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4考点1 非洲 (含解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4考点1 非洲 (含解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4考点1 非洲 (含解析)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4考点1 非洲 (含解析)

专题二十四世界其他地区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考点一非洲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裂谷带。

①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②非洲沿20°E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2)气候:除南北两端少数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外,其余地区均为热带气候,有“热带大陆”之称。

①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②非洲气候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

主要包括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撒哈拉地区与纳米比亚海岸线处的热带沙漠气候等。具体成因如下图所示:

(3)河流湖泊:除刚果河水量大外,其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湖泊分布与成因如下图所示:

2人文地理概况

(1)自然资源: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森林和草场资源、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沿海的渔业资源丰富。

(2)工业: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北非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

(3)农业: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大多依靠出口初级农产品。

(4)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5)居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滨海地区、内陆高原、绿洲为人口密集区;民族成分复杂。北非多白种人,信奉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6)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环境恶化。

注意点

1.赤道地区并非都是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中部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的气候类型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

2.撒哈拉沙漠并非资源贫乏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分布区,地上为不毛之地,但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景观以热带草原为主

B.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C.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

D.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

答案 D

解析通过图示经纬线,结合轮廓特征判读甲国为利比亚、乙国为埃及。本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荒漠景观为主。图示区域海拔大多低于500米,地形应以低矮高原为主。乙国(埃及)因有尼罗河灌溉,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耕地面积广,盛产并大量出口长绒棉,但甲国不具备这个条件。

2.关于乙国境内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大B.多“V”型谷

C.流速平缓D.有凌汛现象

答案 C

解析尼罗河在乙国境内为下游河段,流经区域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基本没有支流汇入,径流量小;该河段地势平缓,河流流速缓慢,呈槽型;尼罗河下游无结冰期。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图中沙漠为撒哈拉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离岸东北信风影响所致,这类沙漠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4.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答案 C

解析图示季节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在图示区域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图示区域中南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河流处于丰水期,②③河段流经沙漠地带,降水稀少,蒸发、下渗旺盛,没有支流汇入,水量减少;③④河段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雨季,沿岸草木繁盛;④⑤河段为热带雨林带,森林茂密。

[考法综述]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地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地理命题的常用方法。关键是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命题法区域环境与农业生产

典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1)解答本题既要分析“水”又要分析“塔”。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富塔贾隆高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丰富,西非众多河流发源于此;高原海拔高。综合上述原因,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

(2)可从全流域统筹、水利设施、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结构以及立法等角度去分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

【解题法】对策措施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 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完成1~3题。

1.该国(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

答案 B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错;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B正确。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地势南部低,北部高,C错。位于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向现代过渡型,D错。

2.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答案 D

解析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为城市提供肉、奶等产品,该国北部城市少,缺乏发展乳畜业的市场条件,A错。南部沿海既没有寒暖流交汇,也没有上升流,没有大渔场,B错。该地木材产自热带雨林气候区,C错。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发展中国家,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D正确。

3.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④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铝土矿丰富,发展炼铝工业,接近原料地,①对。甲地位于雨林气候区,水源充足,并不依赖水库供水,②错。甲地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适宜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③对。没有海运条件,④错。

4.加蓬石油、森林资源丰富,但种植业较落后,已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加蓬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加蓬从2010年开始禁止原木出口,并制定了长期出口木制成品和半成品的目标。

(1)利伯维尔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与博韦处的河面海拔相比,马苏库处的河面海拔较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我国某企业从加蓬进口一批原油,北京时间2015年5月4日

18时电话联系对方,此时利伯维尔的区时是2015年5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加蓬原油出口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

(4)从自然因素考虑,在让蒂尔港建木材加工厂有哪些优势?

(5)分析加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

(2)高图示河流由马苏库流向博韦

(3)411 海洋运输

(4)森林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临近海洋,气候较凉爽,工人便于工作;地形平坦,利于建厂。

(5)全年高温,复种指数高;水热资源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1)依据纬度位置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2)两地位于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位置,则上游河面海拔高于下游。(3)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利伯维尔位于东1区,两地相差7个时区,据此可计算区时;中国与加蓬距离遥远,不易陆运;两国都临海,故可以采用海运。(4)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角度回答。(5)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土地资源,以及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

5.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出访非洲: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到西非几内亚湾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再到静卧西南非洲大西洋边的“石油之国”安哥拉,最后折返东濒印度洋的“动物天堂”肯尼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于罗安达,内罗毕年平均气温较低,且一年有两次雨季,长雨季大约是3月到5月,短雨季大约在10月到12月,解释内罗毕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肯尼亚境内大大小小的湖泊,多是东非大裂谷的作品。分析这些湖泊的主要成因。

