇西北的虎跳峡地区,以该地区的徒步旅游路线为案例,对背包旅游者作用于当地社区的影响进行研究。第8章是前述实证研究结果的最终落实,架构我国背包旅游建设的支撑体系。第9章归纳本文研究成果,并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本章对研究成果的归纳不止停留于对每一章基本论点的概括,而是将所有章节串联思考后,精炼出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选题创新。这是国内首次以“背包旅游”为研究内容的论文。她为国内这一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开辟了另一扇窗户——虽然这是一面不大的窗户,但窗户外透过的,是将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法纳入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的分析框架后产生的些许光芒。其二,方法创新。从总体研究方法来讲,本文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兼顾了地理学和市场学的视角,这在国内同一领域的研究中并不多见。但在国外,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背包旅游的学者占绝大多数,较之这些研究者,本文的推陈出新在于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和情景性分析、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等方法和发展论观点贯穿全文,这在目前所有的有关背包旅游研究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三,内容创新。本文是为数很少的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对本土的背包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最早系统地由格伯纳提出。 1967年,格伯纳及其同事在美国全国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安南堡传播学院开始了他们一系统有关电视内容的研究。安南堡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内容包括: (1)黄金时段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 (2)有关美国人暴力经验的全国性调查。 不仅关心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的量,也关心它的质。格伯纳还发展出“暴力指标”(Violence Inedx)的概念。 * 电视的“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 格伯纳学派的特点 北美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耶鲁学派的实验心理学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应用社会学为主流,格伯纳的研究开辟了第三条道理,即所谓的“文化取向”研究,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如果说前二者建立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电视则言是一种外部研究的话,那么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运作机理的内部。 1、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体。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 (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2)电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编码、译码的直观性。电视图像的现场性。受众的参与感。} (3)电视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而在格伯纳看来。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 化效果。 格伯纳认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 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 3、涵化理论的假设与“主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格伯纳认为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 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 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为几个层次。 A、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丑陋、令人不舒服的。 B、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迵然不同。 C、看电视较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涵化理论在学术质疑后的调整 80年代后,涵化理论受到学术派的质疑,格伯纳对研究进行调整,不再注重观众看电视多少与他们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重点放在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 影响,并称之为“主流效果”研究 格伯纳对于主流效果研究的解释 每个人的审美、信念、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倾向,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 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认同。看电视少的人意见较难统一,因此,电视在社会文 化传播中能够发挥整合作用,电视的涵化功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方向过程,类 似重力吸引作用。 “共鸣效果”:电视中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与个人所持观点相一致或相近,则涵化效果就有显著扩大的趋势。 涵化理论的贡献

涵化分析(一)

涵化分析(一) 摘要]涵化分析注重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深远的效果,为社会中的不同成员提供一个环境,为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共识”性的解释,为高校隐性德育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校德育;涵化分析;客观性现实;象征性现实;“共识” 结构功能学派德里本与阿普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他们认为:“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隐性课程已经为一些课程专家所倡导,提出从多层次进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传播学领域,涵化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对事件的涵化,进行价值传播,使受众受到一种长期的影响效果。培养理论关心媒介(尤其是电视)灌输与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社会各阶层的人一套同质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可以说,涵化分析理论为高校隐性德育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涵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涵化是在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适应、借用,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它是异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Gerbner)首创的涵化分析(Culti-vationAnalysis)理论,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效果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涵化分析的理论核心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从本质上说,涵化是社会现存制度的巩固和维持。正如斯坦利·J·巴伦所提到的一样:“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稳定社会模式。就是说,现存文化的力量关系是通过电视内容来进行巩固和维持的。”“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密切的关系”: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与主观现实。涵化可以借用这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来实现:一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即客观性现实;二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加工,实现信息涵化,即象征性现实;三是通过媒介将象征性现实传给受众,以达到受众对象征性现实的“共识”。涵化的过程即把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看成是传播活动。教育是关于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包括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内容)、媒介(传播渠道)、反馈。结合“五w”模式,对高校德育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其一,从传播者来看,涵化分析的传者是新闻媒体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某一机构的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等院校从事高校德育的工作群体(包括教学科研和专职辅导的教师)。其二,从研究的受众来看,涵化分析是研究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大众的一种效果理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有背景差异、观念差别的大学生群体。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涵化分析研究的内容是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象征性事件;高校德育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社会现实事件,却又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加工,或是概括深化的内容。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涵化分析表明了丰富的视听和对新闻的“包装”能促进受众获得对主流的趋同的“共识”;高校德育也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多种手段来引导主流,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后,从传播的反馈来看,涵化分析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当今隐性德育课程已居于德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注重

