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美国

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势头至今依然强劲,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年,美国有各类公益基金会万家,总资产达亿美元,比年总资产增长,为公益事业提供资金亿美元,比年的拨款金额增长。年美国公益基金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相对于年,总资产增长,拨款金额增长。美国公益基金会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公共事业、艺术文化等领域年这几个领域所占总拨款金额的比重分别为、、、,可以说,公益基金会的贡献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美国,基金会分为两种:公共的慈善机构性质的基金会和私人基金会。对前者,其红利、利息、中间收入、无关宗旨商业活动等不用交所得税。私人基金会不需要交无关宗旨商业所得税,但是要交消费税,其比例很低,只相当于净投资收益的。而且其前五年的平均慈善支出超过一定数目,这个比例可以减少到。

英国

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扶贫救济,教育援助,宗教慈善,卫生健康,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的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动物保护及福利,业余体育运动,促进人权与和解,针对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及普及。

在和威尔士地区,截至年底,有近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

英国政府每年提供给民间公益组织的财政资源共约亿英镑。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英国政府的博彩受益。英国的博彩事业由英国文化部下设的全国博彩运作委员会经营,每年博彩收益的通过文化部下设的两个政府基金——新机会基金和社区基金——分配和全

国的各级各类民间公益组织。分配方式主要是通过分设在全国各地的基金分支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竞争性基金分配。十年来由博彩事业提供给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总规模达亿英镑。

有无“慈善号”是关键

英国的公益组织分慈善机构和非慈善机构。公益组织到慈善委员会登记之后拥有了一个慈善号,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税收政策,否则只能适用与企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和相同的法律形式。

英国的“慈善”含义广泛。新近修改的慈善法案规定了十二个领域。目前,英国大概活跃着万个公益组织,但是注册的“慈善组织”为万家。

德国和法国德国

法国

德国和法国的非营利组织代表了以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特征的非营利类型。法国公众每年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数额高达数十亿欧元。

所有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法人都可免税

只有位于德国境内,并且受德国公司税法管辖的企业才能提出税收优惠要求。没有法人资格的,就没有资格去要求税收优惠。所有受公司税法管辖的法人实体,包括协会有限责任公司、基金会和合作社都具备要求税收优惠的资格。其要求能否获批,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法人实体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与社会公益目的、慈善目的或者是与教会相关的目的相关。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卫书记的指示,省政协把发展我省森林旅游作为2010年调研重点课题。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今年6月钟文主席、张海国、邱德群副主席带队,分三组赴安徽、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考察调研;9月组织了由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省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深入我省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等森林旅游景区实地调研;9月17日、11月13日钟文主席主持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11月21—23日带领调研组相关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在三亚召开的全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工作座谈会。调研组在深入考察调研,充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此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调研组认为:海南蕴藏着宝贵、丰富、独特、原始的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但目前开放开发利用的很少,总体上还是消极保护和单一利用模式。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应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坚决摈弃?开发即破坏?的错误认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和决心,把海南作为一个整体森林公园来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打造集雨林观光、森林保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热带海岛森林公园?。 一、海南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优势得天独厚 (一)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海南四面环海,四季如春,冬季可避寒,夏季可避暑。特别是森林空气清新,细菌含量少,植物精气丰富,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调研组在部分林区实时测定,海南热带

