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

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

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
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

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

vSphere ESXi主机一般连接的存储类型有光纤存储、iSCSI存储两类。本次案例为iSCSI存储连接ESXi主机的配置。

案例环境:ESXi主机通过以太网络来连接iSCSID存储,并获取到存储空间,拓扑如下:

首先完成iSCSI存储与交换机的配置,由四根千兆网线连接,两边都做端口捆绑,总带宽为4*1000Mbps。存储映射出来10个5T的lun给两台ESXi虚拟机。存储对外的iSCSI服务地址为172.19.134.102,后面ESXi主机会通过这个地址来连接存储。

然后开始ESXi主机的iSCSI配置,每台ESXi主机由两块网卡连接至iSCSI存储交换机,形成冗余,具体配置如下:

首先添加iscsi虚拟交换机,因为有两块网卡,所以对应分别添加两个iscsi 虚拟交换机,进入“配置”->“网络”配置界面,如下图,点击“添加网络…”按扭

选择添加“VMkernel”,如下图:

选择其中一块iSCSI网卡,如下图

写入标签名称,其它不用更改,如下图

按照规划写入第一块iSCSI网卡的通信IP,如下图

点击完成创建第一块iSCSI通信网卡。

使用同样的方法创建第二块iSCSI网卡,完成后,应该会得到如下图红框中的配置。

创建完两个iSCSI标准交换机后,开始配置与存储的连接。首先添加ESXi自带的软iscsi网卡适配器,如下图,进入“配置”->“存储适配器”,点击右上角的“添加”按扭

添加完成后,会看到上图中的网卡,再点击“属性”按扭。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网络配置”开始添加刚才创建的两个VMkernel iSCSI虚拟交换机,如下图,点击“添加”按扭开始添加。

如下图,选择第一块iSCSI卡

再用同样的方法添加第二块iSCSI卡,完成后就能在VMkernel端口绑定框中看到添加的网卡,如下图所示。路径状态这里为未使用,是因为还没添加存储。

接下来开始添加iSCSI存储,切换到“动态发现”选项,如下图,点击“添加”,准备将前面提到的存储服务地址172.19.134.102添加进配置中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iSCSI存储服务地址172.19.134.102,端口默认为3260不更改,点击确定即可。

完成动态发现配置后,在静态发现选项中,会自动发现存储的服务地址,如下图。

完成存储添加后,返回存储适配器界面,点击iSCSI网卡鼠标右键,如下图,选择“重新扫描”

就会看到存储映射过来的5T的lun了,如下图。

因为是有两块iSCSI网卡,所以每个lun的路径应该有两个,可以通过点击lun 的鼠标右键,选择“管理路径”,就能进行iSCSI双线路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在“路径选择”中,可以选择循环或者固定两种方式。

这是一台ESXi主机的iSCSI配置方法,另一台使用相同的方法配置即可,这里不再讲述。

以上即为vSphere ESXi主机配置iSCSI存储的大致步骤,该案例中iSCSI存储网络为千兆带宽,现在的实际生产应用中,万兆的iSCSI存储网络应用的更多,因为在性能上,它要比千兆的强很多。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介绍

