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第一框习题

第一课第一框习题

第一课第一框习题
第一课第一框习题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社会秩序。下面对假冒伪劣产品表述正确的是()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B、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D、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2、2013年11月,菲律宾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后,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政府无偿捐赠了帐篷、毛巾被等救灾物资。这里的帐篷、毛巾被等()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救灾物资

3、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4、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基本职能是()

①世界货币②支付手段③流通手段④价值尺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纸币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③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运输的优点④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最大区别在于()

A、货币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其他一般等价物不能

B、货币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其他一般等价物不能

C、货币是运用金银等贵金属充当材料,其他一般等价物不运用

D、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不是固定的

7、现在流行把贮藏黄金作为投资的手段,这是因为()

A、黄金永远都不会发生贬值

B、黄金本身有价值,能起到保值的作用

C、黄金仍是当今流通的主要货币

D、黄金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8、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之所以比商品出现的晚是因为()

A、只有当金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时才产生货币

B、只有当金银同时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产生货币

C、只有当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银才充当货币

D、只有当金银充当交换媒介并能表现其他商品价值时才产生货币

9、2014年3月5日,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政府捐款50万美元,帮助遭受洪水袭击的津巴布韦民众重建家园。这50万美元是在执行货币的()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值尺度职能

C、世界货币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0、马年十二生肖贺岁金条(俗称“官条”)预计本月底或下月初亮相南京,价格在300元|克以下。这里执行的是货币的()

A、贮藏手段职能

B、价值尺度职能

C、流通手段职能

D、世界货币

11、2014年2月8日,小王花了1000元人民币给他的母亲买了一枚纯金戒指。这1000元人民币()

①是一般等价物②是这枚纯金戒指的价格③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13、某彩色套杯在网上标价为158元。这里的158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这个杯子的价值④这个杯子的价格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4、小李一家是低收入家庭,近日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售价为26万元的经济适用房,首付现金6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3万元。这里的26万元、6万元、3万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15、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查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定某国去年的商品价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4.2亿元

B、3.5亿元

C、3.3亿元

D、2.4亿元

二、非选择题

16、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生产者。(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商品生产者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惊险的跳跃”?

高中政治必修2新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知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了解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明确民主选举方

选择题 1.2011年3月27日,山东某市16名竞争人选,要竞选4个政府部门“一把手”职位。16名候选人除了要进行一番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演讲之外,还要回答现场市民的问题。这样选拔干部 A.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表明我国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C.使市民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没有局限性,是任何时期、任何地区都适用的选举方式 2.有人利用各种借口和原因,要求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直接选举,认为只有直接选举才能保证民主。这种观点错误在于 A.认为选举方式必须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B.没有认识到我国只能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C.没有看到不同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且选举方式要与国情相适应 D.没有看到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一成不变的 3.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B.间接选举 C.领导提名,公民选举 D.直接选举 5.在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许多地方采取以自荐海选的方式选出新一届村委会领导班子。“海选”为所有选民提供了均等的条件和机会,每个选民都能够自由挑选自己的可心人,为一大批能人进入村班子创造了机会。做好“海选”,村民必须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增强选举的责任心②选择与自己关系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可心人③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④了解被选人员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6.2011年4月1日新华网刊登一篇报导:在通往某县的长途汽车上,几位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又给俺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俺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记者听在耳里,乱在心头。 (1)记者为何会对长途汽车上看到的一幕感到了心乱? (2)针对记者所见的这种现象,如何改进才能确保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标?