雨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局部地区高达5万个以上,其中霸王岭高达8万个以上。海南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发展森林旅游、健康产业的?金字招牌?。 (二)稀缺独特、原始神秘的热带森林资源。海南是全国热带天然林保存最完好、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全省现有森林面积3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59.2%。其中天然林面积989万亩,包括200多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海南被誉为热带生物?基因库?,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600多种,蝴蝶等昆虫6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云豹、巨蜥等15种;全省有5大类24种湿地,面积近550万亩。热带雨林植物景观典型神奇,地貌景观雄伟壮丽,水体景观瑰丽迷人。这些宝贵珍稀的森林旅游资源,在国内独具特色,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对游客充满了吸引力。 (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山海资源。海南省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有1528公里海岸线、280个岛屿、68个海湾,有珊瑚礁、红树林、青皮林等构成的生物海岸,山海相连,蓝绿相依,是我国唯一既可发展热带滨海度假、又可发展热带山地雨林度假的区域。 (四)丰富多彩、浓郁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海南不仅有富集的森林旅游资源,而且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本岛独有的黎族,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包括黎锦、船形屋、农耕、文身、老古舞、独木器、鼻箫、歌谣、礼仪风俗等,极能有效地激发游客的兴趣和热情。神秘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别致的乡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海南森林旅游的潜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浅谈英语导游的现状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浅谈英语导游的现状原因及其相应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旅行社的窗口和旅游业的灵魂。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的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形象。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正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旅游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对导游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导游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成为很多英语专业大学生寻找工作时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英语导游现状策略 【正文】 1.我国英语导游人员的现状分析 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的导游资格考试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从事导游活动的导游人员。首先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导游人员不断增长,但人才却显得十分缺乏,且导游服务质量一直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高的导游人员十分缺乏,导游人才危机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英语导游人员素质更是不高。英语导游队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其次英语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英语导游人员收入由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购物回扣和小费五部分构成,享有较优厚的福利待遇。但随着旅行社

深入改制和市场竞争,大部分英语导游人员没有了基本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被取消,只剩下回扣和少量小费。很多旅行社未能给导游人员提供医保、社保和养老保险,使得很多英语导游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英语导游人员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只得获取商品经济中的“回扣”、“返点”和“小费”等等所谓的“灰色收入”。一个职业应当有较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确保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获得不断的努力和追求的动力,这样这个职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因此英语导游人员收入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游职业的发展。还有就是英语导游及其中、高、特级导游人才稀缺。据《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低等级(资格和初级)英语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96.3%;中、高、特级英语导游人员人数尚不到4%;特级导游人员全国只有27人。这说明我国英语导游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高素质的人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因此,必须尽快培养高素质英语导游人员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英语导游,尤其是提高英语导游的素质,因为这不但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2.英语导游现状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英语导游人员结构知识的老化。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英语导游人员应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导游工作的需要。而大部分英语导游人员很少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只是不断重复过去的导游词,看不到旅游景点的发展变化,在现实中一些英语导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导游职业未来发展趋势浅析

导游职业未来发展趋势浅析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中级导游吕晓亮2015-2-2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4年度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旅游36亿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1.09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而上海旅游局公布的上海旅游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旅行社自组团国内游人次下降12.8%,旅游社接待国内游人次下降15.9%,出境游微涨0.28%,基本与去年持平。上海呈现出与全国截然相反的旅游格局。但同时,上海在全国旅游出行城市中始终排在前三位,上海的游客都去哪儿了?根据某在线旅游网站统计,2013年跟团游和自由行人数比例是6:4,而到了2014年为5.5:4.5,未来将趋向1:1甚至不排除自由行超过跟团游人数的可能。由上述分析可以推测出上海游客更多的是选择了自由行、自驾游,由于上海城市的白领一族文化层次高、收入水平高,跟团的大众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出游需求,他们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通过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本人提出导游职业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 第一、由过去单一知识讲解型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当旅游业刚起步的时候,看山看水看风景成为了游客首选,所以对导游的要求就是会讲解自然和人文知识。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和出游见识的增长,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一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讲解,同时又出现了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等细分旅游市场,有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和主题旅游项目,还有滑雪、滑翔、潜水、登山、户外等技能型,以及茶艺、陶艺等以技艺为主的旅游体验项目。总之,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和特色化。而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将改变导游旧有的职能,互联网可以有效地集聚导游资源,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因为导游是最了解当地文化和特色的专业人士。会讲解、懂技能和能提供旅游方案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市场所需。 第二、从过去传统的利益链末端逐步走向前端。传统的利益链是游客先到旅行社咨询签约,旅行社安排好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导游最后一个登场执行旅行社委派的任务。因为导游是利益链上的最后环节,所以旅行社的业务量将直接决定导游的生存状况。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成熟,可以有效地集聚庞大的导游资源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导游将从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内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内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范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内容需要富有文化的内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内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