根据did you know(https://www.doczj.com/doc/729502390.html,/)的数据,目前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1秭= 1百万亿亿 (1024)。毫无疑问,各个大型网站也都存储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存储,是每个大型网站的架构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存储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下面让将会详细介绍这个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概念 与目前常见的集中式存储技术不同,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将数据存储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节点上,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具体技术及应用: 海量的数据按照结构化程度来分,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本文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这三种数据如何分布式存储。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应用 所谓结构化数据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 大多数系统都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存储在Oracle或MySQL的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当系统规模大到单一节点的数据库无法支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 ? 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功能切分数据库,将不同功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一个大数据库就被切分成多个小数据库,从而达到了数据库的扩展。一个架构设计良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一般肯定是由很多个松耦合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数据库中就是一张或多张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交互越少,越统一,系统的耦合度越低,这样的系统就越容易实现垂直切分。 ? 水平扩展:简单来说,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按照数据行来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中,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各行数据切分到了哪个数据库中,切分总是需要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如按照某个数字字段的范围,某个时间类型字段的范围,或者某个字段的hash值。 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各有优缺点,一般一个大型系统会将水平与垂直扩展结合使用。 实际应用:图1是为核高基项目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图。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聚合传输技术简介针对目前通信技术只能提供有限带宽、目前的多链路技术存在灵活性不够、限制性大且不适合终端设备和无线场景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多链路数据聚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将多条物理链路的传输带宽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终端上带宽叠加的高速传送效果,并做到了与应用程序以及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不用考虑有几条链路的存在,而物理上,这几条链路都是存在的,也是能单独工作的,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的绑定成一条链路。 本技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具备动态链路侦测功能,能动态扩充/减少链路数量,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使用热拔插的USB、PCMIC接口的无线网卡,使无线网卡接入网卡之后,能立即加入到多链路传输的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配置,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每次有新网卡接入设备之后,必须重新配置多网卡绑定的配置文件。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客户端终端使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链路自维护功能,能在网络断线之后尝试重新连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链路的通畅。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由于信号的原因,断线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该功能保证了在网络断线之后,能尽快恢复网络连接。有别于多网卡绑定和多链路传输协议不能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问题。 (1)技术方案简介 为了实现多链路传输数据,需要在网络协议栈中把数据帧分发到各个链路上。本技术在传统的链路层之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层,该虚拟层实现了对数据帧的分发,这些数据帧通过轮转算法(round robin)分发到各条链路中。 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新网卡加入系统,操作系统首先侦测到,并对该新网卡进行驱动安装、配置,使新网卡能在该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随后发送信号给监控程序,监控程序尝试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成功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产生,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该条链路即可正常工作。有网卡被物理移除,首先由操作系统侦测到,通知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停止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 链路的自维护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网卡网络断线,由监控程序侦测到,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暂停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同时,监控程序尝试重新进行网

项目服务投标文件方案(分布式存储平台建设方案)

分布式存储平台建设方案 1.分布式存储平台简介 Hadoop的目的是基于一种新的方法来存储和处理复杂的数据。通过把数据均衡分布 到集群上,通过复制副本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容错。存储和计算都分布到多个机器, 充分体现数据的本地性,现在的很多数据库也都支持数据分片技术, Hadoop可以运行在低配置的Pc Server服务器上面的分布式集群技术,通过把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后,通过分布式计算模型来进行海量数据分析。 优势明显: - 效率提高 - 弹性扩容 - 弹性计算 2.分布式存储的趋势 ?Data Scalability: 单台机器的容量不足以(经济的) 承载所有资料,所以需要分散。如:NoSQL ?Computing Scalability: 单台机器的运算能力不足以(经济的) 及时完成运算所以需要分散。 3.分布式存储平台搭建 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为用户提供容易使用的并行编程模式、处理海量数据的处理框架,用于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处理。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机器达到动态调整。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采用先进的容错技术,确保处理任务的可靠性,即使在异常情况下,如机器宕机、断网的情况下,确保处理任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是建立在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基础之上。 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具有如下特点: ●在高效率并行分布式软件的支撑下,可以实时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如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不会出现数据堆积现 象,各类分析和查询工作基本都在秒级完成,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效性。 ●响应速度快速:采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性能与节点数成正比,通过增 加节点的方式,可将性能提升,以达到满足需求的处理要求。 ●高可靠性: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系统将自动屏蔽,而且不会出现丢 失数据的现象。 ●可伸缩性: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增加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增加; 减少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缩减。这样,可以做到与资源池的无缝 对接,根据处理和存储任务动态地申请或释放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 源利用率。 ●高性价比:采用X86架构廉价处理机构建云处理平台,用软件容错替代 硬件容错,大大节省成本。在目标性能和可靠性条件下,可比传统的小 型机加商用数据库方案节省10倍左右的成本。 4.分布式存储平台同步 大数据基础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包括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和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物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通常是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 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 1、物理分布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的多个站点上。 2、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的,

