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25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基于GISRS

近25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基于GISRS

近25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基于GISRS
近25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基于GISRS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近25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基于GIS/RS

论文作者:熊宏涛

指导教师:曾群副教授

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2年3月

1

Land-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Wuhan metropolitan region in rencent 25 years based on GIS/RS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S. Degree in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y

xionghongtao

College of Urban Enviroment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zengqun

Academic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Signature ___________

Approved

March. 2012

2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3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理论与方法已基本成熟,研究范围从全球尺度,到微观尺度,从单一景观到多景观,从单时相到多时相,向更为深广的应用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武汉城市圈的遥感影像,综合运用RS和GIS 技术,对城市圈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决策咨询。全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概述了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概念及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简要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的基本状况和近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情况,详细叙述本文的各种数据来源和遥感影像数据、Globcover数据的处理过程。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首先通过遥感解译数据,统计区域各地区1980年代,1990年代,2005年和2010年6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情况,分析近25年来城市圈总体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状况和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区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转化率,并制成区域整体土地利用转化图,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圈土地动态度。

第四部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首先建立景观指数的指标体系,简述景观格局理论基础与公式,GRID数据的处理及景观格局计算,具体分析城市圈各地区近25年来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并剖析变化原因。总体而言,武汉城市圈近25年来,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十分迅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剧烈影响,区域农地经过一个时期增长,趋向稳定,结构趋于优化,林地,草地面积锐减,形势不容乐观,水域面积萎缩,水环境恶化,建设用地持续高速增长,景观格局更为复杂,未利用地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交通建设和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是政策的调整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甚为深远,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耕还林,还湖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等。

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总结了近25年来城市圈总体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城市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和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景观格局的优化。最后总结经验,反省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字: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驱动力;GIS/RS

4

Abstract

The land use/land cover i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a hot research field, theory and methods have basic mature, research range from the global scale, to micro scale, from a single landscape to many landscape, from single phase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ep to more direc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uhan metropolitan reg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integrated use of RS and GIS technology, to the city circle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is studied,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of its change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Full text point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eface summarizes the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and expounds the basic ideas of the research, the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technical rout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general survey data sources and processing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uhan city circle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basic condition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various data sources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Globcover data processing.

The third part of types of land use change first by sensing data, statistical area in the 1980 s, 1990 s, 2005 and 2010 six kinds of types of land use area, analyzes the nearly 25 years of overall city circle of the changes of the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land, using the ArcGis software calculated regional transfer matrix of land use and conversion, and made into overall regional land use conversion figure, and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of urban circle land dynamic.

The fourth part o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analysis of landscape index first established the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pattern theoretical basis and formula, GRID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landscape pattern calculation, specific analysis in various areas near city circle in the past 25 years,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analyzes reasons for such changes. Overall, nearly 25 years of wuhan city circle,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very rapidly, and more than any time in history, reflect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drastic influence,

5

regional land after a period of growth, incline to stable, tended to become optimization, the forest land, grassland area is down sharply, not optimistic, the waters area atrophy, wate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construction land continual growth, the landscape pattern is more complex, did not use the land get some degree of development.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is: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constantly adjust. Especially policy adjustment to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are far-reaching effects, such as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estation, farmland policy,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and two 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etc.

The fifth part summariz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nearly 25 years of overall city circle of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condi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sist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city circl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industry, ecological city and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Finally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s insufficient,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Wuhan metropolitan region;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driving force ;GIS/RS

6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1 绪论 (10)

1.1 前言 (10)

1.2 土地利用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0)

1.2.1基于RS/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评价与分析制图 (11)

1.2.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力学 (11)

1.2.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11)

1.3 景观格局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2)

1.4 研究思路 (13)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 (14)

1.5.1研究方法 (14)

1.5.2技术路线 (14)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16)

2.1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16)

2.2 自然地理概况 (17)

2.2.1优势区位 (17)

2.2.2地质地貌 (17)

2.2.3气候降水 (18)

2.2.4河流湖泊 (18)

2.2.5植被土壤 (19)

2.2.6矿产资源 (19)

2.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9)

2.3.1基础设施一体化 (19)