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练习题

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 学习重难点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一、填空题 1.文化丰富多彩,文化现象 ,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 ,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 。文化生活各 具 。 2.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 及其 。既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 字等 的部分。 3.文化是人类社会 。文化由人所 ,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 4.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不是 的。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 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主要包括:①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②人们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 。 6.文化是一种_ 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 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 的历史中。 二、选择题 1.以下活动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B .参观军事博物馆 C .到电脑城买电脑 D .农民种田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____及其产品。 A .物质活动 B .精神活动 C .生产活动 D .艺术活动 3.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途径是 A .生产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经济活动 D .社会实践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②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经济活动中 ④政治活动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6.右图中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文字 7.2010年11月10日,第九届唐山市社区文化艺术节闭幕,期间组织开展了青年歌手(流行)大赛、中老年原创舞蹈大赛、群众歌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B.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是文化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文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8.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④没有文化人们就无法生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10年11月11日,一架货运包机装载秦兵马俑赴澳大利亚悉尼展出。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2010年7月4日,2010年木兰文化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据此回答10~11题 10.木兰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木兰精神”是 A.政治现象 B.文化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统一 11.近年来,花木兰故里——虞城县着力打造木兰文化品牌、发展木兰文化产业,借助木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生活各有特色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 B.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C.城乡文化各有特色 D.文化就是音乐、舞蹈、相声、小品等艺术 13.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包括 ①理论 ②信念 ③科学 ④书籍 ⑤艺术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识记文化的来源 (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和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从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牛顿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29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经典力学,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前半生取得的,晚年在科学上却再无建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牛顿晚年由于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沉迷于宗教世界,这使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再不能象以前那样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牛顿的事例也正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那么,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来自于哪里呢? 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板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文化活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为什么藏族同胞一般都能歌善舞、精于骑术?因为他们生长于那样的文化环境,经常参与那样的文化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一课第一框 我与社会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1教学分析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价值观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图1 图2 图3 图4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精题演练(附解析)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精题演练 礼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4月12日,“爱心助盲”大型公益活动启动。王宝强等演艺明星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生活,并与盲人孩子一起手工制作纸花、比赛乒乓球等。本次活动通过组织全国听众、观众捐款以及社会捐赠,将为中国盲人协会捐赠数万台收音机以方便盲人朋友收听奥运会和残奥会报道。这里的“收音机”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解析】本题通过背景设置,旨在考查对商品判定的理解,考核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知识作出必要判断的能力。收音机是劳动产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有使用价值,但并没有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C判断正确,但原因解释不合理。 【答案】D 【能力提升】对于商品的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从含义上看,必须同时具备“是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这两个条件,“用于交换”是指进入流通领域,处于其中的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一旦退出则成为待用消费品。二、从基本属性上看,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鉴于二者的关系,只要具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而有价值与用于交换是统一的,因此,这两个方面在判定上是一致的。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是商品,是财富的象征.从货币的定义上看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是商品.【答案】D 【能力提升】组合型选择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种题,比较适合采用排除法,前提条件是对排除项或应选项有十足的把握。本题中,依据货币的含义即可排除含①的选项,从而降低选择的难度。 (2008年淄博模拟)奥运会徽、吉祥物和接力火炬由于其实物性和不可复制性,加上历史赋予的特殊含义,往往为收藏家们所追捧,也就构成了奥运收藏的核心元素。据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销售利润可能会突破25亿元,大大超过悉尼奥运会吉祥物利润2.13亿美元和雅典奥运会的2.01亿美元。据此回答3~4题。 3.奥运会徽、吉祥物被视为具有商业属性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这说明知识产权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知识产权是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如果转让,就成为商品,故①正确;是否有形不是判定商品的条件,②错误;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转让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消费者要想得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故③正确;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所有商品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4.08年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产品可以在网上进行购买。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A.意味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和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C.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经营 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解析】目前,电子货币没有取代纸币,A项错误;C项中不利于银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点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点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 点 一、复习目标要求 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二、重点知识整理 1.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重要形式是什么?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委会和居委会。 2.村民委员会 (1)含义:(注意:性质、设立目的、成员产生、法律制度保障各是什么) 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农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2)村民自治的内容: 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涉及村民利益的由村民页1 第

会议讨论通过。 村民规范自己的村干部的行为(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 3、城市居民委员会 (1)含义:(注意:性质、适用地方)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鼻尖组织。 作用: (2) 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居民的公共事务,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 用。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实行公开制度,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社区各项工作居民监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页 2 第

第一课第一框_体味文化导学案

课题:1.1 体味文化 学案类型:导学学案 时间:2012年9月1号 编制人:高二政治备课组 第一页 总第一页 1 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 【预习提示,自主探究】 1、学习目标 识记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文化实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学习重难点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文化“万花筒” (A 级) 1.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等等。 2. 文化现象: 、 。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 个方面、各个时期。 3. 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A 级) “文化生活”的文化是相对于 和 而言的,是指 。 2.文化的范围:(A 级) 文化包括 和 两个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属于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属于 。 3.文化的特点:(B 级) (1)文化是 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特别是通过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精神产品离不开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 文化的力量 1.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A 级) (1)从静态的角度上说,文化包括 等。 (2)从动态的角度上说,文化包括 的过程。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没有毫无意义的文化。(B 级) 3.认识文化的力量(B 级)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 ,而且表现在 。 【思考讨论】(B 级) 1.有人认为文化就是知识,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艺术,这种说法对吗? 2.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吗?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生活探究】(C 级) 每当大家在看电视或者从事其他文娱活动的时候,也许家长在旁边唠叨:“看电视可以当饭吃啊?”其实他们说的没错。但是,我们每每看到一段感人的节目,阅读到一段奋进的文字,都会泪流满面或者热血澎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第二课时 【课后作业,巩固提高】(1-2)(A 级)(3-5)(B 级)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太阳和月亮 B .长江和黄河 C .泰山和黄山 D .长城和故宫 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 .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 .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在学校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据此回答: 3.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 .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D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4.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①与人类社会俱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A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C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D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试卷】《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要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政府必须() ①执政为民,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②深入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③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④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等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把权力关进制定的笼子,表明政府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等,①观点绝对,不是限制政府权力,而是要求政府依法行使权力;②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D。 2. 北京市计划用五年时间(2012~2017年),逐步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三大体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这是为了() ①重新配置权力资源②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③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行政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权力公开透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观点正确,正确答案选D。 3.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ABC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4. 依据宪法,下列哪项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 地方检察院 B. 北京市市长 C. 国务院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高二政治哲学第一课第一框教学案

