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1.油脂的组成、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

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可以表示为

(1)油脂结构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

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常见的几种高级脂肪酸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常见的有:

(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1.油脂的分类

2.油脂的物理性质

1已知下列物质:

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其中属于油脂的是()

A.①②B.④⑤C.①⑤D.①③

答案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完全酯化形成的酯,①⑤属于油脂,②中醇为1,3-丙二醇,不是甘油(丙三醇);③中酸为无机酸,④⑥中的成分是烃类物质。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②同种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甘油酯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③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

④天然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⑤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是油脂()

⑥天然油脂大多是由简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易错提醒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矿物油是多种烃形成的混合物,不属于油脂;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油脂属于酯类,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1)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17H35COOH+。

3H2O H+

(2)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3C17H35COONa+。

(3)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来制取肥皂,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肥皂的生产流程如下:

其中盐析的作用:加入的NaCl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使混合液分成上下两层,经分离得到高级脂肪酸钠盐及其副产品甘油。

2.油脂的氢化

由于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有饱和的,也有不饱和的,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如油酸甘油酯通过氢化发生转变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一过程又称为油脂的氢化,也可称为油脂的硬化。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2)由于高级脂肪酸中有饱和和不饱和两类,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食品店出售的冰激凌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D.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题点】油脂的氢化

4某物质的结构为

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1 mol该油脂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答案C

解析硬脂酸为C17H35COOH,软脂酸为C15H31COOH,根据油脂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油脂

分子中含1个和3个(酯基)。该油脂分子中的高级脂肪酸是混酸,和H2加成时得不到硬脂酸甘油酯;故1 mol该油脂一定条件下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酯基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与该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均为高级脂肪酸在甘油上的取代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异构体,

有两种:

【考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题点】油脂的氢化和水解

脂肪、油、矿物油三者的比较

物质

油脂

矿物油脂肪油

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含饱和烃基多含不饱和烃基多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液态液态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有的油脂兼有烯

烃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鉴别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不再分层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

热,无变化

用途营养素可食用,化工原料如制肥皂、甘油燃料、化工原料

1.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B.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

C.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

D.某油脂分子中,含有三种排列顺序相同的不同烃基,则由该分子所形成的油脂为混合物答案A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在油脂的结构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1、R2、R3都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为混合甘油酯,此时R1、R2、R3既可能是饱和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烃基。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结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B.乙酸乙酯、甲酸甲酯互为同系物

C.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答案B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高级脂肪酸中有饱和的,也有不饱和的,因此只有部分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酸乙酯、甲酸甲酯都是饱和一元酯,互为同系物;混合甘油酯是分子结构中三种烃基不同的油脂,是纯净物;矿物油是烃的混合物,植物油属于油脂。

【考点】油脂的综合

【题点】油脂的综合

3.天然油脂能够发生的反应有()

①皂化反应②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⑥加成反应

A.①⑤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D.全部

答案D

解析油脂属于酯,能发生皂化反应;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有些油脂还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以及溴水褪色(加成反应),碳碳双键也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故都对。

【考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题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4.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答案D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

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它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 。

【考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题点】油脂的鉴别 5.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的种类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烯烃 B .酯

C .油脂

D .高分子化合物

(2)该化合物的密度________。 A .比水大

B .比水小 (3)该化合物常温下的状态为________。 A .液态 B .固态

C .气态 (4)与该物质能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A .NaOH 溶液 B .碘水 C .乙醇

D .乙酸

E .H 2

写出该有机物与选出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B (3)A (4)ABE

+3NaOH ――→△

3CH 3(CH 2)7CH==CH(CH 2)7COONa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油脂的性质 【题点】油脂性质的综合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1.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 .

C 17H 33COOH 和C 17H 31COOH 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 C .油脂和石油不属于同类物质

D.油都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脂肪都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

答案D

解析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所以由C17H33COOH和C17H31COOH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油脂属于酯类,而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油和脂肪都是既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又含有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物质,只是在油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较高。

【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的概念、组成及结构

2.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

B.甲酸甲酯和乙酸

C.苯甲醇和对甲基苯酚

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甘油酯

答案D

解析根据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的定义可推知A项中两者属同系物;B项中两者属同分异构体;C项中两者属同分异构体;只有D项,油酸甘油酯中含有双键,与乙酸甘油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

【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高级酸与普通酸、高级酯与普通酯的比较

3.“脑黄金(DHA)”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碳碳双键,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A.(C25H51COO)3C3H5