涵化理论视角下健康类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涵化理论视角下健康类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作者:程俊杰 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7期 摘要: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健康信息传播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受众的认知意识和生活态度上,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健康类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也对许多受众起到了帮助作用,对疾病的预防和管控都带有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涵化理论对丁香医生传播效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榜样的丁香医生公众号对受众的涵化效果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这对当下不少刚起步的以及传播效果不理想健康类公众号是一个不错的典型案例,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认知。 关键词:涵化理论;健康类公众号;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0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探讨,问卷的专门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题,在受众接触了丁香医生公众号之后,对受众的认知、行为、态度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这样有利于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涵化理论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其传播效果。 一、大众传媒在形成“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般的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会影响受众,大众传媒在形成“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在受众脑海里形成一种认知,受众才会主动去完成某一行为。如今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新媒体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在丁香医生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之下,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可以看出,在睡眠、劳逸结合、戒烟戒酒、健康饮食等方面,将近60%的受众都能完成对自己的自律,而在运动次数、早餐搭配等方面能够完成健康操作的受众相对较少,也可以发现70%以上的受众会对自己的身体保持关注,及时就医并遵从医嘱,在新冠疫情期间同样保持高度的自我预防意识,很明显,在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的耳濡目染下,健康传播教导了共同的健康观念,形成了一种主流化,受众开始接受了来自丁香医生的涵化效果,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逐渐对自己产生了一种约束,这种健康的态度正是丁香医生公众号的传播诉求,是传播效果的呈现。 根据问卷中对丁香医生健康信息传播效果调查的反馈结果来看,66.67%的受众认为丁香医生公众号的信息是权威的是可信的,60.7%的受众非常相信丁香医生中的健康信息,在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反馈中,仅有10.95%的受众会相信公众号中的内容,而88.56%的受众都会对健康信息存疑或者不确定,说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专业性、权威性存疑,而相同的样本中,却有60.7%的用户是非常相信丁香医生中的健康信息的,丁香医生公众

台州文化特色

台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名城。地处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群峰叠翠,景色秀丽,物产殷富,气候宜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台州人民经过辛苦耕耘,顽强奋斗,创造了啧啧称叹的具有地区特点乃至东亚影响的古代文化和文明。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台州文化既保存有华夏的文化传统又不失其自身的乡土特色;既有北方黄土高原的粗犷与雄豪,又兼有江南山村水乡的清丽和灵秀。台州古代文化以天台山文化为主体,即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道教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 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地域性与超地域性”、“时代性与超时代性”。台州文化也不例外。台州地处华夏浙闽丘陵,有一定的封闭性,同时濒临东海,又有一定开放性。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播,使台州文化保存有中原文化的传统而不失其自身的乡土特色,既有北方黄土高坡的粗犷、雄豪和野性,又兼有江南山村水乡的清丽、细腻和灵秀,形成一种独特的相对自成体系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山海文化现象。 台州文化的超地域性是台州佛教文化向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唐代时,日僧最澄来台州求法,归国开创天台宗于日本比睿山;宋代,高丽僧统义天至台州,又把天台宗传到朝鲜。使台州文化成为环太平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台州文化形成并鼎盛于隋、唐、宋三朝,在当时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因而台州文化是浙江隋唐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代表,这是台州文化的时代性。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自隋唐以来,她的内核和基本因素,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和新时代文化并存,经过涵化和整合,将发挥新的文化效能。 综上所述,台州文化是以天台山文化为主体,于隋、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并对日本、朝鲜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台州文化主要由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三大部分组成。自东汉末至南朝为传播期,隋唐至宋为形成期,元明至清为融合期。其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两条: 一是自强不息、崇尚气节。〖HT〗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越族素有“处危争死”、“轻死易发”的传统,加上东晋“永嘉南渡”与宋代“靖康南渡”,不少侨民迁徙聚族而居于台州,移入了中原文化与齐鲁文化,形成了“台州民性强悍,人不畏死”的自强不息、崇尚气节的不屈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刚烈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台州此起彼伏的历代农民起义上。早在东汉,为反抗暴政,台州曾旌揭义旗于海上;东晋临海周胄为反抗强征兵役,响应孙恩起义而克郡城;南朝临海田流为反抗沉重的赋役,起义于浙东,称“东海王”;唐代袁晁在台州起义,建“宝胜”政权,据有江浙十州之地,聚众20万余,是唐中叶最大的农民起义;唐末还有裘甫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宋代仙居吕师囊响应方腊起义,聚兵万余,长篇小说《南水浒》生动而悲壮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元末黄岩方国珍聚众十余万,称雄浙东,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清末历时四年的临海金满起义,是晚清浙江境内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大革命时期浙江境内著名的“亭旁起义”、“桐柏暴动”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反动政权。台州历代农民起义,集中地体现了台州人民刚烈不屈、自强不息的反抗精神,这一精神已涵化为新时代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意境之中。 第二,坚持正义、崇尚气节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台州历代正直知识分子的气节上。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每当国家命运多舛、民族危亡的时刻,也是台州历代正直知识分子展示坚持正义、崇尚气节之时。南宋绍兴年间,为了壮大抗金部队,陈克随主战派去收编余部,不幸为叛军所执,他大义凛然:“ 吾为宋臣,宁为珠碎,不为瓦全! ”后被叛军活活焚死,陈克犹“骂不绝口,声如雷