2.3.2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 (20)

2.3.3区域市场一体化 (20)

2.3.4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 (20)

2.3.5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21)

2.4数据来源 (21)

2.3.1L ANDSAT TM数据 (21)

7

2.3.2武汉城市圈矢量数据库 (21)

2.3.3欧空局(ESA)G LOBCOVER分类数据 (22)

2.3.4统计数据 (22)

2.5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22)

2.5.1图像预处理 (22)

2.5.2边界及裁剪 (22)

2.5.3影像解译与分类后处理 (24)

2.5.4精度评价 (27)

2.5.5G LOBCOVER数据处理 (27)

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 (29)

3.1 分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 (29)

3.2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 (30)

3.2.1城市圈总体土地利用结构 (30)

3.2.2农业用地变化情况 (32)

3.2.3林业用地变化情况 (33)

3.2.4草地变化情况 (33)

3.2.5水域面积变化情况 (33)

3.2.6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情况 (34)

3.3 区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转化率 (34)

3.3.1分地区土地用转移矩阵计算 (34)

3.3.2区域整体土地利用转化情况及转化率 (35)

3.3.3区域整体土地利用转化图 (37)

3.4 区域土地动态度 (39)

3.4.1单一土地动态度 (39)

3.4.2综合土地动态度 (41)

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43)

4.1 景观格局理论基础及公式 (43)

4.2 数据处理与景观指数计算 (46)

4.2.1景观图的GRID格式转化 (46)

4.2.2FRSGATATS景观指数计算 (47)

4.3 武汉城市圈各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4.3.1仙桃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4.3.2咸宁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4.3.3孝感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8

4.3.4天门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5)

4.3.5武汉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6)

4.3.6潜江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7)

4.3.7鄂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7)

4.3.8黄冈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8)

4.3.9黄石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9)

4.4 驱动力分析 (60)

5 结论与建议 (65)

5.1 结论 (65)

5.2 建议 (66)

5.3 问题与不足 (67)

参考文献 (6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

致谢 (72)

9

1绪论

1.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逐步增强,出现了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的状况;另一方面人类向自然界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们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以来,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建立和发展,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地矛盾亦越来越突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自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有联系,土地又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二三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土地是一个主权国家极其重要的基本条件,当今许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即是源于对领土的争夺,可见土地的重要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土地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他们对与人类的目前和未来利用施加重要的影响[2]。

1.2 土地利用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土地利用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从地理学上的定义,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一方面,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强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土地进行

10

经营,使土地利用状况发生迅速变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会直观的反映人类活动状况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会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具体来说,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如土壤、植被、气候、水资源状况等,影响到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到局部或全球的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故有人认为,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桥梁工程”[3]。199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HDP)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研究计划,引发了广泛的兴趣与关注[4,5]。自此LUCC 研究在全球成燎燃之势,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基于RS/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评价与分析制图

如基于遥感和GIS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就是利用Landsat TM/ETM 影像,经人机交互遥感图像解译后,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对策研究[6]。还如“基于TM影像的南京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南京市两个时相的TM影像,分析了土地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7]。还有内蒙古中部地区,苏州市,重庆市,徐州市九里矿区,江河源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均利用GIS 和RS技术[8-12]。

1.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力学

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是复杂的,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成为当代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印度中央邦土地利用的时间动力学”的研究中,便发现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印度荒漠地区的研究,则表明灌溉方式和种植方法在部分地区土地利用转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国鲁东南地区的研究表明政策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发展均对土地利用变化起不同的作用[13]。在常熟地区的研究中,则突显了人口,经济增长,农业结构,政策,交通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4]。

1.2.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津巴布韦古图地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历年的NDVI数据对比,发现所有权对植被有巨大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这是在其他

11

地区少见的。在意大利北部大伦巴地区的景观镶嵌研究中,作者认为应该重视土壤的研究,把景观作为可持续性的指示工具。在“阿根廷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变动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作者认为降水变化与作物种植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在俄罗斯土地覆被规划的生态网络研究中,创建生态网络,可有效保护俄罗斯生物和景观多样性[15]。