B.(C25H39COO)3C3H5

C.(C26H41COO)3C3H5

D.(C26H47COO)3C3H5

答案B

解析因为饱和一元酸的通式为C n H2n O2,故含26个碳的饱和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26H52O2;分子中含6个碳碳双键,则少12个H原子,故其分子式为C26H40O2,结构简式为C25H39COOH。【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结构的推断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教案 中图版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 【承转】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看“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节农业第一课时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3、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4、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5、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新的农业基地。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

第四章水分 名词解释 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 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 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 B、云; C、霜; D、雾; 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 B、水果含糖量低; C、可引起落粒落果; D、植物多病; 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 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 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 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 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

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规模最大的税种。 一、增值税纳税人 (一)纳税人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 (1)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2)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地在境内。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 认定标准: 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1)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 (2)个人(除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 (3)非企业性单位。 (4)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制,登记事项由增值税纳税人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规定标准,且符合有关政策规定,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说明。 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不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说明。 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自其选择的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之日起,按照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照规定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扣缴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 (一)销售货物 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进口货物 进口货物,是指申报进入中国海关境内的货物。 (四)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第一节农业第1课时 教案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 布 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2.知道农业的含义和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3.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农业的东西和南北差异。 4.依据地形气候等知识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地区分布规律。 5.据图掌握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教师(展示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同学们学过很多类似的古诗,这些诗歌反映的是我们什么产业。 学生:农业。 教师:同学们看看周围有哪些物体用到农业产品。 学生:衣服、课桌、书本等。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导入二: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有些产业的发展。 学生讨论:地形、气候等。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能够在一个地区安排合适的农业类型。 二、推进新课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分组运用齐读、默读等形式认定教学目标。 (一)农业与我们 教师:我们刚才知道了我们周围的很多物品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呢? 学生:生物。 教师:对农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0、91页图文资料,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自己知道的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举相关农产品。 (成果展示)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 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 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 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 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 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 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 意识。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1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 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 。恩,是热 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 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 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 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14 C ,最低气温7 C 。请同学们注意 (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 (2)讨论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培训讲学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 四章

第四章水分 名词解释 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 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 B、云; C、霜; D、雾; 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 B、水果含糖量低; C、可引起落粒落果; D、植物多病; 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 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 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 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 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 1、水汽压单锋型日变化最小值出现在:()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与()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多选题: 1、农业气象学()()()() a、是大气科学和农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b、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c、是应用气象学的分之学科之一; d、是气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点领域。 四、简答题: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 气溶胶粒子对流层 二、填空题: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 )、( )、 ( )、( )、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三、多选题: 1、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对流层()()()() a、是大气的最底层; 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 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 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3、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 a、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 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 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d、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 4、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在对流层中各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2、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4、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5、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6、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7、气溶胶粒子能充当水汽凝结核。 六、简答题: 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二课时)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 A B C 课题:第二节 农业(第二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后两个标题: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走科技强农之路”。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农业发展和分布主要爱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理解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生知道了农业的地区分布,结合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对于因地制宜的观念学生也能理解,但对于走科技强农之路对于学生来说知道,但不甚理解,所以在此多利用课件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来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资料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 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3、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学习能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创新支点的设计: 充分利用实例和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识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来轻松突破难点,解决重点。 教学评价:在自主学习环节采用即时评价;在探究中应用小组评价;最后利用当堂达标对学生整体评价。 学习方法与媒体:图释导学法、问题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通过资料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以图释文,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分析法,培养学生通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构建动场】 1、知识链接:目的是温故知新 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绘农业地区东西部的分界线; (2)写出图中ABC 三地的农业发展的主要部门。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图片,问学生能否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学习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95-96页文本,理解农业生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