iscsi总结

1iscsi工作原理与服务器搭建 1.1概念 iSCSI是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称,其是IETF制订的一项标准,用于将SCSI数据块映射为以太网数据包。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基于IP Storage 理论的新型存储技术。简单的说,iSCSI就是在IP网络上运行SCSI 协议的一种网络存储技术。 一个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iSCSI磁盘阵列或者具有iSCSI功能的设备都可以称为“iSCSI Target”。目前大部分iSCSI Target 都是收费的,例如DataCoreSoftware,FalconStor Software的iSCSI Server for Windows等,这些都是支持Windows平台的。不过在linux平台下也存在iSCSI Target软件,例如iSCSI Enterprise Target,而这也是我们KMJ 所使用的,后面则会重点介绍该软件。 1.2iSCSI的工作原理 首先客户端Initiator发出请求建立SCSI CDB(命令描述块),并将其传给iSCSI层。而iSCSI 层则对SCSI的CDB进行封装,完成SCSI到TCP/IP的协议的映射。TCP/IP层则对IP报文进行路由转发,并且提供端到端的透明可靠的传输。 1.3搭建iSCSI Target服务器

1寻找一台linux服务器,搭建好yum源,我们一般使用kylin 3.1.8或kylin3.2.2操作系统。 2安装iSCSI Target 包 yum–y install scsi-target-utils 3在该服务器上添加一块空闲分区或者硬盘作为存储盘,比如将/dev/sdb作为映射存储。 4修改配置文件vi /etc/tgt/targets.conf //target名称可自定义 backing-store /dev/sdb 5启动iSCSI Target服务 6service tgtd start 7关闭selinux 和防火墙 关闭selinux,setenforcesoftmode 关闭防火墙,service iptables stop 或者/etc/init.d/iptables start 1.4搭建iSCSI Initiator 服务器 注:以下操作不需要手动去做,KMJ 已经默认安装或通过web进行配置,只需对其有一定了解即可。 1服务器端的iSCSIInitator 的安装(KMJ上已经安装好了的) 2yum –y install iscsi* 3启动Initiator 服务,serviceiscsi start 4iSCSI Initiator 目录的功能介绍 ?/sbin/iscsiadm 命令。在安装完iSCSI Initiator后,会生成/sbin/iscsiadm命令,此命令是用来管理(更新、删除、插入、查询)iSCSI 配置数据库文件的命令行工具, 用户能够用它对iSCSI nodes、sessions、connections和discovery records进行一系列 的操作。 ?/var/lib/iscsi/send_targets 目录。在此目录下。会生成一个或多个以iSCSI存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名为“iSCSI target IP,端口号”(例如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 ——基于锐捷设备 8.1 冗余技术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 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 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 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

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 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 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具体配置如下 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 在实际项目中,S65和S68系列的高端交换机一般都处于网络的核心或区域核心位置,承

链路捆绑技术介绍

广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链路捆绑 (1) 链路捆绑的作用 (1)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2)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2) 负载分担方式 (3)