1.3 景观格局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景观是在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生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干扰作用下形成的有机体。景观格局通常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具体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形成的,一系列大小、形状各异,排列不同的景观镶嵌体在景观空间的排列,它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斑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态会随人地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16]。近年来国内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

(1)从研究区域范围看,有一个城市的研究,如乔美华对大同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17],王佳,熊妮娜北京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18],常芳基于GIS/RS 的太原市1976年~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19],柏林等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大庆市土地利用利用格局变化分析[20];也有省区范围的研究,如张本呁,申怀飞对河南省的研究[21],曾加芹,欧阳华等对西藏地区的研究[22];有流域范围的研究,如卢玲,李新等对黑河景观结构的分析[23];也有对铁路沿线的研究,余艳红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生态影响评价为例进行了研究[24];也有对一个湖区的研究,如郑建蕊,蒋卫国对洞庭湖区的研究[25],王景伟,王海洋以鞍山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景观指数在景观格局描述中的应用,还有候绍洋,基于GIS的山区和平原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26]。

(2)从研究时相看,有单时相的研究,也有多时相的研究。如刘鸿雁,赵雨森对哈尔滨市的研究[27],宋鹏飞对太原城区的研究[28],王晓微,基于遥感图像掩膜法的厦门市景观分类与动态变化研究,而常芳对太原市1976~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王佳等对北京2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研究则属多时相。

(3)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研究,景观格局分析及成因分析,这是主流。也有部分纯理论实践研究的,如刘家富,王平的景观指数算法应用[29],

12

何厚荣,周青山的区域景观指数提取与分析[30],王晓微遥感图像掩膜景观分类,齐伟,曲衍波的区域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31]。

(4)从技术手段看,主要有遥感影像提取技术,GIS软件和FRAGSTATS分类和计算,多时像对比技术[32-34]。

总体而言,对于区域景观格局的研究大部分属中尺度的范围,大尺度范围的景观图很难对景观格局有清楚,详尽的反映,分析也比较困难,小尺度的景观分析需实地勘查,野外工作量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影像分辨力的提高,可以利用遥感数据制成各种大中小尺度的景观格局图,比喻前述研究就有利用LANDSAT-TM 影像(分辨力30m)进行的中尺度的景观格局的研究,也有利用SPORT影像(分辨力5m)进行的小尺度景观格局分析;从研究时相看,由于近几十年来遥感影像数据的积累,使的多时相的研究成为可能,多时相研究与单时相相比,更能体现出区域景观格局的时间演变,而且可以进一步预测未来景观格局变化趋势;再次,新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手绘景观图和人工分析相比,遥感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制图的效率和准确性,更使大范围的景观制图成为可能,这是因为一方面源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GIS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功能十分强大FRAGSTATS 景观指标计算软件,通过精确的定量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

1.4 研究思路

景观格局作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领域,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演化、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35,36]。景观指数是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的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37]。随着3S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和GIS技术为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基于RS和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数据已成为景观格局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源之一。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属宏观大尺度的数据,与景观分类图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直接用于景观格局的定量计算、分析,需作一定处理和整合。本文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城市圈土地利用状况的数据,分析不同时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近2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变化率,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数据进一步进行转化处理,应用Fragstats 专用软件计算各种景观指数,并分析、评价其景观生态意义及生态过程,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成因。

13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

1.5.1 研究方法

(1)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利用武汉城市圈三时相(1980S、1990S、200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图像几何校正,图像拼接处理,再使用城市圈矢量面状文件(shape格式)进行掩膜裁剪,得到城市圈范围完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图像增强处理,如去霾处理,运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采样,建立分类模板,图像解译,最后进行精度评价。

(2)GIS空间分析法。

使用ARCGIS软件对遥感分类数据进行运算,统计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并计算土地类型转移矩阵[38]。结合FRAGSTATS软件计算城市圈景观指数,分析景观结构特征。

(3)综合分析法。

利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网络数据综合概括区域概况;利用遥感解译数据,GIS空间分析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状况;利用社会经济数据综合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即驱动力分析。