(4)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尼日利亚是非洲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系其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分析中尼经贸往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平均气温较低。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3月到5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

流,降水较多;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湿润空气,遇东非高原的

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形成长雨季。10月到12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形成短雨季。

(2)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国土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高。青尼罗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有降水、湖泊水作为这些大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3)东非大裂谷为张裂地带,由南向北纵贯肯尼亚,沿张裂带易形成构造湖。

(4)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的发展;促进能源、加工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和洋流等。纬度更低的内罗毕反而气温较低,说明不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位于南热带,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两次。再通过盛行风示意图,可知吹拂来自海洋的东南风时期带来较多降水。第(2)题,既然成为水塔,应具备两个方面优势:海拔高度和水源条件。第(3)题,东非大裂谷断裂下陷形成很多湖泊。第(4)题,区域合作互通有无,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全面总结复习教案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全面总结 1.“3S”技的“应用地理”领域(详见下表) 2.高考常考的中国地理知识有哪些? ⑴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纬度大部分为温带、海陆兼备);⑵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⑶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前者为地壳隆起抬升,后者为风力沉积作用);⑷台湾和滇藏地区地震多(前者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后者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⑸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和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低(前者为四川盆地北边秦岭阻挡冬季风,后者为青藏高原地势最高);⑹塔里木盆地气温年较差大和海南气温年较差小(前者地处内陆盆地、地表结构单一,后者纬度低、太阳高度全年变化小、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⑺南京、武汉和重庆成为我国夏季的“三大火炉”(地处长江谷地、夏季受副高控制、城市热岛效应); ⑻青藏高原边缘等温线最密集(海拔高差大、温差大);⑼台湾岛和海南岛降水东多西少(东部为迎风坡,西部为背风坡、东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⑽长江上游水能资源最丰富(上游落差大,水量大)。 3.华北地区什么时候盐碱化的程度最高?为什么?(大纲版专用) 春秋季。水盐运动规律是春秋季返盐,冬季稳定,夏季淋盐。春秋季节,气温高,蒸发旺盛,使得土壤深层的盐份带到土壤表层,加剧了盐碱化。此外,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沿海海水倒灌,地下水矿化度高,也是盐碱化的原因之一,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是另一个原因。同时需要注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沿线地区也会造成盐碱化问题。 4.世界上三大黑土分布区在哪里? 黑土肥力高为什么还要培肥?(大纲版专用) 我国东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黑土以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合农耕而闻名于世。黑土肥力高,但无限制的用地会导致肥力的耗竭,此外,加上雨水冲刷严重,肥力流失,因此要注意培肥。 5.紫色土与红壤相同吗?(大纲版专用) 紫色土和红壤都分布在我国南方,都是在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铁、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发育成的土壤。但是紫色土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暖热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到盆地底部,其中所含的铁、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是一种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油菜、水稻。而红壤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含铁、铝成分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一种低产土壤,适合茶树、杉木、马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洋流)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汇编6(洋流)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回答1~2题。 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读图6安哥拉示意图回答~4题。 3.如在装船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石油泄漏,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圣保罗 B.上海 C.悉尼 D.孟买 4.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B.海区水温高,属于热带鱼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 在一个较强洋流,此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 要影响。回答5~7题。 5.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6.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温和多雨

高三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复习名师教案

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复习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专题 高考考纲: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旅游业的影响 1.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为开发与规划服务的,它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2)客源市场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化背景 旅游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背景,直接决定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4)经济背景 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例如,资金、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条件。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5)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指在保证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点)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 1.(2019·高考全国卷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地理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地理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地理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地理二轮复习总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在巩固双基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概括起来就是“深化”“综合”“应用”三个方面。 一、深化 1、深入研究考纲,重视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的读图能力,和描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2、构建知识结构,二轮复习应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书本,整理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知识点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 3、调整复习方法,以相同或相近范畴为线索,打破现有教材的顺序,立足专题,着眼全局,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查缺补漏,切忌简单地重复。 二、综合,是指专题的设计与落实要以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以主干知识为线索,突破教材原有的逻辑体系,建立新的逻辑体系,建立“选、讲、练、评”的教学模式。 (一)专题选择