链路捆绑 链路捆绑的作用 链路捆绑将多个封装相同链路层协议的接口捆绑到一起,形成一条逻辑上的数据链 路。 链路捆绑的作用如下: z流量负载分担:出/入流量可以在多个成员接口之间分担。 z增加带宽:链路捆绑接口的带宽是各可用成员接口带宽的总和。 提高连接可靠性:当某个成员接口出现故障时,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成员 接口上,从而提高整个捆绑链路的连接可靠性。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捆绑接口 捆绑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一个捆绑接口对应一个捆绑。 2. 捆绑 捆绑是一组接口的集合。捆绑是随着捆绑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编号与捆绑 接口编号相同。 3. 成员接口 加入捆绑后的接口称为成员接口。 目前,只有POS接口和Serial接口可以加入捆绑,并且加入捆绑的成员接口的链路 层协议类型必须是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4. 成员接口的状态 成员接口有下列4种状态: z初始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 z协商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但是成员接口不满足选中条件。 z就绪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但由于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小激活带宽的限制, 使得该成员接口没有被选中,那么该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选中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处于选中状态。只有处于此状态的成员接口才能转发流量。 关于如何确定成员接口的状态,将在“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中详细介绍。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成员接口状态的确定原则如下: (1) 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初始状态。 (2) 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协商状态。 (3) 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经过下面的选择过程可能变为选中状态或就绪状态。 根据设备是否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选择过程分为两种: z如果设备不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则选出速率/波特率最大的成员接口。如果选出的成员接口有M个(其余没有被选出的速率/波特率小的 成员接口仍处于协商状态),又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 成员接口数目,则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 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 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的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 (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排在前N个的成员 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如果设备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也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则所有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假设接口 数为M)均变为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 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 的速率/波特率、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速率/ 波特率大的排在前面、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 排在前N个的成员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 于就绪状态。 (4) 假设满足上述选中原则的成员接口有P个,而设备限制的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 目为Q,当P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一些理解和实践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一些理解和实践 张建伟 一、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 1.简介 互联网数据规模越来越大,并发请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很多使用场景下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分布式存储系统应运而生。它有良好的扩展性,弱化关系数据模型,甚至弱化一致性要求,以得到高并发和高性能。按功能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 ceph glusterfs tfs ?分布式对象存储 s3(dynamo) ceph bcs(mola) ?分布式表格存储 hbase cassandra oceanbase ?块存储 ceph ebs(amazon) 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和单机存储两部分;不同的系统,虽在功能支持、实现机制、实现语言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其设计时,关注的关键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单机存储的主流实现方式,有hash引擎、B+树引擎和LSM树(Log Structured Merge Tree)三种,不展开介绍。本文第二章节,主要结合hbase、cassandra和ceph,讲下分布式系统设计部分,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2.适用场景 各分布式存储系统功能定位不尽相同,但其适用和不适用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如下。

1)适用 大数据量(大于100T,乃至几十PB) key/value或者半结构化数据 高吞吐 高性能 高扩展 2)不适用 Sql查询 复杂查询,如联表查询 复杂事务 二、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要点 1.数据分布 分布式存储,可以由成千甚至上万台机器组成,以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并发。那它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分布问题,即哪些数据存储在哪些机器(节点)上。常用的有hash类算法和用meta表映射两种方式。一般完全分布式的设计(无master节点),会用hash类算法;而集中式的设计(有master节点)用meta表映射的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后面讲到具体问题时再做比较。 1)一致性hash 将存储节点和操作的key(key唯一标识存储的object,有时也叫object name)都hash到0~2的32次方区间。映射到如下环中的某个位置。沿操作key的位置顺时针找到的第一个节点即为此key的primary存储节点。如下图所示:

云计算基础-云存储

? 3.1 云存储的概念 ? 3.2 云存储技术简介 ? 3.3 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及其面临的问题

网盘是提供文件寄存和文件上下载服务的网站,它们大部分是类似FTP的网络服务,加入简易的上下载功能。。用户可以把网盘看成一个放在网络上的硬盘或U盘,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来访问文件,只要你连接到因特网,你就可以管理、编辑网盘里的文件。 云存储是一种网络在线存储的模式,即把数据存放在通常由第三方托管的多台虚拟服务器,托管公司营运大型的数据中心,需要数据存储托管的人,则通过向其购买或租赁存储空间的方式,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数据中心营运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后端准备存储虚拟化的资源,并将其以存储资源池的方式提供,客户便可自行使用此存储资源池来存放文件或对象。 网盘云存储

网盘只是一个应用 云存储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云存储简易结构 存储节点(Storage Node)负责存放文件,控制节点(Control Node)则作为文件索引,并负责监控存储节点间容量及负载的均衡,这两个部分合起来便组成一个云存储。 NFS、 HTTP、 FTP、 WebDav 等是应用端,左上角的 Mgmt Console 负责管理云存储中的存储节点,一般为一台个人计算机。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云存储结构模型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存储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光纤通道存储设备、 NAS 和 iSCSI 等 IP 存储设备, 也可以是 SCSI 或 SAS 等 DAS 存储设备。 基础管理层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 IPTV 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访问层 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 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主要有服务模式、HW模式和SW模式。