第一节农业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农业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产品。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3.运用农作物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4.明确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据图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及其优良畜种。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讨论、感悟理解农业对于家庭、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阐明农业的重要意义和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则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的方式培养学生历史、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各种农作物和牧区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综合分析专题地图,并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和讨论来提高学生对概括性比较强的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充分肯定我国农业巨大的发展成就,丰富爱国情感;通过辩证分析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地位,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农产品、牧区的分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通过商品粮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前景。 3.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各经济成分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只要基本符合,就多加肯定。)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考点聚焦 1.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卫星云图的判读: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雨下的愈大 二、友情提醒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段、具体、多变的;气候是多年、平均、稳定的。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下列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在未来48小时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降温10℃左右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东边日出西边雨D、海南岛春秋相连,长夏无冬 2.下列描述中,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 A、晴间少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终年寒冷D地中海地区冬雨夏干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5.下列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 A S B S C D 解析:沙尘暴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S”,加上向右的箭头表示前进,组成沙尘暴符号。如果箭头向上,表示扬沙天气。 6. 请你判断:在下列天气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合适(合适划“√”不合适“×”) ()1)、冬天,太阳升高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 ()2)、突然间雷电交加,许多人只好躲在大树下避雨。 ()3)、春天已来了,天气预报说近几天有寒潮,农民们还是决定插秧。 四、中考名题 中考题:下图中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1.变式题: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 B. 降雪、雾、霜冻、雷雨 C. 降雪、雷雨、霜冻、雾 D. 雾、雷雨、降雪、霜冻 解析:上两题主要考察各种常用天气符号尤其对 于雾、霜冻、雷雨、冰雹、沙尘暴等特殊符号,需要加强记忆。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第一章(地球大气)练习题 1、大气由、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等三部分组成。 2、在大气五个铅直分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的一层。 3、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大气中发生而形成的。 4、大气中的水汽和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红外辐射。 5、臭氧层位于 km高度的大气层。 6、晕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六边形片状和柱状冰晶对日、月光线进行折射所形成的。对吗? 7、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辐射)练习题 1、绝对黑体对于投射到其表面的辐射的反射率为(添数值)。 2、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为。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4、地面反射率随地表粗糙度的增大而。 5、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的吸收辐射与放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 6、冬、夏至日的太阳赤纬为°。 春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秋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7、光照时间(大于、等于、小于)昼长。 8、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变正的时间是日落前1小时,对吗? 9、大气量(m)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多吗? 10、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一定是直角吗?其计算公式为。

11、简述北半球可照时数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 12、试计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江苏省南京市(32°00′N,118°48′E)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第三章(温度)练习题 1、温度的是指一年中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气温铅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称为。 3、当空气做绝热上升运动时,其温度。 4、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绝热冷却。 5、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为。 6、下列城市中,夏季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A、广州 B、成都 C、上海 D、哈尔滨 7、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为。 A、辐射热交换 B、传导热交换 C、乱流热交换 D、潜热交换 8、下列城市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济南 B、南京 C、上海 D、广州 9、下列数值中,气温铅直梯度为℃/hm时,气层处在条件不稳定状态。 A、-0.2 B、0.3 C、0.8 D、1.3 10、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时。 11、为什么潮湿土壤的地面温度日较差比干燥土壤的要小? 12、空气达到饱和之后的绝热上升过程是绝热过程。(干、湿) 13、当逆温发生时,(促进、抑制)对流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生产概述

第一章农业生产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含义、农业生产的实质和特点; 2.掌握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 3.理解作物产量的含义,稻、麦、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4.了解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合理结构的调整趋势。 教学重点:农业、农作物生产的概念,农作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农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农业的含义、农业生产的实质和特点 1.农业:是指人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获取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广义的农业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狭义的农业只指种植业。 2.农作物生产:是指人们借鉴传统经验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栽培管理的一系列有目的的农事活动。 (1)实质:是以绿色植物为机器,将太阳能吸收转化为化学潜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 (2)特点:①严格的地域性;②强烈的季节性;③农业生产的连续性;④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⑤农业生产的综合性;⑥农业生产的经济性。 (3)基本环节:①植物生产;②动物生产;③微生物生产。 二、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 1.作物: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并由人工栽培的一切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林木。 2.农作物:是指被人们用来种植的大田植物。 分类 (1)按用途分为 ①粮食作物;谷类作物(水稻)、豆类作物(大豆)、薯类作物(马铃薯); ②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棉花)、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甘蔗)、嗜好作物(烟草)、药用作物(薄荷);

③绿肥与饲料作物(紫云英)。 (2)按特性分为 ①按温度不同分为:喜温作物、耐寒作物、喜凉作物; ②按光照时间不同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日中性作物; ③按水分不同分为:耐旱作物、耐涝作物、沼泽作物、水生作物; ④按C02同化途径不同分为:C3作物和C4作物; ⑤按播期不同分为:春播作物和秋播作物; ⑥按收获期不同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 三、作物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概念 (1)作物产量:是指农作物积累的所有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所收获的总干物质量。 (2)经济产量:是指根据栽培目的所需要的农产品收获量。 (3)经济系数:是指经济产量与作物产量之比。 一般来说,①以营养器官为主要收获物的农作物,经济系数较高;以生殖器官为主要收获物的农作物,经济系数较低。②收获产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农作物,经济系数较高;以蛋白质或脂肪为收获产量的农作物,经济系数较低。 2.产量构成因素 (1)禾谷类:单位面积穗数、穗实粒数、粒重; (2)棉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 (3)油菜: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 (4)大豆: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粒重。 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状况 1.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状况 (1)偏重于粮食作物生产,忽视经济作物生产; (2)偏重于种植业,忽视其他四业。 2.合理产业结构的标准 (1)满足人们对各种农副产品需求; (2)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潜力——社会效益; (3)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防止环境污染——生态效益;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同步测试