1、精选内容 (1)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内容。 (2)涉及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主要过程的内容。 (3)涉及人文地理,区域开发和整治的内容。 (4)和地理热点相关的内容。 2、主要专题。等值线专题,地球运动专题,气候专题资源和灾害专题及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治动,城市等专题。 3、专题的复习方法 第一步,教师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专题整理示例。 第二步,建构、分析专题的模式。 第三步,学生自己完成专题,老师在方法上进行具体指导。 第四步,对基本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典型习题解法指导。 第六步,对考试中出错内容进行补偿考试。 三、应用,是指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是学科能力和高考能力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特别关注三点: 1、由已知知识推未知知识。 2、掌握解题方法,注重小专题知识总结学会知识迁移。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掌握运用书本基础理论解决社会实际

2019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题组训练十七世界地理1含解析

十七世界地理 2014年4月29日,,完成第11~12题。 11.(2015四川成都七中三诊,11,区域特征)南非(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广阔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西南沿海夏季多雨,利于农耕 D.西海岸有寒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12.(2015四川成都七中三诊,12,地球运动)开幕日后一个月内( ) A.开普敦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B.正午天安门旗杆的影子增长 C.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缩小 D.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答案:11.D 12.A 27.(16分)2014年世界杯足球决赛于当地时间(西三区)7月13日16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钠球场打响,经过激烈拼杀,德国队战胜阿根廷队捧起了大力神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简图,阿根廷简图。 阿根廷地理简图

德国简图 材料二: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2015江西五校联考,27,地球运动)一位正在悉尼(东十区)旅游的学生,想在当地观看决赛全场直播,至少应在7月日时之前打开电视。 (2)(2015江西五校联考,27,区域特征)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地表物质以冰碛物为主,乳畜业发达,但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简要说明北德平原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 (3)(2015江西五校联考,27,农业区位)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4)(2015江西五校联考,27,区域特征)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答案:(1)14 5 (2)北德平原气候温凉(夏季凉爽),多雨潮湿(全年降水均匀),日照少,土壤比较贫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3)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 (4)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28.(12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5月4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启程出访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图1),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在特殊历史节点传承中非友谊,中非关系因此访再度被世界聚焦。 图1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宿州二中南校区高三地理备课组 2018-1-1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9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4、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

2019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理化、生物等等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19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 漫天撒网,应以干带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 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 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 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

的分析。如在学过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国东北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措施:以大规模经营来应对市场竞争;发展先进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等。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起,经济衰退,振兴后,联系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区如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煤炭城市焦作的产业转型,宁夏煤城石嘴山市经济的转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高三地理二

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7-2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3·北京)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D 2.A 3.D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地理现象。同纬度地区,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因此甲地总是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但不同纬度日出早晚除了与东西位臵有关外,还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甲地并非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故A 项错误;漠河地处北极圈以南,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B项错误;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水岭之一,故C项错误;松花江干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初春结冰与融冰时出现凌汛现象,故D项正确。第2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根据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根据该区域河流流向分析,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区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C项错误;东

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非商品棉基地,故D项错误。第3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人口迁入地区。结合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口迁移知识分析,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及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故D 项正确。该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少,人口迁移主要以国内迁移为主,故A、B、C项错误。 (2013·安徽)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4~5题。 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 5.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 典型例题一: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问题。 (1)分析沿ac线水平衡的变化及原因。(6分) (2)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判断A、B、C三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主导因素。(12分) 参考答案: (1)从a到c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2分) 原因:a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1分)往北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减少。(1分)再往北走,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进一步减少;太阳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大。(1分)到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1分) (2)甲处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位于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

而来)的背风坡,加上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6分)冬半年东北信风来自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降水少,蒸发量大。4分) (3)A处:灌溉农业;(2分)主导因素:灌溉水源。(2分)B处:畜牧业;(2分)主导因素:草场茂盛。(2分) C处:种植园农业;(2分)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2分) 典型例题二:(2016·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_。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域盐度高的原因。 (3)简述A海域水量平衡值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2)B海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A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量支出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大,水量收入多。 典型例题三:(2017·山东高二月考)图Ⅰ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图Ⅱ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位关系示意图,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起点低、内容细,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延续与深化,在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基础之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二轮复习应该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二、二轮复习专题划分的依据 (二)高考考核目标的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轮复习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高考的要求与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在于这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是高考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 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 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