分布式文件存储方案

1DFS系统 (DFS) 是AFS的一个版本,作为开放软件基金会(OSF)的分布 分布式文件系统 式计算环境(DCE)中的文件系统部分。 如果文件的访问仅限于一个用户,那么分布式文件系统就很容易实现。可惜的是,在许多网络环境中这种限制是不现实的,必须采取并发控制来实现文件的多用户访问,表现为如下几个形式: 只读共享任何客户机只能访问文件,而不能修改它,这实现起来很简单。 受控写操作采用这种方法,可有多个用户打开一个文件,但只有一个用户进行写修改。而该用户所作的修改并不一定出现在其它已打开此文件的用户的屏幕上。 并发写操作这种方法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读写一个文件。但这需要操作系统作大量的监控工作以防止文件重写,并保证用户能够看到最新信息。这种方法即使实现得很好,许多环境中的处理要求和网络通信量也可能使它变得不可接受。 NFS和AFS的区别 NFS和AFS的区别在于对并发写操作的处理方法上。当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请求一个文件(或数据库记录),文件被放在客户工作站的高速缓存中,若另一个用户也请求同一文件,则它也会被放入那个客户工作站的高速缓存中。当两个客户都对文件进行修改时,从技术上而言就存在着该文件的三个版本(每个客户机一个,再加上服务器上的一个)。有两种方法可以在这些版本之间保持同步: 无状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服务器并不保存其客户机正在缓存的文件的信息。因此,客户机必须协同服务器定期检查是否有其他客户改变了自己正在缓存的文件。这种方法在大的环境中会产生额外的LAN通信开销,但对小型LAN来说,这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NFS 就是个无状态系统。 回呼(Callback)系统在这种方法中,服务器记录它的那些客户机的所作所为,并保留它们正在缓存的文件信息。服务器在一个客户机改变了一个文件时使用一种叫回叫应答(callbackpromise)的技术通知其它客户机。这种方法减少了大量网络通信。AFS(及OSFDCE的DFS)就是回叫系统。客户机改变文件时,持有这些文件拷贝的其它客户机就被回叫并通知这些改变。 无状态操作在运行性能上有其长处,但AFS通过保证不会被回叫应答充斥也达到了这一点。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后取消回叫。客户机检查回叫应答中的时间期限以保证回叫应答是当前有效的。回叫应答的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向用户保证了文件的当前有效性。换句话说,若

P实验—Windows下iSCSI多链路冗余实验

P4000实验—Windows下iSCSI多链路冗余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Windows系统下P4000网卡绑定以及多路径设置实验设备:DL380 G7 + P4500 G2+Windows Server 2003 实验步骤: 一、配置主机和存储之间的链路冗余--------------------------------------------------------------2~18 二、单个物理节点环境中链路冗余状态----------------------------------------------------------19~22 三、多个物理节点环境中链路冗余状态----------------------------------------------------------23~36 一、配置主机和存储之间的链路冗余 首先连接键盘和显示器,进入P4000的SAN/IQ设置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为192.168.1.100 设置主机3号网卡IP地址为:192.168.1.10,4号网卡IP地址为192.168.1.20,然后确认主机网卡和物理节点通信正常

在服务器上安装CMC后,开始查找系统 点击添加,输入物理节点的IP地址,开始查找节点

找点节点后,左边菜单出现可用系统

先点击节点下面的TCP/IP,然后选中两个网卡,右键点击新建绑定 如无特殊需求,一般建议选择ALB模式(即可以实现冗余,又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点击确定开始绑定

绑定后重新查找一下节点

找到后,再次查看物理节点网卡状态,多出一个bond0(即绑定的虚拟网卡) 在主机上安装Windows iSCSI Initator,然后把主机的IQN复制下来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教程文件