1.5.2 技术路线

本文基于武汉城市圈遥感影像数据,首先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拼接裁剪,再进行解译,分类后处理及精度评价,加上2010年欧空局(ESA)Globcover分类数据,制成城市圈四时相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将土地利用数据转化为景观格局数据格式(GRID格式),最后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城市圈各地区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剖析其中原因,即驱动力分析。具体技术路线图如图1.1。

14

三时相LANDSAT TM影像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拼接、裁剪1:400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解译

分类后处理及精度评价欧空局(ESA)Globcover分类数据城市圈四时相土地利用现状数据(*img格式)

城市圈四时相景观格局数据(GRID格式)

Fragstats软件景观指数计算

各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驱动力分析

结论与建议

图1.1 技术路线图

15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包括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共8个地区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还有三个观察员:洪湖市,京山县,广水市。2005年,武汉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湖北省明确提出实现城市圈“五个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将武汉建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2007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黄石经济开发区均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发展突飞猛进[39]。

图2.1 武汉城市圈行政区划图

16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优势区位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的中部,又在中部五省中居中心位置,故又“中部之中”之称。长江和汉江于此交汇,历史上便是“九省通衢”。水陆交通便利,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众多公路铁路穿境而过,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如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京广高铁,沪渝高铁,318、107、317,316国道等,都是贯穿南北东西的大动脉,这更突显出城市圈的区位优势。圈内现有一座国际机场;有6座长江大桥横跨长江,是长江流域拥有跨长江大桥最多的经济区域;国家“八纵八横”光缆干线

5条汇合于武汉。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信息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体系将初步形成,中部崛起之战略支点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40,41]。

2.2.2 地质地貌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58051.9hm2[42]。区内地势东北和东南高,中西部低,主要地形区包括鄂东北低山丘陵,鄂东南低山丘陵,江汉平原,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m,位于大别山区。地貌形态以冲积平原为主,为长江和汉江携带的大量泥沙经年累月沉积而成,平原占区域总面积的50%,丘陵占30%,山地占20%,其中水域占到9.6%。这为本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本区地质状况相对稳定,无剧烈火山地震活动,但山地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17

图2.2武汉城市圈地形图

2.2.3 气候降水

城市圈气候上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平均气温15~20℃,全年日照时数1500~2500h,年均降水量1200mm[43],河流无结冰期,无霜期长(250~300天)。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但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初夏梅雨期易出现洪涝,盛夏七月易出现干旱,影响农业产量;冬季冻害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2.2.4 河流湖泊

区域河湖众多,水系发达,主要水系为长江和其最大的支流汉江,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武汉也有“百湖之市”的称号,仅武汉市范围历史上湖泊就有167个。据统计,2010年城市圈水域面积仍占总面积的7.37%,在全国居前列。广阔的水域,一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便利,为水产养殖提供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为城

18

市和工业提供水源。本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44]。

2.2.5 植被土壤

本区属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因人类长期活动,除大别山区外,很少有天然植被分布,多为次生林或人工林,自然土壤主要为红壤,历经千百年的耕作,多变成肥沃的水稻土。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约有1100余种,其中动物200余种,植物900余种。

2.2.6 矿产资源

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32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40多种,其中煤炭、铁、铜、锌、钨、锡、稀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及供应地,为区域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45]。其中大冶的铁和铜,潜江的油气盐,通城瓷土,大悟磷矿,应城的石膏,应城云梦的岩盐等在区内具有重要地位。

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截至2010年,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达30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635.7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995元[46],区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47]。

2.3.1 基础设施一体化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武汉城市圈九城高速公路互相通达,长途汽车实现网上售票,武汉新港建设将集中优势岸线资源,与上海港进行战略合作,天河机场二期也在加快中。城市圈科技合作网络视频系统开通。2010年起,城市圈九城实行新的电信资费方案,迈出信息一体化实质性步伐,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和应用业务,建设互联网业务新商业模式—“Vnet互联星空”。武汉城市圈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公共图书馆图书通阅工程,成立了武汉城市圈广播电视联盟,建立“1+8”城市圈广播宣传协作体。根据湖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北投巨资在城市圈建成