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也已延伸到“创意产业”领域,并将其分为商品、服务和知识产权三项。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将创意产业解释为,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由于其文化内涵性,在一些地方,创意产业也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的内涵十分丰富,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都不太相同。大体上,世界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主要有四种: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的创意产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版权产业;中国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国香港特区的创意工业。 表1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导游服务现状及对策.....

导游服务现状及对策 摘要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起主导作用,导游素质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旅游产品的质量。在旅游活动中起纽带最用的导游服务,面临的是浮渣多变的环境。若处理不当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进行简要分析,为导游服务提供一些参考。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它的重要性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得到体现: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质量、旅行社的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推广等等。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以社会生活自然和人文环境为题材,以各种游客为对象,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重组,用口头语言进行一种意境再造。目前,由于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屡屡出现讲解质量问题,导游人员出现此类问题,归咎于什么原因,自身还是外因,都需要我们去探讨、了解。我通过对导游服务现状的研究分析,将提出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实际应用效果的导游服务理念,以便于服务日渐增加的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群体。维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希望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旅游市场。在这个新的旅游环境中,导游、游客、旅行社三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化、合理化。因此,本文就导游服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业;常见问题;导游服务;解决对策

:导游服务现状及对策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tourism, tour guides play a leading role, the quality is low, service quality is related to the tourism product quality. The link with the most tour guide service in the tourism activities, is facing the scum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 If processing is undeserve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Therefore, common problems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tour guide services are analyzed,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our guide service. The tour guide is the soul of tourism, its importance can be reflect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and tourism product sales, the quality of tourism, travel image promotion and so on. The guide is a guide to the social life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as the theme, with all kinds of touris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finishing the reorganization of his knowledge, with the oral language of a kind of artistic conception reengineering. At present, the tour guide quality uneven, often appear on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tour guides, such problems arise, due to any reason, their own or external, we need to explore, to understand.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my tour guide service, will put forward more effective, mo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our guide service concept, in order to service the increasing consumption levels of different tourist groups.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Hope that we can create a more reasonable, more perfect tourism market. In this new environment of tourism, tour guides, tourists, travel between the three balance, rationaliz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our guide servi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tourism industry; common problem; the tour guide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导游的生存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导游的生存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开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有关研究资料显示,1978-20XX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从180万增加到8348万,增加了45倍,年均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从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同时,我国知识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临近,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导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导游却没有较稳定及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缺乏良好有序的管理,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承受的精神与身体的压力大.因此解决导游生存危机,才能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才能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1.导游职业 导游, 既指活动, 也指从业人员.这里我们指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 即导游员.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是指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游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旅行社对导游的需求增大,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旺季,旅行社的专职导游供不应求.我国旅游市场需求日增长,导游队伍迅速扩大,社会导游成为导游大军的主体.目前,兼职导游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不以导游工作为主要职业而是利用空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又被称为业余导游员.他们主要出于对导游工作的热爱与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西方,这类导游员的人数很多,而且层次较高.另种是以导游为主要职业,但不属于某家旅行社,而是以签订临时合同等形式为多家旅行社服务的导游员,又被称为自由职业导游员.这类导游员在中国还不多见,但是一种发展趋势. 社会导游人员多以兼职者身份在假期从事导游工作,与所服务的旅行社之间并无人事隶属关系, 以及固定的合作关系,旅行社无法对其实施日常培训工作,而对导游人员的行政管理也仅限于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年审制度.现实中,社会导游游离于旅行社内部管理和国家旅游行政管理的边缘,形成其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上双重缺位的真空状态. 从国家干部到自由职业者 新中国的导游最早出现在1954 年, 随着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演变趋势及启示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人们生产生善人类居住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世界了国际森林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森林问题已成为相关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续发展的焦点问题,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致力于开展以“获取全球森林信息”为目标的森林资源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FAO最新开展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以掌握世界森林可持续为目的,对199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及其功能效益变化趋势进行了监测与评估。并于2006年2月国森林论坛发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公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球及各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林资征: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巴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国(3.4%)(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积占全球的50%以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世界上也有62个国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不到10%,其中,有些国家如莱索托、吉布提、埃及、利比亚、科威特、摩纳哥和瑙鲁不足0.5%。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全球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和的森林是私有林。《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涉及的229个国家和地区中,74%的国家其公有其中47个国家的森林全部公有;24%的国家其私有林超过50%,其中纽埃岛、库克群岛和基里巴岛国和群岛森林全部私有。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森林全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有林分别占98.4%、92.1%、83.1%和72.0%,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为57.6%。 (三)世界各国森林每公顷蓄积差距大。世界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大水平(110立方米/公顷),其中14个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超过200立方米,瑞士、奥地利地区高于300立方米,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方米。多数国家森林每公顷蓄积不水平,包括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泰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森不足50立方米,有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低于10立方米。森林