2016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二、竞赛目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紧密结合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人才措施要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云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计算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搭建、虚拟桌面、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存储等多种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方面的前沿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校限报一支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高职高专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 2.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提交相关文档。 3.裁判组对参赛队的操作规范、现场表现和提交的竞赛成果依据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二)竞赛内容 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平台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虚拟桌面、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撰写开发与工程文档。 考核内容包括: 1.在理解命题给出的云计算应用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2.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来配置、调试云平台网络,确保网络能正常运行。 3.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配置、调试云计算管理服务器和节点服务器的CentOS Linux(或REDHAT EL)操作系统。 4.在安装了CentOS Linux(或REDHAT EL)系统的云计算服务器上配置ftp、http、samba等服务。 5.基于yum、rpm,构建云平台软件安装包本地资源仓库。 6.安装配置数据库mysql服务端、客户端。 7.安装安全框架组件身份认证系统。 8.云平台用户账号、各类服务密码、网络地址、iptables安全配置管理。 9.安装配置基础架构云服务平台。 10.安装配置云存储、模板、监控等基础架构平台的扩展服务。 11安装配置大数据Hadoop平台。 12.安装配置开发服务云平台。 13.基于开发服务云平台,安装配置常用企业云应用。 14.基于云存储服务,开发云存储Web应用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 15.提交符合规范的工程技术文档,如:系统结构图、系统设计文档、功能

中科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V2.0

LINGHANG TECHNOLOGIES CO.,LTD 中科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 北京领航科技 2014年04

目录 1、产品介绍 (3) 1.1 云时代的政府/企业烦恼 (3) 1.2 产品服务与定位 (3) 2、中科分布式存储应用场景 (4) 2.1 目标用户 (4) 2.2 产品模式 (4) 2.2.1高性能应用的底层存储 (4) 2.2.2企业级海量数据存储平台 (5) 2.2.3容灾备份平台 (5) 2.3 使用场景 (5) 2.3.1企业级数据存储 (5) 2.3.2私有云计算 (6) 2.3.3海量数据存储 (6) 2.3.4大数据分析 (7) 2.3.5 容灾备份 (7) 3、中科分布式存储核心理念 (8) 4、中科分布式存储功能服务 (9) 4.1 存储系统功能介绍 (9) 4.2 WEB监控管理端功能介绍 (11) 5、系统技术架构 (12) 5.1 系统总体架构 (12) 5.2 系统架构性特点 (12) 5.3 技术指标要求 (14) 5.4 系统软硬件环境 (15)

1、产品介绍 1.1云时代的政府/企业烦恼 ?政府、企事业单位每天产生的大量视频、语音、图片、文档等资料,存在 哪里? ?政府、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子系统之间强烈的数据共享需求如何满 足? ?大数据如何高效处理以达到统一存取、实时互动、价值传播、长期沉淀? ?您是否为单位电子邮箱充斥大量冗余数据还要不断扩容而烦恼? ?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私有云平台为什么操作和数据存取这么慢? ?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存储平台数据量已接近临界值需要扩容,但上面有重 要业务在运行,如何能在线扩展存储空间? ?公司的每一个子公司都有重要客户数据,要是所在的任何一个城市发生大 规模灾难(比如地震)数据怎么办? ?政府、企事业单位有一些历史数据平时比较少用到,但又不能丢掉,占用 了大量的高速存储资源,能否移到更廉价的存储设备上去? 1.2产品服务与定位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数据资源的爆炸性增长,政府、企事业单位每天产生的海量视频、语音、图片、文档和重要客户数据等资料如何有效存取?政府多个部门之间、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强烈的数据共享需求如何满足?如果

链路聚合技术介绍

局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链路聚合 (1) 链路聚合简介 (1) 链路聚合的作用 (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 链路聚合的模式 (2) 聚合组的负载分担类型 (4)

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简介 链路聚合的作用 链路聚合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组,使用链路 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出/入负荷在聚合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分担,以增加带宽。同时, 同一聚合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 聚合接口 聚合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它可以分为二层聚合接口和三层聚合接口。 2. 聚合组 聚合组是一组以太网接口的集合。聚合组是随着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 编号与聚合接口编号相同。 根据聚合组中可以加入以太网接口的类型,可以将聚合组分为两类: z二层聚合组:随着二层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只能包含二层以太网接口。 z三层聚合组:随着三层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只能包含三层以太网接口。 3. 聚合成员端口的状态 聚合组中的成员端口有下面两种状态: z Selected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接口可以参与转发用户业务流量; z Unselected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接口不能转发用户业务流量。 聚合接口的速率、双工状态由其Selected成员端口决定:聚合接口的速率是Selected 成员端口的速率之和,聚合接口的双工状态与Selected成员端口的双工状态一致。 关于如何确定一个成员端口的状态,将在“静态聚合模式”和“动态聚合模式”中 详细介绍。