文化涵化

(一)文化涵化 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一书中将涵化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使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首先,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positive acculturation)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negative acculturation)即对抗涵化。2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著名人类学家鲍威尔,他在1880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谈到在百万文明人的压倒之势的情况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变迁。赫斯科维茨在1938年出版的《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是最早的专论涵化研究的著作之一。博厄斯在1896年写的《美洲神话学的成长》一文讨论北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民间故事的散步时指出,不同部落的涵化,其结果使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变得一样。米德的《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开始到最终的结果。特恩窝尔德认为涵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一个文化从另一个文化获得文化元素,对新的生活条件的过程。 综上所述,涵化的研究最早始于部落及部落文化。确切地说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蒙古族与汉族长期共处,民族间互相接受了对方的一些文化因素,使之发生了文化涵化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另一方的文化因素结合到自己的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我国学界有关文化涵化的研究,大约兴起于198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这期间很少有人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童恩正先生对涵化的解释是“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逼迫接受较强大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称为涵化。”涵化和传播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分别做一个详细解释。一个文化不经过任何涵化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文化那里借用其文化特质。比如一种新产品可以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入,甚至通过电视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3涵化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由涵化,文化传统各不相同的民族持续相互交流时而产生的文化因素的自由“借入”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0 2陈国强,石奕龙.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93_94 3黄淑娉, 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26

涵化理论研究概述

涵化理论研究概述 新传1604 叶展航20161303986一、涵化理论的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涵化理论,又称涵化分析,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其在1967年被格伯纳系统提出后,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涵化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如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它们在受众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涵化着受众对世界的看法。尽管由于传播的倾向性,大众媒体提示的“主观现实“往往与客观现实存在较大的偏离,但仍然对受众理解和认识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格伯纳在研究时提出了“涵化差异”的概念,即对于衡量“轻度观众”和“重度观众”在社会认知在差异幅度。 二、涵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期,电视媒介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在“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赞助与支持下,格伯纳的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实地调查的方法为主,基于美国当时的暴力犯罪事件与人们收看电视是否有关研究,并得出以下基本观点:电视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更接近于电视媒介所传输的符号与观点,电视不仅是人们获取资讯的来源,更是培育人们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了解。 “培养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格伯纳对理论研究方向做出调整,“主流化”和“共鸣”思想的形成使理论得到很大的丰富与发展。每个人的审美、信念、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倾向,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

认同。看电视少的人意见较难统一,因此,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整合作用,电视的涵化功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方向过程,类似重力吸引作用。而倘若电视中呈现的内容与自己的价值认知一致,两者重叠强化电视信息对人的作用,涵化作用称显著扩大的趋势,即“共振过程”。 涵化理论最初主要受到两方面的质疑,一方面,除去“对真实世界的恐惧感”,涵化理论是否还作用于其他信念中?这一问题在后期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回答。研究者发现,除了电视暴力以外,涵化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媒介内容对其他社会信念的影响中,如家庭与婚姻认知,科学认知,性别观念认知等;另一方面,涵化理论中所主张的因果关系,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电视内容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的社会信念当中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40多年以来研究者依然还在路上。涵化理论的效果研究基于两个层级,首先,电视观众从观看的电视节目中“学习”、“了解”这个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事实的估计逐渐趋向于电视呈现,产生第一级的影响;其次,电视观众形成与电视呈现相同的态度,产生第二级的影响。对于涵化理论效果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前来看,研究者对于理论研究方法上收获一定的成果。比如,将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并探究问卷设计方式对理论研究的影响,并开始考虑多个变量对涵化效果的研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涵化理论的两个层级背后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提高涵化理论的内部效度,仍然有待发掘。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对涵化效果的解释仍然是处于心理学范畴的“黑箱”之中。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最为被人们熟知的是学者希拉姆作为方法论提出的“直觉加工模型”。该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两大方面。第一,人们在形成判断是,通常不是搜寻有关的信息,而是依靠直觉从记忆中提取够用的信息。第二,容易被提取的信息在形成判断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