浅谈导游发展的未来

浅谈导游发展的未来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转型可能转死,不转型,肯定等死,早晚就是一个“死”,怎么才能浴火重生呢?就连石班瑜一个星爷的金牌配音,都转型当导游了,看来我们各行各业都要转型呀。 今天我们说说导游如何转型吧,导游的明天如何发展? 首先说说现在,导游的情况,就拿我们洛阳来说说吧! 洛阳是一个旅游大市,旅游条件丰富,但是并不是一个旅游强市,并且淡旺季特别明显,这和多年的洛阳旅游政策是分不开的,多年来旅行社协会群龙无首,旅行社发展缓慢,国际大旅行社少,知名度不够,其次导游协会也管理混乱,无所作为,自由导,野导等盛行。洛阳旅游景区给洛阳旅行社的门票折扣没有优势,导致洛阳旅行社地接量逐年降低,并且除了花会以外,洛阳宾馆住宿价格低廉和相应的星级不匹配,购物店不成规模,小而散,几乎出于停业状态等等问题。这些旅游相关的产业和服务都没有很大的规模。但是全国旅游的发展迅速,2016年1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6年发展预测》。蓝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10%和12%。入境旅游在近3年来首次出现增长,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1.33亿人次,较上一年增长4%,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0.6%。各地区相互竞争客源,近几年来国家对旅游业也是空前的重视。 这个已经说明,我们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导游更是一个不错的职业。所以你选择导游这个行业,也算是选对了。 其次,国家最近对导游的发展也是很重视的,导游是整个旅游行业的第一现场服务人员,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且自驾游,自由行等新兴旅游模式趋于上升,需要导游的家庭团,小包团需求增加。整顿和规范导游市场是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并且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此间举行的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拓宽导游执业途径,建立导游服务预约平台;游客既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导游,也可线下自主联系,实现交易方式完全放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第4期 [3]Shackleton S E,Dzerefos C M,Shackleton C M,et https://www.doczj.com/doc/777388562.html,e and trading of wild edible herbs in the central lowveld savanna region,South Africa [J].Economic Botany,1998,52(3):251-259 [4]Gatto M A,Sanzani S M,Tardia P,et al.Antifungal activity of total and fractionated phenolic extracts from two wild edible herbs [J].Natural Science,2013,05(8):895-902 [5]牟光福,覃勇荣,黄冬阳,等.广西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6,04:129-133 [6]徐艳琴,刘勇,胡生福,等.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199-6202 [7]季梦成,范淑英.江西水生野菜资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04:33-34 [8]梁同军,冯艳,陈波红,等.庐山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特征及应用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6,03:37-41 [9]宋玉赞,叶贺民,赵健.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3:162-163 [10]徐艳琴,刘勇,胡生福,等.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199-6202 [11]翁德宝,黄雪方,杨基楼.四种南京地产栽培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03:288-292 [12]林春华,谭雪,郭碧瑜,等.几种人工栽培野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价值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6,07:23-24 [13]肖庆礼.江西几种主要野菜资源及其药用价值[J].江西农业科技,1981,10:26-28 [14]关佩聪,刘厚诚,罗冠英.广东野生蔬菜资源的分类与利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4:7-11+50 罗素梅(1984-),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资 源植物学研究。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谭桂清 (国营宽甸满族自治县黎明林场,辽宁丹东 118200) 介绍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对 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些问题,对于其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1开发不合理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考虑到周边设施的配套、市场需求、资金需求、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但是,一些地区看到其它地区通过森林生态旅游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未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就在本地上马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结果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 2.2超量接待游客 一些生态旅游区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超量接待游客,造成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1],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不惜大肆破坏生态环境,修建道路、宾馆等设施,导致水土流失,森林被破坏。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当地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数量减少。 2.3管理滞后 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一定的专门人才。但是,当前由于森林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较好,发展过快,森林旅游景点遍地开花,而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相对滞后,使开发过程不合理,生态失衡。2.4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生态意识思想教育还跟不上。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不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营过程中废弃物随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同时,部分旅游者环保意识淡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人 们越来越渴望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森林生态旅游正是短暂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方式。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82年才建立起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随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大量增加,森林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科学解决对策,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森林生态旅游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2000余处,其中国家级257处,四川卧龙山、贵州梵净山、广东鼎湖山等20余处加入了国际生物保护网。自1982年首个森林公园成立以来,这30多年来又相继成立了2000多个,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极为显著。另外,当前我国景区数量已达到26000多家,2012年发布了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至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达到225处。通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观,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增加当地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无形资产。2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在发展中还存在一 3 2〇