19

500千伏鄂东受端双环网,2007年环网骨架建成,圈内环形电力“高速公路”形成。

2.3.2 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城市圈形成十大优势产业链,即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桥梁与钢结构、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建材及建筑业、纺织服装、食品工业产业链。构建了三条产业集聚带,东向建设武汉—鄂黄—大冶的钢铁化工,光电信息,生物工程及新药产业集聚带;西北向建成武汉—孝感—汉川—应城的食品工业;西向建设武汉—仙桃—潜江—天门的汽车制造、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带。创新区域产业合作模式,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

2.3.3 区域市场一体化

城市圈已形成武汉为中心区域的金融服务体系,圈内跨行支付系统的运行,中小企业相互担保业务的开展,推进了金融“大同城”。工商财税部门对接深入推进,制定了《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加速。在区域旅游一体化方面,共同编制武汉城市圈旅游和项目招商手册,制定《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城市圈还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城市圈九城市人事部门在汉签署《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合作项目协议书》,还签定了教育合作的协议。

2.3.4 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

(1)合理构建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2)加强安全城市圈建设,定期进行“8+1”武汉城市圈安全生产工作交流,建立安全生产联动机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制度;(3)推进卫生一体化,整合圈内城市的社区卫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一小时社区卫生服务圈”,加快武汉城市圈卫生联合体建设;(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5)建立九市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九城市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6)统筹九城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7)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蔡甸区与东西湖区将联手汉川市共同打造50万亩蔬菜板块;(8)加强干部交

20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2006-03-31 05:59:52)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溥黄宏 [核心提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 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有几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这里是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公共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这个弹丸之地,能担此重任吗? 未来5年,武汉千亿“美容”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这只蝴蝶便是饱享“九省通衢”美誉的大武汉。 近十几年来,历届市政府都在苦苦求索,怎样让这只曾经折翅的蝴蝶再次翩翩起舞,但每任市长不得不面对同样一道难题:钱从哪里来? 因为缺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策划的轨道项目,过了8年才得以开工;因为缺钱,1997年初提出的18条道路改造计划,次年才姗姗启动;因为缺钱,巧妇难为,2003年3月上任仅两个月的市长李宪生在北京“两会”上三次大声追问:“武汉在哪里?” 不少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近几年,武汉犹如一匹矫健黑马,奔腾了起来,建设项目明显增多,大型公共设施次第开工,脏乱差的“老帽子”正在扔掉,不少游子回来后感叹“武汉变得越来越陌生”。