4. LACP协议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协议。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处于动态聚合组中的接口会自动使能LACP协议,该接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其它接口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Selected状态的接口,从而双方可以对接口处于Selected 状态达成一致。 5. 操作Key 操作Key是在链路聚合时,聚合控制根据成员端口的某些配置自动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包括端口属性配置(包含端口速率、双工模式和链路状态配置)和第二类配置(所含配置内容请见表1)。 表1第二类配置 类别配置内容 端口隔离端口是否加入隔离组、端口所属的端口隔离组 QinQ配置端口的QinQ功能开启/关闭状态、添加的外层VLAN Tag、内外层VLAN 优先级映射关系、不同内层VLAN ID添加外层VLAN Tag的策略、内层VLAN ID替换关系 VLAN配置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 ID、端口的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VLAN报文是否带Tag配置 MAC地址学习配置是否具有MAC地址学习功能、端口是否具有最大学习MAC地址个数的限制、MAC地址表满后是否继续转发 说明: 还有一些配置称为“第一类配置”,此类配置可以在聚合接口和成员端口上配置, 但是不会参与操作Key的计算,比如GVRP、MSTP等。 同一聚合组中,如果成员端口之间的上述配置不同,生成的操作Key必定不同。如 果成员端口与聚合接口的上述配置不同,那么该成员端口不能成为Selected端口。 在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成员端口有相同的操作Key。 链路聚合的模式 按照聚合方式的不同,链路聚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分布式文件系统MFS(moosefs)实现存储共享

由于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我对访问量大的应用实现了可扩展、高可靠的集群部署(即lvs+keepalived的方式),但仍然有用户反馈访问慢的问题。通过排查个服务器的情况,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共享存储服务器NFS。在我这个网络环境里,N个服务器通过nfs方式共享一个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使得 NFS服务器不堪重负。察看系统日志,全是nfs服务超时之类的报错。一般情况下,当nfs客户端数目较小的时候,NFS性能不会出现问题;一旦NFS服务器数目过多,并且是那种读写都比较频繁的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下面是某个集群使用nfs共享的示意图: 这种架构除了性能问题而外,还存在单点故障,一旦这个NFS服务器发生故障,所有靠共享提供数据的应用就不再可用,尽管用rsync方式同步数据到另外一个服务器上做nfs服务的备份,但这对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毫无帮助。基于这样一种需求,我们需要对nfs服务器进行优化或采取别的解决方案,然而优化并不能对应对日益增多的客户端的性能要求,因此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采取别的解决方案了;通过调研,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访问不再是一对多的关系(1个NFS服务器,多个NFS 客户端),而是多对多的关系,这样一来,性能大幅提升毫无问题。 到目前为止,有数十种以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如 lustre,hadoop,Pnfs等等。我尝试了 PVFS,hadoop,moosefs这三种应用,参看了lustre、KFS等诸多技术实施方法,最后我选择了moosefs(以下简称MFS)

这种分布式文件系统来作为我的共享存储服务器。为什么要选它呢?我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实施起来简单。MFS的安装、部署、配置相对于其他几种工具来说,要简单和容易得多。看看lustre 700多页的pdf文档,让人头昏吧。 2、不停服务扩容。MFS框架做好后,随时增加服务器扩充容量;扩充和减少容量皆不会影响现有的服务。注:hadoop也实现了这个功能。 3、恢复服务容易。除了MFS本身具备高可用特性外,手动恢复服务也是非常快捷的,原因参照第1条。 4、我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作者的帮助,这让我很是感激。 MFS文件系统的组成 1、元数据服务器。在整个体系中负责管理管理文件系统,目前MFS只支持一个元数据服务器master,这是一个单点故障,需要一个性能稳定的服务器来充当。希望今后MFS能支持多个master服务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数据存储服务器chunkserver。真正存储用户数据的服务器。存储文件时,首先把文件分成块,然后这些块在数据服务器chunkserver之间复制(复制份数可以手工指定,建议设置副本数为3)。数据服务器可以是多个,并且数量越多,可使用的“磁盘空间”越大,可靠性也越高。 3、客户端。使用MFS文件系统来存储和访问的主机称为MFS的客户端,成功挂接MFS文件系统以后,就可以像以前使用NFS一样共享这个虚拟性的存储了。 元数据服务器安装和配置