第二节农业 一、选择题 1.精准扶贫,园地制宜,适合湘西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A 柑橘、茶叶 B 荔枝、核桃 C 甘蔗、芒果 D 甜菜、菠萝 2.甲、乙两地分别为我国四大分区中的两处,都出产西瓜。经调查,在西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7月份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甲地所产西瓜更甜 B 甲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C 乙地所产西瓜在本地市场狭小 D 甲地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如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发展渔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B 西部内陆地区 C 亚热带山地、丘陵、高原地区 D 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5.下列不属于发展农业所需的自然条件的是 A 光 B 热 C 水 D 技术 6.下列著名畜种与牧区搭配正确的是 A 三河牛新疆牧区 B 滩羊青海牧区 C 牦牛西藏牧区 D 细毛羊内蒙古牧区 7.北方地区中主要分布在东北的经济作物是 A 棉花 B 甜菜 C 花生 D 油菜

8.张亮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 品名:葡萄产地:新疆吐鲁番 B 品名:柑橘产地:江西南昌 C 品名:香蕉产地:辽宁沈阳 D 品名:苹果产地:山东青岛 9.某采购员到下列四地采购农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辽宁省——小麦 B 乙——广东省——花生 C 丙——河北省——大米 D 丁——黑龙江省——大豆 10.《晏子春秋·杂下》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地形 D 河流 11.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A 禁止过度开荒 B 植树种草,发展经济林木 C 大力发展山坡种植业 D 发展旅游业 1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种植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13.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A 西藏牧区 B 青海牧区 C 内蒙古牧区 D 新疆牧区 14.在某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处的标签上,产品原产地的标注错误 ..的是 A 蔗糖——广西 B 花生油——山东 C 茶叶——新疆 D 面粉——河北15.下图是三个地区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这三个地区是:①东北三省②长 江中下游区③黄河中下游区,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A 甲-②,乙-③,丙-① B 甲-①,乙-②, 丙-③ C 甲-①,乙-③,丙-② D 甲-②,乙-①,丙-③ 二、解答题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一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农产品四大出口基地。 4、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布。 难点: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要求:阅读教材83页,完成下面问题,比一比谁收获的知识最多。 1、概念: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的产业。 2、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包括、、、、。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阅读教材84-85页,完成下面问题 1、历史悠久的农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最早栽培的国家。 2、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当前,我国的、、、、、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新型农业读85页课内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四大出口基地是:、、、等地。 (2)主要农产品有:花奔、、畜禽等。 三、主要农作物的分布阅读教材86页,完成下面问题 1、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和种类 (1)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豆类、薯类为主。 (2)分布:南方属于______ __产区,北方属于_____ __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分布相对分散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地,是重要的粮 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合作研究】---我参与,我快乐 1.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 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 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读课本图4-8、4-9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有什么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 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3.读课本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当堂达标】---我成功,我自豪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区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成都平原 2、提供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畜牧业 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 3、在地形陡峭的山区,水土容易流失,这里适宜发展()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4、下列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围湖造田 B、毁林开荒 C、退耕还林 D、开荒草原、种植粮食 5、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A、农业B、工业 C、商业D、交通运输业 6、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是() A、棉花、油菜子、花生 B、水果、玉米、稻米 C、大豆、小麦、肉类 D、粮良、小麦、玉米 10、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A、面食B、大米C、奶酪D、肉类 【巩固拓展】 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副业、渔业、林 果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 理,试述其理由(1)甲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2)乙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3)丙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2、读图,完成相关练习。请把A三江原平, 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D鄱阳湖平原, E成都平原这 G江汉平原6个粮食集中产区的 序号填注图中阴影中。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1.油脂的组成、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 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可以表示为 (1)油脂结构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 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常见的几种高级脂肪酸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常见的有: (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1.油脂的分类 2.油脂的物理性质

例 1已知下列物质: 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其中属于油脂的是() A.①②B.④⑤C.①⑤D.①③ 答案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完全酯化形成的酯,①⑤属于油脂,②中醇为1,3-丙二醇,不是甘油(丙三醇);③中酸为无机酸,④⑥中的成分是烃类物质。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教案

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课前准备 天气图、卫星云图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 月1 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使用“学乐师生” APP 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板书:天气与生活 二、新授 教师:展示图片一一北京的天气预报,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14C, 最低气温7C。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一)讲解 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从同学们的回答看,天气有哪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过渡:除了天气,我们常听到的还有气候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气候呢?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两个特点:长时间、变化小。天气同气候相比,有以下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