山东省枣庄二中2013级 高二政治教学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14年 11月 19日编号必修4-1-1-1审批人 课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课时) 编制人刘宪锋 审核人 目标导学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重点 难点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阅读 记录 自学质疑学案 枣庄二中政治组第 1 页共 3 页

枣庄二中 政治组 第 2 页 共 3 页 请 记 录 你 的 疑 惑 点 或 自 学 障 碍 一、目标导学: 1.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二、教材自学: 阅读教材P4-6两个目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和对世界的 。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指导人们 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的任务,就是 ,在人类生活的途径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 正确地 和 。 三、媒体助学: 1.通过PPT 展示基本知识点,并起到强化的作用。 四、合作互学: 【诱思导学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2.为什么说哲学并不神秘? 【诱思导学2】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3.注意区别:哲学与真正的哲学。 五、练习测学: 1.哲学源于 ( ) A.人们在辩论中获胜的需要 B.人们对实践的追间和对世界的思考 C.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不满 D.神对人类的启示 2.“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 ) A.是毫无意义的 B.不会有任何结果 C.只能由自然科学来回答 D.已经开始进入哲学思考 3.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并不难,它要求我们①善于观察生活 ②保持好奇心 ③多问为什么 ④批判 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⑤远离常人觉得可笑的问题 ⑥敢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哲学的本义是 ( )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辩论术 C.关于神的学说 D.圣者之言 5.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来源于生活 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 反思: “研讨理解”学案 知识点(研讨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 学生笔记 学案内容

初三政治试题-初三政治第一课第三、四框题练习 最新

初三政治第一课第三、四框题练习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30分) 1、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于() A奴隶社会前期B奴隶社会后期C封建社会初期D封建社会后期 2、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B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 C封建之国家的建立D封建国家政权的巩固 3、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农民宇奴隶制生产关系下的奴隶相比较,共同特点是() A都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劳动者B都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C都是能支配一部分劳动成果的劳动者D都是受剥削的劳动者 4、衡量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B耕作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C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D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5、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B地主姐姐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农民C地主阶级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D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6、“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了() A封建剥削方式B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C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7、封建制国家谁掌握国家政权,一般采用什么形式的统治,其正确答案() A氏族长、氏族议事会B奴隶主阶级,分封制 C地主阶级、君主专制D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按登记来确定地位和权力的 B封建登记的高低是根据土地的多少而定的 C封建制国家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的工具 D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B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C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D封建土地所有制 10、封建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思想,鼓吹封建伦理道德,宣扬封建宗族观念,妄图削弱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剥削和统治的斗争意志。这是() A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B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要支柱C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的思想统治D地主阶级利用政权、实行政治统治 11、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是因为()

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第二课第二框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衡阳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公开听证会 2019年3月7日,衡阳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组织举行了衡阳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主要是为客观反映土地市场的价格规律,正确引导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①。 听证会上,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就衡阳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就基准地价的作用、项目背景以及此次基准地价更新范围、测算方式等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现场,来自市直机关、企业的代表,与人大代表、旁听人员等50余人参加听证会,代表们结合各自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②。 听证会后,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及技术单位将根据与会代表的建议意见,对新一轮地价更新成果进行修订完善,最终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③、省自然资源厅验收后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 某市物价局准备召开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拟由现行的每立方米1.9元调整为每立方米2.5元,低保户天然气价格仍执行现行价格不变。