下一代防火墙多链路负载技术方案

多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1.背景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网络对出口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很多企业都同时租用多个运行商链路,或者一个运营商的多条链路。通过多链路接入可以增加带宽,同时起到分流作用;多链路接入还可以起到链路备份功能,如果其中的一条线路断开,则自动使用另外一条线路;所以,在企业网络出口以多链路方式接入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多链路带宽资源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2.典型用户问题 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初建网络时的一个出口链路已经不能满足业务流量的带宽需求,所以许多企业通过新增出口链路的方式来扩展带宽。相比于直接扩容初始链路的带宽,新增出口链路更为灵活、方便和节约成本。同时,多条链路可以提高出口的稳定性,如果其中有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导致中断,另外的链路可以将流量接管过来,起到备份保障的作用。 多出口链路的部署方式,改变了业务流量“一条道跑到黑”的模式,当业务流量走到网关的十字路口前,从哪个出口走出去,成为多链路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多条链路带宽差异大:企业网络初建时,迫于成本压力,一般出口带宽都较小,而后期新增链路的带宽都比较大,造成非对称的多出口链路。 如果业务流量不能合理分配,就会造成一条链路带宽被占满,其它链路 还处于空闲,导致大量带宽被浪费。 2)多运营商网络质量差异大:目前,国内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质量不同,跨运营商的访问存在延迟很大,丢包较多的 现状。比如访问互联网的一个WEB站点,一般DNS服务器对一个域名只能解析出一个IP,如果该域名解析出是联通的IP,电信线路的用户访问

该IP的体验将非常缓慢。那么内网用户访问该WEB站点的流量该从哪个运营商的出口链路出去,才能有更好的网络体验,是网关设备必须要解 决的问题。 3)多种应用对带宽需求差异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各种网络应用对带宽的需求不同。比如P2P下载对带 宽需求非常大,因为P2P会产生大量连接,连接地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 均不固定,可以迅速的挤占出口带宽,导致业务流量无法正常转发,影 响企业业务运转和工作效率。 3.解决之道 网康下一代防火墙NGFW产品在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的功能的基础上,在网关模式部署时提供多链路负载均衡功能,以适应用户多运营商链路或同运营商多链路接入的应用场景。 NGFW 办公区1办公区N 核心交换机 …… NGFW多链路负载均衡结构图

FreeNas发布共享存储的三种方法

1.使用多块磁盘建立raid Freenas的raid级别定义 raid 0 ------------------------ stripe raid 1 ------------------------mirror raid 5 ----------------------- RAID-Z raid 10 \ raid 6 ------------RAID-Z2 UFS Volume manager(UFS卷管理)模式下,只能建立raid 0,1,3 ZFS Volume manager(动态文件系统卷管理)模式下,可以建立raid 0,1,5,6,1+0,还可以将磁盘设为备份模式 现在使用ZFS模式,利用4块硬盘建立一个raid 5 这个raid5建好了,少了30G的空间,也就是1.5块磁盘空间(理论上是只少一块盘的空间)

2.在新建的raid磁盘上建立2个目录,其中nfs目录等下做NFS共享,cifs目录等下做CIFS共享给windows 3.发布NFS共享 选择NFS共享的目录路径/mnt/raid-5/nfs,然后点击确定

发布出去的NFS共享如下图 由于nfs目录没有给other用户增加写入权限,所以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是不能写入数据的,需要更改目录权限 4.使用esxi进行挂载 成功挂载,如下图 进行写入测试 5.发布CIFS共享给windows客户端

发布出去的CIFS共享如下图 由于cifs目录没有给other用户增加写入权限,所以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是不能写入数据的,需要更改目录权限 6.在win 7上进行访问测试 写入测试 7.发布iscsi共享存储 小知识: iSCSI的主要功能是在TCP/IP 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封装和可靠传输。此外,iSCSI在IP网络封装SCSI 命令,且运行在TCP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