今年初,武汉市城投集团端出的一项宏伟计划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江城用于城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973亿元。3月12日,出席全国“两会”的李宪生再次语惊四座:武汉要“四两拨千斤”,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面对近1000亿大投入,面对李宪生的豪气,这一次,轮到市民迷惑不解:武汉一下子哪来这么多钱了? 21亿投入欲撬动166亿工程 近几年来,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快速增长,但政府“财库”几乎没有饱满过。 “money,money,money”,就像一首外文歌曲所唱的那样,武汉“脱胎换骨”如此需要资金扶助。(如下表所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这是武汉城建史上,单年最大的财政投入”,建委对这个数字感到满意。 可是,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5楼,有一家叫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的单位,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城投公司总经理彭俊的答案是:城投直接融资94.32亿元,利用外资5.85亿,各区自筹5.47亿,国债资金0.43亿,业主自筹7.66亿。还有像武汉新区、后湖片区改造等属封闭运行项目,筹资31.40亿。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8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 一、三镇绿岛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武汉主城区(三镇规划建成区)。 建设目标: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在主城区新建市内公园48处,新建公园的绿地布局适度集中,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对主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厂区进行系统的绿地规划和布局,在繁华街区、居民区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这样与主城区向外辐射的八条出口公路两侧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相结合,将主城区的森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绿岛镶三镇、绿带连两江”的格局,实现“绿满三镇、城在林中”的基本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主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建设内容 1、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补植和改造进行树种调整,以进一步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全面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2、新(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广场),规划建设面积共2689.76公顷。其中汉口城区12处,计619.63公顷;汉阳及武汉经济开发区13处,计1111.74公顷;武昌及东湖开发区23处,计958.39公顷。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具有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3、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二、两江四岸风光带及堤防林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长江、汉江两江四岸及其支流堤岸(含支流)。 建设目标: 1、两江四岸风光带:两江四岸是武汉主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最有江城特色的地段,特规划在穿越主城区的长江和汉水的两江四岸建设绿色风光带,通过建设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江滩风景林和防护林,使主城区两江堤岸得到更好的保护、江岸景观得到改善,从而为两江四岸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空间和观赏两江风光的窗口。 2、远城区堤防林:武汉市全境都属长江流域,长江、汉水及其在市境内的一级支流堤岸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规范 本标准规定是武汉城市圈得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的预测、交通影响的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15-19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T 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JGJ 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年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令2004年第4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术语的定义 CJJ/T 1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JJ/T 141-2010中的术语和定义。3.1武汉城市圈 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区域范围。 3.2建设项目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CJJ/T 141-2010,定义2.0.1】 3.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CJJ/T 141-2010,定义2.0.2】 3.4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CJJ/T 141-2010,定义2.0.3】 3.5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进行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 3.6交通影响要素 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方案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交通子系统。 3.7交通影响评价因子 是指交通子系统交通供需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技术指标。 3.8出行率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统计局网站2010年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指标为数据来源,将原始数据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方法处理后,一共选取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处理数据,从评价体系中提炼出2个主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排名及发展现状。结果表明,黄冈在城市圈中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巨大,据此提出黄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强化教育大市地位。 【关键词】SPSS 因子分析黄冈武汉城市圈 一、引言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自2004年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围绕武汉周边的8个城市更是如此,争相制定发展规划,期望在城市圈中有更好的发展,占据优势地位。黄冈在2010年已占城市圈30.05%的国土面积,20.37%的人口,8.95%的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通过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和比较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清楚直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现状和潜力,为科学制定黄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二、研究过程 1、运用软件及相关理论 (1)SPSS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其名为社会学统计软件包,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现象都是随机的,要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定理来进行研究),而实际上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并已经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以及体育、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 (2)因子分析理论。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名为因子。通常,因子有以下几个特点: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原有变量的个数,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之后,因子将可以替代原有变量参与数据建模;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因子参与数据建模能够有效地解决变量多重共线性等给分析应用带来的诸多问题;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通常,因子分析产生的因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获得命名解释性。因子的命名解释性有助于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评价,对因子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总之,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0年武汉城市圈原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之后,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全部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一共选取了8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指标体系解释如下:X1:高校在校学生与常住人口比(%)=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城市常住人口,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X2: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农业发展水平;X3:国内旅游者人数与常住人口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的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现状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 3.对策及建议 防范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的建议 第三部分附录:国内外城市经营经验及案例 1. 土地及公用房产资源经营 2 交通设施资源经营 3 其它建设资源经营 第一部分概论 2002年5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签定《武汉市城市经营研究》咨询合同。合同签定后,双方成立了项目研

究课题组来开展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上述合同要求完成的。 "城市经营"作为一种理念,宗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盘活城市资源,并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从整体上运作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环境,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武汉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经营活动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种认识出发,课题组综合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工程管理理论,充分论证了武汉市城市资源系统结构,结合武汉目前实际,课题组认为: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应是当前武汉市城市经营工程的主体,而土地资源、公用房产资源、交通设施资源经营活动则是当前城市经营活动的中心。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力图摸清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当前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土地经营上缺乏科学的总、量控制手段;对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防范机制;城市公用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交通资源经营利用不充分;水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污染严重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反复研讨,利用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包括:研究开发土地科学经营决策支持工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_贾元华

23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要实现运输、生产、服务、工业、城市等多种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并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此基础上,按照“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充满活力、环境友善”构筑和谐交通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完善、整合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与战略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标与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综合交通的网络和规模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拥有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国家高速公路“7918”的规划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 □ 贾元华 刘奕 徐文学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的成果总和。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的构造———对宗教的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的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的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的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的水域文化、龟蛇二山的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的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的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商文化和楚文化 ,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殷实的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的繁荣 (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 10 余个艺术品种。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的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 2002 年以来,每年新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