浅谈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摘要] 随着人民经济增长,旅游业渐成为一大热点,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隐患,导游人员是导游服务的提供者,要以满足游客的正当需要为目标,一名合格的导游应具有市场观念,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导游员的素质决定着导游服务质量,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旅游产品使用价值。因此,高素质才是发展旅游业,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关键,作为旅游中的核心人物,导游人员素质也关系到旅游业整体形象,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一名合格的导游就应该提升自身素质。 【关键词】导游人员导游素质服务质量 一、我国导游为何会出现这种现状 1. 导游只是面窄,学历层次偏低 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导游队伍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1.7%,大专学历者占39.4%,本科以上学历者占18.9%。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一些,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 导游人员等级偏低。导游队伍中持导游资格证书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96.3%;中级、高级、特级导游供过于求、竞争激烈, 直接影响导游的收入和导游市场的秩序。

掌握小语种的导游比例小,从语种结构来看,中文类导游人员与外语类导游人员的比例为5:1,其中中文类导游人员占83.9%,外语类导游人员占16.l%。在外语类导游人员中,一些语种人数与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数量不成比例,如我国客源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韩语、泰语、意大利语的导游人数太少。因此有的旅行社只能用英语导游代替,游客无法听懂导游的介绍,投诉和抱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层次的旅游者都有。这就要求了导游自身也需要提高,而不能照本宣科或者仅仅局限于景点知识的介绍。然而,很大一部分导游经验不足,综合能力差;有些导游连基本的讲解技能也未过关;有些导游应变能力较差,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部分导游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更有甚者,某些导游因缺乏相关知识疲于应付,常常用讲笑话或者唱几首歌的方法来打发游客。 2014年01月16日几点三十八分人民日报,一段丽江导游辱骂游客“不买东西比卖淫可耻”的视频,以及一段石林导游辱骂游客“婊子”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有关部门已对涉事旅行社和导游等相关单位和人员作出严肃处理。近年来,导游素质与强迫购物等行业痼疾,屡屡刺痛公众的敏感神经。 2. 导游人员流失,稳定性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