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的农业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地理高考复习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命题趋向】 本专题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有关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与地理坐标;另一部分是有关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对于第一部分高考将会着重考查经纬线、地理坐标等实际应用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考查地图知识的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应用。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1)借助常见的图例、注记,利用地图上的方向判定规则、比例尺、等值线判读技能等,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3)运用地图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及探寻地理事物间的联系。 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是以等高线图为切入口,考查识图能力;少量涉及地图上面积的估算、地形特征的描述。 2.从考核形式上看,有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有的设置试题情景,情景上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 3.从考查能力上看,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以后在多类等值线图中都可以借鉴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 命题趋向:1.常规地图上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可能会设置新情景,增加试卷的亲和力,营造轻松、熟悉的考试氛围。2.地图上面积估算、等高线地形特征的文字描述,试题的难度要求可能降低;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结合的试题可能增加。 【回归教材】 测试要点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 测试要点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3、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两江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复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各类知识结构的差异,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重图文转换能力 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从图表中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4、狠抓落实,强化规范答题,重方法技巧培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 高考考纲: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1.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①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E 南极洲、F 北美洲、G 南美洲。 各大洲分界线:(右表)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③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④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经纬网定位:经纬网定位是区域 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通 常可以借助“十”字法或“井”字 法进行识记。如: “双30”,指 的是30°E、30°N 的交点,记忆为尼罗河河口或者开罗 附近,以此作为参考点,思考相对位置。 2.其他定位方法:(1)相对位置定位:借助熟悉的点, 根据相对位置定位。(2)轮廓、形状定位:每个区域都有 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3) 典型区域特征定位: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 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 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定位的重要线 索。(4)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 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2019·常州一模)西班牙的耶罗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 多地形雨。读图,回答1~2题。

1.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 A.东南部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2.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 ) A.受信风影响 B.受副高影响 C.受洋流影响 D.受人类影响 (2019·皖南八校模拟)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 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 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3~ 4题。 3.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气候湿冷 B.风力较大 C.土壤贫瘠 D.光 照不足 4.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 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 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原因主要受(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5.(2019·衡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 165米。 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山脉东 南侧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 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树分布;西北地区气候宜人,花 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右 图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简述M地有棕榈树生长的原因。(4分) (4)试分析说明阿特拉斯山区域适宜发展高山滑雪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考点二东亚—日本与中亚 一、东亚与日本 1.东亚 (1)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3)气候:东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4)经济:沿海经济发达,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广泛种植。2.日本(25°N~45°N,125°E~150°E) (1)范围: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 其数千个小岛与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右图) (3)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 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 季风气候 (4)工业区:①主要分布区:太平 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考点1 天体系统、地球与宇宙探测 (含解析)

专题二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考点一天体系统、地球与宇宙探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物质性: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 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 太阳系 2 地球的普通性 (1)结构特征与类地行星相似。

(2)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3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水的存在(←适宜的温度) 注意点 1.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 一是它必须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 2.北极星与地球并不属于同一个恒星系统 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地球是一颗行星,属于太阳系这个恒星系统。 3.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并没有区别 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1.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体系统规模不等,分为五个层次 B .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C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D .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相同 答案 C 解析 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可分为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等四个层次;天体运动速度和许多因素有关,质量只是原因之一;日地距离适中,保证了地球温度的适宜性;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也不相同。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9年9月

2018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电子教案

2018高三地理二轮复 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18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学过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国东北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措施:以大规模经营来应对市场竞争;发展先进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等。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起,经济衰退,振兴后,联系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区如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煤炭城市焦作的产业转型,宁夏煤城“石嘴山市”经济的转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五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5.2 区域可持续发展 【思维导图】 考点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考例导悟】 例右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 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 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 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 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 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 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主干精讲】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问题判断 (1) 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2)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

土地荒漠化。 2.原因分析 (1) 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2) 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3.防治措施 (1) 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 (2) 工程措施:因地制宜。 (3) 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迁移应用】 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 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 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B.流通区 C.形成区D.外围区 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 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 C.沙漠面积扩大D.湖水盐度下降 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为冲积性黄土母质在海浸母质上沉淀而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发展了“上农下渔”农业模式,即挖土成塘,注水养鱼,堆土成台,在上耕作。图Ⅰ示意该三角洲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和底层土壤盐碱状况,图Ⅱ示意“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该三角洲盐碱地的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表层土壤含盐量低于底层含盐量B.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含盐量 C.三角洲滩涂裸地底层含盐量最高D.乔木林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最大 4.台田的盐碱程度一般比普通农田低,其原因可能是 A.台田气温低,蒸发弱B.台田降水量大,利于排盐 C.台田地下水埋藏较深D.台田土壤板结,盐分不易上升 5.限制该三角洲“上农下渔”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水源D.热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