(1)假如在你所在班级召开一场这样的模拟听证会,你是这场听证会的组织者,请写出你的组织方案。 (2)请运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说明物价局为什么要召开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答案:(1)确定听证会主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2)这是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这一做法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民主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②实行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只有民主决策,才能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不能让公众参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①是民主决策的意义;②③是民主决策的必要性,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众有权参与民主决策,④错误。 答案:A 2.古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也是现代城市的时尚之源。就上海市打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这一谚语告诉我们() ①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② 作为个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③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④ 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 ② ③______________ B. ① ③ C. ① ④ ________ D. ② ④ 2. 在学习了《我与社会》一课后,同学们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观 点正确的是 A. 小红:宇航员在太空独立生存,说明了个人也能离开社会 B. 小张:“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完成社会化 C. 小丽: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没什么关系 D. 小华: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3. 下列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 D.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4. 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也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这是因为 ①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②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密切相关 ③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④青少年关心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A.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 C.①③④______________ D.①②④ 5. “0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有些人常对这一群体作出“没有责任感,不负责任”的评价。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想改变这些人的看法,我们就要() ①学会选择,学会规划人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奉献社会 ②充分表现自我 ③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④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 盐城女职工郑巧玲,以微薄的收入圆了21名新疆孩子的上学梦,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她的这一行为() A. 是亲近社会,忠于职守的表现 B. 自觉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C. 弘扬了以助人为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 巩固了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7. 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 A. 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 B.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C. 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 D. 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 二、选择题 8. 2017年1月,期末考试一结束,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与生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厦门期末]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说明( ) A.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 C.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D.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特点。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B正确;自然美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的,A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未体现艺术修养的重要性,C、D排除。 2.[2015·青州三模]《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从烹调和饮食中,能体味其中的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人们通过烹饪美食产生了饮食文化,人在美食中又能体味文化,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排除。 3.[2015·临沂期中]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1框《我与社会》教案

2017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1框《我与社会》教案 1教学目标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3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我与社会 师):大家都比较喜欢《鲁滨逊漂流记》,那么大家想一想:他真的是到了世外桃源吗?真的是与世隔绝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一站:我与社会(师):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合作释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并确定一名发言人,基他人做好补充)导学卡展示: 自主学习合作释疑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社会化? (学生发言后,学生点评,师归纳总结) (师):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是

社会的一员,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进一步来深入分析、探究:我参与我快乐(把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结合导学卡,完成一个任活动一:看教材第55页的社会关系网状图,问: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讨论:①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②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各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③如果离开了社会,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师):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见: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活动二:情景探究: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岁女孩用四肢爬行,用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交谈”。小劳拉后来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苦训练和学习,劳拉才逐步恢复人性,最终还上了大学。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师):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讲义:第二课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在不考虑网贷和其他私人之间借贷下, 2018年年末中国家庭负债总额为73.65万亿 元,占GDP的82%,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 187%。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和债务可支 配收入比远超其他新兴经济体,且债务收入比 已超过次贷危机时的美国。中国人债务过高的 原因一是房贷,二是通过花呗、京东白条等网 络借贷进行的超前消费。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如何让家庭债 务降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 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解析宏观调控 的目标与手段。[重点·科学精神]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教材P21“探究与分享” 提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成就“中国奇迹”。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教材P22“探究与分享”

2016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框《多彩和谐的生命》练习题

第一课生命最宝贵 第一项目多彩的生命世界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她生命。 能力:提高对生命的可贵与美好的感受、体验的能力;观察、认识各种生命与自我生命的独特性,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知道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认识生命的独特性。 二、重点难点:人的生命就是独特的。 三、课前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设备.资料、挂图,学生搜集有关有关生物实体的图片。四、

因 生 命 而 精 彩 第二目生命都就是就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它们 自然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探究活动三: 说一说 通过观察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片,大家一定感叹这 些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自然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多姿 多彩,您们心中的生命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小标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生命就是大自然的奇迹,就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探究活动四: 读一读(书本P4:小鱼的故事) 师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男士”、“小男孩” 她们对待浅水洼中危在旦夕的小鱼的态度:(1) 无所谓 (2)很“在乎" 思考:到底怎样对待这些脆弱的生命呢?谁的态度 更值得我们肯定呢? 师: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一员,就是生命世界的一部 分,正就是人类与其她众多的生命才构成了一个共 存共荣的生命大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 有感激之心,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其她生命.(板 书) 师:人类就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 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那么,我们各方面的需求 取自哪里? 师:可以说,自然界就是人类的衣食父 母,就是我们生命的支撑,那么我们就是如何向自然 界索取自己的所需呢?【播放视频】《人类的无度 索取》。学生谈观瞧感。师:如果人类对自己的行为 不加节制,我们有理由相信,终究有一天地球上的生 命只会剩下人类自己.请您设想一下:假如地球上只 剩下人类 师: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就是与谐的,友好的。大自然 就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大自然的征服其实就 就是对我们家园的侵略与掠夺。所以,为了人类的 长远利益,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 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道德习惯。正确理解人与 自然的关系。(板书)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板书: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体现了一 种境界、一种文明 探究活动五: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四页“与谐相处”的图片,探讨 相关的问题. ⑴从图片中您感受到了什么? ⑵今年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呈频发多发 态势。面对滔天的洪水,翻滚的波浪、干涸的土地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您想到了什 学生简单描 述 学生简单阅 读小故事: 学生回答,小 组内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展开 想象,各抒己 见. 学生:自主阅 读思考第(1) 问,讨论交流 第⑵问。自主 回答与分组 展 示相结合,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